翻译过程研究的新模式探析:从Triangulation的译名谈起 王少爽 高乾

翻译过程研究的新模式探析:从Triangulation的译名谈起 王少爽 高乾
翻译过程研究的新模式探析:从Triangulation的译名谈起 王少爽 高乾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内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发展以及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研究评价 一、引言 纵观翻译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突破,翻译理论家们开始从阐释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不同角度来研究翻译,于是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等。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为“目的”,theorie 是德语词,意为“理论”。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究竟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人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翻译目的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

到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仲伟合,钟钰:1999) 二、目的论的形成与发展 目的论首先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卡特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 ss)提出。1971年她出版了《翻译批评的可能性和限制》一书并发表相关主张。尽管赖斯仍以对等理论为研究基础,但她同时也意识到,在现实语境中有时不可能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有时甚至不希望建立对等,因为有些译本是要实现不同于原文文本的某一目的或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翻译首先应考虑译本的功能而非对等,这就形成了目的论的起源。 后来,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发展并创立了翻译目的论。他在1978年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文中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1984年他和赖斯合作完成了《普通翻译理论基础》,在该书中,弗米尔把翻译(包括口译)当做基于原语文本的转换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因此翻译也是有目的的,能够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影响。此外,另两位德国翻译家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曼塔利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将翻译定义为“旨在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复杂行为”。她特别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方面,着重分析了翻译活动参与者(翻译的发动者、译者、文本的使用者、信息的接受者)各自的作用以及参与者发生的语境条件。作为德国学派的新一代,诺德提出了“忠诚原则”,并将目的论应用于译员培训、口译、文学翻译等领域。因此,如果说赖斯为翻译目的论的出现提供了特定基础,弗米尔则因提出了目的论的主要原则而成为了该理论的创立者。曼塔利的贡献在于她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发生的环境,而诺德则对该理论作了完善并拓展了其应用领域。 三、翻译目的论的运用原则和评价标准 (一)目的论的运用原则

英汉翻译过程中的反译

英语知识 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原词所表达的并不是其字面意义,而是其字面意义的反义,或者说是对其字面意义的否定,可这种否定又往往不出现否定词,这种情况并不很少,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下面是常见的两个词组,请注意它们的汉语意思: ①riot police 防暴警察(即anti-riot police,而不是暴乱的警察) ②crisis law 反危机法案(即anti-crisis law) 这两个词组的翻译采用的就是反译法,译文都是其字面意思的否定或反义,这样既表达了原文的真正含义,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人一看就懂。 另外,英文报刊文章标题的翻译有时也采用反译法。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1995年1月16日头版刊登一则新闻,题目是Inflation is target of bank’s new policy,主要说的是银行在1995年将来取有力措施制止通货膨胀。但题目的字面意思恰恰相反。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必须把inflation看成是anti-inflation,使之文题一致。这样的标题在英文报刊中比较常见,目的是为简练及醒目,我们在翻译时要格外注意,切勿望文生义。 再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1)Sidney Simon called the college grading system "archaic, prescientific, bureaucratic invention",and "about as accurate as police estimates of crowds of peace marches." 如果按字面翻译,这句话是这样的: 西德尼?西蒙称这种大学评级制度“是过时的,缺乏科学验证的”,而且还是“官僚主义的产物”,“同警察估计的和平示威人数一样准确。” 既然前面已说了这个评级制度“过时无用,缺乏科学验证”,而

第二章翻译的标准、过程以及对译作的要求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 第二章翻译的标准、过程以及对译作的要求 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 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 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 换模式。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因此,学好翻 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翻译的标准 所谓翻译标准,亦曰翻译原则,即指导翻译实践、评价译文质量的尺度。翻译标准的确立, 对于建立科学的翻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严复的三字标准 中国清末思想家严复的三字标准“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说:“译事之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 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后来一般就把“信、达、雅”当作翻 译的标准。用今天的话来说,“信”就是忠实准确,“达”就是通顺流畅,“雅”就是文字 古雅。严复的“信、达、雅”被公认为翻译标准,其影响深远。它对商务英语的翻译同样指 导作用,商务英语要求语言严谨、准确就要做到“信”,同时在“信”的基础上追求“达、 雅”。 严复的三字标准在中国翻译界讨论翻译标准时,几乎无不提及。正是在三字标准的基础上, 许多学者和翻译家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翻译研究和实践。例如,20世纪50年代初,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了“所 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的重要观点;60年代初,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化 境”之说。“神似”论和“化境”说,同“信、达、雅”三字标准一样,都是具有中国特色 的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汉翻译法7——正反译法

?在翻译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某些否定句犹如陷阱,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其中。鉴于此,我们在翻译某些含有否定意义的句子时,应当把握两点:一、英语里有些从正面表达的词或句子,译文可从反面来表达,即正说反译法;二、英语里有些从反面表达的词或句子,译文可从正面来表达,即反说正译法。例如: ?1) Only five customers remained in the bar. ?酒吧间只有五个顾客还没走。 ?(原文从正面表达,译文从反面表达。如译成“还留着”,或“还呆在那里”,则不如“还没有走”更符合汉语习惯。) ?2)Anyone wants to get out? Over my dead body! ?只要我活着,谁也别想出去。(the original English sentence implies “nobody can get out unless you kill me). ?3) Mother said Father would come soon, but Mary knew better. ?妈妈说爸爸很快就会来了,玛丽知道不会。(“know better” implies that Mary thoug ht differently or disagreed with Mother, it means “think otherwise”) ?5) A radar screen is not unlike a television. ?雷达荧光屏跟电视荧光屏一样。 ?(如译成“雷达荧光屏不是不象电视荧光屏一样”则不符合汉语习惯。) ?我们可以看到,正面译不顺,不妨从反面译;反面译不顺,不妨从正面译,因为同一个概念,一个民族正面说,认为是合乎表达习惯的,而另一个民族则认为反着说才顺嘴。 ?下面从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这两个方面来探讨英语否定结构汉译的一般原则 ?一、正说反译法(Affirmative in English, but Negative in Chinese) ?英语中的含蓄否定词或含蓄否定短语一般都要译成汉语的否定词组。下面按词性列举它们的翻译方法。 ?1.名词 ?1) There was a complete absence of information on the oil deposit in that area. ?关于该地区的石油储藏情况,人们毫无所知。 ?(absence可译为“不在”、“毫无”、“不在……时间”等。) ?2) Her child was in a terrible state of neglect. ?她的孩子简直没人管。 ?(neglect可译为“不留心”,“没人管”。) ?3) All international disputes must be settled through negotiations and the avoidance of any armed conflicts. ?一切国际争端应通过谈判而不是武装冲突来解决。 ?(avoidance 可译为“不采取”。) ?作为名词用的含蓄否定词还有:defiance (不顾,无视),denial (否认,否定),exclusion (排除),anything but (根本不,决不),lack (无,缺乏),failure (不成功,不足,不履行),refusal ( 不愿,不允许),loss (失去)等。

翻译的程序与基本翻译过程

翻译的程序与基本翻译过程 翻译的程序 在理想的情况下(不过理想的情况很少),翻译程序包括背景资料的准备和实际翻译过程。不过,首先需要明确是个人翻译还是小组翻译。 理想情况是指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资料来源(图书和参考资料)来研读需要翻译的文本并把所有的问题记录下来。这样,在实际操作翻译之前,这些属于理解或转换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如果同一文本已有其它译本,也应该仔细加以研究,以确定对各种问题的处理办法。在有些情况下,译前对原文和潜在问题的研究实际上要花费比翻译过程本身更多的时间,特别是当译者需要大量阅读同一作者的其它著作以及同一时期其他作者就同一主题撰写的著作和文章时,情况就更是如此。 实际翻译程序可以归纳如下: 1.快速翻译,侧重文体。有些译者认为口述的译文更新颖、更流畅。但无论译者是口述、打字、还是手写,重要的是要使译文节奏流畅; 2.初稿应该搁置一旁约一周左右。这样,修订译稿时就可以获得全新的感受,排除翻译初稿时留在耳边的余音,更加客观地评估译文; 3.认真检查译文内容,特别着重译文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删除不必要的增补词语和补充初稿中的疏漏。特别要注意关键概念在翻译上的一致性,理顺拗口的词句; 4.修改后的译稿要再搁置几天; 5.从文体上检查译文。其实,这一步骤应该反复进行多次。朗读译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因为听觉对连贯性和节奏感方面的问题比视觉要敏锐得多; 6.检查译文拼写、标点符号和格式。有些译者错误地认为,对译文内容、文体和正字法这三方面的检查可以合并起来一次完成,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对译文上述三个方面的检查应该分别进行; 7.译文送交编辑或出版商审阅。有时,在译文送审之前还须经过译文未来读者代表对译文进行检验; 8.采纳编辑或出版商提出的建议,尽管有些建议需要进一步考查和讨论。译者不应该被不了解文本全貌的片面意见所左右,要坚持自己对文本完整性的理解,特别是译文需要署名时更是如此。 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负责任的出版社的编辑会提出十分中肯的意见,对这些意见应该加以认真考虑。 上述翻译程序的八个步骤,说的是一系列符合理想的情形,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翻译时间很紧,需要尽快脱稿。驾轻就熟的译者往往可以把几个步骤合并在一起,但首先应该拿出一个在文体上符合要求的译稿,然后才能就准确性、连贯性和正字法对译稿进行审校。这是一条进行有效翻译的基本原则。一篇逐词直译过来的蹩脚译文,几乎无法进行重组来达到文体上的要求,但文体上合意的译文就可以很容易地"规整起来",使之更为准确。 小组翻译一般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它所涉及的程序也十分不同,这就要看小组成员是在编译部里合作进行翻译,还是他们各自先译出初稿,然后定期开会,讨论出一个"一致审定"的译稿。 编译部往往拥有大量的词典和百科全书、完备的词库和若干名通晓同一译语并熟谙翻译内容所涉及的专门知识的人才。另外,大多数编译部为每个翻译小组都安排有一名经验丰富的组长,遇有特殊问题,可以直接请教。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由一位译者负责初稿,后由另一位或几位译者进行校订。 许多个体职业译者几乎拥有编译部的全部有利条件,他们可以接触各种专业词典和百科

翻译第二章翻译尺度和过程练习

第二章练习(翻译的标准和过程) Exercise 1: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 I read his letter with both surprise and excitement, surprise because he is still alive, excitement because he didn’t even forget me. 2. I gave my youth to the sea and I came home and gave my wife my old age. 3. The president stands there, hat in hand, begging the Congress for their votes. 4. After a sleepless night, during which Joe smoked a whole pack of cigarettes, his eyes were blood-shot, and his breath smelled of tobacco. 5. 我的导师是亚裔人,嗜烟好酒,脾气暴躁。 6. 加拿大地广人稀,国土面积比中国还大,人口却不足3000万。 Exercises 2 Improve the following translation 1.I will teach him to deceive others. 我要教他去欺骗别人。 2. This thesis leaves much to be desired. 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让人喜欢。 3. A measure of calm gave signs of returning after the flood subsided. 洪水退了以后,恢复了平静的标志。 4. “It’s a gloomy thing, however, to talk about one’s own past, with the day breaking. Turn me in some other direction before I go.” “不过,在天亮时谈个人的往事,真扫兴。在我离开之前,把我转到别的方向吧。”

实用翻译表达技巧:英汉翻译中的反译

实用翻译表达技巧:英汉翻译中的反译 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原词所表达的并不是其字面意义,而是其字面意义的反义,或者说是对其字面意义的否定,可这种否定又往往不出现否定词,这种情况并不很少,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下面是常见的两个词组,请注意它们的汉语意思: ① riot police 防暴警察(即anti-riot police,而不是暴乱的警察) ②crisis law 反危机法案(即anti-crisis law) 这两个词组的翻译采用的就是反译法,译文都是其字面意思的否定或反义,这样既表达了原文的真正含义,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人一看就懂。 另外,英文报刊文章标题的翻译有时也采用反译法。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1995年1月16日头版刊登一则新闻,题目是Inflation is target of bank’s new policy,主要说的是银行在1995年将来取有力措施制止通货膨胀。但题目的字面意思恰恰相反。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必须把inflation看成是anti-inflation,使之文题一致。这样的标题在英文报刊中比较常见,目的是为简练及醒目,我们在

翻译时要格外注意,切勿望文生义。 再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1)Sidney Simon called the college grading system “archaic, prescientific, bureaucratic invention”,and “about as accurate as police estimates of crowds of peace marches.” 如果按字面翻译,这句话是这样的: 西德尼•西蒙称这种大学评级制度“是过时的,缺乏科学验证的”,而且还是“官僚主义的产物”,“同警察估计的和平示威人数一样准确。” 既然前面已说了这个评级制度“过时无用,缺乏科学验证”,而且还是“官僚主义的产物”,后面又怎么能说它“准确”呢?这显然自相矛盾,西蒙所表达的真正含义绝非如此。 以上译文,忽略了说话人的语气。其实,西蒙是在抨击大学评级制度。他说话时,前面直接用了archaic,prescientific和bureaucratic几个贬义词,而后面的褒义词accurate实际上是一个反语。因为我们知道,警察在估计示威人数时只能说出大概,往往和实际人数出入很大,极不准确。所以说话人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是not accurate,或inaccurate。这样,可理解成about as inaccurate,as police estimates of crowds of peace marches,译成汉语就是:

外文翻译:计算机图像处理过程及颜色分析

附录1 外文资料 Typically, an image-processing application consists of five steps. First, an image must be acquired. A digitiz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image is necessary for further processing. This is denoted with a two-dimensional function I(x,y)that is described with an array. X marks a column and y a row of the array. The domain for x and y depends on the maximal resolution of the image. If the image has size n ?m, whereby n represents the number of rows and m the number of columns, then it -holds for x that 0 ≤x

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与思考

Educa ti on Sc i ence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JO URNAL O F Q I NGHA I JUN I O R TEACHERS ’COLL EGE (Educa ti on Sc i ence) 2008年第6期 No6.2008 收稿日期:2008-09-27 作者简介:张小华(1964-),女,青海西宁人,青海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方面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7-0117(2008)06-0104-03 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与思考 张小华 (青海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摘 要:文章通过对几种翻译过程模式的概述,认为翻译过程并非简单的信息输出,必然受到各种“翻译场”的影响,同时翻译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理解与表达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 关键词:翻译;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B 翻译是运用语言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它不同 于原语创作。长期以来,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学派体系。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也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派从各自研究的切入点和角度出发,建构了各不相同的翻译过程模式。 有的学者认为,“翻译可以说是人脑对语言、文字内涵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们从接收信息到分析、翻译、语言符号转移、组织调整,乃至以另一种语言的形式输出信息的过程。对翻译过程模式的评判并非仅仅停留在翻译技巧阶段,翻译也绝非是两种符号的交替组合和相互转换,翻译还应是复杂的神经心理活动。 一、对翻译过程模式的学派分析 (一)语言学家Lakoff 和Mark Johns on 的观点Lakoff 和Mark Johns on 通过对翻译过程模式的分析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具有体验性,作者的认知和感受来自体验活动,其创作灵感来自生活也高于生活;译者是源语言的第一读者,译者对源语言的感知理解程度取决于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译者基于对源语篇的认知和体验,将其用目标语言转述出来,转述过程中译者的思维具有创造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译者对同一语篇必 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其过程模式为: 原作者读者 译者读者 (二)美国著名翻译理论研究专家Eugune N ida 的观点 Eugune N ida 解释,翻译的本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信息转换,这种转换既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又是语言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环扣一环的思维过程,他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把这个过程划分成分析、转换、重建三个阶段,其翻译过程模式如 下图所示 (三)美国著名翻译学家雅各布森(Jakobs on ,Roman )的观点 雅各布森广义上把翻译过程划分为三大类,即 ? 401?

浅析英译汉翻译的步骤

浅析英译汉翻译的步骤 侯新民 (发表于《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摘要:英译汉翻译水平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因此,掌握一定的翻译步骤,无疑会有助于提高英译汉翻译水平的能力。 关键词:英译汉翻译步骤 英译汉是运用汉语把英语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英译汉的过程则是正确理解英语原文和创造性地用汉语再现英语原文的过程,进行英译汉翻译,主要有三个过程——理解原文、译文表达、修改审校。理解是表达的前提,若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理解与表达通常是互相联系,往返反复的过程,在进行汉语表达的时候,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修改是对译文的修正、加工润饰,审校是经修改以后的最后一道工序。 在英译汉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从英语到汉语,再从汉语到英语反复地进行推敲,要真正译好一篇英语文章并非易事,首先是英文理解难,其次是中文表达难,再者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本文拟就英译汉翻译的步骤:理解原文、译文表达、修改审校浅析如下: 理解原文 理解就是通过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照字面解释就是懂、了解的意思。从英译汉角度考虑所谓理解,就是译者在懂得原文,了解原文的基础上利用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来理解原文的内容和风格。理解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理解原文的语言现象。即通过原作的语言现象来理解原作的内容。因为原作的思想、内容是通过原作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懂得语言形式及其含意,是理解原作整体内容的基础。下面试举例略加剖析。 例一、原文:The youth move a pace or two nearer,and the scent of his honest heat afflicted Ashurst’s nostrils. 原译:年轻人向前走了两步,一股热汗的味道冲进阿瑟斯特鼻孔里。 改译:年轻人向前走近了一两步,他那毫无掩饰的怒气冲阿瑟斯特扑面而来。 分析:从原文来看,“heat”一般情况下,译者都会理解为“热汗”,但查《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heat”还可解释为intense feeling,esp of anger or excitement“怒气”或“激动”,若译作“热汗”,修饰语“honest”似乎无法理解,因此改译成“怒气”更为贴切。 例二、原文:The custom had its spring in another country. 原译:这种风俗在别的国家也有它的春天。 改译:这种风俗起源于别的国家。 分析:“spring”的含义有“春天”之意,查《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have its spring”的准确含义应解释为:have sth as a source or origin;originate from,改译为“起源于...”较为准确。 2、理解原文的逻辑关系。翻译中经常会遇到句子层面上的理解问题,其实也就是对原文逻辑关系的理解。由于译文的复杂性,逻辑关系的千变万化,要做到准确把握难度更大,所以要深刻地理解原文,有时还要上下有联系地去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细致地去推敲原文的含义,分析出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实际情况,思考自己的理解是否合情合理,有无漏洞,有无逻辑不通的地方。理解好逻辑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按原文语

133翻译过程分析

总述 英语是综合性语言,属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汉语是分析性语言,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这两种语言无论在语音系词汇系统还是句法结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英汉互译的过程绝不是单纯地借助一两本字典查出生词,然后将原语转换成译语那么简单。 那么一个完整的翻译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呢?各国的翻译家河译界学者对翻译的过程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奈达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解码(decoding)和编码(encoding)的过程,共分为四个阶段,即分析、传译、重组和检验。其中分析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乔治斯坦纳(Georage Steiner)则将翻译的过程归为信任、进攻、吸收、补偿四个步骤。在我国的翻译界,广为接受的翻译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理解、表达和校核。要想产生一篇好的译文,理解是前提,表达是关键,而校核则是保证。三者循序渐进,缺一不可。 第一阶段:理解 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着导航仪的作用。正如吕叔湘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在《翻译工作与杂学》一文中所说过的,“要做好翻译工作,必得对于原文有彻底的了解”。对于篇章翻译来说,理解不仅仅要抓住原文中语言层面的意义,同时也包括知晓原文的文体风格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并领会原文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譬如,在做短语和句子翻译时,译者不仅仅要看懂字面的意思,更要透过表层去寻找深层含义。有些短语或单句看似简单。易懂,而实际意义却和表面意义相差甚远。 如walk-in patient 并非“走进来的病人”,而是“没有预约就来看病的人”,as cool as a cucumber也不是“像黄瓜一样冷”而是指一个人“非常的冷静”。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要想方设法地通过结合语境,查阅词典等方式,找出词语的真正内涵。 在做篇章翻译时,译者要把句子放到整个篇章中去理解和分析,以期领会到句子与句子之间以及句子与篇章之间的关系。如果译者只是孤立地理解每句话的语言意义,而没有考虑到整个篇章内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很有可能导致对原作的误解和误译。例如: The fate of men is as grim and bleak as the fate of women. Toilers and

第二章 翻译的性质 策略和方法

第二章翻译的性质、策略和方法 2.1 什么是翻译? 定义林林总总,可谓太多,但有一点很明确,翻译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转换过程,它牵涉到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内容,是一种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inter-culture)、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是把“原语”SL(Source Language)的语言、文化信息用“的语”TL(Target Langue)的语言形式进行转达的活动,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一种媒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是一种更换语言形式和转移信息内容(包括思想、意义、情感、修辞、文体、风格、文化等)的复杂的思维及表达活动(毛荣贵)。而对这一活动规律的探讨和研究必然牵涉到哲学、美学、思维学、文化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翻译是一门科学。 翻译还是一门艺术。在翻译实践中,离不开直觉(instinct)、推敲(word-weighing)、灵感(inspiration)、顿悟(insight)等艺术思维方式,离不开各种艺术手段和技巧的运用。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展示的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在不悖原文的基础上,力求尽量完美地再现原文的语言艺术风采。 翻译更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识。译者虽不需通晓各门专业,但至少应是一位“杂家”。翻译离不开原文文本和译文读者,否则成为无本之木、无的之矢,谈不上“翻译”二字,因为它离不开原文的限制。因而有人说它是“戴着镣铐跳舞”,不能长袖舒展,随心所欲。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常常为一词一句的理解和表达而煞费苦心,固有“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之说。 从形式上看,翻译有口译、笔译之分。口译又可分为交传(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两种形式。各自的标准和要求也不一样。口译强调“快捷、准确”(quick and accurate response)和“通顺”(smoothness),笔译则要求在“准确”与“通顺”的基础上,还要深究原文内涵,讲究行文用字自然得体、通顺地道。 而按体裁划分,翻译又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时政翻译、法律翻译、旅游翻译、公文翻译、医学翻译以及广告宣传翻译等等。除文学翻译外,其它体裁大多归属于应用翻译的范畴。 2.2 什么是应用翻译? 应用翻译,英语又称为pragmatic translation,practical translation或applied translation。(方梦之[M],2003:前言),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不同于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的文学翻译。就内容来看,它几乎囊括了除文学翻译以外的所有作品,“包括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而就文本体裁而言,它“包括政府文件、告示、科技论文、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技术文本、科普读物、旅游指南等各类文本”(方梦之[J],2003),甚至还包括各种通俗读物。 从文体特征来看,“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方梦之[J],2003)。信息性是指突出传递真实世界的客观信息和现象,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它往往重内容而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感悟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感悟 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又经过一个学期翻译课的训练及课下的练习,依旧觉得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在翻译中,我会遇到因为对原文理解不透而曲解文章的意思、望文生义、不能够紧密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大量意译的情况,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也发现他们或多或少的出现类似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我认为自己对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表达语序等方面的差异理解不深刻;对于一些常用的、较为固定的词语搭配和表达法积累不足,以及缺乏必要的有关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常识。下面对于遇到的问题做一下进一步的分析: 一、脱离语境,错误判断词义导致的误译 整体把握全文是必要的,不仅有利于对文章的把握,也有助于对部分的理解,而有时候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对语境的忽视。另外,不同的语言可能会有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因此译文不能保证一定是完全表达出了原文的“真正”的意义。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汉语词义比较固定和严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独立于语境;而英语词义比较灵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有着比较丰富的虚化手段。当一个词语用于一种新的语言环境时,就会产生新的含义。然而,在翻译时常常抛开上下文,孤立地选择词义,按照其对某一个词所了解的中文意思不假思索地给出中文翻译。在做题的过程中遇见过这样的句子:She is at home on the subject. 正确的译法是:她精通这

一科目。而当我看到这一句子时毫不犹豫的译为:她在家研究这一科目。经过与译文的对照发现,“at home”有“在家里”的意思,但在本句中应取其引申义“精通”,“熟悉”之意。其后通常与介词in, on或the构成短语。 也通过这个问题,得出在遇到一词多义时,要根据上下文从众多的意义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意义;而遇到一义多词时,就要从词汇的色彩衰贬、语气强弱及语言正式与否等多方面进行比较,选择最恰当的词。 二、缺少语法分析导致的误译 语法的学习在我们翻译过程中依然重要,而我们往往都忽视这一点。有时候也会出现虽然语法专项练习时做得不错,但翻译时却不能准确运用,或者不知道运用语法分析。就比如我们在做主从句翻译的时候:You will be informed when they will leave for New York.正确的译法是:会通知你他们将在什么时候动身去纽约的。在自己翻译的时候译成:他们动身去纽约时会通知你的。通过解析明白此句把“when”引导的从句当作时间状语从句是误译的原因。仔细分析其语法结构可以看出“when”引导的从句是宾语从句。如果“when”引导的是状语从句的话,应该是“when they leave for New York”,而不是原文中的“when they will leave for New York”。 语法分析对英语复杂句的理解显得很重要。英语中,长句很多,甚至一整段就是一句话,修饰限定语、并列分句、主从分句层层叠加。只有通过语法分析,找出全句的主干部分,理清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在运用语法分析的同时,还要采用一些

翻译的过程

翻译基础理论(5)——翻译过程 西方七个翻译过程模式 一、奈达的逆转换模式 三个阶段: 分析(analysis) 、转换( transfer) 和结构调整(restructuring) 关于转换或换码过程,奈达逆转和简化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过程,认为翻译的转换在核心句层次上进行, 具体过程是: 原文的表层结构转换→原文的深层结构( 核心句) 转换→译文的深层结构( 核心句) 生成→译文的表层结构。 二、贝尔的“心理语言学模式”

贝尔将翻译分为两个阶段: ①通过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 analysis) ,将源语语篇分解为“普遍的( universal) ”、“非具体语言的( non-language-specific) ”和“语义表述(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三部分”; ②将小句在“语义表述”中的信息依次进行语用、语义和句法综合( synthesis) ,变成译语语篇。 用简图表示为: 源语语篇分析→语义表述综合→译语语篇。 贝尔把自己的模式称作“心理语言学模式”,并曾用一个比喻来形象地解释他的翻译模式: 翻译的过程好比冰块(原作) 先融化(阅读) ,后重新凝固(翻译) 。 三、目的学派的“环形翻译模式”

“环形翻译模式( the looping model) ”是德国目的学派的代表人物诺德提出来的,其起点和终点都是译语情景。 翻译过程是: ①分析译语语篇的目的(skopos) : 译语语篇的目的由翻译的发起人(initiator) 确定,包括译语的情景和功能等; ②将源语语篇“分析(analysis) ”成“与翻译有关的源语成分(translation-relevant ST elements) ”; ③转换( transfer) ; ④综合成译语语篇(TT synthesis) 。 用简图表示为: 分析译语语篇的目的→分析源语语篇→转换→译语综合→译语语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