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高考题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考题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考题总结

直线运动

1.2010·天津·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0.25m/s 向右 B .0.25m/s 向左 C .1m/s 向右 D .1m/s 向左 【解析】答案:B

2.2010·上海物理·12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A )下落的时间越短 (B )下落的时间越长 (C )落地时速度越小 (D )落地时速度越大 【解析】根据2

2

1gt H =

,下落的时间不变; 根据22y x v v v +=,若风速越大,y v 越大,则降落伞落地时速度越大;本题选D 。

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难度:中等。

3.2010·全国卷Ⅰ·24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 ⑴画出汽车在0~60s 内的v-t 图线; ⑵求在这60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答案】⑴速度图像为右图。⑵900m

【解析】由加速度图像可知前10s 汽车匀加速,后20s 汽车匀

等。最大速度为20m/s 位移之和。900201020301010321=?+?+?=++=s s s s m

4.2010·新课标·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 和200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 和l9.30s.假定他在100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m 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加速所用时间t 和达到的最大速率v ,

100)15.069.9(20=--++t v t v ,200)15.030.19(%9620=--++t v t v

联立解得:s t 29.1=,s m v /24.11=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

at v =,解得:2/71.8s m a =

1.(09·全国卷Ⅱ·15)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

时间内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B )

A .1

3和0.30sB .3和0.30s

C .1

3

和0.28sD .3和0.28s

解析:本题考查图象问题.根据速度图象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乙做匀减速.根据

t

v

a ??=

得乙甲a a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乙甲m F m F 31=,得3=乙甲m m ,由t

s m a -===

4.01

/104.042乙,得t=0.3s,B 正确。 2.(09·江苏物理·7)如图所示,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2m/s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5m/s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 ,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有(AC )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5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解析: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对汽车运动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所求解的问题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1=2s 内的位移

2

11102

1t a t v x +

==20m>18m ,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101t a v v 12m/s<12.5m/s ,汽车没有超速,A 项正确;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需要时间6.12

2==a v t s ,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

22222

1t a x 6.4m ,C 项正确、D 项错误。 3.(09·江苏物理·9)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 、B 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 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 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 、B 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

A .当A 、

B 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 .当A 、B 加速度相等时,A 、B 的速度差最大

C .当A 、B 的速度相等时,A 的速度达到最大

D .当A 、B 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解析:处理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使用图象处理则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对A 、B 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F 1为弹簧的拉力;当加速度大小相同为a 时,对A有ma F F =-1,对B有ma F =1,得2

1F

F =

,在整个过程中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减小而B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达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 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大于B的合力(加速度),之后A 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小于B的合力(加速度)。两物体运动的v-t 图象如图,t l 时刻,两物体加速度相等,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t 2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A速度达到最大值,两实线之间围成的面积有最大值即两物体的相对位移最大,弹簧被拉到最长;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其它力对系统正功,系统机械能增加,t l 时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即加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并非最大值。

4.(09·广东物理·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AC )

A.0-2s 内的加速度为1m/s 2

B.0-5s 内的位移为10m

C.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s 末与第5s 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v -t 图像反映的是速度v 随时t 的变化规律,其斜率表示的是加速度,A 正确;图中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梯形面积表示的是0-5s 内的位移为7m ,在前5s 内物体的速度都大于零,即运动方向相同,C 正确;0-2s 加速度为正,4-5s 加速度为负,方向不同。

5.(09·海南物理·7)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0t 和02t 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1x 和2x ,速度分别是1v 和2v ,合外力从开始至o t 时刻做的功是1W ,从0t 至02t 时刻做的功是2W ,则(AC ) A .215x x =213v v =B .12219 5x x v v == C .21215 8x x W W ==D .2 1 2139v v W W ==

6.(09·海南物理·8)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 ?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21s s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0s 处。(ABC )

A .若012s s s =+,两车不会相遇

B .若01s s <,两车相遇2次

C .若01s s =,两车相遇1次

D .若02s s =,两车相遇1次

7.(09·广东理科基础·3)图1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A )

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0一ls 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解析:甲乙两物体在速度图象里的图形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两物体都是匀变速直线,乙是匀加速,甲是匀减速,加速度方向不同A 对C 错;根据在速度图象里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可知在0一ls 内甲通过的位移大于乙通过的位移.B 错;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 错。

8.(09·广东理科基础·9)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

A.在0—1s内,合外力做正功

B.在0—2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C.在1—2s内,合外力不做功

D.在0—3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

解析:根据物体的速度图象可知,物体0-1s内做匀加速合外力做正功,A正确;1-3s内做匀减速合外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0到3s内,1—2s内合外力做功为零。

9.(09·山东·1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B)

解析:由图甲可知前两秒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两秒受力恒定,2s-4s做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且恒定,4s-6s做负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恒定,6s-8s做负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正,恒定,综上分析B正确。

考点:v-t图象、牛顿第二定律

提示:在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受力恒定。速度——时间图象特点:

①因速度是矢量,故速度——时间图象上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轴上方代表的“正方向”,t轴下方代表的是“负方向”,所以“速度——时间”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如果做曲线运动,则画不出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②“速度——时间”图象没有时间t的“负轴”,因时间没有负值,画图要注意这一点;

③“速度——时间”图象上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代表的该点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④“速度——时间”图象上表示速度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10.(09·广东文科基础·56)下列运动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C)

二、非选择题

11.(09年福建卷)21.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处于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劲度系数为k的绝缘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整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滑

处静止释放,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量保持不变,设滑块与弹簧接块从距离弹簧上端为s

触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上端

接触瞬间所经历的时间t 1

(2)若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最大速度大小为v m ,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速度大小为v m 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W ;

(3)从滑块静止释放瞬间开始计时,请在乙图中画出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 个过程中速度与时间关系v-t 图象。图中横坐标轴上的t 1、t 2及t 3分别表示滑块第一次与弹簧上端接触、第一次速度达到最大值及第一次速度减为零的时刻,纵坐标轴上的v 1为滑块在t 1时刻的速度大小,v m 是题中所指的物理量。(本小题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θsin 20

1mg qE ms t +=

;(2))sin ()sin (2102k

qE mg s qE mg mv W m ++?+-=θθ;

(3)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场中斜面上的弹簧类问题。涉及到匀变速直线运动、运用动能定理处理变力功问题、最大速度问题和运动过程分析。

(1)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刚接触的过程中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有

qE +mg sin θ=ma ①

2

1021at s =②

联立①②可得

θ

sin 20

1mg qE ms t +=

(2)滑块速度最大时受力平衡,设此时弹簧压缩量为0x ,则有

0sin kx qE mg =+θ④

从静止释放到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02

1)()sin (2

0-=++?+m m mv W x x qE mg θ⑤联立④⑤可得 )sin ()sin (2

102k

qE

mg s qE mg mv W m ++?+-=

θθs

(3)如图

12.(09·江苏·13)(15分)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N 。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 取10m/s 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 1=8s 时到达高度H=64 m 。求飞行器所阻力f 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 2=6s 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 3。

解析:(1)第一次飞行中,设加速度为1a 匀加速运动2112

1t a H =

由牛顿第二定律1ma f mg F =-- 解得)(4N f =

(2)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1v ,上升的高度为

1s

匀加速运动22112

1t a s =

设失去升力后的速度为2a ,上升的高度为2s 由牛顿第二定律2ma f mg =+ 解得)(4221m s s h =+=

(3)设失去升力下降阶段加速度为3a ;恢复升力后加速度为4a ,恢复升力时速度为

3v

由牛顿第二定律3ma f mg =- F+f-mg=ma 4

且223334

22v v h a a += V 3=a 3t 3

解得t 3(s)(或2.1s)

13.(09·海南物理·15)(9分)一卡车拖挂一相同质量的车厢,在水平直道上以012/v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其所受阻力可视为与车重成正比,与速度无关。某时刻,车厢脱落,并以大小为22/a m s =的加速度减速滑行。在车厢脱落3t s =后,司机才发觉并紧急刹车,刹车时阻力为正常行驶时的3倍。假设刹车前牵引力不变,求卡车和车厢都停下后两者之间的距离。

解析:设卡车的质量为M ,车所受阻力与车重之比为μ;刹车前卡车牵引力的大小为F ,

卡车刹车前后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1a 和2a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设车厢脱落后,3t s =内卡车行驶的路程为1s ,末速度为1v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1011

2

s v t a t =+⑤

101v v a t =+⑥

21222v a s =⑦

式中,2s 是卡车在刹车后减速行驶的路程。设车厢脱落后滑行的路程为,s ,有

202v as =⑧

卡车和车厢都停下来后相距

12s s s s ?=+-⑨

由①至⑨式得 带入题给数据得

评分参考:本题9分。①至⑧式各1分,式1分

1.(08宁夏理综17)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 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 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四组t ′

和d 的组合可能的是(???) A.S d t t ==',1

B.S d t t 41

,211==

' C.S d t t 21

,211=='

D.S d t t 43,211=='

答案

D

解析假设t ′=t 1,由v-t 图象可知在t 1时刻v 甲=v 乙,由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若在t 1

时刻第一次相遇,也就不会存在第二次相遇的问题,与已知条件两次相遇相矛盾. 当t ′=

2

1

t 1时,v 乙

22,21111t t x v v v v =?=='=乙乙乙t

t

对于甲:x 甲=v ·

乙x d t +=2

1

所以:8

211t d v v +=t ,183

t d v =

因为12t S v =,所以S d 43

=.

2.(08广东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 始一段时间内的v-t 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BD

解析如右图所示,t 1时刻,实线上A 点的切线为AB,实际加速度为AB 的斜率, 由图可知虚线反映的加速度小于实际加速度,故选项A 错误;在v-t 图象中,位 移等于所对应图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0~t 1时间内,虚线所对应的位移大于

实线所对应的位移,由t s

=v 知,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故选项B 正确;

在t 1~t 2时间内,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小,故选项C 错误;t 3~t 4时间内虚线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此线反映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D 正确.

3.(08山东理综17)质量为1500 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求()

A.前25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前l0s 内汽车的加速度

C.前l0s 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15~25s 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答案ABD

解析由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这样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合力,由v-t 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

示位移大小,位移除以相应时间就求出平均速度大小,由力和位移可求出合外力的功. 4.(08全国Ⅰ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答案AD

解析研究对象小球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弹簧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的同向性可知,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由于小球的速度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则小球及小车的运动性质为:向右的加速运动或向左的减速运动.

5.(08广东理科基础10)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t=1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B.t=5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 2

C.第3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答案

B

解析t=1s 时物体加速度大小为1.5m/s 2;t=5s 时物体加速度大小为0.75m/s 2;第3s 内的位移为3m ;物体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小. 二、非选择题

6.(08四川理综23)A 、B 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 车在A 车前84 m 处时,B 车速度为4 m/s,且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 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 车一直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 后两车相遇.问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6s

解析设A 车的速度为v A ,B 车加速行驶时间为t ,两车在t 0时相遇.则有

0t s A A v =①

))((2

1

02t t at B -+++=at t s B B v v ②

式中,t 0=12s,s A 、s B 分别为A 、B 两车相遇前行驶的路程.依题意有

s s s B A +=③

式中s =84m,由①②③式得

[]0)(2202=--+

-a

s t A B 0t t t v v ④

代入题给数据得

v A =20 m/s,v B =4 m/s,a=2 m/s 2 有t 2-24t+108=0⑤ 式中t 的单位为s.解得 t 1=6s,t 2=18s ⑥

t 2=18s 不合题意,舍去.因此,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6s

7.(08全国Ⅰ23)已知O 、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l 1,BC 间的距离为l 2,一物体自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 段与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 与A 的距离.

答案

)

(8)3(122

21l l l l -

-

解析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到达A 点的速度为v 0,通过AB 段和BC 段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

2012

1

at t l +=v ①

222021at t l l +=+v ②

联立①②式得2

1

2at l l =-③

t l 02123v =-l ④

设O 与A 的距离为l,则有a

l 202

v

=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

(8)3(122

21l l l l l --=

8.(08山东理综38)一个物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外面扣一质量为M 的盒子,如图1所示.现给盒子一初

速度v 0,此后,盒子运动的v-t 图象呈周期性变化,如图2所示.请据此求盒内物体的质量.

答案M

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t 0时刻受盒子碰撞获得速度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v 0=mv

3t 0时刻物体与盒子右壁碰撞使盒子速度又变为v 0,

说明碰撞是弹性碰撞

22

02

121v v m m =

② 联立①②解得m=M ③

(也可通过图象分析得出v 0=v,结合动量守恒,得出正确结果)

相互运动

1.2010·江苏物理·1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答案:A

2.2010·新课标·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1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大小为2F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

2121F F l l --B 、21

21F F l l ++ C 、

21

21

F F l l +-D 、21

21F F l l -+

答案:C ,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有:)(101l l k F -=,)(022l l k F -=,解得:k=

21

21

F F l l +- 3.2010·江苏物理·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 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A )13mg (B )2

3

mg (C

)6mg (D

)9mg

答案:D

4.2010·新课标·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1B

、2C

12-D 、

1-2

解析:B;物体受重力mg 、支持力N 、摩擦力f 、已知力F 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

)60sin (60cos 0101F mg F -=μ,)30sin (30cos 0202F mg F +=μ,联立解得:=

μ2

5.2010·海南物理·5如右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 ,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 ,b 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 与b 之间光滑,a 和b 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

A .绳的张力减小,b 对a 的正压力减小

B .绳的张力增加,斜面对b 的支持力增加

C .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 的支持力增加

D .绳的张力增加.地面对a 的支持力减小 【答案】C

【解析】在光滑段运动时,系统及物块b 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有

N cos sin 0

F F θθ-=,

N sin cos 0

F F mg θθ+-=;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系统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

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物块b 仍相对静止,竖直方向加速度为零,则

N sin cos 0

F F mg θθ+-=仍成立,但

N cos sin 0

F F ma θθ-=<,因此绳的张力F 将减小,

而地面对a 的支持力不变;二是物块b 相对于a 向上滑动,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是超重,因此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 的支持力增大,C 正确。

6.2010·安徽·19 L 型木板P (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 相连,如图所示。若P 、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P 、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由于木板P 上表面光滑,滑块Q 受到重力、P 的支持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上的弹力。木板P 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Q 的压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下的弹力,所以选项C 正确。

1.(09·上海·44)自行车的设计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答案:减小压强(提高稳定性);增大摩擦(防止打滑;排水)

2.(09·天津·1)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 ,A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上。B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下,C 中F 竖直向上,D 中F 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D )

解析:四个图中都是静摩擦。A 图中f A =G sin θ;B 图中f B =G sin θ;

C 图中

f C =(G -F )sin θ;D 图

中f C =(G +F )sin θ。

3.(09·广东物理·7)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1,2K K 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D )

A .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

C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

D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改变

解析:不同弹簧的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A 错误;在垫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两个弹簧相连,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等大,B 正确;由于两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

由胡克定律x k F ?=可知,两弹簧的型变量不同,则两弹簧的长度不相等,C 错误;在垫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的弹力做功,则弹性势能将发生变化,D 正确。

4.(09·江苏物理·2)用一根长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210m/s )(A )

A.m 2B .m 2

C .1

m 2D

解析:熟练应用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合成与分解中的一些规律,是解决本题的根本;一个大小方向确定的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题中当绳子拉力达到F =10N 的时候,绳子间的张角最大,即两个挂钉间的距离最大;画框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三个力为共点力,受力如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长为L 0=1m,则有θcos 2F mg =,两个挂钉的间距离θsin 2

20

L L ?

=,解得2

3

=

L m ,A 项正确。 5.(09·广东理科基础·4)建筑工人用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kg 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kg 的建筑材料以0.500m /s 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 取

lOm /s 2)(B )

A .510N

B .490N

C .890N

D .910N

解析:对建筑材料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 mg F =-,

得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F=210N,然后再对人受力分析由平衡的知识得N F F Mg +=,得F N =49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间的压力为490N.B 对。

6.(09·浙江·1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o 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A )

A .

23mg 和21mg B .2

1

mg 和23mg

C .21mg 和2

1μmg D .

23mg 和2

3μmg

8.(08·山东理综·16)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

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斜面倾角为30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等于零

B.大小为mg 2

1

,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为

mg 2

3

,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答案A

解析竖直悬挂时mg=kL ①

沿斜面拉2m 物体时,设物体受摩擦力为f,方向沿斜面向下,则kL=2mgsin30°+f ②

由①②得f=0.

9.(08·全国Ⅱ·16)如右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αtan 32

B.αcot 3

2

C.αtan

D.αcot

答案A

解析对于AB 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2mgsin α-3μmgcos α=0

所以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

2

tan α.

10.(08·广东理科基础·12)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处静止释放后竖直下落,在某时刻受

到的空气阻力为f,加速度为a=g 3

1

,则f 的大小是()

A.mg f 31=

B.mg f 3

2=

C.mg f =

D.mg f 3

4

=

答案B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得,f=mg-ma=mg 3

2

.

11.(08·广东理科基础·9)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 0和劲度系数k 分别为() A.L 0=0.02m k=500N/m

B.L 0=0.10mk=500N/m

C.L 0=0.02m k=250N/m

D.L 0=0.10mk=250N/m

答案D

解析由胡克定律知F 1=k (L 1-L 0) ① F 2=k (L 2-L 0) ② 由①②解得:L 0=0.1 m,k=250N/m.

12.(08·广东理科基础·2)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 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 A

解析 由于人做匀速运动,所以人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水平方向不可能受力的作用. 考点2力的合成与分解

13.(09·北京·18)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合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则(C )

A .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 θ,滑块将下滑

B .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 θ,滑块将减速下滑

C .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 θ

D .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 θ 解析:对处于斜面上的物块受力分析,要使物块沿斜面下滑则mgsin θ>μmgcos θ,故μ

14.(09·海南物理·1)两个大小分别为1F 和2F (21F F <)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 满足(C )

A .21F F F ≤≤

B .1212

22

F F F F F -+≤≤ C .1212F F F F F -≤≤+D .222221212F F F F F -≤≤+

答案:C

解析:共点的两个力合成,同向时最大为1F +2F ,反向时最小为1F -2F 。

15.(08·北京理综·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式中g 为重力加速 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当θ=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当M m 时,该解给出a=g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当m M 时,该解给出a=θ

sin g

,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

解析B 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B 的加速度大小a ≤g,选项D 中a=θ

sin g

≥g,这与实际情况

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

16.(08·广东理科基础·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悬挂在轻质支架上,斜梁OB 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为θ.设水平横梁OA 和斜梁OB 作用于O 点的弹力分别为F 1和F 2,以 下结果正确的是() A.F 1=mgsin θB.F 1=

θsin mg

C.F 2=mgcos θ

D.F 2=θ

cos mg

答案D

解析O 点受力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 1=mgtan θ,F 2=θ

cos mg

. 考点3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17.(09·广东物理·11)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于地面上,并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在滑块下滑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D )

A .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 .滑块到地面时的动能与B 的大小无关

C .滑块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D .B 很大时,滑块可能静止于斜面上

解析:取物块为研究对象,小滑块沿斜面下滑由于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如图所示,C 正确;N=mgcos

θ+qvB ,

2sin sin M m

g M m

θθ

++

由于v 不断增大,则N 不断增大,滑动摩擦力f =μN ,摩擦力增大,A 错误;滑块的摩擦力与B 有关,摩擦力做功与B 有关,依据动能定理,在滑块下滑到地面的过程中,满足fs mgh mv -=-02

12

,所以滑块到地面时的动能与B 有关,B 错误;当B 很大,则摩擦力有可能很大,所以滑块可能静止在斜面上,D 正确。

18.(09·宁夏·21)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μμ<<。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 ,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 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AC )

A.F 先减小后增大

B.F 一直增大

C.F 的功率减小

D.F 的功率不变

7.(09·四川·20)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 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 1从M 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M 点,此时速度为V 2(V 2<V 1)。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OM =ON ,则(AD )

A .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2

124V V g +

B .从N 到M 的过程中,小物体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C .从M 到N 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物体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 .从N 到M 的过程中,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电场力均是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上升过程沿斜面运动的最大距离为L 。因为OM =ON ,则MN 两点电势相等,小物体从M 到N 、从N 到M 电场力做功均为0。上滑和下滑经过同一个位置时,垂直斜面方向上电场力的分力相等,则经过相等的一小段位移在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电场力分力对应的摩擦力所作的功均为相等的负功,所以上滑和下滑过程克服电场力产生的摩擦力所作的功相等、并设为W 1。在上滑和下滑过程,对小物体,应用动能定理分别有:

-mgsin θL -μmgcos θL -W 1=-212mV 和mgsin θL -μmgcos θL -W 1=2

22mV ,上两式相

减可得sin θL =22

124V V g

+,A 对;由OM =ON ,可知电场力对小物体先作正功后作负功,电

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C 错;从N 到M 的过程中,小物体受到的电场力垂直斜面的分力先增大后减小,而重力分力不变,则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在此过程中小物体到O 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库仑定律可知小物体受到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D 对。

19.(09·海南物理·3)两刚性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直径分别为a d 个

b d (a d >b d )。将a 、b 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径为的平底圆筒内,如图所示。设a 、b

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1f 和2f ,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所以接触都是光滑的,

则(A )

A .()a b 12 F m m g f f =+=

B .()a 12

b F m m g f f =+≠

mg

C .()a 12 a b m g F m m g f f <<+=

D .()a a 12

, b m g F m m g f f <<+≠

解析:A;对两刚性球a 和b 整体分析,竖直方向平衡可知F =(a m +b m )g 、水平方向平衡有1f =2f 。

20.(09·广东文科基础·58)如图8所示,用一轻绳系一小球悬于O 点。现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然后释放,不计阻力。小球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

A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 .小球所受的合力不变

C .小球的动能不断减小

D .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

21.(09·山东·16)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P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O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

A .tan mg

F =θ B .F =mgtan θ

C .tan N mg

F =θ

D .F N =mgtan θ

解析: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定则可得tan mg F =θ,sin N mg

F =θ

,所

以A 正确。

考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或三角形定则。提示: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即指向圆心。正交分解列式求解也可。

22.(09·山东·22)图示为某探道倾角为30°,质量为M

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m 的货物装

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

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

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 )

A .m =M

B .m =2M

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解析:受力分析可知,下滑时加速度为cos g g μθ-,上滑时加速度为cos g g μθ+,所以C 正确。设下滑的距离为l ,根据能量守恒有()cos cos sin m M gl Mgl mgl μθμθθ++=,得

m =2M 。也可以根据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非重力、弹性力)做的功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 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考系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 2.同一运动,选取不同参考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系才有意义。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 方便原则(可任意选择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三、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 质点只是理想化模型 2. 可看做质点的条件:⑴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平动时;⑵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部分运动情况时;⑶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

或运动规律时;⑷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可以忽略时。 四、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两时刻间的间隔;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间。 区分:“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刻。 五、路程:标量,表示运动物体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位移:矢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长度为位移大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矢量,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 六、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常用工具。

电磁打点计时器:6V 交变电流,振针周期性振动 t=0.02s,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 交变电流,放电针周期性放电 t=0.02s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 1. 限位孔竖直向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电路; 2. 纸带与重锤相连,穿过限位孔,竖直上提纸带,拉直并让重物尽可能靠近打点计时器; 3. 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单位( m / s )转换:1km / h ?1 m/s 3.61.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位移 S 与时间 t 的比值,它的方向为物体位移方向,矢量, v ? S / t ; 2.平均速率:路程S路与时间 t 的比值,标量,v率 ? S路 / t;平均速率一般大于平均速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3.瞬时速度: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简称速度,矢量,它的方向为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4.瞬时速率:简称速率,速度的大小,标量。 八、加速度:矢量,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7年10月14日)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1)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2)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1)当已知物体在微小时间Δt 内发生的微小位移Δx 时,可由v =Δx Δt 粗略地求出物体在该位置的瞬时速 度。 (2)计算平均速度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①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②v -=Δx Δ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v - =12 (v 0+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无直接关系。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可以不为零。 (2)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无直接关系。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两者的方向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 (1)除时间t 外,x 、v 0、v 、a 均为矢量,所以需要确定正方向,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 0=0时,一般以加速度a 的方向为正方向。 (2)五个物理量t 、v 0、v 、a 、x 必须针对同一过程。

(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 n=1∶2∶3∶…∶n。 (2)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x1∶x2∶x3∶…∶x 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 xⅠ∶xⅡ∶xⅢ∶…∶x N=1∶3∶5∶…∶(2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1∶t2∶t3∶…∶t n

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归纳 归纳再好,也得自己消化(再说我归纳的又不好) “做练习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你做习题时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 ——严济慈 要做好练习,做练习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环节,是运用知识的一个方面。每做一题,务必真正弄懂,务必有所收获。 1.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以。 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例:公转的地球可以当成质点,子弹穿过纸牌的时间、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 2.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这里都是指“瞬时”,一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 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 3.加速度:0t v v v a t t -?==?a ,v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 其中v ?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指v ?的 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v t ??(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a ,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大小; 第三章: 4.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00v =的演变) (1)速度公式:0t v v at =+ (t v at =) (2)位移公式:2012s v t at =+ (212s at =) (3)课本推论:2202t v v as -= (22t v as =)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总结知识点

《高中物理会考考点知识解读》(理科) 一、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5.物体的受力分析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 (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 6.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識考點 考點一:時刻與時間間隔の關系 能夠正確理解。如: 第4s末、4s時、第5s初……均為時刻;4s內、第4s、第2s至第4s內……均為時間間隔。 區別: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點,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 考點二:路程與位移の關系 ,是矢量。路程是運動軌跡の長度,是標量。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の大小 ..。 ..等於路程。一般情況下,路程≥位移の大小

考點五:運動圖象の理解及應用 由於圖象能直觀地表示出物理過程和各物理量之間の關系,所以在解題の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運動學中,經常用到の有x-t圖象和v —t 圖象。 1. 理解圖象の含義: (1)x -t 圖象是描述位移隨時間の變化規律 (2)v —t 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の變化規律 2. 明確圖象斜率の含義: (1) x-t 圖象中,圖線の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圖象中,圖線の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點一:勻變速直線運動の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時間關系式:at v v +=0 (2) 位移—時間關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關系式:ax v v 22 02=- 三個公式中の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個,就可求出其餘兩個。 利用公式解題時注意:x 、v 、a 為矢量及正、負號所代表の是方向の不同。 解題時要有正方向の規定。 2. 常用推論: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時間中間時刻の瞬時速度等於這段時間內の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の中間位置の瞬時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兩個連續相等の時間間隔(T)內位移之差為常數(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點二:對運動圖象の理解及應用 1. 研究運動圖象: (1) 從圖象識別物體の運動性質 (2) 能認識圖象の截距(即圖象與縱軸或橫軸の交點坐標)の意義 (3) 能認識圖象の斜率(即圖象與橫軸夾角の正切值)の意義 (4) 能認識圖象與坐標軸所圍面積の物理意義 (5) 能說明圖象上任一點の物理意義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各类题型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 知识点1:质点 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知识点2: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D.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 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 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路程一定大于等于位移大小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不能说位移就是(或者等于)路程。 练习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 到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 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x-t图象 知识点5: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产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也是矢量。方向与此时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练习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和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高中物理必修一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 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 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 x t ? = ? ,方向与位移的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考题总结)

直线运动 1. 2010·天津·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0.25m/s 向右 B .0.25m/s 向左 C .1m/s 向右 D .1m/s 向左 答案:B 2. 2010·上海物理·12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A )下落的时间越短 (B )下落的时间越长 (C )落地时速度越小 (D )落地时速度越大 【解析】根据2 2 1gt H =,下落的时间不变; 根据22 y x v v v += ,若风速越大,y v 越大,则降 落伞落地时速度越大;本题选D 。 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难度:中等。 3.2010·全国卷Ⅰ·24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 ~6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 ⑴画出汽车在0~60s 内的v-t 图线; ⑵求在这60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答案】⑴速度图像为右图。⑵900m 【解析】由加速度图像可知前10s 汽车匀加速,后20s 汽车匀减速恰好停止,因为图像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此两段的面积相等。最大速度为20m/s 。所以速度图像为右图。然后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求出位移。⑵汽车运动的面积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段的位移之和。 900 201020301010321=?+?+?=++=s s s s m 4. 2010·新课标·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 和200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 和l9.30s.假定他在100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m 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加速所用时间t 和达到的最大速率v , 100)15.069.9(20=--++t v t v ,200)15.030.19(%962 0=--++t v t v 联立解得:s t 29.1=,s m v /24.11=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 v a

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 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考系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 2. 同一运动,选取不同参考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系才有意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 方便原则(可任意选择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三、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 质点只是理想化模型 2. 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⑴ 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平动时; ⑵ 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部分运动情况时; ⑶ 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或运动规律时; ⑷ 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可以忽略时。 四、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两时刻间的间隔; 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间。 区分:“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刻。 五、路程:标量,表示运动物体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 位移:矢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长度为位移大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矢量,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 六、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常用工具。 电磁打点计时器:6V 交变电流,振针周期性振动t=0.02s ,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 交变电流,放电针周期性放电t=0.02s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实验 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 1. 限位孔竖直向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电路; 2. 纸带与重锤相连,穿过限位孔,竖直上提纸带,拉直并让重物尽可能靠近打点计时器; 3. 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 单位(/m s ) 转换: 1 1//3.6km h m s = 1.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位移S 与时间t 的 比值,它的方向为物体位移方向,矢量,/v S t =; 2.平均速率:路程 S 路 与时间t 的比值,标量, /v S t =率路; 平均速率一般大于平均速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3.瞬时速度: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简称速度,矢量,它的 方向为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4.瞬时速率:简称速率,速度的大小,标量。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以。 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例:公转的地球可以当成质点,子弹穿过纸牌的时间、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 2.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这里都是指“瞬时”,一 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 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 3.加速度:0 t v v v a t t -?==?a ,v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 其中v ?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指v ?的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v t ??, (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a ,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大小; 第三章: 4.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00v =的演 变) (1)速度公式:0t v v at =+ (t v at =) (2)位移公式:2012s v t at =+ (21 2s at =) (3)课本推论:2202t v v as -= (22t v as =) 以上的每个公式中,都含有4个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只要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上面三个公式就都可以使用。但是在用公式之前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的有刹车问题,一般前一段时间匀减速,后来就刹车停止了。所以经常要求刹车时间和刹车位移 至于具体用哪个公式就看题目的具体情况了,找出已知量,列方程。有时候得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在解决运动学问题中,物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资料 板块一:基本知识点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的相互性(牛顿第三定律)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由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共同决定均匀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不一定在物体身上 6、四种基本作用(记住) (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 3、弹力产生条件(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 (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①按照接触类型分:3类;②绳、杆、弹簧) 5、常见弹力 (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实验) F=kx k 劲度系数 N/m 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相对运动趋势不代表物体一定静止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 大小的计算方法: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 滑动摩擦力:有相对滑动不代表物体一定运动 大小:f=μN (注意N不一定等于mg) N 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实验)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 F=F1+F2 最小值 F=|F1-F2| (思考三力合成的合力范围) 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

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易错现象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总结,推荐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一 运动学 一、几个常见易混淆的概念: 1、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2、位移和路程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即,单位:t x v ??=m /s 。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 对于运动快慢一直在变化的“非匀速运动”(又叫变速运动),如果要精确描述物体每时每刻运动的快慢程度,就必须引入“瞬时速度”这个概念。当Δt 非常小(用数学术语来说,Δt→0)时的 就可以认为是瞬时速度。t x ??4、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5、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a = =。t v ??t v v ?-12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相同。 两种常见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 二、几种常见的运动 1、静止 自然界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特征:V=0、a=0 2、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 特点:a =0,v=恒量. 位移公式:S =vt . 3、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简而言之: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均匀的运动。 特点:a =恒量,v 时刻变化。 位移公式:S =v 0t +at 2 2 1 公式:(1)v t =v 0十at (2)s=v 0t +at 2(3)v t 2-v 02=2as (4)2 1s=。t v v t 20 4、变速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变速曲线运动(高中要求掌握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 注意: 1、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物体有加速度则速度发生变化。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并不一定越大。 三、运动问题的重要推论: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l )IT 末、2T 末、3T 末……nT 末,物体瞬时速度之比为:

【物理】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推荐)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物理公式及图像总结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 1、从S —t 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⑵、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 大小) 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 —t 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 大小)

2、从V—t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 ⑵、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 ....) ...表示减速 .....a<0 ...表示加速, V) 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 ..........0 ...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 ........t=0 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 ... ........,在t.轴下方 ....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 的位移为负 .....................。 .....。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 ⑷、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 补充: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⑴若a 与V方向相同 ...。 ....V.都增大 ..a.如.何变化, ....时,不管 ⑵若a 与V方向相反 ...。 ....时,不管 .....V.都减小 ..a.如何变化, ★思维拓展: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吗?如:电流强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会感觉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所学的物理知识就会越来越难。但是,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知识点,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学习不能依靠死记硬背,而是要讲究方法。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高考即将到来,下面是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基本概念 1、质点 2、参考系 3、坐标系 4、时刻和时间间隔 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可计算出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基本关系式v=v0+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