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孔桩施工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山·半岛国际A区1、2、3#楼工程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一节工程基本概况 (1)

第二节基础工程设计概况 (1)

第三节、工程地质状况 (5)

第四节施工要求 (9)

第五节技术保证条件 (11)

第二章编制依据 (13)

第三章施工计划 (14)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15)

第二节设备计划 (15)

第三节材料计划 (16)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16)

第一节工艺流程 (16)

第二节施工方法 (16)

第三节检查验收 (23)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6)

第一节组织保障 (27)

第二节技术措施 (28)

第三节应急预案 (38)

第四节监测监控 (42)

第五节文明施工措施 (42)

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46)

第七章相关图纸 (47)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基本概况

第二节基础工程设计及现场概况

该工程位于綦江区文龙街道通惠大道2号。本工程为千山半岛国际A地块1#、2#、3#楼。该工程含1#、2#、3#楼。1#楼建筑面积4620.579平方米,层数3F/-1F,-1F,总高14.10米,工程等级为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形式为框架。2#楼建筑面积10866.45平方米,层数16F ,总高54.20米。工程等级为一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3#楼建筑面积11003.83平方米,层数17F,总高56.6米米,工程等级为一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防水材料选用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本工程基础采用柱下和墙下人工挖孔桩基础,桩基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饱和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9.90Mp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安全等级为二

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桩身采用C40砼、C50砼,基础梁采用C30砼,承台梁采用C30砼,桩封底垫层采用C30砼。主筋保护层厚度:桩身为45mm,基础梁为40mm。

建筑物部分桩孔处在高截坡坡脚,采用旋挖机械成孔可操作性不强,最大桩直径为2100mm,根据渝建发〔2012〕162号精神,宜采用人工挖孔桩。

一、7#楼孔桩明细表及桩基大样图

第三节、工程地质状况

一.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地理交通及气象水文

1.1地理交通

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綦江区通惠新城,有已建道路直通场地,交通方便。

1.2气象及水文

气象: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雨连绵,无霜期长,多云多雾的特点。现将《重庆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所记载的极端值引用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在16.5℃~18.5℃,夏季长达4个月以上,盛夏7~8月平均气温26℃~28℃,最高气温42.20℃,雾日多年平均30~40天,最多可达148天以上。

—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60mm ,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78.30mm (1968年),年最大降雨量 1544.8mm,最小年平均降雨量783.20mm (1961年),降雨量分配不均,最大日降水量158.30mm,一般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降雨强度大,暴雨时有发生,是许多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年平均风速1.30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6.70m/s(1981年5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0m/s(1961年8月4日),最大静风频率7%(1月份),平均风速3.40m/s,风向NW。

水文:勘察范围内无地表水体,水文条件简单。

2.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原始地形为斜坡及丘间谷地等组成,拟建场地现状地势总体北高南低,为自然斜坡、沟谷,北西侧较平缓。斜坡地段地形坡角约为8°~35°。现状地形和地形图所示基本上一致,东侧地段现状地形与地形图有所差异,主要是修筑施工便道所致,场地现状地面高程374~316m,相对高差42m。根据钻探揭露的成果显示,拟建场地南西侧及东侧填土厚度较大,经推测该场地沿42剖面、70剖面为冲沟地貌。

3.地质构造

据调查与工程地质测绘:拟建场地位于明月峡背斜南西翼,岩层单斜产出;在拟建场地东侧基岩出露地段量取岩层产状:236°∠27°。对裸露基岩边坡进行调查,主要有二组裂隙,裂隙○1:351°∠68°,裂面较平直,偶见泥质充填,裂面张开1~3mm,裂隙间距0.5~1.0m,一般延伸1~1.5m,可见最大延伸3m,结构面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裂隙○2:83°∠75°,裂面较平直,偶见泥质充填,裂面张开1~3mm,裂隙间距0.5~1.0m,延伸约1~2m,结构面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层面张开约1~3mm,表面平直,无胶结,为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

4.地层岩性

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示,场地内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的砂岩、泥岩(J2s),现将其岩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Q4ml):

(1)素填土(Q4ml):红褐色、褐色。由粘性土夹砂岩块石组成,粒径10mm~380mm,最大粒径460mm,土石比为9:1~8:2,结构呈松散~稍密状,稍湿。为平场时机械倾倒回填所致,未经过压实处理,填土在竖向分布无规律,块石含量、粒径不均,访问堆填时间半年以上,该层主要分布在拟建场地部分地段;该层厚度一般0.6m(ZY13)~25.80m(ZY185),分布不均匀。其分布及厚度详见钻孔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

(2)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褐色,可塑状,刀切面较光滑,韧性、干强度中等,摇震无反应。局部表层0~0.50m夹有植物根系及腐殖质,有腥臭味;部分粉质粘土夹有砾石,切面较粗糙。该层主要分布在拟建场地中部、及北部的斜坡地段,该层层厚0.30m(ZY5)~5.70(ZY114)。其分布及厚度详见钻孔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

泥岩(Ms):红褐色、紫褐色、灰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为主,局部泥质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夹砂质泥岩、泥质砂岩薄层、透镜体,岩质极软~软。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厚片状,岩质极软,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少量碎块状。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与砂岩呈互层产出为场地的主要岩性。局部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平直,微张,无充填。其分布及厚度详见钻孔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

砂岩(Ss):灰褐色、灰白色、灰,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质软。强风化带岩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