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资本下乡调研报告.pdf

工商资本下乡调研报告.pdf

根据《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工商资本下乡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对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川贝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川贝母生态药材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商资本下乡基本情况

从规模看我县工商资本下乡总量较小,投资规模偏小;从投资领域看工商资本很少投资纯粮食种植,大多数投向收益较高的种植业、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比如,川主寺薰衣草基地项目都是以种植业和休闲旅游为主题,以薰衣草种植、观光旅游为特色,以加工、销售为支撑,发展薰衣草基地3300亩,开发薰衣草鲜切花、干花制品、食品、日化品、化妆品等产业,直接带动农民增收。

二、制约工商资本下乡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对工商资本下乡认识不到位。一是工商资本下乡投资的积极性需要深入激发。总的看,目前工商资本企业下乡的数量偏少,下乡企业占当地企业总量的比重也小。究其原因,一方面,许多有能力下乡的企业,特别是一些正在寻求行业领域拓展的企业,没有认真分析乡村振兴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未对农村这片广阔“蓝海”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有的企业虽然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机遇,但有畏难情绪,主要是大多数工商企业对农业农村不熟悉,对转型投资农业心中没底,导致有些企业的行动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二是部分工商企业对乡村振兴存在认识偏差。一方面,过分看重政府政策。在乡村振兴政策力度逐渐加大背景下,部分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最大程度坐享政策红利方面,研究如何争取更多的土地流转面积、贷款贴息、用地用电、基础设施配套等政策资源,而不是充分地研究市场规律,不注重利用农村资源禀赋,脚踏实地地拓展涉农相关业务。(二)政府服务能力和政策支持不到位。一是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不适应工商资本下乡新形势。理念认识不到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当前,工商资本下乡正迎来一轮热潮,并有进一步增强趋势,基层政府虽然对此有所认识,但普遍未做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对乡村振兴的重大机遇认识不足,未深刻意识到工商资本下乡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影响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二是服务能力不足。基层政府承担着为工商资本下乡提供各类服务的重任,但相关工作方法和服务效能还不能满足需要。(三)乡村专业人才不足。当前,随着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趋势日趋明显,真正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专业人才十分紧缺。下乡企业特别是没有农业背景的企业,对大面上缺乡村专业人才的认识不足,对乡村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下乡后才发现经营现代农业同样需要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同样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由于乡村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致使开展各项工作比较被动。

三、推动工商资本下乡的思考及建议

(一)制定工商资本下乡支持政策。出台明确支持政策有利于稳定工商资本下乡预期,对激发其下乡投资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建议出台政策,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二)开展工商资本下乡学习宣传行动。工商资本下乡,企业是主体,农民是参与者,基层政府是引导服务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商资本下乡已经起势的大背景下,学习宣传标杆能够找准工作着力点,凝聚起推动工商资本下乡的强大正能量,确保学有榜样、做有标杆,更好地推动工商资本下乡。(三)规划建设一批工商资本下乡项目。项目是工商资本下乡的载体和关键支撑。从目前工商资本下乡态势较好的地区看,把项目作为推动工商资本下乡的基本抓手,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全力争跑落实项目,可以说谁抓住了项目,谁就抢占了制高点。建议实施工商资本项目带动战略,时时把项目牢牢抓在手上,突出抓好实力雄厚的大工商资本项目。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就XX来看,我县近年来围绕建设山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全面脱贫奔小康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有益探索,取得明显成效,但与X县、先进地区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差距甚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召集成员单位,分X组展开调研,各个调研组分别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全县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我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18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完成任务的X%;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

X亿元,完成任务的X%;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元,同比增长X%。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我县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公路201X年续建工程X个,共X公里,201X年实施项目X 个,共X公里,截止201X年底XX县X个建制村比预期提前一年完成全部通硬化路,并全部通客车。201X年实施水利重点工程X项,解决了X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X个,新增耕地X亩。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X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共投入资金X余万元建起了X个集建身、休闲、娱乐、学习培训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201X 年对村级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闲置办公用房进行了整合,X%行政村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有面积达到X平米以上。全县新、改建农村卫生室X个,聘用乡村医生X人,基本药物实施“零差价”制度,由乡村医生向乡镇卫生院做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卫生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给村民。

银行农信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作用调研

银行农信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作用调研 一、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现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血脉,金融兴,则经济兴。在中央连续多年聚焦“三农”,发布一号文件以来,金融在政策引导下对三农经济进行了有效支持,在三农领域进行了大胆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亦存在短板不足:(一)银行网点不断增加,但尚未达到全覆盖 目前,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和助农取款服务点数量分别达到12.66万及86.49万个(数据来自全球经济数据网站),对行政村覆盖率超过90%,金融全覆盖进度大幅提升。但整体来看,金融网点覆盖密度不够高,农村交易结算仍以现金为主。近几年,互联网及移动支付等方式在农村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适用对象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人群,普及率不高,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居民难以享受服务。 (二)涉农信贷连续增长,但缺口依然不足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现实,自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累计增长361.7%,9年间平均年增速为18.8%,涉农贷款余额从2007年末的6.1万亿增加至2016年末的28.2万亿(预计2017、2018年继续增长)。但这一规模仍然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需求,调查发现,至少30%有金

融需求的农户仍难以获得贷款,缺口较大。这一缺口的填补,需要的不仅仅是各金融机构加大放款力度,更重要的在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 (三)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多样化,但风险管控难度增大 近两年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农村地区大范围布局,城市文化与农村传统思维不断碰撞,以此为基础突破传统金融,兴起了电商金融、农村P2P、农业产业链金融、农村消费金融、公益理财助农等众多互联网模式,成为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有效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数字时代的信息交流超越了行业和领域界限,让金融与非金融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也让金融知识匮乏、风险识别能力不高的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三农群体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信机构的优势与机遇 农信机构始终坚守立足“三农”、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熟悉农村的现状、农业的特点、农民的需求,是金融业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农信机构持续做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具有先天优势,也面临历史发展机遇。 (一)国家顶层惠农政策引领 十九大再次明确了国家对三农基础性地位的肯定和重视,从中央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核心落脚点是促进城乡资本流动、要素流动,最终实现全面小康。在顶层政策引领下,工商资本集群下乡、土地规模流转经营、农民财产收

农业示范园调研报告

农业示范园调研报告 农业示范园调研报告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倾力支持,各相关镇常抓不懈之下,我县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树形象,三年见成效”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落实有效措施,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思路不清、主业不明、融资困难、效益不高、管理不善等问题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因此,创新思路,转变方法,提高效率,对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和运营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园区建设概况和工作成效 (一)基本概况 我县自然条件差,山高坡陡,平地匮乏,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加之农民老龄化、大量青壮年劳力走出农村转入非农产业,致使大面积的土地撂荒等现象日益增加。农业发展潜力不强、农民收入增收缓慢、农村发展后劲不足,成为摆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确立了“三化同步、三农统筹、富民为先”的思路,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产业示范园”目标,将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突破口,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

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基本要求,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循环发展和绿色生产为路径,以培育市场经营主体为核心,以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标志,在全县范围内因地制宜,配套建设“61122”现代农业示范体系,探索出“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变工人”这样一条发展山区现代农业和统筹城乡的好路子。 目前,6个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总面积9.15万亩,建成核心面积2.33万亩,流转耕地1.14万亩、林地1.7万亩。作为引领全县发展的天宝、中营两个农业示范园已初见成效,并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晨合现代农业示范园被命名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示范引领,中厂苗木花卉、卡子木瓜、卡子茶叶产业等示范园区按市级示范园区标准建设,已初具规模,有力地推进了我县山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同时,在示范园区的带动下,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农业发展建设的积极性。 (二)工作措施和成效 1、健全园区包联帮建机制。一是县上成立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和各镇主要领导作为成员,明确职责,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布置新的统一攻坚任务,重点协调解决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重大决策事宜。三是每个园区明确了

[主体,地位,资本]工商资本下乡当重视农民主体地位

工商资本下乡当重视农民主体地位 到一些县对发展县域经济进行调研,常听到一些地方负责人这样介绍“这是个房地产老板,投资多少钱,流转多少亩土地来种植水果,流转年限10年”;“这是个煤老板,投资多少钱,流转多少亩土地来种植蔬菜,流转年限20年”;“这是个大老板,投资多少钱,流转多少亩土地来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年产生猪多少头,流转年限30年”……每当听到这样的言论,既为地方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又对如此众多的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流转农民土地感到担忧。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中央是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的。 不可否认,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必然要流转土地,主观上应是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带动效应”。然而,一些地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却对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产生了“挤出效应”,由“带动效应”变成“代替效应”。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核心,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农民仍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应该树立这样一个思路: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到农村发展种苗、饲料、设施农业、工厂化养殖、保鲜储运、收购销售等,把一般的种植养殖环节留给农民,特别是规模农户,与农民在一个产业链条上合理分工、互利共赢,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 要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各地要制定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的明确上限控制,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对租地条件、经营范围和违规处罚作出规定。 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实现农民收入最大化,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实现山地农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土地产出率最大化,结合山多地少人贫的实际,力求每亩土地产出最大。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让种粮、务农的主体不吃亏、得实惠、有效益,才能留住农业生产经营者,才能提高农业产业效益,让从事农业的经营者与外出务工收入基本相当或略有增长,才能停止农村土地、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镇单向流动。 要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能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到市场,满足市场需求,进而促进农业的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

主题教育调研报告乡村振兴

主题教育调研报告乡村振兴 主题教育调研报告(乡村振兴)XX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 就XX来看,我县近年来围绕建设山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全面脱贫奔小康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有益探索,取得明显成效,但与X县、先进地区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差距甚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召集成员单位,分X组展开调研,各个调研组分别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全县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现状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我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完成任务的X%;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X亿元,完成任务的X%;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同比增长X%。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我县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 农村公路续建工程X个,共X公里,实施项目X个,共X 公里,截止底XX县X个建制村比预期提前一年完成全部通硬化路,并全部通客车。 实施水利重点工程X项,解决了X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 实施土地整治项目X个,新增耕地X亩。 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 X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 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共投入资金X余万元建起了X 个集建身、休闲、娱乐、学习培训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 对村级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闲置办公用房 进行了整合,X%行政村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有面积达到X平米以上。 全县新、改建农村卫生室X个,聘用乡村医生X人,基本药物实施“零差价”制度,由乡村医生向乡镇卫生院做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卫生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给村民。 就业服务行动扎实有效。2.

生产要素整合视角下资本下乡的路径转变

生产要素整合视角下资本下乡的路径转变 资本下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当前以政府资本支持和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实现的是“资本主导的外生型要素整合”。这一路径促进了农业发展,但也给农民和农村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上的负面效应。因此要发挥土地在要素整合中的主导作用,转向“土地主导的内生型要素整合”新路径,用土地要素引导资本有序进入乡村,将农民在资本下乡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山东东平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案例从实践上证实了这一新路径的可行性。为此,需要从鼓励和引导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协调和整合使用农业发展相关项目资金,搭建类似“农超对接”的合作社—企业对接平台等方面推动资本下乡路径转变,实现农业生产要素整合的“土地主导”,加强农民利益保护,实现农业、农民、农村同步发展。 标签:资本下乡;生产要素整合;土地股份合作社 一、引言 随着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的节奏逐步加快。资本投入是农业现代化过程的关键之一,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本来源。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推动了农业发展,但也对农村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结构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资本是农业发展的稀缺资源,部分地方政府或村集体极力促进土地流转,从而造成农地流转价格扭曲,低于其应有价值(李婧、欧良峰,2014)。同时,村组织成为“资本”的代理人,损害农民合法权益,带来农村利益格局剧烈变动,危害乡村治理(陈靖,2013)。政府资本在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引导和支持城市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两者相互让渡或分享收益,导致农民利益受损(仝志辉、温铁军,2009)。 资本下乡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需要加强其积极作用,化解其消极影响。在战略方向上,陈锡文(2010)指出资本下乡和土地流转需要综合考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具体措施上,温铁军(2005)提出,通过综合合作社建设推动社区内资源积累与外部资本投入相结合;蒋云贵(2013)提出,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作为资本整合的重要内容,从而保证农民权益。 以上研究中具有创建性的认识给笔者很多启示,但是现有讨论主要集中在资本下乡带来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也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缺乏实证数据支持。笔者认为,山东东平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案例,让我们能够从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资本下乡的有效路径,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有益借鉴。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产要素均衡视角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14CJY044)。

对山东省威海市和烟台市的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农业的四个关键问题 ——对山东省威海市和烟台市的调研报告 近期,笔者赴山东威海荣成市、乳山市和烟台牟平区、蓬莱市,调研现代农业发展有关情况。总的看,当前农业 资源禀赋和要素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只要找准突破口,因势利导、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就一定能够加快向现代农 业转变。 加快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推进农业机械化,突破口是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苹果产业一直是烟台、威海两市的优势产业和农民收 入的主要来源。烟台苹果面积265万亩,占全省的52.6%, 占全国的7.9%,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一;威海苹 果面积63万亩,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当前的 主要问题是,两市大部分成龄果园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栽植,主要采用乔砧密植的传统栽培模式,树体高大、枝多、树冠郁闭,通风采光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 用工量是欧美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 反映,由于近几年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农忙时节 雇工贵、雇工难,生产成本大幅上涨。据调查,2013年传 统果园盛果期亩均生产成本为6757元,比2008年几乎翻 了一番,其中用工成本占到一半以上。 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近年来两市积极发展现 代矮砧集约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具有矮砧大苗、宽行 密植、起垄栽培、设立支架等特点,便于机械化喷药、自 动化灌溉,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水肥一体化,而且树冠 内部光照充足,果实色泽、品质更好,优质果率高。笔者 在荣成市华峰果品合作社看到,新果园株和株之间更密集,行和行之间更宽敞,行宽达3.5米,树形挺立。合作社负 责人讲,传统乔化栽培模式,五六年才结果;矮砧集约栽 培模式当年即可开花结果,三四年即可进入盛果期,而且

工商资本下乡存在问题和建议

工商资本下乡存在问题和建议 根据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工商资本下乡专题调研的要求,我会通过向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会员企业征求意见,现将企业反映的存在问题及建议,汇总如下:一.存在问题 1.政府对农业产业重视程度还需加强。农业是我市的重要产业之一,从整体上看,我市强农惠农政策还不完善,政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目前落实情况不够理想,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还需加大,如用地等优惠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财政资金扶持、金融服务等措施还未服务到位,尤其是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用现行的税收政策和标准对待历史问题,一些企业在出口退税、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方面存在补缴问题,导致企业负担过重。 2.融资难是制约农业企业发展的瓶颈。部分农业企业,由于本身规模较小,信用额度低,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办理贷款困难相对较大。而且农业企业,可供低押的资产也相对较少,信用贷款金额有限,对企业而言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使同一抵押物,由于受银行政策影响,每年贷款金额也逐年递减。由于资金不到位,一些企业有好的项目也被迫中断,错失商机。 二.建议 一是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

省和××市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基础上,结合××的实际情况制定我市扶持中小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并确保落地实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在税收政策扶持等方面,要突破一些政策约束,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坚定投资者信心。 二是加大融资扶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充分利用和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优势,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鼓励,促进其转变经营观念与方式,加大对涉农经济信用支持的份额和力度;规范推进民营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形成大中小金融机构充分竞争发展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品质,着力解决涉农企业贷款难和贷款成本高问题。 ××市工商业联合会 2018年9月13日

区县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对策建议1

区县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对策建议1 近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召集成员单位,分X组展开调研,各个调研组分别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全县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现状。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我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X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完成任务的X%;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X亿元,完成任务的X%;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同比增长X%。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方面。X.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X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工程,我县于X年X月底完成调研工作,对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赴外省考察学习先进经验,X月底确定将X村作为试点村开展改革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制定了《X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对X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实。

X.土地确权基本完成。自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县确权发包方X个,去年共完成X个村X个发包方权属调查任务,调查农户X户、面积X亩,签订合同X份。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X县积极放活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X年正式更名为“X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各乡镇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所”。X年,投资X余万元建成了县、乡、村统一联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平台。X年,县农经办积极完善提升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向乡村延伸,完成乡镇交易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另一方面是完善交易制度,规范交易行为。截至目前,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累计流转X万亩,其中承包地面积约X万亩,有效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效益。 X.全面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探索“身股”作法,全县组建水利、林业、国土三类工队X支,吸纳贫困劳动力X人,累计下放各类工程投资额X万元。同时,通过“直接扶持”和“间接带动”(即带资入企)两种方式,去年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X亿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 (二)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方面。X.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我县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

浅议门源县工商资本下乡现状及发展思路

青海农林科技?问题探讨?2019年第1期浅议门源县工商资本下乡现状及发展思路 祁建峰,高生莲 (门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门源810399) 摘要:近几年来门源县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参与全县种养业,带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先进技术、理念、管理等进入农业农村,助推农牧产业发展、促进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门源县;工商资本下乡;现状;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 9967(2019)01 -0054 - 02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apital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in Menyuan County QI Jian-fen g,G A O Sheng-lian (M enyua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ve Center,M enyuan Qinghai 810399,C hina) A b str a c t:In recent y ears,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Menyuan County actively encourages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apital the countrysid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u n ty,s breeding industry,and promote hum an,fin an cial,material and advanced technologies,id ea s,m anagement,etc.into th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areas.To promote ment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promote agricultural efficien cy,increase farmers’incom e,and a- chieve rural revitalization. K e y w ord s:Menyuan County;Industrial a nd commercial capital to the countryside;Status q u o;Devel- opment ideas 1门源县工商资本下乡现状 1.1基本情况 门源县工商资本下乡企业共有1家,总投资 4. 3695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投资0. 6935万元,就地解决1943名农村劳动力长期就业。从投资规模来看,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3家;从下乡企业涉及的领域看,主要集中在油菜、饲草、蕨麻、设施食用菌种植业及舍施养殖等;从资金来源来看,当地企业4 家,外来企业7家;从下乡企业覆盖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浩门镇、北山乡等中部乡镇、村社。由 于工商资本总量投入小,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对乡村振兴仅起到初步引导作用。 1.2租赁农地和风险防范情况 截至2017年门源县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各类经济实体集约土地面积7685hm2,流转草场面积86000hm2,其中:门源县下乡企业集约农户承包土地2894. 6hm2,占流转总面积的37. 7% ;流转草场1334hm2,占全县流转总面积的1.55%。目前纳入农业保险的作物为青稞、油 、中 、,农的 土 533hm2,缴纳保险金1.92万元。由于承包作物险种单一,饲草、蕨麻等适宜门源地区种植的特色作物不在承包范围内,一旦遭受自然灾害,不能享受国家农业保险赔偿政策,企业经济损失严重。下乡企业在使用耕地、草场使用过程中未改变用途,没有出现违法违规使用地的案件。 1.3工商资本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情况 工商资本引进初期以独立经营模式为主,利益分配机制模式为土地生产所得归企业、农户收 收稿日期:018-12-28 作者简介:祁建峰(1971 -),女,本科,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94963185@https://www.360docs.net/doc/c37565523.html,。54

乡村振兴工作考察报告 总结报告模板

乡村振兴工作考察报告 市委、市政府: 根据市委安排,20XX年9月11日至13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xx率领部分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和相关部门同志,对xx市xx区、xx市、xx县、xx县、xx县5个区(市)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学习考察,大家现场感受到这些地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及经验,这为我市编制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将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现将考察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考察地做法与经验 xx市县市区“三农”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今日之成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历届党委、政府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全域规划,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科学决策、统筹推进,建立了服务xx市、四川乃至全国的“七大平台”。各县市区依据自身条件,创新举措、内联外引、聚力发展。其做法与经验:一是坚持以编制总体规划为统揽、专项规划为支撑、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托,打破行政区划制定规划,纵横联合发展,做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有的放矢,所考察地在总规基础上,几乎都有多个可支撑当地阶段性发展的专项规划和配套项目实施方案;二是坚持与粮油、农经等传统产业和现有资源、生态保护相结合,一个区域自然资源、传统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引进新元素,才能让资源和产业焕发生机与活力,例如xx市道明竹艺村在立足原生态原风貌保护的基础上,将群众留下的林盘及旧民房,通过引入古今建筑技术和文化艺术的融合性改造提升,让人耳目一新;三是坚持与创新创业和文化创意相结合,在广袤的农村,由政府建基地、搭平台,引领城市部分人到农村创新创业,将是另外一番天地,例如xx市在xx县、xx县分别建立的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茶韵临溪·陶艺小镇,引领了部分文化艺术家、爱好者到农村开展农业品牌创意、制四是坚持与旅游和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赋于了新内容;成为新村民,作陶艺, 营销相结合,“农业+旅游+营销”是促进“三农”发展及增收致富的捷径,各地在这方面做足了文章,例如xx县甘溪镇明月村不仅利用盛产茶叶优势,而且在茶园、雷竹、荷塘之间将乡村道路打造成旅游小道,将小院落打造成可供游人食宿的农家小客栈,并在村上建立游客中心,在互联上建电商平台,推介乡村旅游特色。五是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和抱团发展。政府不超越村社权限,引导不主导,村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引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建设,农村以集体资产、农民以自有自产入股合作社,抱团发展。

工商资本下乡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与对策

工商资本下乡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与对策 工商资本下乡与现代农业相结合,有力推动了地方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力量。宿迁的实践也表明,工商资本在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面临农民利益保护和农业三产化发展不足的问题。应进一步深化土地多功能性的认识,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打造三产化农业。 标签:工商资本;农业现代化;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由于现代农业资本密集和高度组织化的特征,以及在地方政府实践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政策逻辑,使得工商资本成为欠发达地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力量[1]。江苏省宿迁市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工商资本在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诸多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宿迁市工商资本下乡助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成效 1.1 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工商资本下乡着力改善了宿迁市农业设施装备条件,有效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截至2015年,宿迁市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发展设施农业140.4万亩、设施渔业25.1万亩,占农业、渔业生产面积比重分别达21.8%、23%。以工商资本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得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有了更加宽广的空间。2015年,宿迁市推广应用农业“三新”成果60项以上,较“十一五”末增长50%。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要素支撑作用不断增加,一大批农业“三新”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1.2 农业规模化经营取得显著成效工商资本的介入,有效缓解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资本短缺的困境,使得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大幅提高。宿迁市逐步发展形成以优质稻麦生产为基础,高效水产、生态畜禽、绿色果蔬、精品花木为突破的“1+4”特色农业产业体系,2015年,四大特色产业累计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2%。全市集中连片500亩以上蔬菜基地达到59个;花木种植面积达52万亩,居全省首位,沭阳县跃居为全国花木第一大县;工厂化食用菌企业达23个,日产鲜菇近400吨,食用菌生产面积居全省首位;全市大中型规模畜禽养殖场4432个,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居全省首位,300头以上规模奶牛场达26个,存栏5万羽以上肉鸡规模养殖场达358个;50亩以上规模水产养殖户916个。 2 工商资本下乡面临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商资本下乡固然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农业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形势下,土地的规模化流转则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常态现象。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否成功除了看农业产业是否能够产生持续的效益外,还要看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否能够持续改善。因此,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与土地流转同等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安置好已流转了土地的农民,这在推行土地大规模流转的欠发达地区更是

工商资本下乡的成功案例:浔龙河村如何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

工商资本下乡的成功案例:浔龙河村如何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湖南省长沙县浔龙河村工商资本下乡与产权制度改革 近年来,中央反复要求“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带动工商资本投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村投资农业”。工商资本下乡不是可不可以的问题,而是怎样成功下乡的问题。自2009年以来,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以生态小镇建设项目为平台,盘活农村土地、宅基地、山林水塘等资源,吸引工商资本投资20亿元,推动一个省级贫困村朝着美丽小镇发展。从浔龙河资本下乡模式看到,工商资本能否成功进入农村,关键在于能否成功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让农民看到希望,让企业看到商机,让政府看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新契机。 一、工商资本如何走进浔龙河 浔龙河村的前身是双河村,地处长沙县中部,距离长沙县城15公里、长沙市区25公里。浔龙河村土地总面积11584亩,其中耕地1177.31亩,林地6645.44亩,宅基地573亩。山多、水多、人多、地少,一家人守着几亩薄田,难以养家糊口,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的地越荒越多,2009年浔龙河还是个省级贫困村。然而工商资本为何垂青这里,又是如何走进这里的呢?

盘活土地创新运营,让工商资本落稳脚。工商资本下乡不是做客而是安家,只有与土地结合在一起才有用武之地。为此,浔龙河村村民通过反复讨论,签字画押,推动了土地集中流转、村民集中居住,实行土地混合运营。一是推动土地集中流转,为产业发展留出空间。2010年,浔龙河村开始实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调查工作,形成《土地调查报告》,明晰了土地产权关系,产权明晰后,村成立了土地合作社,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村民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后再统一流转给浔龙河公司,推进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经营。二是推动农民集中居住,节约了建设用地,新增了农用地。浔龙河村通过实施农民集中居住每户农民节约建设用地0.56亩,总计节约建设用地340亩。对腾退的宅基地进行复垦后,可新增农用地726亩。三是实行土地混合运营,提升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浔龙河村根据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对浔龙河项目区14700多亩土地进行了规划调整,改变建设用地成片布局的传统方式,创造性地采取了点状、带状、片状布局。近万亩农业用地不改变使用性质,保持山水自然风貌,种植水稻、蔬菜、油菜等粮食和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国有出让建设用地用于建设产业项目。集体建设用地用于道路、交通、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配套、农民集中居住区及医院、民办学校、加油站、商场等经营类项目建设,不同性质土地混合运营、功能互补,使建设项目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

2020年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2020年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乡村建设一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X县近几年以来搭建了“四梁八柱”;举措扎实,推进有力,一是在乡村治理、小农户带动、工商资本下乡、美丽城镇建设、空心化改造等方面加强创新,全面打开乡村振兴局面。二是在打造X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的基础上,在村庄、风景线、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等方面打造更多示范。三是探索指标、工作、政策、评价、统计、标准体系建设,创设更完善的体系。 X启动以来又在X年实施了八大行动:一是开展美丽农业行动,围绕做大农业的目标,以园区、基地为载体,进一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打造美丽农业示范点;二是开展美丽村庄行动,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进一步巩固“无违建”创建和“五水共治”成果,在源内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三是开展X美食行动,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节活动成果,挖掘美食文化,发展美食经济;四是开展X营销行动,围绕品牌效应带动农业增值目标,进一步巩固X农产品品牌推广和农产品品牌合作运营成果,提升X知晓度;五是开展X文化行动,大力挖掘X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传统技艺,编写X故事,努力将文化软实力转化经济效益;六是开展美丽清溪行动,进一步巩固“河长制”成果,树立原生态理念,尊重自然,通过实施重要堤防、河道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加强源内溪流形态、水源和保洁管理,确保不发生占用河道、妨碍

行洪等违法现象,努力让溪流水更清、鱼更欢、景更美;七是开展美丽公路行动,以最美公路X为样板,进一步巩固美丽公路建设成果,以源内主干道为对象,通过路面修复、“两路两侧”整治,打造平安、通畅的美丽公路,推动公路旅游;八是开展美丽庭院行动,进一步巩固美丽庭院示范村创建成果,在实现清洁庭院X%目标的同时,从民宿农家乐经营主体和村干部入手,强化美丽庭院指导,充分发挥农村群众创造积极性,让源内农户庭院成为节点景观。 乡村振兴必须要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在乡村中形成经济的新亮点,创造发展空间,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县乡村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X、开发规划不科学,内容设计无特色。现在乡村经济开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内容同质少创意,虽然X已建成很多的农业采摘基地,但未能很好地与当地特色产业、民俗文化有效结合。 X、品牌化运作乏力,旅游附加产品不丰富,宣传营销不给力。经营者不注重品牌建设,许多项目仅以“地名+内容”命名,层次较低;出售的多为初级农产品,包装简陋,难刺激购买欲。经营者市场促销意识不强,与旅行社等服务机构联系不密切,宣传营销不善,项目知名度难以扩展。 X、产业链不完善,融合程度不够。这种格局必然导致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普通农产品数量多、但价格低迷,这种格局既不能满足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又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尤其在产品设计、品牌打造,及下游

警惕工商资本下乡“劫贫济富”

警惕工商资本下乡“劫贫济富” 作者:蔡恩泽 来源:《智富时代·时代财富》 2018年第4期 资本总是以敏锐的嗅觉发现利润增长点。当建设美丽乡村上升为国家战略时,工商资本下乡的热情空前高涨。 工商资本下乡给缺少资金的乡村注入了资本活力,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回报农村的重要体现,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克服制约中国经济瓶颈因素的现实路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嗅觉灵敏的工商资本纷纷下乡,寻求资本增值的新路径。工商资本下乡,通过企 业与政府合作,特别是PPP模式,完成了对村庄的“经营”和“再造”,这是地方政府依托弹性的土地政策和财政专项资金,积极鼓励和引导的结果,也是“经营城市”模式在农村大地的延伸,对建设美丽乡村有着促进作用。 但是,资本自带的逐利浮躁性使得一些工商资本下乡后,会片面追求利润。工商资本下乡,在大力推动“农民上楼”和“土地流转”后,却出现“劫贫济富”的现象:一些工商资本下乡不是盯着农业,而是瞄准国家对农业相关的扶持政策去的,把很大精力用在部门公关、挖空心思抢占各种补助和项目扶持资金上,无心正常经营土地。许多下乡资本“跑路”, 捞一把就走,涉农项目“烂尾”,任凭流转到手的大片良田荒芜;土地流转出现合同纠纷,资本剥削农民,农民利益受损;流转土地出现“非粮化”“非农化”,甚至搞变相房地产开发,结果造成许多失地农民生活无依托,收入预期渺茫;还有一 些工商资本下乡,被一些种田大户、农场主、企业老板“绑架”,一些专业合作社成员成为农村的“新贵族”,这些人垄断 了从城里来的工商资本,资金未能沉淀到农户,农户发家致富项目得不到反哺,参与新村建设的农民就业机会也没有 明显增加。 平心而论,工商资本下乡的意义不可否认,从宏观大势来说,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反哺农业,以工补农应 成为新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国家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中国梦就是残缺的不完美的。 但是,农村不应是资本“狼奔豕突”之地,国家不允许工商资本“绑架”农民,不允许工商资本下乡动歪心思,将农村 变成“劫贫济富”的掠夺市场,有关部门要谨防权贵资本对农民的劫掠。资本可逐利,但也要有社会责任,要有商业道德。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工商资本的社会责任,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工商资本的商业道德,在履行责任、弘扬道德下实现资本增值,这才是工商资本的宏途正道。 有鉴于此,首先,有关部门应当在资本下乡介入土地流转前,建立识别机制,引进那些有心扎根土地、服务“三农”,真正愿意深耕当地经济的资本力量。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下乡投资兴业,服务乡村振兴事业。要加 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 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其次,有关部门应当设置政策“防火墙”,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任何人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 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资本率性退出设置应有的“闸门”,防止资本跑马圈地、视下乡为短期政策套利,出现“跑路”“烂尾”的局面。 再次,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要活用长期购销合同,打造企业与农民的“命运共同体”;实行租金提前预付制度,让失地农民生活有基本保障,减少土地流转风险;创新农产品价格保险,可设计市场保护价,鼓励农 民按市场预期种植,应对市场波动风险。一般情况下,个体农民甚至村集体的话语权较弱,谈判能力不强,呼唤地方 政府积极介入到维护农民利益的进程中。此外,地方政府也应克服片面的政绩观,淡化功利心态,不要罔顾地方实际、无视农民意愿,将小农业摊薄成大农业。 还有,应当警惕PPP合作模式走调。目前工商资本下乡,多半是采取政府、企业、乡村、农户等多方合作模式, 以PPP合作模式居多。但是,随着各地PPP合作风生水起,多个项目遍地开花之际,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 股实债等方式将PPP异化的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这类假政府购买服务和借PPP变相融资,既会影响PPP规范推广,也可能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必须坚决清理。而一些名副其实的PPP项目,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进 一步完善区域交通路网及重要交通节点,还要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并将乡村垃圾污水处理和环境绿化作为重点建设 环节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将PPP项目实施好。

工商资本下乡调研报告.pdf

根据《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工商资本下乡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对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川贝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川贝母生态药材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商资本下乡基本情况 从规模看我县工商资本下乡总量较小,投资规模偏小;从投资领域看工商资本很少投资纯粮食种植,大多数投向收益较高的种植业、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比如,川主寺薰衣草基地项目都是以种植业和休闲旅游为主题,以薰衣草种植、观光旅游为特色,以加工、销售为支撑,发展薰衣草基地3300亩,开发薰衣草鲜切花、干花制品、食品、日化品、化妆品等产业,直接带动农民增收。 二、制约工商资本下乡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对工商资本下乡认识不到位。一是工商资本下乡投资的积极性需要深入激发。总的看,目前工商资本企业下乡的数量偏少,下乡企业占当地企业总量的比重也小。究其原因,一方面,许多有能力下乡的企业,特别是一些正在寻求行业领域拓展的企业,没有认真分析乡村振兴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未对农村这片广阔“蓝海”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有的企业虽然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机遇,但有畏难情绪,主要是大多数工商企业对农业农村不熟悉,对转型投资农业心中没底,导致有些企业的行动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二是部分工商企业对乡村振兴存在认识偏差。一方面,过分看重政府政策。在乡村振兴政策力度逐渐加大背景下,部分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最大程度坐享政策红利方面,研究如何争取更多的土地流转面积、贷款贴息、用地用电、基础设施配套等政策资源,而不是充分地研究市场规律,不注重利用农村资源禀赋,脚踏实地地拓展涉农相关业务。(二)政府服务能力和政策支持不到位。一是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不适应工商资本下乡新形势。理念认识不到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当前,工商资本下乡正迎来一轮热潮,并有进一步增强趋势,基层政府虽然对此有所认识,但普遍未做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对乡村振兴的重大机遇认识不足,未深刻意识到工商资本下乡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影响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二是服务能力不足。基层政府承担着为工商资本下乡提供各类服务的重任,但相关工作方法和服务效能还不能满足需要。(三)乡村专业人才不足。当前,随着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趋势日趋明显,真正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专业人才十分紧缺。下乡企业特别是没有农业背景的企业,对大面上缺乡村专业人才的认识不足,对乡村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下乡后才发现经营现代农业同样需要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同样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由于乡村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致使开展各项工作比较被动。 三、推动工商资本下乡的思考及建议 (一)制定工商资本下乡支持政策。出台明确支持政策有利于稳定工商资本下乡预期,对激发其下乡投资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建议出台政策,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二)开展工商资本下乡学习宣传行动。工商资本下乡,企业是主体,农民是参与者,基层政府是引导服务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商资本下乡已经起势的大背景下,学习宣传标杆能够找准工作着力点,凝聚起推动工商资本下乡的强大正能量,确保学有榜样、做有标杆,更好地推动工商资本下乡。(三)规划建设一批工商资本下乡项目。项目是工商资本下乡的载体和关键支撑。从目前工商资本下乡态势较好的地区看,把项目作为推动工商资本下乡的基本抓手,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全力争跑落实项目,可以说谁抓住了项目,谁就抢占了制高点。建议实施工商资本项目带动战略,时时把项目牢牢抓在手上,突出抓好实力雄厚的大工商资本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