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视角图精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视角图精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视角图精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23

商业流通

The business circulate

作为物流供应链上重要一环的物流配送,被认为是影响连锁零售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物流配送模式又对物流配送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重要作用。作为物流配送主体的企业,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就必须利用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达到以低成本、高效率、短时间和高质量来实现商品的配送,以此来加强自身供应链的保障能力,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一、物理配送研究的理论发展

国外物流配送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 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比如后勤工程说、第三利润源泉说等。像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对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国外对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 甚至跨越国界的配送,

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并且把理论研究与配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成效尤为显著,基本解决了物流配送管理体系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这一配送瓶颈问题。

相比之下,我国对于物流配送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物流配送的概念才引入我国。其后我国学术界对物流配送问题展开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和讨论。笔者把国内对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

【文章摘要】

物流配送是影响连锁零售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介绍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的几种主要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出了判断矩阵,为企业选择物流配送模式提供理论指导。【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

金桂生葛锋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视角

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物流配送问题的研

究侧重于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物流配送技术、物流配送路线的优化等。吴清一 (2000从搬运技术、系统控制技术、识别技术等方面研究了物流技术的发展动向,并设想了一种智能式搬运车 A H V (Autonomous Handling Vehicle。在物流配送路线的优化方面,主要是运用数学方法对路径进行优化。常见的路

径优化方法包括 Milkrun 技术法、最近插入法、节约里程法和扫描法等。李东升,吴兆东(1998运用箭线排序法和矩阵排序法对商品配送路径进行了

规划;刘宏志, 李慧兰, 赵启兰 (1999 建立了配送路线选择的数学模型,用层次分析法对权重系数进行了确定,并用计算机软件来辅助配送路线的选择。第二阶段,进入本世纪以后。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物流配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和繁荣的态势,国内学者对于物流配送的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宽,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对物流配送模式的研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商业流通

The business circulate

24

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邹丹、陈智高(2001对企业外部物流模式进行了分析,把企业外部物流模式分为自营物流、外协物流和物流联盟三种;王青(2003比较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配送模式,并把国外先进的经验借鉴到我国构建现代物流配送体系过程中;蓝伯雄,张跃(2003提出了新型的末端物流配送模式,指出该模式是解决局部地域内品种各异、需求零星的面向终端用户的物流综合服务。

综上所述,发现国内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主要在物流配送技术、国外物流配送模式的介绍等方面,而针对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采取何种配送模式,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笔者在分析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企业选择物流配送模式,为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配送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二、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对比分析

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选择合理的物流配送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目前各连锁零售企业开展配送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配送模式:

(1自营配送模式。该模式是指连锁零售企业借助自身的物质条件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并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配送模式。它是目前连锁零售企业最广泛采用的一种配送模式。一般而言,采取自营配送模式的连锁零售企业大都是实力较强的公司,这样才能保证初期资金的投入,同时有足够规模的配送量,保证配送规模效益引起的成本减少大于建设营运配送中心造成的成本增加。对于资金缺乏、配送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落后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来说,采

用自营配送模式困难较大。

(2共同配送模式。该模式最早产生于日本 , 在发达国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影响面较大的先进的配送模式,它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目的是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目前,我国很多连锁零售企业都存在经营规模较小、成本较高、缺乏资源及技术等问题, 因此 , 共同配送对于我国中小连锁零售企业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该模式就是指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连锁零售企业不需要自身建立配送中心,其配送任务由专门的物流企业承担,因此,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外包配送模式。在日本,大约有 30%的连锁零售企业采用了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而在我国这一比例还比较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4供应商配送模式。简单说来该模式就是由生产企业直接将连锁零售企业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连锁门店甚至到货架的物流活动。通常中小零售企业由厂方直送商品的比例较高,而大型零售企业趋向于通过自己的配送中心对门店实施配送,据估计厂方直送商品只占总量的 15%-20%。

上述四种物流配送模式,各有其优缺点(见表 1 。

三、物流配送模式决策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当前选择配送模式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矩阵图决策法、多目标决策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矩阵图法是一种定性的决策方法,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供参考,只能通过因素的组合对企业的配送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因此,它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多目标决策法因为要同时考虑多种目标,而这些目标之

间往往很难比较,甚至相互矛盾,所以很难使每个目标都达到最优,作出各方面都很满意的决策。相比前两种方法, 层次分析法则显得比较可行,它是一种把定性分

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对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进行排序,并在决策者有多个目标或决策基于多准则的情况下选择最佳决策的方法。 3.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目标层 (A 层是选择合理的物流配送模式, 准则层(B 层选取配送成本、配送效率、配送质量、其他因素等 4个因素,其下还有子准则层(C 层 ,方案层(P 层

为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笔者构造如下递阶层次结构图 (见图 1 。

3. 2、构造判断矩阵

构造判断矩阵是给出每一层次各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即针对上一层次某元素 , 本层次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假定 B 层中因素 Bk 与下一层次中因素C l ,C 2,…,Cn 有联系,则可以构造 C 层的判断矩阵(见表 2 。

其中,Cij 表示针对准则 B,元素 Ci 和 Cj 哪一个更重要,重要多少。Cij 是 Ci 和Cj 的比值, 通常用 1-9比例标度法规定量化指标(见表 3 。

实际应用中,相对重要性的数值也可以取 2、4、6、8,含义为其表示的重要性分别介于和它相邻的数字表示的重要程度之间。

显然,判断矩阵应满足:

本文中,需要构造一个 B 层判断矩阵,四个 C 层判断矩阵(配送成本、配送效率、配送质量、其他因素。

一般情况下,判断矩阵中的数值由判断矩阵标度进行衡量,企业决策者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给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不同企业对于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判断矩阵中的数值会有所不同。构造出的判断矩阵将为下一步确定各层影响因素的权重作好铺垫。 3.3、层次单排序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25

商业流通

The business circulate

【参考文献】

1、 Langley C J,Holcomb M C,Creating logistics customer value,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1992(12:1-27

2、Chauncey B.Baker.Transportation of Troops and Material,Kansas City,Mo:Hudson Publishing,1905:125

3、吴清一. 当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动向 [J].物流科技,2000(3:31-32

4、李东升,吴兆东. 商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J ]. 商业现代化,1998(6 :26-29

5、刘宏志,李慧兰,赵启兰. 多目标配送路线的合理选择[J ]. 物流科技,

1999(1 :38-41

6、邹丹,陈智高. 电子商务中企业物流模式的分析及选择[J ]. 华东经济,

2001(1:33-36

7、王青. 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配送模式的比较研究[J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1:18-218、李兴国, 顾峰. 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8(3:1-4【作者简介】

1、金桂生, 男, 1963-, 浙江兰溪人, 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企业战略;

2、葛锋,男,1986-,山东临沂人, 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

所谓层次单排序是指本层次所有因素相对上一层次而言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层次单排序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问题,即对于判断矩阵 C ,计算满足:

CW=λmax W(1 W (W 为各因素重要程度值

构成的矩阵,w={ω1, ω2, ω3…,ωn}的分量ωn 就是对应因素单排序的权重值。本文需要对 B 层和 C 层的各因素进行单排序,其权重值可以由 W 得到。

对于最大特征根λm a x ,用和积法可以求出,计算公式为:

(2

在层次单排序时,还需要对判断矩阵 C 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一致性检验, 通常用一致性指标来衡量矩阵的一致性程度。一致性指标的计算公式:

(3

式中,当 CI=0时,即λmax=n,表示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CI 数值越小,表示

一致性程度越好;反之,则表示一致性程度越差。

实际应用中,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将 CI 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 I 进行比较(见表 4 。

一般情况下,1阶和 2阶判断矩阵总是具有一致性,所以,不用检验。对于 2阶以上的判断矩阵需要用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 CR 来检验,公式如下:

(4

当 C R <0. 10时,就可以说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可根据ω1,ω2, ω3…, ωn 的大小对矩阵 C 中的C 1, C2,C3,…,Cn 进行排序;当CR ≥ 0. 10时,需要对判断矩阵C 进行调整,重新估计 Cij 的数值,再进行一致性检验。

3.4、层次总排序

当层次单排序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层次总排序了。层次总排序是针对上一层次而言的本层次所有因素的重要性权重值。层次总排序需要从上到下、逐层进行。为了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类似于层次单排序,也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层次总排序计算,就可以得出本文物流配送模式评判决策系统 C 层各个指标的权重为{C 1, C2,...,Cn}。其中,C1表示配送运输费用的权重,C 2分拣费用表示的权重,C 3配装费用表示的权重,C 4表示流通加工费用的权重,C5表示车辆工作率的权重,C6表示技术速度的权重,C7

表示行程利用率的权重,C8表示载重量利用率的权重,C 9表示及时性的权重, C 10表示正确性的权重,C 11表示安全性的权重,C 12表示商品特性的权重, C 13表示政府政策的权重,C 14表示物流市场环境的权重。

四、结论

物流配送模式与企业的绩效密切相关,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对于提高企业的绩效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影响连锁零售企业配送模式选择的因素既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 这就导致企业在选择物流配送模式时, 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只有将定量的因素与定性的因素相结合才能进行全面的评价。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很好的结合起来,建立了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

式的层次结构模型,并构造了判断矩阵,为企业选择物流配送模式提供理论指导。由于不同

企业对于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不同 , 导致判断矩阵中的数值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到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的结果。限于文章篇幅所限,在此没有给出具体的实例进行研究。另外,为了验证层次分析法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配送模式的指标体系进行评判,这也是下一步需要完善的地方。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物流已经不再作为工商企业直接管理的活动,而常从外部物流专业公司中采购物流服务。例如,早在1992年对全球500家最大制造商物流主管的调查表明,有37%的企业采用外包物流服务。1997年,主要的英国零售商近47%的配送是外包的。在美国,第三方物流的利用率已经达到73%,还有16%的企业研究未来第三方物流的利用。此外,在国际物流方面也有物流服务外包的趋势。据荷兰国际配送协会的调查表明:2/3的美国、日本、韩国等的欧洲配送中心是由外包物流公司管理的。据中国仓储协会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中国目前的工业企业的物流活动中,全部委托第三方代理的占被调查企业的52%,还有%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由此可见,物流外包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企业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在当今竞争日趋激化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大背景下,物流外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1)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由于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很难在业务上面面俱到。为此,企业应把自己的主要资源集中在自己最为擅长的主业,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外包给物流公司。如美国通用汽车的萨顿工厂通过与赖德专业物流公司的合作就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萨顿集中于汽车制造,而赖德管理萨顿的物流事务。赖德接洽供应商,将零部件运到位于田纳西洲的萨顿工厂,同时将成品汽车运到经销商那里。萨顿使用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订购,并将信息发送给赖德。赖德从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300个不同的供应商那里进行所有必要的小批量采购,并使用特殊的决策支持系统软件来有效地规划路线,使运输成本最小化。? (2)可以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换库存 当科学技术日益进步时,专业的外包物流供应商能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和设备,而普通的单个制造公司通常在短时间内难以更新自己的资源或技能;不同的零售商可能有不同的、不断变化的配送和信息技术需求,此时,外包物流公司能够以一种快速、更具成本优势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而这些服务通常都是制造商一家难以做到的。同样,外包物流供应商还可以满足一家企业的潜在客户需求的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接洽到零售商。如美国赖德专业物流公司向一家床垫制造商西蒙斯公司(Simmons)提供一种新技术,使得后者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方式。在合作前,西蒙斯公司在每一个制造厂储存了2~5万个床垫来适时满足客户的时尚需求。在合作以后,赖德在西蒙斯的制造厂安排一个现场物流经理。当定单到达时,该物流经理使用特殊的软件来设计一个把床垫发送给客户的优化顺序和路线。随后这一物流计划被发送到工厂的楼底,在那里按照确切的数量、款式和顺序制造床垫,并全部及时发送。该项物流合作从根本上降低了西蒙斯对库存的需求。? (3)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 企业自建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备。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而如果使用外包物流公司不仅减少了设施的投资,还释放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周转。?

专题_物流系统层次分析法

专题:层次分析法 一般情况下,物流系统的评价属于多目标、多判据的系统综合评价。如果仅仅依靠评价者的定性分析和逻辑判断,缺乏定量分析依据来评价系统方案的优劣,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物流系统的社会经济评价很难作出精确的定量分析。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T .L .Saaty )于1982年提出,它综合了人们主观判断,是一种简明、实用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的方法。目前,该方法在国内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广泛应用于能源问题分析、科技成果评比、地区经济发展方案比较,尤其是投入产出分析、资源分配、方案选择及评比等方面。它既是一种系统分析的好方法,也是一种新的、简洁的、实用的决策方法。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从一堆同样大小的物品中挑选出最重的物品。这时,一般是利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假设有n 个物品,其真实重量用w 1,w 2,…w n 表示。要想知道w 1,w 2,…w n 的值,最简单的就是用秤称出它们的重量,但如果没有秤,可以将几个物品两两比较,得到它们的重量比矩阵A 。 如果用物品重量向量W =[w 1,w 2,…w n ]T 右乘矩阵A ,则有: 由上式可知,n 是A 的特征值,W 是A 的特征向量。根据矩阵理论,n 是矩阵A 的唯一非零解,也是最大的特征值。这就提示我们,可以利用求物品

重量比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的方法来求得物品真实的重量向量W。从而确定最重的物品。 将上述n个物品代表n个指标(要素),物品的重量向量就表示各指标(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向量,即权重向量;可以通过两两因素的比较,建立判断矩阵,再求出其特征向量就可确定哪个因素最重要。依此类推,如果n个物品代表n个方案,按照这种方法,就可以确定哪个方案最有价值。 ◆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价的主要步骤如下: (1)将复杂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分成若干层次,建立多级递阶的层次结构模型(目标层、判断层、方案层)。 (2)标度及描述。同一层次任意两因素进行重要性比较时,对它们的重要性之比做出判断,给予量化。 (3)对同属一层次的各要素以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评价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度,据此构建判断矩阵A。 (4)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以此确定各层要素的相对重要度(权重)。 (5)最后通过综合重要度(权重)的计算,按照最大权重原则,确定最优方案。 ★例题: 某物流企业需要采购一台设备,在采购设备时需要从功能、价格与可维护性三个角度进行评价,考虑应用层次分析法对3个不同品牌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排序,从中选出能实现物流规划总目标的最优设备,其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以A表示系统的总目标,判断层中 B表示功能,2B表 1 示价格, B表示可维护性。1C,2C,3C表示备选的3种品牌的设备。 3 目标层 判断层 方案层 图设备采购层次结构图

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与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https://www.360docs.net/doc/c95473850.html,企业管理资源中心-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免费管理资料下载平台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与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摘要]本文拟就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企业如何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主业和发挥专业特长;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选择是自营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从而切实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等问题提出讨论。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自营物流;选择对策 一、现代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有效流动与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整个过程。它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基础活动。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据统计:我国目前工业品流通成本占商品价格的50%—60%,零售商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20%以上,流通费用支出占CDP的20%,而发达国家仅为10%。当前,低成本所支持的低价格依然是我国工商企业开展竞争的主要手段,然而生产环节的物质、劳动消耗的节约潜力已很有限,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则有较大空间。据专家预测:如果全社会流通费用降低1%,可节约资金178亿元。因而,物流对企业而言,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完善的物流将起到减少人力,减少企业内部运作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物流产业从1980—1999年翻了一番,从460亿美元增长到921亿美元,同期美国的CDP从3000亿美元增长到9300亿美元。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发展,围绕物流领域成本与效率的竞争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而企业如何回归主业(即将精力集中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等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专长业务的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把物流这样一些对企业来说相对薄弱或不重要的环节进行外包给专门从事物流管理的企业去做,是中国企业加入WTO 后必须面对和缜密思考的问题。 二、第三方物流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 物流外协第三方,即通常所说的第三方物流(英文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 或TPL)是由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第三方专业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它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买卖,而是为顾客提供以合同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和谈判等。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物流已不再作为工商企业直接管理的活动,常从外部物流专业公司中采购物流服务。如早在1992年对全球500家最大制造商物流主管的调查表明,有37%的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1997年,主要的英国零售商已控制了94%的工程配送(从配送中心到商店),其中将近47%的配送是外协的。在美国的一些主要市场上,3PL的利用率已经达到73%,还有16%的企业研究未来3PL的利用。此外,在国际物流方面也有物流服务外协的趋势。据荷兰国际配送协会(HIDC)的调查表明:三分之二的美国、日本、韩国等的欧洲配送中心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的。据中国仓储协会最近的一次调查:我国目前的工业企业的物流活动中,全部委托第三方代理的占被调查企业的52%,有45.3%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由此可以看出:物流外协(Outsourcing)已成为各个国家企业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 三、第三方物流的利与弊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化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大背景下,物流外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层次分析法例题(1)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1c 自然属性、2c 经济价值、3c 基础设施、5c 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1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2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3A 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图3—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的标度,见表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6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 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 。 W 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 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由于λ 连续的依赖于ij a ,则λ 比n 大的越多,A 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 λ―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用一致性指标进行检验:max 1 n CI n λ-= -。其中max λ是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 是比较矩 阵的阶数。CI 的值越小,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反之,判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的程度越大。 (四)、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0(273.0104.0056.0567.0092.1418.0224.0266.2222.0316.0353.0201 .0074.0105.0118.0121 .0037.0053.0059.0075 .0667.0526.0470.0603 .0136131121121113581 W A =??? ?? ?? ??????????→??? ? ? ?? ? ???????????→?????????????? ???????→?????????????? ?=归一化按行求和列向量归一化

基于Matlab的层次分析法及其运用浅析

基于Matlab的层次分析法及其运用浅析 本文通过使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在满足同一层次中各指标对所有的下级指标均产生影响的假定条件下,实现了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运算。本程序允许用户自由设定指标层次结构内的层次数以及各层次内的指标数,通过程序的循环,用户只需输入判断矩阵的部分数据,程序可依据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流程进行计算并作出判断。本程序可以方便地处理层次分析法下较大的运算量,解决层次分析法的效率问题,提高计算机辅助决策的时效性。 标签:Matlab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决策 在当前信息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手工计算已不能满足人们高效率、高准确度的决策需求。因此计算机辅助决策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管理决策的新工具、新方法。基于此,本文在充分发挥计算机强大运算功能的基础上,选用美国MathWorks公司的集成数学建模環境Matlab R2009a作为开发平台,使用M语言进行编程,对计算机辅助决策在层次分析法中的运用进行讨论。试图通过程序实现层次分析法在计算机系统上的运用,为管理决策探索出新的道路。 1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流程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复杂的决策问题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下层指标,再对下层指标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再下层指标,如此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根据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单排序,最后,求出各指标对应的权重系数,进行层次总排序。 1.1 构造层次结构模型在进行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时,最主要的步骤是建立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根据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只有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后,方可进行分析和计算。其中,结构模型可以设计成三个层次,最高层为目标层,是决策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中间层为决策需考虑的因素,是决策的准则,最低层则是决策时的备选方案。一般来讲,准则层中各个指标的下级指标数没有限制,但在本文中设计的程序尚且只能在各指标具有相同数量的下级指标的假定下,完成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故本文后文选取的案例也满足这一假定。 1.2 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给判断矩阵的要素赋值时,常采用九级标度法(即用数字1到9及其倒数表示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具体标度方法如表1所示。 1.3 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由于多阶判断的复杂性,往往使得判断矩阵中某些数值具有前后矛盾的可能性,即各判断矩阵并不能保证完全协调一致。当判断矩阵不能保证具有完全一致性时,相应判断矩阵的特征根也将发生变化,于是就可以用判断矩阵特征根的变化来检验判断的一致性程度。在层次分析法中,令判断矩阵最大的特征值为λmax,阶数为n,则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的指标记为:

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摘要:对现代企业的三种物流模式——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及物流联盟进行分 析比较,将企业物流模式选择中考虑的关键要素作为衡量指标体系,构建企业物 流模式决策方案。 关键字:物流;物流模式;现代企业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和现代信息技术的 广泛应用,物流在商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流水平成了衡量商业 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准之一。选择适合企业的物流模式,运用快捷、高 效和低成本的物流系统来支持商业企业更好的发展,已成为管理者们决策的重点。 一、商业物流模式的类型商业物流是构成消费品供应链的终端环节,也是形 成商品使用价值最重要的环节,涵盖从商品采购到商品销售给消费者的整个物流 全过程。具体包括商品采购、进货运输、商品储存、加工配送、门店物流以及为 各环节提供配套服务的信息系统等。 根据提供物流服务的主体,一般将其运作模式分为以下四类:1. 自营配送模式。从提高企业的绩效和便于管理的目的出发,许多能力较强的商业企业采取自 建物流系统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常温仓储和冷冻品及生鲜产品仓储方面,这一 现象更加普遍。 2. 外包物流模式。自营物流虽然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也便于管理,但并不 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采用自营物流的模式。 3.共同化配送模式。共同化配送是指多家商业企业联合起来,组成物流联盟,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在互惠互利原则指导下,共同出资建设或租 用配送中心,制定共同的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共同使用配送 车辆的配送模式,联盟各方通过契约形成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 信任、二、商业企业选择物流模式的依据商业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采取自营物流, 什么条件下将物流外包,可从以下方面考虑:(一)从定性方面分析企业物流采取 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服务,主要基于两个因素:即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 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 1.应当注意的是采用自营物流的企业物流能力一般比较全面,但许多企业 受自身业务规模的限制,其物流要素的利用率偏低。为了提高物流要素的利用率,这类企业可以采用反向外包物流业务的战略,即充分利用自身的物流能力,在保证 本企业的客户服务被满足的前提下,同时为其它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这样不仅能 够提高企业物流要素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整体物流成本,而且可以拓展业务范围,开辟新的利润源泉。海尔物流便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 2.如果物流在企业战略中起关键作用,但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能力却较低,组建物流联盟将会在物流设施、运输能力、专业管理技巧上收益极大。 3.如果企业一方面物流业务规模不大,在其战略中地位并不很重要,另一 方面物流能力也不是很强。这类企业多为一些初创的企业或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 企业,可以考虑将其物流业务直接外包给那些定位于为客户提供全面和高质量物 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这类物流公司,可以使企业对 其客户的服务承诺更有保证,并减少了要素能力建设方面的投资。 4.对于物流在其战略中不占关键地位,但其物流服务能力却很高的企业来说,可以寻找伙伴共享物流资源,通过增大物流量降低成本来获得规模效益。 (二)从定量的角度分析用规模经济的理论,借鉴量本利分析的模型,来解释 商业企业是采用自营物流还是采用外包物流。其计算公式为:P=R-(V+F) = KQ-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苏宁电器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

………………………………………装…… …………………………订…… …………………… 线………………… … …… …………………… ……… 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此 处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决策与分析》期末试卷 适用年级专业:200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苏宁电器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 摘要: 为了更好的决策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本着认真的学习的态度和应着老师对这门课程的要求。挑选了苏宁电器企业的运输与配送的体系作为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分析。通过对苏宁运输与配送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合作而非对抗,以及共赢强化竞争,是家电行业的制造商与零售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优、也是唯一途径。通过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调查,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苏宁电器企业运输与配送一些方面。同时,对学习这门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作用。 关键字:运输与配送 定量与定性分析法 决策与战略 苏宁物流 .

………………………………………装…… …………………………订…… …………………… 线………………… … …… …………………… ……… 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1、苏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状 物流是苏宁电器网上商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苏宁电器网上商城建立了区域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转配点三级物流网络,依托WMS 、TMS 等先进信息系统,实现了长途配送、短途调拨与零售业配送到户一体化运作,平均配送半径80—300公里日最大配送能力17万台套,实现24小时送货到户。 苏宁的目的,就是从物流上再榨出效益。实现更大的目标是在专注零售业务发展的同时,应当将企业IT 应用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合能力提升到战略高度来看待,必须与能够将管理咨询和IT 服务整合运用的最具实力的咨询服务公司进行紧密合作。最终,苏宁电器选择了IBM 咨询作为自己在信息化开发方面的合作伙伴。2004年至2010年,苏宁与IBM 一直保持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花费3亿元进行整个系统的优化管理和提高IT 应用水平,实施多媒体监控指挥中心建设工程,建立了一个基于多维控制的信息平台。 厂商之间的B2B 对接。三星、海尔等供应商可以随时进入苏宁的ERP 系统查看自己产品的销售进度和库存情况,同时,利用苏宁电器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得来的市场信息,供应商可以更快地清除库存,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苏宁的ERP 信息平台的建设不仅针对内部,也对供应商开放。 物流基地的流程优化。根据客户所要求送货的地点,苏宁的信息系统可以计算出车队应该如何设计路线才能节省更多的汽油。物流配送网络是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同时也是零售企业成本开支中仅次于物业成本的第二大成本开支。位于北京通州的苏宁北京物流的二期基地已经动工,这是范志军非常重视的项目之一。因为这意味着华北区更多分散的后台服务体系将纳入集中管理的体系,货物销售的速度及资金的流转速度都将大大提高。 当然,要想使物流信息技术手段发挥更大效用,一定规模的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必须也要跟上步伐,这样才能将商品的物理空间和时间安排得有时有序!

关于层次分析法的例题与解.

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问题 摘要 为了研究比较两个旅游城市Q、Y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建立层次分析法]3[数学模型,对两个旅游城市Q、Y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首先,通过对题目中的图1、表1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目标层A、准则层B和子准则层C、方案层D四个层次,通过同一层目标之 间的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得出判断矩阵,利用]1[ MATLAB编程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求解. 其次,用MATLAB软件算出决策组合向量,再比较决策组合向量的大小,由“决策组合向量最大”为目标,得出城市Y的决策组合向量为0.4325,城市Q组合向量为0.5675. 最后,通过城市Q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城市Y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决策组合向量比较,得出城市Q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MATLAB旅游业发展水平决策组合向量

1.问题重述 本文要求分析Q 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并且给出了两个城市各方面因素的对比,如城市规模与密度,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宣传与监督,旅游规格,空气质量,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外贸依存度,市内外交通,人均拥有绿地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环境噪音,国内外旅游人数,理赔金额,立案数量,A级景点数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2.问题分析 本文要求分析Q Y,两个城市的分析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对Q 中,发现需要考虑因素较多,第一、城市规模与密度,包括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第二、经济条件,包括外贸依存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第三、交通条件,包括市内外交通.第四,生态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人均绿地面积,污水处理能力,环境噪音.第五、宣传与监督,包括国内外旅游人数,游客投诉立案件数.第六、旅游规格,包括A级景点个数,旅行社个数,星级饭店个数,这就涉及到层次分析法来估算各个指标的权重,评出最优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本文选择了对Q 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19个指标作为评价要素,指标规定如下: 城市规模:城市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是反映某一地区范围内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人口影响城市规模.人口密度越大城市规模也就越大. 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城建资金:即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总投入.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产值的增加值.即第三产业增加值越高越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税收GDP: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外贸依存度:即城市对于外贸交易的依赖程度. 市内交通:即城市市区交通情况. 市外交通:即城市郊区交通情况.市内交通与市外交通对于城市交通条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空气质量:即城市总体空气质量情况.空气质量越好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就越好. 人均绿地面积:即反应城市绿化面积以及人口密度的比值关系. 污水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水平. 环境噪音:城市环境噪音情况. 国内外旅客人数:国内外来旅客一年总人数.人数越多说明宣传与监督就越好.

数学建模浅谈层次分析法

浅谈层次分析法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层次分析法的定义、特点、基本步骤以及它的优缺点。层次分析法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它的应用已遍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和环境等领域。 关键词:层次分析多目标多准则成对比较一致性检验

前言 数学是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不断完善,数学不但运用于自然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而且渗透到经济、管理以至于社会科学和社会活动的各领域。 众所周知,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才能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和研究。 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活动是讨论建立数学模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是一种数学思维方式。 从学术的角度来讲,数学建模就是利用数学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从价值的角度来讲,数学建模是一个思维过程,它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更是一个升华理论方法的过程(总结);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数学建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1 数学建模过程和技巧 数学建模的过程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简化、假设、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等,得到数学上的解答;再把它反馈到现实问题,给出解释、分析,并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符合实际或基本符合,就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否则就再假设、再抽象、再修改、再求解、再应用。 构造数学模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建模过程和技巧具体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⑴模型准备 在建模前要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明确建模的目的和要求;深入调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主要矛盾;并按要求收集必要的数据。 ⑵模型假设 在明确目的、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抓住复杂问题的主要矛盾,舍去一些次要因素;对实际问题作出几个适当的假设,使复杂的实际问题得到必要的简化。 ⑶建立模型 首先根据主要矛盾确定主要变量;然后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刻划变量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数学模型。模型要尽量简化、不必复杂,以能获得实际问题的满意解为标准。 ⑷模型检验 建模后要对模型进行分析,用各种方法(主要是数学方法,包括解方程、逻辑推理、稳定性讨论等;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技巧)求得数学结果;将所求得的答案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检验其合理性;并反复修改模型的有关内容,使其更切合实际,从而更具有实用性。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企业物流模式主要有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等。企业在进行物流决策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资源条件,综合考虑以下主要因素,慎重选择物流模式。(1)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如果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高,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相对较低,则采用外包物流;如果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较低,同时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也低,则外购物流服务:如果物流对企业成功重要度很高,且企业处理物流能力也高,则自营物流。(2)企业对物流控制力的要求。越是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企业越是要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此时企业应该自营物流。一般来说,最终产品制造商对渠道或供应链过程的控制力比较强,往往选择自营物流,即作为龙头企业来组织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制定物流服务标准。 (3)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对于大宗工业品原料的回运或鲜活产品的分销,则应利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全球市场的分销,宜采用地区性的专业物流公司提供支援;对产品线单一的企业,则应在龙头企业统一下自营物流;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企业应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对非标准设备的制造商来说,企业自营虽有利可图,但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物流服务公司去做。(4)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一般地,大中型企业由于实力较雄厚,通常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制定合适的物流需求计划,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另外,还可以利用过剩的物流网络资源拓展外部业务(为别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而中小企业则受人员、资金和管理的资源的限制,物流管理效率难以提高。此时,企业为把资源用于主要的核心业务上,就应该把物流管理交给第三方专业物流代理公司。如实力雄厚的麦当劳公司,每天必须把汉堡等保鲜食品运往中国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苏宁电器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

理工大学学院 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决策与分析》期末试卷 适用年级专业:200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宁电器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 摘要: 为了更好的决策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本着认真的学习的态度和应着老师对这门课程的要求。挑选了宁电器企业的运输与配送的体系作为论文的主要容与分析。通过对宁运输与配送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合作而非对抗,以及共赢强化竞争,是家电行业的制造商与零售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优、也是唯一途径。通过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调查,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宁电器企业运输与配送一些方面。同时,对学习这门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作用。 关键字:运输与配送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决策与战略宁物流 .

1、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状 物流是宁电器网上商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宁电器网上商城建立了区域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转配点三级物流网络,依托WMS、TMS等先进信息系统,实现了长途配送、短途调拨与零售业配送到户一体化运作,平均配送半径80—300公里日最大配送能力17万台套,实现24小时送货到户。 宁的目的,就是从物流上再榨出效益。实现更大的目标是在专注零售业务发展的同时,应当将企业IT应用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合能力提升到战略高度来看待,必须与能够将管理咨询和IT服务整合运用的最具实力的咨询服务公司进行紧密合作。最终,宁电器选择了IBM咨询作为自己在信息化开发方面的合作伙伴。2004年至2010年,宁与IBM一直保持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花费3亿元进行整个系统的优化管理和提高IT应用水平,实施多媒体监控指挥中心建设工程,建立了一个基于多维控制的信息平台。 厂商之间的B2B对接。三星、海尔等供应商可以随时进入宁的ERP系统查看自己产品的销售进度和库存情况,同时,利用宁电器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得来的市场信息,供应商可以更快地清除库存,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宁的ERP信息平台的建设不仅针对部,也对供应商开放。 物流基地的流程优化。根据客户所要求送货的地点,宁的信息系统可以计算出车队应该如何设计路线才能节省更多的汽油。物流配送网络是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同时也是零售企业成本开支中仅次于物业成本的第二大成本开支。位于通州的宁物流的二期基地已经动工,这是志军非常重视的项目之一。因为这意味着华北区更多分散的后台服务体系将纳入集中管理的体系,货物销售的速度及资金的流转速度都将大大提高。 当然,要想使物流信息技术手段发挥更大效用,一定规模的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必须也要跟上步伐,这样才能将商品的物理空间和时间安排得有时有序!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宁电器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实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它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统一在一个模型

层次分析法实例

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 问题描述:通讯交流在当今社会显得尤其重要,手机便是一个例子,现在每个人手里都有至少一部手机。但如今生产手机的厂家越来越多,品种五花八门,如何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手机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人。 目标:选购一款合适的手机 准则:选择手机的标准大体可以分成四个:实用性,功能性,外观,价格。 方案:由于手机厂家有几十家,我们不妨可以将其归类:○1欧美(iphone);○2亚洲(索爱);○3国产(华为). 解决步骤: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图1 选购手机层次结构图 2.设置标度 人们定性区分事物的能力习惯用5个属性来表示,即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当需要较高精度时,可以取两个相邻属性之间的值,这样就得到9个数值,即9个标度。

为了便于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规定用1、3、5、7、9分别表示根据经验判断,要素i与要素j相比: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而2、4、6、8表示上述两判断级之间的折衷值。 注:aij表示要素i与要素j相对重要度之比,且有下述关系: aij=1/aji ;aii=1;i,j=1,2,…,n 显然,比值越大,则要素i的重要度就越高。 3.构造判断矩阵 A B1 B2 B3 B4 B1 1 3 5 1 B2 1/3 1 3 1/3 B3 1/5 1/3 1 1/5 B4 1 3 5 1 表1 判断矩阵A—B B1 C1 C2 C3 C1 1 1/3 1/5 C2 3 1 1/3 C3 5 3 1 表2 判断矩阵B1—C

B2 C1 C2 C3 C1 1 3 3 C2 1/3 1 1 C3 1/3 1 1 表3 判断矩阵B2—C B3 C1 C2 C3 C1 1 3 6 C2 1/3 1 4 C3 1/6 1/4 1 表4 判断矩阵B3—C B4 C1 C2 C3 C1 1 1/4 1/6 C2 4 1 1/3 C3 6 3 1 表5 判断矩阵B4—C 4.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一致性检验 用求和发计算特征值: ○1将判断矩阵A 按列归一化(即列元素之和为1):bij= aij /Σaij ; ○2将归一化的矩阵按行求和:ci=Σbij (i=1,2,3….n ); ○3将ci 归一化:得到特征向量W=(w1,w2,…wn )T ,wi=ci /Σci , W 即为A 的特征向量的近似值; ○4求特征向量W 对应的最大特征值: 1).1 5 3 1 51131513131311531 = A ,按列归一化后为 38 1514 522 938 1538314122138338514322338539151452293815 2).按行求和并归一化后得()T 389 .0069 .0153 .0389.0=W

层次分析法

一、概念概述 (一)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它不仅可以直接用于多目标、多层次、难于完全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决策的系统工程问题,而且也是多目标决策问题中解析地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 陈永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中层干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J].龙岩学院学报2010(4):1 (二)层次分析法,即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是由Satty提出的一种多准则决策方法,该种方法具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再加上其具有简洁、灵活以及系统等方面的优点,致使其被广泛的应用在经济、社会以及电网等众多领域中。层次分析法的原理表现为:建立清晰的层次结构,建立方案属性决策表,以此分析复杂的问题,然后引入测度理论,经过比较后,用相对标度把人的判断标准进行量化处理,形成判断矩阵,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权重,计算出决策方案的综合权重并排序。 刘华诚.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5):61 (三)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将多种因素层次化,并逐层比较其关联因素,为分析和预测事物的发展提供依据。层次分析法需要首先对复杂系统所包含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并将这些因素按逻辑顺序进行分组,以形成有序的逐级层次结构。然后针对每一层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该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相应的特征向量,得到下一层次各要素对上一层次某要素的重要性次序,以建立相应的权重向量。 段若晨,王丰华.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500 kV 输电线路防雷改造效果[J].2014(01):133 (四)层次分析法在解决问题时,首先对问题所涉及的各因素进行分类,全部因素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部分文献中也称作措施层),找出相互关系,构造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然后通过决策者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比较判断,计算各决策方案在不同准则及总准则下的相对重要程度,最后得出决策方案的优劣排序。整个流程符合人的决策思维过程,极大提高了决策效率。 薛居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群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11 二、AHP的假设共有九项,分别是: (1)一个系统可被分解成许多种类或成分并形成有向网络的层级架构; (2)每一层级的要素间均假设具独立性; (3)每一层级内的要素,可以用上一层内的某些或全部要素作为评准,进行评估; (4)成对比较时,可将绝对数值尺度转换成比例尺度; (5)成对比较后可使用正互反矩阵处理; (6)偏好关系满足传递性,这不仅优劣关系满足传递性,同时强度关系亦满足传递性;(7)由于偏好关系欲完全具备传递性并不容易,因此容许不具传递性的存在,但须测试其一致性的程度; (8)要素的优势程度,经由加权法则而求得; (9)任何要素只要出现在阶层结构中,不论其优势程度如何小,均被认为与整个评估结 构有关,而并非检核阶层结构的独立性。 劳兆利.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集中运维点选择优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7-8 三、层次分析法的操作步骤 (1)构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以上一层的某一要素作为判断准则对下一层要素进行两两比较来

物流模式选择分析

一、电子商务的具体实施有多种物流模式可以选择,主要有: 1 、与传统商务共用一套物流系统 2 、企业自营物流模式 3 、第三方物流模式 4、物流联盟模式制造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基于正式的相互协议而建立的一 种物流合作关系,参加联盟的企业汇集、交换或统一物流资源以谋取共同利益;同时, 合作企业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5、供应商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就是有生产企业直接将商业企业采购的商品,在 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商店,甚至是货架的物流活动。 二、主要三种模式优劣势分析 1 2、企业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共用物流体系的基本思路 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或委托国内大型网络交易平台销售商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均 可在网上完成。物流采用以下办法解决:当企业收到网上订单和顾客已付款通知后,通知离 顾客所在地最近的物流节点(即各地销售点,连锁店等)组织配送,客户收货后通过现场确 认和网上确认,并通过网络对物流节点的服务评分。然后在每月末由企业与物流节点进行结 算(即利润分成,实现双赢),最后物流节点再根据库存情况采用第三方物流或其它方式进行批量补货。图1和图2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物流体系模式。

图1采用第三方物流或自建辆流体系樓式 图2采用与传统商务共用物流体系模式 3、供应商配送模式 供应商配送模式就是有生产企业直接将商业企业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 到各个商店,甚至是货架 的物流活动。我国的大大型企业如海尔、海信、康师傅、食品生产 企业如康师傅,国外像宝洁等都有自己的分销体系,都能根据商品的属性、 运输的距离、运 输的能力等条件合理的安排物流活动。 这中模式对合作的双方信息的共享要求高、 信息的保密性要好。沃尔玛和宝洁的合作, 就是供应商配货的典型例子! 三、几种模式的发展探析 1对于物流联盟模式有合资式战略联盟和契约式战略联盟 2、企业+第三方物流共建模式 由于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覆盖广、配送繁琐,电商企业往往就可以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来做,。如当当网的配送,就是利用自己的仓库和物流团队和每个城市的快递公司合作来, 共同完成与消费者之间的货到付款交易。当当以此来建立他的物流网体系,并获得成功! 电子霸Lt^ 务企业厂丿 配送信息传递二>

基于层次分析法物流中心选址.docx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中心选址研究 第一章物流中心选址简述 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物流中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中心的选址又对中心运转功效的发挥至为重要,这就是本文研究适应企业实际业务的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理由。 物流中心的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或多个地址设置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在传统的物流中心选址模型中,大都假设物流系统中所涉及的库存费用、运输费用、需求量、运输时间等关键因素为已知常数,然后根据要求确定一个或多个物流中心。但在实际情况中,有些影响物流中心选址的因素是不确定的,例如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运输时间受交通状况影响等,从而形成了物流中心选址的不确定环境。在复杂的物流系统设计时,应该把这些不确定因素考虑进去。 物流中心选址研究的是要找到一种更加符合实际要求,使物流中心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不确定环境下的物流中心选址方法,建立一个更加准确、详实地描述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数学模型,并为建立的模型设计合适的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或对模型进行模拟,开发相应的算法程序或模拟程序,使建立的模型具有实用性,同时,使设计的算法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决策问题,被称为是最重要的物流战略规划问题。它决定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模式、结构和形状,选址问题通常十分复杂,因此,建立合理的模型并设计有效的求解方法,以此来辅助决策者进行选址决策是非常必要的。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研究通过求解不同类型的选址一分配问题,确定了物流系统中所使用设施的数量、位置和规模。这些设施包括了系统中的各种节点.例如,工厂、仓库、配送中心和分销点等等,货物通过物流网络运往最终顾客过程中,都必须临时经停的这些节点。其中,物流中心是连接供应与需求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因此,通过优化物流中心的选址从而对优化整个物流系统具有极大的意义。 第二章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1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是(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实用的多因素决策方法。该方法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社会、经济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AHP的思想是首先通过建立清晰的层次结构来分解复杂问题,其次引入测度理论,通过两两比较,用相对标度将人的判断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