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区位论的内容及应用

三个区位论的内容及应用
三个区位论的内容及应用

三个区位论的内容及应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三个区位论的内容及应用一、韦伯工业区位论

针对如何以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润的原则选择厂址,韦伯先后对其作了分析。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

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他将这一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第 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

①运输区位法则。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

大小计算运费。已知甲方

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方必须位于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吨公里数量小地点在什么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

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

最低的地点。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制品中工资的数量。

③集聚(分散)区位法则。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

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

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分散)获得的利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具体推算方法也可利用等费线理论。?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应用

(一)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依据原料指数将工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据此可判断其区位倾向。

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

2.原料指数比1小的工业

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

实例:越南辰星水泥厂,位于越南境内建江省,它与瑞士霍尔德班克公司联合投资建了一座新厂即Ho Chong水泥厂。在距新建的Ho Chong水泥厂5-6公里处有三座石灰石矿山,一座粘土矿和一个海运港口,该水泥厂使用的石灰石来自于靠近该厂的三座矿山,其它的原料成份,粘土来自于工厂附近的粘土矿。根据韦伯区位论这是接近原料地,使原料运费最小化。其它的原料例如铁矾土年用量70000t来自于东南省Bien Hoa城(氧化铁)年用量70000t的石膏来自泰国和来自越南本国北部150000tph的煤,这些原料都是用船运抵现场的。由于靠近海运港口,原材料运费也较低,同时生产的水泥运到港口运费也低。

(二)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

韦伯测定了当时德国机械、金属和运输机械工业的劳动费指向程度。纺织业和精密机械

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业。一般向都市周边和农村地域分散的工业大都是

劳动系数高或对集聚利益要求不高的行业。

(三)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再由集聚趋于分散已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律。

“二

战”后,日本“三湾一海”形成了高度密集的重化学工业集聚带。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集

聚有所缓和,特别是京滨工业地带的临海部工业的集聚出现停止。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

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

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二)农业区位论

杜能的理论模型即在中心城市周围,在自然、交通、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地方对中心城市距离远近所带来的运费差,决定不同地方农产品纯收益(杜能称作“经济地租”)的大小。纯收益成为市场距离的函数。按这种方式,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的6个农业地带:第一圈称自由农业地带,生产易腐的蔬菜及鲜奶等食品;第二圈为林业带,为城市提供烧柴及木料;第三至五圈都是以生产谷物为主,但集约化程度逐渐降低的农耕带;第六圈为粗放畜牧业带,最外侧为未耕的荒野。

(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

1.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

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

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

2.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四个圈域。北京市郊区也有同样

的圈层结构表现。

3.纳瓦佛等人的研究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从而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

4.农业区位论在中国农业经济中的现实运用

从中国的现实国情来看, 农业区位论还存在着巨大的适用空间。

首先, 中国的城乡关系还基本上体现为农村包围城市, 城市为农村提供加工产品, 农村为城市提供农产品的这样一种相互依赖的现实情况。例如城市居民日常所需的蔬菜、禽蛋、水果乃至肉类大都来自城市郊区或周围的农村, 跨区域的农产品在城市的市场上并不占主导地位。因而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可以实现孤立国的假设。特别是中西部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村, 由于交通闭塞, 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一些地方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阶段, 农产品只能供给就近的城镇。而农村的日用品和工具则通过城镇获得(有城镇生产的, 也有外部供应的) 。在这些地区, 城乡的距离成为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这种情况与杜能所处的19 世纪初的德国农业状况极为相似, 农业区位论在这些地区会普遍适用。

其次, 从市场特点来讲, 中国虽然建立了粮食大市场, 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信息不灵通, 造成农副产品丰收成灾和资源浪费的例子数不胜数。而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每城每镇的小农贸市场却异常发达, 参加交易的仍然是城镇居民和来自城镇周围的农民。现在一些地方还有赶集或者赶墟的习惯, 所谓“集”或“墟”实际上是资源分布在周围的点状市场。这些点状市场的长期存在为农业区位论的运用创造了条件。

再次, 中国的交通格局非常复杂, 交通状况和运输手段的区域差异较大, 发达和很不发达交错并存。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地形特点, 多山地和高原, 交通运输相对落后, 这些地区的农产品运输成本比较高, 而且由于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如在山坡地, 不同高度要求种植不同作物) , 对农产品生产的分类和布局有很大的影响。农业生产要减少成本必然要考虑土地的天然特性、运输距离和农产品种类等因素。东部地区虽然水陆交通发达, 但运输手段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 特别是大型运输能力差, 运输途中的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水平低, 如果运输距离和时间过长, 途中的损耗可能较大。因此, 从中国交通运输的实际状况来看, 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最低的农业区位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心地理论

(一)产生背景

20世纪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地位日益重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各种经济活动如工业,商业,贸易,服务行业等由于集聚效益,开始向城市聚集。因此,对城市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主要研究城市的空间分布,数量和规模等级。

与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相似,中心地理论是克里斯泰勒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提出的,他在德国南部所有的城市和农村进行调研,积累大量的基础数据和详细资料。理论的中心内容是论述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二)中心地理论概念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是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首先使用的。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提出的,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商品是在中心地生产,提供给中心地及周围地区居民消费的商品。中心地职能是指中心地具有向周围地区提供中心商品的职能。

中心性:是指对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在数值上等于中心地供给周围地区中心商品的数量,即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与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C=B1-B2。

补充区域: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称为中心地的补充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具体说,是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地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不足。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余部分就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和下限两种。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决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从理论上说,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为补充区域的边界。商品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需求量,也称为需求门槛,是中心地最小限度的空间范围。

经济距离:是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素,是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个要素所决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的大小。

中心地的等级性:

中心地主要提供贸易,金融,手工业,行政,文化和精神服务。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有高低等级之分。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高级中心商品是指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

的中心商品,例如高档消费品,名牌服装,宝石等,而低级中心商品是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例如小百货,副食品,蔬菜等。

提供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例如名牌服装的专卖店和经营宝石的珠宝店是高级中心地职能,而经营小百货的零售店是低级中心地职能。

具有高级中心地职能布局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地,反之为低级中心地。低级中心地的特点是:数量多,分布广,服务范围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档次低,种类少。高级中心地的特点是:数量少,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在二者之间还存在一些中级中心地,其供应的商品和服务范围介于两者之间。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在低级中心地就可以满足,但要购买高级商品或高档次服务必须到中级或高级中心地才能满足。不同规模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分布秩序和空间结构是中心地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

中心地三原则:

1.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在市场作用明显的地区,中心地的分布要以利于提供商品和服务为原则。根据均衡模式,每个中心地B级为周围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通过6个次一级K级中心地来实现的,。因此,每个K级中心地同时接受3个B级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所有,每个B级中心地提供给周围6个K级中心地的总服务量为6×1/3=2,即2个K级中心地的服务量,其自身还有1个K级中心地的服务量。因此,每个B级中心地共有3个K级中心地的服务量。因此,按照市场原则形成不同等级的空间中心地系统,其排列为

K=3序列,即在一级中心地所属的3个二级市场内,有1个一级中心地,2个二级中心地,其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的等级序列为1,3,9,27,81……,公式为K=3n-1。而各级中心地的从属关系序列为1,2,6,18,54……

2.交通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在交通影响明显的地区,交通原则制约着中心地的等级系统,各级中心地都应位于高一级中心地之间的交通线上。但从均衡模式看,两个B级中心地间的连线不能包括K级中心地,这不符合交通原则,需要调整模式。从交通联系的便捷程度出发,克氏把六边形6个顶点的各级中心地都布局在六边形六条边的中点上,这样任何一级中心地之间的交通线都可以把低一级中心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模式。每个B级中心地提供给周围6个K级中心地的总服务量为6×1/2=3,加上自身包括的1个,形成K=4的序列,公式为K=4n-1,其等级序列为1,4,16,64……。各级中心地的从属关系序列为1,3,12,48……。

3.行政原则与中心地等级系统:在行政职能作用明显的地区,行政原则制约着中心地的等级系统。克氏认为每个中心地在行政管理上只能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不能象市场原则或交通原则那样同时受到两个或三个高一级中心地的影响。在一个六边形中有7个行政单位,其中1个高级行政区单位行使对6个基层行政单位的管理,从而形成K=7序列,公式为K=7n-1,行政区的等级序列为1,7,49,343……。各级中心地的从属关系序列为1,6,42,294……。(三)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地理位置、区域条件和区域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对城市布局的影响(资源变形):克氏理论假定:所有城市只履行一种职能,即中心地职能。事实上,许多城市都是在特殊区域条件和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承担着特殊的职能。如;工矿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宗教城市、行政中心城市、海港城市和边

境口岸城市等。由于区域城市体系是在一、二个枢纽(中心)的刺激下,经过长期历史时期形成的,因此,在城市布局实践中,总是先把那些严格要求满足某些地理条件的城市固定下来,然后,再围绕这些固定城市点,在其市场区范围内,布局层层的城镇体系。

2。交通线的不均衡分布对城市布局的影响(交通变形):中地论假定:区域内存在均一的交通面。事实上,交通线多是呈放射状的,使得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市场区顺着交通线掌长而形成梯形,从而增加了交通线上的城市密度。此外,中地论认为: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会随着中心地等级的提高而增大。事实上,在短距离内,也可出现高等级的中心地。不过,其扇面的对接则由菱形改为亚铃型,并随着城市化而扩展,最终形成大城市连绵带。

3。人口密度的不均衡分布对城市布局的影响(集聚变形):中地论假设:区域内人口分布绝对均匀。事实上,愈接近首要城市,人口密度愈大,居民购买力愈高,各级城市所占据的最小销售范围也相应缩小,城市分布的密度便会提高,从而导致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的形成。

4。原有城镇分布基础对城市布局的影响(时滞变形):中地论假设:区域范围内原先没有任何城市。事实上,在已开发的区域中,大都存在着一批城镇和居民点,而且,其位置已经固定。因此,在区域城镇体系的规划布局中,只能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已有的城镇格局加以利用和改造,增补中间环节,而不能机械地按中地论模式另搞一套。即使是按规划新建的增长中心,在选点上,也须考虑利用原有的城镇基础,以求投资少,收效快。

(四)中心地理论在区域规划(工业布局)中的应用

1。经济因子的地区差异对区域工业布局的影响:中地论假设:区域范围内经济因素是完全相同的。事实上,经济因素存在着地区差异,其表现为;产品价格、供求关系和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地区生产要素和交通运输条件的不同会导致生产成本和运费率的差异,两者的结合直接导致产品市场价格的差异。价格上升,市场区缩小,价格下降,市场区扩大。影响产品价格的任一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市场区的变动和工业布局的变化。

技术水平的地区差异也会导致市场区的变形。技术革新的经济意义在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超额利润的产生。若一个企业采取技术革新,改进工艺流程,其市场区便会扩大,新产品占据老产品市场,竞争的结果是老企业被淘汰。

产品的差别化也会导致市场网络的变形。若空间的价格差使市场区的缩小成为可能,那么,产品差别化则对这种影响起反作用。差别化产品的市场空间可以重合,但每一种商品的市场空间则在扩大,这就是超级市场形成的区位原因。从中可以得到启示:企业竞争的战略之一便是产品差别化战略。

2。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对区域工业布局的影响;中地论假设为区域内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分布是绝对均匀的。事实上,其存在着地区差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资源指向性工业的布局具有决定性影响,此外,其分布的不均衡还通过生产率的地方差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差,影响着市场区的扩大或缩小,从而打破了中心地理论的均衡模式。

3。人的因素的差异对区域工业布局的影响:人的因素的地区差异表现为个别企业企业家(团队)的差别和国民性的差别两个方面。能力高的企业家可以扩展其市场区,延伸到必要境界以外的所有边界。而能力低的企业家则要缩小其市场区。国民性的差别具有重要的空间经济意义,其通过国民的素质和消费

习惯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在这种情况下,民族的境界往往也是各种财货地区网络组织的境界。从中可以得到启示:一个当地诞生的企业家,必须要使其解决方案更密切地与国民性或种族的特性相适应,即生产的本土化。

4。政治境界对区域工业布局的影响:在国家封闭的条件下,境界地带往往是一片荒废地,因为,政治边界可以通过税收、地理、语言等因素打破正常的市场网,使其在边境地区发生变形甚至消失,因此,政治界线切割市场网络会导致经济的损失。但是,政治边界往往也是地理梯度较大的地带,故在对外开放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边境地区如海港城市、陆界边境城市往往是经济活跃的地区,工业在此布局可以得到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国家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使其市场区由国内扩展到世界范围,从而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交通区位思想评介及交通区位论的新进展

综合运输 交通运输作为人类主要活动之一,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具有特定的空间或场所。本文试图通过介绍交通区位思想和交通区位论近期的进展情况,告诉读者交通活动的空间聚集分布规律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其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规划的基本方法的发展前景。 一、早期的交通区位思想 1.考罗的交通区位思想 考罗是德国交通地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他在19世纪中叶提出的交通区位思想包括四个内容: (1)交通与聚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交通发展与人口的集中及聚落的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2)理想的交通线路布局应该使两点间的连接线路最短,但交通线路受自然的制约较大,交通密集的地域自然障碍少,而且呈曲线状而非直线状分布。因此,交通布局一般选择交通适应性大的地方。 (3)交通在三种力量的促动下形成:一是防御需求,形成政治性交通;二是利益驱动,形成商业性交通;三是群聚行为,形成纯社会性交通。 (4)交通区位形态可由几何图形表示。考罗的交通区位思想是描述性的,或者说只是一种归纳总结,没有经过更严格的论证,但其思想开创了交通区位理论研究的先河。 2.高兹的海港区位思想 高兹认为海港是重要的交通节点之一,在港湾位置、连接的收发货地和陆上运输方式都给定的条件下,最佳的海港区位能使经海港运输的商品平均费用最小。他将海港区位因子归纳为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资本指向和海港的聚集效应四类,分别对应运输费用最小、劳动费用最小、港口建设投资最小和聚集效应最佳的海港位置。运输指向要求海港必须是海岸线上的吨公里运费极小点,在运费率一定时,最佳海港区位在腹地中心地到海岸线的垂直线与海岸线的交点处,不同腹地决定不同的海港区位。劳动费用会因其地区差异使海港由交通区位思想评介及交通区位论的新进展综合评述运费极小点向劳动费用极小点偏移,条件是由此造成的劳动费用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资本指向是将港口移向技术和自然条件好的位置,条件是资本投资的节约额比运费增加额大。海港的聚集效应也将修正由运输指向决定的海港区位。高兹将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分析方法和理论结构移植到海港区位的研究之中,但他忽视了海港区位与一般工业区位的明显区别,即自然条件和腹地经济容量才应该是众多因子中影响力最大的。 3.廖什和郝德尔等人的交通线路区位思想廖什的交通线路区位思想的灵感来自于物理学采用光学折射定律研究能量耗散最小的成果,他在《经济区位论》中也利用光的折射定律研究了交通线路区位(见图1 和图2)。图1中港口E 的位置及运输费用最小的运输线路是AEB,满足条件:fasin α=fbsinβ。其中,fa是海上运费率,fb是陆地运费率,运费率按完全成本计算。图2 说明当XY 两地点均在陆地且被山地阻隔时的交通线路选择。其中线路①取直线穿山而过,即使技术许可建设费用也太高;线路③完全绕山而行,运行里程和运输时间都很长,因而运输成本高,一般只在经济发展初期使用;线路②选择建设合适的山路或隧道,比线路①节省建设费用,比线路③可缩短绕行距离,节约运行时间。线路②的确定方法类似于图1 中海陆联运线路选择方法。廖什的分析依据是运输费用最省、建设费用最省,而郝德尔认为交通供给者追求的是最大利润,除运输消耗、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赵国锋1,段禄峰2 (1.西京学院西安 710123;2.西安邮电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西安710061) 摘要:“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 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与成长。通过对区域空间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 关键词:区域;空间;理论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The Review to Evolution Theory of regional Space Structure ZHao Guofeng1, DUAN Lufeng2 (1. XiJing University, Xi’an, 710123 China; 2. Institution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Xi’an Institut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 Space is the plac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also the carrier for any form of public life and right movement. Basing on the theory of regional space evolution, we can understand the rul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regional space structure. The evolution and growth of regional space structure is promoted by economy development. We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 by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region; space; theory 收稿日期:2011-5-21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1JK0053) 作者简介:赵国锋(1975—〕,男,陕西宝鸡人,西京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科学技术与经济。

产业集聚理论综述(各种学派)

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 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 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 产业聚集理论(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ory)产业聚集理论产业聚集(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理论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他们分别从外部经济、产业区位、竞争与合作、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交易成本、报酬递增等角度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与发展机理。由于研究背景及观察问题角度的不同,不同学者对产业聚集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综合起来看,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 产业聚集理论 - 外部经济理论 早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1776)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绝对利益理论(Absolute Advantage),从分工协作的角度,通过产业聚集对聚集经济做了一定的描述,他认为产业聚集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成的群体;大卫·李嘉图(1817)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研究了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问题,也指出了产业聚集所形成的聚集经济问题。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的概念,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他指出,所谓内部经济是指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而外部经济则是有赖于这类工业产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作者提出了三个导致产业聚集的原因:一是聚集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二是企业聚集于一个特定的空间能够提供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从而确保工人较低的失业概率,并降低劳动力出现短缺的可能性;三是产业聚集能够产生溢出效应,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优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企业从技术、信息等的溢出中获益。 马歇尔进一步指出,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于一个空问,就越有利于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聚集,这些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能源、运输以及其它专业化资源等等。而空间内诸如此类的投入品,或者说生产要素的供给越多,就越容易降低整个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而且随着投入品专业化的加深,生产将更加有效率,该空间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因此,马歇尔相应提出了工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的概念和工业区理论。而关于聚集经济的根源,马歇尔认为来自于生产过程中企业、机构和基础设施在某一空间区域内的联系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带来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专业化技能的集中,进而促进区域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增加相互作用、共享基础设施以及其它区域外部性。但是,马歇尔(1920)强调因为更大的劳动力“蓄水池”,非贸易投入的可得性和知识外溢带来的外部性会使得一个产业聚集于某地,而其分析只适合于一个产业,无法解释不同产业的聚集。 产业聚集理论 - 产业区位理论 屠能(1826)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强调区位运输差异的理论,开创了区位理论的先河。在其《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作者寻求解释德国工业化以前某典型城市周围的农业活动的模式,最早用多种要素来解释聚集经济现象,其农业圈模型区位外生市场的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doc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Weber's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他将这一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第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 ①运输区位法则。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已知甲方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方必须位于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吨公里数量小地点在什么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制品中工资的数量。韦伯探讨了劳动费的地理差异如何影响区位变化,即区位从运费最小地点移向劳动费最小地点的条件。原则上只有当单位产品劳动费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时,工厂才能从运费最小点移向劳动供给地。为了用数学推导这一问题,他设计了等费线理论:以运费最小地点为中心,向四外延伸,每吨产品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为等费线。而运费增加额与劳动节约额等同的相切线为决定等费线,决定区位的改变。如图所示,RM1和RM2为两个原料产地,M为市场。假设RM1和RM2生产的是减重原料(减重率50%),原料和产品每吨运价相等,则环绕RM1和RM2的费用等值圈表示生产1个单位产品(假如为1吨)所需用原料的运费;以M为中心的费用等值圈则表示单位产品运往市场的运费。由于原料是减重的,而产品是纯的,所以环线RM1和RM2的运费等值圈的间距比环绕M的要密。X点运费为8(RM1的单位运费2+RM2运费4+产品运到M的运费2),将运费支出为8的各点连接起来,就成为8的等费用线。P点是运费最小的点,总支出运费为7。Y点生产1个单位产品,劳动费支出比P点低2个单位,能否将生产地迁至Y,决定于Y点是否在9的运费等费线(即决定等费线)内,如在线内,可将生产地从P点迁至Y点。

区位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一般空间法则。 两大内涵:①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区位主体已知,选择最佳区位,即布局区位论;②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空间区位已知,区位主体最佳组合方式与空间形态,即经营区位论。(3)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其场所的事物,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 区位类型 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不同的区位行为动机的指导下,在所占据区位的不同景观[空间]表现形式。是在一定的区位动机驱使下,资本在空间的沉淀所形成的。 区位理论发展史 (1)古典学派[成本学派] ①核心: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追求最低生产成本,确定最优区位。 ②代表: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高兹海港区位论。 2)近代学派[市场学派] ①核心:进行市场---价格分析,追求最大利润,确定最优区位。 ②代表:空间结构与市场区位论,包括费特尔的“贸易区边界理论”、赖利的“零售业引力模型”、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帕兰特的“商业区位”、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3)现代学派[行为学派] ①核心:研究领域宽泛,影响因素多元,追求的目标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按照最小努力原理,追求最大满意区位,注重人的主观因素分析。 ②研究视角:尺度观、时序观、行为观、场势观、结构观。 ③代表:史密斯收益空间界限论、普雷德行为矩阵。 6、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 以廖什市场区位论为界,主要区别在于理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差异。 ①区位主体:古典区位论仅考虑一个生产地、注重区 位主体的单一部分,现代区位论考虑企业内外多个 生产地、注重区位主体的系统整体。 ②区位目标:古典区位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缺乏或忽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注重成本最小,现代区位论注重利润或成本及非金钱的收益与满足、目标明确而广泛、目标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③区位因子:古典区位论一些影响因子事先给定或假设固定,不考虑或忽视某些区位因子,区位因子少;现代区位论假设条件少,注重多要素、多因子的共同分析,充分考虑各因素。 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的区位是指厂商经营生产活动的位置,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古典区位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最早注意到区位对运输费用的影响,是在19世纪初叶他所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1826)一书中。杜能指出距离城市远近

产业集群理论文献综述-2011.6.5

汤连帮 技术经济及管理 科学研究院 一、引言 从历史环境地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文明出现地那一时刻开始,伴随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地产业集群地现象就早已存在.从产业集群产生地理论基础来看,经济学上地分工思想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思想环境背景.从古代地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尼罗河流域和古黄河流域地下游地集中灌溉农业区,再到经济全球化地今天,如美国硅谷、号公路电子产业集群、底特律汽车工业区,印度产班加罗尔软件地软件开发区、日本地筑波和关西,以及台湾地新竹等等,都说明了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现象在提高和促进国家国际竞争力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地作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问题地提出 世纪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在当代颇具特色地产业组织形式.在当代,产业集群是一个重要地经济组织现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都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在大量研究和阅读文献地基础上,得出世界产业集群组织发展地基本特征就是相似或相关地产业在相同地区域集聚,并变得日益相互依赖而具有产业集聚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世界各地地产业集群地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地一种世界性地经济现象.纵观世界地地理版图,产业集群在世界地各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在美国,有硅谷和公路地电子产业群、好莱坞地影视娱乐产业群、纽约麦迪森大街地广告业群、明尼阿波利斯地医学设备业群、克利夫兰地油漆和涂料业群、西密歇根地办公室家具业群、达尔顿地地毯业群、加利福利亚地葡萄酒业群、马萨诸塞地制鞋业群等等.在意大利,根据统计局地标准,年,专业集群有个,其中纺织品集群个、制鞋集群个、家具集群个、机械集群个、食品集群个、金属制品集群个,化学制品集群个,造纸和印刷集群个、首饰集群个.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然而,产业集群并非发达国家所独有,在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大量类似地有竞争力地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地经济增长和推动出口方面做出了巨大地贡献.在秘鲁、巴西、墨西哥、韩国、巴基斯坦、南非、津巴布韦和坦桑尼亚等国都有产业集群存在.在南非,产业集群历史从年才开始地,并且主要由国家政府机构发动地,分别于年发布了铝业集群地动议,年又宣布了珠宝制造业地集群地动议.在东欧,波兰、匈牙利等国发展了相关地产业集群,在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斯洛文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不同程度地发展了相关产业地集群.在印度,旁遮普邦地路德海阿那得金属加工和纺织工业集群、古吉拉特邦地苏拉特地钻石加工业集群、卡纳达卡邦地班加罗尔电子软件业集群、北方邦德阿格拉地鞋业集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因此从上述可以得出,产业集群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是一种普遍地经济现象,世界各国和各地地经济增长无一不闪烁着产业集群地光芒,产业集群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地潮流,其正呈现蓬勃生机、繁荣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我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也迅速崛起了一批高度集聚、高度专业化地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佛山地陶瓷、潮州市地食品加工与不锈钢器具、东莞地电子、家具和服装、中山地灯具、顺德地木工机械、花卉与家具、花都市地皮革和皮具、澄海市地玩具与工艺品业等,浙江嗓州地领带业、温州地服装和眼镜、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1引言 产业结构协调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既意味着产业结构本身的协调和优化,也意味着区域之间在产业发展上合理的分工。以区域的协调发展为例,区域是为管理社会、经济等活动的应用性整体,作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区域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彼此相连,相互之间存在各种关系。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和谐则会对区域经济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摩擦和冲突。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是,国民经济却并不等于各区域经济的简单累加。区域经济协调则会产生“1+1>2”的效果,反之,若区域经济之间摩擦和冲突不断则结果往往是“1+1<2”[1]。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直较大,改革开放以来非平衡发展模式的实施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地区协调来实现。目前正处于转轨期的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的干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产业结构区际矛盾的具体表现就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利益抬头、产品的过剩与短缺并存、产业过度竞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我国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研究探索产业结构协调的理论,以减少或协调产业发展的矛盾,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产业结构协调的重要性 2.1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任何社会,只要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都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对一国来讲,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国民经济要实现持续稳步增长,产业之间的发展必须协调,即在再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注意保持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这种内在联系和数量的比例关系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各个部门和行业之间;每个部门和行业内部各环节之间;同类产品生产的各部门和行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等,产业结构协调意味着从产业的角度看这些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协调的。 2.2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和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的背景下,市场上的中间产品需求日益增多,产业部门之间彼此依赖程度日渐增大,结构效益的权重日益上升,以至于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支点。这种来自结构聚合的经济效益,其意义已大大超过个体劳动生产率提高对效益增长所带来的影响。 现代经济增长应该是速度与效率的统一,只有产业结构协调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否则社会商品要么是短缺与过剩并存,要么是以周期性的波动甚至经济危机爆发出来。对第二次产业而言,由于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供求关系和一系列数量比例关系,因此其发展必须与第一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只有产业结构合理,才能保证各

区位理论的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

区位理论的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区位理论的具体应用以及如何影响现代城市生活。 【关键词】:六边形市场;选址;商圈;区位影响 1.概述 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规模也变的越来越大。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上海,城市人口增加,交通拥堵,城市环境变差,绿化急剧减少,人们生活节奏变快,压力增大等等。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城市在对于自身发展的一些区位问题安排的不合理。反观国外一些城市,如新加坡,在相同的条件下却没有像上海这样有突出的城市问题,反而却显得欣欣向荣。这就使得研究城市区位,研究城市产业合理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 自从我国在1978年的11届3中全会上通过的决议进行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通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带)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然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许多城市在规划定位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急需大量的先进的国外规划理论作为支持。通过本文对区位理论的一点浅薄的阐述,希望能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城市规划带来新的研究思路。 1.3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 什么是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即区域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西方称之为“区位论”,主要是一种生产布局的理论,其根本宗旨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即社会经济活动(客体)在

空间中的分布、运动、关联等。“区位”一词来源于德语的standort。stand为站立场所、立脚地、站立之意,ort为位臵、点、场所之意。我国译作“区位”。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行为场所的理论。其一心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区位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行为,只有在最佳场所活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区位问题是人们生活的最低要求,人类活动需要一定场所,没有场所,人类则无法生存,区位活动应是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空间活动的一部分,从理论上讲,人类活动应选择最佳区位,但事实上人类活动选择的不一定就在最佳区位。区位理论是为人类寻求合理生产布局而创建的理论。它研究人文现象或人类行为的区位,侧重研究经济区位。它不仅在地图上描绘各类经济客体的位臵,还必须进行充分的解释和说明,探讨它的形成条件与技术的合理性等。 2、区域理论的内容 2.1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2.1.1杜能“孤立国” 理论的前提 ①孤立国唯一的城市 位于其中心,是孤立国内商 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 场。其余均是农村和农业土 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 系,靠其供给工业品。 ②“孤立国”内没有可 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图1杜能圈示意图)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当今世界经济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它既是产业组织方式的大提升,也是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众多的产业集群构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部分都通过这些块状区域内制造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产业集群生产了全美接近60%的产值。在意大利,形成了199个产业集群,每年200多亿美元的出口额主要由其中的66个产业集群生产。印度在2000年就有350多个产业集群,产量占印度国内产量的75%-80%,创造了制造业出口额的60%。法、英、德以及拉丁美洲等国都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产业组织方式,列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战略。2001年,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篇《基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州长指南》,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利用政策有力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我国东南沿海(如浙江、广东及江苏省苏南等)不少发达地区,产业集群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 1产业集群的概念 1.1.产业集群的概念 1、波特给出的定义 现在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的公认的概念是由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波特首先于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集群”(Clusters)的概念,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1]。在1998年发表的《集群于心经济竞争学》一文中,波特指出: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实体和其他组织;产业集群还经常向下延伸到销售渠道和客户,并向侧面拓展至辅助性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结构[2]。在其后的著作《竞争论》(2003)中波特将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的定义加以扩展,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以某一个或几个相关产业为核心,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地方生产系统,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包含最终产品或服务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产业的厂商)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3]。 2、其他国外学者给出的定义 贝察蒂尼(Becattini,l991)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产业区,即以同业工人及其企业簇群在特定地域内大规模自然地、历史地形成为特征的地域性社会实体[4]。派克(Pyke,1992)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通常在一个产业内,并且根植于地方社区”[5]。斯茨米特茨(Schmitz,1995)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企业在地理和部门的集中,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着范围广泛的劳动分工,且拥有参与本地市场为竞争所必须具备的,范围广泛的专业化创新的企业组群[6]。J·A·Theo、Rolelandt和Pim den Hertog(1998)对集群的定义是:为了获取新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1882年由W.高次首次提出。区位在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区位同位置不同,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涵。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尽管我们将区位定义为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现代区位理论并不把诸如动值物占据某特定场所繁殖、生存的行为纳入区位理论范畴,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既然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那么人类活动的领域和空间的扩展必然导致区位的发展与变化。因此对于区位的理解与把握也必须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入手。农业经济时代中,人类如何选择作为其主要经济活动的农业活动的场所是社会面临着的问题,由此产生了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在工业经济时代早期,工业生产活动的场所主要取决于生产成本的大小,运费作为一个影响空间成本的重要因子,受到格外关注,因此最早出现了以成本(主要是运费)最小的韦伯工业区位理论;随着工业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更多地受到市场的直接制约,市场因子倍受关注,因此就有了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进一步多样化,仅考虑单一的经济因素已不能全面地反映工厂区位选择的目标,从而重视非经济区位因子以及行为因素的新的区位理论应运而生。人类活动不仅在生产活动中,在消费和流通活动中的区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而出现了反映作为人类生活基本场所的城市和聚落的空间配置规律的理论,如中心地理论得到了发展。进而,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的重大变化,对于企业组织的空间规律探索的多部门企业区位理论随之发展。 (二)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根据上面对区位的限定,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human activities)所占有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在人类活动中,有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像这样的人类活动内容或实体,称之为区位主体,它指区位中占有其场所的事物。讨论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则构成经济区位理论(economic location theory)。进一步区分经济活动的内容,像农业、工业、商业等相关区位的理论则分别构成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以及商业区位理论。区位论还包括对经济活动在内的所有人类活动的一般性的空间法则的探索,以及在这些人类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村落、都市的空间秩序为研究对象的聚落区位理论等。

综合交通运输相关理论.doc

综合交通运输相关理论 工业化、城市化与运输化三者各自以及相互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交通运输方面提出的需要就是综合交通输体系 传统运输发展阶段: 运输发展是以单方式的线路建设为主,更多注重数量性的粗放发展,运输企业以及运输方式之间缺少合作,往往采取政企不分的体制,运输发展多以工程技术为代表的供给为导向,对资源环境破坏性利用也十分明显。 运输业今后的发展: 运输发展要从单方式线路建设为主逐渐转向重视通道建设,重视枢纽建设,重视多式联运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与协作。运输业的发展还要更多地与城市土地的联合开发以及城市和城市群的合理形态相结合,更加注重相关土地、能源等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保护环境,而且能够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运输业一方面在货运领域与现代物流业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在客运领域与迅速成长的旅游业相互融合,共同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客货位移服务。 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运输业的发展与资源配置也必须符合运输经济学那些基本原理的效率要求,特别是决定成本的运输业网络经济特性、提供尽可能完整和准时的运输产品、满足交通区位原则,以及建立有效率的行政与运营体制与机制,并尽快完善法治环境。

运输业的研究范式及其讨论: 从研究范式上看,国内外关于综合交通运输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范式。 (1) 以工程与技术科学为主导学科的研究范式,多见使用各种数学模型,该范式的研究大都针对具体的问题,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主张。 (2)以一般经济学与管理学为主导学科的研究范式以各种均衡理论、博弈论以及外部性与产权等理论为分析基础,主要关注的视角是运输业的适应增长、需求管理以及高效的组织管理,该范式从总体上认为主要的综合运输问题是要促进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协调并实现资源环境友好,在政策主张方面更加强调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 两种范式的讨论: 第一种研究范式:立足于希望政府能够解决交通发展与改革问题,但政府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失灵问题。 第二种研究范式: 相比第一种有了很大改进,它立足于回归到市场去解决交通的发展与改革问题,或以市场加政府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市场也会失灵,而交通运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的效率和失灵,与市场的效率与失灵并不能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互补,政府与市场同时失灵甚至叠加双方的失灵效应,反倒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更大的损失。 (3) 第三种研究范式: 以系统论、经济时空分析与公共管理为主导学科的研究范式。 以运输经济学框架、时空经济分析、公共与法律经济学等多学科前沿成果为分析基础,从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注重制度建设视角,强调衔接性、一体化、准时性和枢纽作用等是综合交通运输的核心问题,在政策方面主张市场一政府一社会三者共同合作的模式。 表综合交通运输研究范式的变化 引子 交通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政策制定者最为重视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之一。

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一、国外产业集群研究 (一)传统产业集群理论 1、外部经济论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为代表的外部经济理论。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两类,并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 2、工业区位论 韦伯(1909)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的现象。工业区位论是农业区位论在微观层次上的发展,是在给定“向心力”和“离心力”基础上的企业定位决策理论。韦伯认为,定位决策的决定因素是成本最小化。在决策过程中,韦伯利用了等运费线等工具,构造了集聚地区发展的模型,提出了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的发展、市场化以及经常性开支成本的降低四个因素影响着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 3、增长极理论 佩鲁(1955)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佩鲁认为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绕着极核进行,空间发展如同部门发展一样,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佩鲁认为,当政府将某种推动性产业植入一地区后,将产生围绕推动性产业的集聚,然后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关联效应,就会导致地区经济的增长。因此,根据增长极理论,一个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起一系列的推动性产业,通过产业的集聚,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推动性产业的建立可以依靠国家政策或地区政策自上而下地完成的。 (二)现代产业集群理论

区域经济学作业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学作业 一、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 不多于 700字。 答 :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可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内容。前者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工业布局 ; 后者指厂址的选择理论。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 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 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 3个一般区位因子 :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他将这一过程分为 3个阶段 : ①运输区位法则。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 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 :原料指数 >1时, 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 ; 原料指数 <1时, 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 ; 原料指数近似为 1时, 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 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原则上只有当单位产品劳动费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时, 工厂才能从运费最小点移向劳动供给地。他设计了等费线理论 :以运费最小地点为中心,向四外延伸,每吨产品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为等费线。而运费增加额与劳动节约额等同的相切线为决定等费线, 决定区位的改变。 ③集聚 (分散区位法则,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 (分散获得的利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 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具体推算方法也可利用等费线理论。 二、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关系及其制定原则 , 不多于 800字。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产业集聚理论的分析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ory Study Summarization 摘要:产业布局是人类社会从事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和分布。产业布局理论是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产业区位理论和产业聚集理论是产业布局理论的核心。产业布局理论对若干重要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和调整的直接和间接的措施。产业集聚是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产业集聚现象大量存在于许多地区,促进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芝加哥学派; 产业集聚; 竞争优势;产业布局 引言 本文主要讲述了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布局理论主要包括产业区位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区位理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为理论、以及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重点阐述了产业集聚理论中的传统和现代经济地理学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并取得了很多成就。本文将从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从区位论角度看,产业布局就是各个生产要素在企业寻求最佳生产区位的过程中形成的动态配置过程。陆大道(1980)认为工业布局是“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工业企业、工业基地配置的地区和特点。”产业布局就是研究区域内产业中各个产业类型的分布状况,动态上说就是各个产业根据生产要素、地理环境、区域政策而进行的自发的或者被引导式的分布与组合,形成整个区域工业的整体面貌的过程。对于产业布局的研究,国内外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理论发展除了针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外,特别重视纯理论性质的研究,从韦伯到马歇尔再到克鲁格曼和波特,对现实当中的问题都是先进行理论上的抽象,然后引入参数、模型,进行理论上的检验之后,再用现实中的数据进行论证。对我国产业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产业集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早期的产业集聚被界定为“产业区”( Industrial District) 。现在, 将其称之为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s) ,或者称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s Economy)。 产业聚集理论最早追溯于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和市场的理论。古典经济学主要是以分工为基础,在规模效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研究与产业集群相关的比较优势和产生集群的原因。新古典产业集群理论注重研究地理邻近性导致的知识外溢,以及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外部性。新地理经济理论则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为基础研究聚集现象。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则把产业聚集于竞争优势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一) 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起源:马歇尔对专业化工业区的分析 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曾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

产业聚集理论综述

产业聚集理论综述 目前产业集聚在社会生产和实践中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促进创新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更能,现在国际上诸多政策的制定已经将产业集聚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或者目标。 产业集群(有时被成为产业集聚或产业簇群)是产生聚集经济的表现形式,由相关联的产业为赢得竞争优势,通过协同定位在特定空间集聚形成,集聚的空间为新产业区。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程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都是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形态。 早在一个世纪之前,马歇尔便阐述了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产业集聚产生的经济动因。由此,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理论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愈加深入的研究。 一、马歇尔的外部性区位集聚 马歇尔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人,于1890年发表了《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亚当斯密《国富论》、李嘉图《税赋原理》齐名的划时代的著作。马歇尔主要是通过对工业组织生产要素的研究表明企业区位聚集的原因分别是: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效应。即企业为了追求外部的规模经济达进而达到利润最大化而产生集聚。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聚集 19世纪中叶,西欧机器大生产空前发展。在此背景下,阿尔弗

雷德·韦伯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近代工业区位论创始人,韦伯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从经济区位的角度上,解释了工业区位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依据,给世界区位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韦伯首先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理论,解释了工业在区位选择中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利益成本的节约,这一基本理论时至今日依然对产业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韦伯第一次提出了“区位因子”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决定工厂最有位置的因子是运费指向、劳动力指向、聚集因素,并且提出了衡量这些区位因子的基本公式和标准,对于工业的区位选择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韦伯的理论离开了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等因素,单纯从资源的角度上研究工业布局,与现实中的工业布局有一定的差距。 三、胡佛的产业聚集最佳规模论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在1948年发表的《经济活动的区位》中,从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通过把运输成本细化,修正了韦伯的理论,提出了重点区位论和转运点区位论,并认为产业集群是具有“集聚体”规模效益的企业群体,聚集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的规模报酬、本地化经济和都市化经济。 胡佛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了产业聚集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即如果集聚的企业太少、集聚的规模太小,就达不到聚集产生的最佳外部经济;如果聚集的企业太多,则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聚集的整体效益反而下降。 四、波特的产业群

第九章 现代区位研究

第九章现代区位研究 区位理论最早是在经济学领域创立的。19世纪初,德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了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就为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一、近代区位研究过程 187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国内各部门之间和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一系列新发明的出现不仅使原有的工业部门得到发展,而且又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工业部门,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世界航运、铁路建设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由于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企业的规模急剧扩大,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聚,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也转向全世界的经济扩张,形成了商品、资本和市场的垄断。据此,西方区位理论也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成本学派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市场学派,区位论也由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工厂转变为立足于城市,由着眼于成本、运费最省发展为追求市场的扩大。 192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弗兰克·费特尔(Frank A. Fetter)根据成本和运费的不同假定,提出了两生产地贸易区分界线的抽象理论—“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the Theory of Location of Trade Area Boundaries)1,开创了区位论市场学派的先河。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 Ohlin)以新古典理论作为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抛弃了古典学派以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来决定价值的命题,进行了区位的一般均衡研究,开辟了西方经济学区位理论的新领域—一般区位理论(General Localization Theory)的研究。 直到本世纪30年代初,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改变,社会分工、商品化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商业服务业的市场区位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另一方面,地理学由早先主要采用类型归纳为推理方式的自然科学开始明显的人文化,尤其经济地理学领域既要运用国民经济学提出法则,又要通过地理调查树立样板,这些都促使了地理学将区位论当做一种基本理论从经济学移植过来。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根据调查研究,分析了市场区形成的经济过程,1933年写成《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得出了三角形聚落分布、六边形市场区的高效市场网理论—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首次以城市为中心而进行市场腹地的分析。其后,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又于1940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区位经济学》,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理论,从一般均衡的角度考察整个工业的区位问题,又从局部均衡的角度考察工厂的区位。在区域产业配置时,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找出各经济单位配置的相互依存关系,寻找整个区位系统的平衡,并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了经济区理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 20世纪4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司徒瓦特(J. Q. Stewart)也曾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区位研究,市场区划分和市场扩大化的相互作用理论(The Interaction Theory)便应运而生,他第一次用理论模型表述了两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strength of economic connection)。继之,戚夫(G.K.Zipf)不仅证明了商务指数( index of busin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