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权利解读

中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权利解读
中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权利解读

中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权利解读

学院:政法学院

班级:173101

学号:20101003206

姓名:穆岗

中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权利解读

摘要:政府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几起几落,有疯狂有冷思考,我在这里希望用权利对政府公共关系有一个能使人信服的理解方式。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权利

一、文献综述

政府公共关系,即将公共关系引入政府领域。广义的界定,将其定义为政府与社会和公众的良性互动,以塑造良好形象,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公共关系策略与实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唐均主编)

在中国知网(CNKI)中依次输入“政府”、“公共”、“关系”三组关键词,会得到3788篇文章,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130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68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90篇。其中有一部分非研究政府公共关系。

(一)对硕士论文数据库以年代为标准的分类

对于硕士论文,2003年有六篇,主题为行政范式、市场经济下的公关发展、公共组织的民营化、科层(组织机构)与现代关系,2004年18篇,主题为企业对政府的公关、危机事件中中国传媒与公关、政府危机公关、政府信用、行政改革、财政与政府体系。2005年17篇主题为公共产品、公权与私权、政企(公私)、政府改革、政府信用、公共危机视角下政府公众传媒、政府经济研究、客户关系的政府治理、发展中的政府公共关系冲突,2006年21篇,主题为事业单位与政府关系(高效、报社)、城市经营公私的关系、政企关系、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关、公关伦理、信息背景下公共关系的改进、和谐社会公共关系研究、公共关系管理,2007年45篇,主题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政企、政府公关与和谐社会、政府经济、网络与公关传播、行政法与公共关系、危机公关、公共投资、公信力、房屋拆迁与行政法、治理理论与公关、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间的关系、公服民营化。2008年39篇,主题为信息公开、政府与媒体、城乡一体化、政府非政府组织、政府财政、基层政府、公关与国家形象、政府公关的应用、新闻发言人本土化、突发事件公关、政府间的关系,2009年44篇媒体与公共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政府危机公关、法制与政府间关系、政府公关的主体、房屋拆迁、区域经济与政府公关、新闻发言人,2010年208篇,主题为电子政务与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公信力、危机公关、组织结构(不同级政府间的关系)、网络与政府公关、行政改革、政企关系、政民关系、政府与信息(媒体)、政府制度、外贸与政府公关、基层政府(形象工程)、新闻发言人。2011年192篇,主题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地方政府、公共危机与政府形象、客户管理、电子政务、行政改革、区域合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

(二)对博士论文数据库以年代为标准的分类

对于博士论文,2001年1篇主题为地方政府的债务,2002年2篇,主题是经济与体制公债经济,2003年1篇主题是税分体制,2004年3篇,主题是自然熔断经济的政企关系、法治与政府,2005年4篇主题为和谐、公共项目与代理制、小城镇政府、公共支出,2006年5

篇主题为税收、财政、电子政府,2007年8篇,主题为政府信任、新闻发布、地方政府,2008年7篇,主题是政府间关系,财政关系、公共投资,2009年2篇,主题是治理变革、公共投资,2010年21篇,主题是突发事件、地方政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少数民族地区、微机管理视角下的政府形象,政府信任,2011年14篇,主题是项目管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

(三)对博士论文数据库以学校为标准进行分类

复旦大学6篇,传播与信息,传统与现代;天津大学4篇主要是涉及经济;南开大学3篇主要是行政;苏州大学1篇涉及地方政府;东北大学1篇主要政治改革;中南大学1篇伦理;吉林大学8篇主要致力于制度的建构与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法治;山东大学2篇主要国家形象与国与民的关系;兰州大学1篇少数民族地区;浙江大学2篇权利与政府公关;厦门大学3篇主要是涉及经济与政府公共关系,武汉大学地方政府职能;重庆大学1篇财政与层级政府;华中师范1篇政治视角;暨南大学2篇经济切入;西南交通大学1篇电子政务;北京邮电大学1篇网络与政府公共关系。

(四)学者对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

利用中国知网对政府公共关系进行定义检索时会出现主要研究学者一项,他们是:赵宇峰,刘文光,王兴华,赵凌云,陈薇,张辉,张小明,胡国庆,陈锐。对他们进行文献检索,他们的作品是在20世纪与21世纪交接年代发表的,他们做的事就是理论的探索和研究政府公共关系的建构。在中国知网数字出版物超市对学者进行检索,总共有9条记录:中国地质大学(贺秋菊、万礼慧),洛阳师范学院(路月玲),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王田),湖南大学(唐骞),电子科技大学(刘梦琴),福建师范大学(鄢龙珠),清华大学(刘庆龙),中国计量大学(杨晨)。这些学者都是青年学者,他们的职称显示为讲师或者副教授,只有清华大学的刘庆龙的职称是教授,并且这几个学者都在08年以后都有作品的发表。研究为政府网络公关,公共关系发展的研究,与经济结合,政府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政府开展公共关系的必要性,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存在的问题,政府公共关系的地位、智能,政府公共关系与政府形象的塑造,政府公共关系与政治民主、和谐社会的关系,政府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这是学者对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的一个总结。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学者的这个总结在“政府公共关系与政治民主”“政府公共关系的地位”这两个方面有失偏颇。

政府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有学者这样进行归纳: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入wto的促进,区域行政的兴起,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与政风建设。但是中国今年来的发展哪一个离得开这几个因素。学者有一点想当然的论述,缺少依据。而政府公共作为政治延伸也没有进行权利的分析,所以我将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进行权利的解读。

一、正文

(一)公共关系的本土化

公共关系发源与20世纪初的美国,以1921年艾维·李的公司成立为标志。研究人员认定公共关系的产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迁,最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共关系产生。20世纪80年代,公共关系引入我国的深圳地区,开始了他的本土化历程。吉尔兹有句话“一切知识都是地方性的”。知识、理论各有着自己本体适应的环境,但是不表示知识和理论可以随意的移植,中国的法律移植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公共关系是如何本土化的呢?

我们谈及一项理论是总会涉及他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人口、宗教。同样,公共关系的本土化就也得考虑这些环境变量。在文献上只有对具体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本土化研究,和几篇宏观的谈本土化的文章外,再无其它论述。

公共关系最大的障碍在于入乡随俗。中国的社会关系是如同延伸的波纹一圈接着一圈,

这里面的权利关系是如何运作的?他是私人的权利对私人进行影响。试想在一个相对完整的一个圈子中,他们自己的话语结构,有自己的认知,然而突然来了一个其它的关系渗透进他们这个圈子,并且用一种不曾听过的话语。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是成功的渗透还是永远只在外围?我相信自我保护的意识会让公共关系话语是乎在圈子内部,其实在圈子外部。那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公共关系一强调公共,二强调关系,它的权利关系是经济权利对组织权利的主导,单个权利体对多个权利体的作用,组织对公众的控制。而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在对中国宋代以降的中国公私指出。中国存在两套公私系统,一是对政府的公,其讲究忠心皇权、政府;一是道义上的公其讲究公平、正义。然而公共关系试图用以经济权利对其进行控制,就直接摧毁了中国关于公的认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决定这只是昙花一现,不得长久。

而后公共关系更是臭名昭著,何以如此?在权利关系对公共关系运行中走入另一个偏锋。费孝通研究的中国关系社会不是捆好好的材荷而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波纹。与此同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央与地方关系是授权制,经济关系是财政分配,地方行政是首长负责制,一切的领道者都是党。但公共关系认清中国人情社会后可以说他被本土化了一部分。政治权利,行政权力,是最强有力的权利,他的影响来自行政的执行,中国老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公共关系要想有所发展,要想完成它的目标和使命便必须得接受政治权利、行政权力的洗涤。

其它的比如人口、地理也对公共关系产生权利的影响,但是他远不及文化和行政对其的重构。

(二)政府公共关系

政府公共关系是将公共关系引入政府领域。

1、政府内部的公共关系

政府由三个量构成,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固定场所。政府的组织结构是马克斯·韦伯所论述的官僚制,也即是科层制,它是金子塔形,有严格晋升规则。组织制度是各种规范的文件、条例,任何人不得逾越他。固定场所是指的办公地点固定。“只有在肉体即具有生产能力有被驯服时,他才变为一种有用的力量。”“权利所要做的是首先规训个体的身体,继而达到灵魂的服从,从而制造出服从权利的群体”。政府公共关系的从业人员就包括“领导人员,公关专业人员(沟通专家、策划专家、民意测验专家、培训专家、咨询顾问)一般工作人员(信息工作人员、文字编辑人员、接待人员)”《政府公共关系策略与实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唐均主编。办公楼就在哪里,人们也说政府大院在哪里。你的工作生活都在你的工作地点附近,你的周围全是你的同事,无论你的思想抛锚,行为不端,都逃不过同事的眼睛,你就感觉自己被监视了一样,细到每一格毛孔。你被禁忌,被封闭,你的行为越来越向组织的要求靠拢,你也越来越失去自我,变成新的自我,这样一般的工作人员就被驯服。公关专业从业人员隶属于,新闻部门,信访部门,外事部门,调研部门,公共关系顾问,公共关系公司。这样一些部门,他们其中一部分本身就被固定场所所驯服,除此,在政府内部还有无形的制度和规则。“一人赞成,七人反对,反对无效”,这就是首长负责制,首长具有绝对的权利因为权责一致,那么首长通过什么渠道将权利的影响传导下去的?首长手中握有国家赋予的权利和隐性的权利。首先首长有他的追随者,首长手握权利可以为追随者大开方便之门,可以委以要职,就像食物链一样向下延伸,首长的影响就传导开去;其次首长有决定权,做与不做除了法律限制外就是首长的表态,首长意志一旦形成就会通过组织机构逐级的传达,一个完善的政府层级构成为首长权利的影响打造好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法律是和平时期最大的话语建构,它是由统治权所建构,并被权力强制推行到各个角落,构建出一张大的网络,个体在这张网里落里总是既运用权利却又不得不服从权利,因此权利就构建成了新个体。”法律作为战争话语的替代品在现实中最具有控制力,无论身居何职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监督,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国家意志又是不同利益团体协同的结果,社会自己

为自己编织了一张网,规范着所有的物事包括关系。中国的现象是这样:问:你是哪儿人,答:我是某某单位人。

2、关于政府公共关系的论述

自从引入政府公共关系这个概念,对于政府公共关系的谈论应该说是百无禁忌,同时也不存在禁止谈论的区域、雷区。话说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危机、冲突促进事物的发展和团结。既然政府公共关系百无禁忌,本身有没有冲突。那么权利关系是不是就没有作用于政府公共关系呢?“在人文学科里,所有门类的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利的实施密不可分。”“知识同权利永恒结合以及权利同知识的永恒结合”

首先是一些什么人在谈论政府公共关系,可以认识到是学生、老师、媒体以及当政府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出现错误时公众的讨论。那么是什么力量在促使学生、教师、媒体不遗余力地去讨论这个主题。可以预见将会听到这样的回答:为了使得政府的行为更合理,为了更好的解读现实,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了吸引眼球。"权利所要做的事首先规训个体的身体,继而达到灵魂的服从,从而制造出服从权利的群体"对于高校的学生和教师而言,他们的身体都是被控制在校园之中,那么是什么权利是他们安于校园?第一是教育的体制与制度,行政是国家意志的表达,教育部是国家的一个行政部门,它执行国家授予它的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它的体制的构成制度的设立是国家权利通过教育这一条通道对高校师生的影响。也就是说国家权利的作用创造了高校政府公共关系的繁荣;教师作为社会当中的智识阶层,他们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时需要担负起社会课题的研究,对社会的解读,对公共事业进行评估,并且最终影响他人,学生是国家的战略人才梯队,是国家发展的后续力量,他与教师构成一组对立与协作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必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这是因为社会习俗赋予了教师鞭策学生的权利,并且教师坚持一种理念便会排斥另一个理念这就是权利的排他性——这将在灾后文论述——学生作为权利的个体,也有个体的一切权利,“权利本质就是敌对力量的冲突”师生间不可能成为敌对的力量但是不同思想在这里确实会碰撞,这也就是学校那一些权利。此外对于这二者同时也来之家庭的权利的促使,学生是家庭未来的希望老师是家庭的依靠,家庭父母的权威、家庭生活的压力都不得不让师生去精益求精。

3、谈论政府公共关系的地点和观点,权力关系在这一支点上如何运行。

谈论的地点是课堂、学术期刊、专业杂志、媒体。论及的观点主要涉及伦理、第三部门、不同层级、区域间政府的合作、诚信、危机公关。在这里首先表明默认国家战略、方针国家权利是政府公共关系中权利关系重要一个要素,且不予以考虑。

现在的政府公共关系呈现的地方特色,东部地区的上海的三所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他们研究的领域主要是涉及传播、信息与政府公共关系,华中地区高校(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偏于行政政治(华科偏传播),南方地区(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是偏于经济,东北地区(吉林大学)政府制度与法治,华北地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这个地区没有统一的风格,西北地区(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涉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西南地区(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财政、地方政府。另外法学院偏重法律,财经学院偏于经济。

公共关系自身就是流派众多,当将他借用到政府领域,很直观的讲他会遇到政治学与行政学的语言,并且政治学本身也与社会学有力不清的关系,且还有经济学帝国,法治战略下法学的强力影响,因而把政府公共关系比作混乱的江湖在准确不过。有江湖地方就有斗争,各种权利的斗争就在这个领域上演。首先人性假设的遭遇战:政治学学上是政治人,经济学上是经济人(理性人),法学上是人性恶,公共关系是借鉴与管理学与传播学它自身对人的假设就很混乱。政府公共关系时需要研究公众与组织的,对人假设的不可协调就非画出了不同的研究领域,同时又由于根本点的不同研究之间存在不可调和性,进而权利话语之间是相

互否定的,中国古话一山岂容二虎这样就肯定面临着不同学校之间研究的异质性。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老师各有各的擅长的领域,而老师需要依托于学校才能做大做强,这就是所谓的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与此同时,每一间学校都有自己的学科优势,有自己的资源配置,且都有一个学科带头人,当一个新的话语要破茧而出那么旧有的话语必将对其打压,因为你的崛起就极有可能代替它旧有的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一个学校的研究往往与学校的优势科目相关。一个学校不可能与众多学校抗衡,但是又想自己的话语影响能够更远,直至唯一,那么他的做法就是区域合作,这样就使得区域学术的趋同。

“你可以很玩世不恭地评论法官,但自己很难当一个玩世不恭的法官”(《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惑》波斯纳)这句话是对校园道德家说的,是指校园的研究者不断的反思但是却越来越远离现实。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现实?首先是校园的研究者被“禁锢”,被权利封杀在校园之中,然而作学问需要实践关怀。“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有时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学科划分只是由于无数学者的实践关怀而形成的塑造的,他们出于并将永远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法律及其本土资源》自序Ⅺ苏力)“如果说疯癫是知识的真理,那么其原因在于知识是荒谬的,知识不去致力于经验这本大书,而是陷于旧字堆和无益争论的迷津中。正是由于虚假的学问太多,学问才变成了疯癫”另一种权利便是信仰,学者们或是信仰着一种理论,那一种研究方法,对一种方法的认同就意味着对一些方法的反对,这一种权利便通过学者的研究产生不同的知识。

与学者学生的系统性讨论相比,其余的公众的讨论更具有偶然性,往往是在受到外界刺激才爆发出来。他们的权利关系第一是来源于法律赋予的权利,第二是来自于自己的学习过程所积累下来的信仰对异己的排斥,第三是来自自己的公共地位。

三、总结

政府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有23个年头,学问的研究更加的点化、细化。此文中从权利关系在政府公共关系这个支点上进行解读,探讨对政府公共关系的认识。

四、后记

思想停滞,手依旧在键盘上敲打着,敲打着这一篇后记。原本认为“ctrl+c"加"ctrl+v"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认为当我轻松愉快的停止敲键盘的时候我会很开心,可当我认真地复制粘贴时发现原来这也不容易,我的心情很是失落。原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要认真地写一篇文章不仅要求对文章本身了解,更要对其他学科的理论理解透彻,似是而非的了解很多,还不如做一个无知者,不想做无知者,就需要认真地对待一个个小问题。

我热爱足球,可是当广州队主场败给全北后的行为(宣布已与多特蒙德前锋巴里奥斯签约)——有媒体解释为公关——我想对它进行解读的时候我发现我无从下手,原来我学到了知识,却没有运用知识的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福科话语权简梳杨波伊上海交通大学

福科权利观韩平吉林大学

福科主体思想研究刘军南昌大学

福科身体理论张文彩兰州大学

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年综述余明阳公关世界

政府与公民公共关系研究:回顾与延伸刘祖云林莉深圳大学学报

我国公关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目录: 一.中国公关业二十年的简要回顾--------------------------3 二.中国公关行业现状 三.中国公关关系问题 ㈠步入了庸俗关系的误区----------------------------------------------------------------4㈡步入了选美误区-------------------------------------------------------------------------5 ㈢步入纯粹社交误区----------------------------------------------------------------------5㈣我国公关业的行业竞争无序----------------------------------------------------------5㈤我国公关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5㈥我国公关业的行业法律体系不健全-------------------------------------------------5㈦我国公关业的品牌管理能力弱-------------------------------------------------------6 四.针对我国公关行业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㈠改善行业空间环境,防范行业竞争-------------------------------------------------6㈡整合公关行业资源,完善公关行业管理方法和方式----------------------------6㈢制定科学的人才策略,促进人才教育,合理聘用、使用和留住专业人-------6㈣合理聘用并使用本土化公关专业人才-----------------------------------------------6㈤留住专业公关人才-----------------------------------------------------------------------6㈥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关业法律体系-----------------------------------------------------6㈦树立品牌理念-----------------------------------------------------------------------------7五.参考文献 --------------------------------------------8

我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重要事件及其特点 新闻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刘星酉 2008106135

中国与公共关系的最初的接触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现代公共关系便已经传入台湾和香港并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香港地区,一些跨国公司在其分公司内部设立公共关系机构,聘用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公共关系工作,他们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水平。此后,企业、酒店和宾馆纷纷设立了自己的公共关系部门,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公共关系专业公司,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公共关系以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在香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公共关系在港台地区的健康发展,为其传入中国大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公共关系这种新兴的职业开始被中国的企业所接受。 公共关系在中国大陆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1981-1991:萌芽和普及阶段 国门的打开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使得现代公共关系这一新生事物得到迅速传播。在此期间,出现了第一个企业公关部、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第一个地方公关组织以及第一份公关刊物。 (2) 1991-2001:专业和职业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制的逐步完善,促使公共关系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成立以后,遵循"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的八字方针,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积极推进中国公关业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设立了两年一届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举办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进行年度行业调查和行业工作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开展公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公关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加入我们这一行业。随着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认知的提高,中国公关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公共关系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以一些重大的公关事件的发生为里程碑: 1984年4月28日,北京长城饭店在其美籍公关部经理的策划下,把美国总统访华的答谢宴从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搬到了刚刚开业的北京长城饭店。来自全世界各地的500余名记者把里根连同长城饭店一起推销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984年,广州的白云山制药厂率先挂出了国内第一块国有企业公共关系部的招牌。白云制药厂的声明也随着其赞助的足球赛事和收购的歌舞团的南征北战而威名四播。 1984年,全球最早成立(1927年)的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 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该公司亚洲地区经理认为在中国首都没有公共关系机构是不可想象的。 1985年1月,深圳总工会举办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公关培训班。公关的左右开始为企业所重视,成为了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关公司博雅合资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1985年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开设公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从此公关进入高等学府的讲堂。到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把公共关系列入行政管理、工业经济、新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

公共关系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活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公共关系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首先来说,公共关系的职业化会越来越高。许多企业都成立了公关部,用来解决各种突发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关系这种职业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因此也就会越来越职业化。 第二,规模日趋扩大。职业化的提高会导致更多的人去参与它。因此导致它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同时对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第三,理论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现代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理论已日臻成熟和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各个学科邻域的发展,公共关系学也会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更一步的增强公共关系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实际指导作用。 第四,技术手段也会日益现代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理论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也在不断发展,现代公共关系人员运用各种高科技产品进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010中国公关市场发展判断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公关一直在摸爬滚打中发展。从本质上看,中国公关的主 旋律都是在探索,这也注定了中国公关的青涩。它就像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虽然已经 不再童真和顽皮,心智的成熟却在模棱两可之间。从2010年开始,中国公关市场将进 入青春期。就像生活中的年轻人一样,公关公司也将出现三种走向:一小部分成为社会 精英;一部分将迷失自我,成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和“问题分子”;而绝大部分公司仍然 不能逃脱碌碌无为的命运。所以,2010年会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将会让公关市场的 格局感更明显。 与此同时,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关之路,也将从2010年开始。这一年,中国公 关将开始书写新的传奇。在此前的20余年间,中国公关始终在“全盘西化”和“本土 创造”之间左奔右突。虽然也趟出了一条“中国式公关”的生存之道,但却缺乏方向感, 更难以确立其“先进生产力”的本质属性。2010年,中国公关承担如此使命的时机到 了。 2010年,中国公关必须正视技术革命。互联网的纵深发展、三网合一的紧密推进、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公共关系得产生与发展 公共关系究竟就是什么时候产生得,在目前得学术界有不同得争论,但一般认为公共关系得产生与发展与现代社会得变迁有密不可分得关系,可以说就是现代文明发展得产物。 现代意义上得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而美国得公共关系则起源于美国得独立战争。当时,美国得贵族爱国者与资产阶级保守党为了压倒各自得对方,对立得两派想方设法争取公众得支持。特别就是在美国内战期间,南北双方得政治集团与军事集团也都把争取公众作为自己工作得焦点。 严格说来,这时美国产生得公共关系活动所取得得成功,成为现代公共关系在美国产生与发展得直接原因。此后,公共关系得发展经历了不同得历史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就是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伯内斯时期与现代时期。 1、巴纳姆时期——“悖公关” 美国风行起来得各种组织得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就是公共关系得真正源头。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报纸传媒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这场“便士报运动”给那些急于宣传自己、为自己制造神话得公司、组织以可乘之机。当时,不少公司与财团雇佣专门人员炮制煽动性新闻,为自己作夸大与虚假得宣传。而报刊则为了迎合下层读者得心理,也乐于接受发表。这种配合,便出现了当时得报刊宣传代理活动。 菲尼尔斯·巴纳姆就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得报刊代理人,因制造舆论宣传,推动马戏演出而闻名于世。巴纳姆得信条就是“凡宣传都就是好事”。她就是一家马戏团得老板,利用报纸为自己得马戏团制造过不少神话。诸如:马戏团里有一位名叫海斯得黑人女奴,161岁,曾在100年前养育过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马戏团里有一位矮小得汤姆将军,她当年曾率领一批侏儒,赶着马车去觐见过维多利亚女王等等离奇得故事。于就是,人们抱着好奇心纷纷到马戏团一探究竟,结果马戏团得票房收入猛增。当这种骗局被揭穿之后,报刊宣传活动就受到了人们得批评。因此,在公共关系发展史上,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公众被愚弄得时期”、“反公共关系得时期”或“公共关系得黑暗时期”。后来,人们以此为鉴,明确了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必须奉行诚实、公正与维护公众利益得原则与精神。 总之,这一时期得公共关系活动已带有一定得组织性与较为明确得目得性。 2、艾维·李时期(1877-1934年) 1903年,美国著名记者艾维·李在美国开办了一家正式得公共关系事务所,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得问世。该公共关系事务所就是顺应历史发展得潮流而产生得。 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集中,这些垄断巨头掌握了美国3/5得经济命脉,她们得行业分布在铁路、矿山、石油、金融等领域,她们为了自己得利益,不惜牟取暴利,损害公众得利益,无视社会道德,引起社会公众得强烈不满。于就是,整个社会得阶级矛盾激化,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对工商巨头得敌意。在此情况下,终于爆发了以揭露工商企业得丑闻与阴暗面为主题得新闻揭丑运动——一些有责任心得记者专门收集、报道工商巨头得丑闻。这一运动在现代新闻史上被称为“揭丑运动”,也叫“扒粪运动”。 在1903-1912年近十年得时间里,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揭丑文章,从而使许多大企业与资本家声名狼藉。垄断财团不择手段只为了平息风波,结果适得其反,公众对垄断财团得敌意反而与日俱增,于就是,以“说真话”,“讲实情”来获得公众信任得主张提了出来,并越来越得到工商界一些开明人士得赞同。艾维·李就就是“说真话”得社会思潮得主要代表人物。 艾维·李曾就是多家著名报刊得一位记者。她针对巴纳姆式宣传活动得局限性,提出了“说真话”得宣传思想。她认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要获得良好得声誉,不就是依靠向公众封锁消息或者欺骗行为来愚弄公众,而就是必须把真实情况披露于世,把与公众利益相关得所有情况都告诉公众,以此来争取公众对组织得信任。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学习方法:以识记为主,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

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 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 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 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 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纳姆。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当时,这种把新闻媒介视为异己,或利用

中国干部划分-行政级别-九品制

国家级正职(一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二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三品)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四品)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五品)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六品)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 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县处级正职:(七品芝麻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公共关系现状

《公共关系学》课程期中考查论文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我国公关的历史渊源 (2) 1、我国古代公共关系的历史拾遗 (2) 2、我国古代公关分析 (3) 3、我国古代公关思想对现代公关的影响 (3) 二、公关的界定 (4) 三、我国公关的现状 (4) 1、我国公关的可喜现状 (4) 2、我国公关可忧的现状 (5) 2.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公关市场供需不平衡 (5) 2.4从理论研究、教育上来说 (6) 参考文献 (7)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此影响之下,作为舶来品的公关,是应中国的改革开放诞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它的中国化也就是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由此而带来的现状如何?笔者将从公共关系学的历史渊源、改革开放后的再引进出发,加上充分考虑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影响的情况下,对公共关系的现状进行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一、我国公关的历史渊源 其实,在中国,公共关系自古有之,只是系统的、理论化的公共关系学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许多新兴学科传进来的。这里,笔者从历史中找寻一些片段,试图寻找公共关系在我国的萌芽或者说渊源,“饮水思源”,以此加深对其现状的认识。 1、我国古代公共关系的历史拾遗 讲一个故事:大约公元前450年左右,也就是在春秋早期,鲁国的著名机械制造家公输般,正夜以继日,为楚国制造新的攻城器械,准备攻打宋国。楚国可是春秋五霸之一,而宋国却是小国,战争一旦打响,结果可想而知。这时,旅居宋国的墨子挺身而出,通过锋利巧妙的言辞,发动了一场公关战,最终止楚攻宋。这可以说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公关记录了1。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会发现很多公共案例: ?①盘庚迁都 ?②周武王的《誓师词》,列举了商纣王的三条罪状“仁义之师” ?③周朝“采诗”:体察民情 ?④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运用“激励的理论”来搞好内部公共关系 ?⑤苏秦联纵抗秦 ?⑥张骞西域之行

中国领导干部级别的划分

中国领导干部级别的划分 来源:甘立海的日志 一、国家级正职(一级干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二、国家级副职(二级干部): 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三、省部级正职(三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江苏省省长、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四川省军区司令员、18集团军军长) 四、省部级副职(四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部级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部队副军职干部(如上海警备司令部

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的新生活,全球公关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中国公关事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公关选择了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中国也选择了公关。公关,作为一种舶来品,他的导入和传播需要一个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 20 多年的风雨催新花,中国的公关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它经历了公关实务、公关传播与教务,公关理论研究、公关组织建设的递进式发展,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任重而道远。 近20年来我国内地公共关系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国当代的公共关系最初发端于宾馆、饭店和旅游业。这些旅游宾馆业卓有成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显示出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公共关系也被一些国营大中型企业所重视和采用,并在实际中显示出相当大的威力。目前,本土化的公关公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公关市场已初步形成,并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国际公关公诉纷纷抢滩中国的公关市场,与中资公司联营或建立办事机构和业务点,着对中国公关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我国公共关系事业正在迅猛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行业增长迅速,地区间存在差距。一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都是中国公关市场重心。地区差距使中国公关行业发展不平衡。大量事实表明,最近几年的中国地区差别,即沿海省份与其他边远地区的差别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地区差距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些差距不仅表现在GDP 增长上,也表现在社会发展上,而且地区差距与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相互交叉、重叠。虽然二三级城市公关市场已经启动,但地区差别使中国的公关市场无法平衡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行业滞后现象还将长期存在。公关高级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新公司不断涌现,人才流动加剧,总监和客户经理成为市场最紧缺的两种人才。现代公共关系在中国实在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与国际公关巨头相比,本地公关公司的劣势明显本地公关公司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国际公关公司相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其劣势也显而易见:实力较弱,知名度低,业务经验不足众多中资本地公关公司底子薄,知名度低,而与他们竞争的国际公关巨头却实力非凡。在公开竞标中国际公关公司主要以业务经验、服务品质和服务资源取胜,而本地公关公司则过分依赖执行力量。 那么如何解决我国公共关系事业存在的问题呢?首先,克服传统文化心态对公关发展的阻碍,继续在全民中普及公共关系知识。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民族精髓,但其中一些思想却正对公共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崇尚气节、讲求情操是中华民族的浩然之风,但气节观念常演化为“自我中心论”,容易导致自我封闭,对公关的发展极为不利。国人思想中普遍存在的“贵和持中”的思想,会抑制公平竞争, 抹煞公关的个性和创意。然后,建立完善的公关职业培训体系,加快职业化进程。建立完善的公关职业培训体系,是当务之急,也是中国公关业走上职业化的必由之路。公共关系教育应注重培养高级公关人才。高级公关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公关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新时代需要高素质复合型公关人才,他们应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既是公关领域的“专才”, 又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通才”。高级公关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正规高等教育,这也是中国今后公共关系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公关教育重知识、轻技能的现实,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专业公关业务培训机制和培训课程体系,以弥补当前公关教育和研究的不足。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共关系的作用将会被人们更加熟知和重视,中国的公共关系行业也必将真正走向成熟。

论我国公关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我国公关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公关从无到有、从言微到力沉、从被误解到被重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地不断加快,中国公关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从我国近年来的公关事业成就出发,浅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关事业存在的诸如地域差异、人才匮乏等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及解决方案并从七个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公关的发展变化趋势。 关键词:公关现状发展趋势市场 一、我国公关现状 (一)我国内地公关事业的发展成就 我国当代的公共关系最初发端于宾馆、饭店和旅游业。这些旅游宾馆业卓有成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显示出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公共关系也被一些国营大中型企业所重视和采用,并在实际中显示出相当大的威力。 目前,全国的各级公关公司组织超过150家,专业公关公司上千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本土化的公关公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中国公关市场已初步形成,并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国际公

关公司纷纷抢滩中国的公关市场,与中资公司联营或建立办事机构和业务点,针对中国公关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大陆公共关系服务市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IT(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外设)、通讯(包括手机等通讯类产品)、快速消费品、医疗保健等领域为当前主要服务领域。新闻传播、活动执行、企业传播、营销传播和咨询顾问为公共关系公司最主要的服务产品,而奥运公关、网络公关、事件营销、CSR项目和体育传播则成为新的服务手段。公关公司的成长中,实施品牌战略、形象管理和化解危机等方面创造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推动了公共关系实务的发展。 一个行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是走专业化和规范化道路的结果,而要实施专业化,就要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要总结经验,开拓新的领域。公共关系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这也为公共关系高等教育提供了契机。目前全国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和重点理工大学都已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有的大学还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进行公共关系的研究生学位教育。 (二)我国公共关系事业存在的问题 1.行业增长迅速,地区间存在差距。 一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都是中国公关市场重心。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 估计,以上三个市场占据市场份额达60 %以上;其中北京市场占主导地位, 中国公关行业排名前10 位的国际公关公司,在华业务总部绝大多数设在北京,而且90 %以上的公司在上海、广州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由于许多外企在华总部的迁入,APEC 会议的举办,以及成功申办2010 年世博会,上海市场成为另一个亮点。但地区差距使中国公关行业发展不平衡大量事实表明,最近几年的中国地区差别,即沿海省份与其他边远地区的差别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地区差距最严重的

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

一、阐述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论述、1页)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古代西方的类公关。外国古代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工具、演讲和人际交往等手段去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一方面利用武力、一方面用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这可以算是早期公共关系的萌芽。 主要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注重具体方法技术研究,如演讲,修辞,逻辑,旨在说服他人。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强调怎样用语音来影响听众的艺术。 中国是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公共关系思想与活动,可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安石等安邦治国方案及政治活动中体现了古代公共关系思想。如老子提倡“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兵家认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原则;法家以“性恶论”应用法、术、权、势来管制民众;纵横家则提倡“远近交攻,纵横捭阖”的思想;儒家孔子提出“仁政”忠恕之道、信义为重,孟子提出“君轻民重”、君王应体恤民情。古代公共关系重视民心所向,调节施政措施;守信用,重信誉;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和的重要作用。 纵观中西方古代的公共关系,都带有浓厚的功利性;盲目的,被动的进行原始状态的公共关系,本能的自发行为,没有明确的公共关系意识;与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没有分化出来;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不涉及经济。 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但在社会的长期不断发展中,都为现代的公共关系积淀了一定的经验。19世纪中期,公共关系开始由原始向现代、由朦胧向清晰、由零星向系统、由感性向理性的历史性转变。到了20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开始在美国出现。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菲尼斯·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爱德华·博内斯时期以及斯科特·卡特李普和弗兰克·杰弗金斯时期,基本走向成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全世界延伸,公共关系发展职业化、行业化,理论规范化、国际化,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发展。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总部在日内瓦。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这些年全国逐渐开始公关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公关人才。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国家对公共关系变得更加重视。尤其是社会与信息高速发展,国家更需要掌握公关主动权。

中国公关发展史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史 20131324243 新闻二班张榕麟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美国的《韦氏新九版大学辞典》. 所谓公共关系,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共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以帮助组织建立并维系与公众间的双向沟通,了解,接纳及合作为目的,参与处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纠纷;帮助组织了解公众舆论并做出反映,促进公众了解组织和事实真相;帮助组织随时掌握并有效利用变化的形势,预测发展趋势,使之成为组织的预警系统.公共关系以使用有效,合适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来为组织和公众利益服务. 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20年的发展,尽管有起有落,但主流是健康而强劲的,这为公共关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共关系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公共关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是同步而生,同步而长.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⑴拿来主义时期(80年代初——1986年) 拿来主义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 早在60年代的中国台湾与香港,较早地接受了公共关系思想的洗礼.80年代初,中国大陆出现公共关系,主要是在沿海改革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的一些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中率先出现的,这些公司在运作过程中设立了公共关系部,招聘培养了一大批公关从业人员,开始了早期的公共关系业务.接着,中国早期的公关从业人员在这些或洋或中的公关部里开始出现,一个崭新的职业群体开始浮出水面. B,国际著名公关公司抢先登陆中国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开始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国际公关界摩拳擦掌冲入中国市场,捷足先登的是世界上最早诞生(1927年)也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的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1984年率先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博雅也向中国投来了深情的目光,与中国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展联手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诞生于北京的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这些国际著名公关公司带来的新思路,新的国际操作规范都极大地催发了我们本地公关公司的出现和成长. ⑵自主发展时期(1986年——1993年) 到80年代中期的中国,公共关系作为拿来的事业经过本土的消化吸收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逐渐被社会接受与认知的氛围,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公共关系事业的职业化,公共关系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前景展望 所谓公共关系,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共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以帮助组织建立并维系与公众间的双向沟通,了解,接纳及合作为目的,参与处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纠纷;帮助组织了解公众舆论并做出反映,促进公众了解组织和事实真相;帮助组织随时掌握并有效利用变化的形势,预测发展趋势,使之成为组织的预警系统.公共关系以使用有效,合适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来为组织和公众利益服务. 中国的公关业诞生已经20年了,经历了20年的发展,尽管有起有落,但主流是健康而强劲的,这为公共关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共关系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0年来已经初具规模,现在也赢来了最好的机遇期,美国的公关业诞生之际已经101年了。日本的公关业也有了50年的历史。但是我们看看,这样两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公关业,美国的公关业年增长率不超过6%。2003年,日本公关业的营业额相当于人民币28亿。在2003年这一年,中国公关业的年增长率超过了30%。它的年营业额超过了33亿人民币。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第一,最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通过传播塑造城市形象对危机事件的专业管理等方面逐步认识到了公共关系作为管理的重要性。这包括了北京市申奥和筹备奥运的公共关系,抗击非典的公共关系,中法传播年的传播策略等等。目前,上海市博厅已经在上海地区评选出的公关新中录用公务员,北京市奥组委也通过竞标的体系报聘公共人员,今年5月份在北京承办的全球财富论坛又是一个公共关系在政府领域应用的实例。这些都说明公共关系在政府事物中它的作用不断显现。 第二,国内的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跨国并购、公关策略中不断学习、掌握公共关系的使用。通过一些成功不成功的案例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增强,通过一些成功不成功的案例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增强运用公共关系解决问题的本领。今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巴基斯坦视察海尔工业园的时候说海尔的成功靠的是它的品牌,自己的品牌就是竞争力和影响。在最近召开的中国品牌论坛上我们看到所发布的消息中中国企业已经有品牌的突出。联想、海尔、中海油、中石油的跨国并购中公共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品牌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使得社会公众不断的把品牌、声誉、诚信中的问题带到以商家、医院、饭店的这些甲方的博弈之中,在双方的博弈中使第三产业度公共关系的需求激增。 第四,传统媒体的改革与创新包括了多种机制的引进和营销模式的改革,以及新媒体的发展包括互联网、博客、goole、msn等等,刺激了以传播为主体手段的公共关系。我们知道一条有利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声誉,一个坏消息可能酿造一场危机。那么如何做好危机公关?引起了各方的注意,这也诱发了以平面媒体作为传播方式公共关系的思考。 第五,2008年国际公共关系得到了政府的批准,大会的筹办为公共关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的公共关系前景广阔,但发展中也应慎重。公共关系当前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带来的机遇。我们知道,行政许可法等一些法规的实施、权利的下放、回归于民。政府从管理到服务的转换需要树立政府形象,当然需要公共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大型国企可能由多种经济成分来参股,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架构。医疗体制的改革废除了顶点医院,医院的竞争、品牌竞争和医院医患关系的加重也给公共关系带来了机遇。 我们知道改革初期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那时候我们所注重的是企业和市场,而现在除了要强调企业市场,我们还要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这就更强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中国官员级别划分(免费)

中国官员级别分类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 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县处级正职:

中国媒体行业公关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媒体行业公关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媒体行业公关现状与问题分析 媒体常常作为其他公关主体的外部公众对象出现,同时又是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渠道。但是,作为一个个独立或半独立的组织,媒体也有自己的公共关系需求,随着传播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需求也愈来愈迫切,中国媒体行业的公关活动已经悄悄萌动。 中国媒体行业公关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媒体已经有了作为公关主体的意识,一些针对外部公众的公共关系行为可圈可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媒体形象广告屡见不鲜,新兴媒体纷纷通过展示形象粉墨登场。此类公关广告大多以其他媒体为载体,作为载体的媒体可能是同一个报业集团内的其他报纸,也可能是非同类媒体。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在《南方周末》上做的公关广告的主人公永远是西装革履的男性白领,也即该报的典型读者,同时代表了该报追求成功、追求财富、关心政治经济的中产阶级媒体形象。《新京报》的户外公关广告永远是那句曾引起争议的话——“负责报道一切”,它不但传达

然趋势。 再次,大型的公共关系策划比较罕见,公关活动缺乏创造性,没有新鲜感。香港凤凰卫视比较善于策划大型的公关活动,比如邀请余秋雨参加的那次大型跨国采访报道活动——“千禧之旅”,不仅为凤凰卫视提供了丰富好看的独家报道内容,还借余秋雨的书《千年一叹》为自己做了一次很好的形象公关。大陆的媒体在这方面则乏善可陈,公共关系活动规模都比较小,且难以走出传统的套路,尽管有一些创新的尝试,但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屈指可数。央视的“感动中国——CCTV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尝试,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在电视机前落泪,树立了央视的一个品牌,遗憾的是,该活动仍显得稳健有余、活泼不足,主旋律过浓,不够贴近百姓生活。 以上是笔者对于中国媒体行业公关现状与问题的粗浅分析,管窥全豹,难免有所疏漏。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媒体行业已经不再把自己单纯地看作宣传工具或传播渠道,相反,开始扮演公共关系主体的角色,有意识地处理与己相

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关系历史、现状、未来 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 针对公共关系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内地至今的发展状况,有人用这样的一首诗来形容它:“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骨垛,慢腾腾地暖烘烘”。这首诗前两句写茅草燃烧时的火焰非常大,但一下子就熄灭了。后两句写树根燃烧时虽然不旺盛却耐久。该诗的意思是说,在公共关系在刚传入我国大陆时,确实出现了一哄而上,比较乱而又比较短暂的发展现象,后来公共关系研究者和实践者经过逐步调整使公共关系逐渐走向了一条比较平稳扎实的发展道路。具体来讲,从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初创阶段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传入中国,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趋势是:从地理位置上看是自南向北,自东向西扩展的;从地形来看是从沿海、平原向高原,山区扩展的;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是从

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展的;从行业部门来看是从服务业、企业向政府、文教、军队扩展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了第一股公关热,其特点是:一见钟情,一帆风顺、一夜成名。人们对它一见钟情,在沿海特区、酒店等服务性行业一帆风顺地发展起来,继广州中国大酒店,白天鹅宾馆,北京长城饭店率先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之后,1984年在国营企业中出现了第一个设立公共关系部的厂家——广州白云山制药厂,1984年月12月26日,《经济日报》报道和介绍了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发表社论呼吁社会各方面重视和研究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这为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以及公共关系被人们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接受,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由新闻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传播,尤其是电视剧《公关小姐》的播出,几乎使公关一夜成名。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普及阶段 可概括为内冷外热、内忧外患、内通外联。内冷外热是指新闻界、学术界的热炒使公关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趋之若鹜的职业,而此时的公关业内部处在

中国行政级别官员英文对照

中国行政级别官员英文对照 中国行政级别: 省:Province (省长:Governor), (代省长Acting Governor, 副省长Vice Governer) 市:Municipality (市长:Mayor), (副)市长:(Deputy)Mayor 部:Ministry (部长:Minister), 委:(State) Commission ( 书记Secretary主任:Minister), 自治区:(Autnomous) Region (主席:Governor) 市:(Prefectural) City (市长:Mayor), 司、厅、局:Department (司局长:Director-General) 县:County (县长:Magistrate or County Chief), 处:Division (处长:Division Chief)

镇:Town (镇长:Mayor), (副)主任(Deputy)Director-General 科:Section (科长:Section Chief) 主任科员:Chief Officer;副主任科员:Associate Chief Officer;科员:Officer (当然,这里的Chief Officer容易与西方的CEO混淆,听上去有点犯上作乱。或可参照国际惯例这样来译:主任科员:First Officer;副主任科员:Second Officer;科员:Third or Associate Officer) 各国行政级别选用不同英文名称没什么奇怪的。就连英美加澳新各国的行政头衔也不一致。在美国,department就是“部”,相当于中国用的“ministry”,而英国的好多“部”则用“office”,如“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外交部)”、“Home Office(内务部)”。中国的“部”用“Ministry”,“司”用“Department”与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基本一致。只有党中央的“部”用“Department”,如“中组部”、“中联部”、“中宣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