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地产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地产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地产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地产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大陆,商业地产由于其出现和发展时间不长,历程复杂,确切说目前尚没有什么权威的理论和规范的宝典可以全面参考指引。粗略的计算,如果从中国改革开放的80年代算起有了市场经济的苗头开始,至今尚三十年不足,而真正算得上或者标榜着“商业地产”的时代或者还要推后到90年代才算是兴起。

那么什么是商业地产呢?这个概念众说纷纭,没有一个严格意义的修辞来规范。我且简单的用拆字游戏来解析为:“商业+地产”。从其自身固有的模式来看,商业地产又可以理解为:商业运营管理和房地产投资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同时这种复合模式通常都伴随着项目运作周期长、资金投入高、行业专业要求复杂、投资高风险与高回报等基本特征。商业地产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大型和超大型购物中心、社区购物中心、零售百货业、专业批发市场、专业零售市场、主题商场、商业街和步行街、社区零售门店、大型综合超市、各种连锁门店、专业连锁大卖场、零售品牌店、现代生活街市以及各种商业写字楼等等,也有将各类型酒店和饮食娱乐业态等纳入商业地产范畴的。我的看法比较简单,商业地产的载体躯壳是房地产,核心灵魂是商业运营,商业地产可以引发三种价值,一是房地产本身物业的增值,一是商业流通经营的增值,一是商业运营和房地产开发的品牌增值。

而在诸多种类商业地产形式中又以四种形态极具代表,其一是以大型或超大型购物中心和区域购物中心为代表的MALL形态(购物中心)。购物中心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主要在美洲,面积在几万平方上下,50年代变化成为地区性的购物中心,80年代开始出现大型购物中心,面积达到十万平方,到了90年代,巨型购物中心出现了。在中国,购物中心,尤其是大型的和巨型的购物中心更一度成为多数人心目中商业地产的代名词。购物中心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商业形态,其产生背景是城市居民对现代消费模式的需求,其目标客户是大众性的,其建设一定要以相应的区域购买力为基础,而体量庞大、业态复杂的购物中心则最容易陷入无个性、无特色的误区。根据相关资料反映,我国目前购物中心正处于开发投资爆发期,众多的一二线城市争相出现大量大型的购物中心,甚至有攀比购物中心规模的倾向,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同质化竞争和过度重复投资。因此,在不远的将来,购物中心形

态的商业地产将会由盲目投资建设而无序竞争进入理性包容消化和主题特色竞争状态。一些成熟的开发商和运营商更是已经展开了新一轮购物中心主题化运动,力求在建设爆发期后迅速的找到极具竞争力的创新的以功能组合化形式展现的商业地产定位,祈求通过“商业黑洞”效应慢慢扩大商势圈从而消化爆发后的臃肿体量。此举也将导致新一轮的各类商业业态洗牌,商势圈内各式商业重组,最后引发作为商业运营载体的房地产因势而动,投资机遇层出。同时,由于建设爆发期的后遗症,不少盲目投资而又不具备运营实力的购物中心将会发生权益易手或者资产重组,将会由一些具有相当运营实力和运营基础的投资运营者或者是具备运营资源整合能力的金融投资者以各种方式入主,以图掠取在特定条件下规避风险的高增值和高回报。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购物中心在诸多商业地产形态中是最为考验资金和运营的中长线投入的,如果抱着是短线投机的心态,碰都不要碰!关于购物中心,我认为有些观点也值得参考:譬如普遍有共识认为基于对购物中心作为投资工具进行价值分析,研讨购物中心的价值如何在资本市场兑现,是投资基金和开发商的共同需要。购物中心的价值分析核心首先是对其稳定的主营收益如何转化为资本市场的现实价值进行分析。在传统经营模式下,购物中心在统一业权前提下实现统一运营,是目前大陆经营成功的购物中心的主流模式,此种模式下稳定的主营收益通常依其重要性顺序为:租金、管理费(综合服务费)、广告租赁、停车场收入和场地活动收入等等。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联系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动态需求变化,并最大限度的创造并满足这两个需求,以综合创新其衍生产品,获得相应的衍生收益。通常一个成功的购物中心经过综合创新,产生的衍生收益可以达到主营收益的20%-40%甚至以上,而且,衍生收益的增长对主营收益的增长具有同比性的效应。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购物中心此种形态商业地产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并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规模面积和硬件设施层面之间,而是能否提供高附加值的高增长。当然这就必须高度依赖投资者、开发商和运营者的有机整合了。

中国大陆商业地产中另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形态是“行业性商业集散中心”,有人还给了它一个雅称:ICBD(行业中央商务区)。不管叫什么,这类集散中心,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其行业性和专业性。这种形态与前述的购物中心截然不同,甚至刚好相反。它的目标客户是小众性的和行业性的,相对与购物中心而言少为人知。ICBD的雅称脱胎于城市CBD概念,

多是指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中,汇集了一个或几个特定行业的贸易、采购、展览、研发、信息、物流、金融等于一体的项目,其最突出的形态是贸易,而其它则是配套的服务功能。在早期普遍的官方评价中,多以“集散地”这样的概念出现,也形象的描绘出这种商业地产形态的核心商业价值功能:集散。这种以集散为主要价值功能体现的商业地产几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诞生的,绝对是在打破计划经济转而向市场经济过度转型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这些“集散地”,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市场了,这些专业市场涵盖了以专业批发市场、专业零售市场和一些批零结合的专业主题市场,这些专业市场尽管由于其行业特性而并不为大众所高度认识,然而在中国的商业地产领域却是举足轻重。目前我国各类专业市场规模庞大、数量众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商贸流通、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9万多家各种类型的专业交易市场,每年总交易额近5万亿元,而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市场就达4000多个(其中超10亿元以上的500多个,超100亿元以上的有40多个),其中行业分明的专业市场数量约占55%、专业市场中以批发为主的约占60%,批发市场的交易额约占总交易额的70%以上,交易年增长率20%以上,是全国GDP增速的的两倍多(以上数据来源于专业地产顾问机构收集仅供参考)。近几年,中国专业市场在规模、功能、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因应社会、经济、人文等市场因素进行着不同层面的深层次变革,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态势。

“行业性商业集散中心”因其形成的特定缘由,多以专业市场为核心表现。而中国的专业市场大多以批发为主,它们起源于80年代初期,大致由四个方面形成,一是原有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在原有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三是有心者揪准市场需求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兴建的。四是在传统的行业产销相对集中地带自由聚集发展的。在层次级别上,很多行业的专业市场按整体可划分为一、二、三级的:其中依托产业资源、依托中心城市、直接和生产厂家进行联系的是一级市场(如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二级市场是以交通枢纽为基础,进行商贸批发、流通,再向下一级延伸的市场(集散中心专业市场);第三级市场是面向终端市场的市场(区域性专业市场)。90年代以来,中国批发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数量、种类、功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工业

产品、农副产品、小商品、建筑装饰材料、生产资料等为主的,包括皮革、五金、建材、家居、食品、服装、纺织、电器、电子、化工、医药、汽配、玩具、机械等在内各类综合性专业市场,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个超亿元专业市场中,拥有量前8位的省份依次是:浙江、江苏、山东、广东、河北、辽宁、湖北、湖南,已占全国数量的66%以上(以上数据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

专业市场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代专业市场是传统的摊位制的交易场所,由众多需求者集中在某个场所来完成某项交易,批发市场就是完成这个功能,供应者把货卖给需求者,需求者再运给生产地和零售商,属于低级的市场形态;随着组织化程度的提高,采购者或供应者数量增多,规模增大,过去的批发市场已经不能胜任这个变化,于是开始演变并出现拥有物流功能专业的第二代批发市场;第三代专业市场是专业市场开始成为商品展示为主的场所,这类批发市场往往是规模比较大,以展示为主的交易批发市场,是国内主要发展趋势,其以国际贸易作为背景,为国内众多的企业提供一个走向国际市场的平台,为众多的国外企业向中国展示产品;集企业集群采购商品展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于一体的第四代现代专业市场诞生了其是以专业市场为基础的产业综合性服务平台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采购中心。第四代专业批发市场在国内如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最为典型,以现实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城为现实依托,以虚拟电子商务平台(中国小商品数字城)为新阵地,以产、供、销、运、外贸一条龙的成熟产业链为保障,确保了市场的有序繁荣发展,并且网络交易量呈现出较快速度的增长和发展,真正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专业市场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扩大化。

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专业市场在配置资源、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形成价格、解决就业、增加税收、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各地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健康发展。以上算是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行业性商业集散中心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规律。根据这些现状和规律,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核心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向行业规模化和专业功能化方向发展。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正越来越向专业化市场方面转换,专业市场也越来越向批发市场转换,专业批发市场的数量、营业面积逐年上升,成交额大幅上涨,而不具特色的综合市场则逐年萎缩。一方面,规模大的专业批发市场不断

发展壮大并随交通改善不断增强辐射范围,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经营者所提供的产品规模也在迅速扩大。未来,在全国形成数十个象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武汉汉正街、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安庆光彩大市场等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的航母级重点专业市场是必然的,它们将发挥重要的商品集散枢纽、进出口基地和批发辐射中心功能。而规模化的发展,又必然会导致大型或超大型专业交易市场越来越转向专业批发辐射功能,逐渐把销售的末端留给零售商业和各地小型市场,脏、乱、差、散的传统中小批发市场将逐渐减少和搬离密集人口的城市中心。

2、行业的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行业分类越来越细。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很多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向生产领域延伸,以利于畅通供应渠道,掌握优质货源,减少流通成本,依托产业基础,确立价格竞争优势。这将导致各类市场之间在经营范围和产品品类上的分化和区隔越来越细,集中销售某一类别或某一区域的,甚至是某些品牌的商品,以求通过特色经营,获得最大的辐射广度和强度,占据最好的区位优势。这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已可以明显看出,除了传统批发市场外,许多内地综合市场或零售市场中一小类的商品,如纺织、五金、玩具、酒店用品、包装机械、农产品、美容化妆品、眼镜等在珠三角、长三角已发展成为非常专业、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链专业批发市场。

3、运营和交易方式将向信息化与集约型转变。其实批发市场不是简单的商品中转站,必须具备“商品集散、财务结算、信息传播和价格形成”四大功能。因此,未来将围绕上述四大功能的实现来进行完善,逐步把批发市场建成商品的集散中心、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统一结算中心。走出干篇一律的摊位制对手交易模式,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摊位制经营为主的传统交易市场将产生根本性影响。把连锁、代理、配送、拍卖、信息互动等现代营销方式引入批发市场,大胆探索网络交易、仓单经营等符合批发市场运作的现代交易方式。要积极促进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形成全国联网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推动批发市场朝着适应现代流通改革要求的方向发展。

4、体制和投资形式将向多元化转变。各地实践已经证明,批发市场的单一投资主体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批发市场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批发市场运行和管理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通过对现有批发市场的改组、改制,努力实现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联

合,实现批发市场的战略性重组,通过股份制形式来经营管理批发市场,并培育一批全国性的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加强联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各同类市场要通过兼并、联合,扩大市场规模,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批发辐射力,推动专业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未来中国商业地产领域里头专业市场将成为一个主要大力拓展扩张的部分,甚至成为许多地区性的核心经济,如何因应其主要特点和发展变化趋势是非常值得投资者和运营者高度关注的永恒课题。

接下来再看看商业地产形态中的商业区街(步行街)模式。社区型或者都会型商业区街和商业步行街是当前都市商业地产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代表形态。近年来,步行商业街正在成为中国城市新的投资热点和城市名片,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现代的步行商业街。进入21世纪,我国许多城市开始出现规划和建设步行商业街的高潮,步行商业街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形象提升的重要内容。

据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现在,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商业街存量已超过3000条,步行商业街存量已超过200条。以每条街平均600米长度计,全国城市商业街长度累计已超过1800公里。以每条街平均建筑规模5万平米计,全国城市商业街总规模累计已超过1.5亿平米。一些城市的新建商业街长度正在从1公里、2公里延长到3公里,不断刷新创造新记录。更多的城市规划在未来的5-10年内,打造10条甚至更多的商业街。可以预计,在未来的2-3年内,全国商业街的数量将超过5000条。

步行商业街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一是由于中国轿车发展较晚,人们更喜欢就近到商业集中且行走安全的步行商业街购物;二是因为中国人传统里根深蒂固的怀旧情结,中国的古都、古城、古镇、古街很多,传统商业街大多有上百年、几百年历史,它是传统的民族工商业荟萃之地,有着太多的名人遗迹、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和传统文化的穿透力,是鲜活的“清明上河图”;三是中国人天生爱热闹,每逢节假日城里人爱逛街,乡下人爱赶集,位于市区繁华地带,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观光于一体的步行商业街必然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最佳选择;四是因为步行商业街不仅是承载人们购物的场所,也是城市的“名片”和“客厅”,是城市改造中的

点睛之笔,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商业发展的繁荣程度,进而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以上资料来源于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咨询研究中心)好的区街商业模式或说是步行商业街能够恰如其分的利用城市运营和发展规划,将之前的一些商业地产形态整合在一个特定的具有历史商业传统或新兴城市运营规划的大平台之上,可以是购物中心和各种零售业态和卖场等的大整合,成功的区街商业,与其说是商业地产发展,倒不如说是城市运营发展来得更贴切。

未来我国以步行商业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商业区街模式将会与国际接轨,从传统的综合型自发形成的区街商业,转型并升级换代成为以主题特色为核心吸引力的具有鲜明地域或区域文化个性的区街商业组合,世界上较为经典的区街商业非常多,我认为邻近的日本秋叶原和韩国明洞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当然,区街商业模式更多需要依赖政府层面的主导和配合,并不是简单的自发形成或者投资者策划开发可以实现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政治体制之下。

目前,已经有许多房地产投资者和开发商已经瞄准中国区街商业模式的更新换代和升级转型,与政府合作,利用城市运营规划改造之机大肆掠取城市土地资源,借道政府旧城改造而重新整合城市核心商业地产元素,焕发创新型商业地产投资开发运营模型,实现商业增值和高投资回报,当然,他们成功的前提是具有充分的资金和政府关系资源以及成熟的开发运营团队等等。

最后,我们也认识一下都市商业地产的新贵:主题商业平台。在商业地产中,尤其是在一些一线都会城市,在90年代末人为地悄悄的开发出更新型的商业地产形态,这就是以消费对象为核心,以消费习惯为轴心的创新型的主题化商业平台。这种形态的商业地产能成为一种代表,不是因为其特定的地理位置,不是因为其庞大的规模,不是因为其一流的硬件设施,而是其因应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进行行业业态有机整合的前卫模式和创新能力极具代表性。全国的代表之作当属广州市第一个成功的著名的地铁概念商业地产项目:“流行前线名店城”。如果说购物中心是大众的商业平台,涵括各个阶层各种人群各色消费;专业市场是小众性的,行业性的,在商业流通层面具有特定的排他性;区街商业则是都市名片,已经有点脱离商业地产研究的范畴了;那么,主题商业平台其实更像是一些独自玩耍的小孩,不经

意的躲藏在大人们的视线之下,稍不留意,他们却建起了一座广夏,大人们还全然不知呢!

所谓主题商业平台确切的说是一种商业经营的创意模式,主要的特点在于商业经营从传统的按方式与产品为主要特征区分装换成为按照消费对象和消费行为来整合,过去的商业平台和商业形式常常是因为交易的方式或者经营商品的品类划分为不同种类的商业,如百货业态、零售品牌店、品牌连锁店、大卖场或者服装服饰商场、电器电脑商场、精品首饰商场等等。而主题商业平台则是在充分研究消费者消费层次划分和消费行为划分的基础上,整合相似类型消费习惯和消费对象的消费商品在一个平台上,商品的种类没有关联性,经营手法没有关联性,交易方式没有关联性,所有的关联都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上,于是出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阶层,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都趋向于一个能够集中满足相似消费行为习惯的商业平台,形成别具一格的商业经营模式,这些主题商业由于其独特和唯一性,通常能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形成商业亮点,交易畅旺,在这样的商业平台上的商家利润客观,吸引了更多的商家争相谋求进驻这样的商业平台而造成商铺的租值飙升,为投资者和承租者都带来可客观的投资回报并带动周边商业地产的迅速增值。以广州的“流行前线”为例,1999年开业时公开租金平均价格是每平方150元左右,现在二三级市场的租金平均价格是每平方2000元左右,仅仅七年多的时间,租金价值已经翻了十几倍,不可不谓是一种商业奇迹。

其实主题化肯定是未来商业地产实现高增长一个重要手段和先进模式,无论是毫不起眼的精致特色商业平台,还是商业饮食娱乐服务平台,乃至专业市场和购物中心均在不同程度上尝试主题化,务求实现商业和地产双增值的最大化。

以上通过分别重点陈述商业地产里头比较特别的四种形态,以期让大家基本了解中国大陆商业地产的目前状况和未来趋势,如果从整体商业地产领域宏观层面来做一点大胆前瞻,我个人认为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的一些特点和方向:

一、房地产投资开发方向和目光逐步转移到商业地产。

政策不断出台,商业地产市场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如《<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中“对于同一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累计开设店铺超过30家的,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控股,出资比例不得超过51%”,便利于吸引港澳资金进一步流入内地商业地产市场。国务院《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对外资炒作内

地房地产作出了一定限制。该政策对住宅市场影响最大,而对商业地产则并无太大影响,反而将促使部分投资从住宅市场转向商业地产市场。目前,内资、外资、开发商、运营商齐头并进,掀起了一波商业地产扩张的高潮。一贯采取扩张发展战略的企业大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批在区域市场站稳脚跟的企业也开始迈出异地扩张的步伐;许多外资企业也纷纷加入到商业地产扩张的浪潮中,令商业地产更多的响起强者的声音。其实大多数房地产业界人士都已经不否认,商业地产恰如十几年前的家用电器市场,充满了变数和机遇,也将在未来几年进入经历一些洗牌过程。

二、大量海外资本瞄准国内商业地产大蛋糕寻求切分。

未来商业地产的融资渠道出现新变化,多元化格局初显,由于国内融资环境的挤压,商业地产企业纷纷寻求新的融资模式,REITS作为一种理想的商业地产融资形式被普遍看好。但由于海外上市的条件和门槛较高,REITS的成功在中国还属于“个案”。海外资金也逐渐成为商业地产的重要资金来源。2005年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总金额高达23亿美元,其中购买商铺和写字楼的有16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美林、高盛集团和美国花旗集团4支海外规模资本先后涉足中国房地产投资领域,国际投行淡马锡基金和老虎基金也通过斥巨资购买内资企业股权,目标直指国内优质商用物业。海外资本进入大陆商业地产市场,与国内传统房地产企业除了竞争也有合作,加入做大蛋糕的同时也势必参与蛋糕的切分。海外资本的大举进入和纵深发展,将商业地产市场“搅和”的机会多,竞争也愈发激烈。

三、商业地产开发和城市运营规划紧密结合相互联动。

随着商业地产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国家和政府都已经意识到并开始组织针对城市运营规划而配合的商业地产投资开发管控和引导,必定会出现各种机遇。如业态替代机遇,目前我国临街商铺和社区商业的服务仍然局限在购物和生活服务方面,休闲、娱乐类设施大多集中在传统商业中心,随着消费者对休闲、娱乐等体验式消费需求的增强,满足社区和区域市场的中小型休闲商业项目将是未来开发的热点。如连锁扩张机遇,大型商业连锁企业的扩张冲动将形成商业物业新的需求动力,商业企业的连锁化和大型化增加了对商业物业的需求。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商业网点规划的推进,对传统批发市场的改造加速,也形成了商业地产需求的一股新动力。如新区发展机遇,由于交通拥堵、租价过高、竞争过度,传统商

业中心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正在衰退,多商业中心将成为未来城市商业新格局。城市郊区住宅的全面开发与道路的改善,为新兴社区商业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等等。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条例》,规定各城市需要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并建立大型商业网点听证制度即是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

四、专业运营商作为独立的角色出现在商业地产领域。

商业地产操作模式将在未来几年从地产开发模式向商业不动产运作模式转变,从开发时代向运营时代转变。目前商业地产基本都是在传统房地产的基础上延伸而来,大家更多的把商业地产和传统房地产等而视之,没有专业的商业运营观念,更没有专业的商业运营商。而商业运营的订单开发理念将获得普遍认同,面对目前商业地产开发出现的种种困境,更多的商业地产开发企业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积极思考,开始调整商业地产的运营方式。住宅开发式的“先开发、后销售”的运营理念被打破,“先定位招商,后投资建设”的订单式开发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国内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机制正逐渐走向成熟,符合商业地产发展规律和特征的运营理念开始流行。

五、商业地产的核心竞争力将从资本转移到运营团队。

过往和目前商业地产更多让人关注的是资本的状况如何,这里的资本除了资金还有土地资源掌控能力等。未来商业地产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将最终落实到从事商业地产开发经营和管理的企业上,依托商业地产这一实体资本,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必定是团队优势,其中具有长期经营管理商业地产经验的团队,在商业地产开发和经营全过程应该居于主导地位。人才虽然很重要,但是单一的人才不是核心竞争力,而只有在一定时期内,优势团队才可以称为核心竞争力。

除了上述一些特点和方向,未来的商业地产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盲目发展、投资先天不足、运营方式缺陷、后期管理不足将是困扰商业地产的四大问题。一部分城市的商业地产盲目投资和建设带来非常大的过剩,有数据显示,现在商业地产空置率已接近30%,近3000万平方米空置面积占用大量资金,形成投资浪费。商业地产很多投资商并未按经营需要建设商业用房,大多后天改造而缺乏必要配备,先天不足。部分商业地产的投资经营方式是建好出售,整个经营模式被分割,商业设施整体功能受限,商业地产出售后的纠纷、服务、

整体管理不足也随之而来。因而,如何处理好商业地产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也将是未来商业地产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进入世纪以来,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地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地支柱.在这种大地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地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地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地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地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地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地规范化发展.虽然在过去地几年中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不完善地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作为有着刚性住房需求地房地产业依然会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而本文地研究在理论上金额以指导我们今后更好地完善这个产业.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地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地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地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地绝大部分,年这一比例约在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年有较小回落,年至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地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地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地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地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地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地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地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地想法,也有地方政府地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发布地《个市县年至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地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年联合召开地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年月至年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月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宗,涉及土地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地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地波动,从年至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地,国家统计局公布地数据显示,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首度超过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地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但是这一情况到年随着国家调控地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年房地产市场相比年下降了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地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地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地主观意愿,房地产地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地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规模是非常巨大地,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地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地变化,也直接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2016年 巴曙松:中国房地产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观点地产网讯:4月12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深圳出席活动时表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巴曙松指出,即使是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新屋销售和新开工面积之间的传导周期越来越长,这是典型的行业在逐步收缩的趋势。 关于近期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巴曙松认为,跟这些一线城市长期供应不足有关,如,与一线城市长期土地供应不足,容积率定得偏低,对于人员流动趋势判断没有充足的预见性等,都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个改变不了整个房地产行业逐步在往下回落的趋势。 对此,他提出建议要化弊为利,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其中强调城市土地建设。 他表示,房价上涨的城市基本上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货币选票选出的中心城市。下一步配套的改革要变成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比如深圳,如果地价上涨让很多制造环节在深圳有压力,就应该主动迁到东莞、惠州。相应的,深圳和东莞、惠州的地铁、城际的交通、生活的便利就要打破原来的土地制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制度,要有城市群的布局规划大格局。 巴曙松总结称,要把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顺势引导成建设未来城市群的正面发展动力。 2015年 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走上转型之路 目前,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从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情况

中国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趋势

1.价将持续攀升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处于增,由于人们对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大家都注意到小宗干辣椒生姜绿豆大蒜部分药材价格根本无法,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的过程毁灭了大量的,原本种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长满了和,于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让价格暴涨,这和串通一点关系没有。同时,原本安心种绿豆的如今都到镇里或者县城打工去了,同样的道理,除了粮食价格(这个不敢怠慢)和廉价季节性蔬菜,其他食品价格会一直上涨。顺便说说,很多人对最近几个月价格暴涨疑惑不解,其实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并不是中介们炒作,而是旧城改造和。原本住在的数量众多的蚁族被拆迁驱赶,要么住好的,要么离开,蚁族根本没有,只有通过合租分摊,房租涨价是必然。房租价格将等于或者高于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价格还将上涨。直到出现下降为止(这个现象在大城市10年内不会出现,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就明白了)。至于,商品房价格,个人以为,只有到普通的买房出现亏损的时候(比如08年的断供),房价才会下跌,问题是,已经绑架了中国,成为了一种的鸦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国家宁愿用的方式来剥削,也不愿意让持续下降。所以,国家会用的方式(多多发行就行了)来保持的稳定,结果是其他价继续暴涨。 2. 3.1 4.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4. 5.未来随着中国的进程的加速,城市贫困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并成为真正意义的绝对贫困人群,这些城市贫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来源是自己的,一旦立即出现生存。他们从事着低附加值的简单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他们由于的生活不稳定很难找到对象(特指

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是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的主要实施者。社会健全体系,同时加强对基层的,加强的度,尽力确保。 6. 7.其实,没有人想贫穷,没有人愿意贫穷,贫穷是一个,消除贫穷是社会发展和的应有之义。在今天的中国,由于的畸形,很多人把贫穷等同于耻辱,这种对贫穷群体的讥笑和蔑视是极端病态的社会行为,那些不高的普通,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是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比如环卫,冬天,凛冽寒风吹过的早晨,他们在默默的扫雪保持的通畅,夏天,火辣太阳炙烤的大街,是他们无言的清扫美化着城市的街道,他们辛苦而卑微的活着,收入不高,可能还要用微薄的薪水为自己在繁华城市读书的儿女缴纳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他们勤勤恳恳却处处遭人白眼。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相反,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那些靠坑蒙拐骗,靠假冒伪劣,靠倒买倒卖,靠炒房炒地,靠污染环境,靠道德沦丧而发家的人,才是应该被鄙视和嘲笑的。今日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太过狭窄和功利,导致大批无良,因为有钱而成为社会膜拜的对象,却没有人去追问:他污染环境了吗?他了吗?他是黑社会吗?他搞权钱了吗?他了吗?他做慈善了吗?没有人追问,没有人关心。大家只关心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他们所到之处,人们顶礼膜拜狂热鼓掌,虚心的请教发财经,着从他们身上学到所谓的成功经验从而一夜暴富,然后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成功的商人,他们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发财真经和盘托出的,道理很简单,教会了你对他有好处吗?传说中的确实写了几本书教大家做,但是,他出书的目的是通过书的畅销来赚取子,不是为了教你做企业的经验。他的书我看了很多遍,没有看到多少有的,远不如看道德经有意思。希望大家在这个欲横流的社会里冷静思考,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别人的价值,多多关心社会的公平公正,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身边

2020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1、中国商业地产投资:占比趋于下降 商业地产,是指用于各种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从经营模式、功能和用途上区别于普通住宅、公寓、写字楼、别墅等房地产形式。商业地产用途广泛,其中包括酒店、商场、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商务楼、特色商业街、会展中心等。 我国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最普遍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就是大型购物中心。购物中心的地产开发模式起源于商业地产模式,在房地产领域,购物中心的开发与经营与商业地产开发与经营相通。 201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94亿元,同比增长9.9%,2020年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3484亿元,同比增长5.6%。

2015-202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办公楼与商业营业用房投资总额及占比呈下降趋势。2019年我国132194亿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业地产投资即办公楼与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额分别为6163亿元和13226亿元,商业地产投资总额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4.67%,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015-2020年商业地产新开工面积及占比同样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商业地产新开工面积占比由2015年的18.84%下降至2020年1-7月份的11.09%,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

2、中国商业地产租赁市场:需求下降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商业地产投资的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居民生产生活受限、消费活动减少,商业地产市场面临挑战;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商铺租金指数对全国重点城市主要商业街和典型购物中心商铺租赁样本的调查数据,在样本商业街中,租金环比上涨的商业街占12.1%,租金环比下跌的商业街占83.3%,4.5%的商业街租金与上期持平;在样本商圈(购物中心)中,租金环比

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风能是一种淸洁而稳定的新能源,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 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方案,得到各国政府、 机构和企业等的高度关注。此外,由于风电技术相对成熟,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资源有 效性,因此,风电也成为近年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 1、全球发展概况 2016年的风电市场由中国、美国、徳国和印度引领,法国、上耳其和荷兰等国的表现 超过预 期,尽管在年新增装机上,2016年未能超过创纪录的2015年,但仍然达到了一 个相当令人满意的水平。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全球风电发展年报》显示,2016年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54.600MW,同比下降14.2%,英中,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 23328MW (临时数据),占2016年全球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2.7%o 到2016年年底, 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86J49MW,累计同比增长 12.5%。其中,截至2016年底, 中国总量达到16&690MW (临时数据),占全球风电累计装机总量的34.7%。 2001-2016年全球风电装机置计容量 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土 250.000 W 200.000 150,000 1W.OOO 50.0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 ■ ■ 11 nUr l ■蛊计装机容蚤

按照2016年底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计算,全球前五大风电市场依次为中国、美国、徳国、印度和西班牙,在2001年至2016年间,上述5个国家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风电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统讣数据,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截至2001年12月31 日的23.9OOMW增至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486.749MW,年复合增长率为22.25%, 而同期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9.53%,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328MW (临时数据),占当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2.7%,位居全球第一。 (1)我国风能资源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陆地而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包括岛屿)达32,000 千米,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并具有巨大的风能发展潜力。根据中国气象局2014年公布的最新评估结果,我国陆地7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2亿千瓦,风功率密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50 亿千瓦;8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02亿千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5亿千瓦。 ①风能资源的地域分布 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广泛,苴中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A.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千米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瓦/ 平方米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

中国一线知名商业地产策划咨询公司排行榜

中国一线知名的商业地产策划咨询公司排行榜最近,由专业机构评选出的中国一线知名的商业地产策划咨询公司排行榜出炉,如下所示: 1.易居中国—中国房地产现代服务领域中同时拥有两家美国上市企业的公司, 行业著名品牌,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业务倾向房地产代理分销。 2.同策—领先的房地产服务企业之一,上海市著名商标,中国地产服务行业影 响力企业,同策房产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5.美地行—上海本土房地产策划咨询公司,成立于2002年,服务了万达广场、 新城控股集团商业广场、夫子庙水游城、伦敦切尔西湾等中外著名商业项目。 3.世联地产—中国住宅策划代理机构百强,中国房地产策划代理品牌价值 TOP10,深圳世联地产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4.合富辉煌—最早从事房地产顾问服务的企业之一,上市企业,地产服务行业 著名品牌,合富辉煌(中国)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5.美地行—上海本土房地产策划公司,成立于2002年,服务了新城控股集团 商业广场、南京水游城、伦敦切尔西湾等中外著名商业项目。 此榜单中各公司在行业算是标杆公司,但是都有不同的业务侧重点,所以难于在同一个领域或者个案上进行比较。上海的地产策划公司比较多,商业地产策划咨询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业务模块。易居和同策是老牌地产策划公司,像美地行等

新生代公司则比较集中于细分市场和精品市场。 松开的记忆,飘落的莫名的尘埃,像起伏的微风,拂过脑海,留下一份情愁。一条街,没有那些人,那些身影,却能来回徘徊穿梭。街,行走时,纵然漫长,漫长,有时只为听一颗流动的心的呓语。沉默,倔强,回望,忘记,记住,一切像断了的弦,有时希望生活简单就好,有时却又莫名的颓废其中。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去经历。粗读加缪、萨特的存在主义,它告诉我,人就是非理性的存在。光秃秃的枝桠、清寂的清晨、流动的阳光,飘落于心,或快意,或寂寥,映照心境,然而,有时却只属于那一刻。总之,一切只是心情。 人生的画面一幅幅地剪辑,最后拼凑出的是一张五彩斑斓的水彩画,有艳丽的火红色,凝重的墨黑以及一抹忧郁的天蓝色。人的记忆很奇特,那些曾经的过往,就像一幅幅的背景图,只有一个瞬间,却没有以前或以后。比如,只能记得某个瞬间的微笑,只能在记忆的痕迹寻觅某时刻骑着单车穿过路口拐角的瞬间,却都不知晓为何微笑,为何穿过街角。 一切,有时荒诞得像一场莫名情景剧。然而,这就是生活。 曾经的梦,曾经的痛,曾经的歌,曾经的热情相拥,曾经的璀璨星空。 也许,多年以后,再也见不到的那些人,和着记忆的碎片飘荡而来,曾经伴着我们走过春华秋实。天空蔚蓝,杜鹃纷飞,飞过季节,曾经萍水相逢,欢聚一堂,蓦然回首,唯歌声飘留。让人忆起《米拉波桥》里的诗句:夜幕降临,钟声悠悠,时光已逝,唯我独留。

中国房产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几年的房地产发展趋势 六月二十六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三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樊钢:未来三十年中国仍将快速增长》。该文章提出了四个重要观点:其一,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真实的;其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等背景因素的支持;其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长时期的增长(例如英国持续了七十年,美国持续了六十年等);其四,由于尚未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未来至少还存在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 如果说中国经济的未来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未来也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增长空间,以下的若干理由应当足以说明这个推论。 1.经济成长: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多年呈两位数增长,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发展、住房扩大、投资增加和流动性过剩。中国百姓的平均收入几乎每4年就会提升一倍,人们购房和投资的能力也随之增加,而对改变住房的量与质最为迫切的中产阶级的家庭数量更呈“崛起”之势; 2.支柱产业:以其对经济影响的比重和所拉动的相关行业的数量(超过90个)而言,房地产业已经是今后肯定还会长期是国家和大多数各类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3.人口存量: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人,并且还在增长中。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和家庭总量中,目前还有相当大的比例(约70%)尚未真正解决好住房问题; 4.人口增量: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量约有1,000万人,这是一个接近澳大利亚(其国土面积与中国接近)全国人口总量的数量,仅此人口增量所引起的每年住房增量约为1亿平方米(考虑了城市化比率); 5.人口质量:中国的人口质量在发生改变。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在增长(同1995年相比,当今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增长了近2岁),健康状况在提升,知识结构在改善,因而人们对所需住房的量和质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 6.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3亿。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对房地产市场有直接的影响,“银发族”已开始出现对家庭式居住和非家庭式居住等不同居住类型的选择; 7.换房需求:当前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和住房市场都在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居住产品正在不断地升级和换代,吸引着有条件的人们去投资。中国当前商品住房市场中最主要的结构是改善性需求,即换房居住的需求。尚有过半数的居民对现有的住房条件不满意。目前中国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约26平方米,此数并不大,还有提高的必要。而人均居住面积每提高1平方米,全国就会新增13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 8.第二套房:随着中产阶级和财富人群的发展(中国中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为1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公布了这一数据。),有能力购

中国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趋势

1.价将持续攀升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处于人口增长期,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食品价格。大家都注意到小宗农产品价格干辣椒生姜绿豆大蒜部分药材价格根本无法控制,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的过程毁灭了大量的土地,原本应该种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长满了工厂和商品房,于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让价格暴涨,这和串通涨价一点关系没有。同时,原本安心种绿豆的农民如今都到镇里或者县城打工去了,同样的道理,除了粮食价格(这个国家不敢怠慢)和廉价季节性蔬菜,其他食品价格会一直上涨。顺便说说房价,很多人对最近几个月房租价格暴涨疑惑不解,其实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并不是中介们炒作,而是旧城改造和城市拆迁。原本住在城中村的数量众多的蚁族被拆迁驱赶,要么住好的房子,要么离开,蚁族根本没有议价能力,只有通过合租分摊成本,房租涨价是必然。房租价格将等于或者高于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价格还将上涨。直到城市人口出现下降为止(这个现象在大城市10年内不会出现,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就明白了)。至于,商品房价格,个人以为,只有到普通的买房投资者出现亏损的时候(比如08年的断供),房价才会下跌,问题是,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成为了一种经济增长的鸦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国家宁愿用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方式来剥削国民,也不愿意让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所以,国家会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多多发行人民币就行了)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结果是其他物价继续暴涨。 14.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未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并成为真正意义的绝对贫困人群,这些城市贫民生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来源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一旦失业立即出现生存危机。他们从事着低附加值的简单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他们由于长期的生活不稳定很难找到对象(特指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是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的主要实施者。社会应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对基层群体的技能培训,加强基础教育的执行力度,尽力确保公民接受义务教育。 其实,没有人想贫穷,没有人愿意贫穷,贫穷是一个社会问题,消除贫穷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在今天的中国,由于价值观的畸形,很多人把贫穷等同于耻辱,这种对贫穷群体的讥笑和蔑视是极端病态的社会行为,那些收入不高的普通劳动者,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是需要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比如环卫工人,冬天,凛冽寒风吹过的早晨,他们在默默的扫雪保持城市交通的通畅,夏天,火辣太阳炙烤的大街,是他们无言的清扫美化着城市的街道,他们辛苦而卑微的活着,收入不高,可能还要用微薄的薪水为自己在繁华城市读书的儿女缴纳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他们勤勤恳恳却处处遭人白眼。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相反,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那些靠坑蒙拐骗,靠假冒伪劣,靠倒买倒卖,靠炒房炒地,靠污染环境,靠道德沦丧而发家的人,才是应该被鄙视和嘲笑的。今日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太过狭窄和功利,导致大批无良商人,因为有钱而成为社会膜拜的对象,却没有人去追问:他污染环境了吗?他偷税漏税了吗?他是黑社会吗?他搞权钱交易了吗?他虚假宣传了吗?他做慈善了吗?没有人追问,没有人关心。大家只关心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他们所到之处,人们顶礼膜拜狂热鼓掌,虚心的请教发财经,幻想着从他们身上学到所谓的成功经验从而一夜暴富,然后接管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成功的商人,他们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发财真经和盘托出的,道

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苏州房地产市场是中国房产的重要支流,国家的宏观政策及经济形势都会对苏州现在及未来房地产产生影响。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苏州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住房状况也不断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从以往的十几平方米上升到现在的几十平方米,年均增长率达到5%左右。较北京等一线城市相比,苏州的房地产市场较为稳定。 即使温总理给我们留下的“限购令”,但苏州的房市丝毫未受其影响。楼市政策微调不可触及底线。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厦门等城市放宽普通住宅标准,重庆、合肥、南京等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还有其他地方政府从税费减免、购房补贴、户籍限制等方面对“刚性需求”给予保护。中央在限购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仍然严厉,在坚持房地产调控的前提下,不触及“限购”、不明显鼓励购房、顺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微调其生存的可能性较大。 2007年8月,国家在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上,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住房保障制度目标和框架。其核心内容是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今后一段时间,保障性住房将成为中国住房供给中发展的重点,住房供应结构将改变原来单一商品房供给体系,将会形成针对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以满足不同居民的购房需求。对于苏州,从短期来看,目前保障性住房的投入相对很小,短期增加的供应有限,受益者是原本就不参与商品房市场的低收入人群,房价上涨的推动力基本不受影响;同时,房地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短期内减少财政收入增加支出,执行上存在很大困难,今后保障性住房建设能否按照规划执行就要看政府的决心及其财政投入;中长期来看,国家政策上规定“保障住房建设用地占总土地供应70%”、信贷、税收等政策,明确了国家对于房地产业的产业方向,从源头上引导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未来保障性住房力度将持续加大,对市场的影响会逐渐显现,结构性的调整将引起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精)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2010-11-30 04:25:22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 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 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 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轻卡、皮卡和越野车等,将在农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中国商业地产:三大现状、四大问题、五大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地产:三大现状、四大问题、五大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所谓的过剩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即便是在饱和的商圈里,只要有好的业态组合、优秀的运营团队,就一定有生存空间,而反面是,即便是在不饱和的商圈,如果业态不好,运营糟糕,那也早晚会被淘汰。 中国商业地产的三大现状 第一,商业地产持续快速增长,区域泡沫化风险增大。2013年中国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完成11945亿元,增长28.28%;重庆、沈阳、青岛及厦门几个城市的购物中心空置率高达15%~20%。而10%,是购物中心通常可接受的警戒线。 第二,零售增长放缓、商业项目并购频现。 可以说,2013年的商业地产(专题阅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观者应接不暇。一方面,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78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1%,虽跑赢GDP大盘,但增速却较上年放缓1.2个百分点,这已是连续第三年下滑,更是2004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另一方面,并购频现。华润吞并乐购,光耀东方收购中关村购物广场,王府井收购春天百货,银泰退出鄂武商,翠微并购当代和甘家口大厦等,2013年的并购案几乎是2012年的4倍。同时,还有很多未实现的交易同样应受关注,如物美并购卜蜂莲花流产,百佳欲卖又停,东方家园停业。其中,最受人瞩目的当属娃哈哈商场的未来。娃哈哈梦醒零售业,未来举步维艰。 第三,电商增量大,实体店体量大,融合模式多样化。 2013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近1.9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高达42.8%,来势凶猛,但只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4%。所以说,电商增量大,实体体量大。 另一方面,电商、传统零售商相互渗透,新模式层出不穷,电商进军实体店,如:京东的全球第一家实体店在新加坡的Chinatown-point开业,聚美优品的首家实体店于2013年12月开业,乐蜂网也有实体店开业计划。实体店涉足电子商务,如万达上线万汇网,南京中央商场集团推出云中央,王府井百货启动网上商城等。连物流公司也来凑热闹,我们知道:让马云佩服的人不多,快递公司顺丰的老总王卫算一个,在5月18日,“我要发”的日子,顺丰在全国开业518家嘿客便利店,疯狂进入O2O,除可以提供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还具备A TM、冷链物流、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护等功能,此举势必会对电商格局和零售业带来冲击。 四大问题 第一,地方整体规划缺失、商业布局失衡。 不少地方政府并没有将城市规划与商业网点规划统筹安排,硬性搭配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比例,缺乏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和人口布局的考虑。而一些开发商追求短期获利,采用以销售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也往往使得商业地产项目前期市场调查不足,后期规划马虎,无心经营,这直接导致很多城市热点区域商业项目扎堆入市,而其他区域却商业配套不足,出现整个城市商业布局失衡的现象。 第二,地产商缺乏经验,商业地产重量轻质。 中国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的平均体量已从2012年的7万平方米增长至2013年的逾8万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建300个左右的购物中心。中国在建购物中心面积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量上去了,我们再看看质。体现购物中心价值的最重要的两项指标租金和空置率,目前的情况是租金下降,空置率上升。如沈阳商业购物中心空置率高达24.3%,位居全国第一。北京(楼盘)、广州(楼盘)优质商圈的商铺空置率分别为11.5%和10.0%。二线城市中,成都、沈阳

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精)

■胡葆森/文 中国房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作为业内人士,我几乎目睹和参与了这一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对其发展的大脉络有些观察和思考,现予阶段性总结并呈上,以期与大家分享。 在25年的长期发展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业从起步、摸索、动荡、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这一过程又一次印证了发达国家已经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达到800~1000美元时,房地产业开始起步;达到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开始加速;达到7000美元左右时,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达到12000~1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进入饱和期。2013年底,我国的人均GDP 已经接近7000美元,与发达国家总结出的规律完全契合。 再过十年,我国人均GDP 超过13000美元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达到供需的饱和点,行业的发展也将从顶峰开始回落。可是,作为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城镇化率去年为53%,如不包括2.5亿非户籍人口,也只有36%,离实现70%的城镇化目标,还需要大约2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城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我国房地产业在未来的15~20年内,仍有持续的增长空间。 当下: 细分时代已经到来 25年后的今天,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发展现状突出的特征就是“细分”。这种细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的细分。 当市场真正处于理性后,行业的基本属性开始发挥作用,商品的价值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房价格短期内升降的经济学原理、城市开发总量与总体消费需求决定泡沫存在与否的道理,开始为人们所认知。

那些简单武断地预测中国房地产业何时崩盘的论断显得过于哗众取宠;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关于“三四线城市泡沫大于一二线城市泡沫”的推断也不免显得过于草率。简言之,当市场的“六大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开发商、媒体、消费者、专家学者)逐步成熟后,就不应该再像以往一样以“线”划线,以点及面,而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经济总量、供求状况、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城市化水平等,区别判定每一个城市的市场状况。 例如:郑州、武汉、西安同属二线省会城市,武汉和西安的人口达到本省人口总数的20%左右,而郑州因设省会仅有60年历史,全市人口仅占本省人口总数的8%左右。由于地处全国交通枢纽位置,加之中原经济区、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铁十字枢纽等有利因素,与武汉、西安相比,作为1.06亿人口的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城市化的提升空间势必大于其他两市。 即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也不均衡,一些四线县级城市如神木县等,因在建规模过大,供需严重失衡;但在一些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中西部人口大县,仍不乏“日光盘”案例。因此,我们在判定市场状况时,还是应回到它的基本面上,按照相关的基本指标对其做出细分和判断。 2. 开发商的细分。 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开发商阵营在不断地进行分化。 以企业概念区分,有价值观驱动型,也有商业利益驱动型;有战略导向型,也有机会导向型;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有激进扩张型,也有稳健甚至保守型;有跨国、跨省扩张型, 也有区域发展型;有多业态综合开发型,也有单业态专业开发型。 2004年“8·31大限”后,房地产的资本属性日益显露,与资本市场完成对接的上市公司加快了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步伐,迅即拉开了市场格局调整的大幕。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 ? ?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

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 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 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 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商业地产未来发展趋势分享

未来中国商业地产发展趋势 一、几种有开发潜质的商业地产 总的来说,目前商业地产很少有单一的业态,在大多数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都会根据项目城市现有业态情况和对未来商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充分利用本身可能整合的各类资源,进行一定的业态组合。所谓业态组合就是不同经营规模、经营品种、经营方式的业态在商业场所的组合形态。业态组合是必须在项目开发前期就完成的对项目各功能分区和各楼层的业态进行的规划,若业态组合定位科学合理,可使楼盘营销添加卖点,推进楼盘的销售,也可为项目建成运营后实现长期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中国目前的生产水平和居民消费习惯、消费能力,较具开发潜质的单项商业地产业态有以下几种。 (1)中等规模的购物中心 虽然中国人口基数较大,但人均消费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常见的商业业态未必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比如典型的美国郊区大型购物中心,就是建立在人均高消费能力和汽车文化普及的基础之上。近几年在国内各地纷纷展开的造mall运动,成功者寥寥无几,原因就是忽视国内消费能力相对较低的结果。而且中国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在集中时间、集中地点进行集中消费的消费文化,而是根据实际需求,分别选择相应的购物消费场所,使本来就不高的消费能力更加分散化。

由于大型mall得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还不成熟(少数城市除外),而粗放型的商业网点、底商等供应量已经趋于饱和。因此,中等规模的购物中心无论在档次还是消费容量方面都适应于现阶段的国情。 (2)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是近几年在北京及全国房地产市场中盛行,并发展起来的商业地产形式。不是住宅内的商铺都是社区商业,只有以服务社区住宅为目的、满足住户日常生活的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位置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规模、所辐射的服务面积是社区和周边地区范围内的物业才能称之为社区商业物业。 社区商业空间与社区住宅唇齿相依,它的消费者群体直指社区住户。 (3)旅游地产 目前市场上比较认可的旅游地产包含四类:第一类是旅游景点地产,主要指在旅游区内为游客活动建造的各种观光、休闲、娱乐等非住宿性质的房产;第二类是旅游商务地产,主要指在旅游区内或旅游区旁边提供旅游服务的商店、餐馆、娱乐城建筑物及关联空间;第三类是旅游度假地产,主要是指为游客或度假者提供的、直接用于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的各种类型的地产,如度假衬、产权酒店等;第四类是旅游住宅地产,主要指与旅游区相连接的各类住宅建筑。以“旅游带销售的模式”是旅游地产发展的主流。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旅游在家庭支出的比重逐渐放大,开始转向以休闲置业、度假置业、运动置业为代表的舒适住宅运动。旅游地产正是基于消费者的这种消费变化开始蓬勃兴起。

中国各省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各省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广东: 1、排头兵和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这绝对是全国人民需要向广东人学习的,这是我最佩服粤人的地方,这也毫无疑问是未来中华复兴的重要动力。 2、在经济上,只弄广深,不搞非珠,是一大失误。湛茂和潮汕位置绝佳,居然不如中西部,当需广东省政府检讨。今后10年粤省成败关键在非珠,非珠发展从交通建设和教育投资开始。港珠澳大桥之争,有香港自私的考虑,但广东也有责任。希望这桥赶快修好!在港粤之争里,中央只能偏香港;但港台之争,中央绝对偏台湾。最近有香港媒体说,马英九上台后两岸三通,会损害香港作为两岸贸易中转港口的优势,损害香港经济利益;结果中央很不高兴很恼火。这只能说明这家媒体太不识大体了,呵呵。 3、广东人有很多优点:务实、朴素、低调、勤劳。尤其是客家人和潮汕人,确实是很正宗的中华文化传承人。我很佩服他们那种勤劳创业的精神。但广东人的缺点在于考虑事情过于偏重经济利益,大局观稍有欠缺。比如上交国税问题,如果按国税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过去的上海,现在的江苏,都远远超过现在的广东。还有,现在广东上交的税收并未投入到长三角,而是东北和西部。并且这也是必须的。关于深圳的税收问题,确实很特殊,但广东暂时少提为好,因为效果会适得其反。以后深圳的税制会有个有利于广东的改变。 4、广东未来发展不在珠三角的服装玩具工厂,而在文化教育。岭南文化是中国很独特的一支,广东很多方言中,所蕴涵所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也远远超过普通话;甚至有些广东方言的词汇就是古汉语,完全可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另一方面,推广应用普通话又很必要,希望广东的兄弟姐妹能够理解。在广东,考虑很多事情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就可以,但在北京的层面,却要复杂很多。我在广州曁南大学小住过半年,感受到粤文化的独特性,粤语更有汉唐之音啊!我很喜欢!呵呵??总之,方言要保留,普通话也必须学好。粤语和国语都说得好,才是真正合格的排头兵。呵呵。 5、湛江的未来一个是钢铁,一个是造船。茂名和阳江的港口也可以建大造船厂。个人感觉这三个城市的发展方式应该是整合海岸线资源,走和广深不同的路子。并且,这里的人崇尚读书,这在广东本地人中很例外,另一个例外是梅州,但是梅州又不沿海。所以未来广东省应该将发展重点转到这三市。汕潮揭三市不属于珠三角,虽政治上归广东,但经济上应该入闽台。汕潮揭三市应赶紧融入海西经济区,现在中央马上要拿大笔钱砸到海西经济区,你们快去北京找中央政府反映情况,争取加入海西经济区,这才是关键。还有,到北京后,别光说为了发展经济,一定要让中央知道你们加入海西经济区对统一台湾有多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