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A模型对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

基于EVA模型对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
基于EVA模型对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

摘要

基于EV A模型对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价值评

估的研究

——以万科为例

【摘要】现今,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企业价值,已经成为企业健康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收益法中的EV 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模型逐渐成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本文将采用比较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EV A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EV A的思想来源、含义、计算过程,并根据EV A的计算公式对EV A进行了分解,找出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并分析了各个指标的计算公式;然后,阐述了房地产行业的重要经济地位、行业特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房地产企业的特点;比较了三种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包括现金流量折现法、相对价值法和EV A价值评估法,通过比较,得出EV A价值评估法更适合于房地产企业价值评估的结论。接着以万科作为例,分析其基本情况,采用EV A价值评估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价值评估的结果进行评析。最后对EV A价值评估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价值评估,EV A,万科

I

Research on Value Assessment of the Chinese Listed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Based on EV A

——Take Vanke As An Example

【Abstract】Nowadays, the ultimate goal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o maximize profits for the maximization of enterprise value, th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are no exception. How to evaluate the enterprise value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has become the key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evant research experience, income method in the EV A (Economic Value Added, economic value added) model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method of enterprise value assessment. EV A model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s, starting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 profit, fully consider the equity capital and debt capital, and elimin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enterprise decision-making and increase shareholder wealth closely together, showing a new scientific enterprise values. This paper will use the method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basic theory of EV A, expounds the EV A origin, meaning and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EV A is decomposed to EV A, find out the value driven facto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ensitivity of various factors, put forward improved EV A approach; then, elaborated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statu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l estate business, compared three commonly used evaluation methods of enterprise value, including discounted cash flow method, the relative value method and EV A value method, through comparison. The EV A evaluation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assessing the value of the real estate business. Then take Vanke as a case, analyzes its competitiveness and industry use EV A valuation method to assess its value 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alysi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value proposition of vanke.

【Key Words】Real estate enterprises,Value Assessment,EVA,Vanke

目录

引言 (1)

一、绪论 (1)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

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

二、EV A模型理论概述 (5)

(一)EV A价值评估理论5

1.EV A的含义 (5)

2.EV A的理论基础 (5)

(二)EV A指标的计算7

1.EV A的计算公式 (7)

2.EV A的计算步骤 (7)

三、房地产行业的概况 (8)

(一)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地位8

(二)房地产行业的特点9

(三)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9

1.房地产行业的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2.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EV A模型与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12)

(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15

1.相对价值法 (15)

2.现金流量折现法 (17)

3.EV A模型价值评估法 (18)

(二)EV A价值评估模型的优势20

五、案例分析——以万科为例 (15)

(一)万科基本情况介绍15

(二)采用EV A评估法评估万科公司价值的理由20

(三)EV A模型评估万科企业价值 (20)

1.计算历史EV A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预测未来EV A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案例结论分析 (20)

结论 (39)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0年末,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关注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性。此时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也被逐渐引入我国。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很多专家学者都证实了EV A在对企业价值时有比较突出的优势。

EV A理念在中国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直到1993年才首次引入EV A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过由于当时我国的市场发展尚未健全,所以EV A的应用和发展受到了比较大的制约。2001年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和学者才开始关注和研究EV A。相对于国外的研究现状,国内研究学者观点也是大同小异的,并且我国研究起步晚,文献少,对于后人的研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已经由利润最大化转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房地产企业也不例外。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企业价值,已经成为企业健康发展中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之间的交易也越发日常化,企业并购、改制和股权转让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也在大量的发生,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关注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性。此时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也被逐渐引入我国。

认识企业价值是一切经济和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前提。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了寻求自身的生存与更好的发展,企业必须认识到增加企业价值的重要性,寻找能够增加企业价值的投资项目,不断提高企业的自身价值,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竞争力。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企业价值,已经成为企业健康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可以对它自身的价值进行定量描述。根据企业价值的变动趋势,可以判断一个企业的价值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大化,再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和财务策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牵涉上下游众多行业,对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行业发展如何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而且从现时的情形看,其自有资金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一些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已经无法解决部分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过度偏好、过分注重利润增长而忽视股权成本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收益法中的EV A模型逐渐成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在EV A的理念下,传统价值评估方法中的缺陷得到了克服。EV A 从经济利润的角度入手,全面考虑了企业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并且会计的信息失真和会计准则的影响也被基本剔除,将企业决策与股东财富增加紧密联系在一起,显示了一种新型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其次,运用EV A对房地产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给企业

发展盈利和价值最大化都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因此,将EV A 理念引入到房地产企业价值评估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探索研究。使用EV A来评估企业价值不仅可以帮助房地产企业更好的认清自身内在价值,还给房地产企业之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比较标准,在指导房地产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及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和房地产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价值评估理论最早出现在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Irving Fisher(1906)的著作《资本与收入的性质》中。他指出资本价值是收入的折现值或资本化,利息率会影响资本的价值,利息率上升,资本的价值就下降,反之,资本价值将上升[1]。Fisher 教授从利息率的角度研究资本价值与收入的关系,阐述了资本价值的来源,是现代企业价值增长理论的基础。

经济增加值(EV A)理论则是在收益法理论基础上被提出的。1991年Bennett Stewart和Joel Stern在其共同创立的思腾思特咨询公司在剩余收益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吸取了MM 理论(假设在经济市场中每一个个体掌握同样的信息,企业没有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企业价值等于经营利润除以适用于其风险等级的收益率,资本结构不影响企业价值),首次提出经济增加值的框架[2]。

1993年,Tully在其《EV A :The key to Greating wealth》一书中提出:EV A 已成为现今最流行的财务理念,并将呈越来越流行的趋势。菲尔森和奥尔森(1995)理论分析了EV A评估方法,因此该理论开始被各方所认同。Stephen F.O’Byrne (1996)利用回归分析,得出了EV A和市场价值两者的关系,认为EV A明显大于税后经营利润对市场价值的解释程度[3]。Uyemura 等(1996)将EV A在银行业中进行应用,取美国国内前100 名的银行作为样本,通过对1986至1995年10年的数据做实证分析,研究了EV A、ROE、NI、EPS、ROA和MV A之间的相关性问题,最终得出MV A对EV A有很好的解释能力,明显强于其他指标[4]。Grant(1996)认为公司的市场增加值(MV A)与EV A之间具有显著关系,后者显著影响了前者

[5]。Biddle(1997)研究了是否需要对会计报表科目加以调整后,得出了调整后EV A 指标的解释能力高于调整前的解释能力的结论。Steven Milunovich(1996)、Lehn (1997)等对单变量进行了检验,都认为MV A与EV A的相关性和MV A与会计收益、权益收益、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的增长率、自由现金流量增长率的相关性相比,前者要远大于后面几个[6]。

James L.Dodd和Shimin Chen (1997)选取了美国566家上市公司,对其传统会计指标体系和EV A指标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EV A对会计应用具有显著的增量信息,且具有很高的价值相关性[7]。Rajan(1999)选取了美国1998年电力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比分析其EV A、每股收益、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与企业价值MV A之间的联系,得出了EV A理论对企业价值的解释力最强的结论[8]。

Larry(2000)和Peter(1999)对EV A的局限性、优越性、有效性进行了理论分析。Al Ehrbar(2001)在《经济增加值:如何为股东创造财富》中对EV A的理论框架、产生背景、模型计算及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Anil K Sharma和Satish Kumar(2010)对EV A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EV A模型与传统评估模型相比有很大的优势[9]。

目前,美国各大财富杂志每年对全球大公司进行创值能力排名都以EV A的值作为主要判定指标,并称EV A是当今最为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是创造财富的金钥匙。

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在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方面也明显落后于国外。EV A理念在中国的研究起步也相对较晚,直到1993 年,杜胜利在参考消息中发表的《“附加经济价值”规则》一文中,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增加值的概念,阐述了EV A 理念的产生背景、计算方法、理论概念、使用价值,以及我国企业该如何应用EV A 模型和对会计报表做出调整。这是我国第一篇引入EV A 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文章。但是由于当时我国的市场发展尚未健全,所以EV A的应用和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直到2001 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和学者才开始关注和研究EV A 杨新东(2008)将EV A理念和业绩评价理论作为起点,全面分析了新疆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方法的现状和不足,并为新疆上市公司建立一套以EV A理论为基础

的业绩评价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设想[10]。靳长巍、曹萍(2010)分析了EV A 模型在经营绩效、管理者约束和激励等方面发挥的意义,比较了EV A传统的会计考核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优点与缺陷,并对EV A 单阶段和多阶段的估价方法进行了论述,最后得到EV A 模型具有约束管理决策、规避决策错误和绩效评价真实等优点[11]。郑凯,李庆锋(2010)分别从EV A 价值评估的意义、EV A 评估体系的中国化和电力企业进行EV A价值评估时应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利用经济增加值理论考核有利于电网企业的发展的论点[12]。施祝君(2011)分析了EV A 价值评估模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步骤和应用范围[13]。陈会兰、刘劲、周国强(2009)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EV A 理论对该公司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最后指出EV A模型在该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4]。

综上所述,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状况来看,我国对EV A理念的研究更多是介绍和说明性的,真正结合了国情对我国企业在应用EV A层面上的实践性研究比较少。现有的研究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统一理论体系,国内涉及价值评估的EV A研究还太少。因此,对EV A 的应用性研究和EV A 技术难点的解决性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与完善。另外,研究者过多关注于模型的数学推导,而忽略了结合我国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等情况来分析EV A 价值评估模型的适用性。

二、EV A模型理论概述

(一)EV A价值评估理论

1.EV A的含义

EV A(EeonomieValueAdded,经济增加值),是指超过资本成本的投资回报,即公司经营收益扣除所占用的全部资本成本之后的数额。这里所指的全部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EV A不仅考虑了债务资本的成本,还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成本,使得EV A在本质上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相一致,而不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会计利润”。

EV A 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EVA =NOPAT?TC*WACC (2-1)式中:NOPAT为税后净营业利润、TC为投资总额、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EV A理论是在剩余收入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EV A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EV A 的核心理念是公司只有在税后净经营利润大于一切投入资本成本的时候,才给股东创造了财富,否则公司就是在损害股东的财富。也就是说,投资资本的回报率必须要高于同期的资本成本率才能创造财富。EV A 指标在计算的过程中,对财务报表所给的会计信息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突出体现企业战略及业务组合会计政策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EV A 从根本上来说,是企业经济利润的代表,和传统的会计利润相比较,EV A 指标在计算的时候更加强调权益资本成本对利润的影响,明确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客观上反映了企业的真实业绩水平。

2.EV A的理论基础

EV A思想的源于MM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这两个理论基础。

最初的MM理论,即由美国的Modigliani和Miller(简称MM)教授于1958年6月份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一文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该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或者说,当公司的债务比率由零增加到100 %时,企业的资本总成本及总价值不会发生任何变动,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修正的MM理论(含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 ,是MM于1963年共同发表的另一篇与资本结构有关的论文中的基本思想。他们发现,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负债的利息是免税支出,可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公司只要通过财务杠杆利益的不断增加,而不断降低其资本成本,负债越多,杠杆作用越明显,公司价值越大。当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趋近100%时,才是最佳的资本结构,此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最初的MM理论和修正的MM理论是资本结构理论中关于债务配置的两个极端看法。

学术界普遍认为是MM理论第一次界定了企业价值这一概念,不仅为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企业的价值指出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并且这也为我们建立经济增加值和企业价值的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Jensen和Meckling于1976年发表一篇题为《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and Ownership Structure》的文章,也为EV A理论奠定了基础。它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了所有者与管理者在目标不一致情况下存在的代理冲突。委托代理理论,即直接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契约的形成过程出发,探讨委托人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去设计一种契约或机制,促使代理人努力工作,以最大限度增加委托人的效用的理论。Jensen和Mecking认为,代理人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人的期望一致,便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多种因素的考量,SternStewart 公司的研究专家认为,EV A是达到“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的最佳工具。

(二)EV A指标的计算

1.EV A的计算公式

EV A的计算公式为: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期初资本总额(T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2-1)其中,税后净营业利润等于税后净利润加上利息支出部分(如果税后净利润的计算中已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则应加回),亦即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全部经营成本和费用(包括所得税费用)后的净值。

资本总额是指所有投资者投入公司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其中债务资本是指债权人提供的有息负债,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但不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单据,其他应付款等商业信用负债。股本资本不仅包括普通股,还包括少数股东权益。在实务中既可以采用年初的资本总额,也可以采用年初与年末资本总额的平均值。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当EV A为正数时,表示公司创造了价值,反之毁灭价值。

2.EV A的计算步骤

①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税后净经营利润=息前税后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各种准备金余额的增加—(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所得税率)十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的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的增加

(2-2)

②计算资本总额(TC)

资本总额=普通股权益+少数股东权益+各种准备金(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递延税项贷方余额(借方余额则为负值)+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在建工程产

(2-3)

③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税后债务资本成本*债务资本占资本总额的比重+股权资本成本*股权资本占

资本总额的比重(2-4)

④计算EV A

EVA=税后净经营利润—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5)三、房地产行业概况

(一)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地位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长期占有较大比例——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14年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贡献率为12.6%左右。不仅如此,房地产业巨大的产业关联度使其对钢铁、水泥、家电、装修等等多个行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现阶段,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宏观经济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和逐渐实施,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在未来的若干年中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的重要作用可以归纳如下:1、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2、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如建筑、建材、化工、轻工、电器等工业的发展;3、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4、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5、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6、通过综合开发,避免分散建设的弊端,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7、可以为城市建设开辟重要的积累资金渠道;8、有利于深化住房制度的改革,调整消费结构;9、有利于吸引外资,加快经济建设;10、可以扩大就业面。以上这些重要作用,目前已初步显示出来,随着国民经济和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必将发挥更广泛、更重要的作用。

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是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改善居住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是促进消费,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扩大社会就业的有利途径。实现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房地产行业的特点

所谓房地产行业,是指:以土地和建筑物为经营对象,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集多种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是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带动性和风险性的产业。房地产行业的生产成果是房屋不动产,相对于一般的工业行业来说,房地产行业有很大的区别,具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同时与国家当期的政策密切相关,其具备以下特点:

①与国家宏观政策性联系强

房地产作为居民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消费品,其价格的波动对居民的基本生活影响很大。政府采取了土地利用政策、产业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来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现实中,中国的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严重依赖于银行的贷款,2007年连续调高银行存贷款利率,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给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来很深的影响。同时银行业的动态也关联到经济发展,与房地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十分敏感的,房地产行业属于典型的政策导向型行业。

②地域性明显

虽然房地产也是商品的一种,不过它又有许多和一般商品不同的特性。因为一般商品都具有趋利性,所以有很强的流动性,投资者会依据不同市场的行情变动迅速做出调整,把弱势市场的商品投放到强势市场,以此避免因个别市场而影响到整个产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房地产行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旦房地产被投入建设,它就会被“留置”到固定的地方而不能移动和调配。除此之外,房地产的地域性还体现在价格上,房价因开发项目所处的城市、地理位置、街区位置不同参差不齐,差异很大。

③投资额度大,高度依赖融资

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在房地产产业的运转中,开发产品造价非常高,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资金的一次性投资额度特别大。因此在房地产行业运作的每一个阶段,保证资金的充足才能保证企业的良好运作。对于房地产行业中

的大多数企业,银行贷款和销售收入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使得企业融资和销售收入这两种资金来源都受到严重的挑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导致一部分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条断裂。企业管理者不能合理的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融资,对资本成本没有合理的控制,也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④销售收入确认比较特殊

房地产销售在房产完工并验收合格,达到了销售合同约定的交付条件,取得了买方按销售合同约定交付房产的付款证明时(通常收到销售合同首期款及己确认余下房款的付款安排),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销售收入的特殊性往往造成现金流量和收入不能同步实现。

⑤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的运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房地产企业开发产品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得以全部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周期越长,不确定性就越大,企业的风险也就越大。首先,房地产本身的开发周期很长,在此期间,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等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房地产企业开发产品的成本和销售收入的不确定性就越大,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和企业的资金回收。其次,房地产产品使用周期的长久性,使得其适应性能与替代性相对来说较差,在人们日常生活日益变化的环境下,房地产产品面临着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风险。

(三)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房地产行业的现状

2014年以来,我国国房景气指数逐月下滑,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放缓,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大幅下滑,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下跌城市不断增加。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不断加深,各地地方政府从6月开始取消限购,不断放松调控,央行也最终放松首套房认定政策,释放改善性需求。2015年,房地产新常态下的投资增速预期会进一步下降,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房价会继续进行合理回归,开发商应继续以量换价,加快去库存化。在长效机制未完全建立前,差异化行政调控政策

不应完全从一线城市退出。地方救市应考虑长期效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201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有以下特点:

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到2014年,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由局部地区调整蔓延到全国,国房景气指数一再下滑,一、二线城市也开始进入调整状态。投资增速持续放缓,且大大低于去年同期,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均呈现负增长,且增幅不断扩大,房价下降趋势也不断从三、四线扩展到一、二线,从新建住宅扩展到二手房。

①国房景气指数逐月下滑,但下滑幅度大幅缩小并趋稳

有房地产业温度计之称的国房景气指数,是一个全国房地产开发的综合指数。本轮国房景气指数于2010年3月触顶后整体处于下滑趋势,2011年11月下滑到100以下的不景气区间后一直处于100以内,2014年2—9月逐月下降,从2月的96.91下降到9月的94.72,但从6月开始下滑的幅度显然大幅缩小,7、8、9月基本平稳,到10月受宽松政策的影响,国房指数小幅提升0.04。

②房地产投资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住宅投资增速下降更快

2014年房地产市场在前期限购、限贷调控政策整体不放松、信贷政策不断趋紧情况下,住宅市场低迷,需求观望情绪严重,房地产投资的增速明显下滑,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7220亿元,累计同比名义增长12.4%,比去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房地产中的住宅投资比重下降幅度更大,1—10月住宅投资完成额52464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1.1%,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7.8个百分点。投资增速除2月外,一直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并不断扩大,到9月扩大到3.5个百分点。住宅市场投资增速下降的趋势更明显,仅2月高于固定资产增速0.5个百分点,随后开始下降,到10月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8个百分点。

③房地产开发资金增速大幅下降,利用外资增长较快

整体看,2014年1—10月房地产资金来源增幅大幅下滑,仅2月资金来源增速是2位数。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0241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1—9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4.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7735亿元,增长11.1%;利用外资489亿元,增长17.6%;自筹资金42232亿元,增长13.8%;其他资金39786亿元,下降9.0%。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24213亿元,下降11.2%;个人按揭贷款10895亿元,下降4.3%。国内贷款、其他资金等

仍在继续下滑,但是国外资金从9月出现快速增长。

④商品房和住宅销售均为负增长,且跌幅不断扩大

2014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均呈现负增长,而且呈现逐月扩大的趋势,住宅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下降的幅度更大。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84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也就是10月降幅比1—9月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5%,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9.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8.2%。商品房销售额56385亿元,下降7.9%,比1—9月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9.9%,办公楼销售额下降20.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8.3%。

⑤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指标不断恶化,市场整体下行趋势明显

反映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指标房地产价格在2014年也出现一定的松动,下行趋势明显,房价下跌趋势从个别城市扩展到全国,房价下跌从一手房扩展到二手房。到9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从环比来看,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9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小降幅为0.4%,最大降幅为1.9%。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全部下降。环比价格变动中,最小降幅为0.5%,最大降幅为2.0%。

从同比价格数据看,9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个数分别为58个和52个,分别比8月份增加了39个和20个;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10个和17个,分别比8月份减少了38个和20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中,除厦门上涨4.9%,其余城市涨幅均在2%以内;同比下降的城市中,最大降幅为7.9%,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

⑥保障房建设提前完成年度任务,总投资量高于去年同期

根据住建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720万套,基本建成470万套,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103%和98%,完成投资10700亿元。这意味着,今年的保障房建设提前3个月完成了年度任务。而2013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630万套,基本建成470万套。截至当年9月底,开工620万套,基本建成410万套,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98%和87%,完成投资8200亿元。显然,相比2013年同期保障房开工数据来看,这一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总投资量也高于去年同期。

虽然今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省份资金还没有完全落实,一些项目还没有开工;一些地方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出现部分闲置;一些地方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使用功能、质量存在问题;公租房运行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2.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5 年 2 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报告》指出,土地成交量继续回落,成交价格下降明显;房地产投资增速逐步放缓,新开工面积降幅加大;商品房销售量跌幅加剧,价格同比微涨;房企到位资金小幅回升,销售回款资金占比下滑。总体而言,年初多项指标“跳水”,预计全年“先下后上”。2015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情况分析详情如下:

2015 年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宏观经济继续面临下行压力,风险有增加与蔓延态势。把握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动态平衡,实现7%的GDP 增长目标,既十分重要又面临挑战。房地产是中国宏观经济与社会民生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处在下行的周期中,同时面临着去库存、去泡沫与防风险、防崩盘的任务。通过及时的战略调整、相机的制度创新与适宜的政策操作,确保房地产积极调整和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是中央决策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开始于2014 年初的本次房地产市场调整,是长、中和短三个周期重合的调整。这使本轮调整的时间更长、程度更深,也导致调整后的房地产市场未来的状况及预期将发生重要变化。具体情况分析如下。2015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将使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震荡性调整和多层次分化。从供给面看,商品房价格总体月度环比微升而同比微降。为加快资金周转或者减少亏损避免破产,多数开发商将继续实施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与2014 年相比较,销售价格整体将略微下降。从需求面看,商品房销售量总体小幅增长。刚性需求将同比增加,异地购房的投资需求将部分释放。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估计在10 万平方米左右,与2014 年相比,销售将略上升3%左右。从时间上看,商品房量价将呈现降中趋稳的态势。2015 年,随着间歇性刺激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将产生阵阵涟漪,每次政策出台都将有一些短暂和轻微的反弹,但政策作用有限,市场随后将继续转入下行态势。总体看,

上半年将震荡回落,下半年将盘整反复。

分城市来看,商品房市场将呈现多层分化的趋势。首先,一线城市总体有望复苏。其前期库存较少,2014 年调整较大,潜在需求旺盛。2015 年上半年实现环比增长,下半年可以实现同比增长。其次,二、三线城市总体分化明显。2015 年,少部分城市呈现回升,大部分城市还需一年以上的调整(预计至2016 年下半年)。再次,四线及以下城市总体空置与库存多,需求潜力小,需要调整的时间长。2015年将继续去库存,量价均处在下降状态。四线及以下城市具体分为三种情况:(1)小部分人口增量大、产业发展好的城市,将出现量价齐升;(2)大部分中等城市,将至2016 年甚至2017 年才能调整完成;(3)部分人口规模小且绝对外流的城市,房地产将长期处在疲弱或衰退状态。

从风险来看,局部地区房地产问题将集中暴露。由于结构性、区域性严重供给过剩得不到消化,部分大型房企和绝大多数中小房企资金短缺加剧。即便货币政策有所宽松,中小房企资金也难改观。2015年,将有相当数量的房企被兼并重组或破产倒闭,从而导致楼盘停工和烂尾、民工下岗、工资拖欠、交房违约和债务违约。中小房企的资金多来自民间借贷包括高利贷,区域金融风险有可能扩展和蔓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 结合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在银行风险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摘要:对如何完善和发展内蒙古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的内部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竞争的挑战。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适应《巴赛尔协议》新框架的需银行融资仍将是企业筹措资金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要。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银行体系面临的风险将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构成因素。主要方式,从全局不仅是商业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进行内部管理的自主行为,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股市引发货币危机、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下面仅就如何构建商行内部信用风险管理评估体系谈谈自己的一点暴跌和金融危机的需要。浅见,仅供交流和探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关键字:内蒙古商业银行 一、引言次系统性银行危机。个国家先后爆发了112世纪初,全球有70年代末到2193自20 世纪年美国利率风暴年美国股市崩盘、1994尤其90年代以来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如198720071998年俄罗斯政府违约事件,特别是及中南美洲比索风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程度之大,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年春季开始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2008对全它们不仅使一国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毁于一旦,还危机到一国的经济稳定,史无前例。近年随着巴林银行和雷曼兄弟的倒闭让人们愈加的认识到银行球经济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二、我国商业银行业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信用分析和评估技术仍处于传统的比率分析阶段。银行机构主要使用计算贷款风险度的方法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信用风险的分析仍然是以单一投资项目、贷款和证券为主,衍生工具、表外资产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集中风险的评估尚属空白,更没有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动态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用风险衡量采用专家制度。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衡量大多采用专家制度。但专家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引起重视。如专门信用分析人员不足、实施效果很不稳定、银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低、银行在贷款组合方面过度集中的问题进一步加剧等。 (二)信用风险评估中定量分析不够。从信用风险的识别、衡量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尽管已经使用了一些定量分析方法,但仍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局部分析多,全局分析少。以企业信用评级为例,从评级要素的设计看,多侧重财务指标分析(总分值达三十分以上),而忽略了财务信息的质量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忽视了企业发展前景在信用评级中的作用,如企业所在行业发展状况、市场预期状况仅占1分,这样得出的评级结果更多反映的是企业过去和现在的信用状况,而未能反映企业未来的资信质量。从评级时间看,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每年进行一次,不利于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变化,不能为风险管理提供动态的信息。再从国内银行对贷款的风险度测量方法看,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贷款风险度涉及因素的选择和风险系数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贷款风险度是否受到或仅受到企业信用等级、贷款方式的影响,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抵押、担保贷款风险系数确定的依据是这意味着贷款方式与贷款风险度并无直接关系。, 率无直接线性关系 什么?这些问题由于未得到解决,导致了贷款风险度的测量并不能真正反映贷款信用风险水平。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度的测量关注的是某一笔贷款的信用风险,并没有从组合管理的角度对信用风险进行测定。一笔贷款对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贡献度,即边际信用风险为多少?各笔贷款之间的风险度相关性如何?这些问题在贷款风险度的测量方法中都没有加以解决。

企业价值估值模型解读

企业价值估值模型相对估值法(乘数方法):

绝对估值法(折现方法):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 任何资产都可以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来估价。企业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一)该模型有三个参数:现金流量、资本成本和时间序列(n)。 在数据假设相同的情况下,三种模型的评估结果是相同的。 2、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计算现值使用的折现率。股权现金流量只能用股权资本成本来折现,实体现金流量只能用企业实体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折现。 3、现金流量的持续年数 现金流量的持续年数——无限期,划分为两阶段 (1)预测期:对每年的现金流量进行详细预测,计算预测期价值 (2)后续期(永续期):企业进入稳定状态(稳定增长率),采用简便方法(固定增长模型,只估计后续期第1年的现金流量)直接估计后续期价值(永续价值或残值) 这样,企业价值被分为两部分: 企业价值=预测期价值+后续期价值

回报率 = 两阶段增 长模型 增长呈现两个阶段 ①超常增长阶段 ②永续增长阶段【增长率比较正常的增 长率】 实体现金流量模型,如同股权现金流量模型一样,也可以分为两种: 1.永续增长模型 2.两阶段增长模型 实体价值=预测期实体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价值的现值 设预测期为n,则: (三)我国运用自由现金流量估值模型难点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1.实务中运用自由现金流量评估企业价值存在的难点 (1)企业未来各期的自由现金流量大小难以确定。企业未来各期的自由现金流量高低是决定企业价值大小的关键因素,但合理预测企业未来各期的自由现金流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企业持续经营年限长短难以确定。根据企业价值计量模型可以看出,我们只可能对持续经营年限做一个合理的估计。目前有学者提出将持续经营期间分为两个时期,即明确的经营年限预测和以后期间。对于第一个时期,要分别预测企业每年的自由现金流量;对于第二个时期,不需再关心企业各年自由现金流量而代之以估计的一个企业终值,对企业持续经营年限预测的随意性或刻意标准化常使得企业价值评估工作流于形式,导致评估人员本身也常常对结论表现出质疑和无奈。 (3)自由现金流量贴现率高低难以确定。若假定企业未来各年自由现金流量,以及持续经营年限能够准确预测,则企业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价值计量模型中贴现率的大小。正因为贴现率如此重要,也就产生了对贴现率的取值如何确定的思考。但由于贴现率取值的不同,计算结果所代表的经济含义是不一样的。二内部收益率法(IRR) 内部收益率就是使企业投资净现值为零的那个贴现率。它具有DCF法的一部分特征,实务中最为经常被用来代替DCF法。它的基本原理是试图找出一个数值概括出企业投资的特性。内部收益率本身不受资本市场利息率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内部所固有的特性。 但是内部收益率法只能告诉投资者被评估企业值不值得投资,却并不知道值得多少钱投资。而且内部收益率法在面对投资型企业和融资型企业时其判定法则正好相反:对于投资型企业,当内部收益率大于贴现率时,企业适合投资;当内部收益率小于贴现率时,企业不值得投资;融资型企业则不然。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 核心环节。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涉及四个基本的概念,即信用、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信用风险评估。本节重点为厘清基本概念,并介绍相关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操作。 I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概念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是对企业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是利用各种评估方法,分析受评企业信用关系中的履约趋势、偿债能力、信用状况、可信程度并进行公正审查和评估的活动。 信用风险评估具体内容包括在收集企业历史样本数据的基础之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与各种数学建模方法构建统计模型与数学模型,从而对信用主体的信用风险大小进行量化测度。 I 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一)信用分析瘼型概述 — 在信用风险评估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信用分析模型可以分为两类,预测性模型和管理性模型。预测性模型用于预测客户前景,衡量客户破产的可能性;管理性模型不具有预测性,它偏重于均衡地揭示和理解客户信息,从而衡量客户实力。 计分模型 Altman的Z计分模型是建立在单变量度量指标的比率水平和绝对水平基础上的多变量模型。这个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在评级的对象濒临破产时,Z 计分模型就会呈现出这些企业与基础良好企业的不同财务比率和财务趋势。 2.巴萨利模型

巴萨利模型(Bathory模型)是以其发明者Alexander Bathory的名字命名的客户资信分析模型。此模型适用于所有的行业,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其主要的比率为税前利润/营运资本、股东权益/流动负债、有形资产净值/负债总额、营运资本/总资产。 Z计分模型和巴萨利模型均属于预测性模型。 3.营运资产分析模型 营运资产分析模型同巴萨利模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其所需要的资料可以从一般的财务报表中直接取得。营运资产分析模型的分析过程分为两个基本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营运资产(working worth);第二阶段是资产负债表比率的计算。从评估值的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营运资产分析模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而资本结构比率越低越好。 《 营运资产分析模型是管理性模型,与预测性模型不同,它着重于流动性与资本结构比率的分析。由于净资产值中包含留存收益,因而营运资产分析可以反映企业的业绩。 □第三章企业征信业务 又因为该模型不需要精确的业绩资料,可以有效地适用于调整后的账目。通过营运资产和资产负债表比率的计算,确定了衡量企业规模大小的标准,并对资产负债表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考察,可以确定适当的信用限额。 4.特征分析模型 特征分析模型采用特征分析技术对客户所有财务和非财务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从客户的种种特征中选择出对信用分析意义最大、直接与客户信用状况相联系的若干特征,把它们编为几组,分别对这些因素评分并综合分析,最后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 (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① 1.预测性风险模型构建——Z计分模型

企业价值评估和基本面分析

企业价值评估和基本面分析 一、比较经营业绩指标 对于股东来说,企业的价值在于未来能够产生的现金流量。而财务会计提供的经营业绩指标中包含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企业价值评估模型采用的参数源于或与业绩指标相关,因而对经营业绩进行讨论,有助于对价值评估模型进行分析。 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衡量的会计指标有多种,如基于历史成本的收益、基于现行成本的收益、剩余收益、经营现金流量等。那么何种指标更优?这是许多学者所关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业绩指标的作用。研究资本市场的文献一般假设业绩指标的作用有二,一是提供管理绩效的信息,二是提供企业价值的信息。管理绩效的信息应包括管理者在一定期间内,通过各种管理活动为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而企业价值的信息包括企业的经济收益或股东财富的增加。前者主要出于契约目的,而后者主要出于价值评估的目的。实际上,出于两个目的所需的信息是正相关的,管理绩效的提高意味着企业价值提高得更快。研究者们往往用“收益质量”来衡量会计报表中的收益信息对于投资者进行价值评估和对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的有用性。 许多学者将业绩指标与股票收益的相关性作为评价业绩指标优劣的标准。早期研究(如Ball and Brown, 1968)的结论是会计收益提供的信息只占影响股票价格的所有信息一部分而非全部。不过,这些研究并未运用实证的方法比较不同的业绩指标。80年代,有几篇论文(Bernard and Stober, 1989, Rayburn, 1986, Bowen, Burgstahler, and Daley, 1986/7987, Livnat and Zarowin, 1990, Wilson, 1986,1987)将基于应计制的收益及基于现金制的收益与股票收益联系起来,对前者的信息含量进行了比较。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应计制收益比现金流量包含更多的关于股票价格的信息。 根据与股价相关性的标准,有些文献检验了FASB1要求披露的新的业绩指标(如Subramanyam, and Trezebant, 1999);另外一些文献比较了几种由咨询公司提出来的业绩指标(如Biddle, Browen and Wallace, 1997, 比较了会计收益与EVA2)以及评价特定行业企业经营的指标(如Vincent, 1999, and Fields, Rangan,and Thiagarajan, 1998, 检验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所用的业绩指标)。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非强制下自发发展起来的业绩指标比法规强制使用的业绩指标更富有信息含量。 不过,对于把与股票收益的相关性作为评价业绩指标的标准尚存在争议(见Holthausen and Watts, 2001; Donedes and Dopuch, 1974)。研究者必须清楚,提供某种业绩指标的目标影响着对其进行评价所选用的测试。比如会计报表及经营业绩计量指标的目的可能并非局限于业绩评价和价值评估。有时提供会计报表及业绩指标的目的在于满足债务契约的要求;有时提供业绩指标是为报告过去期间的产出。显然,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将业绩指标与股票收益联系起来,评价其优劣是不恰当的。因为股票收益是对企业过去产出中未预期到的部分的反映和对未来预期产出的修正。既然与股票收益的相关性既非衡量业绩指标的必要又非其充分条件,那么将所谓“更多的信息含量”作为评价业绩指标的标准就是有疑问的。 也有的学者(如Dechow, 1994)主张用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作为评价业绩指标的标 1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2 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榫行,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也不断的增加,在这种海势下,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越来越重要。选择合适的项自睿理夯式,便项目的质量、成本控制和进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将对代建制背景下企业投资项目...... 关键词: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榫行,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也不断的增加,在这种海势下,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越来越重要。选择合适的项自睿理夯式,便项目的质量、成本控制和进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将对代建制背景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1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问题和优势 1.1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项目管理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当代的项目管理不仅是企业的一个管理部门,同时也是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一门专业的学科和技术。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的领导,以及具有高素质、高执行力的管理人才队伍,特别是一些较大的集团企业涉及到的建设项目和单位较多,要想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组建一支具有专业化管理能力的队伍。但是目前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结构复杂,很多是在建设项目开

始前随机招录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中很多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所以在管理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更谈不上专业化。 1.1.2项目管理比较分散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比较分散,缺乏集约化管理思想。集约化是指就某个项目管理的职能与项目管理的资源进行整合,使其集中在一个组织体系中,在整个企业结构上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集约化管理需要专业化的运作,同时对公司的过个项目进行管理,从而实现的效果在企业还没有壮大,涉及到的项目比较少的情况下,传统的分散式管理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项目的增加,显然集约化管理更适合。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 1.1.3有经验的管理人才极度缺乏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当多个项目同时建设时会使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突显。特别是前期准备、合同谈判、施工计划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导致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不到位,造成工期拖延、质量不合格、成本控制不到位等现象。 1.1.4业主主导的项目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业主主导的项目管理中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所以不得不临时招聘管理人员来负责项目管理,这些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综合管理能力弱,所以必须采用“人海战术”来弥补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

银行风险量化评级模型 银行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内部评级法的要求及借鉴国际银行业经验,采用信用风险评级模型,通过此模型测算客户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风险参数。 将客户信用等级分为三等九级,即AAA、AA、A、BBB、BB、B、CCC、CC、C级。从AAA级到C级风险逐及递增。在内部评级结果运用于确定授信额度上,表现为授信额度以企业净资产为基数,乘以一个与企业评级相对应的信用系数;客户信用等级高,对应的信用系数大,则相应的授信额度就高;客户信用等级低,对应的信用系数小,则相应的授信额度就低。内部评级结果除了影响授信额度外,还被用于进行简单的贷款定价,如某银行将借款人评级等级与贷款利率浮动水平联系起来,信用等级高的借款人其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动,等级越高,下浮幅度越大;信用等级低的借款人其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等级越低,上浮幅度越大,从而起到覆盖风险成本的作用。 通过建立有效的程序来获得和更新有关借款人财务状况和贷款特性的重要信息,并在掌握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借款人评级,对可能影响借款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的因素进行持续监测,并根据掌握的信息对客户和业务进行重

新评级。同时,独立部门必须至少每年检查一次银行评级体系及其运行状况,包括信用风险控制职能的运作和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风险要素的估计。 在开发评级模型和评级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同时,设计了内部评级体系运行的组织架构,明确了风险管理、信贷等有关部门的职能分工,从管理制度等“软件”方面保证评级体系的正常运行。内部评级体系的运行由风险管理部、信贷经营部、合规部三个部门分工合作完成,其中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客户信用评级办法,组织专家对信用评级的指标体系、模型方法和参数标准进行论证,负责设计、开发、维护评级系统;信贷部门负责确定评级人员,组织、推进和实施客户信用评级;合规部门则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信用等级审定工作。

战略风险投资博弈模型分析

战略风险投资博弈模型分析 本文此处将通过对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处于成长阶段创新企业的活动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信号传递博弈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通过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来分析企业向风险投资公司传递信号(企划书)对价值评估结果的影响,给风险投资公司进一步量化风险和预期投资收益提供思路和参考。 4.1 如何对风险投资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目前国际上对一个成熟的企业的价值评估一般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分析历史绩效、预测绩效、资本成本评估、连续价值评估、计算并解释结果。这几个步骤有些因为创新企业还远未成熟而无法进行,比如历史绩效分析时很可能财务数据不健全,目标市场价值权数选取时也因为主观预测成分很大而具有很大风险性;最重要一点,由于创新企业急需要注入大笔资金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作完考查工作,因为时间价值可谓创新企业的生命价值,错过发展时机肯定是要牺牲的。在这尽量短的时间内,创新企业需要一定的融资技巧,而且有很强的信息优势,风险投资公司除应在投资合约中对其进行约束之外,也要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给企业定价,以作为谈判和投资的基础。本文拟引入信息经济学中信号传递博弈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风险投资公司结合以往投资经验和统计结果对相应估计结果进行调整,以便客观评估企业的价值及是否值得投资。作为创新企业经营者一方面应利用信息优势影响评价结果,另外对企业有初步的估价以免在价格谈判中贱卖了企业,所以该模型对谈判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4.2 信号传递博弈模型介绍 信号传递模型(Signaling Games)是一种比较简单但有广泛应用意义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这类博弈中,有两个参与人,i= 1,2,参与人1称信号发送者,参与人2为信号接受者;参与人1的类型是私人信息,参与人2的类型是公共信息。博弈顺序如下: (1)“自然”首先选择参与人1的类型θ∈Ω,此处Ω={θ1,…,θK}是参与人1的类型空间,参与人1知道θ,但参与人2不知道,只知道参与人1属于θ的先

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 本文系统性梳理了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监控体系的整体框架,具体阐述了监测体系的建设目标、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结果的应用等内容,提出了银行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下一步重点关注领域和解决思路。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业务复杂程度的提高,国际银行业采用了越来越多的风险计量模型来评估客户、产品、交易的风险。近10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已普遍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对客户交易等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和计算。本文系统性梳理了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监控体系的整体框架,具体阐述了监测体系的建设目标、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结果的应用等内容,提出了银行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下一步重点关注领域和解决思路。 一、开展内部评级体系监测的目的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是独立于外部评级的,基于本行内部信息对客户、交易等做出风险判断的过程。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把对客户、债项风险的判断从完全依赖专家判断的传统模式,转变成为基于大数据和专家经验的现代化工具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风险识别和计量的效率。经过近些年的推广和深入应用,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结果不仅应用于监管资本的计量,更广泛应用于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批、授信额度调整、经济资本计算与考核、行业限额制定、信贷政策制定等领

域,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具之一。但是,先进工具的使用也带来了潜在的模型风险,模型一旦设计、使用不当,将可能导致对客户风险判断的实质性偏离,并带来信贷风险。因此,建立一套针对内部评级模型的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模型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建立问题诊断体系,已经成为银行业风险计量和风险管理领域的核心工作之一。 二、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设计目标 商业银行建设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目标是,实现自动、及时、全面、自诊断地监测内部评级体系运行情况,包括监测内部评级体系中模型、模型支持体系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诊断内部评级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实施改进措施如深入验证、模型优化、应用流程修正等提供依据和支持。 监测体系应当实现监测活动的自动化。内部评级模型监测体系要以n系统和数据集市为核心载体,以人工监测和判断为辅助手段,大幅度减少监测过程中的大量的人工投入和重复性工作,实现内部评级体系的批量化、自动化监测,同时实现监测的及时性。 内部评级监测体系应当是一个覆盖多维度、全流程、分段负责的完整体系。该体系不仅要监测模型本身的表现,还要监测影响到内部评级模型运行的多种因素,如前端基础源数据的质量、模型变量波动情况、变量,后端模型支持体系中的模型使用情况等,使监控体系能准确发现、定位模型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环节,并采取相应的管理行动。

DCF估值法公式及案例全解析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价值 其中:n为资产的年限; CF t为t年的现金流量; r为包含了预计现金流量风险的折现率。 现金流量折现法运用前提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建立在完全市场基础之上的,它应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的经营是有规律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包括: (1)资本市场是有效率的,资产的价格反映资产的价值。企业能够按照资本市场的利率,筹集足够数量的资金资本市场可以按照股东所承担的市场系统风险提供资金报酬。 (2)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稳定的,只要人们按照科学程序进行预测,得出的结论会接近企业的实际,即科学的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防止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使预测变得更加科学。 (3)企业的经营是不可逆的,企业投资、融资决策具有不可更改性,一旦做出决策,做便无法更改。同时企业满足持续经营假设,没有特殊情况,企业将无限期地经营下去。 (4)投资者的估计是无偏差的,投资者往往都是理性的投资者,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企业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对于同一企业,不同的投资者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相同的。 [编辑] 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局限性 由于目前的现金流量折现方法存在种种假设前提,而现实的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素质往往无法达到其要求的条件,因此在利用现金流量折现方法进行评估时会出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1)没有反映现金流量的动态变化由于企业的现金流量时刻处干变化之中,而且现金流量是时间、销售收入等参数的变化函数,必然导致依赖于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但是在前面的评估模型中,忽视了现金流量的动态变化,单单依靠线性关系来确定现金流量,使评 估结果更多地表现为静态结论。

(2)不能反映企业财务杠杆的动态变化由于企业在经营中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企业的举债数额和负债比率,引起财务杠杆的波动,从而使企业的风险发生波动。一般情况下,这种风险的变化要在现金流量或者折现率中得到反映。但是目前的评估模型只是从静止的观点进行价值评估,忽视了这种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的变化。 (3)现金流量的预测问题 目前的现金流量预测是将现金流量与销售收人和净利润的增长联系起来,虽然从表面上看两者具有相关性,但是在实际中,净利润与现金流量是相关的,这其中主要是企业对会计政策的调整以及避税等手段的运用,出现净利润、销售收人与现金流量不配比的现象。现金流量的波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战略投资计划和筹资活动中,影响现金流量的是付现销售收入和付现销售成本,因此,在具体预测现金流量时,应该以付现的收人和成本为基础,而不应该以销售收入为基础。 (4)折现率的确定问题 目前的评估方法,对折现率的选取一般是在企业资金成本的基础上,考虑财务风险因素选取的。在具体评估企业价值时,一般会以静止的方法确定折算率,以目前资本结构下的折现率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即折现率是固定的。但是在实际中,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发生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必然处干变化之中,导致企业风险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到资本结构中各项资金来源的权重,导致折现率的波动,从而引起企业价值评估结果出现变化。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必然要对现有的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模型进行分析、改进。对现金流量的预测要考虑其动态波动性,要分析财务风险变化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由于预测数据直接影响 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和准确,影响到评估价值的高低,因此必须慎重。 现金流量折现法下的企业估价分析 企业估值就是对持续经营中的企业的经济价值进行的计量,其目的是帮助投资者和管理当局制定和改善决策。企业估值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企业价值理论已成为西方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进行估值是企业一切金融政策的前提和依据,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在进行投资与融资决策之前,要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采纳可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财务决策,对于投资者而言,做出是否投资于某企业的依据是对该企业的估值。Pabfo(2001)把企业估值的用途归纳为以下方面:确定企业首次发行(IPO)的价格;设计价值创造基础上的激励项目;确定主要的价值创造来源;为企业持续经营中的并购行为提供决策参考,帮助制定阶段性计划;用于企业的买卖动作,并为行业整合提供价值基础;对上市公司估值,以确定是否持有股票,寻找被市场低估的企业进行套利投资。本文主要介绍现金流量折现法在企业估值中的应用。 一、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价值

《投入产出分析企业投入产出模型》

§3.6 企业投入产出模型 一、企业投入产出表 对于一个部门或一个大中型企业,包括能源工业部门或能源工业企业,生产多种产品,一部分作为企业(或部门)的最终产品,一部分在企业(或部门)内部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产品被消耗,多种产品间也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一般讲,在计划经济下,国家对该企业(或部门)下达一定的销售指标,给予该企业(或部门)一定的物资(如能源、原材料等),企业(或部门)如何根据国家下达的销售指标来安排企业(或部门)内部各种产品的生产呢?如何安排各种外购物质(包括能源)的供应呢?如何在保证完成国家任务和国家给定的能源和其它物资限制下最优地安排企业(或部门)的生产呢?投入产出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好方法。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预测销售指标,同样存在如何根据销售指标来安排企业内部各种产品的生产,如何安排各种外购物质(包括能源)的供应,以及如何在保证满足市场需求下最优地安排企业的生产等问题。而且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内部具有很强的计划性。所以,企业投入产出模型无论对于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重要的。部门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下面仅就企业为例加以说明。 表3.6.1为企业投入产出表表式。表中包括企业内部产品n 种,外购物质m 种。企业销售产品一般即为企业最终产品,国家或者市场给企业下达的生产任务一般就是销售指标。用x ij 表示企业在生产第j 种产品过程中直接消耗的第i 种产品的数量,v i 、m j 分别表示生产第j 种产品的劳动报酬和纯收入。这样,从投入产出表中,可以得到下列系数: j j vj X v a = j ij ij X x a = j j mj X m a = j ij ij X w = γ a ij 为对本企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γij 为对外购物资的直接消耗系数,a vj 为劳动报酬系数,a mj 为纯收入系数。 若企业的销售指标为Y Y Y n 12,,…,,则为完成该销售指标,企业必须安排各种产品 的生产量为X X X n 12,,, ,企业必须外购各种物资数量为n W W W ,21 ,,,这里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XX大学 大数据时代下商业银行信 用风险管理 XXX论文 XXX 2012/12/23

大数据时代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大数据时代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反思。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有效地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是银行风险 管理者尤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现代信 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新巴塞尔协议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 理和基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有所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信用风险传染,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度量,信用风险管理 一.引言 从单一的信贷市场风波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美国次贷危机破坏力一再升级,房地美和房利美被美国政府强行“国有化”,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史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收购。关键是信用风险的大爆发,动摇了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此次危机是因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引发的,但其基础却是美国的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导火索和根源都是贷款这个基础资产的风险集中爆发。 首先,信用社会的基础要求当事人有足够的动力来履约,但这一基础被削弱了。第二,信贷消费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特征,加深了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三,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的过快增长和信贷标准降低,导致信用风险过快积累并最终爆发。仅有上述两项还不足以形成全面的信用风险,信贷过快膨胀和信贷条件不断降低才造就了引爆危机的充分条件。 信用风险传染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信用风险违约,引发严重的金融事件。目前美国次级债券市场危机既可以看做一种信用风险传统的结果:房屋贷款者违约使得贷款回收困难,导致以贷款为基础的衍生品包括各种产品价格下降进而导致投资基金亏损甚至破产,市场信心也可能被破坏。 因此可见,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有效地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者尤为关注的问题。 二.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

企业价值评估习题及详细分析

十二章企业价值评估 □复习思考题 1.企业价值评估的价值选择。 2.企业价值评估与绩效评价的比较。 3.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领域。 4.为什么需要进行连续价值估算? 5.在我国要正确计算经济利润或EV A应注意的问题。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价值评估方法中不属于贴现法的是() A.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 B.以价格比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 C.以经济利润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 D.以股利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 2.下列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A.企业价值=股东价值+债务价值 B.企业价值=企业经营价值+非经营投资价值 C.企业价值=投资资本+预计创造超额收益现值 D.企业价值=投资资本+明确预测期经济利润现值+连续价值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企业价值=持续经营股东价值+债务价值 B.企业价值=企业经营价值+非经营投资价值 C.企业价值=投资资本+预计创造超额收益现值 D.企业价值=投资资本+明确预测期经济利润现值+连续价值 4.连续价值是指()。 A.明确预测期各年价值之和 B.控股权价值 C.持续经营价值 D.明确预测期后现金净流量现值 5.当选择价格比与账面价值比进行价值评估时,预测的价格比基数应是()。

A.预测企业净收益 B.预测企业总收入 C.预测企业总资产账面价值 D.预测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正常情况下,股票市场价格反映的企业价值是()。 A.企业股东价值B.少数股权价值 C.企业资产价值D.企业持续经营价值 E.企业控股权价值 2.企业未来资本收益包括()。 A.净现金流量B.股利 C.营业收入D.净利润 E.经济利润 3.下列类型的公司中,预测现金流量和确定贴现率存在一定困难的有()。A.陷入财务拮据状态的公司 B.收益呈周期性的公司 C.拥有未被利用的公司 D.有专利权的公司 E.拥有产品选择权的公司 4.运用现金流量贴现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考虑的因素有()。 A.债务价值 B.确定贴现率 C.明确预测期长短 D.明确预测期后每年的现金流量 E.确定明确预测期每年的现金流量 5.运用价格比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通常可选择的价格比有()。 A.市盈率 B.价格与销售额比 C.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比 D.每股价格与每股资产比 E.每股价格与每股成本比

个人信用卡申请风险评估模型

申请风险评估模型是指通过对消费信贷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评估来预测其未来严重拖欠和坏账概率的模型。申请风险评估模型在信贷风险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其评估结果是信贷审批的主要依据之一。 与国外银行信用卡业务相比,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手段与方法比较落后。缺乏一套有效的申请评估方法是阻碍个人信用卡业务进一步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信用卡的盈利能力,使其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尝试利用层析分析法(AHP)和BP 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对信用卡申办人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寻求降低信用卡的信用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AHP -BP 神经网络模型 1.模型构建的出发点 传统的B P 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的重点是围绕着如何确定网络的输入、输出层维数的建模问题。然而,当研究复杂系统建模时,由于影响因素过多,不能确定冗余因素和有用因素,不能将输入的因素简化,这样在输入信息空间 维数较大时,网络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训练时间也很长,从而降低网络性能,影响计算准确度。因此,本文尝试利用层析分析法作为B P 神经网络的前处理,通过已有的专家判断、比较、评价等手段将多个变量的重要程度数量化,以其结果作为B P 神经网络的输入值,以减小B P 神经网络的结构的复杂性,从而缩短训练时间,并充分利用B P 神经网络强大的容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提高模型的效率。 2.两种方法集成的可行性分析 以往国内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评估相关的数据重视不足,造成有效信息的缺失,而A H P -B P 神经网络模型仍具有神经网络采用分布式存储结构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少量单元的局部缺损不会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适合实际操作。 信用卡风险评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各方面 的因素,而且各影响因素与衡量结果之间并不完全是线性关系。而A H P -B P 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AHP -BP 神经网络模型自适应能力强,能不断地接受新样本、不断学习,以调整模型。商业银行以不断更新滚动数据训练模型,使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形成动态评估过程(见图1)。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许速群 张岐山 杨美英 申请风险评估模型 信用卡个人

市场投资分析模型

市场投资分析 采用ROLLCO PACKING公司由市场研究协会分析模式 1、智网决策总结 在对计划中Rollco packinging公司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时,存在四个主要的考虑因素。 三个市县的市场是否存在对牛肉和猪肉的足够需求使得兴建一个新的屠宰场可行 将三个市县的现有屠宰场的产量和该地区的人口及消费模式进行比较后表明,该地区还存在一部分消费需求未被满足。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也表明该地区对牛肉和猪肉存在上升的趋势。因此,可以断定在新的屠宰场投入生产以后会又很大的市场需求。新屠宰场可以达到每年屠宰93750头猪和93750头牛的产量水平。 在该地区是否有足够的猪和牛的供应以满足屠宰场的生产需求 尽管目前这三个州的猪和牛的存栏数很大,但能达到屠宰场要求的却不很多。屠宰场需求量的20%要从外地进口,即有约15000头质量等级较高的牛要进口。该地区目前的猪、牛市场状况与哥伦比亚的销售状况表明在相邻州存在大约75000头等级较低的牛市场需求。而该地区的猪存栏数可以满足屠宰场的需求。 拟建的屠宰场可否在目前的市场价格、计划生产量和计划投资水平上获利 年销售额预计为美元,年销售费用为美元。这样拟建的屠宰场每年可获税后净利润为1028817美元。这些数字是按1985年的猪、牛购入和售出的价格计算得出的。 经营所得的收益能否补偿总投资额 总投资额为5784282美元时,投资收益率只能达到%。采用净现值法将整个项目存续期间内获得的收益的折现值与初始投资额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拟建的屠宰场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年现金流量包含15%以上的收益。 2、引言 目的 本项调研的目的是确定在哥伦比亚进行屠宰场经营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研究的重点放在该经营的经济可行性分析上。研究的内容包括对该地区该种经营的投入和产出市场的初步评价、对收入和经营成本进行预算、对投资收益进行分析。 假设前提 在对大量信息材料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之前,我们先制定了几条基本的假设。 鉴于对经营的预期规模的考虑,我们假设该工厂产品是由联邦政府有关部门检查的,其产品将在跨州商品市场上进行销售。对该工厂的检验工作将由美国农业部所属的农业研究服务组织的检验部门完成。所有跨州销售的肉类都要经过联邦政府的检验。 第二点假设是该工厂将会集中在这三个州市场上进行销售。本报告将会对这三个州的市场潜力及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需要该工厂建成多大规模给予预测。 第三点假设与工厂的经营性质有关,我们假设该工厂不是整体经营,即经营中不存在饲养这一环节(除了必要的维护库存的需要),也没有对屠宰的牲畜进行再加工这一程序。这一假设是基于投资人提供的信息做出的。这点假设在进行经营收入和成本测算的时候至关重要。 最后一点假设是该工厂在预定的生产水平生产,并能够将所有的产出销售掉。工厂投入经营,需要准备一定的基础性设施。市场中猪牛供应量的变化和对肉类产品的需求变化都会引起工厂的经营在季节上的变化。基于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做出该地区平均每天可以屠宰300头猪和牛的预测。如果我们采用一年250个工作日这一标准,该地区的年产量就是93750头牛和93750头猪的水平,或者说年屠宰量为7187500,(这类工厂的平均产量为22500)这一生产和销售水平对后面进行分析来说很重要。如果产量改变的话,收入和成本水平将会大为改变,本报告只对上面预计产量进行分析。 还应指出的是,我们没有对拟建工厂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行过分析。这一点不属于本报告研究范畴。但是,一个企业是否能在获利的基础上进行经营主要处决于企业决策人是否具有足够的管理才能。 其他假设我们还会在分析过程中陆续给出说明。 3、猪肉和牛肉市场的市场潜力 消费需求 美国目前的年平均牛肉需求量已创历史最高点,达到116磅。这一数字表明在从1975-1982年7年间的人均消费量一直以每年6磅的速度在增加。预计到1989年人均消费量将达到150磅。 猪肉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1975年人均消费量为63磅,1982年为67磅,预计到1989年年人均消费量将达

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与评价讲解

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金融二班 马珂然 41216223

关键词:工商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一、绪论 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债权人由于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造成损失的风险,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主要源自借款人或者交易对手违约或资信状况恶化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对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控制风险。 工商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其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债券投资、资金业务、表外业务等也可能带来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出现流动性危机的主要根源,也是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是关系到商业银行乃至全球经济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该协议的推出,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并举,加强银行监管透明度,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信用风险在银行风险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根据麦肯锡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占据了银行总体风险的60%。在我国,由于存在着较高的不良贷款率,更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更高的银行信用风险。从数据上来看,如果按照“一逾两呆”额口径计算,我国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5%;若按照“五级分类”的口径,与银监会不良贷款率不能超过5%的要求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然偏高。过高的不良贷款率带来的银行信用风险势必会严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二)适应《新巴赛尔协议》的需要 《新巴赛尔协议》在信用风险方面增强了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并提出了运用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两种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衡量。这体现了《新巴赛尔协议》能进一步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增强银行的稳健经营,促使银行之间开展公平竞争。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新巴赛尔协议》的实施对我国银行来说不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比较

[提要]本文立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从中小企业产业特点出发,在比较分析国内外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为金融机构提出切实可行的信用风险识别评估模型组合,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3日 引言 作为市场经济的活力之源,中小企业支撑着国民经济“半壁江山”。随着近年外部市场及金融环境趋紧,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最突出的就是信用风险导致的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信贷是其主要融资渠道,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对中小企业有惜贷趋势。因此,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首先在于完善中小企业各类信用数据库,为银行信贷提供数据支撑;其次要立足国情,学习先进测量技术,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信用风险识别、评估模型,系统评价企业信用风险,改变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现状,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共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数据库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人行征信中心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已经逐渐成熟,司法、环保、社保、质检等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已经逐步共享完善。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合理设计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模型,为银行信贷提供技术支持,降低信用风险。 一、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分析 传统信用风险分析评估方法已相当成熟,在国内外银行信贷决策中应用较多,主要包含专家制度法、信用评级法、信用评分法。 (一)专家制度法。20世纪70年代前,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主要是银行专家依据品格、资本、偿付能力、抵押品、经济周期等5C要素进行主观判断,后来衍生出5P模型(个人因素、目的因素、偿还因素、保障因素、前景因素)和5W模型(借款人、借款用途、还款期限、担保物、如何还款)。纵观这三种模型,都是定性分析,无法量化风险水平,而且严重依赖专家的主观判断,这会造成银行信贷决策官僚主义作风盛行,降低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应变能力,同时专家制度在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时,难以确定共同遵循的标准,造成信用评估的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二)信用评级法。信用评级法是美货币监理署开发的,该方法将现有贷款安全级别分为5类: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后来细化为10类:AAA、AA、A、BBB、BB、B、CCC、CC、C、D(标注普尔)。评级后再根据级别提取不同贷款准备金率。 (三)信用评分法。和前两种方法相比,信用评分法是一个量化法,最著名的模型就是Z计分模型(Z-score):它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数理统计中的辨别方法分析银行的贷款情况,建立一个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区分信贷风险度的模型,得到最能够反映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的好坏,具有预测和分析价值的比率,从而对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状况评估。模型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变量解释: X1=流动资本/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收益/总资产;X4=优先股和普通股市值/总负债;X5=销售额/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 判断准则: Z<1.8,财务状况较差,信用风险高,拒绝贷款;1.8≤Z≤2.99,为灰色区,误判的概率较大;2.990时,表示样本企业有债务危机倾向;当Y i*<0时,表示无债务危机倾向。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比较 □文/赵池北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宿迁) 信用/法制《合作经济与科技》No.10s2014 190 -- DOI:10.13665/https://www.360docs.net/doc/c415886843.html,ki.hzjjykj.2014.19.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