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卷2套(含答案) 新人教必修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清流激湍.(tuān )流觞.曲水(shāng)放浪形骸.(hé)临文嗟.悼(jiē)

B.苏子愀.然(qiǎo)孤舟嫠.妇(lí)酾.酒临江(shī)横槊.赋诗(shuò)

C.轻鲦.出水(tiáo)麦陇朝雊.(gòu)北涉玄灞.(bà)黄檗.人往(bì)

D.褒之庐冢.(zhǒng)有穴窈.然(yǎo)盖音谬.也(miào)何可胜.道(shē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瑰怪其文慢灭仆碑幽暗昏惑

B.沦涟露湿清皋曩昔天机清妙

C.肴核杯盘狼藉匏樽正襟危坐

D.虚诞若合一契静躁 0一觞一咏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然是中有深趣矣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游目骋怀

..(奔驰)极.视听之娱(穷尽)

B.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方.其破荆州(正当)

C.故山殊可过.(路过)猥不敢相烦

..(打扰)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无物以相.之(帮助)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也常在于.险远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六王毕,四海一.

C.侣鱼虾而.友麋鹿始舍于.其址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7.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为布衣

..之交尚不相欺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

...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处

D.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A.足以极视听之娱。译:足以用来极尽视听的乐趣。

B.凌万顷之茫然。译: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因为他探索思索得深入并且无处不在地实践。

D. 其孰能讥之乎?译: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B.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这部集子是以他的籍贯命名的。《游褒禅山记》是其中的名篇,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散文。

C.王维,字摩诘,唐代边塞诗人,有作品集《王右丞集》。

D.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黄苏”;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自创“苏体”。

二、填空题

11.描写兰亭地理位置环境的句子,描写兰亭集宴内容的句子是。

1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赤壁赋》中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近。

13.《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四句非常精彩,这四句是,,,。

14.《游褒禅山记》一文中的作者王安石,字,是时期人,所以他的文集叫作。他在担任宰相时,积极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游褒禅山记》一文作者由游洞的经历阐发开来,指出“求学问、干事业,首先必须,还必须,同时必须。他的名诗《夜泊瓜洲》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历来为人民所传诵,所喜爱。

三、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赤壁今何在

(1)赤壁之战虽为陈迹,但关于“赤壁”的地点,从唐代争论至今。据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和王象之《舆地纪胜》所记,今武汉市蔡甸东临障山、汉川县西赤壁山、黄州市西北赤鼻山、赤壁市西赤壁山(又名石头口)和武汉市武昌西南赤矶山,都被认为是“赤壁之战”的赤壁山。赵、王二人文后点评:前二说,混赤壁与乌林为一地,又皆远离长江,且在江北;黄州说也把赤壁置于樊口对岸的江北,皆与“赤壁之战”形势不合。赵、王明确肯定赤壁山于今武汉市武昌西南的赤矶山。

(2)关于赤壁市赤壁山之说,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明确肯定:“赤壁山在(鄂州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此说后被赵彦卫否定:“指今石头口为其地,然石头口初未尝以赤壁名。”

(3)李吉甫的蒲圻赤壁说,确实经不起推敲。曹操初战败后,以乌林为大本营,陈兵于江北沿岸,孙、刘联军则于赤壁上下的南岸。周瑜采用黄盖溯江西上诈降、中流放火烧连营、

精锐继后追击这“三段之计”而大败曹操。可见,乌林与赤壁之间,应有一定的上、下游间距,绝不可能是南北隔江相对。

(4)另据《三国志》载,其时曹操数十万大军已沿江东下,双方兵力悬殊,孙、刘联军只能在重兵保卫大本营夏口的前提下,派出适量人马至夏口的前哨及数十里之内的大、小军山一带游弋设防,再远之处就属分散兵力,更不用说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蒲圻赤壁山了。

(5)主张“赤壁”于今武昌西南一带的,主要是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郦为江南诸水作注时曾参阅大量南方文献)与南朝盛弘之经数年实地查勘和访问而成的《荆州记》。

(6)《水经注》“乌林———赤壁”河段中记载“江水又东径下乌林南”,郦道元即说,“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水经注》又载,江水又东径陆口、蒲圻洲、蒲圻县等地后,“左径百人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百人山,马征麟《长江图说》指出,即今武汉市西南长江左岸的纱帽山。和百人山隔江相对的“赤壁”,便是《云麓漫钞》中最终确定的今武昌西南长江右岸的赤矶山了。当地村民至今仍能在附近山上、田内、江边拾到箭、镞等战争遗物。而盛弘之《荆州记》中说:“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乌林,周瑜、黄盖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赤壁、乌林其东西一百六十里。”可见,“赤壁与乌林相对”于长江断面上,不符合此次战役的逻辑。

(7)但郦、盛二人的记述,何以屡遭否定?关键是,长江“乌林———赤矶山”河段,长度已达260里,超出南朝时100里。南朝以前,该河段属顺直分汊河型,隋唐后演变为弯曲分汊河型。洲湾弯道的形成,使长江河道延长近100里。由此,赵、王二人引用《水经注》关于乌林、赤壁的记载后即说:“据此则赤壁、乌林相去二百余里。”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虽认同郦、盛二人的结论,但不解长江长度之变化,而据乌林以东160里,定赤壁于今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虽较为接近史实,但也是错误的。

15.“蒲圻赤壁”并不是真正的“赤壁”,以下表述不能成为这一论断依据的一项是()

A.“蒲圻赤壁”位于长江北岸,其地理位置与历史上的“大战”形势不符。

B.赵彦卫以石头口起初没有“赤壁”之名而否定赤壁市赤壁山为“赤壁”。

C.孙、刘联军分三个阶段击败曹操,可见乌林与“赤壁”存在上下游距离。

D.从双方大本营的位置,可见“赤壁”在蒲圻也与当时兵力强弱形势不符。

16.第(6)段中“此次战役的逻辑”指的是什么?

17.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或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对古代某一地名的确定,既要依据相关的典籍,还应辅以必要的实物加以佐证,如出土的文物、发现的遗迹等。

B.《水经注》与《荆州记》的相互印证说明: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密切结合才能在历史地理学方面得出正确结论。

C.从南北朝到南宋的七八百年间,在长江河道不断延长的影响下,乌林与赤壁两地间的距离也增加了至少40里。

D.如果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能够了解到古今长江河段长度的变化情况,完全有可能得出更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

18.就本文提供的信息,简要评述郦道元、盛弘之、赵彦卫、王象之、本文作者在对“赤壁今何在”这一问题探究中的历史性贡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备之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