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苏州科技学院马哲试卷

一、单选题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

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辩证法思想。

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期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4.“居安思危”着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6.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7.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8.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0.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12.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1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1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16.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参与制。

17.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18.垄断统治的实质是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19.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20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自身也有价值。

2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2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23.生产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2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

25.国家是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2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27.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实践事物本质问题。

28.某人的住院…..吃水果不吃苹果,他犯的错误时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29.阶级斗争史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1.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导致唯心主义。

3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

33.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机器设备。

3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3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特定的两重性,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3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3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38.资本主义竞技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9.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4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4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

42.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43.一切认识,即使是荒诞的认识,在世界中也有其客观原型的,这说明认得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4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45.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6.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生产工具。

4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8.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4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5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意识作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否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

*5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5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53.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4.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社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55.金融资本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56.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

57.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58.在当今社会,创意产业…….繁荣说明了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59.“对事物从客体的或……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0.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重点论。

61.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6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新价值。

63.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

6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65.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6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有了局部的调整和变革。

67.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二、多选题

1.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反对多元论、本质相反。

2.“白马非马”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3.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没有考察人民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

4.纺织厂买的棉花属于不变资本、流动资本。

5.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允许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7.正确表述感性和理性认识关系的理性认识依赖感性、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8.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单位商品的数量增加、价值总量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9.下列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学、道德。

10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利润、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通过垄断价格而实现的高额利润。

11.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并不否认整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检验认识真理型的标准是客观的。

12.人的本质是在于人的社会性、视具体的和历史的、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4.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

15.垄断取代自由竞争的地位,但没有消灭竞争是因为竞争是商品经济带必然产物、存在自由竞争、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部门和企业。

1、新生事物是有远大前途的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实践特点决定的、真理本性决定的

3、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经过两次转化达到对立面的统一、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产生了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5、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在于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环节、它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措施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7、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8、资本主义企业使用的机器设备属于不变资本生产资本、流动资本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它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0、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商品资本的输出、生产资本的输出、借贷资本的输出

三、辨析题

1.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错误,此观点犯了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他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真理和有用有联系,但有用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两者本质有区别。

2.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一切社会历史观在根本上都是错误的。

错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他批判和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建立了唯物史观,所以不能否认之前的社会历史观。

3.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错误,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典型的天命论的观点,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也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

4.资本就是一定数量的货币。

错误,资本的现象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的本质既不是物,也不是货币,而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5.如果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正确,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只要闭上眼睛,这个客观世界就不存在,即客观世界是随人们的主干管意志而转移的。

6.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错误,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此观点实际上肯定了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创造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只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7.不变资本就是固定资本。

错误,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而固定资本是指在资本的周

转的过程中,资本家所购买的机器、厂房等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由于他们的资本的周转过程,其价值是分批逐渐转移到新价值中去的。固定资本属于不变资本。

8.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上涨;反之亦然,所以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错误,供求关系虽然直接影响商品价格,但不能够决定价格,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

9.“仁者见仁,智者见者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讲真理是客观的,主要是指真理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但是作为反映真理的人的形式是主观的,由于人们只是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角度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主观差异性。

10.中国古代认为,“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正确,这说明了中国古代具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此观点揭示了世界万物普遍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对立统一。

11.劳动力成为商品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要前提。

正确,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可以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来源是劳动力,而劳动力这种商品有着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它在是用的过程中能够生产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12.资本主义工人的工资就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错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公认的工资是劳动价格或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报酬。13.不管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思想,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正确,因为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不过描述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14.国家是按地域来划分的,因此,国家本质上是代表全体公民利益的。

错误,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证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15.存在就是被感知。

错误,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而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不管是否被感知,物质的客观存在都是不会改变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论?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识时务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就是无,新旧事物是通过否认联系起来的;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存其积极因素。

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和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4.简述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①从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程度,而主观认识不能自称正确,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要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点。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对照,因而。。。。。

6.什么是生产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②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的关系。广义的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7.什么是价值规律?其表现形式是什么?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②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8.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什么?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洽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9.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

10.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③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④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11.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哪里?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影响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③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

12. 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无助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活动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③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13.为什么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认识为实践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14.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

16.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题,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7.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富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8.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优势辩证转化的,真理有相对向绝对转化和发展。18.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述党中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人名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2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四.思考题

1、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必须对物质和精神这两类现象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成其为哲学。

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规定了一派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也是不同哲学派别进行斗争的焦点。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对于理解哲学和哲学史上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③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存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其基本内容有两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亦即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

2、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使之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二,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第三,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古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2)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激烈而深刻,因此,掌握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关系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

5、如何理解实践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求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6、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

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实践就能够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通过实践进行比较、对照。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通过实践来对照是否达到预想的结果。

7、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值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8、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

(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9、如何理解什么是生产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狭义生产关系: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生产关系: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10、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1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中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当劳动力成为商品,它具有自身价值和使用价值,其中使用价值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心得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而创立的。它揭露了资本注意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14、劳动力是如何成为商品的?

当劳动力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来,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资本家通过雇佣劳动者实现劳动力成为商品。

17、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财富不断涌流,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达到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2)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3)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4)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5)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6)国家消亡。

17、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否定是新旧事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院、系:年级:专业:

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2分) 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2分)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2分)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2分) 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2分)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2分)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分)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40分) 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 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 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 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 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 4.原因是指 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 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

识都是真理 C.实践就是真理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 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产品分配形式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 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 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 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 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题库

21、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1、答:错误。(3分)(1)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应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彻底否定。(3分)(2)借口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在理论上是否定一切,从而否定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中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思想。(2分) 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2、答:错误。(3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分)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分) 2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也成了商品。 23、答:错误。(3分)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劳动力的使用,能够成为商品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3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向工人购买的是劳动力。(2分) 21、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错误。(3分)唯物主义一般都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认为这种反映具有能动性。(3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一般会否认这种能动性。(2分) 22、人的现实本质是由他/她的选择决定的。错误。(3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体系。(3分)人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的选择并不能决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2分) 23、剩余价值不产生在流通领域中。正确。(3分)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3分)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但可以实现剩余价值。(2分)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误。(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且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同。(2) 22、真理没有阶级性。正确。(3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3分)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2分)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错误。(3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乃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2009-06-20 14:21:0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指_______ A、世界的本原性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世界的物质性 D、世界的精神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_______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_______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_______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5、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 1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______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低级到高级转化 D、由坏向好的方面转化 7、“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_______ A、人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__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本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9、社会运动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10、社会形态是 A、存在与意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选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库答案

答案 一、单选题 1、B 2、B 3、C 4、C 5、C 6、C 7、D 8、C 9、C 10、B 二、多选题 1、ABC 2、ABCD 3、ABCDE 4、ABCDE 5、ABC 6、ACD 7、CD 8、CDE 9、CE 10、ABCDE 三、名词解释 1、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 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2、理性认识:(1)使认得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 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关系和整体的认识。(2)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3)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社会进步:是对社会进步发展的总概括,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本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基本领域的变化和变革。 四、判断说明: 1、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意识形式。 答:(1)此命题是错误的 (2)社会意识从高低不同层次看,可以区分为社会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则是高水 平的社会意识 (3)只有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才是社会意识形态。

2、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就是真理。 答:(1)错误 (2)这是正确的前提发引了错误的结论 (3)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它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对象 (4)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 五、简答题 1、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 (1)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人们日常物质生活 条件的状况等等。 (2)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成果的体现,它包括两个方 面:智力、文化、方面和思想改造方面。 (3)二者关系: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一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 b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物质 文明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2、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民群众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它包含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 大多数,那些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和社会集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 (卷面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 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 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7.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

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二)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 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2.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分子的能量明显增加 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已知H2(g)+Cl2(g)= 2HCl(g)⊿H= —184.6 kJ/mol ,则反应HCl(g)=1/2 H2(g)+1/2Cl2(g)的⊿H为 A.+184.6 kJ/mol B.—92.3 kJ/mol C.—369.2 kJ/mol D.+92.3 kJ/mol 4.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L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 ·min) B.1 mol/(L ·min) C.2 mol/(L ·min) D.3 mol/(L ·min) 5.如图,横坐标表示加水量,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图是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中和CH3COOH的多B.中和HCl的多 C.相同D.无法比较 7.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8.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 A.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B ) A.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 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 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C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马哲期末试题

马哲期末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 A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 A ) A.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B。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C.否认了精神的作用 D。否认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3.生产关系体现了( C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C ) A 。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 5.国家是代表( B ) A.统治阶级利益的 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7.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D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的本质问题 C.世界的本原问题 D。实践的本质问题 8.某人得病住院,想吃水果,子女们给他买了苹果、樱桃、梨送去,他说他要吃水果而不是这些苹果等,他犯的错误是( B ) A.把个别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B。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C.认为个别就是一般 D。认为一般就是个别 9.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 B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B )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阶级关系 D。人的理性 11.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会导致( A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1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 D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3.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 ) A.机器设备 B。原材料 C。燃料 D。辅助材料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D ) A.国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垄断经济加强的结果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特定的两重性,它是( C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生产资料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力价值转移和剩余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1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D ) A.银行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D金融资本 1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C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是( C ) A社会化大生产 B资本积累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 19.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 D )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 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比例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4) 3.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CDE)。 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特殊性存有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存有于特殊性之中 D.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E.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3.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CDE)。 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特殊性存有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存有于特殊性之中 D.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E.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3.22.“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CE)。 A.个性与共性的联系 B.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 C.个别与一般的联系 D.次要矛盾与主要矛盾的联系 E.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

3.2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BCDE)。 A.矛盾同一性的重要表现 B.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C.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D.指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力量不平衡 E.指在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发展不平衡 3.2 4.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主要哲学根据是(BD)。 A.质与量统一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C.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 E.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3.25.质和事物的关系是(ABD)。 A.质和事物的存有是直接同一的 B.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质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D.质和事物是不能分离的 E.质就是事物的属性 3.26.事物的质和量都是(BC)。 A.同事物的存有直接同一的

精选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考试题库310题(含答案)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310题[含参考 答案] 一、单选题 1.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B A.政治关系 B.生产关系 C.家庭关系 D.宗教关系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C)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D)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分配关系 C.产品交换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5.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B 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C.产品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加大 D.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6.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B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7.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D 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D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9.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0.“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经典论断的含义是C A.科技革命对统治阶级有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可以直接变革社会制度 C.科技革命可以促进社会政治革命 D.滥用科技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11.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B A.道德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2.从本质上看,认识是(D) A.主体心灵的主观创造 B.主体心灵对客体的直觉 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知觉到表象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 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 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

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题 及答案

高一政治试期中题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④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2.据《经济日报》报道,全国优秀少儿期刊《小学生拼音报》向500所贫困小学免费赠报进行文化扶贫。这里用于文化扶贫的《小学生拼音报》()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承认 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以往手机功能繁琐,使用数据业务往往需要复杂的设置和操作。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移动公司按照客户在外观、开关机界面、手机一键上网专用键、菜单呈现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要求,与著名厂家联手为客户“量身定做”的“心机”已经上市。据此回答3--4题。 3.手机用户对手机功能有不同的需求,说明人们关注()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交换价值 D.商品的价格 4.中国移动公司和手机厂家为客户量身订做手机主要是为了() A.生产出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B.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 C.尊重顾客的上帝地位 D.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5.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货币本质的是() A.货币可以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表示其价值 B.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代表和象征 C.充当货币的是贵金属 D.货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6.2013世界X-CAT摩托艇锦标赛于今年11月在北仑梅山湾举行,门票从230元到2880元不等,共有5种不同票价,而且根据赛事激烈程度的增加,每天的票价也不一样,比如,同样是3区票价,11月8号、9号、10号票价分别为230元、290元和300元。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是观念中的货币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7. 金银货币与纸币在职能方面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都是() A.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B.商品交换的媒介 C.商品交换的计量单位 D.一般等价物 8.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卡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个人支票。信用卡和支票的共同点是() A. 都有可以透支 B. 都属于电子货币 C. 都是在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D. 都是由银行发行的 读下面2013年人民币汇率(100美元/人民币)变化情况表.回答9--10题: 8月20日10月8日11月4日 616.97 614.15 603.85 美元对人民币 汇率 9. 关于上述图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汇率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②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③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跌落,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④10月8日100美元的人民币价格是614.15元人民币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10. 人民币升值将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与答案

科技学院马哲试卷 一、单选题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 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核”是辩证法思想。 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期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4.“居安思危”着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6.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7.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8.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0.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12.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1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1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16.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参与制。 17.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18.垄断统治的实质是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19.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20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自身也有价值。 2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2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23.生产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2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4.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客观事物 D.人的意识 1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2018-2019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听力理解:(本大题分为A、B、C、D四部分,共25小题,25分) 1-5 CAACC 6-10 ABACA 11-15AABBA 16-20 BACBB 21.sunny Sunday 22.playing chess 23.dancing 24.talking 25.flying a kite 二、单项选择(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6-30 DBCCA 31-35CADAC 36-40 ACBDC 26.考点:elephant 以元音字母“e”开头,读音为[e],所以用”an”,当一个物体第二次被提到的时候,前面要用”the “.所以选D. 27.考点:固定搭配:thank you for doing sth/sth ,为。。。。。。感谢某人;help sb with sth在某方面帮助某人。所以选B. 28.考点:speak+语言;say+说的内容;talk为不及物动词后面要跟介词“with/to/about”;tell用于讲故事(story)或者讲笑话(joke);所以选C. 29.考点:too many后面接可数名词复数;too much+不可数名词;much too+形容词;没有much many 这个结构。 30.考点:It’s about two kilometers. 它大约两千米,表示的是距离。How far 多远,用于询问距离,how long 用于询问时间长短,回答多用“about/for+一段时间”.how many 多少,用于询问数量,多用于可数名词复数;how much多少或多少钱,可以用于询问数量或价格。 31.考点:固定搭配:by bike骑单车 32.考点:at +时间点或一些固定搭配中如:at night在晚上;on+星期/几月几日/具体一天的早上、中午、或晚上。 33.考点:这题考察的是祈使句变否定句,jim后面加了逗号,所以逗号后面的句子是以动词原形开头的句子,是祈使句。祈使句变否定句,在动词原形前面加“don’t”,所以选D。 34.考点:keep+形容词,clean的形容词还是“clean”,one of+名词复数,所以用“rules”. 35.考点:can+动词原形;第二个空考察的是现在进行时,所以用swimmi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考必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 B、奥地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