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读李鸿章传有感

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国人,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中国人。梁启超曾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究竟有什么让人们“敬”、“惜”、“悲”的呢!他究竟做了什么让他在已经去世一个多世纪后仍然争议不断呢!读了李鸿章传我终于体会到了一些。

李鸿章一生可以用一个“传奇”来形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他的那个年代里的一个传奇。他在传奇中延续着生命,也在传奇中影响着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一介书生拜会影响他终生的恩师曾国藩到走向兵戎生涯向太平天国军队伸出了无情的黑手;从满清功臣一等伯爵到洋务运动主要人物仅次于恩师的中兴名臣;从购买铁甲战舰组建远东第一舰队到马关受辱招致一生骂名;从出使欧美落实以夷制夷策略到辛丑绝望悲愤而死。李鸿章时时刻刻都在做着一个超越正常人承受范围的事。

“权倾一时,谤满天下。”来刻画李鸿章太合适不过了。邓小平在关于香港回归、中英谈判时说,今日的中国政府不是晚清政府,今日的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的历史罪责深重的令人难以置信,仿佛近代史中所记录的众多屈辱与不公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是最早研究李鸿章的严肃著作,也正如梁公早在多年前就提出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多年的历史。要了解晚清的历史,读一读此书必受益匪浅。梁启超的国学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在了解李鸿章的同时,也对当时国民性的了解、对国人劣根性的了解颇有启迪。梁公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对李鸿章这位争议人物,评价颇高。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梁公十分欣赏李鸿章的才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对李鸿章所犯的错误和自身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毋庸置疑,对李鸿章镇压农民起义和经手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劣迹,加以抨击和批判是理所应当的。但在抨击和批判的同时,也需进一步作出阶级的、历史的说明。必须指出,就镇压农民起义而言,这是他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许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敌视人民这一点上,一切封建统治者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关于他经手签订不平等条约之事,也应作出具体分析。不可否认,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它“将中国生计一网打尽”,“自古取之国,无此酷毒者。”“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人”,是可以理解的,但义愤毕竟不能代替科学的历史分析。如若对当时的实际情形作些具体的考察,就会得出其责任并不专在李鸿章一人的结论。从签订《马关条约》来说,甲午战争时,恰逢西太后六旬大寿,这个抱定“宁亡外夷,不给家奴”的清廷主宰者即主张从速和解了事,以免影响她的庆典。事实表明,这种“议和”的主谋者是西太后。同时,

还不应忽视这样的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这次“议和”是在清政府全面战败的情况下进行的。显而易见,在敌人炮口下的“议和”,清政府无论派谁为“议和”代表,都不可能改变战败受辱的地位。由此可见,《马关条约》的最后签订,李鸿章虽有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但这笔烂账却不能统统算在他个人的头上。

如果说,李鸿章一生的主要行迹仅仅局限于对内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对外签订不平等条约,那么,他理所应当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问题是,他一生有三十多年时间从事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而且他还是这一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要全面、正确地评价李鸿章,不探讨他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是不行的。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是毋庸置疑的。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尊重历史事实,就不能不承认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因而,对这样一个表现复杂的人物,是不能轻易加以全面否定的。

判断一个人要从总体来看待,不能武断的就做出决定,正如梁启超说得好:“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梁启超所作《李鸿章传》,与吴晗的《朱元璋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及朱东润的《张居正传》并称为世纪四大传记,四位皆是近现代中的有名学者。《李鸿章传》开篇以“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定下客观论断的基调,此中既言明对李鸿章不可等闲视之,他在平捻军之乱、平太平军叛变之中,维持了中国的稳定大局, 他兴洋务办海军也有开眼看世界的独有魄力眼界,其生平立下业 绩并非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另一方面,李氏也未能扭转中国危亡的 局面,他在外交事务中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种种,致使国土流失并 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命运,遭后世人种种谩骂,因而生前 死后所受毁誉参半。因而梁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 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二者在政治上素来是公敌,梁却能放 下偏见,持一颗公平心对李鸿章生平境遇作评判,或者他对李所 惜所批所悲之感,也有百日维新失败的自我悲叹罢。 梁对李的评断,一言以蔽之,则李氏乃时势所造英雄,而非 造时势之英雄也,他提醒我们有几个历史前提需要注意:一是满 清是中国君主专制政权登峰造极之时,二是李身处满汉民族矛盾 利益冲突急剧之时,三是外患紧迫逼近之时。 其一,中国的专制政体自春秋战国形成的中国文化大传统为 起点(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和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的道德哲学为主流),从秦朝建立大一统帝国到明清时期君权逐步达到顶峰,皇帝将权

力集于中央一己,明有内阁而清设军机处,均是直授皇帝要谕, 底下官员则相互掣肘,因而专制程度越深,权臣数量越少,我们 便可以想象,有识之士当时要推行变法实行变革实在是困难之事。 其二,清朝是满族所建立的政权,在制度上虽承袭汉人制度,政治权力的内圈仍是亲贵觉罗,世代靠钱米俸禄谋生的八旗子弟 则是其外围,因此形成一个靠族群血缘关系维系的特殊利益集团。因而梁后来回忆变法之难,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在于满族利益集团不愿因变法而使政权流散于他族之手, 在任用大臣方面对满汉也存在亲疏之别,直到清朝意识到内乱无 法由懒散惯了的八旗子弟军平定时,才愿意由汉族大臣出兵镇压。 其三,观当世大事,欧洲列强依靠变革强大起来,他们将势 力进一步东扩,已不再是原来需要天朝大国进贡的蛮夷之邦,中 国面临有史以来最紧迫的危机,如若继续紧闭国门不愿求变,便 要不断受到强国威胁,不论外交手段如何狡狯机智,内治不修终 是“弱国无外交”。 以上述三点为基本背景,纵观李鸿章一生,作为军事家,他 是一个真正善于统率将领的人才;作为直隶总督,他认识到中国的 危机局面,看到西方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因而积极倡导办洋务,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步有重要贡献;作为外交家,他斗智斗勇 表现出战国策士的遗风,还几乎牺牲自身性命,也要为本国争取 最大利益,却最终落得一个卖国贼的骂名。然而另一面,梁认为 他有谋略却也有用人不当、任人唯亲的过失,他有足够的权力和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这本书大家在读过以后都有什么感触呢?以下是本人收集的读书笔记,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一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

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即使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读书报告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书之开章,梁启超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客观求实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梁启超十分欣赏李鸿章的才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对李鸿章所犯的错误和自身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着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作者并没有将当时的许多责任归咎于李鸿章,而是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待李鸿章。梁启超在文中客观地分析道:“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 综观李鸿章,得益于淮军失意于淮军。咸丰、同治间,受曾国藩之托,回乡建立有别于八旗而效仿湘军的淮军,作为李鸿章得意的淮军,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由此

为李鸿章奠定了其飞黄腾达的官宦生涯。然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淮军在朝鲜的失败,在东北的望风披靡,以及所倾力打造的北洋水师(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亦属淮系)在黄海大黄沟的战败,在威海的全军覆没,使得李鸿章的声誉扫地,四十年所经营的淮军、二十年所倾力打造的北洋舰队就此溃崩瓦解,李鸿章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开始走向末路。 其二,滥觞于外交亦身败于外交。十九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进行传教,而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及固有保守守旧的思维,使得这些冲突变得尖锐复杂,由于满清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官僚保守自大无知,对西方的文化以及政体了解甚少。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外交事物的处理上,满清政府官僚自以为是的处理方式,往往引发了许多冲突,综观从鸦片战争的外交事物的处理,清朝庭官僚多不熟谙外交为何物。 同治九年(1871年),天津教案爆发。身为直隶总督的曾国藩接案处理此事。然而,处理的结果让法方和国人皆不满意,李鸿章奉旨接任曾文正的直隶总督。梁启超评述道:“是为李鸿章当外交冲要之滥觞,使同治九年八月也。”因为有在上海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李鸿章在天津教案的处理上有了个双方满意的结果,从此李鸿章善于外交的解决纠纷的声誉大起,从此以后三十年大清国的重要外交国事基本受其操纵。 但是随着甲午战争的失利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清政府都任命当时最善外交的李鸿章出面解决,虽然签署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春节这几天看完了英国人布兰德的《李鸿章传》,算做个读书笔记吧。 我在拿起这本书之前就定了一个想法,算是有目的阅读,即我想看看在一个组织面临生死变革的时候,其中核心人物为何难以破立而只在做“糊裱”工作,只是无意义滴做了延长沉船时间的挣扎?这种困境是否也会在今天的银行业变革中重现?至于李中堂到底是中华民族的“卖国贼”还是大清帝国最优秀的“掌舵人”,这些都不是我所关心的。 看完书后,不敢说已经有了答案,但至少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完成认知升级是一个突破,但转变心性是更重要的突破。 李中堂比他同时代的所有人都幸运,他最早接触到洋务,并在与一批洋人共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中外技术上的差距,而在随后的洋务、外交生涯中更加了解了大清国所处的局面。 在这个层面上,李鸿章可以说相较当时迂腐的满清政坛,完成了一次认知升级,他是高于那个时代的一个存在。他兴洋务、办北洋,周旋于列强,可以说在他掌舵的那十年大清多少还是有了一些新气象。但一次甲午海战就将所有努力摧毁,而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必然。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李中堂的认知虽然完成了突破,但其封建体制的心性毫无改变,也就意味着他所能带来的变更只能是面子光鲜而动不了体制本身。其结果必然就像是李中堂自己创建的北洋水师一样,看上去船坚炮利实际上腐败中空经不起考验。 虽然李鸿章与张之洞之间不对付,但同样作为大清朝中的洋务派,一个掌北洋,一个掌南洋,在许多观念上还是一致的,比如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李鸿章身上就表现的同样明显。 尽管李鸿章在处理洋务在与洋人周旋的过程中显得很洋派得体,但李中堂有一种天生的骨子里的高傲,书中这样说:“当他小心谨慎地建议和洋夷和解时,他自始至终都相信中国社会和政治传统在伦理上的优越性。” 这就让李鸿章这个倡导变法的先锋人物,在处理涉及到朝廷方面的具体事务的时候,又无可挽回地成了坚定的保守派,他总是奉行先例和传统。所以李中堂的改革努力就好比鸠摩智用小无相功催动的少林七十二绝学,看上去一招一式都有那么点意思,但终究不是我少林正宗。 形成简单的认知其实不难,就像现在我们能够肥肠直接地感受到银行业的日子不好过,也能通过自身亲历发现银行的客户及业务的流失,读后感所有银行人包括非银行人都明白,不搞转型不搞变革肯定就是死路一条,可是这种认知到底停留在怎样一个层面呢?仅仅是认知还是身心都已经准备好了?大清国的立宪是真立还是预备十二年再说?要知道,中华民国可等不了你十二年。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一) 作为晚清朝政重臣之一,李鸿章在中国背负的指责和诽谤很多,自我们从中学课本中学到的历史以来,李鸿章这一“卖国贼”的形象就已深入人心。而众人眼中的李鸿章各不相同,唯有梁任公先生的这本《李鸿章传》最为公正。 这是一个英雄眼中的另一个英雄的形象,梁先生在这本书中这样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而这本书,确实是围绕晚清复杂的政治时局中,李鸿章的功与过来写的。 以李鸿章的学识,虽大权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今天看到的这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而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而不知道有内治,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道还有国民。 这本《李鸿章传》给了我颇多收获。 首先,是梁公治史的态度。梁启超和李鸿章是政治上的公敌,但作者曾亲口说道:“这书中有不少为他开脱辩护的语言,很多与时下的论调不一致,这完全是因为作史者一定要禀着公平之心来写。”为自己的敌人写传记,还能脱离世俗的论调,以公允之心来评定,这是一个史家所拥有的胸襟和态度! 其次,是获得了对李鸿章接近真实的认识。从前对他“卖国贼”的认识,在今天读到这本书后,才是真正地把李鸿章放在他所处的时代、政治时局、世界、和周围的人和事中,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李鸿章。李鸿章虽饱受国人非议,却被外国人誉为“东方俾斯麦”。他所犯下的历史过错不少,不学无术,许多“不平等条约”的中方代表,都是他签的字,但我读到的更多是惋惜。虽对朝廷忠心耿耿却不知体恤百姓,虽从政严谨细心,却不明时局。总的来说,“李鸿章之遇”之所以“悲”,其根源在于整个民族的落后,而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梁先生的介绍彻底改变了我先前对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李鸿章确实是伟大的开拓者! 读李鸿章传有感(二) 是功,是过?

李鸿章传读后感2000字

李鸿章传读后感2000字 读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半个月了,想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启笔。但是不写,却又觉得憋得慌,这也是奇怪了。 不知什么缘故,我从小对历史就没什么兴趣,读书时历史总考不及格,记得最高一次考了73分,老师还表扬了好半天。对于历史,我学过跟没有学过差不多,对于年代,人名我常常是晕的。正因如此,这次看李鸿章传,还像是第一次读史,兴许是岁数大了的缘故,这次读完李鸿章传,心情异常的沉重。有种感觉,如果早点喜欢历史,读点历史,可能我的人生会大不相同。 传记一开始梁启超说“普天之下只有那些平庸的人 既不会遭人唾骂,也不会得到他人的赞誉。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骂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遗臭万年的大奸雄了;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赞美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千古流芳的英雄豪杰了。但是,说这些话的人几乎全是平庸之人,在他们之中找不到一个有见识、有才华的人,如果让平庸之人去评论超乎寻常的人,这件事本身就不值得可信。”

“先不说这样的人到底是奸雄还是豪杰,就他所处的位置和层次而言,并非平庸之人目光所能达到的,也不是平庸之人随便张口胡说的。只有能够理解我说话意思的人,才可以真正读懂我的这本《李鸿章》。” 梁启超一开场没有说李鸿章是奸雄,也没有说李鸿章是豪杰,他对李鸿章暂定义为一个“非凡的人”。对梁启超的这个开场,我倒是感慨万千,我们作为一平庸之辈,而且是后世之辈,是没有资格对那些“奸雄”也好,“豪杰”也好妄加评价的,更不可胡说瞎吹。可是,从小到大,身边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人,好像他们跟“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共事过似的,总喜欢评头论足,头头是道的,常常让人觉得那些“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还不如他们,如果是他们,难道能力挽狂澜。想想这些自以为是的人也是挺可怕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警觉,你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道听途说的,我们不要随便去评价任何一个人,更不要随便去评价那些历史的人物。做人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目中无人”。“了解一个人,必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些“妄自批评李鸿章,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过是一群只能指手画脚,图口舌之快的旁观者罢了”。工作中也会遇见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什么都不干,却喜欢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的。大概从古到今,这样的人不在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我了解了李鸿章的一生,读完之后颇有所感。李鸿章一生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的一生最为后人所憎恨的是他当政期间,先后签署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作为大清外交第一人,李鸿章由此身败名裂,留下骂名。然而,把全部的责任都归咎于李鸿章是有失公允的。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当时人们的愚昧麻木,他是想救国的,但是那个黑暗的社会不允许他这样做。梁启超先生在书中写道:“李鸿章是时势所造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尽管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尽管李鸿章在军事,改革运动中是杰出的带领者,然而他不懂得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懂得政治的本源,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国家的严峻形势,再者在改革前进的摸索中无人指引,也只能让他停滞不前,却又无能为力。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国藩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梁启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他是一介书生,但是戎马生涯改变了他的初衷,做不成学问却成为了“忠臣”,举起屠刀的时候没有眨过眼睛然后时候也扪心自问,那双满沾鲜血的双手让人心惊胆战。想想为什么“粤匪”会反朝廷,为什么朝廷军队会不堪一击?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令人深思!国之痛,民之哀,他深知自己没有能力能扭转这一切,所以只能在自己权职范围内的一些事情,让老百姓有饭吃,让朝廷放心东南这一块。最令人担心的是夷技这一块,外国军械优越,若起祸端,吃亏的肯定是中国,后来他就想尽快新办洋务,他写下了《致总理衙门书》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后来朝廷同意了,他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他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建立北洋舰队。他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他所提倡的自强求富,他所建立的北洋水师却渐渐的被列强的枪炮和昏庸的王朝所粉碎。 李鸿章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在鼎盛时期“坐镇北洋,遥执朝廷”。他推动了中国将现代化的进程,为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是就因为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众多人所误解,留下骂名,实属不公啊!

读梁启超版《李鸿章传》有感

读梁启超版《李鸿章传》有感 人们或许不会归咎抢救病人失败的医生,但如果这个人坐上了医国上医之位,这个国家又危机四伏,一旦功败垂成,世人往往极不开明大度。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可用一句话来形容: 研究中国近代史,就不得不谈到李鸿章。 作为不可或缺的绝对主角,李鸿章为大清鞠躬尽瘁,而病死任上后却是毁甚于誉,不禁令人唏嘘,这是不正常的。 李鸿章在很多时候,给人一代权臣的印象。 然而果真如此吗? 结合梁启超先生的评述及笔者的归纳,中国历史上的权臣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功盖寰宇却谨守臣节,如周公、张奂、王导; 二,豪杰纷争,以军政才干掌控朝局的臣属,如曹操、司马懿、桓温、刘裕、萧衍、宇文泰; 三,权势源自君主授予,有逾制之实,如霍光、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和珅; 四,谄媚君主、盗用国家权力以至擅权的,如赵高、李林甫、蔡京、秦桧、严嵩、鳌拜。 那么,如果李鸿章也算权臣,该归入哪一类呢?乍看之下,他似乎应该打上第一类和第二类双重标签。 然而,深究起来,并非如此。 一方面,他的君主理论上是光绪,但他并未忠于这位主子,而是效忠于篡权的慈禧,这怎么算是谨守臣节呢?另一方面,他位高权重,却极少飞扬跋扈,从未威胁君权。 他虽以剿灭太平军和捻军、办洋务而日益显赫,甲午惨败抹去了他所有军事生涯上的光辉。

但他始终难逃权臣之嫌:广植党羽,安插门人;把持朝廷军政大权,虽是文臣,却掌握着数万当时中国最精锐的海陆军——淮军和北洋水师;权势熏天,以致于国际上“只知中国有李鸿章,而不知有皇帝”。 如此说来,他更像是一个近似权臣的非传统忠臣,很有点儿超越忠君观念,更忠于国家和民族。 李鸿章是中兴之臣,毋庸置疑。 我们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展示他在军事、内政、外交上的作为: 这样一个能臣,怎么就背上了后世骂名呢? 李鸿章生在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应该说,生于这个时代,是他的大幸,也是最大的不幸。 尽管他38岁才开始崭露头角,然而短短三四年光景他就荣升高位,不可谓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成也时势,败也时势 ——《李鸿章传》读后感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传》卷首曾有言:“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诚然,评价一个人不可盖棺论定,更不可断章取义,应站在客观的角度,给出一个中肯的评价,梁启超先生之所以在卷首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这让我不得不认为,在梁启超先生的时代,甚至时至今日,世人对李鸿章的评价,仍带有浓厚的贬义色彩。 李鸿章这个名字,在中学课本上出现的位置,大多都是在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而唯一相对不那么贬义的地方,就是在洋务运动一章,而洋务运动被认为是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而“封建统治”被世人认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汇,象征着落后和屈辱,因此,便在脑海里给李鸿章扣上了一顶“权臣”的帽子。 评价一个人,要从他所处的时局而观之,世人只知李鸿章是代表清廷与列强缔结不平等条约之人,而不知李鸿章是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能够知人善任,也善于交际,同时在那个时代,他具有一定的远见。 他是时势所造就,当时的清政府内有忧,外有患,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清廷花费十年有余而不得平定,官军军备废弛,一片萎靡,而列强瓜分中国的步伐也在稳步前进,曾国藩令李鸿章平定江浙一带的太平军,因此,李鸿章组建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时无往不利,这与李鸿章个人所拥有的卓越的军事才能息息相关,也与当时的李鸿章能够知人善任密切相关。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淮军将领曾国荃率军于南京城下鏖战之时,朝廷也曾多次敦促李鸿章率洋枪队前往协助,而李鸿章深知曾国荃处于即将战胜之时,并不想夺取其功劳,

因此他面对荣誉能够按捺得住,而曾国荃收复南京之后,朝廷许多大臣都曾因嫉上谗言,而李鸿章却能够尽力维护之,可见李鸿章并不是逞一时之快,目光短浅之人,而是调和人脉,八面玲珑之人,这也能够体现其外交潜力。 除此之外,李鸿章训练北洋水师,在其位,谋其政,它能够比清廷的其他官员更能认识到清朝的军队,相对于国外的军队弱在哪里,因此他能够发起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兴办了一系列工厂和西式学堂,并派遣一部分留学生前往海外留学专攻西洋之术,主张修建铁路等等,李鸿章对于世界格局的认识是逐步开阔的,从朝鲜事件时自以为天朝上国的故步自封,到北洋舰队于刘公岛惨败的痛心不已,可以说李鸿章也是逐步在开眼看世界的,他的目光相较于那些认为铁路的铺设是“扰东陵,毁庄稼”的目光短浅的清朝大臣开阔许多。因此,李鸿章得以在二十五年的时间里,纵览中国大权,立于世界政治的舞台。 李鸿章在晚年也评论自己的一生,都只是在做修修补补的工作,只是一位裱糊匠而已,他的确是一位忠臣,不过也正是这份忠诚,使他不敢去做真正救亡图存的事情,只是将自己局限在维护清朝统治这件事上,他只是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并不能够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从一开始自居天朝上国而贻误战机,到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的失败探索,李鸿章做工作始终是畏首畏尾的。 此外,李鸿章的外交策略基本上是在许多国家之间寻求平衡,采用一方势力制衡另一方,首先求助的对象不是自己的国家,而是英国或者俄国,这也是李鸿章招至诽谤的一个方面,但这也是屈服于时势的无奈之举,然而他善于辞令,也能够在其间周旋,尽一己之力减少清廷的损失,能将十亿两白银的赔款凭一己之力争取到4.5亿两,已是壮举。梁启超先生说他“不学无术”我认为的不学无术,是指李鸿章乃科举出身,熟读的是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尽管他才能卓著,但是

李鸿章传读后感(总结类)

实用总结 《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我了解了李鸿章的一生,读完之后颇有所感。李鸿章一生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的一生最为后人所憎恨的是他当政期间,先后签署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作为大清外交第一人,李鸿章由此身败名裂,留下骂名。然而,把全部的责任都归咎于李鸿章是有失公允的。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当时人们的愚昧麻木,他是想救国的,但是那个黑暗的社会不允许他这样做。梁启超先生在书中写道:“李鸿章是时势所造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尽管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尽管李鸿章在军事,改革运动中是杰出的带领者,然而他不懂得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懂得政治的本源,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国家的严峻形势,再者在改革前进的摸索中无人指引,也只能让他停滞不前,却又无能为力。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国藩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梁启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他是一介书生,但是戎马生涯改变了他的初衷,做不成学问却成为了“忠臣”,举起屠刀的时候没有眨过眼睛然后时候也扪心自问,那双满沾鲜血的双手让人心惊胆战。想想为什么“粤匪”会反朝廷,为什么朝廷军队会不堪一击?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令人深思!国之痛,民之哀,他深知自己没有能力能扭转这一切,所以只能在自己权职范围内的一些事情,让老百姓有饭吃,让朝廷放心东南这一块。最令人担心的是夷技这一块,外国军械优越,若起祸端,吃亏的肯定是中国,后来他就想尽快新办洋务,他写下了《致总理衙门书》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后来朝廷同意了,他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他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建立北洋舰队。他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他所提倡的自强求富,他所建立的北洋水师却渐渐的被列强的枪炮和昏庸的王朝所粉碎。 李鸿章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在鼎盛时期“坐镇北洋,遥执朝廷”。他推动了中国将现代化的进程,为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是就因为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众多人所误解,留下骂名,实属不公啊! 1 / 1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笔记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笔记 学习中国近代史,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李鸿章,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我们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然而,一百多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没有定论。最近读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近代史专家雷颐的作品《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这本书以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一些重要奏折和信函作为切入口,进行了目光独到的解读。从表面上看,他从“为官”?“外交”和“洋务”这三个方面考察了李鸿章一生的为人处世,堪称学术界第一次“正说李鸿章”,实际上作者在展现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的同时,更向读者展现了这一幕背后,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中国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海禁大开、强邻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遇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领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这些内忧外患中到处都有李鸿章的影子。李鸿章的个人命运是末代中国从衰落走向灭亡的见证,是中国逐渐被迫开放的写实,他是中国驶向世界的第一个舵手。 从他步入仕途官阶之始,就正是西方列强肆志于东方,“西力东渐”的时代。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李鸿章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糅,内则“开拓”与“因循”毕具,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时是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是阻挡历史车轮。 和晚清很多汉族大员一样,李鸿章的发迹,走的也是从书生到带兵官的路子。李鸿章在给曾国藩做幕僚时,以其见识独特和文笔优美而深得曾氏的赏识,曾国藩赞许他“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李鸿章作为晚清第一重臣,是一个很会在官场运筹帷幄的人。1898年戊戌政变,慈禧太后重训朝政,光绪被囚,康、梁逃往海外,朝廷大批清查维新人士。李鸿章却暗中保护一些维新人士,并和康有为、梁启超暗中联系。有人告他是维新派,慈禧因此问他:“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慈禧听后默然。在这里,慈禧太后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权力,是支持自己主政还是支持光绪主政,其他事,诸如是不是支持维新主张变法,则在其次。李鸿章作为洋务健将,改革口号喊了很多年,主张变法这一条是怎么也赖不掉的,但既然当权的是太后,那只要表明自己并没有紧跟皇上就行了。 由此李鸿章的官场智慧可见一斑。李鸿章的官场心机、政治手段,尤其是其向皇帝上奏折的功夫堪称一绝。可以这么说,凡是有上下级关系存在的地方,本书都值得反复研读和收藏。从一介书生到晚清第一重臣,给朝廷打报告的艺术,改革家的风骨,痞子手段与外交荣辱。 奏折是高级官员呈给朝廷的报告、请示和建议,凡是稍稍重要一点的事,大臣们都要向朝廷汇报请示。然而,皇帝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奏折,所以奏折不能写得太长,或者说要尽可能用简短的语言来陈述。但是所上奏的事又大多数都是国家、地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大事,其中不少又与上折者个人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息息相关,如何以最少的文字陈明原委、说透道理,委实不易。可以说,奏折中的每一个字都十分珍贵,都不能浪费,可谓是一字千金。如何写奏折、广而言之下级如何向上级报告,确实大有学问。 李鸿章确实为中国近代外交的“第一人”,生逢于大清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一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让我认识了苏东坡,但确切的说,是在看完林语堂老师的《苏东坡传》之后,才对这位不朽的传奇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但连林老先生都说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用详尽的语言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说他是自己“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但有一点可以确认:苏东破是一位人格完整,可以驾驭自己心灵的高士。再加上他旷古无今的文学造诣,敢做敢为的正直作风,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造就了一个浩然不朽的伟大生命。 从出生到架鹤西去,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他每到一处,都会给当地人带去他所独有的深远影响。他忧天下之忧,尝黎民百姓之苦,在艰苦的环境依然生活惬意;他在官场沉浮,受尽小人排诽,依然洁漱一生;他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做工程,学瑜伽,炼仙丹。“伸手摘星,未能如愿,但它不会弄脏你的手。”同样,他嗜酒成瘾,还喜欢月下漫步。他一生都在实践他的理想,他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体。 受其乐观的性格影响,苏东破的文学作品可以在精神上取悦于人,他最在意自己文章的“自然与真醇”,他说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说他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 苏东破的一生饱经忧患,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有变得尖酸刻薄。我们之所以喜爱苏东坡,也是因为他饱受了人生之苦的缘故。中国有一句谚语,就是说一个人如何,要“盖棺定论”。人生如梦,一出戏演得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时才可以下断语。

读《李鸿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 引言:有的人被千万人赞扬,但诋毁他的人也不下千万;夸他的人把他捧到极致,骂他的人也把他贬到极致;他今日所受到的诋毁也恰好可以抵消从前的赞誉,他所得到的赞誉也恰好补偿了从前所受到的诋毁。像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非凡的人。——梁启超 在上大学前,我对李鸿章的了解,仅仅源自于中学历史书里,也仅仅是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寥寥无几的文字而已,无独有偶,这些文字给人的印象就仿佛李鸿章就是一个懦弱、无为的害国奸臣。然而历史上的李鸿章却并非如此。通过这两天读《李鸿章传》之后,我知道李鸿章是个极富有争议的人物,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我们应该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事实,读懂李鸿章。 《李鸿章传》全书文言文共6万多字,可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指出了作者写此书的目的。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让人们对李鸿章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第二部分则是主要介绍李鸿章的活动,第三部分为结论,将李鸿章与中外重要历史人物对比,通过对比,让读者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第一部分也就是绪论中,作者表明了对李鸿章的态度:“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并对进进行了解释。“吾敬李鸿章之才。”是因为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要之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吾悲李鸿章之遇。”是因为其所处的位置及时代背景。李鸿章当时为清政府负责对外事务的重要人物,中法之间条约的签署,为李鸿章管理外交事务提供了契机。一直到《辛丑条约》的签署。但李鸿章在位期间签署的一系列条约,就国人看来,都是卖国的,从而落得了卖国贼的名声。但作者认为主要责任并不在李鸿章,并且认为议论者的才能也许不如李鸿章,“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作者认为李鸿章不学无术。所以“惜李之才。”作者眼中的“不学无术”与我们所说的不学无术,并不是一个意思。作者眼中的“不学无术”是指李鸿章的思想观念落后。跟不上形势的变化:“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到第十一章作者对李鸿章的历史活动进行了介绍,并通过介绍,得出李鸿章在中国历史的位置,在这里作者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先摆出结论,然后用史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对人、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能脱离具体的时代背景。作者在第二章、第三章对李鸿章所生活的中国及世界形势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形势的介绍,可以让读者对李鸿章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在第三章作者介绍了发迹之前的李鸿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要能够经受的起磨难,要再磨难中积累经验,更不要抱怨社会。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 李鸿章是我们都熟知的近代著名历史人物,梁启超先生对他的评价应当最公正。他的评述方式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名人列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参考。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 李鸿章是权臣? 我们都知道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权利分配体系,古代历史上,由于在法律上没有规定政治平衡的权利分配原则,当皇权的威望丧失的时候,一般很容易让外戚、大臣或者宦官、伶人等接近皇权政治中心的力量掌控。但是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和完善,掌控国家政治大权的大臣受到各种政治力量的制衡,已经不可能出现踢开皇帝自己干的情况。李鸿章是个典型的例子,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位极人臣,但是他不能主导中国历史命运,他的那些头衔其实只是些幌子。所以,但凡称他为权臣,应当只是个表面现象,近代史上李鸿章种种政治行为不过是皇权的旨意。但必须承认,这位不是权臣的权臣比历史上那些贪恋权力的权臣起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用。 李鸿章卖国? 李鸿章被梁先生认为是有苏秦张仪之辩才的外交家,但是作为不幸时代之中国大臣,中国缺乏强大的国家综合力量,其外交行事便不得不以妥协来求得中国安宁。其主张可以被理解,但大多数国人并不耻于此,往往诟病于李。李的外交思路固然可取,但是往往拘泥于此而不敢有所突破,以至于出现不败而败得惨事。但是李鸿章不能主导整个中国的行政大事,即使他对洋务运动倾注心血,力图改变中国国运,但是往往遭受集权力量的牵制,有志而不得伸。同样,李鸿章签卖国条约其实无外乎西太后懿旨,李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尽量减少中国的损失。 李鸿章是兵家? 李鸿章乃团练淮军起家,曾力挫太平军和捻军,兵锋所指,无所不破,力挽大清于狂澜,但是李与曾国藩一样,虽然能运筹帷幄,但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 李鸿章字渐甫,号文忠,是19世纪中国由封建专制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巨变中,颇受争议的一位清末大臣。 他一生先后参与征剿太平军,发起洋务运动,组建北洋水师,参与甲午中日战争,并且在晚年代表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悲惨覆灭和后来在外交上的连连失败,把李鸿章定义成了卖国贼。 读了李鸿章传,我对他的生平经历和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的不同角色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产生了一些思考和观点。 李鸿章的一生在我看来可以主要分为这样几个角色部分:军事家,洋务运动倡导者,甲午战争中以及后来的外交长官。 李鸿章在入朝为官的早期,受曾国藩的委任,与左宗棠,曾国荃共同负责镇压太平军。当时官军的衰败和粮饷的缺乏使得清廷的军队毫无战斗力可言,而全国各地的乡绅豪杰们自发组织创建的团练,在抵抗洪秀全大军的侵扰下,起到了很大作用。当时曾国藩的湘军是很有名气的。战事的焦点首先围绕处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的松江展开。当时江苏浙江两省是全国税收重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李鸿章奉命返回家乡招募淮勇,建立淮军。后来又接手统领常胜军。在争夺松江府一役中李鸿章的淮军大败太平军,随后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负责江苏南部,左宗棠负责浙江,曾国荃负责最重要的南京。李鸿章的淮军与曾国荃的湘军巧妙配合,在经历大大小小多次战役之后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太平军中最猛之将当为李秀成。李秀成作战勇猛,气势恢弘,是洪秀全最得力的一员战将,也是李鸿章最难对付的对手。洪秀全缺了李秀成便不值一提,而曾国藩缺了李鸿章也玩不转。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清政府与太平天国的较量,就是曾国藩与洪秀全的较量,也就是李鸿章与李秀成之间的较量。所以说,祖国的未来最需要的是人才,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科技强国,教育兴国,当为恒久不变之基本国策。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即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较量,智慧与智慧之间的比拼。当一个国家人才济济豪杰辈出的时候,那么这也是这个民族最值得最骄傲和自信的时候。话说回来,从松江保卫战开始到同治3年4月嘉兴常州的攻坚战结束,历经12年时间太平天国最终走向了灭亡。后来李鸿章在平定稔军的战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治太与平稔基本上构成了李鸿章作为军事家的职业生涯,也使得他从翰林院的儒士,变成了征剿叛军的名将。。 内乱被平定对于清朝末年的中国来说似乎与太平安定够不上什么必然的联系。当时的中国无论从经济水平,政治稳定还是科技发展上来说都远远落后于西方。瓦特的蒸汽机催生

【李鸿章传读后感】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

【李鸿章传读后感】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李鸿章传读后感(一)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 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一性一和 __劣根一性一有了 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 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一奸一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一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一爱一国的,其一爱一国主义一精一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 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一团一”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

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一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 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 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一团一”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一性一.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一爱一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 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6篇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6篇 想必大家都知道,苏东坡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智力的诗人。那么,下面是橙子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苏东坡传读书笔记,供大家阅读参考。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1 今年夏天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熬的把《苏东坡传》看完了。 很奇怪,我看了这本书,反而越加的讨厌苏东坡,甚至连书都不想看下去了。 苏东坡盛名于世,但他对曹操的这一番“高论”,确实在不敢恭维,曹操是疾病发作而死的,又不是拉去刑场砍头,你叫他如何“临危不惧”?曹操并没有呼天抢地的不肯去死,又怎么不英雄?老话说的好:“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曹操虽非去就义,但死的的还算从容能,絮絮叨叨的安排这些事就是从容的表现。不错,和许多英雄相比,曹操的这份《遗令》一点也不好,但这份《遗令》却普普通通,是在比那些有政治口号、写满官腔套话的遗嘱要可爱的多真实的多。反倒是“了不起”的苏东坡,多少露出了点庸人的尾巴。 再说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这件事吧,郑侠所上交的画中农民为了还春时欠下的债,死命的砍树卖钱,而他们却没考虑到,如果不放这份债,农民们会更加痛苦! 这本书,我再也不会看第二遍了。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2 自从接触语文,苏轼这个名字就在小学课本中屡次出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书、画在宋代登峰造极,但仕途上却屡遭迫害贬官。公元1101年,苏轼病逝与常州,享年65岁。但是仅课本对苏轼的介绍,往往不多。于是,我翻开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认真读起来。 这本书介绍了苏轼坎坷曲折的一生,展现了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和蔼可亲的一代文豪形象。读罢此书,我对苏轼一生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第一点 苏轼从小刻苦努力学习,不断攀登艺术顶峰,取得巨大成就,这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 苏轼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六岁入学后,每天回家,都要把课本上的古诗词抄在笔记本上。这不仅让他记得更加牢固,还可以练习书法,这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只有像苏轼那样从小勤奋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第二点 苏轼在人生遭遇重大转折时,依然乐观面对。 在苏轼被流放之前,是杭州太守这样一位大官。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宋哲宗听信小人谗言,将苏轼一贬再贬,不断流放。仕途上接连挫折,使他生活极其艰苦。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依然乐观如故。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