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计算题总结概要

稳态计算题总结概要
稳态计算题总结概要

同理:

⊿PS2=87.45KW;⊿PS3=71.15KW

同理:

V S2%=6.25; V S3%=-0.25

1.已知元件有名值计算标幺值

【例题】

取基准容量为100MVA,110kV线路一次阻抗为40Ω,如采用近似计算法,其标幺值为

A.0.302

B.0.330

C.5290

D.4840

取基准容量为100MVA,基准电压为121kV。线路一次阻抗为80Ω,如采用精确计算法计算其标幺值为

a.0.546B.0.330C.5290D.4840

2.已知元件标幺值计算有名值

【例题】

一台容量为20MVA变比为110/10.5KV的降压变压器,其短路电压百分数为

10.5%,求归算到高压侧的有名值()。

A.63.5

B.0.021

C.1.004

D.1.719

3.不同基准值下元件标幺值的换算(一般把以元件自身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为

基准的标幺值换算到以SB和VB为基准的标幺值)计算电力系统等值网时常用。

【例题】

取基准容量为100MVA,容量为20MVA变比为110/10.5KV的降压变压器,其短路电压百分数为10.5%,如果采用近似计算法,其标幺值为()。

A.0.525

B.0.021

C.1.004

D.1.719

取基准容量为100MVA,基准电压为121kV,容量为20MVA变比为110/10.5KV 的降压变压器,其短路电压百分数为10.5%,如采用精确计算法计算,其标幺值为()。

A.0.4339

B.0.021

C.1.004

D.1.719

取基准容量为100MVA,一台600MW发电机功率因数为0.85,额定电压为11kV,

次暂态电抗值为0.112.如果采用近似计算法,其标幺值为()。

A.0.01587

B.0.672

C.1.004

D.1.719

4.电力网的等值网络

精确计算:例题2-8

这种方法先选定基准容量100MVA,以及基本级基准电压。如选10KV为基本级并规定其基准电压为10.5KV。110KV和6KV系统的基准电压要依据实际变比

计算后确定。如本例中V

B2=121KV,V

B3

=7.26KV

各元件标幺值采用精确换算就地归算。

近似计算:习题2-11

这种方法选定基准容量100MVA,各级基准电压直接采用其平均额定电压。如选10KV基准电压为10.5KV。110KV和6KV系统的基准电压为115KV和6.3KV。各元件标幺值采用近似换算就地归算。

派克变换

(二)计算导纳矩阵各元素

已知网络结构和参数求导纳矩阵或其中部分元素

【例题1】节点网络如图所示,各支路阻抗标么值示于图中,试计算导纳矩阵各元素。

1.0j1.0j

123

[试题]例题1中导纳矩阵有几个零元素()。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已知网络结构和部分参数、导纳矩阵部分元素,求某支路参数

例题所示系统,其导纳矩阵中,1节点自导纳为- j 10,则1-2支路的阻抗为()。

A.0.1.

B.0.2

C.0.5

D.1.0

含非标准变比的支路,求导纳矩阵元素。

[试题]求1节点自导纳()。注图中参数为阻抗。

A.4.535

B.5

C.0.2

D.2.1

(三)开式网潮流计算

.有一降压变电所,归算到110kv 的等值电路及参数如图所示。变压器变比为

110/10.5kv ,低压侧负荷为(20+j10)MVA ,首端电压108kv 。试计算变压器首端功率和末端电压。

答案:

解:(1)计算变压器功率分布 变压器低压侧负荷 20+j10MVA 变压器阻抗功率损耗计算

=?+?11B B Q j P

X U Q P R U Q P N

N 2

22222+++=

)8.31110

102004.21101020(2

22222?++?+=j MVA j 314.1084.0+= 变压器阻抗首端功率 20.084+j11.314MVA 变压器导纳支路功率 0.044+j0.32MVA 变压器首端功率 20.128+j11.634MVA

计算变压器电压分布计算

1

112U QR PX j U QX PR U U B

B B B --+-

='?

)108

04

.2314.118.31084.201088.31314.1104.2084.20108(?+?-?+?-

=j

kV j kV j )7.529.104()7.571.3108-=--=(

或 kV U 45.1047.529.104222

=+='(不计横分量时) 变压器低压侧实际电压

kV K

U U 97.95.10/11045.10422=='

=

(四)闭式网潮流计算

1.计算初步潮流(两端供电网)

不计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依据力矩公式,求解每个电源的初步潮流。例题11-2 2.确定功率分点

【试题1】如图所示,110KV 电力网,初步潮流计算结果如图所示,KV U U a a 11721==,试确定功率分点.( ) A. A1点B.b 点C.c 点D.A2点

[试题2]如果各段阻抗相等,即Ω+===501021j Z Z Z ca bc b a ,试计算最大电压损耗线段的电压损耗。(不计电压降落横分量) A.11 B.15 C.20 D.25 (五) 简单环网 求循环功率

【试题】图示一环网,已知两支路归算到低压侧的变压器和线路电抗分别为Xn=5Ω,T-1的实际变比110/10.5kV,T-2的实际变比110/11kV 。已知低压母线电压为10kV ,图中支路1中流过的功率为( ) A .4+j2.54MVA B. 4+j3.445MVA C. 4+j1.334MVA D. 4-j3.445MVA

(六)经济运行计算

例题1某火电厂两台机组并列运行,它们的耗量特性及功率极限分别为:

2

111

0014.025.05.2G G P P F ++=;MW P MW P G G 100,20max 1min 1== 2

222

0018.018.00.5G G P P F ++=;MW P MW P G G 100,20max 2min 2== 试按等耗量微增率准则确定电力系统负荷为100MW 时,两台机组的最优负荷分配。

22110036.018.0;0028.025.0G G P P +=+=λλ

)联立()与(2----1001---2121=+=G G P P λλ

解得377.0;7.54;3.4521===λMW P MW P G G

【试题】依据例题1列出的两台发电机耗量特性,按等耗量微增率准则确定电力系统负荷为100MW 时,两台机组的等微增率( )。 A.0.53B.0.43.C.0.38D.0.25 (七)有功与调频计算 1. 机组仅参加一次调频

电力系统额定频率50HZ ,总装机容量2000MW ,调差系数

%5=δ,系统总负荷

P L =1600MW ,K L =50MW/HZ ,在额定频率下运行时负荷增加430MW ,所有机组仅参加一次调频,求频率的变化值。答案:-1.071赫兹 2. 机组参加二次调频

电力系统额定频率50HZ ,总装机容量2000MW ,调差系数

%5=δ,系统总负荷

P L =1600MW ,K L =50MW/HZ ,在额定频率下运行时负荷增加430MW ,所有机组参加二次调频,求频率的变化值。答案:-0.6赫兹 3.联合电力系统的调频

系统接线图及参数如下,联络线的功率传输限制为300MW ,频率偏移超出正负0.5赫兹才进行二次调频,当子系统A 出现功率缺额200MW 时,如系统A 不参加一次调频,则下述对联络线的功率情况为( )

A .

B 系统向A 系统输送1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B . A 系统向B 系统输送1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C . B 系统向A 系统输送2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D . B 系统向A 系统输送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八)无功与电压调整计算 1.计算分接头

例题1有一降压变电所,归算到110kv 的等值参数如图所示。变压器变比为110±2×2.5%/6.3kv ,通过变压器的最大负荷为28+j14MVA ,此时首端电压110kv ;通过变压器的最小负荷为10+j6MVA ,此时首端电压113kv 。如保证低压侧电压变化范围为6.0~6.6kv ,试通过计算选择变压器分接头。

MVA

kV 5.313.6/%5.22110?±)

(a )

(b

答案:最大负荷时二次电压折算值

kV

U QX PR U U B B MAX 71.5)11040

1444.228110(112=?+?-=+-

='?

=110-5.71=104.29KV

确定最大负荷时分接头

kV U U U U N t 5.1093.60

.629.1042max 2max 2max 1=='=

最小负荷时二次电压折算值

kV U X Q R P U U B B 66.11034.2113min 1min min min 1min 2=-=+-='?

确定最小负荷时分接头

kV U U U U N t 63.1053.66

.666.1102min 2min 2min 1=='=

分接头确定

kV U U U t t tav 5.107)6.1055.109(2

1

)(21max 1min 11=+=+=

实际分接头选择

110-110*2.5%=107.25KV K=107.25/6.3KV 校验

0.612.63

.625

.107/29.104/max 2

max 2?=='=k U U 6.650.63

.625

.107/66.110/min 2

min 2?=='=k U U

【试题】例题1中,应选择的分接头为

A. 110-110*2.5%

B. 110+110*2.5% C110-110*5% D. 110+110*5% 2.计算补偿容量

例题2某一降压变电所归算到高压侧的阻抗为26.4+j129.6?,其最大负荷时电压损耗

kV V

9.20max

=?,最小负荷时电压损耗kV V

5.10max

=?,如高压侧电压保持118KV 不变,

低压侧电压保持10.5KV 不变,试配合变压器的分接头选择,确定受端装设的静电电容器容

量。 答案:

STEP1:计算潮流ΔUmax =20.9KV ΔUmin =10.5KV 。

U2max=118-ΔUmax =97.1kv ;U2min=118-ΔUmin =107.5kv 。 STEP2:计算分接头

最小负荷时电容器全部退出,确定变比U1tmin =U2min U2N /U2 根据题意U2 ==10.5kv ;所以有U1tmin =107.5×11/10.5=112.6(KV ) 规格化后,取K=112.75/11 STEP3:计算补偿容量

最大负荷时电容器全部投入,确定补偿容量

Q C =(10.5/129.6)×{10.5-97.1×(11/112.75)}=8.74Mvar

3.串联补偿

保险学案例分析计算题含详细答案

公式 2、残废给付 ①一次伤害、多处致残的给付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100%——全额给付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100%——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保险金额 一被保险人在一次意外伤害中,造成一肢永久性残废,并丧失中指和无名指,保险金额为1万元,保险公司应给付的残废保险金为多少 若该次事故还造成被保险人双目永久完全失明,则保险公司应给付的残废保险金又为多少 查表可知,一肢永久性残废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50%,一中指和一无名指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10%,双目永久完全失明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100%,则 A、残废保险金=(50%+10%)×10000=6000(元) B、按保险金额给付:1万元 保险的损失分摊机制 设某一地区有1000户住房,每户住房的市场价值为10万元,据以往资料知,每年火灾发生的频率为%。假设每次火灾均为全损,保险公司要求每户房主缴纳110元保险金,保险公司则承担所有风险损失。

请问:风险损失的事实承担者是保险公司吗保险公司怎样兑现承诺所收金额:110×1000=11(万元) 每年可能补偿额:1000×%×100000=10(万元) 赔余额:1万元 风险损失的事实承担者并不是保险公司,而是其他没有遭受风险损失的房主,其承担份额为110元,遭受风险损失者也承担了110元。保险公司不仅没有实质性地承担风险损失,反而因为提供了有效的保险服务而获得了1万元的报酬。 + ——保险公司的作用在于组织分散风险、分摊损失。 李某在游泳池内被从高处跳水的王某撞昏,溺死于水池底。由于李某生前投保了一份健康保险,保额5万元,而游泳馆也为每位游客保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保额2万元。事后,王某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10万元。问题是: (1)因未指定受益人,李某的家人能领取多少保险金 (2)对王某的10万元赔款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解答:(1)李某死亡的近因属于意外伤害,属于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责任,因此李某的家人只能领到2万元的保险金。 (2)对王某的10万元赔款应全部归李某的家人所有,因为人身保险不适用于补偿原则。

操作系统习题答案整理

内存 1通常情况下,在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管理最简单,但存储碎片多;()使内存碎片尽可能少,而且使内存利用率最高。 Ⅰ.段式;Ⅱ.页式;Ⅲ.段页式;Ⅳ.固定分区;Ⅴ.可变分区 正确答案:Ⅳ;Ⅰ 2为使虚存系统有效地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所运行的程序应具有的特性是()。 正确答案:该程序应具有较好的局部性(Locality) 3提高内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内存分配功能实现的,内存分配的基本任务是为每道程序()。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是通过()功能实现的。 Ⅰ.分配内存;Ⅱ.内存保护;Ⅲ.地址映射;Ⅳ.对换;Ⅴ.内存扩充;Ⅵ.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Ⅶ.内存到外存间交换;Ⅷ.允许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大于内存空间。 正确答案:Ⅰ;Ⅱ 4适合多道程序运行的存储管理中,存储保护是 正确答案:为了防止各道作业相互干扰 5下面哪种内存管理方法有利于程序的动态链接() 正确答案:分段存储管理 6在请求分页系统的页表增加了若干项,其中状态位供()参考。 正确答案:程序访问 7从下面关于请求分段存储管理的叙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叙述()。 正确答案:分段的尺寸受内存空间的限制,但作业总的尺寸不受内存空间的限制 8虚拟存储器的特征是基于()。 正确答案:局部性原理 9实现虚拟存储器最关键的技术是()。 正确答案:请求调页(段) 10“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引起的。 正确答案: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11 在请求分页系统的页表增加了若干项,其中修改位供()参考。 正确答案:换出页面 12 虚拟存储器是正确答案:程序访问比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 13测得某个请求调页的计算机系统部分状态数据为:CPU利用率20%,用于对换空间的硬盘的利用率%,其他设备的利用率5%。由此断定系统出现异常。此种情况下()能提高CPU的利用率。 正确答案:减少运行的进程数 14在请求调页系统中,若逻辑地址中的页号超过页表控制寄存器中的页表长度,则会引起()。 正确答案:越界中断 15 测得某个请求调页的计算机系统部分状态数据为:CPU利用率20%,用于对换空间的硬盘的利用率%,其他设备的利用率5%。由此断定系统出现异常。此种情况下()能提高CPU的利用率。 正确答案:加内存条,增加物理空间容量 16 对外存对换区的管理应以()为主要目标,对外存文件区的管理应以()为主要目标。 Ⅰ.提高系统吞吐量;Ⅱ.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Ⅲ.降低存储费用;Ⅳ.提高换入换出速度。 正确答案:Ⅳ;Ⅱ 17 在请求调页系统中,若所需的页不在内存中,则会引起()。 正确答案:缺页中断 18 虚拟存储器一般都引入关联存储器技术,关联存储器是 正确答案:按内容寻址 19 在请求分页系统的页表增加了若干项,其中访问位供()参考。 正确答案:置换算法 20 在动态分区式内存管理中,倾向于优先使用低址部分空闲区的算法是();能使内存空间中空闲区分布得较均匀的算法是();每次分配时,把既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区分配给进程的算法是()。 Ⅰ.最佳适应算法;Ⅱ.最坏适应算法;Ⅲ.首次适应算法;Ⅳ.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即Next fit)。 正确答案:Ⅲ;Ⅳ;Ⅰ

判断、计算题汇总

12 某公司生产的电脑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f 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f 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f 计算GDP平减指数时,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动不予考虑;而在计算CPI(消费物价指数)时,则应当考虑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变动。T 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小于同期的实际GDP。F 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F 个人财富与个人可支配收入都是流量。F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F 有时候会出现GDP 平减指数增加而实际GDP下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名义GDP不一定上升。T 企业购买一辆汽车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范畴,而家庭购买公司债券则不应计入投资。T 假定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只有消费,没有政府、投资及存货积累。那么GDP平减指数与CPI 是相等的,因为二者是根据相同的商品来计算的。F 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净投资?] F 13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f 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其他条件相同,消费数量与人们的寿命成反比?t 边际储蓄率越低,政府购买对GDP的贡献越大?t 边际进口倾向越低,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小。?f 在开放型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f 14 根据托宾的q值理论,当企业的利润上升时,q下降,这时是投资的最好时机?f 货币主义者相信流动性陷阱的存在?f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f 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变化越敏感,LM曲线越陡峭?t 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根据托宾的投资q值理论,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股票价格的高低,股票价格上升则投资减少。 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在IS-LM模型中,IS方程中的利率与LM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TFFTT FFTF 15 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t

经典整理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

初中物理速度分类计算题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15℃)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A C 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求甲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9.(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求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 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跑道上OC段 长度是50米。如果他们从A点同时开始都沿A→B→C→D同向绕行,

货物运输保险计算题精编版

一、损失补偿原则P75 1、按保险金额或实际损失进行补偿,最高赔偿限额=Min(保险金额,实际损失、保险利益) 2、不定值保险:(超额保险、不足额保险、足额保险) 赔?=损失额×min(投保比例,1)投保比例=保额/市值(不定值) 3、定值保险: (1)保险价值:跟保险公司事先约定的保险标的的价值 (2)赔?=保险价值×损失程度×min(投保比例,1) 保额=保险价值损失程度=损失额/市值投保比例=保额/保险价值 4、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 ①比例责任分摊:又称保险金额比例分摊制,是各保险人按各自单独承保的保险金额占总保险金额的比例来分摊保险事故损失的方式。 赔=该保险人的保险金额/所有保险人的保险金额总额×实际损失 ②责任限额分摊:也称赔款比例分摊制,是指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以单独承保时的赔偿额占所有保险人单独承保时的赔款金额总和的比例作为分摊的比例,而不是以保额为分摊的基础 赔=该保险人单独承保时的赔款金/所有保险人单独承保时的赔款金额的总额×实际损失 ③顺序分摊:是指各家保险人根据保险单签发日期的先后,由先签发保险单的保险人首先负责赔偿,后面的保险人只有在保险标的的损失金额超出前一家的赔偿金额时,才依次承担超出部分的赔偿责任。 ④共同责任分摊:常用于货物定值保险中,在这种分摊方式下,各家保险人对于有着较低保险价值的保险单项下的赔偿要在各家保险人之间平均分摊,而对于超出该赔偿限度的损失,就要由有着较高保险价值的保险单负责。 二、共同海损的损失分摊P88 是指货物在共同海损行为中产生的牺牲和费用,应当由因采取共同海损措施而免遭损失的所有受益方按各自受益财产价值的比例分摊,以补偿共同海损损失。 计算步骤:①确定参加共同海损分摊的财产(受益财产:在事故发生时,即采取共同海损措施的当时在运载轮船上的财产,一般仅限于船舶、货物、运费三项) ②确定这些财产的价值,即共同海损的分摊价值(受益财产的价值:即财产的分摊价值,是在 共同海损航程终止日和地点的实际净值。——事故发生后到达的第一个港口) ③确定共同海损分摊比例、分摊金额 共同海损分摊金额的确定 船的分摊比例=船的分摊价值/船、货、运费的共同海损分摊价值的总额 货的分摊比例=货的分摊价值/船、货、运费的共同海损分摊价值的总额 运费的分摊比例=运费的分摊价值/船、货、运费的共同海损分摊价值的总额 船主的分摊金额=(共同海损牺牲+费用)×船的分摊比例 货主的分摊金额=(共同海损牺牲+费用)×货的分摊比例 运费的分摊金额=(共同海损牺牲+费用)×运费的分摊比例 分摊率=(共同海损牺牲+费用总额)/船、货、运费的共同海损分摊价值的总额 船主的分摊金额=船的分摊价值×分摊率 货主的分摊金额=货的分摊价值×分摊率 运费的分摊金额=运费的分摊价值×分摊率 三、投保金额的确定P109 1、出口货物运输保险金额(卖方投保) (1)已知CIF价格和加成率,保险金额=CIF价格×(1+加成率) (2)已知CFR价格、保险费率和加成率, CIF价格=CFR/ [ 1—保险费率×(1+保险加成率)] 保险金额= CFR/ [ 1—保险费率×(1+保险加成率)]×(1+加成率) 2、进口货物的保险金额(买方投保)

电力拖动考试 简答题以及计算题

KT=0.5,阻尼比=0.707,超调=4.3%,Tr=4.7T,Tp=6.2T,Wc=0.455/T h=5,超调=37.6%,t=hT 2-8、泵升电压是怎样产生的?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抑制? 答:泵升电压是当电动机工作于回馈制动状态时,由于二极管整流器的单向导电性,使得电 动机由动能转变为的电能不能通过整流装置反馈回交流电网,而只能向滤波电容充电, 造成电容两端电压升高。泵升电压过大将导致电力电子开关器件被击穿。应合理选择滤波电容的容量,或采用泵升电压限制电路。 2-10、静差率和调速范围有何关系?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硬度是一回事吗? 答:D=(nN/△n)(s/(1-s)。静差率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下转速的稳定度的,而机械特性硬度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下转速的降落的。 3-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给定电压Un*不变,增加转速负反馈系数α,系统稳定后转速反馈电压Un 和实际转速n 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答:转速反馈系数α增加,则转速反馈电压UN增加,给定电压UN*,则转速偏差电压减小,则AST 给定电压Ui*减小,则控制电压Uc减小,则转速n减小;则转速反馈电压Un减小,知道转速偏差电压为零;古稳态时转速反馈电压Un不变。且实际转速N减小。 1、V-M调速系统的电流脉动和断续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抑制电流脉动? 整流器输出电压大于反电动势时,电感储能,电流上升,整流器输出电压小于反电动势时电感放能,电流下降。整流器输出电压为脉动电压,时而大于反电动势时而小于,从而导 致了电流脉动。当电感较小或电动机轻载时,电流上升阶段电感储能不够大,从而导致当电流下降时,电感已放能完毕、电流已衰减至零,而下一个相却尚未触发,于是形成电流断续。 2、简述比例反馈控制、积分控制的规律及其不同。 答:比例控制的反馈控制系统是(被调量有静差)的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前向通道的扰动,服从给定)反馈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积分控制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比例调节器的输出只取决于(输入偏差的现状),而积分调节器的输出则包含了(输入偏差量的全部历史) 3、简述ASR的退饱和条件。 答:当ASR处于饱和状态时,若实际转速大于给定转速,则反馈电压大于给定电压,使偏差电压小于零,则ASR反向积分,从而退饱和,返回线性调节状态。 4、简述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作用。 答:作为主导调节器,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使转速快速跟随给定电压变化,稳态时减小转速误差,采用PI调节器可实现无静差;对负载变化其抗扰作用;其输出限幅值决定电动机允许最大电流。 5、简述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作用。 答:作为内环调节器,在转速调节过程中,使电流紧紧跟随给定电流变化;对电网电压波动起及时抗扰作用;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动机最大允许电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当电动机过载或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一旦故障消失,系统立即自动恢复正常。 6、V—M系统需要快速的回馈制动时,为什么必须采用可逆线路。 答:当电动机需要回馈制动时,由于反电动势的极性未变,要回馈电能必须产生反向电流, 而反向电流是不可能通过VF流通的,这时,可以通过控制电路切换到反组晶闸管装置VR, 并使它工作在逆变状态,产生逆变电压,电机输出电能实现回馈制动。 7、晶闸管可逆系统中环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抑制的办法? 答:两组晶闸管整流装置同时工作时,便会产生不流过负载而直接在两组晶闸管之间流通的短路电流。抑制的方法:1. 消除直流平均环流可采用α=β配合控制,采用α≥β能更可靠地消除直流平均环流。2. 抑制瞬时脉动环流可在环流回路中串入电抗器(叫做环流电抗器,或称均衡电抗器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补充

一.基础计算 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 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 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 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 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 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保险费计算题及答案

保险费的计算例题及答案 1 一批货物由上海出口至某国某港口CIF总金额为30000美元,投保一切险(保险费率为0.6%)及战争险(保险费率0.03%),保险金额按CIF总金额,客户要求加保一成。 应付的保险费= 30000×(1+10%)×(0.6%+0.03%) = 33000×(0.6% + 0.03%) = 33000×0.0063= 207.90(美元) 2 保险费的计算例题 某商品出口报价CFR1200美元,保险费率0.63%,客户要求加一成保险,求:CIF价、保险金额、保险费。 CIF价= CFR价/[1 -保险费率×(1+投保加成率)] = 1200/(1 - 0.63%×110%) = 1208.37美元 保险金额= 1208.37×(1+10%)= 1329.21美元 保险费= 1329.21×0.63% = 8.37美元 3.某批CIF总金额为USD30000货物,投保一切险(保险费率为0.6%)及战争险(保险费率为0.03%),保险金额按CIF总金额加10%。 问:1、该货主应交纳的保险费是多少? 4、若发生了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的损失,导致货物全部灭失,保险公司的最高赔偿金额是多少? 解:保险费=CIF价×(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30000×(1+10%)×(0.6%+0.03%) =207.9(美元) 根据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公司的最高赔偿金额为:

赔偿金额=CIF价×(1+投保加成率) =30000×(1+10%) =33000(美元) 5.中国A公司对外出售货物一批,合同规定:数量100公吨,单价每公吨1000英镑CIF伦敦,卖方按发票金额加一成投保水渍险和短量险,保险费率分别为0.3%和0.2%。 问:保险公司应收多少保险费? 解:保险金额=CIF价×(1+投保加成率) =1000×100×(1+10%) =110000(英镑)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110000×(0.3%+0.2%) =550(英镑) 6.大连某贸易公司向日本出口一批水果,发票总金额为USD15000,加一成投保了一切险和战争险,费率分别为0.7%和0.3%。请计算投保金额和保险费。解:投保金额=CIF价×(1+投保加成率) =USD15000×(1+10%) =USD16500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USD16500×(0.7%+0.3%)=USD165 7. 我国某公司对外出售商品一批,报价CIF London23500欧元,按发票金额110%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两者费率合计为0.7%,现客户要求改报CFR价。问:在不影响收汇额的前提下,我方应报价多少? 解: 投保金额=CIF价×(1+投保加成率)

操作系统例题汇总

1.2例题精选 例如何理解虚拟机的概念? 解:一台仅靠由硬件组成的计算机一般被称为裸机,不易使用。操作系统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了许多服务,从而把一台难于使用的裸机改造成了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的计算机系统,这种计算机系统称为虚拟机。所谓虚拟,是指把一个物理上的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前者是实际存在的,而后者是虚的,只是用户的一种感觉。在单CPU的计算机系统中能同时运行多道程序,好像每个程序都独享一个CPU,这就是虚拟。在构造操作系统时,把操作系统分成若干层,每层完成特定的功能,从而形成一个虚拟机。下层的虚拟机为上层的虚拟机提供服务,这样逐次扩充以完成操作系统的功能。 讨论“虚拟”的概念体现在操作系统的方方面面。例如,虚拟存储器,使一台只有4MB内存的计算机可以运行总容量远远超过4 MB的程序;虚拟外设,能够使多个用户同时访问该外设等。 例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它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解: 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是指把一个以上的程序存放在内存中,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程序共享CPU和其他计算机资源。其主要优点是: (1)CPU的利用率高:在单道程序环境下,程序独占计算机资源,当程序等待I/O操作时CPU空闲,造成CPU资源的浪费。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多个程序共享计算机资源,当某个程序等待 I/O操作时,CPU可以执行其他程序,这大大地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2)设备利用率高: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内存和外设也由多个程序共享,无疑也会提高内存和外设的利用率。 (3)系统吞吐量大: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减少了程序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讨论多道程序在计算机中并发地运行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特征。早期的单道批处理系统与人工操作相比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但系统中仍有较多的空闲资源,系统的性能较差。多遭批处理系统虽有很多优点,但这种系统交互能力差,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长。多道程序处理系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多个程序合理、有序地共事处理机、内存、外设等资源。 例1.3 A, B两个程序,程序 A按顺序使用CPU 10 S,使用设备甲 5 S,使用 CPU 5 S,使用设备乙 10 S,最后使用 CPU 10 S。程序 B按顺序使用设备甲 10 S,使用 CPU 10 S,使用设备乙5S,使用CPU 5S,使用设备乙 10S。(忽略调度程序执行时间)试问: (1)在顺序环境下执行程序A和程序B,CPU的利用率是多少? (2)在多道程序环境下, CPU的利用率是多少? 解(1)程序A和程序B顺序执行时,程序A执行完毕,程序B才开始执行。两个程序共耗时80S,其中占用CPU时间为40S,顺序执行时CPU的利用率为50%。 (2)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两个程序并发执行,其执行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出,两个程序共耗时45S,其中占用CPU时间为40S,故此时CPU的利用率为40/45=%。 讨论 (1)在单道程序环境下,程序顺序执行,CPU被一道程序独占,即使CPU空闲,其他程序也不能使用,所以 CPU的利用率低。 (2)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若干个程序宏观上同时执行,微观上交替执行。当其中一个程序由于某种原因(例如进行1/O操作)而不能占用CPU时,其他程序就可以占用CPU,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计算题)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计算题) 1.一个物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外面扣一质量为M 的盒子,如图1所示.现给盒子一初速度v 0,此后,盒子运动的v-t 图象呈周期性变化,如图2所示.请据此求盒内物体的质量. 答案 M 解析 设物体的质量为m,t 0时刻受盒子碰撞获得速度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v 0=mv ① 3t 0时刻物体与盒子右壁碰撞使盒子速度又变为v 0,说明碰撞是弹性碰撞 2 2 2 121v v m m = ② 联立①②解得m=M ③ (也可通过图象分析得出v 0=v,结合动量守恒,得出正确结果) 2.如图所示,矩形盒B 的质量为M ,底部长度为L ,放在水平面上,盒内有一质量为5 M 可 视为质点的物体A ,A 与B 、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开始时二者均静止,A 在B 的左端。现瞬间使物体A 获得一向右的水平初速度0v ,以后物体A 与盒B 的左右壁碰撞时, B 始终向右运动。当A 与B 的左壁最后一次碰撞后,B 立刻停止运动,A 继续向右滑行s ( s L <)后也停止运动。 (1)A 与B 第一次碰撞前,B 是否运动? (2)若A 第一次与B 碰后瞬间向左运动的速率为1v ,求此时 矩形盒B 的速度大小 (3)当B 停止运动时,A 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 (1) A 与B 第一次碰撞前,A 、B 之间的压力等于A 的重力,即15N M g = A 对 B 的摩擦力15 A B f N M g μμ== 而B 与地面间的压力等于A 、B 重力之和,即1()5B N M M g =+ 地面对B 的最大静摩擦力 65 B B f N M g μμ==

保险计算题

保险计算题 1、李某将其所有的“宝来”车向A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20万元的车辆损失险和赔偿限额为5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 孙某将其所有的“奥迪”车向B保险公司投保了赔偿限额为10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 保险期间内,李某驾驶的“宝来”车与孙某驾驶的“奥迪”车相撞,造成造成交通事故,导致“宝来”车辆财产损失8万元、人员受伤医疗费用30 万元以及车上货物损失14万元; “奥迪”车辆损失30万元、医疗费用4万元以及车上货物损失10万元。经交通管理部门裁定,“宝来”车主负主要责任,为80%;“奥迪”车主负次要责任,为20%,按照保险公司免赔规定:负主要责任免赔15%,负次要责任免赔5%,请问: A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 B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 分析: A保险公司承担的保险责任包括: (1)车辆损失险责任: 应赔偿金额=“宝来”车车辆损失ד宝来”车的责任比例×(1-免赔率) =8×80%×(1-15%)=5.44万元 (2)第三者责任险责任: 应赔偿金额=(“奥迪”车车辆损失+“奥迪”车医疗费用+“奥迪”车货物损失)ד宝来”车的责任比例×(1-免赔率) =(30+4+10)×80%×(1-15%)=28.86万元 B保险公司承担的保险责任包括: “奥迪”车的第三者责任险责任: 应赔偿金额=(“宝来”车车辆损失+“宝来”车医疗费用+“宝来”车货物损失)ד奥迪”车的责任比例×(1-免赔率) =(8+30+14)×20%×(1-5%)=12.8万元 2、一辆投保家庭自用汽车损失保险的车发生保险事故,新车购置价100000元,保险金额100000元,实际价值80000元,驾驶员承担70%责任,车辆全损,残值700元,计算车损险赔款。 由于保额高于实际价值,所以 赔款=(80000-700 )*70%*(1-15%) 3、新车购置价100000元,投保时实际价值80000元,出险时实际价值75000元。(1)若发生全损,保险金额为100000元、80000元、70000元时,保险公司各应赔偿多少?(2)若发生部分损失,施救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练习题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 2.当频率维持额定值不变时,负荷功率与电压的关系称为负荷的_________________。 3.当功率的有名值为S = P + JQ时(功率因数角为),取基准功率为Sn,则无功功率的标么值为______________. 4.根据功率分布可以选择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和导线_________. 5.为了满足频率调整的需要,以适应用户对功率的要求,电力系统装设的发电机的额定容量必须____________.当前的负荷。 6、独立运行电网的AGC工能主要控制机组出力,以保证电网。 7.霍尔模块的工作频率是。 8.采样保持电路可使模拟信号在A/D转换期间输入A/D芯片电压。 9.标度变换可使处理后的数据被测量。 10.二一十进制转换的连减法法适用于。 11.同步调相机在过励磁运行时可以____________感性无功功率。 12.无限大容量电源的端电压___________。 13.有零序分量的条件是三相电流之和不等于___________. 14.下网中K点发生接地故障,则M处的零序电压为_______值。 15.提高系统运行电压水平将_________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16.数码率是每秒钟传送的码元数,单位是。 17.同步通信系统中,接收端时钟常取自。 18.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推行使用的RS—232C标准的驱动器标准是。 19.电力系统调动自动化中状态估计的量测量主要自。 20.配套电自动化主要包括。 二、单项选择题 1.同步发电机的转速和系统频率之间是否有严格的关系() ①否②是③不一定④根据发电机的形式定 2.对于双绕组变压器,一般将可调节的接头设置在( ) ①高压侧②低压侧③一次侧④二次侧 3.如图简单电力系统,变压器T1的变比应为( )

保险学计算题

保险学计算题 1、再保险 ①赔付率超赔再保险 赔付率超赔合同常有一项特别规定,接受公司对其责任额只负责90%,其余10%转归分出公司负责,此所谓90%共同再保险。这种规定的目的可使分出公司对超过预定赔付率以上的赔款仍有一定的利害关系,防止分出公司核保不严或理赔过宽而损及接受公司的利益。 例:某一航空险赔付率超赔分保合同约定,分出公司负责75%以内赔款,接受公司负责75%-125%之间的赔款并有150万元限额,还有90%共同再保险规定。年终核算后,当年已决赔款2080000元,已赚保费1600000元,分保双方赔款额计算如下: 赔付率=2080000/1600000=130% 接受公司赔款额=(50%×1600000)×90% =800000×90%=720000(元) 分出公司赔款额=(75%×1600000)+(800000×10%) +(5%×1600000)=1200000+80000 +80000=1360000(元) 赔付率超赔分保方式适用于农作物保险、汽车险、航空险、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其他年度赔付率波动较大而经营不稳定的业务。 ②溢额再保险(excess loss) 1)定义:溢额再保险是由分出公司以保险金额为基础, 按风险单位确定一定额度的自留额,以自留额的一定线数作为分保额,分保双方按照自留额与分保额各占全部保险金额的比例分配保险费和分摊赔款。 2)责任额、分保比例、保费与赔款计算 例:船舶险溢额分保合同约定,自留额500万元,第一溢额分保合同分保额6线,第二溢额分保合同分保额10线。现有三笔业务发生,其责任额、分保比例、保费和赔款计算如下表:溢额再保险计算示例单位:万元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有答案)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 1、简单的求速度问题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其跨海隧道全长5300m ,一辆小轿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的时间是265s ,则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多长? 解:s m s m t s v /202655300=== 2、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 (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 ,求火车的行驶速度。(3)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m/s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min10s 的时间,则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解:(1)s s m m m v s s v s t 50/1240020021=+=+== (2)s m s m m t s s t s v /12101202360212=?-=-== (3)t=1min10s=70s m m s s m s vt s s s 60031070/13112=-?=-=-= 3、比值问题 (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解:1:23 4 2321122211221121=?=?=?=÷=s s v v s v v s v s v s t t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 解:10:956 4321122211221121=?=?=?=÷=s s t t s t t s t s t s v v 4、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 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 用3h ,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 ,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 解:s s t 8020min 12== h km h km t s v /15345111=== h km s m s m t s v /18/580400222==== 因此乙的速度大。 5、爆炸离开问题 (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 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 ,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 远的安全地带? 解:方法一:比较时间 区。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因 100/5500 t 120/8.09621222111t t s s m m v s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二:比较路程(1)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500600 600120/5s 120/8.096222111m m m s s m t v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三:比较路程(2)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9680 80100/8.0s 100/5500111222cm cm cm s s cm t v s s m m v s t <=?=?==== (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 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 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 ,求引火线的长度。 解:(分步表达)cm s s cm t v s s s m m v s t t 75150/5.0 150/46002221112=?=?=== == (综合表达) cm s m m s cm t s v t v t v s 75/4600/5.011212222=? =?=?=?= 6、追赶问题 (1)步行人的速度为1v =5km/h ,骑车人的速度为2v =15km/h ,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 ,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 解:22 222021111/15)5.0(/5 )(t h km h t h km t v s t t v t v s ?=+?∴ ?==+?=?= h t 25.0 2=∴ (2)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m/s ,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min 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 求:①乙车的速度。 ②乙车出发时距甲车多远? ③乙车追上甲车需用多长时间?④乙车追上甲车时离出发点多远? 解:(1)s m s m v v /15/105.15.112=?=?= (2)m s s m t v s 600601/10010=??=?= (3)22222021111/15)601(/10 )(t s m s t s m t v s t t v t v s ?=?+?==+?=?= s t 12 2=∴ (4)m s s s m t t v t v s 720)60112(/10)(021111=?+?=+?=?= 7、相遇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300m ,小明和小红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步行速度都是1.5m/s ,同时有一只小狗在两人之间来回奔跑,其速度为6m/s ,则小明和小红相遇时,小狗奔跑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300m=(1.5m/s+1.5m/s)×t ∴t=100s m s s m t v t v s 600100/63333=?=?=?= (2)速度都是30km/h 的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相向行驶,当它们相距60km 时,一只鸟以60km/h 的速度离开甲车头直向乙车飞去,当它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继续在两车头间来回飞着,试问到甲乙两车车头相遇时,这只鸟共飞行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60km=(30km/h+30km/h)×t ∴t=1h

保险学计算题

保险学计算题

保险学计算题 1、再保险 ①赔付率超赔再保险 赔付率超赔合同常有一项特别规定,接受公司对其责任额只负责90%,其余10%转归分出公司负责,此所谓90%共同再保险。这种规定的目的可使分出公司对超过预定赔付率以上的赔款仍有一定的利害关系,防止分出公司核保不严或理赔过宽而损及接受公司的利益。 例:某一航空险赔付率超赔分保合同约定,分出公司负责75%以内赔款,接受公司负责75%-125%之间的赔款并有150万元限额,还有90%共同再保险规定。年终核算后,当年已决赔款2080000元,已赚保费1600000元,分保双方赔款额计算如下: 赔付率=2080000/1600000=130% 接受公司赔款额=(50%×1600000)×90% =800000×90%=720000(元) 分出公司赔款额=(75%×1600000)+(800000×10%) +(5%×1600000)=1200000+80000 +80000=1360000(元) 赔付率超赔分保方式适用于农作物保险、汽车险、航空险、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其他年度赔付率波动较大而经营不稳定的业务。 ②溢额再保险(excess loss) 1)定义:溢额再保险是由分出公司以保险金额为基础, 按风险单位确定一定额度的自留额,以自留额的一定线数作为分保额,分保双方按照自留额与分保额各占全部保险金额的比例分配保险费和分摊赔款。

2)责任额、分保比例、保费与赔款计算 例:船舶险溢额分保合同约定,自留额500万元,第一溢额分保合同分保额6线,第二溢额分保合同分保额10线。现有三笔业务发生,其责任额、分保比例、保费和赔款计算如下表: 溢额再保险计算示例单位:万元 ③险位超赔再保险 1)定义:以每一风险单位所发生的赔款来计算自赔额和分保额。若赔款金额在自赔额以内,由分出公司赔付;若赔款金额超过自赔额,超额部分由接受公司在分保额以内负责赔付。 2)特征:由于一次事故可能造成数个风险单位的损失,险位超赔在一次事故中的赔款计算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按风险单位分别计算,每次事故赔款对风险单位数量没有限制;二是每次事故赔款有风险单位的限制,一般为每次事故接受公司只能赔付2-3个风险单位限额的损失。 3)计算:

操作系统复习题简答题总结

1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1)并发。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活动在同一给定的时间间隔中进行。(2)共享。共享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被多个任务所共用。 (3)异步性。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各个程序的执行过程有“走走停停”的性质。每一道程序既要完成自己的事情,又要与其他程序共享系统中 的资源。这样,它什么时候得以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被其他事情 打断(如I/O中断)、向前推进的速度是快还是慢等,都是不可预知的, 由程序执行时的现场所决定。另外,同一程序在相同的初始数据下, 无论何时运行,都应获得同样的结果。这是操作系统所具有的异步性。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管理,进程和处理机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 3、操作系统一般为用户提供了哪三种界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 4、操作系统主要有哪三种基本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5、操作系统主要有哪些类型的体系结构?UNIX系统和Linux系统各采用哪些结构? 答:一般说来,操作系统有四种结构:整体结构、层次结构、虚拟机结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Linux系统采用的是整体结构。UNIX系统采用的是层次结构。

6、Linux系统有什么特点? 7、使用虚拟机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8、现代计算机系统由什么组成的? 9、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它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

10、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 11、进程的基本状态有哪几种? 答:进程的基本状态有三种,分别为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12、你熟悉哪些操作系统?想一想你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操作系统如何提供服务? 答:我们最熟悉的一般为Windows操作系统,它是由微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还有Linux,UNIX 操作系统。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首先接触的是用户界面,我们可以通过键盘上输入命令,在桌面上点击鼠标完成操作,这时系统就知道执行相应的功能。 13、 PCB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怎样描述进程的动态性质的? 答:进程控制块PCB是进程组成中最关键的部分。每个进程有唯一的进程控制块;操作系统根据PCB对进程实施控制和管理,进程的动态、并发等特征是利用PCB表现出来的;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PCB中有表明进程状态的信息:该进程的状态是运行态、就绪态还是阻塞态,利用状态信息来描述进程的动态性质。 14、PCB表的组织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分别简要说明。 答:PCB表的组织方式主要有:线性方式、链接方式和索引方式。 线性方式是把所有进程的PCB都放在一个表中。 链接方式按照进程的不同状态把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队列中。 索引方式是利用索引表记载相应状态进程的PCB地址。 15、进程和线程的区别是什么? 答:(1)动态性。程序是静态、被动的概念,本身可以作为一种软件资源长期保存;而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动态、主动的概念,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会动态地产生和消亡。 (2)并发性。传统的进程是一个独立运行的单位,能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进程是作为资源申请和调度单位存在的;而通常的程序是不能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单位并发执行的。 (3)非对应性。程序和进程无一一对应关系。一个程序可被多个进程共用;一个进程在其活动中又可以顺序地执行若干个程序。 (4)异步性。各个进程在并发执行过程中会产生相互制约关系,造成各自前进速度的不可预测性。而程序本身是静态的,不存在这种异步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