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历史(世界近代史)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历史(世界近代史)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历史(世界近代史)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世界近代史部分)

(考试时间: 45 分钟 试卷满分: 60 分)

1

民通过承租、购

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A .西欧庄园

B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 .租地农场

D .封君与封臣

2.《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以最富幻想色彩和浪漫情调,展现出人们对恋爱 自由、婚姻自主

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该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禁欲主义

B .人文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民主主义

3.“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 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

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 ”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运动

C .三角贸易

D .启蒙运动

4.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 的是( ) A . 1492 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 . 1498 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C . 1522 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D .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 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萄牙。 一个发现了 “人”,一个发现了 “世界”, 它们共同

推动了( )

A .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 .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 .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开始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 重的灾难,也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海外殖民可以 7.据统计,仅 1500— 1650年的 150 年间,西班牙在美洲搜刮了

金; 15—19 世纪的近 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 这主要反映了 ( ) A .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 .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8.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检索,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

旨。读下图,你认为第五单元的目录应该是( )

、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分)

。这

①解决技术难题 ②积累原始资本

③提供工业原料

④开拓海外市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 万吨白银和 180 吨黄

C .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 .殖民活动的原始性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0.麦考莱在《英国史》中说, “对 1688 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 次革命”此后

人们相信“影响宪政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政本身内部找到” 。符合麦考莱 观点的是( )

A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

B .工业革命是英国近代的最后一次革命

C .《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

D . 1688 年后英国没有对宪政进行任何改进 11.下面小卡片是某同学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摘要,这位

A .克伦威尔

B .拿破仑

C .林肯

D .华盛顿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 并不是因为它创

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作 者关于美国革命的评价,是因为它(

A .脱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 .确立共和体制,实行三权分立

C .解放黑人奴隶,维护国家统一

D

.战胜封建王权,实行君主立宪

13.“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 承认所有公民的平

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

A. 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 B .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

C. 自始至终是正义战争

D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14.1689 年英国的《权利法案》 、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 、1789 年法国的《人权宣言》 , 被人们

视为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因为这三部文献都体现了( )

A .确立民主共和国的希望

B .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

C .创建君主立宪制的要求

D .反对殖民压迫的愿望

15.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 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 史观点的是

( )

A .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 . 1776 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

C . 1804 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6.18 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到

19世上半期,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

被大机器生产取代,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 )

A .步入近代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

议会是国王的议会”

,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 。这种变化(

A .导致国王查理一世被判死刑

B .化解了封建农奴制的危机

C .得益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D .造成了君主地位彻底消失

A.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C .钢铁时化D .信息时代

17.“到了产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这段材料可以用来()A.阐述工业革命的过程 B .解释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C.说明工业革命的性质 D .论证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18.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19 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下列情景不可能见到的是()

A.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

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街上电线杆林立,夜晚城市霓虹灯闪烁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19.《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生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光辉的革命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A.马克思主义诞生B .社会主义国家诞生C .资本主义产生D .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20.亨利?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 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A.背景 B .经过C .结局D .影响

21.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地团结在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此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内战()

A.废除了奴隶制度 B .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2.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B.1860 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 任总统

C.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照人奴隶宣言》

D.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维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了林肯总统23.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

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

矛盾,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

见,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B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D

24.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治

维新显著的不同点是()

A.取得了民族独立 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保留了封建残余 D .实行了自上面下的改革25.通过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思维导图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导图的时代主题()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明

治维新()

.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相比,日本明

请概括出下面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

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 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 ”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 国崛起的罕见奇迹。 ”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D .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26.右边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

下列哪

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 中比重

下降,石油的比重上升?( )

A .内燃机

B .蒸汽机

C .发电机

D .计算机

27.十九世纪诞生于英国的一项伟大理论, 重创了教会

的神创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人类在生物界位置的看法。该理论是( )

A .浮力定律

B .电磁感应理论

C .经典力学

D .生物进化论

28. 2019 年春节期间,最受中国观众欢迎的电影当属《流浪地球》。影片中,流浪的地球 差一

点就被木星引力捕获而毁。编者编写此情节的理论依据是( )

A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D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2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 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 . 1916 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 .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 .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30.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B .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D .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得分

评卷人

材料解析题 每题 10分,共 30 分)

10 分)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1)对材料一中的现象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什么?此文件奠定了该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4 分)

(2)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哪一场战争中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2 分)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2 分)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制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可见,在

1861 年的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

角色。

材料二明治维新部分史实列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的改革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什么有力条件(4 分)

2)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4 分)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2 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一1850~1900 年,欧洲人口从2.66 亿增加到4 亿,1914 年达到4.63 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 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 万,到1915 年,就达到了1 亿以上。

材料二1850~1900 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68 万和70 增加到658 万和344 万。到1900 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 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材料三1911~1913 年,英国25 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 年3425 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 万马克,另外161 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 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文明史》等

(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2 分)

2)据所学知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4 分)

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2 分)

4)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 分)

31.(10分)(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4 分)(2)独立战争(1分);萨拉托加大捷;(1 分)

(3)《人权宣言》;(2 分)(4)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 分)32. (1)亚历山大二世(2 分)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2分)

(2)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教育等一系列改革;改革措施行之有效(4 分)

(3)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要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等(2 分言之有理即可)

33.(1)材料一反映了19 世纪中期到20 世纪初,欧美地区人口迅速增长。(2 分)(2)评价: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不合理的规划也带来很

多社会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等。(4 分)(3)材料三反映了20 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贫

2 分)

富分化严重。

(4)共同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2 分)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1.背景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1)19 世纪中期 ,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第 1 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政治压迫。 1.时间 :19 世纪初(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背景 2.时间 : 1857 年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 3.组成 : 治之下。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4.杰出代表 :章西女王 3.目的 :反抗殖民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 5.过程 :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 4.地区 :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英军虽然武器先进 ,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5.领导人 6.结果 :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1)北部地区 :玻利瓦尔 ;7.意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 (2)南部地区 :圣马丁。民族意识的觉醒。 (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这次起义也是 19 世纪中期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 6.结果成部分。 (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 ,成立了“大第 2 课俄国的改革 哥伦比亚共和国” ,当选总统。一、彼得一世改革 (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1、背景 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 ,俄国盛行农奴制 ,封闭落后。 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 ,协同作战 ,南北夹击 ,为民族独立英(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 ,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勇斗争。2、时间 : 18 世纪初 ②有统一的指挥。3、领导 :彼得一世 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4、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兵。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5、内容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改组行政机构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简答题汇总

世界历史上第四单元 10课 1、为欧洲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奠定思想和经济基础的两件大事? 2、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地区、指导思想(核心)、实质、主要代表及其成就、意义? 3、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哥伦布麦哲伦航海路线及其功绩、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1课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开始结束的时间、标志性事件、领导阶级及其代表人物? 2、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复辟的国王? 3、《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目的、颁布的意义? 4、英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这次革命有什么特点? 12课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结束的时间标志性事件、领导阶级及其代表人物? 2、美国诞生的时间、标志? 3、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4、《独立宣言》颁布的时间、机构、它提出的内容反应了当时人们什么要求?体现了什么思想? 5、《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一个什么政体的国家? 6、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它的性质? 13课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时间事件、达到高潮的事件、高潮结束的时间事件? 3、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被处死的法国国王?

4、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文献是什么?如何评价?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6、谁统治期间巩固了法大革命成果?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他发动的战争怎么看待?14课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从哪个国家开始? 2、首先开始的行业、开始的标志?标志性成果?时代特征?发明成果?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历史上第5、6、7、8单元复习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2、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哪个国家?后来成为主要经营者的是谁? 3、说出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的两种方式?它们对欧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英国什么时候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国家?号称什么?它在印度的殖民机构? 5、18-19世纪,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代表性事例? 6、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中杰出的民族英雄是谁? 与此事件同时期的中国发生的类似大事件 是什么? 7、拉美独立运动反对哪些国家的殖民统治?其中著名领导人是谁?他有何美誉? 8、画出三角贸易路线图? 第17、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宪章运动的时间、斗争的目标、政治纲领、性质、结果?

2019全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全新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时间:19世纪初 2.背景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目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4.地区: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 5.领导人 (1)北部地区:玻利瓦尔; (2)南部地区:圣马丁。 (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6.结果 (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 (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 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为民族独立英勇斗争。 ②有统一的指挥。 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时间: 1857年 3.组成: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 5.过程: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6.结果: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7.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领导:彼得一世 4、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家,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成效: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7、意义及局限性 (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 1、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地主利益。 4、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5.意义及局限性 (1)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局限性)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说课讲解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 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 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 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制定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法典信息:古巴比伦王国的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家庭奴隶制。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地理位置: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3)鼎盛期:孔雀王朝。统一印度,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民族:雅利安人。 4)古印度文明成果:“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2、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创建,是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等级间贵贱分明) 1)种姓制度的等级阶层及职责: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 2)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印度影响深远。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部编版九上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精校版

部编版九上世界历史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发源地: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 2、古埃及的发展历程: (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了若干小国家 (2)公元前3100年,初步实现统一, (3)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4)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地跨亚非。 (5)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 慧的结晶。 4、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 具有无上的权威。 5、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政治上:建立奴隶制君主专制 文字: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天文历法:太阳历,是世界最早的太阳历 医学:制作木乃伊 建筑雕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注意】 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地图 2、金字塔图片、象形文字图片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发源地: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的发展历程: (1)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2)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3)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象征: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阴历 算术:60进位制 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建筑:空中花园 3、《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3)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内容:①社会等级: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 ③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 跃。 (5)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6)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注意】 1、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图 2、楔形文字的图片、《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的图片

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精编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全册)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 (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 (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完整word版,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期 九年级历史 (《世界历史》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狮身人面像 B.太阳历 C.《医典》D.象形文字 2.下列各项中,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是 ①孔雀王朝②种姓制度③两河流域④佛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右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4.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下面属于罗马文化成就的是 A B C D 5.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主张符合基督教的是 A.忍受苦难 B.众生平等 C.因果报应 D.信奉安拉 6.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张明同学的学习笔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9世纪开始,大约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B.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属于直领地 C.佃户通过耕种“直领地”获得“份地” D.佃户不能参与庄园法庭案件的审理7.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各项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无关的是 A.选拔官吏的需要 B.教师行会的出现 C.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D.城市的自由和自治8.中东地区是现在世界上不太平静的一个地区,而这里的阿拉伯人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以下属于他们的文明的是 ①伊斯兰教②《天方夜谭》③阿拉伯数字的发明④《医学集成》 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A.行会组织的出现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10.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 经典作品共同体现的思潮是 A.理性主义B.人文主义C.科学精神D.神权至上

新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全册)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精编讲义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 (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 (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时间:19世纪初 2.背景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 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目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4.地区: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 5.领导人 (1)北部地区:玻利瓦尔; (2)南部地区:圣马丁。 (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6.结果 (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 (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 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为民族独立英勇斗争。 ②有统一的指挥。 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 政治压迫。 (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时间: 1857年 3.组成: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 5.过程: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6.结果: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7.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领导:彼得一世 4、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

部编历史九年级上下册综合试题 带答案

初三历史上下册综合试题201901 考生注意: 1.本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3. 一、 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 1.被认为是“尼罗河赠礼”的古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两河流域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下列哪一宗教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3.“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A.基督教产生 B.文艺复兴的发生 C.启蒙运动兴起 D.新航路开辟 4.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5.“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生涯故事。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美国总统,值国家最艰难之时。他的名字已作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那提议用他的名字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他是指 A.拿破仑 B.林肯 C.玻利瓦尔 D.华盛顿 7.“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A.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C.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文件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 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 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制定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法典信息:古巴比伦王国的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家庭奴隶制。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地理位置: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3)鼎盛期:孔雀王朝。统一印度,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民族:雅利安人。 4)古印度文明成果:“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2、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创建,是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等级间贵贱分明) 1)种姓制度的等级阶层及职责: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 2)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印度影响深远。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主要教义: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传入中国: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学案设计全套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导学 单 元 线 索

第1课古代埃及 板块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 材料二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 简述尼罗河文明发展历史。 答案:(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若干个小国。 课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堂 (3)新王国时代,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探 (4)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吞并。 究 过渡语: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金字塔是其典型的文明标志。 板块二金字塔 (1)象征古代埃及国王尊严的是图,名为。

A.印度 B.伊拉克 C.埃及 D.伊朗 4.“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僖之旅的主题歌。如果他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 B )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古巴比伦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堂探究板块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圣经》里被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奴隶制社会状况,请简要介绍。 答案:(1)位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2)出现:约公元前3500年起,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3)统一: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过渡语: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是在怎样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的呢? 板块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试对古巴比伦王国作一简要概述。 答案:(1)位置: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发展:汉谟拉比在位时,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 (3)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过渡语: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板块三《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一 材料二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总结(3篇)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初三的学生就要参加中考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试.这学期,学校安排我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这学期的历史教学仍然是十分的繁重,因为历史是一门在中考中所占分数相对低的科目,所以学生们不是很重视学习历史,但是我会认真钻研历史课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谦虚谨慎、努力工作,为了把本学期毕业班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世界近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单元,世界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着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采取方法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二班的学生,优生多,中等少、差生多,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解决不了。一班的学生,优生、中等生、差生比例差不多。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上面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 绩快速提高。 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中考的任务,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

2019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

2019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 (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 (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世纪 4.领导人:彼得一世 5.内容: (1)政治: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③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2)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3)文化:①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②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部编版九上世界历史知识点

部编版历史九上世界历史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三个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最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历史(世界近代史)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世界近代史部分) (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A.西欧庄园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 D.封君与封臣2.《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以最富幻想色彩和浪漫情调,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该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主主义3.“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三角贸易 D.启蒙运动4.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A.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C.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D.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萄牙。一个发现了“人”,一个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开始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海外殖民可以() ①解决技术难题②积累原始资本③提供工业原料④开拓海外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 吨黄金; 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主要反映了()A.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殖民活动的原始性 8.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检索,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读下图,你认为第五单元的目录应该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一、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人:18世纪初,彼得一世。 4.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6.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1.背景(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领导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目的:巩固沙皇的统治。 5.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 ,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6.意义: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③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④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局限性: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8.比较两次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是代表地主阶级的改革,强化农奴制;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总统。 3.领导人:林肯。 4.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南北方矛盾: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南方反对提高关税、支持扩张奴隶制;北方相反。 5.转折点:1862年9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不利的局面。 6.结果: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7.影响:①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③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重视科教,制定政策要结合国情;要勇于创新,敢于改革。 1.原因: ①幕府统治危机: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 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内忧) ②民族危机:19世纪中期,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外患) 1868年,倒幕派“王政复古” 政变,结束了幕府的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3.主要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5.影响:①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行列。 ②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局限性)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开始: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 3. 二、成就: 1.电力成为新能源: 前提: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成就: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其他发明:发电机、发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 时代特征: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三、影响: 四、补充 三次革命的代表发明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成长。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2.大众教育:19 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二、城市化: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P25图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根本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两大军事集团: 1882年组成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英、法、俄)。 三、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一战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四、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后来加入协约国集团) 五、进程: ①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 ②欧洲战场分东线、西线、南线三条战线; ③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④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屠场”之称; ⑤美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 八、影响:①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 ②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③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④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九、重要插图:P44一战前后的欧洲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很落后。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要求,反而要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二、十月革命 1.背景:①前线俄军遭遇惨败②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 ③临时政府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 ④列宁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