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2015-01-15 13:47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作者:陆益龙1551次点击:我要评论

如果我们要想找到解决乡村基本问题的根本途径,那就只能从一般意义上寻求推动乡村与农民有效发展的运作机制,这个运作机制就是在政府、市场和社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以达到激活三种力量共同参与乡村发展并构成相互促进的合力。

摘要: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是什么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乡村社会转型的历史和经验事实来看,经历了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的中国乡村社会,其基本性质是后乡土性的。后乡土中国主要体现为: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的存在和维续意味着部分“乡土性”特征的留存;不流动的乡土演变为大流动的村庄;乡村结构的分化和多样化;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后乡土中国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农民何以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问题。后乡土中国的未来出路在于从制度、文化和市场的协调关系上激活有利于乡村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率发展的运作机制。

关键词:乡土中国后乡土中国基本问题出路

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对乡村的“微型社会学”研究1,还是宏观实证调查研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一者是认识论规律的使然,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透过各种各样的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二者是学科传统的使然。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的研究实践中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为农村社会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永恒而又变迁的议题,永恒是指这个问题需要永远留在农村社会学研究者的心中,变迁是指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研究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本文旨在结合“乡土中国”的理论传统并从乡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和经验事实

中提炼出“后乡土中国”概念,以此来理解当前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探讨面临的基本问题及解决出路。

一、何为后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

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ideal type)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

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3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

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

那么,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为何是乡土社会呢?或者说,乡土性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呢?费孝通赋予乡土性质三个主要维度:一是社会主体的非流动性,二是社会空间的地方性,三是社会关系的熟悉性。

由于乡土社会的主体-农民主要靠种地谋生,他们与泥土分不开,依赖于土地,同时又受制于土地,“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4所以,

乡村里的人基本是不流动的。而且,“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

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往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5

事实上,乡土社会的非流动性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是农民的农耕生计模式,以及与这一生计模式相联系的社会与文化生活形态。依赖土地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难以摆脱土地空间的束缚,只能世代定居,一代代繁衍下去,很少有变动。

乡土社会空间的地方性是相对于乡土社区的基本单位为村落而言的,即农民聚村而居的现象和事实。乡土社会的地方性一方面反映农民的活动范围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即农民的各种活动主要限制于村落之中;另一方面,地方性还表现

为因生活空间的限制而产生较为孤立和隔膜的社会交往圈子,亦即以村落为边界的“社会圈子”。如果说农民依赖土地而进行的农业生产代表的是乡土社会的“土”

的性质,那么,农民生于斯、死于斯的村落空间,则集中体现出乡土社会的“乡”的性质,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家乡,这里的生活“乡里乡亲”。

从社会关系性质来看,乡土社会是熟悉的社会或熟人社会,这与现代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呈现本质的差异,城市里的人与人之间即便相互认识,也不一定相互熟悉对方的底细,而在乡土社会里,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知根知底的,这种“熟

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6在相互熟悉的

基础上,乡土社会的信任关系得以形成。

乡土社会熟悉性的、信任的社会关系,反映出乡村社会两个典型的特征:一是规矩的内生性,即乡土秩序所赖以形成的规则基础是在村落内自然形成的,村里人在熟悉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也就是礼俗规则。乡村秩序主要靠礼俗规则维持,村民与外在法律规则相距遥远并不熟悉,更谈不上依法理规则行事。二是规矩的习得性,即村民遵守礼俗规矩,不是靠专门的机构来灌输和施教,而是在亲密交往中经常性学习获得并遵守的。

既然乡土中国理论是从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经验现实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用以解释当时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问题,经验现实并非静止的,而是与时俱进的。那么,当下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呢?如果说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已经变化,那又属于什么性质的社会呢?

经历了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的中国乡村社会,不可能独善其身,性质保持不变。如今,乡村社会的“乡土本色”逐渐淡去,后乡土性色彩越来越明显,后乡土中国(post-earthbound China)已经来临。也就是说,当前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后乡土性的。

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事实看,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变迁,即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首先,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由共产党领导、在农村推进的土地革命到1952年底除个别地区外已基本完成。农村土地革命不仅彻底打破农村以往的土地占有格局,而且伴随着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的变化,乡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乡土社会的“土”的性质无疑发生变化。尽管农民依赖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未改变,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显然已不同从前。

其次,从1949年开始到1956年基本结束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目标是要把个体农业生产改造为合作化的集体农业,也就是模仿苏联的农业模式。到1956年底,全国96.3%的农户已进入合作社,其中87.8%的农户迈进高级合作社。7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际上是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推向了巅峰状态。经过人民公社化改造的乡村社会,不仅仅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彻底改变,从个体农户经营走向了集体经营,而且也使乡村社会空间的地方性发生转变,乡镇变为人民公社,村落变为生产队,村民变为社员,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还意味着国家与乡村的关系性质发生了改变。生活在村落里的社员的活动已经不仅受制于村落,而且还受国家计划和集体的制约。所以,村落

从地方性走向了公共性和政治性,政治活动已广泛地嵌入到村落社会活动之中。8

再次,发端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20

世纪80年代初已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进,农业生产告别了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体制,回归到个体农户自主经营体制。“农村家庭承包责任改革不仅改变了农业生

产经营和管理体制,而且对农村社会内部的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集体经济中的平均主义关系和结构随着土地承包和个体农户的独立经营而发生

了重大转型。”9而且,经营体制的改革也拓展到乡村社会生活领域,乡村社会

生活的政治性逐渐褪色。尽管农村改革后的农业生产回归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但这个家庭经营已不再是传统乡土社会的小农生产,而是既有传统性又有计划性的家庭农业,因为农业生产依然是在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农产品统购统销框架下进行的。还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东南沿海地区乡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村社会出现“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新趋势。10由此可见,一些地区的乡村社会,农业不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经济活动,乡村已演变为“亦工亦农”的社会空间。

此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乡村社会迈入快速的市场转型期。在乡村,一个“市场社会”也在悄然兴起。11乡村社会的市场转型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乡村“大流动”的出现,即乡村从不流动走向“大流动”时代。随着农业集体和粮食配给制的终结,以及市场制度的兴起,一方面体制对农民行动自由的约束力减弱了,而市场给农民的机会增多了,于是大量的乡村劳动力为了更好的收益开始涌向城镇去“闯市场”,12大批村庄也就变成了“流动的村庄”。13第二,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成为乡村主要的生产关系。一方面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既受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响应市场的需求。第三,乡村社会生活空间的分化。伴随劳动力的流动,乡村已不再是农民比较固定的生活空间,乡村主体已经分化两大类群体:外出流动群体和留守群体。对于外出流动群体来说,村落虽还是他们的家乡,但已不是他们主要的劳动和生活空间了,他们需要在乡村和城市两个空间里来回地移动。

因此,市场转型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14从根本上改变了乡土社会的结构。之所以说是根本性的改变,是因为市场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民生产活动的性质,并打开了村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既然中国乡村社会经历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的变迁过程,费孝通概括的乡土性内涵都在一定意义上发生了变化,那么,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可以用什么理论来加以概括和解释呢?

从社会转型的历史和现实经验来看,中国乡村社会已经具有后乡土性,15后乡土中国就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那么,为何要用后乡土中国理论来解释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乡村社会的性质为何是后乡土性的?

后乡土中国是基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的一个理想型概念,“后”的涵义类似于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中“后”的所指,即指一种类型的社会经过变迁和发展之后所处的阶段性质。后工业社会并非指工业的终结,而是指工业发展之后社会将以服务业为主。16所以,后乡土中国并不是说乡土的完全终结,而是指乡土性特征部分维续的情况下,乡村社会结构所发生的转型。

有学者用“新乡土中国”来描绘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形态,我在这里不用“新”字而用“后”字,主要有这样一些理由:(1)“新乡土中国”只是一种描述和提法,并没有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加以发展,尤其是把乡土本色与新乡土相提并论,存在着逻辑悖论。17(2)“新”字有着“替代”的涵义,而与社会变迁与发展过程的意思不太吻合;(3)“新”与“旧”相对立,将乡村社会变迁与发展经验概括为“新”的,难免有价值倾向和政治性意义。

作为一种理论解释,后乡土中国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将当前乡村社会理解为后乡土性社会:

第一,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的存在和维续,使得乡村社会保留着部分“乡土性”特征,而没有彻底转型为城镇化的社会。目前,农村地区的广泛存在,而且他们与城镇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客观现实表明了乡村社会的乡土性特征依然存在,只不过是部分地保留和延续着。因为乡村只有部分人口从事农业、部分时间生活在村落、部分熟人规则演变为交易规则。

第二,不流动的乡土演变为大流动的村庄。如果说封闭性、不流动是乡土社会的最突出特征,那么,流动性则是后乡土社会的典型表征。流动性的意义不仅仅是乡-城之间的空间位移,而且还包含职业、社会地位的流动性,以及乡村社会空间的变动性。流动给乡村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很多问题都是与流动密

切相关的,因而流动是理解后乡土社会的重要视角,同时也是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现象。

第三,乡村结构的分化和多样化。在城镇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社会结构正在分化。无论在区域层次,还是在村落、家庭和个体层次上,乡村社会的发展水平、职业结构及阶层结构都有了较大的分化,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在村落层次上,有些村落成为工业化的村落,有的成为“城中村”,有的在土地整理中变成了合并的新村,有的则成了“空巢村”,有些村在城市扩张中彻底消失。在职业结构方面,乡村居民并非清一色地从事着农业,大量外出打工者在多种行业从事着非农业活动。

第四,从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角度看,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伴随着国家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深化,以及乡村治理体制的变革,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越来越多地进入乡村社会,使得乡土社会空间的地方性逐渐弱化,而公共性则越来越强。也就是说,如今的乡村为越来越多的公共力量和公共活动提供了空间,乡村已不只是村民自己活动的空间了。

后乡土中国是乡土中国变迁和转型后的一种状态,两者处于历史发展的因果链上,而不是彼此对立的两个社会类型。

二、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虽是一部经典村庄民族志,但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并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微型单位的全面描述上,而是要在微观考察基础上,揭示一些具有普遍性或共性的问题。费孝通对江村的微型社会学研究,真正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和探讨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他的研究最后总结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18那么,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又是什么呢?所谓基本问题,这里主要指最严重、最普遍的问题,而且常常是具有根源性、结构性的问题,即其它诸多问题的产生与之有一定联系的问题。

对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一直是学者、农村政策制定者和社会活动家们热衷探讨的问题,因为人们总想在许许多多问题头绪里找到关键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重点地加以解决,这样会有助于其它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观点。乡村建设派的晏阳初认为,当时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的“愚、贫、弱、私”的问题,实际就是农村教育、贫困、医疗卫生和社会治理等问题。19在四个问题中,平

民的教育问题是最关键的,由于农民普遍缺少教育,所以他们缺乏致富、健康和组织起来的知识。因此晏阳初倡导的乡村建设,就是要通过创办平民学校来促进平民的教育,培养平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他在河北定县开办的乡村建设学院及开展的活动,就是其推进全国性平民教育和社会改进运动的重要实验点。

黄宗智在对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展的社会史考察基础上,借鉴格尔兹对印度尼西亚农业所面临的“内卷化”(involution)困局的总结,20提出中国小农及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乡村“过密化”问题。所谓“过密化”或“内卷化”,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农业产量增长了,但人均收入水

平则呈现递减趋势。过密化问题反映的主要是乡村人口增长与有限可用资源之间的矛盾关系,更确切地说就是人地矛盾问题。黄宗智认为:“长江三角洲乡村的

真正重要的问题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在于市场化家庭农业或计划下的集体农业,不是在于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而是在于过密化还是发展。”21

目前,对“三农”问题关注和研究虽然很多,但是“三农”问题似乎仍是一个泛

泛的概念,而对究竟什么是“三农”问题研究的基本问题或真问题,已有的研究则较少涉及。曹锦清意识到了要找出“三农”研究“真问题”的重要性,并简要提出了

当前农村亟需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基层行政建制的优化问题;二是流动人口在

城市社会的融入问题。22这一观点与陈锡文对当前农村发展形势的宏观分析较

为一致,他提出:“当前农业、农村面临的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问题;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推进过程中

土地制度问题;三是现代化过程中农民转为市民的问题。”23

准确地把握和深刻地理解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需要注意两个原则问题:一是要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与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二是

要把基本问题与时代的基本性质紧密联系起来。探究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主要目的是进行一种理论概括的尝试,而不是罗列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当然,对基本问题的理论概括,离不开从现实经验中的提炼和总结,与此同时,对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的把握,也将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实践有帮助。基本问题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具有时代性质和特征。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与乡村社会的后乡土性密切相关。因此,准确把握当前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必须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大趋势。

后乡土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已与乡土中国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不再是“人民的饥饿问题”了。尽管在一些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贫困问题,但农民的温饱问题在目前基本上能够得到基本保障,因为社会保障体系也已经覆盖了广大的农村地区。至于农村贫困问题,可以说是基本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因为产生贫困的根源则在于基本问题。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自然是人的问题,即乡村社会主体所面临的问题。农民的增收问题一直倍受关注,这一问题似乎与乡村的“过密化”问题有相似或联系之处。乡村过密化问题论突出了乡村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关系,而乡村资源是刚性的、有限的,那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只能通过减少乡村人口的途径。但是,我们要问:是不是乡村人口减少了,就必然带来农民边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呢?很显然,农民的收入水平绝不是由简单的人口与资源之间关系所决定的,因而也不会因简单地改变人口策略就能解决收入增长问题。由此看来,当前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过密化”问题。而且,有学者已经发现乡村正走向“过疏化”,意味着“过密化”不是真正的问题。

后乡土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和性质是社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因此,基本问题是与时代背景及其基本性质分不开的。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后乡土中国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农民何以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简单地说,就是在现代市场社会,如何保障农民有事可做,有满意的收入?从本质上看,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的发展问题或出路问题。

如今,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所以,农民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在市场上获得发展机会。农民与政府的关系归根到底也是政府如何帮助农民在市场上争取公平的机会,因为乡村在后税费时代,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索取与给予的关系已经不复存在。

农民获得公平市场机会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充分的从业机会;二是理想

的收入机会。当前在乡村社会,如果仅仅依靠农民的“一亩三分地”,显然难以满足农民获得充分从业机会的要求,也无法实现农民获得满意的收入的愿望。

在现代化与市场化社会,农民已经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而是越来越需要面对市场。然而,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农民在应对市场方面,无疑处于相对劣势状态,因为市场制度的规则与乡村社会的传统和现实都有着较大的背离。按照市场规则,拥有更多人力资本、资金、技术和信息的人,才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包括就业和收入;而劳动的回报和价值则越来越处于劣势地位。很

显然,市场制度的这些核心规则是不利于乡村居民的发展的。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后乡土中国的种种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与农民获得公平市场机会问题有关联,例如,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农村土地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所反映的实质就是农民的市场地位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不能得到公平的市场机会。

作为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农民市场机会获得问题并不是单方面因素所构成的,理解问题的成因,不宜仅从某个孤立的角度。影响农民获得公平市场机会的因素,不仅仅有市场规则方面的问题,也有政府与制度方面的原因,还有来自农民及乡村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所以,这一基本问题是复杂的、结构性的问题。

首先,市场的效率原则决定着市场行为和市场选择优先考虑的是自我效益的最大化,而非公平发展。市场更多地是给有竞争优势者提供发展机会,而非提供公平发展机会。因此,尽管市场的推进对促进乡村发展来说具有着积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动力机制。但是对那些没有竞争优势的乡村地区和人力资本较低的农民来说,获得市场投入和公平发展机会也就相对较少。也就是说,越是贫困偏远地区、越是贫穷的农民,市场越不会顾及。由此也就形成了乡村社会在获得公平发展方面的“市场失灵”。

其次,在市场社会,政府需要发挥维护公平发展的作用。但是,政府要实现维护社会公平的目标,还必须建立在有效率的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对于政府来说,同样需要辩证地处理好公平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后乡土中国的农民能否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可能与政府的三个方面问题相关:一是政策和制度安排的取向问题;二是“底线型”公平策略;三是有效激励和制约机制不足。发展偏重的政策和制度取向有可能导致对乡村公平发展的忽视,因为在政府过于注重发展效率的时候,自然会倾向于有利于发展的地区,而非贫穷的乡村社会。无论在政府投资,还是在引导市场投资方面,都会有所体现,农村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就是集中反映。在较多市场社会,政府通常推行“底线型”公平策略,即政府只求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需求,或“底线型”需求。然而当前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并不局限于“底线型”利益需求问题,广大农民同样有着“增长型”或“发展型”的需求。26广大农民要在市场大潮中获得公平发展机会,一方面需要市场的让度,另一方面需要农民的进取。而要促进市场让度和农民进取的结合,政府必须提供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由此看来,在促进更广大的农民获得公平市场机会方面,也会存在“政府失灵”的情况。

此外,农民市场机会的获得情况还在较大程度上受制于乡村社区文化和农民自身的状况,也即乡村社区内生的发展能力。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农村发展差距问题以及农民个体间的分化现象,就反映了乡村社会主体自身状况的差异。一些先富起来的乡村通常与其能够很好地运用社区文化机制激活有效率发展的运作机制,从而让农民获得了更多市场机会;相反,农村贫困社区的形成与社区贫困文化或多或少有一定联系,所谓社区贫困文化,是指社区缺乏相应的文化机制来促进社区成员取得有效的发展。例如,在一定社区环境下形成的滞后观念、价值和行动特征,尤其是对教育、发展、创新和合作的轻视态度等,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社区成员的发展能力。所以,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的产生也与“社区失灵”有着一定的关系。

整体性来看,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的成因并非单一机制的失灵,而可能是市场、政府和社区失灵共同作用所产生的问题。

三、后乡土中国的未来出路

在关于解决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上,费孝通强调:“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措施。”27那么,解决后乡土中国基本问题的出路在哪里呢?是乡村工业化或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抑或其它路径?

当前及未来中国乡村社会的问题显然已经不是托尼所比喻那样:农民长久地站在齐脖子深的湍急的水流之中,“只要涌来一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28因此,乡村问题的出路已经不再是仅仅提供“安全保障”,而是需要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鉴于后乡土中国基本问题的成因并非市场、政府、社区单一机制的失灵,因此,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就不会是简单一条路径。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的部分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起来,从而为这些地区的乡村劳动力找到了较为理想的市场机会。然而,乡村工业化并不是解决乡村社会基本问题的普适性出路。更多的农村地区,不仅现实中并没能发展起工业,而且有些偏僻地区也不适合发展工业。在那些工业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劳动力获得市场机会的途径主要是外出打工。这种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途径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缓解乡村发展问题的压力,因为那些进城从事非农业的农村劳动力,既在农业外找到了事情可做,而且获得了相对理想的比较收益。但是,由于多数进城的“农民工”一直在城镇非正式就业市场就业,不仅仅就业机会不确定,而且收入水平也相对较低。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往农民工凭借廉价劳动力获得就业机会的优势逐渐减少,相应

地他们获得满意收入的机会也就渐渐减少。由此看来,农民依靠外出流动并非为解决发展问题的长久之计,而只能是一种阶段性的过渡方式。

既然“农民工”流动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发展问题,那么,“农民工”的市民化或城镇化是不是就能彻底解决乡村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呢?目前,城镇化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城镇化既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也被看作是破解乡村发展问题的一种出路或方向。然而,如果把城镇化当作中国乡村社会的未来出路或解决乡村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那将会陷入严重的误区。特别是那种刻意追求城镇化率,以及有计划的城镇化,不仅无助于乡村社会的真正发展,而且还可能留下各种预见不到的“后遗症”。因为,如果不能够让乡村居民获得公平的就业和收入机会,而仅仅是将乡村变为城镇、将农民身份转为市民身份,那结果将是把乡村问题转化为城镇问题,而要寻找到解决问题出路则变得更加困难。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伴随着城镇的发展,自然会吸纳部分乡村劳动力和人口,这对缓解乡村劳动力富余的压力有一定帮助。城镇化的过程通常是与产业发展的过程相关联的,而不是孤立的、刻意追求所致。并不是乡村居民只要进入到城镇,就能得到发展,乡村问题也就得到解决。只有进城的乡村人口能够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如果说城镇化也不是解决乡村社会基本问题的根本出路,那么新农村建设是不是后乡土中国的最终出路呢?作为国家农村工作和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收入及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旧体制带给乡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缓解。29新农村建设在解决农村当前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方面,无疑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能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局限性:一是基本依靠政府的力量。仅仅依赖政府的支持力量,而缺少乡村内生力量和市场的参与,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广度、深度和可持续性都会构成较大的限制。二是面向问题而非着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主要针对乡村社会面临的突出民生问题,如医疗、养老及其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途径予以解决或改善。而在乡村市场发展和农民机会获得方面,促进的效果则很有限。三是注重建设而协调引导作用不够。正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在较多地方以强调建设为重,诸如“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合并”等,一些村庄建设得越来越美丽,但居住生活在村里的人却越来越少,因为政府未能协调和引导

多方力量,发展乡村的新兴产业,乡村居民的市场机会并未由此增多,所以大量的乡村劳动力依然需要到城里去“闯市场”。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无论是乡村工业化,或是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对解决乡村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既有一些积极功能,又有一些局限,而且任何一条路径都不会具有普适性。因此,后乡土中国的未来出路并非单一路径,解决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还需要从制度、文化和市场的协调关系上激活有利于乡村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率发展的运作机制。

从本质上看,解决乡村基本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发展,只要取得有效率的发展,乡村居民就能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然而,要取得有效发展,单靠某一种力量、某一种机制、某一种模式显然是不够的。在发展问题上,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提出了一种将制度、技术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协调起来、既具有经济效率又有社会合法性的制度安排,这样的制度安排“只有通过从事工商和政府活动以及教育、研究和信息传媒的许多人的不断摸索才能实现。”30

首先,政府在激活乡村有效率发展的运作机制中,需要发挥制度和政策安排的调节、激励和支持作用。调节就是通过制度规则调节宏观的投资结构,加大和引导政府和市场向乡村的投资,激活乡村市场的发展。激励作用就是政府充分发挥乡村社区的文化机制,调动起乡村居民内生的发展积极性和发展能力。政府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以及改善乡村社会治理结构,都将有助于社区机制在促进乡村发展中的积极功能。支持作用主要是通过公共财政力量向乡村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和社会保障,以支持和保障乡村居民的基本发展需求。

其次,市场机制的运用是解决乡村社会基本问题的重要力量,因为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要让农民群众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乡村发展过程中市场力量的运用,需要解决三个阻力问题:一是市场向农民的全面平等的开放机制,实际上也就是让劳动者的劳动能在市场上获得相对公平的就业和收入机会;二是乡村向市场的开放机制,目前的乡村土地产权及社会治理结构不利于市场进入乡村,产权主体的不明确和分散性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三是有社会责任的市场机制,健全的市场机制不只是追求效率,而且也要适度地让渡效率,为公平发展作些贡献。市场向乡村的投入,需要遵循公平责任第一兼顾效率的原则。

最后,社区文化机制在乡村基本问题解决中具有调动、协调和整合的功能。尽管政府、市场力量的介入有助于解决乡村发展问题,但乡村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离不开乡村内生发展力量。在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力量方面,社区文化机制的运

用非常重要。从像华西村等一些先富起来的村庄发展经验来看,社区文化机制在发现自身特色资源、激励社区成员参与发展、整合社区发展资源、协调利益分享关系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解决后乡土中国基本问题的出路,并不能指望单方面力量、单一路径就可实现,而是需要在政府、市场和社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以达到激活三种力量共同参与乡村发展并构成相互促进的合力。

四、结语

理解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制定和推进合理化农村政策的基础,因为正确地理解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准确地判断和把握乡村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提。在当前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问题上,一直有着两种范式:一是依然用“乡土社会”的眼光来看当前的乡村社会;二是认为如今的乡村已焕然一新,彻底蜕变为“新乡土社会”。人情、礼俗、熟悉关系色彩已渐渐蜕去,乡村社会已变迁为现代性的“个体化”社会。31然而,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历史和现实经验看上去,经历了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的乡村社会,既不是传统的乡土社会,也不是现代性的新乡土社会,而是转型并留存部分乡土特征的后乡土社会。

后乡土中国是从乡村社会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经验中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目的就是用来概括和理解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就理论意义而言,后乡土中国概念是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实践意义来看,后乡土中国理论旨在为乡村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问题及出路的判断提供一个分析性框架。后乡土中国理论对当前乡村社会基本性质概括为: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依然在乡村存在和维续,这反映出乡村社会保留着部分“乡土性”特征;当前乡村出现的“大流动”现象,意味着不流动的乡土已经变迁,流动性成为后乡土性的突出特征;伴随着乡村流动,乡村结构也已出现了分化和多样化;此外,随着国家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深入,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

“三农”问题一直是农村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在“三农”问题研究中,对诸如留守儿童问题、医疗问题、自杀问题等表象问题的描述较多,而对“三农”问题的基本问题则几乎缺少必要的界定和探讨。从认识论角度看,如果科学认识活动不能对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加以限定和探讨,那么研究将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进步。

费孝通将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界定为农民的劳动和收入能否维持其生存安全问题,即温饱问题。如今在后乡土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显然已不再是基本问

题,因为即便农民自身劳动难以保障温饱问题,国家也能保障农民不会挨饿,因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基本覆盖农村了。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一般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在现代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已演变为农民何以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问题,也就是如何让广大农民有业可从且能从中得到相对理想的收入。

解决乡村社会基本问题的根本出路,不可能是简单的、理想化的单一路径。无论是乡村工业化,或是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都只能对乡村问题的缓解有一定推进作用,但都不会是唯一的、普适性的道路。广阔的乡村,各地有着地方性特色,差异性很大,任何一条道路、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难以普遍适应所有的乡村社会。如果我们要想找到解决乡村基本问题的根本途径,那就只能从一般意义上寻求推动乡村与农民有效发展的运作机制,这个运作机制就是在政府、市场和社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以达到激活三种力量共同参与乡村发展并构成相互促进的合力。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61942[精品文档]

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人民出版社,2015.4(2016.7重印)一、序言 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乡土本色 1、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的本意是指泥土,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2、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 (1)每家耕地面积小,小农经营需要住在一起 (2)水利合作的需要 (3)保卫安全的需要 (4)土地平等继承使人口在一地发展累积 3、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产生“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4、两种性质的社会: (1)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有机的团结”或礼俗社会 (2)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机械的团结”或法理社会 三、文字下乡---从空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 1、“文盲”不等于“愚”,乡下人只是对于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及城里人,这是成长生活环境使然。 2、乡土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或者说面对面社群,能够直接接触,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气味等等来让对方明白要表达的意义,不一定非要文字来传情达意,因此乡下文盲多。 3、关于语言: (1)语言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是多数人共认的意义。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 (2)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 (3)“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 4、文字的发生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需要文字来传达。语言也是如此。 5、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字 【一】 初看此书,我总是想到艾青的一首诗——《我爱这土地》,诗中的一句话尤为深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想就书中的一些句子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的开头提到了一个在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说中原的一家家总是划着一小方地来种植,而没有想到利用这片地的其他方法。似乎是这样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在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国家,我们的土地的依赖性已根深蒂固。“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我们脚踏实地,我们热爱这土地,我们珍惜这份与生俱来的土气。 当看到费老写到自己第一次出国,他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包裹着的灶上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底下时,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潮阳。众所周知,潮汕地区过节拜神的活动有很多,有人说这是迷信的做法,但是在我看来,这也算是内心的一份信仰,对神明的敬重源于先人,源于环境的耳濡目染,这份敬重一代一代相传下来,慢慢地成为了一种传统。这份淳朴的土气,让我觉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不做作。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社会竞争没

那么激烈的那时,人们之间要建立起信任也就没有现在来得那么困难。没有相互之间的算计与心机,单纯的,就是心里油然而生的相信而已,这便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实实在在的、不加修饰的、饶有魅力的。 像书中的一句话说的那样: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中国便是这样的,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们便有了一份“土气”,无需觉得丢脸,这本身就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我们该庆幸,这是我们的家的标签,是我们的根。叶落归根而我归往何处我们都知道,落叶尚要归根,人也是一样的,倘若忘了根在哪里,要如何回家 XX

(完整word版)读《乡土中国》——对差序格局的理解

读《乡土中国》——对差序格局的理解 费孝通先生谈“差序格局”是从私说起,私的问题是个群、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于是,费老先生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 中国的社会不像西洋社会,西洋社会是团体社会,称为团体格局,“像由几根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 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个网络想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一亲属关系不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例如,我在家里与家人发生的关系是,我,兄弟姐妹圈子,上一辈父母圈子,上上一辈的爷爷奶奶圈子等;在学校里,较为亲密的舍友圈子,同学圈子,校友圈子等一个个圈子。 西洋社会结构(团体格局)中国社会结构(差序格局) 西洋社会结构里,团体格局是一种平等的观念,在同一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是一种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煞个人。 中国社会结构里,差序格局是一种有差等的次序,有远近、亲疏的差序。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的主义。在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中,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可以说是公。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若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我是来自乡村的孩子,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或许就是《乡土中国》中描述的,由那份乡土本色灌溉浇筑而成的吧。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老从普通乡下人的“土气”入笔,一反常人对“土气”这个词的藐视,称赞“土”字用得精当,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依靠的正是土地。也 正是因为有了“土”的滋养,才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才有了聚村而居、与世无争的传统生活,才有了中国人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根源。乡土社会的本质不是别的,正是这种“土气”。此等的精辟见地,如果没有一种流 淌在灵魂深处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乡土中国情结,恐怕是很难抒发出来。 《乡土中国》所透露的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传统文化的社会学层面的解析。《乡土中国》谈论 了民族历史、文化对个人根深蒂固的影响。差序格局更为 深远的影响仍然是对中国人行为方式、道德观念的传统导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现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说是完全消解。而这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转型,无

疑是起着消极的作用。. 根据自身的理解,本书的第一篇介绍的是背景,描述了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殊性是什么?本篇写得非常透彻。比如,作者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没读过本书的人或许以为这土气是贬义词,但是,其实正是因为靠土地谋生的理想使乡土社会是那么的稳定,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费先生也顺便比较乡土中国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悉,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第二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在《乡土中国》一书里面他所讨论的问题里面很大程度上认为乡村社会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地教,在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组成中国社会成员最广大的群体就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给我们留下的刻板印象。近几年中国政治提出注重三农问题。农民、农村、农业开始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虽然很多方面大家都在重视三农问题,但真正关注整个乡土风情人文理论性的知识探讨并不多。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呕心沥血之作。它不仅是一本理论性的乡土风情生活著作,也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其中不乏许多名篇,它们给中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参考意见。 费孝通教授的一生并不是传奇的一生,但却做出了不朽的成绩。1933年费孝通教授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在许多大学从事教学、研究的工作。作为社会活动家,费教授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看来他不仅在文学界和社会界有着非凡的成绩,在政治上也有所作为。

《乡土中国》第一段开篇就给我们谈到了乡土本色这一概念。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农民群众在社会成员中占非常大的一个比例。这样,中国社会在某一特定说法下就是乡土社会,中国社会的性质就带有乡土性。乡土本色似乎是纯朴,自然的代名词。 虽然费孝通先生在XX年去逝,但他在晚年依然有高的学术成就。晚年的费孝通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费老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看法的提出旨在提醒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 然而许多国人却没能明白费老的良苦用心,我们更应该从《乡土风情》的字里行间领悟这个时代所需要我们明白的东西、 “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却有着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确有万条万缕了然”。有读者在看完费老的《乡土风情》文字风格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论。自然、通俗是费老一贯的叙事风格,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写作的方法。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导读:【范例1】 中国,飞速发育中的古老国度,传统与现代在交融,青铜与碳纤在碰撞,道德这个东道主也在与远道而来的制度相互切磋。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不断推陈出新,但骨子里还是有永远不会褪去的东西——乡土。中央电视台有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中国电视剧都难以企及的收视狂潮,其中除了美食的诱惑,更多的,是庞大的外出人口对家的味道的怀念,家在舌尖上,家在被褥间,家在笔墨里,正如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的前言中写道:“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据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国国家结构的基层便是乡土,构成这个国家的最下一层维系纽带,正是乡土性,乡既不是特指乡下,土也非土头土脑,而是一种情感,一种牵连,是人与土地有着关于生死存亡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重土思安,故土难离。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漫长历史的农业国家,几千年来,家乡的土地对中国人来说就是饭碗,就是生存,游子在外,飘零无根,终归要站在家的土地上,挥起锄把,才算务了本业。长久下来,土地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渐渐地流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和骨髓中,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于是,中国人开始离不开故乡的泥土,所有中国人的心都被牢牢

留置在屋外的土地上,因而,中华民族的性格中加入了深厚的安稳情节,中庸的处世之道,渊远的文明流传,安定的人生追求,中国人于是有了深深的乡土气息。 自然条件与家族观念决定了中国的基本聚落形式——农村,是一个内向的,封闭性的完整聚居环境,其中的每一户人家存在实际或理论上,或多或少的某种关系,这是亲密而纯粹的,邻里之间保持着基于善意的密切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味道是乡土的;而现今更多人迁入城市,特别是超大型城市的高层建筑居住,一个个水泥的方格分割了人与人之间空间上的距离,也分割了心理的联系,按费孝通先生的说法,现在的人更类似于村与村之间的关系,相互隔绝并且相互孤立,带有天然的排斥性,在外孤独,在内又缺乏相互支持,最常见的聚居单位是一家三口,自我中心和人际冷漠也就不难解释了,这种人际关系的味道是钢铁的。乡土社会与之不同,虽然村与村之间相互隔绝独立存在,但在内部有足够的交流和相互支持,村落得以建立,最初的一批创始人必然相互存在高度的信任,这种信任和心理的亲近随着繁衍而延续,人与人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相对熟悉,经过数代的延续,就成为一地的故土感情,这造成了人与人、村落与村落的差异,乡土味与钢铁味的差异,也造就了中国人的代代乡愁 时代在发展,社会的每一个方面都在变化,有些变化是进步,而有些变化则很难界定其性质。如费孝通先生提及的,钢铁的城里人看乡土的村落人,会因为其文化认知的相对不足而以为其“愚”,相应

《乡土中国》读后感关于“差序格局”的思考----公德和私德精编版

关于“差序格局”的思考----公德和私德在《乡土中国》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作者提到”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虽然作者没有明确的指出,但是言外之意就是中国人只有私德。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作者得出结论“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很明显,意思是中国人缺少公德心。书中这整节,可以这样理解作者的核心意思:中国私德很强而且少公德心。早在大约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一直到今天仍然困扰着人们的判断:“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类似的论述:叶文宪教授说过“中国人并不是没有道德,我们有良好的私德,只是缺少一点社会公德而已。”关于私德公德,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说明: 1、为什么会产生“差序格局”?

中国是一个家族化社会,家族构成社会基本单位。因此中国人认为家是最亲近的社会关系,父母兄弟等时最亲近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由远及近,产生“差序格局”。 2、对公德私德的理解? 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 3、为什么中国人公德较低?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人们一向引以为荣,为什么要被说成是没有公德?实事是,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活中,时常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就是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当中,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而且在待人接物和进退出处当中,都很在意精心。这样的做人态度实际上有一个发端,就是他的家庭。这这其实是作者所说的差序格局”的根源。我认为除了作者说的“差序格局”是造成中国公德低于西方的原因外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解释,类似于政治制度理论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思是人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后才有精神方面(例如维持高的道德的方面)的需要。依照这种理论,中国人和西方人相比,公私德的水平可能会低一些。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 导读:本文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 法律系张雪影 细细读完了乡土中国,读完之后,我有些迷茫了,尤其是最后一部分生育制度,让我开始思索自己以往视若寻常奉为“常理”的一些观念,使得我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将来的人生方向。 费孝通先生认为,人类抚育下一代,出于两个缘由,一个是想通过集体的延续来完整自己,因为个体在时间上是无法永存的;另一个是人类生存是依赖集体的,而为了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人类必须生育保持足够的人数。 在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去播种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开盖好的薄膜种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时节抱麦子。在北方,割麦是农活里最苦最累的活,农民割麦的姿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母亲心疼我,没有让我割过麦穗,于是我开始找寻新的“营生”——挖苦菜。现在想来,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种它会生长,你不播种它也生长。苦菜就是那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挖它并不费事,田地里到处可见,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亲不信任小卖部的菜种,我就天天

出去挖,那段时间家里足足吃了一个月的苦菜。在乡下,生活好像不用怎么花钱,吃的自己都可以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树、沙枣树什么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见,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们聚村而居确有一定道理。 费孝通先生分析说,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小农经营每家耕地的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与耕地不会距离得过远;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们聚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数量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长,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我生长的村子是由第二点和第三点决定的,因为我们那里没有农场,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们聚居一起除了是种习惯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里称为“变工”。尤其是在打麦场、绞玉米和刨籽瓜时节,由于每家的劳力有限,人们会就近叫着乡邻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张三家打麦子,后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变工”。这里没有任何商业行为,人们似乎约定俗成了某种共同遵循的规则,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社会学里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乡村属于前者,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说道,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李永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影响颇大的书,全书仅五万多字,可谓“大家小书”。而全文通俗易懂,语言活泼,描写了一个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读完这本书后,面对大作,当然不敢谈有什么意见,只是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乡土本色 费先生在书中给我们展示了乡土社会的特点所在。 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中国文明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之于土地的。古往今来,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传统,安土重迁,口袋里有了点积蓄就去买地。哪天衣锦还乡了,就得置地购宅。或许大家都觉得,别的东西说不定哪些时候就失去了,而只有土地才是正正当当地就在那里的。 乡土的非流动性就直接导致了血缘和地缘的出现。血缘是一套根据血缘亲疏关系来决定对对方权力和义务的体系,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而地缘在人口不流动的原始状态下是和血缘合一的。也就是说血缘相近的群体在土地允许的状况下是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土地上的资源不够了,才会有一部分人漂流移居外地,要么在另外一个群体里生活下去,要么重新开辟一个群体。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个群体所接受的,因为在地缘上他们是不相接近的。 从社会秩序来看,在乡土社会中,“礼治秩序”是占主要地位的。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是“无法”的社会,因为它是“礼治”的社会。但礼治并不是说是根据个人好恶的统治,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所说的“礼治”也并不是君子统治,它包含着国家暴力,社会阶层的严格命定,各种在今天看来属于野蛮残暴的某些行为也是属于“礼治”的范畴。比如陪葬,株连等那都是礼,是人们心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乡土社会中,人服于礼是主动的,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念。但“礼治”在表面上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

我读《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我读《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初闻乡土中国这个题目,我暗想它或许是专门研究农村风土人情的纪实文学,所感重在“乡土”,以为还有“时尚中国”之类与它相互补充,组成一个圆满的研究中国社会的一个体系。看完之后对这种认识作了进一步的更正,乡土中国不是孤立的某一个部分,比如农村,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传统中国总体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总轮廓。 关于这一点,需要做进一步的澄清,作者在序言中说:这里讲的乡土中国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的理解是,作者是在基层农村社会的载体上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一种抽象,从而提炼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性”,这种乡土性不只是在乡村,而是放之中国而皆准的。在这本书中,作者都是在论证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和它的表现,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证经验,都是试图在简短的文中引导我们整体上把握我国的乡土本色。 二、在第一章中,作者主要阐释中国社会乡土性的来源,从农业社会的经济基层到相对稳定的集聚地,从对语言等文化的依赖到封闭的社区,我们可以感受到深植与中国人心中的“安土重迁”的思想。在农业社会里,自给自足是常态,因而人们彼此之间对外交易的需要,原始社区的相对稳定和封闭,为熟人社会即

礼俗社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第二到第五章主要是谈论我国古代乡村社会存在的问题,一为“愚”、一为“私”,但是作者的观点是辨证的。第二到三章费老谈到对文化下乡的看法和文化对于乡村的需求,从而引发了对“愚”这一问题的思考,此时我想到了晏阳初先生提出的中国农民“愚、穷、若、私”的通病,“愚”被晏阳初先生放在平民教育运动突破口的首要位置,费老此书也以对“愚”的辨证分析为突破口,不管他们关于此的观点如何,至少我们可以看出民智和教育在我国社会的改进方面发挥着多大的作用! 第四到第五章从农民的“私”开始分析,在这里费老提出了他最著名的论断:中国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差序格局。这一点是在中外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的,他用一个比喻加以比较:西方社会基层结构仿佛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中国社会基层结构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西方社会是“有机的团结体”,而我国社会是“机械的团结”,一个崇尚个人主义,而一个崇尚自我主义;一个靠法理来限制欲望,而一个靠道德来规制行为;一个是团体格局,一个是差序格局。这是因为在西方的社会里他们在传统的商业贸易中形成了良好的交流和信任基层,基于需要他们可以彼此组合,各取所需,当作为一个团体时,他们内部的组合和对外利益的维护都是有相应的规则来明确表达的。而在传统的中国,商学不发达,交流和互信的机制不发达,从而只有依靠个人的道德自觉来处理人际关系,但是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你知道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该怎么写呢?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希望对你有帮助。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如果说《万历十五年》指出了我们的文化里有一种以道德代替法律的倾向,那么《乡土中国》就指出了这种文化倾向的根源。书中的第一篇就指出了: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这一句定下了全书的基调。这本小册子仅六万字,通过对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地指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性以及这种特性对生活的影响。我们的许多“中国特色”,也可以从中推本溯源。 “人治”与法治 提到法治,总会有声音说,我们中国是一个“人治”的社会。但费孝通先生认为,用人治来形容我们的社会是不恰当的,更合适的词,是礼治。即使是万人之上的皇帝,通常也要处处受限,受看不见摸不着的“礼”的限。就像《论语》中孔子说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实际上也是强调了道德与伦理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地位。 我们的文化里极为强调尊卑长幼之序,外国人把哥哥弟弟都称为brother,姐姐妹妹都称为sister,但我们对以血缘和姻亲为纽带构成的家族成员的称呼就复杂多了,光是一

个uncle,就能译出“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父”等多种称谓。小时候为了记清这么多亲戚的不同称呼,我也是伤透了脑筋。而倡导兼爱的墨子,则被孟子斥之无君无父,与禽兽无异。其实,平等博爱的思想并非西方人的专利,只是我们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传统上我们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而这种小农经济进一步影响了我们的文化。这种文化曾经为我们带来过汉唐之盛,但“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现在这个时代里,盲目地要求传统文化回归,推行所谓“国学”,却是弊大于利的。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读了《乡土中国》,想到了很多旧事,真实的,虚构的。想到一个小故事,忘了主人公。就说他小时候听说神仙们在自己身上拂来拂去,最后捏出一颗仙丹法宝之类的,他看母亲也常常用手伸进她自己的衣服里搓来搓去,最后只捏出一些尘泥。并说母亲因此跟他讲,人是土做的。感觉很有意思,所有的故事都是真的,所有的无稽之中,也都有至理。我们是一个久远的农耕民族,血液里流淌着的,对土地的挚爱与执念。几千年封建统治,重农抑商,是因的农地为根。 为什么农村保卫城市的人能够最后武装夺取政权,坐稳了江山?为什么今日来说,三农问题都是重中之重?我们对于土地来说,意味着什么?土地于我们,又是什么呢?有一个地主,他的萝卜很好吃,一个人种不过来,于是他把地租给农

《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印象中,我应当没有读过一本社会学的专著,更没有想到有朝一日,我能主动地去品 味社会学这门熟悉又陌生的学问。自然,无穷的好奇心与有限的既有知识催生了强烈的新鲜感。而这一切新鲜感,就是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带给我的第一感官。 初识《乡土中国》这本书,完全出于偶然。就像我刚才所说,因为以前从未涉猎过社 会学这一领域,当然就不会在自发状态下突然来了阅读这方面专著的活力与灵感。可是, 我想很多事情都是因果联系的。天意安排我在此时偶然遇到这本书,真如邂逅一般,只怕这是萍水相逢,恨不得铭刻永久。于是,这篇文章就呼之欲出了。 言归正传。作者在序言中就明确了本书想要回答的问题,即“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 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以此为基础,本书从乡土社会的结构、意识等方面系统 的阐述了作者眼中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在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时代,能够有这样一本专门解析乡土社会的著作出现,也着实体现了作者的高瞻远瞩。 乡土社会说到底,一切的文化思维、行为方式等的产生,都离不开几千年赋予的传统 生产生活方式。“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种与土地千年的朝夕相伴 为独特的乡土风貌的产生供给了土壤。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正是由于千余年这种束缚在土地上的生产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导致了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而 诸多乡土社会的元素,均与这“熟悉”二字相关。 比如作者提到了文字下乡的问题,由此联想到了乡土社会是否是运用文字的良好土壤。作者眼中,因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空间上具有孤立性,应对面的交谈显然胜于 以文字为载体的沟通,又传统的生产方式经验即作者所谓的“记忆力”是不必经过文字作为 传递载体的,所以,文字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是没有生存土壤的,这也导致了为什么乡土社会有如此之多的“文盲”。因为熟悉的社会导致文字的相对剩余,所以孕育现代商业社会 的契约、法律条文等自然不可能凭空产生。 既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乡土社会又是靠什么来维持秩序呢?这就是“礼”。也是因为乡土社会的相对稳定性,长期以来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孕育了伦理观念的产生,即“维持 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自然,传统的流动性小的乡土社会更有其生存空间。而依靠传统 经验的传授,一个人完全能够解决乡土生活当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也是由于长期以来稳定性造成的。所以,人生经验往往掌握在年长的人手中,年轻人不必去应对新情景,只需 要听从教化,就能解决人生问题。由此,构成了乡土社会独特的权力结构——长老统治。 乡土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差序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很大程度上靠亲疏远近来分别,所 以这种社会关系始终都是以私人关系为主导的,并未构成一种凌驾于团体至上的关系与观

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 看完了《乡土中国》,回想一下《乡土中国》的内容,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本书,却被书中的内容所打动,所折服。 书中介绍了孝费通老先生一生的经历,谈了写《乡土中国》原因,人们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以及《乡土中国》给后人的影响。 孝费通老先生大胆尝试,《乡土中国》这本小册子,自称不是“中国的素描”,却成了后人研究的“蓝本”,给现代的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鼓了劲,加了油。 《乡土中国》的成因,是“朋友的催稿”,看到这儿,想起书中的一句话:“人都是有惰性的”,有压力才有动力。这更让我的思绪打开,想起来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也是老朋友“笑嘻嘻催稿”,一遍一遍的“先生,阿Q正传”,才成正果。 看来“真正的明友”,对事业的帮助是挺大的,所以写成《乡土中国》这本小册子,不但写成,而且“重印”了,可见,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书中打动我的地方,太多太多,无论孝费通老先生传奇的一生,我所谓的传奇,就是勇于探索,勤奋,还是在大起大落面前,仍然能以研究者的身份,走完“曲折”人生历程,岂能不令我感动?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乡土中国人来说,鸡犬可以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这里的“不相往来”,指的就在故乡这个地方不远走,与现在的“开放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写到这想起我在白岩松的《白说》中写的一段评论来,也与乡土的中国熟人关系与现代的中国陌生人的关系有关。 [cp]白岩松谈论中国人的道德面孔时,在“自己的读后感”中,列举了面对熟人时和面对陌生人时的反差。 是的,对熟人的礼貌和对陌生人的不敬,的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怎样做到对待陌生人也像对待熟人那样可亲,这的确需要一段时间。 我们长期生活在已知的一亩三分地的小范围内,受着熟人监视,把不好意思的一面收紧了。而一旦融入到广阔的陌生人队伍中,那种无拘无束的行为就会暴露出来。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第一章乡土本色 费老首先介绍了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中华民族千年来对“土”的深刻情结,“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正是这份对“土”的利用、感恩、甚至束缚,让乡土人与游牧人、工业人区别开来,“他们总是附着与土地,一代传一代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费.2008.3)这也被费老称之为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因为他们的活动范围有限,乡土社会是具有局限性和地域性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费.2008.6)因此他们是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有机团结”的社会。费老认为“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现代社会的人会认为乡土人“土气”“不懂变通”,但其实那是他们特有的特色,是在现代社会少有的淳朴真善。由此费老联想到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也是对乡土社会特色的很好诠释。但是以上所说的应用在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行不通的,因此“土气”也渐渐沦为了一个贬义词。 我认为费老很客观的分析了乡土社会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在现代社会不被认可的原因,虽然没有展开详细叙述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具体原因,但是由前文一系列清晰易懂的分析就可以让读者理解乡土社会和现在社会的巨大差异,原因自然不言而喻。 费老在解释乡土本色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抽象的去形容和描述,还穿插着一些生动贴切的小故事,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他想表达的深意;其中还套用了许多社会学的概念,让文章的学术性增强了。 第二章文字下乡 费老认为,乡土人不识字并不是愚,而是因为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不需要他们具备识字的能力,就如同城里人分不清包谷和麦子,城里孩子不会灵巧的抓住蟋蟀,并不是因为他们愚笨。“文字是间接地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言语而采取文字呢?”“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费.2008.14)“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月,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义的唯一象征体系。”(费.2008.16)但是时代终究实在进步的,我们在渐渐走出乡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文字来适应我们要面对的新时代。文字下乡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需要的,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乡土人不识字就一概而论的说他们愚,因为他们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费.2008.16)费老跳脱出对乡土人不识字就是愚的传统视角,用一个全新的、更为客观的视角去分析,乡土社会会出现文盲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个人的先天智力而是源于乡土社会的特质。这也为看待文字下乡这个决策提供的新的思考角度,这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却与传统的乡土社会矛盾,如何能将矛盾最小化,将文字下乡的利最大化也是值得政策的执行者们深思的。 费老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没有指责任何一方,但是读者却能清晰了解作者的褒贬,含蓄委婉但不失生动,虽为学术性专著,但可读性很强。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费老这一章从另外一个角度——时间格局方面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时间上的阻隔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的今昔之隔,另一种是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篇一 中国正在崛起,从传统走向现代。众所周知,这是一个艰难 而漫长的探索历程。如同树木要长的高大就必须有坚实而健康的 根系一样,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也得立足于自己的传统,或对其批 判改造或对其继承发扬。我们要忠于中国的现代化,就要忠于中 国的过去。忠于过去我们才知道我们是什么,我们应该走向何方,应该如何走。 《乡土中国》就是一本既忠于中国过去又忠于中国将来的书。首先,它面对的是中国的农业社会,通过社区调查追究中国农业 社会的特点。在一个靠农业起家的国家,农村占据绝大部分的领土,直到现在这依旧是中国的一个现实。回到以前,按费孝通老 前辈的意思说,中国乡土社会就是一个生于泥土、长于家族、教 于礼教的社会。虽然那里有现代人看来尚未开化的“愚”和“鸡 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私”,然而这的确是一个无为 政治下的太平这会。其次,它对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发展做 了一些暗示,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缘会冲破血缘、传统教化会 名实分离、人们的欲望会向需求发展等。 一、乡土本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的相对剽悍、豪放,南方人的相 对柔弱、婉约,这与北方平原的旷荡和南方山水的缠绵是分布开

的。土地养活着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国的乡土社会也和土地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节。土地之于乡土社会就如同水之于鱼,离开了它就不能生存,土地与人的完美结合也培育出了五千余年古国古的农业文明,如此互利双赢的买卖,又有谁舍得丢弃了呢。在在物质生产能力极不发达,靠天吃饭的年代,拥有土地的心情,我不知该如何去描述,我想那就和今天处于小康社会的心情差不多吧。于是,与其说乡土社会的人不舍得土地,不如说土地束缚住了乡土社会的人。于此同时,乡土社会有了另外一个特征,那就是土地的固定性征服了人口的流动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造成了一个环境内人们彼此熟悉的社会。我想正是这种惯于熟悉的环境而形成的惰性让乡土社会与现代充满着陌生人的社会格格不入,阻碍了中过的现代化。 二、文字下乡 在两篇论文字下乡中,费老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阐述了文字下乡在乡土社会中的不必要性,而这不必要性正是建要立在一个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非常熟悉的乡土社会。 文字与语言比较,依费老当时所言,文字适于间接传播并且有产生歧义的毛病,而语言则适于间接传播。我们就当代来看,语言在现代可以通过语音设备进行长距离的传播部分取代文字长途传播的功能。乡土社会在空间上因土地的限制而不会太大,并没有使用文字传播的必要,又因为彼此之间以及彼此对环境尤其是生产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熟悉,语言传播减少了相当部分的歧义;

读《乡土中国》感悟—差序格局的新趋势

1270班陈蔚 1020103265 波纹社会中的直立芦苇 ——读《乡土中国》有感:差序格局的新趋势及应对摘要: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写于20世纪40年代,在该书中,他首次提出了“差序格局”概念,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体系进行了精炼的概括与分析。60多年过去,现代社会的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伦理为基础的传统价值观依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但随着情感、利益等因素的注入,“差序格局”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变化。 关键词:差序格局利益现代中国社会 费孝通教授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作了理论上的概括,提出了“差序格局”概念。他以西方现代社会为参照,结合自己所观察的社会现象和人际交往中的亲身感受,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生动的表述。我结合我自身的感悟与思考以及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对本书中的差序格局部分作了新的解读。 一、差序格局的内涵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中国的社会关系是按照亲疏远近的差序原则来构建的,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种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费孝通教授认为,中国人际关系关系的核心是传统文化最讲究的“人伦”。而“伦”是什么?他指出“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人伦”之所以能说明差序,在于“伦”规定了差序格局的内容,即差等。“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系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费孝通教授的“差序格局”有如下特征。 首先,差序格局的理论基础是人伦次序。用儒家理论来解释人际关系的差序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社会学的开山鼻祖,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著作《乡土中国》更是了解我国乡村社会文化、分析我国乡村社会结构的必读之书。本书篇幅不长,由十四篇论文组成,是费孝通先生所讲“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的一部分。《乡土中国》语言平实质朴,通俗易懂,但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深刻洞悉,将乡土社会中的种种现象用学术的语言解析出来,让人有“原来是这么回事”之感。 乡土性是本书讨论的第一个问题。费孝通先生抛却常人所有的主观的偏见,对中国社会的乡土气息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文中指出,乡下的人都靠种地谋生,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而土地是不会动的,所以乡下人世代定居在一片土地上。这也是农耕文明的特点,基本上不会迁徙,由于世代的生活一样,所以农业社会的结构异常稳定。从土里长出来的历史,自然要受到土的束缚。当一块土地所养育的人口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时,人口自然要分流。人们会迁移到别处去开垦土地,重复着先辈的生活,这是中国社会乡土性自然上的含义。在社会关系意义上,乡土性代表着熟悉。在乡土社会中,由于土地的关系,人们的流动性基本没有,每个人都是熟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人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都是熟人,如果这样不就见外了吗?”在都市社会里正常的行为,在乡土社会里就是“见外”。乡土社会里彼此的信任不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而建立在彼此熟悉的基础上。大家的土地、家庭都在这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种信任在城市里很难建立,因为城市的环境更复杂,人员流动更频繁。很难说这两种信任秩序谁更优越。在城市人眼里,基于这种信任的种种行为,或许就是“土气”。 乡土社会中需要文字吗?书中的答案是不需要。当乡土社会需要文字时,社会的基层性质必已然发生了变化,此时文字才需要下乡。文字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文盲率更是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指标,那为什么说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呢?费孝通先生是这样解释的,文字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结绳是为了破除人和人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触的障碍。然而在乡土社会中,空间和时间的障碍几乎是不存在的。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乡土社会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从年长的人那里问到解决问题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一)乡土本色 1、泥土情缘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我对这种农民天生的泥土情缘感受颇深,包括自己家乡的农村,去过的外地的农村,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感受到农民对土地那种深深地情节,那种感情真正是来自骨髓血液的与生俱来。他们对待土地,就像土地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像是亲人般熟悉土地的一切习性。什么时候土地该松土了,什么时候该浇水了·····他们了如指掌。在一切可以播种的地方他们丝毫不放过,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如果面积小,他们就会种上点花草,如果面积大,他们就会架上篱笆开辟一个小菜园,每天清晨下地之前在自己的小菜园里拔拔草,浇浇水,这种劳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我觉得我的奶奶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奶奶今年将近八十的高龄,按理说应该是每天悠闲地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但是奶奶真的是离不开土地。自己向村里承包了一亩地,种上玉米小麦高粱,在废弃的老房子的院子里,在房子东边的空地上开辟了两个菜园,种上时新的蔬菜瓜果。这样,每天清晨奶奶都会出现在菜园里,下午暑热散尽的时候,奶奶会一个人或者带上我们其中一两个人,去田里转转,看看庄稼····这样,奶奶说,在地里干点活,既锻炼了身体,心里也舒坦。在朝阳村采访村头一位开超市的阿姨的时候,她说:“心里烦了,去地里转转就好了。”对于他们,土地是一种母亲似的依靠,是一种与生命难以割舍的情怀。 2、乡村古老的稳定性与现代式候鸟式迁移 “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地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农村人口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因为土地动弹不得,所以他们不能离开了他们的根。因为出了村子,土地是别人的,让他们没有依靠的后盾与亲切。这种离不开土地的“安土重迁”的情节使一般的乡村保持了一种古老的稳定性,一块土地养育了祖祖辈辈。但是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稳定性逐渐淡薄。除了传统上的村子到达饱和点被迫向外迁移之外,现在更多的是主动式的向外迁移。现在的农村以纯农业维生的属于少数,大多数的年轻人会流向二三产业,这就造成了乡村人口的主动向外流出。但是这种流出不是永久性的,而是候鸟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而他们的亲人还在村子里,这就像一个根的节点,根基在乡村,无论他们怎样在外面打拼,终要回家。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候鸟式的迁移越是明显,也就是现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出现的原因。 3、乡村的聚居与孤立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来说有下列几点:····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村与村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