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考点一览

第一章
1.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与系统中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应用相关理论,原理,数据和方法来设计以达到优化人类与系统效能的学科。
2.信息分析法
由于外界给人的信息首先由感知器官传到神经中枢,经大脑处理后,产生反应信号,再传递给肢体以对系统进行操作,被操作的机器及系统又将信息反馈给操作者,从而形成一种反馈系统。信息分析法就是对此反馈系统进行测定分析,然后用信息传递理论来阐述人机之间信息交换的数量关系。
3.动作负荷分析法
在规定操作所必需的最小间隔时间的条件下,采用计算机技术来分析操作者连续操作过程,从而可推算操作者工作的负荷程度,以分析作业的强度是否适合人的生理特征。
4.频率分析法
对人机系统中的机器使用频率和操作者的操作动作频率进行测定分析,可以获得作为调整操作人员作业负荷的依据,以避免作业人员长时间紧张作业,减缓疲劳的产生。
5.人机界面
人机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面’,所有的人机信息交流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实现人机之间信息的传递。
第二章
1.百分位数
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指标,一个界值,K百分位数Pk将群体或样本的全部观测值分为两部分,由K%的观测值等于和小于它,有(100-K)%的观测值大于它。人体尺寸用百分位数表示是,称为人体尺寸百分位数。
2.满足度
所谓满足度,是指产品尺寸所适合的使用人群占总使用人群的百分比。
3.人体尺寸设计步骤
确定尺寸数据修正量(功能修正量,心理修正量)。选择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双限值设计,单限值设计,平均尺寸设计)。
4.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选用原则
(1)一般产品,大、小百分位数通常选P95和P10。(2)对于涉及人的健康、安全的产品,大、小百分位数通常选P99和P1,或酌情选择P95和P5。(3)对于成年男女通用的产品大、小百分位数选用男性的P90,P95,P99;小百分位数选用女性的P10,P5,P1;而Ⅲ型产品设计则选用男、女第50百分位数人体尺寸的平均值(男P50+女P50)/2。
5.尺度
基于人体对尺寸的一种关于物体大小或空间大小的心理感受。
第三章
1.视敏度
视力是眼睛辨别物体细节特征的能力,也称为视敏度。
2.掩蔽效应
一个声音被另外一个声音掩盖的现象,称为掩蔽。一个声音的听阀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
3.视野类型
人的视野分水平视野(单视野/双视野)和垂直视野。
4.明暗适应
适应是视觉适应周围环境光线条件的能力。当外界光线亮度发生变化时,人眼的感受性也随之发生适应性变化,

这种变化叫做适应。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人从明亮的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黑暗环境的过程叫做暗适应。
5.静态施力
肌肉持续保持收缩状态。静态施力时,持续收缩的肌肉压迫血管,持续的静态施力会使肌肉疲劳,有可能引起职业病,长期的静态施力可导致人体疾病。
6.听阀
在最佳的听闻频率范围内,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刚刚能听到给定频率的正弦式纯音的最低声强,称为相应频率下的“听阀值”。
7.信息传输速度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功能有一定限度,主要表现在数量方面,并用感觉通道的信息传输速率来描述。信息传输速率是指信息通道中单位时间内所能传输的信息量。
8.反应时
反应时间由反应知觉时间(自出现刺激到开始执行操作的时间)和动作时间(执行操作的延续时间)两部分组成。
第四章
1.疲劳强度及分级
根据相对代谢率指标的分级。根据能耗量指标的分级。根据劳动强度指标的分级。根据耗氧、心率等指标的分级。
2.疲劳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者由于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变化,会产生某一个或某些器官乃至整个机体的力量自然衰竭现象,称为疲劳。
第五章
1.姿势的特性
姿势被约束性,姿势可变换性
2.作业场所布置原则
重要性原则,使用频率原则,功能原则,使用顺序原则。
第六章
1.显示装置类型
按显示功能分类:读数用仪表,检查用仪表,警戒用仪表,追踪用仪表,调节用仪表。按信息显示方式分类:刻度指针式仪表,数字式仪表。
2.仪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内容
基本原则:(1)仪表显示信息的种类和数目不宜过多。(2)仪表显示信息的精确程度应与人的视觉辨别特征以及机器与系统的要求相适应,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3)刻度指针式仪表的指针、刻度标记、字符等与刻度盘之间,在亮度、颜色、形状等方面应保持适当的对应关系,以使被识别的目标清晰可辨。(4)显示格式应简单明了,显示意义应明确易懂,以利于操作者迅速接受信息,正确理解信息。(5)仪表显示设计应以人的视觉特征为主要依据,以确保操作者迅速而准确的获得所需信息。 设计内容:刻度盘设计,刻度设计,字符设计,指针设计,指针式仪表彩色设计。
第七章
1.操作装置类型
按操作方式分类:手动式、脚动式和声控操纵装置等。按操作动作方式分类:旋转式操纵装置、摆动式操纵装置、按压式操纵装置、滑动式操纵装置、牵拉式操纵装置。按所实现功能分类:开关式操纵装置、转换式操纵装置、调节式操纵装置、紧急操作用操纵装置。
2.编码方式
操纵装置常用的编码方式有形状编码、大小

编码、色彩编码、操作方法编码、位置编码、符号编码。
3.操纵装置一般原则
(1)操纵装置要适合人的生理特点,便于大多数人操作使用。(2)操作装置的运动方向要同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相协调(3)操纵装置要容易辨认(4)尽量利用自然的操作动作或借助人的身体某个部位的重力进行操作。(5)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设计成多功能的操纵装置(6)操纵装置的造型设计,要求尺寸大小适当、形状美观大方、结构简单,给操作者以舒适的感觉。
4.操纵和显示装置组合设计
操纵-显示相合性:运动相合性、空间相合性、操纵-显示比。操纵-显示相合性应用:操纵-显示的编码和编排相合性、操纵杆与仪表的空间相合性。
第八章
1.座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设计原则:(1)考虑使用对象、座椅功能(2)考虑就座者体重、体压的分布(3)座椅结构形式满足操作要求,使操作者工作身体舒适、稳定,脊柱尽量呈自然生理弯曲状态,可调节坐姿,能准确的进行操作动作。(4)座高和腰靠高能方便的调节,调节后能可靠的禁锢定位。(5)外露部分不得有易伤人的尖角、锐边和突头(6)结构材料应无毒、阻燃、耐用;座垫、靠腰、扶手的覆盖层材料应柔软、防滑、透气、吸汗、不导电。
2.手工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人体解剖学原则
基本原则:(1)必须有效地实现预期的功能(2)必须与操作者身体成适当的比例,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使操作者发挥最大效率。(3)必须按照作业者的力度和作业能力设计(4)必须按照作业姿势不能引起过度疲劳。(5)工具设计应适当考虑性别,习惯,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 人体解剖学原则:(1)避免或减少肌肉静态施力(2)保持手腕处于顺直状态(3)避免手掌所受压力过大(4)避免手指重复动作(5)避免同一块肌肉既承担准确控制任务又用力较大。
第九章
1.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是通过物体障碍方式防止人或部分人体进入危险区。
2.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是通过其自身的结构,功能来限制或防止机器的某些危险运动,或限制其运动速度、压力等危险因素,以防止危险的产生或减少危险程度。
3.常见的安全防护装置
安全装置:连锁装置、使动装置、止动操纵装置、双手操作装置、自动停机装置、机器抑制装置、有限运动装置。防护装置:机壳、罩、屏、门、盖、封闭式装置。
第十章
1.有效温度:有效温度是通过受试者对不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体速度的环境的主观反应得出具有相同热感觉的综合指标。
2.照度
在照明系统设计中常用照度值作为照明的标准值。照度是对被照射

面而言的,可定义为均匀投射到物体平面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3.亮度
亮度是对光源而言的。它是指在给定方向上单位面积的光源表面上的发光强度。
4.明度
明度是人眼对物体表面明亮程度的感觉,这就涉及物体表面本身的明亮程度和光照强度两个方面。
5.眩光及抑制措施
眩光也称眩目,是由于视场中的亮区产生刺眼和耀眼的强烈光线,从而引起眼睛不舒服和视觉功能下降的一种现象。 抑制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分布光源(3)对于反射眩光,通过改变光源与工作面的相对位置,使反射眩光不处于视线内。(4)将灯光转为散光,如经天花板及墙壁漫射到工作场所。(5)适当提高环境的亮度,减小光源亮度与环境亮度的对比度。
6.噪声频谱:在频率域上描述噪声强度变化的曲线。



大题
1.降低疲劳的措施
合理设计作业的用力方式。正确的作业姿势和体位。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改善工作内容,以克服单调感。完善生产组织与劳动制度,如休息日制度、轮班制。
2.如何合理用力
避免静态施力。合理的设计作业平台。避免长时间的抬手工作。利用自然动作和重力作用。有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遵循用力原则、随意性原则、平衡性原则、经济性原则、降低动作等级原则。
3.反应时及其影响因素
反应时:从接受刺激到机体做出反应动作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因素:刺激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刺激种类的多少。刺激与背景的对比强度。执行动作的运动器管。人的年龄和性别。人的心理准备情况。人的疲劳强度。反应的类型。
4.记忆类型,如何减轻记忆负荷
类型:感觉记忆,短时间记忆,长时间记忆。 减轻记忆负荷:(1)采用操作者熟悉的语音和术语(2)把面向机器的功能概念的操作改为面向操作使用目的的操作(3)一次性记忆信息总量不要过多(4)对于复杂的事物记忆采用分级或采用规则记忆(5)记忆避免心里的过度紧张。
5.显示终端与人机界面
眼镜-显示屏界面 手-键盘界面 人-椅界面 脚-地板界面。
眼睛-显示屏界面的设计要素主要有两个:显示屏空间位置和显示屏信息显示质量,显示屏空间位置参数包括显示屏高度一般与水平视线等高或略低于水平视线、显示屏与人的距离满足人的视觉特点、显示屏倾斜角度以及显示屏位置应可调整;显示屏信息显示质量取决与选用显示屏的显示特征和应用软件的界面特征。
手-键盘界面涉及击键反馈、键触发力量、键的间距、键的大小、键盘高度和键盘倾斜角等。一般来说,击键应有触觉和听觉的反馈。键盘托架高度和水平均可调。
人-椅界面和脚-地板界面

与坐姿手工作业岗位相同,座椅额设计要考虑适使用对象和座椅功能及其就坐者的体重体压分布。
结构形式要满足操作要求,能使作业者保持正确舒适额坐姿和良好的工作状态,设计内容多是设计参数,如座椅形势,坐高,靠背类型等。
6.从人机的角度设计操作装置
【1】原则:(1)适合人的生理特点,便于大多数人操作使用(2)运动方向要同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相协调(3)要容易辨认(4)尽量利用自然的操作动作或借助人的身体某个部位的重力进行操作(5)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设计成多功能操纵装置(6)操纵装置的造型设计要求尺寸大小适当 形状美观大方 结构简单 给操作这一舒适的感觉。【2】要求:(1)对于需要手握的装置形状设计为球形圆形等其他便于抓握的形状(2)手握的装置表面应有起伏感,表面材料要导热性好(3)调节操纵杆或手轮的转动角度不宜过大(4)分级的操纵装置换位是有明确的手感和到位声(5)操纵装置要有安全防护装置。【3】装置的形状与功能有良好的逻辑关系,式样便于使用,利于用力。【4】尺寸的设计应考虑操纵力和速度。【5】操纵布置要按照合理的顺序和逻辑关系
7.操纵装置的安全设计
(1)操纵装置须有定位和保险机构(2)终点位置应有标记或专门的限制装置,防止过度操作(3)调节的操纵装置中间各档的位置标记和定为装置,联锁装置,避免误启。(4)装置周围设置防护装置(5)操纵装置上要有急停或断开开关的紧急操作装置
(6)操纵装置上要有明确而醒目的操作说明和危险警告(7)安全装置与其他装置区分开,设置在显眼又易操作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