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素不同注射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促红素不同注射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促红素不同注射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促红素不同注射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观察用不同的皮下注射法注射促红素对患者局部疼痛程度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采用对照法,100例行皮下注射EPO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斜刺法和垂直注射法,观察并比较效果,包括局部疼痛程度、血常规结果(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结果采用垂直注射法患者的局部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斜刺法(P<0.05)。结论采用垂直注射法皮下注射促红素可减轻患者局部疼痛程度,优于常规斜刺注射法,并且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进针角度;皮下注射;疼痛程度;促红素;治疗效果

尿毒症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功能进行性衰退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不足。皮下注射促红素是治疗肾性贫血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要持续间断用药,注射次数多,给患者增添了痛苦。2011年1月至6月河南省郑州市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采用垂直进针皮下注射法注射EPO,与斜刺注射法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6月本科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行皮下注射EPO 治疗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22岁~65岁。病例纳入标准:血红蛋白(Hb)/或红细胞压积(HCT)接近目标值(血红蛋白110~160 g/L,红细胞压积36%~50%);叶酸及各种维生素充分补充;未患有慢性失血、溶血、肿瘤等疾病;近3个月促红素用量恒定;感觉及表达能力正常。

1.2 方法将患者分两组。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采用常规斜刺注射法,对照组(男37例,女20例)采用垂直注射法。选用三生制药生产的1万UEPO(益比奥);注射器采用洁瑞生产的一次性使用1 ml注射器;注药时间20 s。观察并比较两种注射法的效果,包括局部疼痛程度、血常规结果。

1.2.1 注射方法观察组患者取平卧位,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间距为1 cm,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快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为针尖和针梗长度的2/3[1];对照组患者同样取平卧位,注射部位为腹部脐周,针头垂直全部刺入捏起的皮肤中,抽动活塞无回血后推药,并维持皮肤皱摺至注射完成。两种注射方法注射完毕均稍停1~2 s,快速拔针并用干棉签按压穿刺处片刻[2]注射时观察患者表情变化,询问患者疼痛感,并做好记录。每两月抽血查血常规1次。

1.2.2 疼痛评估标准根据口述分级评分法(VRS)进行疼痛评估。轻度:疼痛不明显,患者愿意接受治疗;中度:疼痛可耐受,患者尚可接受治疗;重度:疼痛明显,患者惧怕治疗。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殖、分化。本品能经由后期母红细胞祖细胞(CFU-E)引导出明显的刺激集落的生成效果。在高浓度下,本品亦可刺激早期母红细胞祖细胞(BFU-E)而引导出集落的形成。 皮下注射给药吸收缓慢,2小时后可见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升高,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8小时。骨髓为特异性摄取器官,药物主要为肝脏和肾脏摄取。使用红细胞生成素的贫血患者,药物以原形经肾脏排泄的量小于10%。 二适应证1.用于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肾性贫血(包括血液透析及非透析、腹膜透析患者)。 2.用于恶性肿瘤、非骨髓恶性肿瘤化疗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或经治疗后引起的贫血。 3.还可用于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早产儿贫血等。 三临床应用肾性贫血:可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也可每周单次给药。治疗期:开始推荐剂量为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IU/公斤体重,非透析患者每周75~100IU/公斤体重。每周单次给药:推荐剂量为成年血透或腹透患者每周10000IU。给药后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或血红蛋白达到100~110克/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期剂量的2/3。四不良反应1.心脑血管系统 可见高血压性脑病、心悸、血压升高,偶可诱发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 2.血液 可见血栓形成、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3.呼吸系统 偶见呼吸急促或流感样症状。 4.胃肠道 偶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口腔苦味感、腹泻、腹痛。 5.肝脏 可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

怡宝(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CHO细胞))

怡宝(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CHO细胞))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怡宝 通用名称: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CHO细胞) 英文名称: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ForInjection 【成份】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适应症】 用于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的病人。 【用法用量】 本品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可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2~3次给药,给药剂量需依据病人贫血程度、年龄及其它相关因素调整,以下为一般治疗的推荐方案:治疗期:开始推荐剂量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U/公斤体重,非透析患者每周75~100IU/公斤体重,若发现红细胞压积增加不理想(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每15~30IU/公斤体重增加剂量,但最高剂量不可超过30IU/公斤体重/周。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4vol%。维持期: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vol%或/和血红蛋白达到100~110克/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期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少数病人用药初期可出现头疼、低热、乏力等,个别病人可出现肌痛、关节痛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以好转,不影响继续用药,极个别病例上述症状持续

存在,应考虑停药。2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皮疹或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或重新使用本品时,建议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3心脑血管系统:血压升高、原有的高血压恶化和因高血压脑病而有头痛、意识障碍、痉挛发生,甚至可引起脑出血。因此在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期间应注意并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4血液系统:随着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明显增高,因此应注意防止血栓形成。5肝脏:偶有GOT、GPT的上升。6胃肠: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情况发生。 【禁忌】 1.高血压失控病人,哺乳动物细胞衍生物过敏及对人血白蛋白过敏者禁用本品;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注意事项】 1.本品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用药初期每星期一次,维持期每两星期一次),注意避免过度的红细胞生成(确认红细胞压积36vol%以下),如发现过度的红细胞生长,应采取暂停用药等适当处理; 2.应用本品有时会引起血清钾轻度升高,应适当调整饮食,若发生血钾升高,应遵医嘱调整剂 量; 3.对有心肌梗塞、肺梗塞、脑梗塞患者、有药物过敏症病史的患者及有过敏倾向的患者应慎重给药; 4.治疗期间因出现有效造血,铁需求量增加。通常会出现血清铁浓度下降,如果患者血清铁蛋白浓度低于100ng/m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应每日补充铁剂。

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及格式

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及格式 一、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 1.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1)门(急)诊病历首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2)门(急)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2. 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3. 门(急)诊病历应标注页码。门(急)诊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4. 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 (1)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

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①时间:按24小时制,急重症患者记录到分钟; ②主诉:扼要记录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 ③现病史:确切记录患者此次就诊的主要病史,要重点突出(包括本次患病的起病日期、主要症状、他院诊治情况及疗效等); ④既往史:简要叙述与本次疾病有关的病史; ⑤体格检查:一般情况,重点记录阳性体征及有助于鉴别诊断的阴性体征; ⑥诊断或初步诊断:如暂不能明确,可在疾病名称后标注“?”; ⑦治疗意见:包括进一步坚持措施或建议,辅助检查结果;所用药品(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出具的诊断证明书等其他医疗证明情况;向患者交代的注意事项(生活饮食注意点,休息方式与期限、用药方法及疗程、预约下次门诊日期、随访要求等);须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的病情及有关注意事项应记录在病历上或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患者需做手术、特殊检查(治疗)时,应请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在病历上注明意见(或填写有关知情同意书)并签名,如“同意手术治疗”或“选择保守治疗,拒绝手术治疗”等; ⑧医师签名。 (2)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

益比奥(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

益比奥(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益比奥 通用名称: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 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CHO cell) 【成份】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适应症】 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3.治疗非骨髓恶性肿瘤应用化疗引起的贫血。不用于治疗肿瘤病人由其它因素(如:铁或叶酸盐缺乏、溶血或胃肠道出血)引起的贫血。 【用法用量】 1.肾性贫血本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给药剂量需依据病人贫血程度、年龄及其他相关因素调整,以下方案供参考:治疗期:开始推荐剂量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IU/公斤体重,非透析病人每周75~100IU/公斤体重。若红细胞压积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公斤体重增加剂量,但最高增加剂量不可超过30IU/公斤体重/周。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6vol%。维持期: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vol%或血红蛋白达到100~110克/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期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适用于术前血红蛋白值在100~130克/升的择期外科手术病人(心脏血管手术除外),使用剂量为150IU/公斤体重,每周3次,皮下注射,于术前10天至术后4天应

用,可减轻术中及术后贫血,减少对异体输血的需求,加快术后贫血倾向的恢复。用药期间为防止缺铁,可同时补充铁剂。3.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当病人总体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200mu/毫升时,不推荐使用本品治疗。临床资料表明,基础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的病人较基础水平高的疗效要好。起始剂量150IU/kg/次,皮下注射,每周三次。如果经过8周治疗,不能有效地减少输血需求或增加红细胞比容,可增加剂量至200IU/kg/次,皮下注射,每周三次。如红细胞比容>40%时,应减少本品的剂量直到红细胞比容降至36%。当治疗再次开始时或调整剂量维持需要的红细胞比容时,本品应以25%的剂量减量。如果起始治疗剂量即获得非常快的红细胞比容增加(如:在任何2周内增加4%),本品也应该减量。4.使用方法采用无菌技术,打开药瓶,将消毒针连接消毒注射器,吸入适量药液,静脉或皮下注射。 【不良反应】 1 一般反应:少数病人用药初期可出现头痛、低热、乏力等,个别病人可出现肌痛、关节痛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以好转,不影响继续用药,极个别病例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应考虑停药。 2 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皮疹或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或重新使用本品时,建议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 3 心脑血管系统:血压升高、原有的高血压恶化和因高血压脑病而有头痛、意识障碍、痉挛发生,甚至可引起脑出血。因此在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期间应注意并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4 血液系统:随着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明显增高,因此应注意防止血栓形成。 5 肝脏:偶有GOT及GPT的上升。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临床意义: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是药物治疗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临床药物治疗失败与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中各种药物相关代谢酶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成为影响患者药物治疗有效性及毒副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明确患者基因多态性(SNP)是药物精准治疗的前提。目前为止,美国FDA已批准了有约140个需要基因信息指导才能准确治疗的药物,CFDA也推荐卡马西平等药物通过筛查基因避免发生诸如表皮剥脱性皮炎严重不良反应。仁济医院检验科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开展基于患者基因SNP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项目。具体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项目见“检验信息-临床分子诊断菜单”。 采血时间:周一至周六门诊时间 检测时间:周一至周五 报告时间:5个工作日 高敏HBV-DNA(检测下限20 IU/mL)检测

临床意义:为了满足临床对乙肝患者病毒DNA基线水平评估、药物疗效与耐药监控、治疗终点判定及治疗后复发的早期检测。检验科开展高敏乙肝病毒DNA (高敏HBV-DNA)检测。高敏HBV-DNA检测灵敏度高(检测下限20 IU/mL),线性范围宽(20 – 109 IU/mL),核酸提取、纯化、加样实现全自动化操作,降低人为误差,提高检测准确性。检验过程从核酸提取开始加入内标,全程监控(提取+扩增),防止假阴性。 采血时间:周一~周六 检测时间:周一~周六 报告时间:3工作日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胎儿非整倍体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临床意义:仁济医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的“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进行产筛与疾病诊断”试点单位,为了满足临床诊断需求,检验科和妇产科联合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规范要求下开展新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的检测。 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项目(简称无创DNA)是筛查胎儿染色体疾病,降低出生缺陷的项目,是一种精确的筛查技术,准确率为99%。本项目定性检测孕周为12-24周的高危孕妇(如产前常规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高风险、35岁以上高龄孕妇等)所孕育胎儿的染色体非整倍体(13-三体、18-三体、21-三体)。通过抽取孕妇外周血(8-10mL),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母亲外周血游离胎儿

门急诊药房工作流程

***中医院 门急诊药房处方调配工作流程 (一)审核处方: (二)有以上不利于患者用药的问题或其他疑问时,药师可拒绝调配,并联系处方医师进行修正,经医师修正并签字确认后方可调配。同时做好处方干预记录、统计和分析。 (三)处方调配 1.清楚岗位职责,服从排班和工作任务分配。 2.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等分别等记账卡。 3.药品调配后,需与处方逐条核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准确规范 地书写标签。 4.调配完成一张处方后,再调配下一张处方,避免差错。 5.对需要特殊保存、使用的药品,宜加贴醒目的标签提示患者。 6.在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宜分别贴上用法、用量、储存条件等提示标签。(四)个体化调剂 根据患者个体化用药的需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提供特殊剂型或剂量的临时调配,如稀释液体、研磨片剂并分包、分装胶囊、制备临时合剂、调制软膏等。操作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做清场记录和个体化调剂记录。 (五)发药 1.需以患者姓名、处方号等至少两个信息识别患者,必要时询问患者就诊的科 室、所居住的城市、身份证号码等,以有效识别患者。 2.注意核对药品与处方相符性,检查规格、剂量、数量,并签字。 3.发现调配错误时,应将药品退回配方人,并及时更正。 4.向患者交代每种药品的服用剂量、用法、储存条件等注意事项,必要时提供 标签或文字说明;同一药品有两盒以上时要特别说明。 5.在用药交代和咨询服务中,确认患者/家属已理解用药方法。 6.发药时应注意尊重患者隐私。 (六)药品标签 1.应根据患者情况,加贴个体化用药方法的标签。

2.药品用法表述规范,如“每日3次,每次2片”,防止患者解读错误,发生用 药错误。 3.必要时可加贴特别警示标签。如“每日不超过6片”“服药后不宜驾驶机动车、 船”、特殊保存条件等。 4.有条件的机构,可为患者打印较为详尽的用药指导材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 药名(通用名)、规格、数量、用量、用药次数、疗程、注意事项、保存条件、有效期、药房咨询电话等。

门急诊工作制度

门诊、急诊管理制度 门诊工作制度 1.门诊主任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的医疗、行政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各科室的门诊工作,各科主任、副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和考核,各科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或副主任担任门诊组长,协调科主任做好本科门诊管理工作。 2.门诊各科室应按时应诊,节假日期间由医务科安排相关科室在规定时间应诊。各科排班表报门诊部。 3.各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门诊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人员调换时应与门诊部共同商量。 4.门诊医护人员应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 5.科主任、主任医师每周至少出门诊一次,解决疑难病例,副主任医师每周不少于两次门诊。 6.对病人要进行认真检查,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认真书写病历,处方及门诊日志。科主任或门诊负责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7.各科医师严格执行诊断证明书书写管理规定。 8.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手术范围。一是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对病情不适合门诊处置的病人,要收入院或转院治疗。 9.充分利用现代检查手段,近早明确诊断。对不能确诊的阴暗重病人或二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珍视。 10.各科门诊固定人员与病房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出院情况,有计划的接收病人住院治疗。 11.专科、专病门诊必须按时出诊,以保证病人顺利就医。 12.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各传染病诊室应做好疫情报告。 13.门诊禁止吸烟,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知识。 14.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院,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的安排病人就诊。 15.门诊医师应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的减轻病员的负担。 16.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要认真诊治,在转回基层或原地时要提出诊治意见,需转外诊治的病人应由临床正、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签字。

依普定(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

依普定(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依普定 通用名称: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 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CHO Cell) 【成份】 主要组成成分: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适应症】 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3.治疗非骨髓恶性肿瘤应用化疗引起的贫血。不用于治疗肿瘤病人由其它因素(如:铁或... 【用法用量】 1 肾性贫血本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给药剂量需依据病人贫血程度、年龄及其他相关因素调整,以下方案供参考:治疗期:开始推荐剂量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 IU/公斤体重,非透析病人每周75~100IU/公斤体重。若红细胞压积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公斤体重增加剂量,但最高增加剂量不可超过30IU/公斤体重/周。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6 vol%。维持期: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 vol%或血红蛋白达到100~110克/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期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 2 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适用于术前血红蛋白值在100~130克/升的择期外科手术病人(心脏血管手术除外),使用剂量为150IU/公斤体重,每周3次,皮下注射,于术前10天至术后4天应用,可减轻术中及术后贫血,减少对异体输血的需求,加快术后贫血倾向的恢复。用药期

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与评价

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与评价 【摘要】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处方书写规范和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2、2013年1――5月处方各2500张(简称干预前和干预后);对比观察干预前后不合格处方情况及处方不合格率。结果 干预后不合格处方的各型数量明显减少,诊断不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量处方、用法不适宜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0.01);不合格处方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干预后门急诊处方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有显著提高,干预措施效果明显,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合理用药;处方质量;干预 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处方书写规范和合理用药,2010年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本院通过处方点评,虽提高了门急诊处方合格率,达到了质量持续改进目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医院加大了干预力度,经过对干预方法的调整、点评制度的完善、医院领导的重视,及对医师、药师

的培训考核,2013年本院门急诊处方各项点评指标明显提高,处方合格率达到96%左右,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随机抽取2 012年1――5月处方2500张(干预前);2013年1――5月处方2500张(干预后)。 1.2 干预措施 1.2.1 医院领导重视 随着处方点评工作的深入,处方点评工作涉及面广,需得到领导层的支持与参与。本院领导高度重视,制定有关奖惩措施,以行政干预为重点,逐步建立促进合理用药长效干预机制。 1.2.2 重新调整,加大管理 为了更好地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本院重新修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点评制度》《医院处方点评管理的持续改进措施及合理用药奖惩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并将其纳入医疗质量考核目标管理,加大管理力度。 1.2.3 加强业务培训,持续改进 组织全院医药护理人员学习《处方管理办法》《指导原则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药品通用名称】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 商品名:依普定 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CHO Cell) 汉语拼音:Chongzu Ren Cuhongsu Zhusheye(CHO Xibao) 【成份】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基因重组CHO细胞表达、纯化制得。 辅料为:人血白蛋白、氯化钠、枸橼酸钠、枸橼酸。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pH6.9±0.5。 【适应症】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规格】(1)2000IU/1ml/支;(2)4000IU/1ml/支;(3)6000IU/1ml/支;(4)10000IU/1ml/支。 【用法用量】 1、肾性贫血 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皮下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给药剂量需依据病人的贫血程度、年龄及其它相关因素调整。

治疗期:开始推荐剂量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IU/kg,非透析病人每周75~100IU/kg。若红细胞压积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kg增加剂量,但最高增加剂量不可超过30 IU/kg/周。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6vol% 。维持期: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 vol%或/和血红蛋白达到100~110 克/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适用于术前血红蛋白值在100-130克/升的择期外科手术病人(心脏血管手术除外),使用剂量为150IU/kg体重,每周3次,皮下注射,于术前10天至术后4天应用,可减轻术中及术后贫血,减少对异体输血的需求,加快术后贫血倾向的恢复。用药期间为防止缺铁,应同时补充铁剂。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少数病人用药初期可出现头疼、低热、乏力等,个别病人可出现肌痛、关节痛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以好转,不影响继续用药,极个别病例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应考虑停药。 2.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皮疹或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或重新使用本品时,建议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 3.心脑血管系统:血压升高、原有的高血压恶化和因高血压脑病而有头痛、意识障碍、痉挛发生,甚至可引起脑出血。因此在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期间应注意并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4.血液系统:随着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明显增高,因此应注意防止血栓形成。

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OK

个体化用药---抗肿瘤药物 摘要综述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的现状和应用前景,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抗肿瘤药物个体化进行总结和分析。抗肿瘤药物的个体化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将成为肿瘤治疗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肿瘤;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 一、肿瘤的概述及分期 1.1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cancer)。 1.2 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肿瘤的分期系统。首先由法国人Pierre Denoix于1943年至1952年间提出后来美国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the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逐步开始建立国际性的分期标准,并于1968年正式出版了第1版《恶性肿瘤 TNM分类法》手册。目前它已经成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科学工作者对于恶性肿瘤进行分期的标准方法。 TNM分期系统是基于肿瘤的范围(“T”是肿瘤一词英文“Tumor”的首字母),淋巴结播散情况(“N”是淋巴结一词英文“Node”的首字母)

,是否存在转移(“M”是转移一词英文“metastasis”的首字母)。 1.3 TNM分期标准

1.4 每一种恶性肿瘤的TNM分期系统各不相同,因此TNM分期中字母和数字的含义在不同肿瘤所代表的意思不同。TNM分期中T,N,M确定后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总的分期,即I期,II期,III期,IV期等。有时候也会与字母组合细分为IIa或IIIb等等。I期的肿瘤通常是相对早期的肿瘤有着相对较好的预后。分期越高意味着肿瘤进展程度越高。I A期不化疗;I B期有争议;I B期---IIIA期先手术,再化疗;B期先化疗,再可能手术;IV期以化疗为主或对症支持治疗。 二、肿瘤治疗中化疗药物用法用量的选择 2.1 临床实践中化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有几处与说明书的不一致,如下例,应该如何选择参照标准?

个体化用药

1、人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 ?【优势】:准确、快速、简便、灵敏、防污染 ?【适用科室】: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血管外科、精神科、消化科 1.临床意义: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同功酶也称药酶,是体内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CYP2C19基因编码的S-美芬妥英羟化酶是其重要成员。CYP2C19酶的遗传多态性使不同个体间酶活性存在显著不同。 CYP2C19基因存在至少18种基因多态性,其中*2型和*3型是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两种等位基因型,分别为CYP2C19基因 c.681G>A和c.636G>A的点突变。这些点突变引起CYP2C19基因编码 的酶活性丧失,代谢底物的能力减弱,从而引起相关药物代谢的个体化差异,导致相关药物对于不同患者的疗效明显不同。 经由S-美芬妥英羟化酶代谢的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氯吡格雷、伏立康唑、质子抑制剂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以及抗癫痫类药物等。 通过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判断患者代谢速率类型,合理调整用药剂量,是提高相关疾病治愈率,减少毒副作用的有效途径。

2.CYP2C19基因多态性个体化用药 业界对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的关系有着广泛研究,大量证据表明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的个体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FDA已经规定在氯吡格雷等多种药物的包装上加上“Black label“,建议在用药前检测CYP2C19的基因型。 图A:在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1459例研究中,由于心血管病、心肌梗塞或中风等引起的死亡事件在CYP2C19突变者中为12.1%,而在野生型中为8.0%(携带者的HR:1.53;95% CI,1.07-2.19) 图B:在1389位接受PCI(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中,确定的或可能形成支架血栓的患者在CYP2C19突变者中为2.6%,在野生型中占0.8%(HR:3.09;95% CI,1.19-8.00)。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门诊和急诊科(部、室)(以下简称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宣教和培训、监测与报告、预检分诊、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医疗废物处置等。 本标准适用于提供门急诊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68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 511—2016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 512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WS/T 524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原卫生部 2003年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原卫生部 2003年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原卫生部 2009年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原卫生部 2005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患者或就诊者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疗保健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染。 3.2呼吸道卫生respiratory hygiene 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并与其他人保持1m 以上距离的一组措施。 [WS/T 511-2016,定义3.4] 3.3安全注射safe injection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使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 3.4安全注射装置safety-engineered devices 用于抽取动静脉血液、其他体液或注射药物的无针或有针的装置,通过内在的设计使其在使用后能屏蔽锐器,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重组人促红素β注射液(CHO细胞)

重组人促红素β注射液(CHO细胞)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重组人促红素β注射液(CHO细胞) 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β Injection (CHO Cell) 【成份】 主要组成成份: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辅料包括:尿素,氯化钠,聚山梨醇酯-20,二水合磷酸二氢钠,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二水合氯化钙,甘氨酸,左旋亮氨酸,左旋异亮氨酸,左旋苏氨酸,左旋谷氨酸,左旋苯丙氨酸,注射用水。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因慢性肾衰竭引致贫血,包括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非透析治疗者。治疗接受化疗的非髓性恶性肿瘤成人患者的症状性贫血。本品用于治疗贫血时,仅在出现贫血症状时方可使用。 【用法用量】 应由在上述适应症领域中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罗可曼治疗。由于在个别的病例中观察到过敏样反应,建议在医学监护下进行首次给药。应注意本品只有在溶液澄清或呈轻微乳状,无色且几乎无可见颗粒时方可用于注射。欲重拾注射器中的药品是无菌的,但未作防腐处理。在任何情况下,每支注射器都不可以多次注射。治疗成人和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症状性贫血。患者贫血的症状和后遗症随着年龄,性别和疾病总负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医生有必要对个体患者的临床病程和状态进行评价。可以通过皮下或静脉注射罗可曼来升高血红蛋白的水平,使其不超过12g/dl(7.5mmol/l)。对于未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首选皮下注射给药以避免刺穿外周静脉。如果静脉注射给药,应在约2分钟内完成,例如,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结束时经动静脉瘘管注入。因为病人的个体差异,临床上可以观察到个别

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偶尔超过或低于预期的血红蛋白水平。考虑到血红蛋白靶浓度在10g/dl (6.2mmol/l)到12g/dl(7.5mmol/l)之间,可以通过剂量管理达到不同的血红蛋白水平。应该避免出现持续的血红蛋白水平超过12g/dl(7.5mmol/l);当血红蛋白值超过12g/dl(7.5mmol/l)时,可根据以下指导原则调整剂量:应当避免出现用药4周后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幅度超过2g/dl(1.25mmol/l)。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按照如下原则调整剂量。如果一个月后血红蛋白升高幅度超过2g/dl(1.25mmol/l)或血红蛋白水平正在升高并接近12g/dl(7.45mmol/l),剂量应减少25%。如果血红蛋白水平持续升高,应该停止治疗直到血红蛋白水平开始降低,然后以低于前次给药剂量25%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应密切监测患者,确保采用最低剂量的罗可曼能够足够控制患者的贫血症状。当出现高血压或心血管,脑血管或外周血管疾病时,应按患者的个体状况来确定血红蛋白每周升高的幅度和治疗靶浓度。罗可曼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1.纠正期:(1)皮下注射给药:起始剂量为每周3次,每次20IU/kg体重。如果血红蛋白升高不理想(每周<0.25g/dl),每4周可增加剂量,每周3次,每次20IU/kg体重。每周剂量可以分成每日剂量给予。(2)静脉注射给药:起始剂量为每周3次,每次20IU/kg体重。4周后剂量可升高至每次80IU/kg,每周3次。如果需要的话,其后每月可再多增加20IU/kg,每周3次。以上两种给药途径,最大剂量不应该超过每周720IU/kg。2.维持期为使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10-12g/dl,应先将用药量减至治疗期给药量的一半。随后,每一周或两周调整患者的剂量(维持剂量)。如果采用皮下注射给药,周剂量可采用每周注射1次,或分成等份剂量每周注射3次或7次的方式给药。每周用药一次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改成每两周给药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增加剂量。来自儿童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越年轻的患者其所需要的罗可曼剂量也越高。然而,由于不能预测每个患者的反应,因此应遵循推荐的用药方案。罗可曼一般用于长期治疗,但如有需要,可以随时终止治疗。有关每周用药一次的数据是来自24周疗程的临床试验。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说明书

来源快易捷药品批发网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CHO细胞) 汉语拼音:zhusheyongzhongzurencuhongsuCHOxibao 【成份】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适应症】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贫血,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和非透析治疗者,【规格】2000IU 【用法用量】本品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可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2~3次给药.给药剂量需依据病人贫血程度.年龄及其它相关因素调整.以下为一般治疗的推荐方案:治疗期:开始推荐剂量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u/公斤体重.非透析患者每周75~100iu/公斤体重.若发现红细胞压积增加不理想(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每15~30iu/公斤体重增加剂量.但最高剂量不可超过30iu/公斤体重/周.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4vol%.维持期: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vol%或/和血红蛋白达到100~110克/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期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 【不良反应】1一般反应:少数病人用药初期可出现头疼.低热.乏力等.个别病人可出现肌痛.关节痛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以好转.不影响继续用药.极个别病例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应考虑停药.2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皮疹或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或重新使用本品时.建议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3心脑血管系统:血压升高.原有的高血压恶化和因高血压脑病而有头痛.意识障碍.痉挛发生.甚至可引起脑出血.因此在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期间应注意并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4血液系统:随着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明显增高.因此应注意防止血栓形成.5肝脏:偶有got.gpt的上升.6胃肠: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情况发生.【禁忌】1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2对本品或其他红细胞生成素制剂过敏者.3合并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使用本品. 【注意事项】1本品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用药初期每星期1次,维持期每两星期1次),注意避免过度的红细胞生成(确认红细胞压积在36vol%以下),如发现过度的红细胞生长,应采取暂停用药等适当处理。2应用本品有时会引起血清钾轻度升高,应适当调整饮食,若发生血钾升高,应遵医嘱调整剂量。3对有心肌梗塞、肺梗塞、脑梗塞患者,有药物过敏病史的患者及有过敏倾向的患者应慎重给药。4治疗期间因出现有效造血,铁需求量增加。通常会出现血清铁浓度下降,如果患者血清铁蛋白低于100ng/m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应每日补充铁剂。5叶酸或维生素b12不足会降低本品疗效。严重铝过多也会影响疗效。 【药理作用】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殖.分化.本品能经由后期母红细胞祖细胞(cfu—e)引导出明显的刺激集落的生成效果.在高浓度下.本品亦可刺激早期母红细胞祖细胞(bfu—e)而引导出集落的形成.【贮藏】2~8℃避光保存。

临床个体化用药

个体化用药研究 充分考虑每个病人的遗传因素(即药物代谢基因类型)、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病理特征以及正在服用的其它药物等综合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式称为个体化用药。个体化用药能够减少药物浪费、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时间花费。 个体化用药是现代医学用药的重大进展,我国临床药理学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国外发展得更早一些[1]。临床药代动力学理论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治疗医学领域产生了一门重要技术—治疗药物监测(TDM),并在近二十多年的医学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随着人类基因组学的发展,以及临床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个体多样性的表现,近三年来,国外又提出了药物基因组学,它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发展个体化用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一、药物动力学研究与个体化用药 临床药代动力学理论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了理论基础。80年代后期,在我国形成了治疗药物监测的新体系。治疗药物监测的目的,是通过测定体液(或血液)中药物浓度,利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使给药方案个体化,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毒性反应。临床使用的药物中有一部分可通过此法进行检验。药代动力学的主要内容是随着时间变化,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液、组织和排泄物中定量变化的规律。为了较为正确地描述需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建立微分方程。一般用房室模型来说明不同药物进入体内的转运。 例如环孢素在小肠吸收时可被小肠壁上皮细胞中的CYP3A酶系代谢或被小肠上皮细胞表达的P一糖蛋白阻止吸收,吸收后主要经肝脏的CYP3A酶系代谢。因此,环孢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和消除都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点,血液中药物谷浓度与服用剂量不成比例,稍微增减剂量,均会引起血药浓度较大波动。药师应告知病人不要随意减量。临床上将环孢素改为150 mg/d与125 mg/d交替使用,这样易致血药浓度波动大,建议改为135 mg/d,结果血药浓度稳定在130 ng/m左右,环孢素在体

罗可曼(重组人促红素-β注射液(CHO)说明书

核准日期:2006年12月08日 修改日期: 2010年06月13日 2011年08月23日 2011年12月07日 重组人重组人促红素促红素-β注射液注射液((CHO 细胞细胞))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重组人促红素-β注射液(CHO 细胞) 曾 用 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 (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β Injection ;汉语拼音:Chongzu Ren Hongxibaoshengchengsu Beta Zhusheye ) 商品名称:罗可曼? Recormon ? 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β Injection (CHO Cell) 汉语拼音:Chongzu Ren Cuhongsu Beta Zhusheye (CHO Xibao ) 【成份】 主要组成成份: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 辅料包括:尿素,氯化钠,聚山梨醇酯-20,二水合磷酸二氢钠,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二水合氯化钙,甘氨酸,左旋亮氨酸,左旋异亮氨酸,左旋苏氨酸,左旋谷氨酸,左旋苯丙氨酸,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清或呈轻微乳状注射液。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因慢性肾衰竭所致贫血,包括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非透析治疗者。 治疗接受化疗的非髓性恶性肿瘤成人患者的症状性贫血。 本品用于治疗贫血时,仅在出现贫血症状时方可使用。 【规格】

2000IU/0.3ml/支:每支预充式注射器内含2000IU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装量为0.3 ml。 4000IU/0.3ml/支:每支预充式注射器内含4000IU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装量为0.3 ml。 5000IU/0.3ml/支:每支预充式注射器内含5000IU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装量为0.3 ml。 6000IU/0.3ml/支:每支预充式注射器内含6000IU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装量为0.3 ml。 10000IU/0.6ml/支:每支预充式注射器内含10000IU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装量为0.6 ml。 【用法用量】 应由在上述适应症领域中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罗可曼治疗。由于在个别的病例中观察到过敏样反应,建议在医学监护下进行首次给药。 应注意本品只有在溶液澄清或呈轻微乳状,无色且几乎无可见颗粒时方可用于注射。 预充式注射器中的药品是无菌的,但未做防腐处理。在任何情况下,每支注射器都不可以多次注射。 治疗成人和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症状性贫血。 患者贫血的症状和后遗症随着年龄,性别和疾病总负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医生有必要对个体患者的临床病程和状态进行评价。可以通过皮下或静脉注射罗可曼来升高血红蛋白的水平,使其不超过12g/dl(7.5mmol/l)。对于未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首选皮下注射给药以避免刺穿外周静脉。 如果静脉注射给药,应在约2分钟内完成,例如,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结束时经动静脉瘘管注入。 因为病人的个体差异,临床上可以观察到个别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偶尔超过或低于预期的血红蛋白水平。考虑到血红蛋白靶浓度在10g/dl(6.2mmol/l)到12g/dl(7.5mmol/l)之间,可以通过剂量管理达到不同的血红蛋白水平。应该避免出现持续的血红蛋白水平超过12g/dl(7.5mmol/l);当血红蛋白值超过12g/dl(7.5mmol/l)时,可根据以下指导原则调整剂量: 应当避免出现用药4周后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幅度超过2g/dl(1.25mmol/l)。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按照如下原则调整剂量。如果一个月后血红蛋白升高幅度超过2g/dl (1.25mmol/l)或血红蛋白水平正在升高并接近12g/dl(7.45mmol/l),剂量应减少25%。如果血红蛋白水平持续升高,应该停止治疗直到血红蛋白水平开始降低,然后以低于前次给药剂量25%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应密切监测患者,确保采用最低剂量的罗可曼能够足够控制患者的贫血症状。 当出现高血压或心血管,脑血管或外周血管疾病时,应按患者的个体状况来确定血红蛋白每周升高的幅度和治疗靶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