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减震器发展及工作原理

液压减震器发展及工作原理
液压减震器发展及工作原理

一、减震器的发展历史

减震器从出现到今天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最早车辆的减震系统由弹簧构成,虽然弹簧可以减轻路面冲击,性能较可靠,但它容易产生共振现象。在1908年,世界第一台液压减震器研制成功,它用隔板将橡胶制成节流通道分为两部分,通过油液与节流通道摩擦,达到减震目的。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摇臂式减震器得到普遍应用,工作压力在l0MPa 20MPa之间,但结构复杂、易损坏、体积大,最终被淘汰。二战之后,简式液压减震器取代了摇臂式减震器,其成本低,寿命长,但容易出现充油不及时的问题,若充油不及时,会影响减震效果,产生噪音与冲击。直到20世纪50年代,充气式减震器的出现解决了以上的问题,在双筒内充入低压

0.4MPa~0.6MPa的氮气可以解决充油不及时的问题。同时单筒式充气减震器也开始发展,其采用浮动活塞的结构,使充入的氮气形成2.0MPa2.5MPa的高压气体,性能优于双筒式减震器,而且质量轻、性能好,但其成本较高。

油压减振器是铁道机车车辆上的一个重要部件。由于机车车辆的车轮与钢轨面之间是钢对钢的接触,因此,车轮表面的不规则和轨道的不平顺都直接经车轮传到悬挂部件上去,使机车车辆各部分高频和低频振动。如果这种振动不经过减振器来衰减,就会降低机械部件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恶化运行品质。油压减振器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尤其近年来我国铁路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铁路跨越式发展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铁路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减振器的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主要区别是:

( 1 )活塞的行程以及接头的安装尺寸不同;

( 2 )GS H、GYAW、G OH 3 种水平布置的减振器多了橡胶囊;

( 3 )GY AW、GOH的节流阀与另外3种不同。

基本结构见图4-1、图4-2 ,G S V、GS H、GYAW 图略。

1——上接头2——橡胶球较3——销轴4——防尘罩组成5——活塞杆6——防尘圈7——压盖;8——密封圈;9——油封圈;10——螺盖;11——0型密封圈12——密封圈13——活塞14——节流阀弹簧15——调节螺钉16——压缩阀(一)17——压缩阀(二)18——回油阀片19——回油阀座20——底阀座21——弹簧螺

盖22——底阀座弹簧23——底阀压缩阀24——油缸25——储油罐26——液压油27——拉伸阀(一)28——拉伸阀(二)29——导承

图4-1 一系垂向简振器

1——上接头2——橡胶球较3——销轴4——防尘罩组成5——活塞杆6——防尘圈7——压盖8——密封圈9——油封圈10——螺盖11——0型密封圈12——密封圈13——活塞14——节流阀弹簧15——调节螺钉16——压缩阀(一)17——压缩阀(二)18——回油阀片19——回油阀座20——底阀座21——弹簧螺盖22——底阀座弹簧23——底阀压缩阀24——油缸25——储油罐26——液压油27——拉伸阀(一)28——拉伸阀(二)29——卡环30——紧固带31——橡胶气囊

32——导承

图4-2 耦合减振器

三、作用原理

减振器的工作原理,下面以一系垂向减振器为例来加以说明。当拉伸运动时,活塞I3向上移动,油缸24上部油压上升.通过拉伸阀27、28压缩节流阀弹簧l4,使拉伸阀27、28下移.阀口打开,油通过阀口流入下腔。产生阻力由于上部活塞杆5占有一定的油的体积,活塞上升时,下腔的油量不足。产生负压使底阀座上的回油阀座l9上升,离开底阀座20,油从储油缸通过回油阀座l9与底阀座20之间的开口进入油缸24下腔补充油量。当压缩运动时,活塞l3向下移动,下部油压上升.一部分油通过压缩阀16 、17压缩节流阀弹簧 14 ,使压缩阀l6 、17向上移动,阀口打开,油通过阀口进入油缸上腔产生阻力}另一部分油通过底阀压缩阀23、压缩底阀座弹簧22,使底阀压缩阀23下移,阀口打开,油通过阀口进入储油缸25产生阻力。因此压缩阻力是由压缩阀16、17和底阀压缩阀23共同产生的。GPV、GSV、GSH3种减振器,其节流阀口采用柱面开口节流形式;而GYAW和GOH2种减振器.其节流阀口采用环状节流形式。

四、油压减振器阻力特性分析

1.液压减振器阻力特性的计算

液压减振器按照液流方向可以分为油液单向循环流动和双向往复流动 2种类型。它们的基本动作都是拉伸和压缩。当活塞杆相对于缸筒作拉伸和压缩运动时,内部的油液通过节流孔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阻力,耗散能量。

2.拉伸和压缩时的阻力介绍

减振器拉伸时,阻力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对活塞杆处液流截面和节流孔处截面利用利方程可推导更为明显这表明垂向减振器安装方式在减小车辆垂向振动的同时,更能有效地抑制车辆的横向振动。

图3-1为安装横向减振器时车辆前后端平稳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计算结果来看,安装横向减振器时,当阻尼系数小于100kN·s/m时,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车辆前后端的横向平稳性指标显着下降,但垂向有所增大;当阻尼系数达到100kN·s/m时,继续增加阻尼系数各观察点的平稳性指标变化不大。

图3-1 安装横向减振器时车辆平稳性

(a)前端;(b)后端

表 1是同时安装横向和垂向减振器的计算结果。当横向和垂向阻尼系数达到M 时,车辆的横向和垂向平稳性指标同时明显下降。

表3-1 同时安装横向和垂向减振器时平稳性指标计算结果在车辆之间安装适当的横向和垂向减振器可明显减小由线路不平顺随机激扰所引起的列车振动响应。不管是垂向还是横向减振器都是在抑制车辆的横向振动方面更有效果。当横向和垂向减振器同时安装时,垂向振动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抑制。出拉伸阻

力表达式为:(1)

式中:——活塞上部液流的截面积;

——液体的重率;

——孔口流量系数;

——节流孔面积;

——活塞运动速度。

上式表示拉伸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节流孔面积的平方成反比。

减振器压缩时,计算简图如图3-1-2(b)所示。与拉伸时的情况相仿,同样由伯努利方程可得流经节流孔 1与 2 的流量公式:

(2)

压缩阻力的计算公式为:

(3)

式中:——活塞杆截面积;

——节流孔2处流量系数;

——节流孔2处节流面积。

比较式(3)与式(1)可见,如果拉伸和压缩的节流孔面积相同,则式(3)可表示为:

(4)

从上式可看出压缩阻力大于拉伸阻力。拉伸和压缩方向的阻力是不对称的,对于双向流动的减振器,要使拉伸和压缩方向的阻力特性对称,就必须分别设置拉伸和压缩时的节流孔面积。

图3-2(a)拉伸时的计算简图

(b)压缩时的计算简图

3.单向流动减振器的拉伸和压缩阻力

单向流动减振器的计算简图如图 3所示。与前面的分析相似,经过节流孔 1 的流量 Q 为:

式中:——活塞运动速度;

——活塞上部的油压截面积。

拉伸阻力为:

(5)

当减振器压缩时,活塞上的单向阀开启,底阀上的单向阀关闭,P=P,此时经过节流孔1的流量为:

式中:——活塞下部油压的截面积;

——活塞杆的截面积。

所以压缩阻力为:

(6)

由式(5)与式(6)可知,当时,,即当活塞杆的截面积等于压力缸的截面积的一半时,阻力有对称性。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单向流动减振器都具有拉压对称特性。

图3-3单向流动减振器的计算减图

五、汽车液压减震器

减震器(orber) ,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弹性元件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弹性元件跳跃震动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

汽车悬架所采用的减震器有液力减振器、充气式减振器、阻力可调式减振器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筒式液力减震器。

筒式液力减震器的工作原理是:减振器壳体内的油液,反复地从一个内腔经小孔隙流入另一个内腔,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及液体分子内的摩擦按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车身、车架振动的能量经摩擦转化为热能,由油液和减振器壳体吸收,然后散入大气中。

按其作用方式不同分为双向作用减振器和单向作用减振器两种。其中,双向作用减振器在压缩、伸张两行程中均起减振作用,而单向作用减振器仅在伸张行程中起减振作用。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外面的钢筒是防尘罩,上部有一圈环与车架(车身)连接。中间的钢筒是储油缸,内部装有一定量的减振器油,下部有一圈环与车桥相连。最里面的钢筒是工作缸,内部装满减振器油。在工作缸的内部,通过与防尘罩和上部圆环制成一体的活塞杆,其底端偿固定着活塞。活塞上装有伸张阀和流通阀,在工作缸的下部的底座上装有压缩阀和补偿阀。为了使减振器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流通阀和补偿阀的弹簧相对比较软,较小的油压便可以打开或关闭。而压缩阀和伸张阀的弹簧相对比较硬,只有当油压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打开;而只要油压稍有下降,阀门立刻关闭。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压缩行程时,此时减振器被压缩,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内的活塞向下移动,下腔的容积减小,油压升高。大部分油液冲开流通阀流入上腔,由于上腔被活塞杆占去了一部分,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于是另一部分油液就推开压缩阀,流回到储油缸内。油液通过阀孔时,此时减振器受拉伸,车轮远离车身,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被关闭,上腔内的油开伸张阀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溶积,促使下腔产生一定的真

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就对悬架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

由于伸张阀弹簧的刚度和预紧力设计得大于压缩阀,在同样力的作用下,伸张阀及相应的常通缝隙通道的载面积总和小于压缩阀及相应常通缝隙通道的

载面积总和,这使得减振器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大于压缩行程时产生的阻尼力,从而达到迅速减振的要求。

充气式减震器:是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减震器。其结构特点是在缸筒的下部装有一个浮动活塞,在浮动活塞与缸筒一端形成的一个密闭气室种充有高压。在浮动活塞上装有大断面的O型密封圈,它把油和气完全分开。工作活塞上装有随其运动速度大小而改变通道截面积的压缩阀和伸张阀。

当轮上下跳动时,减震器的工作活塞在油液种做往复,使工作活塞的上腔和下腔之间产生油压差,压力油便推开压缩阀和伸张阀而来回流动。由于阀对压力油产生较大的阻尼力,使振动衰减。

与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相比,充气式减振器有结构简化、重量减轻、噪声小、阻尼更大、可靠性更高、不会出现液力减震器常出现的油乳化现象等优点。缺点是充气式减振器对油封要求高,充气工艺复杂、不易,当缸筒受外界较大冲击而变化时,则不能工作。

阻力可调式减震器:阻力可调式减震器的活塞杆空心有长缝,内有小活塞,上方有带膜片的气室。负荷重时,气室压缩,小下行关小缝隙,加强节流减震作用。

装有阻力可调式减震器的的悬架一般用刚度可变的空气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其原理是,空气若气压升高,则气室内的压力也升高,由于的改变而使油液的节流孔径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变阻尼刚度的目的。

液压千斤顶

液压千斤顶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1、液压千斤顶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张力。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穿心式千斤顶适用于张拉钢筋束或钢丝束,它主要由张拉缸、顶压缸、顶压活塞及弹簧等部分组成。它的特点是:沿拉伸机轴心有一穿心孔道,

钢筋(或钢丝)穿入后由尾部的工具锚锚固。 2、概述 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按工作原理分为: (1)螺旋千斤顶:采用螺杆或由螺杆推动的升降套筒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 (2)齿条千斤顶:采用齿条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 (3)油压千斤顶:采用柱塞或液压缸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 千斤顶已实施出口产品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和质量许可证的产品不准出口 3、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有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几种,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原理,就是说,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我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螺旋千斤顶机械原理,以往复扳动手柄,拔爪即推动棘轮间隙回转,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从而使升降套筒获得起升或下降,

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

1 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及运用简介 1.1 液压转向器简介 液压转向器:即液压动力式转向器。转向器(也常称为转向机)是完成由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或近似直线运动)的一组齿轮机构,同时也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它是转向系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液压转向器是由随动转阀和一幅摆线转定子副组成的一种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它与供油泵、溢流阀(或分流阀)、转向油缸及其它连接附件组成的全液压转向系统,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船业机械、园林机械、道路养护机械、林业机械、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等低速重载车辆上。驾驶人员通过它可以用较小的操纵力实现较大的转向力控制,并且性能安全、可靠,操纵轻便、灵活。开心型:转向器处于中位(不转向)时,供油泵与油箱相通。开心型转向系统中使用的是定量液压泵。闭心型转向器中位处于断路状态(闭芯),即当转向器不工作时,液压油被转向器截止, 转向器入口具有较高的压力。闭芯型转向系统中使用的是压力补偿变量泵。负载传感型转向器能够传递负载信号到优先阀,通过优先阀优先控制转向系统所需流量。根据压力传感信号的控制方式,分为动态传感型和静态传感型。负载回路反应型:在转向器处于中位即驾驶员没有进行车辆转向操作的时候,转向油缸两侧直接连接到摆线副上,方向盘上可以感受到转向油缸上

受到的外力。无反应型:在转向器处于中位即驾驶员没有进行车辆转向操作的时候,两油缸截止,方向盘上不能感受转向油缸上受到的外力。

1.2 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转向器:即液压动力式转向器。转向器(也常称为转向机)是完成由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或近似直线运动)的一组齿轮机构,同时也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它是转向系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液压转向器是由随动转阀和一幅摆线转定子副组成的一种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它与供油泵、溢流阀(或分流阀)、转向油缸及其它连接附件组成的全液压转向系统,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船业机械、园林机械、道路养护机械、林业机械、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等低速重载车辆上。驾驶人员通过它可以用较小的操纵力实现较大的转向力控制,并且性能安全、可靠,操纵轻便、灵活。 1.3 液压转向器的分类 转向器按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为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循环球-齿条齿扇式、循环球曲柄指销式、蜗杆滚轮式等。如果按助力形式,又可分为机械式(无助力)和动力式(有助力)。其中动力转向器又可以分为气压动力式、液压动力式、电助助力式、电液助力式等种类。 (1)齿轮齿条转向器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收是一种最常见的转向器。其基本结构是一对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和齿条。转向轴带动小齿轮转动时,齿条变作直线运动。又是,烤翅调制解来带动横拉杆,就可以转动转向器。所以,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转向器。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转向灵活,体积小,可以直接带动横拉杆。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2)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适宜蜗杆为主动件,曲柄销为从动件的转向器。蜗杆具有梯形螺纹,手指状的锥形指销用轴承支撑在曲柄上,曲柄与转向器摇臂轴制成一体。转向时,通过转向盘转动蜗杆、嵌于蜗杆螺旋槽中的锥形指销一边自传,一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汽车悬架知识专题: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1. 活塞杆; 2. 工作缸筒; 3. 活塞; 4. 伸张 阀;5. 储油缸筒; 6. 压缩阀;7. 补偿阀; 8. 流通阀;9. 导向座;10. 防尘罩;11. 油 封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示意图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说明。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8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4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主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7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 排除, 原理, 液压, 系统, 故障诊断 于树彬,刘建勋(济南鲍德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介绍了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就助力系统易出现的转向沉重、前轮摆振、转向轻重不同、跑偏等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进行了阐述。 1 前言 目前,已有许多汽车的转向系统带有液压助力,它使驾驶车辆转向时轻便灵活,更利于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为了使驾修人员更好地了解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下面介绍其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2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机械部分和液压助力装置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由转向传动副、转向摇臂、纵拉杆总成、横拉杆总成、转向节臂、转向主销、转向节主销套、转向节压力轴承及转向节等组成。液压助力装置部分由液压助力器、贮油箱、转向油泵及管路等组成。液压助力转向按液流形式分为常流式和常压式两种,按分配阀的形式又可分为滑阀式和转阀两种。现以液压常流式转向为例介绍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如图1(a)所示,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油泵3、控制阀(滑阀7和阀体9)、螺杆螺母式转向器(11、12)及助力缸15等组成。 滑阀7同转向螺杆11连为一体,两端设有两个止推轴承。由于滑阀7的长度比阀体9的宽度稍大,所以两个止推轴承端面与阀体端面之间有轴向间隙h,使滑阀连同转向螺杆一起能在阀体内做轴向移动。回位弹簧10有一定的

预紧力,将两个反作用柱塞顶向阀体两端,滑阀两端的挡圈正好卡在两个反作用柱塞的外端,使滑阀在不转向时一直处于阀体的中间位置。滑阀上有两道油槽C、B,阀体的相应配合面上有三道油槽A、D、E。油泵3由发动机通过带或齿轮来驱动,压力油经油管流向控制阀,再经控制阀流向动力缸L、R腔。 汽车直线行驶时,如图1(a)所示,滑阀7在回位弹簧10和反作用阀8的作用下处于中间位置,动力缸15两端均与回油孔道连通,油泵输出的油液通过进油道量孔4进入阀体9的环槽A,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环槽B和D,另一路流过环槽C和E。由于滑阀7在中间位置,两路油液经回油孔道流回油箱,整个系统内油路相通,油压处于低压状态。

减震原理

摩托车减震器的分类以及工作原理 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本文拟对常见的减震器结构类型、工作原理,以及减震器油的技术要求和如何调配、更换等进行探讨,供广大摩托车用户和车迷朋友们参考。 一、减震器的分类 减震器有许多种类,摩托车中绝大多数采用筒式减震器,只有极少数采用钢板弹簧结构。筒式减震器的型式和品种很多,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安装位置分,有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 2、按结构形式分,有(a)伸缩管式前*液力减震器(这是目前摩托车中使用最多的前减震器);(b)摇臂式减震器;(c)摇臂杠杆垂直式中心减震器;(d)摇臂杠杆倾斜式中心减震器。 3、按油缸工作位置分,有(a)倒置式减震器(即油缸位置在上方,活塞杆在下方);(b)正置式减震器(油缸位置在下方,活塞杆在上方)。 4、按工作介质分,有(a)弹簧式减震器;(b)弹簧—空气阻尼式减震器(因空气的阻尼力有限,减震效果也不太理想,一般只用于速度不高的轻便摩托车作后减震器);(c)液力阻尼式减震器;(d)油—气组合式前*减震器。(e)充氮气液压减震器。 5、按衰减力方向分,有(a)单向作用减震器;(b)双向作用减震器。 6、按负载调节式分,有(a)弹簧初始压力调节式;(b)气簧式;(c)安装角度调节式。 世界各国摩托车厂家在相互竞争中,对摩托车的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装置的设计,投入较大且十分考究,采用了更为新颖的变直径和变节距的弹性元件,如油压阻尼器、油—气调节装置、负载调节装置、摇臂杠杆式中心减震装置等先进结构。这些新技术的普及,能迅速衰减因车速、负载及多种路况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和震动,将振抗自动地调节到最佳的技术状态,极大地改善了摩托车的减震性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摩托车乘骑的适应性、舒适性、平稳性和安全性。 二、液压阻尼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式减震器是目前摩托车使用最为普遍的减震器,现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 1、液压阻尼式后减震器 液压式减震器的结构同吸入式泵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只是液压减震器的钢体上端是封闭的,而阀门上留有小孔。当后轮遇到凸起的路面受到冲击时,缸筒向上移动,活塞在内缸筒里相对往下移动。此时,活塞阀门被冲开向上,内缸筒腔内活塞下侧的油不受任何阻力地流向活塞上侧。同时,这一部分油也通过底部阀门上的小孔流入内、外缸筒之间的油腔内。这样就有效地衰减了凹凸路面对车辆的冲击负荷。而当车轮越过凸起地面往下落时,缸筒也会跟着往下运动,活塞就会相对于缸筒向上移动。当活塞向上移动时,油冲开底部的阀门流向内缸筒,同时内缸筒活塞上侧的油经活塞阀门上的小孔流向下侧。此时当油液流过小孔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这样就产生了较好的阻尼作用,起到了减震的目的。 2、伸缩管式前*液力减震器 伸缩式前*同前轮和车架是连在一起的,它既起到一部分骨架支撑作用,又起到减震器的作用。随着柄管和套管之间的相互伸缩,前*内的油经设置在隔壁的小孔流动。当柄管压缩时,随着柄管的移动(如图1所示),B室里的油受压后经柄管上的小孔流向C室。同时经自由阀流向A室。油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衰减了压缩力。当压缩行程快到极限时,柄管末端的锥形油封片就会插上,从而封闭了B室内油的通路。此时,B室油压激剧上升,使其处于被封闭的状态,这样就限制了柄管的行程,有效地防止前*上的可动零件之间的瞬间机械碰撞。 在柄管伸张(即反弹)时,A室内的油经设在前*活塞上部(靠近活塞环附近)的小孔流向C室。此时,油液流动所受到的阻力衰减了伸张力。当伸张行程快到极限时,反弹弹簧的伸长吸收了振动能量,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油经前*活塞下部的小孔补充到B室,为下一次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三、减震力调节器及防点头装置 1、减震力调节器

液压千斤顶帕斯卡原理

液压千斤顶帕斯卡原理 液压千斤顶又称油压千斤顶,是一种采用柱塞或液压缸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简单起重设备一般只备有起升机构,用以起升重物。构造简单、重量轻、便于携带,移动方便。常用的简单起重设备有液压千斤顶、滑车和卷扬机等。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工程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 通用液压千斤顶适用于起重高度不大的各种起重作业。它由油室1、油泵2、储油腔3、活塞4、摇把5、油阀6等主要部分组成。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张力。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其工作原理。张拉时,打开前后油嘴,从后油嘴向张拉工作油室内供油,张拉缸缸体向后移动。由于缸索锚固在千斤顶层部的工具锚上,因此千斤顶通过工具将钢索拉长。 当钢索张拉到需要的长度时,关闭后油嘴,从前油嘴进油至顶压缸内,使顶压缸活塞向前伸移而顶住锚塞,并将锚塞压入锚圈中,从而使钢索锚固。打开后油嘴并继续从前油嘴进油,这时张拉缸向前移动,缸内油液回流。最后打开前油嘴,使顶压缸内的油液回流,顶压活塞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而复还原位。超薄液压千斤顶. 小千斤顶有外壳、大活塞、小活塞、扳手、油箱等部件组成。工作原理是扳手往上走带动小活塞向上,油箱里的油通过油管和单向阀门被吸进小活塞下部,扳手往下压时带动小活塞向下,油箱与小活塞下部油路被单向阀门堵上。 小活塞下部的油通过内部油路和单向阀门被压进大活塞下部,因杠杆作用小活塞下部压力增大数十倍,大活塞面积又是小活塞面积的数十倍,有手动产生的油压被挤进大活塞,有帕斯卡原理知大小活塞面积比与压力比相同。 这样一来,手上的力通过扳手到小活塞上增大了十多倍(暂按15倍),小活塞到大活塞力有增大十多倍(暂按15倍),到大活塞(顶车时伸出的活动部分)力量=15X15=225倍的力量了,假若手上用每20公斤力,就可以产生20X225=4500公斤(4.5吨)的力量。工作原理就是如此。当用完后,有一个平时关闭的阀门手动打开,油就靠汽车重量将油挤回油箱。 注意事项: 1:液压千斤顶在顶升作业时,要选择合适吨位的液压千斤顶:承载能力不可超负荷,选择液压千斤顶的承载能力需大于重物重力的1.2倍;液压千斤顶最低高度合适,为了便于取出,

汽车转向电动机工作原理及转向系统概述

汽车转向电动机工作原理及转向系统概述 汽车上配置的转向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一种是机械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2)一种是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3)另外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1、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它利用电动机产生的动力协助驾车者进行动力转向。EPS的构成,不同的车尽管结构部件不一样,但大体是雷同。一般是由转矩(转向)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电动机、减速器、机械转向器、以及畜电池电源所构成。 2、主要工作原理:汽车在转向时,转矩(转向)传感器会“感觉”到转向盘的力矩和拟转动的方向,这些信号会通过数据总线发给电子控制单元,电控单元会根据传动力矩、拟转的方向等数据信号,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动作指令,从而电动机就会根据具体的需要输出相应大小的转动力矩,从而产生了助力转向。如果不转向,则本套系统就不工作,处于standby(休眠)状态等待调用。由于电动电动助力转向的工作特性,你会感觉到开这样的车,方向感更好,高速时更稳,俗话说方向不发飘。又由于它不转向时不工作,所以,也多少程度上节省了能源。一般高档轿车使用这样的助力转向系统的比较多。

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只需电力不用液压,与机械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相比较省略了许多元件。没有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油泵、油管、压力流量控制阀、储油罐等,零件数目少,布置方便,重量轻。 而且无“寄生损失”和液体泄漏损失。因此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各种行驶条件下均可节能80%左右,提高了汽车的运行性能。因此在近年得到迅速的推广,也是今后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有一些汽车冠以电动助力转向,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的助力转向,它还需要液压系统,只不过由电动机供油。传统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油泵由发动机驱动。 为保证汽车原地转向或者低速转向时的轻便性,油泵的排量是以发动机怠速时的流量来确定的。而汽车行驶中大部分时间处于高于怠速的速度和直线行驶状态,只能将油泵输出的油液大部分经控制阀回流到储油罐,造成很大的“寄生损失”。 为了减少此类损失采用了电动机驱动油泵,当汽车直线行驶时电动机低速运转,汽车转向时电动机高速运转,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转速调节油泵的流量和压力,减少“寄生损失”。 二、机械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减震器原理

减振器原理 一.工作原理 减振器功能 对因路面不平或驾驶条件差而引起向车身传递的振动进行阻尼。 快速消除由地面引起的轴和车轮的振动,保证车轮随时抓地,从而保证车辆的转向和刹车功能。 减振器在一方面必须支持汽车的安全行驶功能,比如抓地、刹车和加速等。另一方面,为获得最大可能的舒适度,它又必须尽可能地把振动的传递降低到最低水平。 工作原理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而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弹性元件和减振器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差,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二.独立悬架原理 悬挂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 独立悬挂系统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其优点是: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

穿心式千斤顶工作原理

穿心式千斤顶 穿心式千斤顶是利用双液压缸张拉预应力筋和顶压锚具的双作用千斤顶。穿心式千斤顶适用于张拉带JM型锚具的钢筋束或钢绞线束,配上撑脚与拉杆后,也可作为拉杆式千斤顶张拉带螺丝端杆锚具和镦头锚具的预应力筋。图4-33为JM12型锚具和YC-60型千斤顶的安装示意图。系列产品有YC20D,YC60与YC120型千斤顶。 图4-33 JM12型锚具和YC-60型千斤顶的安装示意图 1—工作锚;2—YC-60型千斤顶;3—工具锚;4—预应力筋束 如图4-34为YC60型千斤顶构造图,主要由张拉油缸、顶压油缸、顶压活塞、穿心套、保护套、端盖堵头、连接套、撑套、回弹弹簧和动、静密封圈等组成。该千斤顶具有双作用,即张拉与顶锚两个作用。其工作原理是:张拉预应力筋时,张拉缸油嘴进油、顶压缸油嘴回油,顶压油缸、连接套和撑套连成一体右移顶住锚环;张拉油缸、端盖螺母及堵头和穿心套连成一体带动工具锚左移张拉预应力筋;顶压锚固时,在保持张拉力稳定的条件下,顶压缸油嘴进油,顶压活塞、保护套和顶压头连成一体右移将夹片强力顶入锚环内;此时张拉缸油嘴回油、顶压缸油嘴进油、张拉缸液压回程。最后,张拉缸、顶压缸油嘴同时回油,顶压活塞在弹簧力作用下回程复位。 大跨度结构、长钢丝束等引伸量大者,用穿心式千斤顶为宜。

图4-34 YC60型千斤顶 a)构造与工作原理; b)加撑脚后的外貌 1一张拉油缸;2—顶压油缸(即张拉活塞);3—顶压活塞;4—弹簧;5—预应力筋;6— 工具锚 7—螺帽;8—锚环;9—构件;10—撑脚;11一张拉杆;12—连接器;13—张拉工作油 室; 14—顶压工作油室;15—张拉回程油室;16—张拉缸油嘴;17一顶压缸油嘴;18—油 孔 请点击下图观看“YC60型千斤顶工作过程”动画

液压阻尼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阻尼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Tag:减震器,隔震器,减震,隔震,钢 液压式减震器是目前摩托车使用最为普遍的减震器,现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 1、液压阻尼式后减震器 液压式减震器的结构同吸入式泵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只是液压减震器的钢体上端是封闭的,而阀门上留有小孔。当后轮遇到凸起的路面受到冲击时,缸筒向上移动,活塞在内缸筒里相对往下移动。此时,活塞阀门被冲开向上,内缸筒腔内活塞下侧的油不受任何阻力地流向活塞上侧。同时,这一部分油也通过底部阀门上的小孔流入内、外缸筒之间的油腔内。这样就有效地衰减了凹凸路面对车辆的冲击负荷。而当车轮越过凸起地面往下落时,缸筒也会跟着往下运动,活塞就会相对于缸筒向上移动。当活塞向上移动时,油冲开底部的阀门流向内缸筒,同时内缸筒活塞上侧的油经活塞阀门上的小孔流向下侧。此时当油液流过小孔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这样就产生了较好的阻尼作用,起到了减震的目的。 2、伸缩管式前*液力减震器 伸缩式前*同前轮和车架是连在一起的,它既起到一部分骨架支撑作用,又起到减震器的作用。随着柄管和套管之间的相互伸缩,前*内的油经设置在隔壁的小孔流动。当柄管压缩时,随着柄管的移动,B室里的油受压后经柄管上的小孔流向C室。同时经自由阀流向A室。油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衰减了压缩力。当压缩行程快到极限时,柄管末端的锥形油封片就会插上,从而封闭了B室内油的通路。此时,B室油压激剧上升,使其处于被封闭的状态,这样就限制了柄管的行程,有效地防止前*上的可动零件之间的瞬间机械碰撞。 在柄管伸张(即反弹)时,A室内的油经设在前*活塞上部(*近活塞环附近)的小孔流向C室。此时,油液流动所受到的阻力衰减了伸张力。当伸张行程快到极限时,反弹弹簧的伸长吸收了振动能量,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油经前*活塞下部的小孔补充到B室,为下一次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三、减震力调节器及防点头装置 1、减震力调节器 根据道路状况和摩托车上负荷的大小,需要对摩托车乘坐的缓冲程度进行调节。减震力调节器主要有凸轮式、螺旋式及气压式和油压式,最常见的是凸轮式。 凸轮式调节器在减震器本体上焊接制动器处装一个波纹阶梯的圆筒凸轮,转动凸轮进行调节。这种结构最简单,且价格低,因而被广泛采用。不过,也有通过拨动手柄来改变凸轮位置进行调节的。 2、防点头装置 防点头(即防俯冲)装置的作用是根据制动力的大小自动减轻制动时俯冲的影响,以及获得舒适的制动感。该机构装在前*下部。前轮受到冲击及轻微制动时,前*管内的油沿着中细箭头的方向流动。紧急制动时,利用制动钳的动作制动钳的销(即活塞)介入,从而堵住减震器油的通路,油从活塞上的油路通过孔阀回到内油管,孔阀的通道比减震器受冲击动作时的油路小,油的流动受到限制,防俯冲装置使减震器受到压缩时的阻尼增大,俯冲得到有效控制。这时,由于制动力的作用,前面的负荷增加,由于制动钳的作用,俯冲力就和阀的挤压力相平衡,即使在动作中受到路面的冲击,由于正常的油路还通着,也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液压千斤顶组成原理分析

液压千斤顶组成原理分析 [摘要]液压千斤顶因其使用简单在各大行业中被广泛使用,文章对液压千斤顶的历史作了简单介绍,以期让读者了解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对液压千斤顶的组成原理也作了简单的叙述,以期读者可以对液压千斤顶有更多的了解,在日后的工程当中,更加方便的进行使用。 [关键字]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多角度 1.引言 随着我国机械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千斤顶设备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现在,在很多工程,如汽车维修、矿物挖掘、石油开采,等施工现场都可以看到液压千斤顶的影子,为繁重的施工工作做出了贡献。 2.液压千斤顶的发展过程 起初,我们国家的液压技术是应用在机床以及锻压设备等,之后被汽车维修以及工程建设单位广泛使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技术跟随着原子科学、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共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现在的液压技术整体面向快速、高压、功率大、效果好、无噪音、使用周期长等方向发展。 3.液压千斤顶的组成原理 图1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分为吸油,排油,保压,最高高溢流,(先进的液压千斤顶还有安全阀,即超负荷工作时起保护作用,使设备不会被损坏而伤人),当手柄向上运动并带动活塞工作的时候,手动泵里面的容积增加并出现小范围真空,促使排油单向阀关闭,油箱里面的液压油受到大气压强的力,通过管道和吸油单向阀到手动泵中,这个过程为吸油;当手柄向下运动并带动活塞工作的时候,吸油单向阀关闭了,在手动泵中的液压油顶开排油单向阀通过管道到达液压缸,使活塞克服外力,从而向上运动做功,这一过程是排油。当手动泵中的活塞通过手柄带动重复上下动作时,液压缸里面的液压油不断增多,从而推动重物G上升;当液压缸的活塞上升到最高高时,多余的液压油就会通过溢流通道回到油箱,不能再推动重物上升,在工作过程中,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在让液压缸中活塞放下的时候,把这个阀门打开,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通过这个阀门向油箱流去。 4.液压千斤顶的优点和不足 4.1液压千斤顶能收到广泛使用的原因是,它含有以下几种优点: (1)液压千斤顶整个液压传动设备体积不大、结构密集,作用力比较平衡均匀,内部的负载曲线变化比较平滑。

液压助力转向的工作原理

液压助力转向的工作原理: 如图1(a)所示,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油泵3、控制阀(滑阀7和阀体9)、螺杆螺母式转向器(11、12)及助力缸15等组成。 滑阀7同转向螺杆11连为一体,两端设有两个止推轴承。由于滑阀7的长度比阀体9的宽度稍大,所以两个止推轴承端面与阀体端面之间有轴向间隙h,使滑阀连同转向螺杆一起能在阀体内做轴向移动。回位弹簧10有一定的预紧力,将两个反作用柱塞顶向阀体两端,滑阀两端的挡圈正好卡在两个反作用柱塞的外端,使滑阀在不转向时一直处于阀体的中间位置。滑阀上有两道油槽C、B,阀体的相应配合面上有三道油槽A、D、E。油泵3由发动机通过带或齿轮来驱动,压力油经油管流向控制阀,再经控制阀流向动力缸L、R腔。 汽车直线行驶时,如图1(a)所示,滑阀7在回位弹簧10和反作用阀8的作用下处于中间位置,动力缸15两端均与回油孔道连通,油泵输出的油液通过进油道量孔4进入阀体9的环槽A,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环槽B和D,另一路流过环槽C和E。由于滑阀7在中间位置,两路油液经回油孔道流回油箱,整个系统内油路相通,

油压处于低压状态。 图1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1 油箱 2 溢流阀 3 齿轮油泵 4 进油道量孔 5 单向阀 6 安全阀 7 滑阀 8 反作用阀 9 阀体10 回位弹簧 11 转向螺杆12 转向螺母13 纵拉杆14 转向垂臂15 助力缸 汽车向右转弯时,转向螺杆11(左旋螺纹)顺时针方向转动,与转向轴制成一体的滑阀7和转向螺杆克服回位弹簧10及反作用阀8一侧的油压的作用力而向右移动。此时如图1(b)所示,环槽A与C,B与D分别连通,而环槽C与E使进油道与助力缸15的L腔相通,形成高压回路;B与D使回油道与R腔相通,形成低压回路。在油压差的作用下,活塞向右移动,而转向螺母12向左移动。纵拉杆13也向右移动,带动转向轮向右偏转。由于系统压力很高(一般为6.9Mpa以上),汽车转向主要依靠推力。驾驶作用于转向盘的转向力基本上是打开滑阀所需的力,一般为5~10N,最大不超过10N, 因而转向操纵十分轻便。 汽车左转弯时滑阀7左移,如图1(c)所示,油路改变流通方向,助力缸15加力方向相反。 在转向过程中,助力缸的油压随转向阻力而变化,二者相互平衡。汽车转向时,助力缸只提供动力,而转向过程仍由驾驶员通过转向盘进行控制

千斤顶液压千斤顶原理知识

千斤顶液压千斤顶原理知识 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 10:35 由于17世纪时不存在牙膏管,因此,人们怀疑布雷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是否提出了帕斯卡原理,是否每天早晨都在冥思苦想它的功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许多与液体静压力有关的其他效应都逃不出他的注意力,首先就是液压起重机的原理。 很久之前,工程师们就利用过这种类型的机器,今天,只要在停车场或者加油站,就可以看到液压起重机,利用它使出一个孩子的力气就能将一辆汽车抬起来。让我们看看这种器械是如何工作的,并设法自己制作一个器械以供实验之用。 请看图2。用一根管手将两个充满了液体(水或油)的容器连起来。其中一个容器截面很大,另一个容器截面则很小,假设它比前一个截面小1000倍。如果用一个活塞(A)向下压截面小的容器液面,液体就受到了一个压力,这个压力的强度会

按照原来的大小传递到液体表面的任何其他部分,当然也包括在大截面容器里与活塞(B)接触的液体的表面。压强等于作用力除以作用面积。 根据帕斯卡原理,活塞A下的压强与活塞B下的压强相等,又由于活塞B下的面积比活塞A下的大1000倍,在它上面的作用力就应比在A上的作用力也大1000倍。因此,为了将一辆1吨重的汽车抬起来,只要1公斤的作用力就够了。液压制动器、压缩机、汽车的千斤顶、水泵等许多器械都得益于这一原理。 验证帕斯卡原理的小实验 利用两个去掉了针头的注射器,我们就可以在家里制作一个这类小型液压装置。

比如,用一个截面为5平方厘米输血用的粗注射器和一个截面为0(5平方厘米的很小的注射器,将它们的开口用又粗又短的管子连起来。根据帕斯卡原理,力的转化系数大约为10。将水、油或其他的液体灌满注射器,即两个活塞中间的全部空间,注意将气泡排除掉。然后请你的朋友用大姆指挤压两个活塞中的一个,你同时用大拇指挤压另一个活塞。我们可以将这个小小的游戏取名为“铁大拇指的较量”,或者叫“帕斯卡大拇指的较量”。当然,谁挤压细小的注射器,谁就会不费力气地取胜。如果你有一定的创造力和做实验的才能,就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或者称东西的磅秤(如图3所示),想方设法去测量在挤压两个活塞中的一个时(或者用一个重量比活塞与注射器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大的砝码)所施加的压力,验证一下帕斯卡原理,看看两边的压力是否相等。不要忘记从测到的数值中减去挤压注射器之前已存在的值,相当于这一系统的活动部分,即液体加上活塞的重量。 最后,如果你想验证作为压力器的这种装置的效能,可在磅秤盘子与大活塞之间放上一个核桃:你将会看到挤压一下小注射器的活塞就能轻易地将核桃压碎。 用这种小机器就能完成“海格立斯”(宙斯之子,力大无穷,曾完成12项英雄业绩)那样的伟业。准备好一个充满液体的封闭木桶(不要留有空气,因为空气在压力下会被压缩),就可以开始向你的朋友们演示了。将盛满液体的木桶同一支同样也灌满液体的小注射器和小管子连起来,你将看到后两者能将木桶瞬间击碎。我们试着算一笔账:一支截面为0(5平方厘米的普通注射器,用大拇指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为20公斤(用磅秤验证一下,达到此重量并不难),结果出来的压强竟是40个大气压~很少有木桶能承受住这样的压强。一位 农民遗憾地发现了这种现象。他想通过一根很长的细管子将珍贵的葡萄酒从自己的乡间农舍 输送到低30多米的山脚下的一位朋友家里。一切都很顺利:朋友家的酒桶灌满了葡萄酒,

汽车减震器结构图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1. 活塞杆; 2. 工作缸筒; 3. 活塞; 4. 伸张阀; 5. 储油缸筒; 6. 压缩阀; 7. 补偿阀; 8. 流通阀; 9. 导向座;10. 防尘罩;11. 油封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示意图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说明。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8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4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主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7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

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图

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图) 手动液压千斤顶(恩派克) 液压千斤顶又称分体式液压千斤顶、油压千斤顶,可分为电动液压千斤顶,手动液压千斤顶,爪式液压起顶机;电动液压千斤为超高压电动千斤顶、大吨位电动液压千斤顶、同步起升千斤顶;手动液压千斤顶为超薄千斤顶,手动分体式千斤顶 液压千斤顶,液压传递压强不变的原理,受力面积越大压力越大,面积越小压力越小。同时还有杠杆的工作原理。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液压千斤顶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张力。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如图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大油缸9和大活塞8组成举升液压缸。杠杆手柄1、小油缸2、小活塞3、单向阀4和7组成手动液压泵。如提起手柄使小活塞向上移动,小活塞下端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单向阀4打开,通过吸油管5从油箱12中吸油;用力压下手柄,小活塞下移,小活塞下腔压力升高,单向阀4关闭,单向阀7打开,下腔的油液经管道6输入举升油缸9的下腔,迫使大活塞8向上移动,顶起重物。再次提起手柄吸油时,单向阀7自动关闭,使油液不能倒流,从而保证了重物不会自行下落。不断地往复扳动手柄,就能不断地把油液压入举升缸下腔,使重物逐渐地升起。如果打开截止阀11,举升缸下腔的油液通过管道10、截止阀11流回油箱,重物就向下移动。这就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液压千斤顶_设计

毕业设计 系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液压千斤顶的总体设计方案1)液压千斤顶设计方案示意图 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 3)液压千斤顶的优缺点 第三章液压千斤顶的原理 1)液压千斤顶原理图 2)液压千斤顶的特点 第四章、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 1)内管设计 2)外管设计 3)活塞杆设计 4)导向套的设计 5)液压千斤顶活塞部位的密封 6)液压千斤顶装配图 第五章液压千斤顶常见的故障与维修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章引言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液压技术发展趋势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进行能量的传递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液压传动具有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冶金、化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如今,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电、液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液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随车千斤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用户要求的不断变化,将迫使千斤顶的

摩托车减震原理(内容清晰)

摩托车减震原理 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本文拟对常见的减震器结构类型、工作原理,以及减震器油的技术要求和如何调配、更换等进行探讨,供广大摩托车用户和车迷朋友们参考。 一、减震器的分类 减震器有许多种类,摩托车中绝大多数采用筒式减震器,只有极少数采用钢板弹簧结构。筒式减震器的型式和品种很多,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安装位置分,有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 2、按结构形式分,有(a)伸缩管式前叉液力减震器(这是目前摩托车中使用最多的前减震器);(b)摇臂式减震器;(c)摇臂杠杆垂直式中心减震器;(d)摇臂杠杆倾斜式中心减震器。 3、按油缸工作位置分,有(a)倒置式减震器(即油缸位置在上方,活塞杆在下方);(b)正置式减震器(油缸位置在下方,活塞杆在上方)。 4、按工作介质分,有(a)弹簧式减震器;(b)弹簧—空气阻尼式减震器(因空气的阻尼力有限,减震效果也不太理想,一般只用于速度不高的轻便摩托车作后减震器);(c)液力阻尼式减震器;(d)油—气组合式前叉减震器。(e)充氮气液压减震器。

5、按衰减力方向分,有(a)单向作用减震器;(b)双向作用减震器。 6、按负载调节式分,有(a)弹簧初始压力调节式;(b)气簧式;(c)安装角度调节式。 世界各国摩托车厂家在相互竞争中,对摩托车的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装置的设计,投入较大且十分考究,采用了更为新颖的变直径和变节距的弹性元件,如油压阻尼器、油—气调节装置、负载调节装置、摇臂杠杆式中心减震装置等先进结构。这些新技术的普及,能迅速衰减因车速、负载及多种路况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和震动,将振抗自动地调节到最佳的技术状态,极大地改善了摩托车的减震性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摩托车乘骑的适应性、舒适性、平稳性和安全性。 二、液压阻尼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式减震器是目前摩托车使用最为普遍的减震器,现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 1、液压阻尼式后减震器 液压式减震器的结构同吸入式泵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只是液压减震器的钢体上端是封闭的,而阀门上留有小孔。当后轮遇到凸起的路面受到冲击时,缸筒向上移动,活塞在内缸筒里相对往下移动。此时,活塞阀门被冲开向上,内缸筒腔内活塞下侧的油不受任何阻力地流向活塞上侧。同时,这一部分油也通过底部阀门上的小孔流入内、外缸筒之间的油腔内。这样就有效地衰减了凹凸路面对车辆的冲击负荷。

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一、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有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几种,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原理,就是说,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我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螺旋千斤顶机械原理,以往复扳动手柄,拔爪即推动棘轮间隙回转,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从而使升降套筒获得起升或下降,而达到起重拉力的功能。但不如液压千斤顶简易。 二、千斤顶分类 千斤顶是一种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 1、按结构特征可分为齿条千斤顶、螺旋千斤顶和液压(油压)千斤顶3种。 ①齿条千斤顶:由人力通过杠杆和齿轮带动齿条顶举重物。起重量一般不超过20吨,可长期支持重物,主要用在作业条件不方便的地方或需要利用下部的托爪提升重物的场合,如铁路起轨作业。 ②螺旋千斤顶:由人力通过螺旋副传动,螺杆或螺母套筒作为顶举件。普通螺旋千斤顶靠螺纹自锁作用支持重物,构造简单,但传动效率低,返程慢。自降螺旋千斤顶的螺纹无自锁作用,装有制动器。放松制动器,重物即可自行快速下降,缩短返程时间,但这种千斤顶构造较复杂。螺旋千斤顶能长期支持重物,

最大起重量已达100吨,应用较广。下部装上水平螺杆后,还能使重物作小距离横移。 ③液压千斤顶:由人力或电力驱动液压泵,通过液压系统传动,用缸体或活塞作为顶举件。液压千斤顶可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整体式的泵与液压缸联成一体;分离式的泵与液压缸分离,中间用高压软管相联。液压千斤顶结构紧凑,能平稳顶升重物,起重量最大已达1000吨,行程1米,传动效率较高,故应用较广;但易漏油,不宜长期支持重物。如长期支撑需选用自锁顶,螺旋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为进一步降低外形高度或增大顶举距离,可做成多级伸缩式的。 除上述基本型式外,液压千斤顶按同样原理可改装成滑升模板千斤顶、液压升降台、张拉机等,用于各种特殊施工场合。 2、按其它方式可分类为分离式千斤顶,卧式千斤顶,爪式千斤顶,同步千斤顶,油压千斤顶,电动千斤顶等! ①爪式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此千斤顶在一般千斤顶无法配合顶重物高度时使用,摇杆可270度旋转,到达高度极限时会自动回油。使用时请用管柄先将液压阀螺栓旋紧,再将手动泵上、下动作,千斤顶既可升起,如要放下时,请将液压阀螺栓慢慢放松即可下降,本千斤顶无重力状态下无法自动下降。顶部荷重量是爪部荷重量的2倍,假如高度许可,尽量使用上方位置。 ②卧式千斤顶:本顶是各类汽车修理必备的举高设备,取代原始的地沟、地槽。具有使用安全移动方便。吨位:10T、15T、20T 举升高度:1.2m、1.6m 电机功率:Y905-411K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