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英文版

四书五经英文版
四书五经英文版

四书The Four Books

《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论语》The Confucian Analects 《孟子》The Works of Mencius

|《论语》The Confucian Analects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If a man will constantly go over what he has acquired and keep continually adding to it new acquirements, he may become a teacher of men.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Study without thinking is labor lost. Thinking without study is perilous.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A wise man is impartial, not neutral. A fool is neutral but not impartial.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To know what it is that you know, and to know what it is that you do not know, —that is understanding.

辜鸿铭译

|《孟子》The Works of Mencius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Thus when Heaven is going to give a great responsibility to someone, it first makes his mind endure suffering. It makes his sinews and bones experience toil, and his body to suffer hunger. It inflicts him with poverty and knocks down everything he tries to build. In this way Heaven stimulates his mind, stabilizes his temper and develops his weak points.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He who loves others is constantly loved by them. He who respects others is constantly respected by them.

理雅各译

五经The Five Classics

《诗经》The Book of Songs/The Book of Odes

《书经》(《尚书》)The Book of History 《易经》(《周易》)The Book of

Changes

《礼记》The Book of Rites

《春秋》The Spring-Autumn Annals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关睢》节选GUAN JU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Guan-guan go the ospreys,

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The modest, retiring, virtuous, young lady : –

For our prince a good mate she.

《子衿》ZI JIN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O you , with the blue collar, Prolonged is the anxiety of my heart. Although I do not go [to you],

Why do you not continue your messages [to me]?

O you with the blue [strings to your] girdle-gems,

Long , long do I think of you.

Although I do not go [to you],

Why do you not come [to me]?

How volatile are you and dissipated,

By the look-out tower on the wall!

One day without the sight of you,

Is like three months.

《击鼓》节选JI GU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For life or for death, however separated,

To our wives we pledged our word.

We held their hands; —

We were to grow old together with them.

理雅各译

典籍名著Ancient Books

《史记》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资治通鉴》History Retold as a Mirror for Rulers

《西厢记》The Romance of West Chamber

《三国演义》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水浒传》Outlaws of the Marsh

《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

《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s

《聊斋志异》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史记》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The peach and the plum do not speak,

yet a path is born beneath them.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Can a sparrow know a wild swan’s ambition?

杨宪益译

|《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s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

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Her eyes sparkled with tears, her breath was soft and faint. In repose she was like a lovely flower mirrored in the water; in motion, pliant willow swaying in the wind.

杨宪益、戴乃迭译

|《三字经》Three-character Scripture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Man on earth, good at birth. The same nature, varies on nurture.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With no education, there'd be aberration. To teach well, you deeply dwell.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Then Mencius' mother, chose her neighbor. At Mencius sloth, she cut th' cloth.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What's a father? A good teacher. What's a teacher? A strict preacher.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No jade crude, shows craft good. Unless you learn, brute you'll turn.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Son of man, mature you can. Teacher or peer, hold them dear.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Aged four years, Rong proffered pears. Bear in mind, fraternally be kind.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Head hung high! Needled his thigh! Not pushed, they kept working away.

赵彦春译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六)经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原来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由《论语》《孟子》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合辑在一起的统称,由南宋大儒朱熹汇辑刊刻,从此广为流传,名声鹊起。 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毋庸讳言,《四书》中也夹杂着一些先人的思想的局限,这些局限已成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包袱,这无疑是需要加以扬弃的。因此,我们应当抱着去莠存良、古为今用的科学态度去学习、加以适当的理解,将前人的智慧在现在的社会闪光。 《四书》之《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四书》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可说就是丰富多彩、浩如烟海,一个不摸门径得人可能会有无所适从之感。我们以下开列得这个书目,可以说基本上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得基本书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得兴趣进行选读。 中国古典文献在传统上分为“子史经集”四大部分,它们记录了中国古代在文化上取得得伟大成就。通过对这些书得阅读,使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得概貌获得一个大致了解,对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打下一个较为坚实得基础。 1、“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就是中国得"圣经"。“四书五经”就是《大学》、《中庸》、《论语》与《孟子》(四书)及《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得总称。这就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得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得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就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得一把钥匙。书里许多语言,如“当仁不让”、“名正言顺”、“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 《老子》五千言,震古烁今,研究它得著作汗牛充栋。老子就是中国第一个纯粹得哲学家,老子得思想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得一种思想倾向。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得思想,几乎对每一个有文化得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老子》文字简约,说理透彻,含义深邃,富有辩证精神,特别能启发人得思考。《老子》文字不就是特别艰深,历代注

家又多,选一种较好得版本当能有助于阅读理解。 3、《庄子》 《庄子》继承发扬了《老子》得思想,与《老子》一起合称“老庄”,成为道家得经典。庄子对生死得态度十分达观,“鼓盆而歌”成为庄子得典型画像。《庄子》文字上汪洋恣肆、丰瞻华美,代表了先秦散文得最高成就,对中国古代散文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运用了大量得寓言来说理,比如《庖丁解牛》就就是著名得一篇。 4、《韩非子》 《韩非子》一书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子思想就是在中国第一个统一得封建王朝占统治地位得思想。法家思想就是中国古代政治以力服人得“霸道”得代表,与“四书五经”代表得以德服人得“王道”一起,互为表里,历代王朝得统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它影响。 5、《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不就是中国第一部兵书,却就是最好得一部兵书,它诞生于春秋几百年战乱得背景之下,涵盖了军事中一切重要问题,被我国历代军事家奉为圭泉。它还被译成多种外文,具有世界影响。《孙子兵法》简洁得语句中蕴藏着丰富得内容,对当代商业社会中人得行为处事亦颇多启发。 6、《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就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相传就是黄帝所作,代表了祖国医学最早得光辉成就。它对于病理学与治疗学得辩证思想,成为祖国医学发展得指导思想,为中医得发展奠定了坚实得基础。《黄帝

中国文化通览 中国传统文化专业名词英文版

Translation of Useful Expressions in Chapter One Chinese expressions English Translation 黄河流域Yellow River Valley 文化融合,政治统一Cultural fusion and political unity 游牧部落nomadic tribesmen 疆域Territory; realm; frontier 小农经济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封建主经济Suzerain/ landlord / owner-peasant economy 自然经济形态The natural economic pattern 农、林、牧、副、渔Agriculture, forestation, herding, fishing and third industry cooperation 中原The Central plains 重农轻商Encourage farming, limit commerce 24节气The 24 Solar Terms 战国时期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男耕女织The man cultivating the land and the woman weaving at home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Self-sufficient natural economy 一盘散沙 A sheet of loose sand 草根阶层The grass-roots level 人头税The poll tax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The water that carries the boat can also overturn it. 多元一体Integrated pluralism 吐故纳新Discard the old and embrace the new 炎黄子孙the descendants of Yandi and Huangdi 礼仪之邦The land of ceremony and propriety 大一统观念The conception of great national unity 甲骨文The inscriptions on tortoise shells or animal bones 铭文The inscriptions on bronze or copper wares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examples)Pictographs, self-explanatory, associative compounds, pictophonetic method 四书五经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书同文、行同伦The standardized written language and behaviors 儒、道、佛、法家Confucianism, Classical Taoist thinking, Buddhism, the Legalist School 焚书坑儒Burn books and bury Confucian scholars alive 无为而治To govern by doing nothing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Pay supreme tribute to Confucianism while banning all other schools of thoughts 四大发明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1)the invention of paper making technology 2)the art of printing 3)the making of the gunpowder 4)the compass

r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对待_异化_归化_基于国内经典英译和国外媒体英译的思考

第23卷第2期2011年4月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ongqing Radio &TV University Vol.23No.2Apr.2011 收稿日期:2011-03-0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9C782) 作者简介:徐兴胜(1974-),男,湖南花坦人,吉首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6382.2011.02.015 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对待:异化?归化? —— —基于国内经典英译和国外媒体英译的思考徐兴胜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国内 “纸老虎”似的异化翻译,“梁祝”似的归化翻译,还是国外媒体的经典翻译,都有其优势。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文化外宣的目的,我们应采取以异化为主导的翻译策略,主动译出中国特色词汇。 关键词: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异化;归化;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82(2011)02-0060-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舞台上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论坛、对话机制中都能看到中国活跃的身影,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中国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中国声音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特色词汇与归化-异化翻译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特色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尤其是词汇来表现。在语言的互相翻译中,一般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 1.中国特色词汇 中国特色词汇承载并表现中国特色文化。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从政治经济到伦理道德,从科学艺术到医疗体育,从饮食起居到服饰民俗等,无一不烙着中国特色文化的印记。中国特色词汇或集中体现中 国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或深刻反映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的现实,其数量之多不胜枚举。这些词语构词灵活,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比较典型的有,政治方面的“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济方面的“菜蓝子工程”、“铁饭碗”;传统文化方面的“阴阳”、“《四书五经》”;体育方面的“武术”、“太极”、“福娃”;生活方面的“饺子”、“茅台”等。 2.归化与异化翻译 异化与归化是基于文化差异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u - rence Venuti )1925年在其著作《译者的隐形》中提出。 本质上,异化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以源语语言文化为归宿,接受语言文化间的差异,向源语文本作者靠拢,选用与源语表达方式对应的译文,以力求保留源语语言和文化特色,从而使目标读者领略异域的风土 60

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五部儒家经典著作:《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15国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曹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豳风》,共160篇;《雅》有《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诗经》共收诗305首。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以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习俗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主要言论)的著作,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孟子》记载孟子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主张以及他的政事活动、个人修养,是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孟子》中的文章富于论辩性。 《庄子》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优秀的先秦散文集。内篇为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其文往往用寓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著作,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汉刘向编定。书中贯穿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表述了荀子在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艺等方面的主张。 《韩非子》又称《韩子》,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的著作。书中阐述了韩非以法治国的政治理想。文章阐明观点时尖锐深刻,语言犀利,风格严峻,具有法家文章的特点。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作。原书失传,今存《列子》大约为魏晋人杂采先秦两汉有关典籍附会拼凑而成,大多反映了魏晋时的思想。寓言和神话传说很有文学价值。如“杞

-四书五经之《礼记》释注版 (白话)

-四书五经之《礼记》释注版(白话) 四书五经之《礼记》释注版(白话) 四书五经之《礼记》释注版(白话) 敖不可长①——做人治学的准则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生命与孝道之间的选择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引咎自责的敬业精神 曾子寝疾——事于小处见精神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劝诫忠告是爱心的体现 子柳之母死——君子不取不义之财 成子高寝疾——生死都要对人有益 晋献公之丧——非礼不听是君子 吴侵陈——师出必须有名目 知悼子卒——进谏规劝的艺术 陈子车死于卫——制止殉葬的“黑色幽默” 卫献公出奔——一碗水难以端平 战于郎——规则也有灵活用时 孔子过泰山侧——从镜子中照见人类的丑恶 鲁人有周丰也者——身教重于言教 齐大饥——做人不食嗟来之食 晋献文之成室——以子之矛,陷子以盾 季孙之母死——借外包装通行天下

阳门之介夫死——最难对付是同仇敌忾 赵文子与叔誉观平九原①——为官清廉者有几多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①——圣人的能耐有多大 发虑宪①——使人们变聪明的利弊 玉不琢不成器①——学习是为了开发潜能 虽有嘉肴①——实践出真知 古之教者①——用制度确保教育的是实施 大学始教——做官从上学开始 大学之教也——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今之教者——对症下药治弊端 大学之法①——方法是成功的保证 学者有四失——心理状态是过失的根源 善歌者——鼓动性来自魅力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选择师长必须慎重 凡学之道——师道何日再尊严 善学者①——响鼓不用重捶 记问之学——读死书者不配为师 良冶之子——循序渐进才匝得下根 古之学者——于平易中见深刻 大德不官——立足根本才可随心所欲 凡音之起——音乐以情感为中心

现代人看四书五经

现代人看四书五经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四书五经”具体指什么,和它逐渐传播、演变的过程。通过对其历史的叙述引出了它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经典及它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后将视线转移到现在,即现代人还需不需要读四书五经,是哪些群体还在需要。面对如今的国学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国学是该在庙堂中高高在上还是应该在江湖民间通俗共赏?最后,四书五经不仅仅是几本古书,更是儒家的经典,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传承它,保护好中国文化的根基。 关键词:四书五经中国文化现代人需求传承 犹豫了许久,终于选择了这个题目。网络上、报刊上为我已给出了太多关于四书五经与中国文化的参考文章,何况这是个粘贴复制如此便利的年代,但依旧想更多的自己动手写下这篇论文。作为一个爱好传统文化却为电路、程序忙碌不堪的工科生,也许我的视角可以更为接近当今社会为生活打拼,难得停下脚步却渴望心灵上的信仰与归属的现代人。 四书五经是什么?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而经中《易》又称《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包括经,传两个部分,体现了先贤对于自然与社会变化

四书五经与给孩子起名字

四书五经与给孩子起名字 《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合称四书;《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如果给女孩取名,那些文化底子厚的家庭,过去常采用《诗经》里面的佳句美词。我这里稍稍举例一下: 琼瑶:琼瑶这个名字的来历,出自《诗经》的<卫风>,原文如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琼瑶的父亲陈致平,先后任教于同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南洋大学,是著名历史学家。母亲袁行恕也出身书香门第。琼瑶的文化熏陶和她的家世背景也是有关联的。琼瑶一生喜爱诗经,以至于她的作品《在水一方》即受《诗经/秦风/蒹葭》的影响。 琼瑶在《诗经》中的含义,是指美玉。 林徽音,又名林徽因。徽音这个名字的来历,出自《诗经》的<大雅/文王之什>,原文如下: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林徽音的家世背景,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在浙江做官;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担任过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擅长诗文及书法。 林徽音二十岁留学美国,先后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林徽音年青时曾经被徐志摩追求,后来选择了嫁给梁启超的儿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音被胡适先生誉为一代才女,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徽音在《诗经》中的含义,是指美好的声誉。 男孩取名采用《诗经》,也有吉祥的涵义。

钱其琛,这个名字来源于《诗经》的<鲁颂>。原文如下: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黑甚>,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钱其琛青年时代赴苏联留学,精通英语、俄语。七十年代担任中国驻苏联使馆参赞、驻几内亚大使、新闻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担任外交部长及国务院副总理。二零零三年退休。 其琛在《诗经》中的含义,指献来的珍宝。 胡乔木,这个名字来自《诗经》的<鹿鸣之什>。原文如下: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为对应《诗经》的乔木,胡乔木特意将妻子李桂英的名字改为谷羽,意为栖息在乔木之上的鸟。胡乔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 有趣的事,担任过外交部长的乔冠华,曾经也用过乔木的名字。胡乔木与乔冠华是中共的政治才子(超级笔杆子)。俩人还为“乔木”的名字有过一场争执,最后是毛泽东帮忙平息。 乔木在《诗经》里的含义,是指一种高大的树。 往往以诗经取名字的,成为才子才女的非常多。譬如晚清中国首富盛宣怀的孙女婿——邵洵美。邵是美男子,与妻子盛佩玉恋爱时,见《诗经》中《郑风·有女同车》中有“佩玉锵锵”句,为妻子之名,于是从“洵美且都”中取二字为名,以示爱慕。邵洵美出身名门贵族,才华横溢,是当时著名的翻译家。 周易,被称为五经之首。以易经取名字,不仅大气,而且有趋吉避凶之意义。以下稍微举几例。 尉健行,健行二字出于《易经》的<乾卦>,原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尉健行简介:曾经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北京市委书记、中

四书五经英文版

四书五经英文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四书 The Four Books 《大学》 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论语》 The Confucian Analects 《孟子》 The Works of Mencius |《论语》The Confucian Analects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If a man will constantly go over what he has acquired and keep continually adding to it new acquirements, he may become a teacher of men.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Study without thinking is labor lost. Thinking without study is perilous.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算法与计算数学”之四书五经

“算法与计算数学”之四书五经 倘若你去问一个木匠学徒:你需要什么样的工具进行工作,他可能会回答你:“我只要一把锤子和一个锯”。但是如果你去问一个老木工或者是大师级的建筑师,他会告诉你“我需要一些精确的工具”。 由于计算机所解决的问题都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问题,其复杂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精确有效的工具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算法、数据结构都是程序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精确工具。算法的重要性是每一个程序员都十分清楚的。 程序设计当中解决的相当一部分问题都会涉及各种各样的科学计算,这需要程序员具有什么样的基础呢?实际问题转换为程序,要经过一个对问题抽象的过程,建立起完善的数学模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设计良好的程序。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数学在程序设计领域的重要性。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英文名称: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作者:Donald.E.Knuth Donald.E.Knuth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渡过,美国计算机协会图灵奖的获得者,是本领域内当之无愧的泰斗。被简称为TAOCP的这本巨著内容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与理论最重要的内容。现在发行的只有三卷,分别为基础运算法则,半数值算法,以及分拣和搜索。总共应当有7卷。 以我个人对本系列书的把握,大家除了可以如其它书籍那样阅读本书,也可以将其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字典。毕竟内容涵盖实在是太广泛。看本书时最关注的应当是作者严谨的思维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一些大师们说应当顺序读本书,因为它被写得简直就像是诗,然而这还要看大家个人的体会。至于本书的价值我觉得Bill Gates先生的话足以说明问题:“如果你认为你是一名真正优秀的程序员读Knuth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如果你能读懂整套书的话,请给我发一份你的简历”。 作者数学方面的功底造就了本书严谨的风格,虽然本书不是用当今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但这丝毫不损伤它“程序设计史诗”的地位。道理很简单,它内涵的设计思想是永远不会过时的。除非英语实在有困难,否则建议读者选用英文版。 《算法导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作者:Thomas H. Cormen ,Charles E. Leiserson ,Ronald L. Rivest ,Clifford Stein

四书五经简介

四书五经简介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与耶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如果说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以下聊作简介。 一、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着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着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着《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

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着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

四书五经英文版

四书The Four Books 《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论语》The Confucian Analects 《孟子》The Works of Mencius |《论语》The Confucian Analects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If a man will constantly go over what he

has acquired and keep continually adding to it new acquirements, he may become a teacher of men.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Study without thinking is labor lost. Thinking without study is perilous.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A wise man is impartial, not neutral. A fool is neutral but not impartial.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读四书五经

不读四书五经,难成为高雅人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这就要把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作为最重要的、最宝贵的教育资源。“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想成为高雅的人或者文明的民族,不与经典结缘,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说西方国民教育是两堂:学堂和教堂;那么,中国古代的国民教育则是三堂:学堂、祠堂和中堂。每个村落都有学堂,每个家族都有祠堂,每个家庭都有中堂。学堂里有圣贤,祠堂里有祖宗,中堂里敬奉天地亲师。 “西瓜大,芝麻小”这还用教吗 我虽然在大学里教书,可是对中学教育还是比较熟悉的。 原先我在青海师范大学当老师,就是培养中小学语文老师的。我又曾给高考复读辅导班上过课,也给小学二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上过传统文化经典课程。 给学生讲《论语》,一本《论语》从头讲到尾,一轮下来,花一年半时间,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讲了三轮。 为什么我作为一个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研究的大学老师,要花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去做给中小学生讲课的事?因为我感觉,现在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我一直在思考,基础教育和文化经典之间是种什么关系。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我们的语文教材里有多少传统文化经典?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文化中有儒释道三家,教材里有没有一篇完整介绍中国儒家的? 有没有一篇完整介绍中国佛家的?有没有一篇完整介绍中国道家的?没有。甚至像孔子这样代表中国文化的人物,在中小学教材里,都没有稍微像样的介绍。而进入大学后,大家都学各自的专业去了,就更不能指望了。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这就要把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作为教育的一个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这么做,让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认同。认知,就是了解;认同,就是从感情上、理性上认可。可是我们现在做得并不好,这就是今天我们教育的现实。 一次,我在山西给中小学老师讲座,翻看小学语文教材时,发现里面有一篇课文,讲的是“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伞”,课文后面还要求背诵并默写。 我问老师,学生背诵它有什么意义吗?这能够成为知识的积累吗? 我再翻开第二篇课文,里头说,“西瓜大,芝麻小”,我笑了,这还用拿到教材里教吗?这是给普通孩子编的教材,还是给特殊学校的孩子编的? 深圳有一个教育论坛,每年都会安排一些语文老师去讲公开课。有一次,他们邀请了一位老师在上面讲课,上的什么课呢?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唐朝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就是这4句诗,这位老师讲了整整50分钟。 课上得怎么样呢?客观地讲,这位老师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课是非常精彩的课,但是,我听完之后的感受是,这样一首唐朝7岁小孩写的诗,让两千多年以后的孩子花50分钟来听,有必要吗?这是儿歌啊,这样的诗不需要进入小学课

四书五经与给孩子起名字

四书五经与给孩子起名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给孩子起个好听的名字 给孩子起个好听的名字 简介 第一部分宝宝起名中文 4 1宝宝起名如何打开思路 4 以出生地或家乡地名起名 以父母姓氏叠加起名 5 根据出生当天的特征起名 以谐音起名 5 6 以数字虚词起名 以成语起名 6 引经据典起名 6 表德仰贤、立志寄愿起名 抓周起名7 查字典撞大运起名法7 2宝宝起名必读禁忌7 宝宝起名忌用冷僻字8

宝宝起名忌用太俗的字8 宝宝起名忌用不吉字8 宝宝起名忌用不雅字8 宝宝起名忌用丑坏字9 宝宝起名忌用嫌疑字9 宝宝起名忌用太多的字9 3宝宝起名四大原则9 宝宝起名要好听10 宝宝起名要好看 宝宝起名含义美 宝宝起名意境佳10 11 12 6 4 5 4孩子起名与阴阳五行风水学的关系12 五行13 五格13 5孩子起名可选的参考书目14 《现代实用起名艺术》14 《起名——人名设计学》15 《中国人取名命名完全手册》 《姓名学》15 《姓氏名号面面观》16 15 6女孩子起名的艺术16

中国传统女孩起名常用方法16 巧用叠声字取名17 巧用儿话音取名17 巧用中性字取名字17 在历代典籍诗文里寻找灵感18 张扬个性、另辟蹊径18 7历史长河中的人名趣闻19 原始时期的人名特征19 先秦时期的人名特征20 两汉魏晋时期的人名特征20 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人名特征21 宋元明清时期的人名特征22 新中国时期的人名特色22 建国阶段:22 大跃进阶段:23 “文革”阶段:23 改革开放阶段:23 8姓名之奇闻异事24 姓氏是怎么产生的24 姓氏的出现究竟有什么意义24 查查我们自己姓氏的起源25 《百家姓》的来历25

四书五经英文版

The Four Books四书《大学》 The Great Learning《中庸》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论语》 The Confucian Analects The Works of Mencius《孟子》|《论语》The Confucian Analects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If a man will constantly go over what he has acquired and keep continually adding to it new acquirements, he may become a teacher of men.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Study without thinking is labor lost. Thinking without study is perilous.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A wise man is impartial, not neutral. A fool is neutral but not impartial.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To know what it is that you know, and to know what it is that you do not know, that is understanding.—译辜鸿铭 |《孟子》The Works of Mencius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不读四书五经难成为高雅人

不读四书五经,难成为高雅人 2015-06-24 北海市翰林谷学堂 鲍鹏山是一位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研究的大学老师,但他却花了许多时间、精力去做给中小学生讲课。他认为,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关于什么才是好的语文教材,他所践行的回到四书五经的传统经典未必是最好的路径,但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这是他一次讲座的实录,转载自解放日报。 文/高见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这就要把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作为最重要的、最宝贵的教育资源。“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想成为高雅的人或者文明的民族,不与经典结缘,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说西方国民教育是两堂:学堂和教堂;那么,中国古代的国民教育则是三堂:学堂、祠堂和中堂。每个村落都有学堂,每个家族都有祠堂,每个家庭都有中堂。学堂里有圣贤,祠堂里有祖宗,中堂里敬奉天地亲师。 “西瓜大,芝麻小”这还用教吗 我虽然在大学里教书,可是对中学教育还是比较熟悉的。 原先我在青海师范大学当老师,就是培养中小学语文老师的。我又曾给高考复读辅导班上过课,也给小学二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上过传统文化经典课程。 给学生讲《论语》,一本《论语》从头讲到尾,一轮下来,花一年半时间,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讲了三轮。 为什么我作为一个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研究的大学老师,要花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去做给中小学生讲课的事?因为我感觉,现在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我一直在思考,基础教育和文化经典之间是种什么关系。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我们的语文教材里有多少传统文化经典?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文化中有儒释道三家,教材里有没有一篇完整介绍中国儒家的? 有没有一篇完整介绍中国佛家的?有没有一篇完整介绍中国道家的?没有。甚至像孔子这样代表中国文化的人物,在中小学教材里,都没有稍微像样的介绍。而进入大学后,大家都学各自的专业去了,就更不能指望了。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这就要把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作为教育的一个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儒家经典简介

儒家经典简介 摘自宋一霖著《儒家精义:道》 人类未生,道在天地;人类既生,道在圣人;圣人已没,道在《六经》。 儒家经典是道的主要文字载体,学道必读经书。 宋一霖 儒经,孔子之世,修成《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汉存《五经》(《乐》亡佚),唐代“五经”成“九经”(《诗》、《书》、《易》、《仪礼》、《周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穀梁传》、《春秋公羊传》),从宋代起在唐代九经的基础上又加了《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合称“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仪礼》、《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春秋左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宋代又提出《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周易》)。

儒家经籍浩如烟海,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列出的就有1773部、20427卷,势难一一穷尽。《十三经》是宋代以来儒家的主要经典,也是儒史以来最全的经典著作。战国时期大儒后圣荀子对儒家之道亦有颇多建树和新贡献,对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以前的古代历史影响极大。我们对儒家经典的介绍,主要就介绍《十三经》和《荀子》,为大家学习经典原著提供一个参考。 1、《周易》 一般称,伏羲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周公撰卦辞、爻卦,孔子作传,《周易》的形成历经漫长年代而由圣人制作。 《周易》主要包括“经”、“传”两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和卦辞、三百八十六爻的爻位和爻辞; “传”,主要是阐释经文的文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七种十篇,其旨在于阐发经文大义。 《周易》原本是一部占卜书,用龟甲叫卜,用蓍草叫占,是远古国家遇到大事以决疑的手段。 《周易》的卦象、爻象又蕴含着天地万物变化的哲理,透过卦象、爻象的象征符号深究其变化哲理,弄懂经传中的精蕴内涵,对于认识世间事物的变化义理颇有帮助。 孔子晚年,十分喜欢《周易》,竹简系绳翻断了三次,并说“再给我数年时间,真能这样,我对于《周易》就能因应自如了”。 2、《尚书》 《尚书》是上古之书,是上古君王的文告汇编,上古君王贤臣奉天命、理人事的言行记录。 《尚书》由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组成,上起尧舜,终至秦穆公。由于《尚书》翔实记录了上古历朝历代圣王、明君、贤臣的治政言行,凝结了上古治政智慧,故一直为后世儒者看重,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楷模典范。 尽管存在古文尚书(28篇)和今文《尚书》(伪古文《尚书》25篇)之争,但今文《尚书》的内容在其他儒经中也有记录,它尊奉的义理与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