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菊介绍获得性太田痣的症状特点

于艳菊介绍获得性太田痣的症状特点

获得性太田痣的别名很多,比如后天性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ADM)、迟发性两侧性太田母斑样色素斑、迟发性两侧性太田母斑样色素沉着、崛母斑(Nevus of Hori)等等。

获得性太田痣的由来

获得性太田痣又称颧部褐青色痣,之前被混为黄褐斑范围,1987年中国台北皮肤科医生首报,其临床表现为颧部散在的色素斑点,直径1~3mm,灰褐色、灰蓝色或深褐色,两侧对称分布,不累及上腭。病理改变为真皮上部有较少的色素细胞。本病比太田痣多见,绝大部分为女性,开始发病较晚(一般大于10岁),可有阳性家族史。

1984年,Hori等人报道了一种出现在颧部、颞部、鼻根部、鼻翼部、眼睑部、前额部两侧对称性的灰褐色的色斑,组织学变化是真皮浅层弥漫性的黑色素增多。这种病变被称作迟发性两侧性太田母斑样色素斑(ABNOM)。
获得性太田痣的症状

早期次病症被认为是太田痣的一种亚型,此后发现其有很多和太田痣不同的症状:很多患者从20岁后发病,具有典型的色斑分布和形态特征,不会累及上腭和眼球,此外,还会出现家族性的病例,所以又认为这是一种和太田痣不同的独立疾病。这种病症基本上都集中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所以认为本病和太田痣一样,是亚洲地区人群所特有的疾病。

目前还没有关于ADM的正式诊断标准,可以参照以下几条临床表现:13岁以上(大多数是20岁以上)开始出现的颜面部的色斑,有其特有的6个部位(颧骨部、下眼睑、鼻根部、鼻翼部、颞部-上睑外侧、前额外侧)的多发性病变,通常是同时累及两个以上的部位,大多数患者是两侧对称的;病理学检查可见真皮层黑色素增多;病变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获得性太田痣的特点

ADM的组织学变化是真皮浅层的黑色素增生,真皮的黑色素表现为具有褐色的黑色素颗粒的纺锤形细胞,这种细胞包裹于真皮胶原内。这种真皮内的黑色素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表现为有包膜包裹的,其中含有成熟的黑色素体。

ADM的组织学改变常常显示表皮的基底层有色素沉着,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ADM的特异性改变,很可能是常常和ADM合并的黄褐斑的组织学改变。ADM主要的变化是在真皮层内,表皮基本上没有累及。但是ADM的组织学变化中却常常发现表皮基底层及其浅层的细胞内黑色素颗粒增多。和ADM一样属于真皮内的黑色素增生疾病的太田痣,也会出现相似的表皮内变化,但发生的程度比没有ADM那么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