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31部7-13班

2021-2022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31部7-13班
2021-2022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31部7-13班

2021-2022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31部7-13班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

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O,Fe(OH)

3 ,

NH

4

HCO

3

,NaHCO

3

完全分解,

所得气

体体积依次是V

1、V

2

、V

3

、V

4

.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V

3>V

2

>V

4

>V

1

B. V

3

>V

4

>V

2

>V

1

C.V

3>V

2

>V

1

>V

4

D.V

2

>V

3

>V

1

>V

4

3.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4.焰火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NaCl与Na

2CO

3

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5.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作载热介质,大大提高了热能的传递和转化效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Al

B.将铝钠合金投入一定量的水中若无固体残留,则n(Al)≤n(Na)

C.铝钠合金投入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也可能有铜析出

D.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放出的H

2

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

6.某溶液中含有HCO-

3、SO2-

3

、CO2-

3

、CH

3

COO-四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

2

O

2

固体后,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A.CO2-

3B.HCO-

3

C.CH

3

COO-D.SO2-

3

7.16.8 g NaHCO

3和7.8 g Na

2

O

2

在密闭容器中灼烧,充分反应后,将密闭容器保

持温度为

500 ℃。最后容器内的物质是( )

A .Na 2CO 3、Na 2O 2和O 2

B .Na 2CO 3、O 2和H 2O(g)

C .Na 2CO 3、CO 2、O 2和H 2O(g)

D .NaHCO 3、Na 2CO 3和O 2

8. Na 3N 和NaH 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种物质的阴离子半径都比阳离子半径小

B .与水反应时,水都做氧化剂

C .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D .溶于水,所得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9.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同时产生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的是( )

A .少量过氧化钠投入AlCl 3溶液

B .Ba(OH)2溶液与(NH 4)2SO 4

C .FeCl 3溶液与NaHCO 3溶液混合加热

D .明矾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

10. 已知A 、B 为单质,C 为化合物。能实现下述转化关系的是( )

A +

B ――→点燃

C ――→溶于水C 溶液――→惰性电极电解A +B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

2CO

3

放出CO

2

气体,则A可能是H

2

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25 ℃、101 kPa下:

①2Na(s)+1

2O

2

(g)===Na

2

O(s) ΔH

1

=-414 kJ/mol;

②2Na(s)+O

2(g)===Na

2

O

2

(s) ΔH

2

=-511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产物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

B.Na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

O,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

O的速率逐渐加快

C.25 ℃、101 kPa下,Na

2O

2

(s)+2Na(s)===2Na

2

O(s) ΔH=+317 kJ/mol

D.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1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3

B.当0

OH-+ H+===H

2

O

C.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

2

体积的最大值为112 mL(标准状况)

14.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钽、铌、锆等②K、Na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③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

孔④Na

2O

2

既可作呼吸面具中O

2

的来源,又可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⑤碳酸

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⑥明矾常作为消毒剂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15.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

16

ρ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1000aρ

46a+m

mol·L-1B.

46a+m

mol·L-1

C.1000aρ

50a+m

mol·L-1D.

1000aρ

45a+m

mol·L-1

二.填空题

17.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按如图K6-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图K6-3

①实验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液漏斗中应该装________(填“盐酸”或“稀硫酸”)。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________装置(用字母表示)前后质量的变化;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

该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

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②试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加入试剂改为氢氧化钡,已知称得样品9.5 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 g,

则样品

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18.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固体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含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实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 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________。

A.KCl B.KNO

3 C.Na

2

S D.CuO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

结晶水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铝酸钠的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二

氧化碳,有下列反应: 2NaAl(OH)

4+CO

2

→2Al(OH)

3

↓ +Na

2

CO

3

+H

2

O

己知通入二氧化碳336 L(标准状况下),生成24 mol Al(OH)

3和15 mol Na

2

CO

3

若通入溶液的二氧化碳为112L(标准状况下),计算生成的Al(OH)

3和Na

2

CO

3

的物

质的量之比

高二化学周练3答题卡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二.填空题

17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

18. (1)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________。

(5)

19.

1-16:CAADD CBDCB DDCADA

17.方案一:(1)保证NaHCO

3

全部分解

方案二:(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稀硫酸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

进入C管被吸收

②C ③A、B装置中存在较多的CO

2,

未被C吸收

方案三:(3)①玻璃棒

②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

2

少许,如无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完全③55.8%

18.(1) NaN

3 Na+[O ]2-Na+ (2)Na

2

O+2CO

2

+H

2

O===2NaHCO

3

(3)6Na+Fe

2O

3

=====

高温

隔绝空气3Na2O+2Fe 避免分解产生的金属钠可能产生的危害

(4)D (5)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Na

2CO

3

或NaHCO

3

或Na

2

CO

3

与NaHCO

3

的混合物。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生成物,加热至恒重,若试样无失重,则为Na

2CO

3

;如加热后失

重,根据失重的量在试样总质量中的比例,即可推测为NaHCO

3或Na

2

CO

3

与NaHCO

3

的混合物

19.4:534954 888A 袊 w>tI22090 564A 噊h37995 946B 鑫33976 84B8 蒸e 36740 8F84 辄39334 99A6 馦25131 622B 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