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评论与写作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论),指出所评作家作品的优点、缺点,指出其与此前的或同时的作家作品的相同和相异之处,确认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和在某一时期文学的横断面上的位置,发现、认定正在形成或进展中的文学思潮并判定其性质,分析其在文学发展中的正面或负面作用。

类别:作品论;作家论;思潮论

考研试题中涉及到的主要是作品论文学评论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尽量多地了解作家作品,知道作品的大致内容,这个跟文学史的复习结合起来。

二、需要知道考题是诗词、小说、散文还是文学现象,借鉴赏类的书好好体会,他们是怎样写的,模仿。这是重点。

文学批评写作的方式、角度与所评作品紧密相关,例如,作品的体裁、样式相同,批评文章的着眼点和写法也就不同。评论小说,往往要关注它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评论诗歌,往往要关注它的意境、诗味和诗法,加进对作者生平和文学经历的介绍(孟子:知人论世),借鉴西方新批评的相关理论;评论散文,往往要关注它的辞藻和间架结构;评论剧本,往往要关注它的戏剧冲突、戏剧悬念、戏剧情境以及人物和台词。

可参考的著作和刊物:

著作: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鉴赏辞书系列

《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

《新诗鉴赏辞典》

刊物:

《名作欣赏》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的写作技巧

文学批评写作,与其他的写作有相通的一面、共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的一面。在文学批评内部,存在多种多样写法,容许和鼓励多种多样的风格,有以抽

象分析见长的,有以感悟描述取胜的。总体而言,论断要有理有据,有较强的可读性,具有结构美和文笔美,对读者具有审美的吸引力。下面谈谈文学评论写作技巧上的一些特别的要求。

一、复述

复述是在对叙事体文学作品和戏剧类文学作品的批评中经常要做的工作;抒情作品也可以作另外意义上的复述,因此,复述能力便成为文学批评写作的一项基本功。这并不是说,文学批评文章中一定要有复述;即使定稿后的文章中没冇复述的成分,作为一种准备,批评家对作品作出复述,对于他深人细致地把握作品,也是大有助益的。复述学术论著或者历史著作需要概括能力,抓住要点,提纲挈领;复述文学作品则有所不同,要发现和体认文眼诗魂,更需要感悟力。一般人往往把复述看得容易,以为讲出故事梗概、综合段落大意就可以了,这是绝大的误解。

文学批评中的复述,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对作品情节的复述。文学家编织情节,每每追求丰富性和曲折性,有主线又有副线,有明线又有暗线,腾挪跌荡、穿插错综、变幻多姿。批评家复述时首先是要在纷繁的头绪中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对于长篇小说或多幕剧本情节的复述,尤须提要钩玄。鲁迅复述《红楼梦》的故事说:

《红楼梦》所叙为石头城中——未必是今之南京一一贾府的事情。其主要者为荣国府的贾政生子宝玉,聪明过人,而绝爱异性;贾府中实亦多好女子,主从之外,亲戚也多,如黛玉,宝钗等,皆来寄寓,史湘云亦常来。而宝玉与黛玉爱最深;后来政为宝玉娶妇,却迎了宝钗,黛玉知道以后,吐血死了。宝玉亦郁郁不乐,悲叹成病。其后宁国府的贾赦革职查抄,累及荣府,于是家庭衰落,宝玉竟发了疯,后又忽而改行,中了举人。但不多时,忽又不知所往了。后贾政因葬母路过毗陵,见一人光头赤脚,向他下拜,细看就是宝玉;正欲问话,忽来一僧一道,拉之而去。追之无有,但见白茫茫一片荒野而已。

这里用两百多宇把120回的小说勾出轮廓,清楚、简要,略欠的是生动。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复述同一作品,常用大段原文摘录,间以点睛之笔插人自己的转述,格外引人人胜且发人深思。如说宝玉“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在讲述情节时顺手点到主人公性格的深层。

复述中引用原文,可以是明引,一字不差地引用,加上引号,告诉读者这是作品的原文;也可以是暗引,在批评家的文字中自然地不露痕迹地插进所评作品原文,并对原文作少量增删改换。对于情节性强的作品,批评家可以突出

作品中设置的悬念,让读者看到作家是怎样系结、延宕和解结,为后面分析情节安排技巧预作准备。

在文学批评中,尤其是在成功的文学批评中,更常见的做法是,寓评论于复述之中。上面说到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复述中即常夹有议论、判断。复述不是枯燥、冷漠的介绍,他是批评家对审美对象的热情拥抱,打下了批评主体对客体的心灵感应以及相生相克的印痕。批评家总是会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由此引起的爱憎好恶之情融化在复述之中。复述除了让尚未阅读作品的读者对作品的概貌有所了解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引导读者按照批评家的思路来接受和了解作品,为正面表达批评家的看法打下基础。这里我们试以荣格对《尤利西斯》的复述为例,看看复述可以怎样鲜明地体现出批评家独特的视角和个性。荣格是作为心理学的文学批评家,来看一部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的,他写道:

《尤利西斯》是一部长达735页的书,这735页就像一条绵延735天的时间之流,然而它却又只存在于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毫无意义的日子之内,即都柏林1904年6月16日这样一个没有发生任何重要事件的日子。这条时间之流以虚无始,又以虚无终。也许这冗长得惊人、复杂得异样的一切就是一个斯特林堡似的对人类生活本质的宣言?然而这一宣言却使读者沮丧,因为它从来就没有把话说完过。它或许触及到了亊物的本质,但更为确切的是,它反映了生活的一万个侧面的十万层色彩。据我看来,在那735页里并没有明显的重复之处,就连那么一个可供读者稍加歇息的孤岛似的立足之地也没有。读者没有地方可以坐下来,沉醉于记忆之中,心满意足地凝想他已走过的路程。可是没有这样的地方,哪怕它只占100页甚至更少。这儿有的只是那无情的水流毫不停息地滚滚流去,并且在最后的40页中流得越来越快,联接得越来越紧密,直到最后把所有的标点符号都统统地清扫了出去。在这里,那令人窒息的虚无变得如此紧张,到了难以忍耐的地步,几乎马上就要爆发出来。这彻底无望的虛无,便是统领全书的主调。这本书不仅以虚无而始终,它的内容也是虚无。它是彻底的空虚与无用。但是,作为一件技巧性的艺术作品,它一方面是一个地狱般可怕的怪胎,另一方面却又光彩照人。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最难解的文学作品之一,有的学者说,读这本书就是从事一项大的冒险。它晦涩深奥,叙述不连贯,要概括它的内容,要复述它,非常棘手。荣格指点读者注意它写的是平凡的一天的毫不停息的时间之流,是令人窣息的虚无,同时,艺术上又光彩照人。可以说,这不仅极端简括地介绍了它的内容,更触及了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和令人迷惘的文体特色。读了这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