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3 间隔装药结构图 6、瓦斯浓度检测 装药后进行瓦斯浓度检测,确保工作面各部位瓦斯浓度低于0.5%时 进行联线。 7、联线、起爆 根据断面情况,分5~8组进行联线,采用1段非电毫秒雷管将每组 之间联结,连接时安放2个电雷管在传爆线中部,用电工胶布将雷管和 传爆线扎紧。联线完毕后,将全部人员、机具等撤离至安全区域后,方 可进行爆破,起爆网络连接图见附图3-4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 XX铁路土建6标XX隧 里程部
称
道
位
DK128+200~250
编
交底日
号
期
交底内 容
Va型复合式衬砌开挖
一、工程概况 XX隧道横洞工区位于XX县XX镇XX村燕岩沟,进入主井井底后承接正
洞洞身DK128+234~DK124+360段3874m的施工任务,主井与正洞左线中 线相交于DK128+234里程处。DK128+200-DK128+250段为Ⅳ级围岩,主要 发育为页岩、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灰岩、泥质灰岩,节理裂隙较发 育,岩体较破碎。主井与正洞交叉口段进行衬砌加强,衬砌类型采用Va 复合式衬砌。 二、施工工艺流程
4、瓦斯浓度检测 装药前进行瓦斯浓度检测,确保工作面各部位瓦斯浓度低于0.5%时 进行装药。 5、装药 钻眼工作完毕后方可装药,掌子面装药人数每次不得超过3人。装 药必须按爆破设计进行,周边眼采用间隔装药(见附图3-3)、导爆索 起爆,其余孔眼采用连续装药,装药完毕后,采用炮泥堵塞炮孔。周边 眼堵塞长度不小于30cm。
响炮后,派专人指挥挖掘机进行找顶、清帮。
11、出碴、扒碴
挖掘机扒碴后,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出碴。自卸汽车数量
应随断面尺寸变化及运输距离逐步增加。
12、断面检测、处理
下循环开挖前,测量组将本循环欠挖及时向分队交底,采用红油漆
在围岩上标出。本循环欠挖必须在下一循环处理完毕。
13、监控量测
每循环开挖后,及时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监控量测作业。
2、隧道洞身开挖时做好隧道变形量的预留和洞身开挖尺寸的检 查,防止初期支护侵入隧道净空。
3、严格执行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4、部分岩体较差地段,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强监督现场施工人员 进行局部加强防护,防止局部地段出现坍塌现象的出现。 六、安全保证措施 1、洞内施工机械设备全部为防爆型,施工用电采用36V以下安全电 压,照明灯具为防爆灯具,施工中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坚持“一机一闸一 漏一箱”原则进行配置,确保施工用电安全。 2、吹筒末端设挡碴器,避免飞碴伤人。 3、所有施工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进入隧道内必须正确佩戴安全防 护用品。 4、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制度,“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放炮 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必须熟悉三人连锁放炮程序,严格要求执 行,对工作认真负责,圆满完成各自的任务。 5、加强所有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减少机械设备安全事故。 6、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视工作,尽早发现,尽早解决。
四、质量标准
1、隧道开挖断面允许超挖值见下表4-1
表4-1 隧道开挖断面允许超挖值(cm)
Ⅳ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拱部 边墙线形超挖
平均线性超挖15 最大超挖值25
10
每开挖循环 检查一个断
面
激光断面仪、 全站仪测量周 边轮廓线,绘 断面图与设计
断面核对
2、采用手持凿岩钻机时,掏槽眼眼口间距和眼底间距允许误差为 ±5cm;辅助眼眼口间距允许误差为±10cm;周边眼眼口位置允许误差 为±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1—炮孔;2—导爆管;3—即发雷管 图3-4 起爆网络连接图
8、通风及瓦斯浓度检测 响炮后,必须先通风排烟,通风30分钟后,瓦检人员方可进入掌子 面,进行瓦斯浓度检测,确保工作面各部位瓦斯浓度低于0.5%时进行下
一道工序施工。
9、爆破效果检查及瞎炮处理
瓦检人员确认掌子面瓦斯浓度低于0.5%后,爆破员进入现场检查:
①有无瞎炮;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③顶板及两帮有无松动的围岩;
④初期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
如有瞎炮,根据实际情况做以下处理:
①电雷管未引爆全部或部分起爆网络:重新连线起爆。
②引爆雷管未引爆单孔内炸药:重新安装雷管引爆。
③单孔部分炸药未引爆:以竹木器具或高压风水清除孔内炸药,重
新装药起爆。
10、找顶、清帮
图3-1 Va复合式衬砌台阶开挖
3、钻眼 钻眼采用人工手持风钻配合开挖台架进行,钻机采用YT-29型风动 凿岩机,并严格按爆破设计进行钻眼爆破,见图3-2 IV级围岩爆破炮眼
布置图。
图3-2 IV级围岩爆破炮眼布置图
根据测量放样点勾画出开挖轮廓线,按照爆破设计将各个炮孔的位 置进行标记,之后开始钻眼。钻眼完毕后,采用高压风配合吹筒进行吹 孔。之后,应按爆破设计图进行检查。
表3-1 主要技术参数指标表
序 项 目 单位 数 量 上台阶 中台阶 下台阶
Baidu Nhomakorabea
号
开挖断面
1
m2 131.40 28.65 46.14 41.84
面积
每循环开
2
m
挖进尺
1.0 1.0 1.0 1.0
每循环爆
3
m3 131.40 28.65 46.14 41.84
破方量
4 炮眼总数 个 179
69
59
51
4、施工废水集中后,必须经过废水处理系统、监测合格后方可以 对外排放。
围岩等级 开挖部位
交底:
复核:
审核:
3、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 石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不大于5cm(每1m²不大于0.1m²);拱脚和墙 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
4、隧道周边炮眼痕迹保存率是衡量开挖面平整度的一个指标,炮 眼痕迹保存率应满足:硬岩≥80%;中硬岩≥60%。 五、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强现场工程质量管 理,从各个施工工序上来控制工程质量。
5 钻孔总量 m
179
69
59
51
毫秒雷管
6
发 203
78
67
58
用量
7 炸药用量 Kg 98.6 30.6 33.8 26.6
1、超前地质预报(地质素描、TSP、加深炮孔) 每循环开挖前,先在掌子面钻设3个6m长加深水平炮孔,进行短距离 地质探测,确保施工安全。TSP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应重叠10m以上,一 次预报距离:软弱围岩为80~120m 硬质围岩为120~150m,每个开挖循环进行一次地质素描。 2、测量放线 每循环钻眼前,先由测量组在掌子面上放出中线、标高,用红漆画 出隧道开挖周边轮廓线,开挖轮廓线见图3-1《Va复合式衬砌台阶开 挖》。
7、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检查出的不安全因素 和隐患应立即整改。 七、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1、施工期间掌子面附近应修建必要的临时排水沟,并与永久性排 水设施相接,不致引起淤积冲刷。
2、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噪声和油料污染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
3、施工作业易产生粉尘的地段进行洒水,使粉尘公害减至最小程 度。
超前地质预报→测量放线→钻眼→瓦斯浓度检测→通风→装药并进 行爆破网络连接→瓦斯浓度检测→爆破→通风→瓦斯浓度检测→找顶、 清帮→初喷→出碴、扒碴→断面检测(处理欠挖)→监控量测→进入下 一工序。 三、施工方法
该里程段采用三台阶法开挖,斜眼掏槽、光面爆破,循环进尺不超 过2榀拱架间距(拱架间距设计为0.8m),上、中台阶错开3~5米, 中、下台阶错开3~5米。施工中严格按“一开挖、一支护”的要求进行 组织,确保施工安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1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 XX铁路土建6标XX隧 里程部
称
道
位
DK128+200~250
编
交底日
号
期
交底内 容
Va型复合式衬砌开挖
一、工程概况 XX隧道横洞工区位于XX县XX镇XX村燕岩沟,进入主井井底后承接正
洞洞身DK128+234~DK124+360段3874m的施工任务,主井与正洞左线中 线相交于DK128+234里程处。DK128+200-DK128+250段为Ⅳ级围岩,主要 发育为页岩、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灰岩、泥质灰岩,节理裂隙较发 育,岩体较破碎。主井与正洞交叉口段进行衬砌加强,衬砌类型采用Va 复合式衬砌。 二、施工工艺流程
4、瓦斯浓度检测 装药前进行瓦斯浓度检测,确保工作面各部位瓦斯浓度低于0.5%时 进行装药。 5、装药 钻眼工作完毕后方可装药,掌子面装药人数每次不得超过3人。装 药必须按爆破设计进行,周边眼采用间隔装药(见附图3-3)、导爆索 起爆,其余孔眼采用连续装药,装药完毕后,采用炮泥堵塞炮孔。周边 眼堵塞长度不小于30cm。
响炮后,派专人指挥挖掘机进行找顶、清帮。
11、出碴、扒碴
挖掘机扒碴后,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出碴。自卸汽车数量
应随断面尺寸变化及运输距离逐步增加。
12、断面检测、处理
下循环开挖前,测量组将本循环欠挖及时向分队交底,采用红油漆
在围岩上标出。本循环欠挖必须在下一循环处理完毕。
13、监控量测
每循环开挖后,及时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监控量测作业。
2、隧道洞身开挖时做好隧道变形量的预留和洞身开挖尺寸的检 查,防止初期支护侵入隧道净空。
3、严格执行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4、部分岩体较差地段,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强监督现场施工人员 进行局部加强防护,防止局部地段出现坍塌现象的出现。 六、安全保证措施 1、洞内施工机械设备全部为防爆型,施工用电采用36V以下安全电 压,照明灯具为防爆灯具,施工中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坚持“一机一闸一 漏一箱”原则进行配置,确保施工用电安全。 2、吹筒末端设挡碴器,避免飞碴伤人。 3、所有施工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进入隧道内必须正确佩戴安全防 护用品。 4、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制度,“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放炮 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必须熟悉三人连锁放炮程序,严格要求执 行,对工作认真负责,圆满完成各自的任务。 5、加强所有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减少机械设备安全事故。 6、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视工作,尽早发现,尽早解决。
四、质量标准
1、隧道开挖断面允许超挖值见下表4-1
表4-1 隧道开挖断面允许超挖值(cm)
Ⅳ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拱部 边墙线形超挖
平均线性超挖15 最大超挖值25
10
每开挖循环 检查一个断
面
激光断面仪、 全站仪测量周 边轮廓线,绘 断面图与设计
断面核对
2、采用手持凿岩钻机时,掏槽眼眼口间距和眼底间距允许误差为 ±5cm;辅助眼眼口间距允许误差为±10cm;周边眼眼口位置允许误差 为±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1—炮孔;2—导爆管;3—即发雷管 图3-4 起爆网络连接图
8、通风及瓦斯浓度检测 响炮后,必须先通风排烟,通风30分钟后,瓦检人员方可进入掌子 面,进行瓦斯浓度检测,确保工作面各部位瓦斯浓度低于0.5%时进行下
一道工序施工。
9、爆破效果检查及瞎炮处理
瓦检人员确认掌子面瓦斯浓度低于0.5%后,爆破员进入现场检查:
①有无瞎炮;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③顶板及两帮有无松动的围岩;
④初期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
如有瞎炮,根据实际情况做以下处理:
①电雷管未引爆全部或部分起爆网络:重新连线起爆。
②引爆雷管未引爆单孔内炸药:重新安装雷管引爆。
③单孔部分炸药未引爆:以竹木器具或高压风水清除孔内炸药,重
新装药起爆。
10、找顶、清帮
图3-1 Va复合式衬砌台阶开挖
3、钻眼 钻眼采用人工手持风钻配合开挖台架进行,钻机采用YT-29型风动 凿岩机,并严格按爆破设计进行钻眼爆破,见图3-2 IV级围岩爆破炮眼
布置图。
图3-2 IV级围岩爆破炮眼布置图
根据测量放样点勾画出开挖轮廓线,按照爆破设计将各个炮孔的位 置进行标记,之后开始钻眼。钻眼完毕后,采用高压风配合吹筒进行吹 孔。之后,应按爆破设计图进行检查。
表3-1 主要技术参数指标表
序 项 目 单位 数 量 上台阶 中台阶 下台阶
Baidu Nhomakorabea
号
开挖断面
1
m2 131.40 28.65 46.14 41.84
面积
每循环开
2
m
挖进尺
1.0 1.0 1.0 1.0
每循环爆
3
m3 131.40 28.65 46.14 41.84
破方量
4 炮眼总数 个 179
69
59
51
4、施工废水集中后,必须经过废水处理系统、监测合格后方可以 对外排放。
围岩等级 开挖部位
交底:
复核:
审核:
3、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 石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不大于5cm(每1m²不大于0.1m²);拱脚和墙 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
4、隧道周边炮眼痕迹保存率是衡量开挖面平整度的一个指标,炮 眼痕迹保存率应满足:硬岩≥80%;中硬岩≥60%。 五、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强现场工程质量管 理,从各个施工工序上来控制工程质量。
5 钻孔总量 m
179
69
59
51
毫秒雷管
6
发 203
78
67
58
用量
7 炸药用量 Kg 98.6 30.6 33.8 26.6
1、超前地质预报(地质素描、TSP、加深炮孔) 每循环开挖前,先在掌子面钻设3个6m长加深水平炮孔,进行短距离 地质探测,确保施工安全。TSP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应重叠10m以上,一 次预报距离:软弱围岩为80~120m 硬质围岩为120~150m,每个开挖循环进行一次地质素描。 2、测量放线 每循环钻眼前,先由测量组在掌子面上放出中线、标高,用红漆画 出隧道开挖周边轮廓线,开挖轮廓线见图3-1《Va复合式衬砌台阶开 挖》。
7、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检查出的不安全因素 和隐患应立即整改。 七、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1、施工期间掌子面附近应修建必要的临时排水沟,并与永久性排 水设施相接,不致引起淤积冲刷。
2、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噪声和油料污染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
3、施工作业易产生粉尘的地段进行洒水,使粉尘公害减至最小程 度。
超前地质预报→测量放线→钻眼→瓦斯浓度检测→通风→装药并进 行爆破网络连接→瓦斯浓度检测→爆破→通风→瓦斯浓度检测→找顶、 清帮→初喷→出碴、扒碴→断面检测(处理欠挖)→监控量测→进入下 一工序。 三、施工方法
该里程段采用三台阶法开挖,斜眼掏槽、光面爆破,循环进尺不超 过2榀拱架间距(拱架间距设计为0.8m),上、中台阶错开3~5米, 中、下台阶错开3~5米。施工中严格按“一开挖、一支护”的要求进行 组织,确保施工安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