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全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全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全集

一、位置与方向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找观测点:在(谁)的什么方向;(谁)就是观测点;要在观测点上画作标;画箭头看方向。

二、平均数

1、平均数×份数=总数

2、总数÷平均数=份数

三、判断商是几位数

1.、判断商是几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够除商是三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不够除;商是两位数。

四、年、月、日

1、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闰一日;一日要在二月加。

2.、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3.、七大;四小;一平。

4、两天的时间分开算;24小时是关键。第一天时间直接减;第二天时间再相加。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90年不是闰年;而20xx年是闰年。

五、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3、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4、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5、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6、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7、面积:长方形的长=面积÷宽。

8、面积: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9、长方形的周长=(长+宽)的和×2。

10、长度: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11、长度: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1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3、面积:正方形的边长=面积÷边长。

14、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5、长度: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6、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8、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19、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0、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21、边长的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

22、1公顷=10000平方米。

23、1 平方千米=100公顷。

24、公顷通常测量广场、机场、车站、果园、农田。

25、平方千米通常测量国家面积、海面、湖面、省市面积。

26、面积相同周长不一定相同;周长相同面积不一定相同。

27、余数一定小于除数;除数不一定大于余数。

28、周长与面积单位不相同;所以无法比较大小。

三年级下数学概念题库

1、除法:

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位数判断看百位是否够除;够除商就是三位数;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

②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③商中间或末尾有0;关键看所除的那一位是否够商上1;不够商上1商就上0。

2、乘法:

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注意个位和十位分开依次乘;然后把两次乘积相加。

②估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积范围:取最低值时运用去尾法;取最高值时运用进一法。

估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积则使用四舍五入法(即接近法);切记用“≈”符号。

③和倍问题解题公式:两数和÷﹙倍数+1﹚=1倍数;两数和-1倍数=多倍数。

差倍问题解题公式:两数差÷﹙倍数-1﹚=1倍数;两数差+1倍数=多倍数。

3、年月日

①年分为平年与闰年;通常每4年里有1个闰年;3个平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年;一般多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例如:20xx年是闰年;而1900年是平年。

歌谣: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才一闰。

此外;一年366天的一定是闰年;2月是29天的那一年也必定是闰年。

1平年=365天;1闰年=366天。

1年=12个月。

1平年=52个星期零1天;1闰年=52个星期零2天。

②月分为大月、小月、二月;有31天的月称为大月;有30天的月称为小月。二月比较特殊;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一年之中连续两个大月的月份只有七月和八月。

歌谣: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此外;还有数拳头法。﹚

③一年分为四个季度: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共计平年90天;闰年91天。

第二季度4月、5月、6月共计91天。

第三季度7月、8月、9月共计92天。

第四季度10月、11月、12月共计92天。

④计算日期要连头连尾;用后面日期减去前面日期加1天;计算周年就用大年份减去小年份。

1日= 24时。

计时法分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注意区分与计算)

4、观察物体

注意:观察物体一般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要能够画出或描述出物体三个面的表面形状。

5、平移与旋转

平移与旋转是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直线运动的可看成平移;作曲线运动的可看成旋转。

注意学会平移的作图(定点做图法);关键看清方向和数好格子距离;图形样子不会改变。

方向、方式和距离是物体运动的三个重要因素。

6、轴对称图形

一个物体沿着图形内一条线对折;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条折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关键是找出图形的对称点;然后由点连线构图。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①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面积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面积单位相邻的近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食指指甲盖大小约1平方厘米;

手掌的大小约1平方分米;

②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a、单位不同;

b、算法不同;

c、概念不同。周长用米、厘米等长度单位;面积用平方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因此两者根本无法比较。

长方形: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必须知道长和宽。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

必须知道边长。

“多长”求周长或边长;

“多大”是求面积。

8、千米和吨

①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1千米 = 1000米。长江长约6300千米。

1米 = 10分米;

1分米 = 10厘米;

1厘米 = 10毫米。

②吨是个较重的重量(质量)单位;计量大宗货物或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

1吨 = 1000千克;

1千克 = 1000克。大象约重5吨。

③单位的化聚:大单位化小单位用大单位数乘以之间的进率;数越化越多;小单位聚大单位用小单位数除以之间的进率;数越聚越少。

9、分数

①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个或1堆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着重平均分。写分数时;要看清分母、分子。

②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看分母;分母大反而小;分母小而大。

同分母分数比大小看分子;分子大则大;分子小则小。

③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④求几分之几或几分之一是多少;除以分母乘以分子。

⑤分数单位的化聚:分数大单位化小单位;用大小单位之间的进率除以分母乘以分子。

例如:1/3时 = ( )分。小单位聚大单位分数;用大小单位之间的进率做分母;小单位数做分子。例如:6厘米 = ( )分米。

10、小数

①小数并不小;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构成的。

十分之几通常用一位小数表示。

十分之六就是0.6;一半就是0.5; 0.2就是五分之一。

②小数的大小比较关键先比整数部分大小;整数部分相同再比小数部分大小。

③小数相加减首先要比较小数点是否对齐;再看相同数位是否对齐;按照整数加

减法的方法计算。

11、统计----求平均数

平均数是一个计算出来的在数据最高和最低中间的通过移多补少使数据一样多的数。数据可能超过它;也可能不到它。

平均数 = 总数÷份数;所以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

1、米>分米>厘米>毫米

2、1米=10分米 10分米=1米

1分米=10厘米 10厘米=1分米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3、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测量物体的长度;尺的“0”刻度与物体的左端对齐。

5、量比较短的物体;且需要精确数值时;用毫米作单位。

6、米→分米→厘米→毫米。

7、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8、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千米=1公里

9、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1千米=1公里

10、吨>千克>克

11、一个2分币重约1克;一个橡皮重约10克。

两袋食盐重约1千克;一个鸭蛋重约60克;一个梨重约120克。

一个同学体重约25千克(公斤);一个书包重约6千克。

两头牛重约1吨;一只羊重约50千克。

12、1吨=1000千克;1吨=1000公斤;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13、相邻的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一个硬币厚约1毫米;课桌宽约4分米、长约15分米;

同学的身高约120厘米—150厘米(或12分米—15人分米)

同学跑步每分钟约300分米

汽车每小时约30—120千米(公里)

14、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则向前进一。

15、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们减起;哪位不够减则向前借一作

10再减

16、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17、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8、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19、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20、不规则的四边形、梯形(有且只有四边平行)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21、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边、4个角。

长方形:对边平形且相等;四个直角。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直角;对边平形。

四边形平形四边行

不规则的四边形:梯形: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形。

一般平形四边行。

22、平行线: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3、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具有不稳定性。

2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5、梯形:只有一组对是平行的;这样的四边行叫梯形。

26、平行四边行:有两组对边是平行的;这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行。

27、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长。

28、线段:有两个端点;可测量长度。

29、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30、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31、周长: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周长。

32、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33、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4、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除数一定要比余数大。

35、1时=( )分=( )秒

1年=12个月 1日=24时 1年=365天(或366天) 昼、白天=12小时

36、1时=60分=60×60=3600秒;1分=60秒

37、时刻:指时间的某一个点时间:指所经过的一段时间

38、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等于5小格

39、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40、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41、刀数比段数少1;段数比刀数多1 厘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概念全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 便运算。 2、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 多少。 3、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 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越乘越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越乘越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 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 对齐。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 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 补足。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计算小数除法时要注意:(1)先看空间够不够;(2)数位一定要空开; (3)计算之前先检查;(4)不够除时要补0。

6、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越除越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越除越大) 7、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8、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 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9、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 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10、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 的循环节。 11、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 面各记一个循环点。循环点最多只点两个。 12、取近似数有三种方法:1、四舍五入法;2、去尾法;3、进一法。在解决 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做“·”,也可以省略不写,这时数 字因数要写在字母因数的前面。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长=2(a+b)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长=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正=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正=a2 3、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5、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

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在进行判断。 5、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 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 南。 第二单元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时要注 意: ( 1) 0(2除以任何数( )0乘 0 除外)都等于 以任何 0; 数都得 0; (3)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 0 都得任何数本身。

※2 、 3、 5 倍数的特点 ※2 的倍数:个位上是 2、 4、6、8、0 的数是 2 的倍数。 ※5 的倍数: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 3 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 3 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2、验算除法 : ( 1)被除数÷除数 =商( 2)被除数÷除数 =商余数 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 被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 0 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在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 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 1 .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 数 =总份数 2.通常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统计图和横向统计图两种。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示 1 个,2 个, 5 个, 10 个,还是更多单位(数量)。 4、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与平均分不是一个概念。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 1 月 1 日元旦节。 3 月 12 日植树节, 5 月 1 日劳动节, 6 月 1 日儿童节, 7 月 1 日建党节, 8 月 1 日建军节, 9 月 10 日教师节, 10 月 1 日国庆节。

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三年级数学概念汇总和方法 第一单元除法 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从被除数的最高位百位除起,如果百位数比除数大,商就写在百位上面,然后将百位的余数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最后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如果百位上数比除数小,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商写在十位上,然后继续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②商中间有0的除法笔算:按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百位上没有余数,遇到被除数的十位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或十位数是0时,就在十位商0来占位。 ③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过程中,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没有余数,个位又是0,就不要再除下去,直接在个位商0占位。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没有余数,而被除数个位数又比除数小,就在商的个位写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直接落下来做余数。 2. 判断商是几位数? 如果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够除,商是三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不够除,商是两位数。 3. 如何验算?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 “0”不能做除数,做除数没有意义; 5.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6. 连续除以两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例如120÷15=120÷3÷5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它连续除以两个数。例如64÷8(2×4)=64÷2÷4=8 7. 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8. 验算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9. 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0. 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3÷5=4…3,这里3叫做余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余数<除数)。 计算过程中横式上不能丢掉余数。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11. [半价出售](原来的价格÷2=现在的价格) 12. 每次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先估计一下商是几位数后再计算,这样估算和笔算结合 可以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率。 例如:计算432÷4时先估算:被除数最高位上4等于除数4,商一定是三位数(108), 如果你计算出432÷4=18你就马上能感觉到这题一定错了。 13. 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几,被除数就是除数的几倍,也可以说被除数里有几个除数。 例如:28÷4=7,说明被除数应该是除数7倍。被除数里有 7个除数。 14. 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例如:100÷4=25商的末尾就没出现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 例如:604÷4=151商的中间就没有0。 15. 解决两步连除问题: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连除计算时也就是两次连 续的等分,也可以用乘法算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的数量。 16. 数量关系式: 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 17. 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想: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 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18. 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想: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想: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 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 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 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19. 有余数的除法。 a.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如:21÷4=5……1 (余数要比除数小;除数要比余数大。)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如:21=4×5+1 b.包装问题。注意是取少不取多。 如:一束鲜花需要6枝玫瑰、8枝满天星、7枝百合,那33枝玫瑰、26枝满天星、44枝百 合;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几束? 33÷6=5(束)……3(枝) 26÷8=3(束)……2(枝)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1、生活中的示意图(如:地图)一般是按:上 2、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4、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或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南)。 7、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可以用这种方法找到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8、典型例题 (1)我们学校的东面有(餐厅),南面有(厕所),西面有(大路),北面有(大门)。(2)今天刮西北风,红旗向(东南)方向飘。燕子到秋天都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3)在商场东面60米的地方有一个游乐场,请你用标出游乐场的位置。 北 10米商场

(4)看图完成: 1)、从小明家出发,向(北)走100米,再向(东)走50米到超市。超市在小明家的(东北)方向;小明家在超市的(西南)方向。 2)、从小明家出发,向(西)走(100)米,再向(北)走(150)米到医院。医院在小明家的(西北)方向。邮局在小明家的(东南)的方向,两处相距(120)米。 3)、小红家在医院向东150米处,请用“□”标出小红家的位置,小红家的位置正好处于超市向(北)的(50)米处。 4)、从邮局到医院可以怎么走?两地相距多少米? 120+100+150=370(米) 答:邮局向西北走120米小明家向西走100米,再向北走150米医院。两地相距370米。 5)、小明从家到医院近,还是到超市近?近多少米? 小明从家到医院:100+150=250(米)小明从家到超市:100+50=150(米) 相差距离:250-150=100(米)答:小明从家到超市近,近100米。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的方法: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或(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记着在商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 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班别: 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就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与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指南针就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7、会瞧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8、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就是东,后面就是西,左面就是北,右面就是南。; 傍晚,面向太阳,前面就是西,后面就是东,左面就是南,右面就是北。晚上,面向北极星,前面就是北,后面就是南,左面就是西,右面就是东。 (2)、、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指南针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生活中白天用太阳辨别方向,夜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春天来了, 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3)、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就是风向。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 (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2、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瞧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3、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余数的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就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和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和概念 一、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千米(公里)=1000米1千米=10000分米1千米=100000厘米1千米=1000000毫米二、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三、加法:1.加数+加数=和加法的验算方法: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②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四、减法:1.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方法:①.被减数=差+减数 ②.减数=被减数—差 五、位置与方向。 1、辨认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4、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六、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1、被除数÷除数=商 2.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1)、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见到估算、大约、近似数用“≈” 3、除法的估算方法: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是除数最接近的倍数。

4、和倍应用题:小数=和÷(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或大数-小数 5、差倍应用题:小数=差÷(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或差+小数 6、除法的解错题。公式:错误的商×错误的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正确的除数=正确的结果 七、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2、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八、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年、月、日。 1分=60秒1时=60分半时=30分种1时=3600秒 一年=12个月半年=6个月 1天(日)=24小时 1、一年有(12)个月,有(7)个大月,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 10月、12月),每月有(31)天,永不变。有(4)个小月,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每月有(30)天,永不变。2月是个特殊月,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有(29)天,全年有(366)天。 2、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1月、2月、3月)为第一 季度,(4月、5月、6月)为第二季度,(7月、8月、9月)为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为第四季度。 3、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 一定是平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就不是闰年。 4、1天=24小时(时针一天要走2圈。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它表示这一天的结束,同时又表示第二天的开始,所以表示第二天开始时,这一时刻就是0时)。 5、用普通计时法表示。 从0时到6时叫做凌晨;7时到11时叫做上午;12时叫做中午;13时到17时做下午;18时叫做傍晚;19时到24时晚上。 6、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经过的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结束的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如果两个时刻的表示不同,要转化成相同的表示法,再计算。 九、两位数乘两位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汇总(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 0.23×6表示:6个0.23是多少?(或者)0.23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如: 6.5×0.75表示:6.5的百分之七十五是多少? 3.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 0.025×1.06=0.02651.06??? ?????两位小数 ×0.025????????三位小数 530 212 0.02650????????五位小数 4.(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乘大于1的数越乘越大)如: 3.78×1.04>3.78,因为1.04>1,所以3.78×1.04的积大于3.78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乘小于1的数越乘越小)如: 3.78×0.98<3.78,因为0.98<1,所以3.78×0.98的积小于3.78 5.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零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如:2.08×1.2=208×(0.012),2.08扩大100是208,积不变,1.2就要缩小100倍是0.012 6.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如:0.25×3.2×1.25 6.08×0.29+6.08×0.71 =(0.25×4)×(1.25×0.8)=6.08×(0.29+0.71) =1×1=6.08×1 =1(乘法结合律)=6.08(乘法分配律) 4.25×99+4.25 3.5×9.8 =4.25×(99+1)=3.5×10-3.5×0.2 =4.25×100=35-0.7 =425(乘法分配律)=34.3(乘法分配律) 6.5×1.01 4.07×3.14-30.7×0.314 =6.5×1+6.5×0.01=4.07×3.14-3.07×3.14 =6.5+0.065=(4.07-3.07)×3.14 =6.565(乘法分配律)=1×3.14 =3.14(乘法分配律) 7.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记着横式得数要用约等号“≈”)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沪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概念

三年级下数学概念 1、1㎡=100dm2 1 dm2=100㎝21㎡=10000㎝2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0cm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小丁丁家的面积大约是208㎡ 游泳池占地约500㎡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40dm2 小胖的手掌大约是90㎝2橡皮的面积大约是6㎝2 书本的封面大约是400㎝2书本的封面大约是4 dm2 2、每分(每秒、每小时)行的路程就叫做速度。 54米/分表示每分钟跑54米,读作:五十四米每分 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人步行速度大约4千米/时骑自行车速度大约16千米/时 大巴士速度大约750米/时小轿车速度大约2千米/分 飞机速度大约200米/秒火箭速度大约8500米/秒 船速度500米/分摩托车速度60米/秒 3、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时,就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 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商的个位上不够商1,用“0”占位。 4、估算28×112的积小于(☆),接近于(☆)。想:30×112=☆ 5、两个两位数相乘,积最大是四位数,积最小是三位数。 6、因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有可能有0。想(25×4) 7、算式457×23中“4”乘“2”表示400×20 8、□160÷42,如果商是两位数,□里填(),想:□1≥42 □160÷42,如果商是一位数,□里填(),想:□1<42 9、2□43÷27,要使商中间有一个0,□里填(),想:2□≥27,再竖式判断 10、在除法算式408÷8中,被除数增加(),商就增加1,被除数减少40, 商就减少△,想:商增加1表示被除数就增加1个除数,被除数减少40就是40÷除数=△,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 =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1公斤= 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 8月小月(30天)的有:4 9 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一、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或者S=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三角形的周长 =三边之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四边形内角和=360度 9、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 二、数量关系 1、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时间=工效工作总量÷工效=时间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 + 减数 7、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9、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0、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三、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公里=1千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亩≈666.667平方米 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米 = 1方 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时间单位: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星期=7天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年=4个季度 1个季度=3个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四、定义、定理、性质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 ×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a +b)×c=a×c+b×c 或者a×(b+c)=a×b+a×c 计算减法也可用 (a-b)×c=a×c -b×c 或者a×(b-c)=a×b -a×c 6、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a-b-c=a-(b+c) 7、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a÷b÷c=a÷(b×c) 8、除法的性质: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的要领: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 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面商0。 2、注意: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验算的公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或者被除数=商×除数 4、估算的方法:除数不变,把被除数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或依照乘法口诀来 估算。 5、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商就是两位数,如果被 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就是三位数。 6、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任何数除以1或乘1都得原数。 第三单元:统计 复式统计表可以清晰的反映数据的情况。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个位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乘得的积表示多少个一,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也是从个位乘起,乘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 第五单元:面积 1、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 测量。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用字母表示是m2、dm2、cm2,相邻 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3、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是10,特殊的 有1千米=1000米。 4、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5、时间单位有时、分、秒,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 6、周长在四周,面积在其中。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周长与面积的区别:概念不相同,单位不相同,计算方法不相同。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8、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9、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不相等,因为单位不同不能比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 (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0、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

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在进行判断。 5、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验算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在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 1.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2.通常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统计图和横向统计图两种。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示1个,2个,5个,10个,还是更多单位(数量)。 4、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与平均分不是一个概念。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知识点汇编 一、计量单位以及进率应用 1.计量物体的长短时用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1公里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相邻两个长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单位间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是10。) 2.计量物体有多重时用重量单位,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生活中一般说一颗鸡蛋、一个苹果、一粒图钉等用克做单位。 一般说一袋洗衣粉、一个人的体重等用千克做单位。 一般说一辆车的载重、一只大象的体重用吨做单位。 3.计量时间的用时间单位,我们已经学过的有时、分、秒。 a.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大格又分成5小格,钟面一圈就是60小格。 b.钟面上有三根针。最长最细的,跑的最快的是秒针。他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就是60秒。最粗最短的,跑的最慢的是时针。它走一小格式12分钟,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中间那根针叫分针。它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

走一圈是60分钟。 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要走2圈。) 1时=60分钟(也就是说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要走一圈。) 1分钟=60秒(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要走一圈。) c.在时间问题里还要注意单位的正确应用。 我们要注意区分时间和时刻。时间表示经过的一段空间,所以通常用小时、分钟、秒钟作单位;而时刻通常表示一个开始或者结束的一个点,所以通常用时、分、秒作单位。比如走了1小时25分钟17秒钟,这是记录经过的时间,而1时25分17秒则表示一个时刻,代表从这个点出发,或者结束。用我们学过的线段可以表示为: 经过时间(几小时几分钟)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几时几分)(几时几分) 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 结束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刻 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4、单位转化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是乘进率。 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是除以进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在进行判断。 5、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 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2、 3、5倍数的特点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2)0乘以任何数都得0;※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验算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在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 1.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2.通常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统计图和横向统计图两种。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示1个,2个,5个,10个,还是更多单位(数量)。4、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与平均分不是一个概念。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