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压高效DCDC设计

宽压高效DCDC设计
宽压高效DCDC设计

宽压高效DC/DC变换方案报告

1 概述

本报告根据《宽压高效DC/DC变换技术开发技术协议》,对宽压高效DC/DC变换模块的技术要求、设计方案、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应阐述和分析。

此次研发涉及4种DC/DC模块,分别为15W和30W两个额定输出功率等级,每个功率等级包括单路5V输出、单路15V输出模块各1种,也就是共设计四种类型的电源。其主要难点:

(1) 宽输入电压范围12.5~50V;

(2)宽工作温度范围-45~85°;

(3) 外形尺寸较小,这样对功率密度、效率和散热三方面提出挑战

(4)低功耗,效率高。

15W模块:全输入电压范围内,常温条件下,5V模块满载输出时效率不低于85%,15V模块满载输出时效率不低于88%;全输入电压范围内,常温条件下,5W输出时效率不低于75%,争取达到80%。

30W模块:全输入电压范围内,常温条件下,5V模块满载输出时效率不低于86%,15V模块满载输出时效率不低于90%;全输入电压范围内,常温条件下,15W输出时效率不低于86%。

因此本项目提出的三个新课题:全输入范围高效;低温启动;高温散热;高功率密度。

2 技术要求

2.1 模块类别

涉及4种DC/DC模块,分15W和30W两个额定输出功率等级,每个功率等级包括单路5V输出、单路15V输出模块各1种。

以下如非特指,均为对各模块的统一要求。

2.2 工作温度范围

-45℃~+85℃,无需额外散热措施。

2.3 隔离要求

输入地、输出地及二者与外壳间加500V,绝缘电阻不低于100MΩ。

输入、输出地间不加电容器。

2.4 结构

各模块均采取封闭式结构,金属外壳封装。

外形尺寸(暂定)及点定义分别见图1.1和图1.2,控制端低电平禁止。

图 1.1 15W模块外形尺寸及点定义

图 1.2 30W模块外形尺寸及点定义

2.5 输入

2.5.1 输入电压范围

输入电压范围12.5V~50V,标称28V。

2.5.2 最大输入电流

阻性负载满载启动时,最大输入电流不超过稳态输入电流的2倍。

2.5.3 输入纹波电流

额定输入电压、额定负载、稳态工作时,输入纹波电流峰-峰值不大于30mA,可通过外接一级LC差模滤波控制。

2.5.4 兼容性要求

兼容GJB181A相关要求及输入电压范围内的电压浪涌要求。

2.6 输出

除非特殊说明,本条所列指标均要求在全输入(12.5V~50V)、全负载(空载~满载)、全温度范围内(-45℃~+85℃)满足。

2.6.1 输出功率

启动时,在额定输出功率基础上,至少需保留15%设计裕量(过载时间不超过10s),验收时以额定值为准。

2.6.2 转换效率

15W模块:全输入电压范围内,常温条件下,5V模块满载输出时效率不低于85%,15V模块满载输出时效率不低于88%;全输入电压范围内,常温条件下,5W输出时效率不低于75%,争取达到80%。

30W模块:全输入电压范围内,常温条件下,5V模块满载输出时效率不低于86%,15V模块满载输出时效率不低于90%;全输入电压范围内,常温条件下,15W输出时效率不低于86%。

2.6.3 输出电压精度(电压/负载调整)

5V输出稳态电压精度不超过±0.1V,15V输出稳态电压精度不超过±0.2V。

2.6.4 输出电压峰-峰值

5V输出时峰-峰值不大于75mV,纹波成分(不含开关高频噪声)不大于30mV,无开关频率外的低频振荡;空载条件下,峰-峰值不大于150mV,纹波成分不超过90mV。1 5V输出时峰-峰值不大于100mV,纹波成分(不含开关高频噪声)不大于30mV,无开关频率外的低频振荡;空载条件下,峰-峰值不大于150mV,纹波成分不超过90mV。

其中:

常温条件下,在输出端子根部靠测,示波器20MHz带宽,无外加电容,探头×1档;

高低温条件下,可在输出线负载端测试,纹波幅值可不做要求,但要求无低频振荡。

2.6.5 开机特性

启动延时时间不超过30ms,输出电压建立时间应不超过20ms,输出过冲电压不超过额定输出电压的5%。

测试条件为:

输入电压时间不大于1ms,满载启动。

2.6.6 负载阶跃响应

输出接电子负载,设置负载电流为额定输出电流的50%~75%~50%和25%~50%~25%阶跃变化,阶跃周期为1ms,输出电流爬升斜率为2.5A/us。输出过冲电压不超过额定输出电压的1%;如输出过冲电压超过额定输出电压的1%,恢复时间不应超过500μs。

2.7 使能功能

控制端悬空正常输出,控制端接地或低电平(0V~0.2V)输出截止。

2.8 保护功能

2.8.1 输入过欠压保护

超出最高输入电压10%时,过压保护动作;低于最低输入电压10%时,欠压保护动作。保护发生后无输出(体积允许情况下建议加,非必要)。

2.8.2 输出过压保护

超过额定输出电压15%时动作,保护后无输出(体积允许情况下建议加,非必要)。

2.8.3 输出过流保护

超过额定输出电流50%时动作,保护后无输出(体积允许情况下建议加,非必要)。

2.8.4 输出短路保护

长时间短路不致损坏。可考虑打嗝方式,自动或开机恢复(必要)。

2.9 电磁兼容要求

重点满足GJB151A中CE101、CE102、RE101、RE102、CS106等相关要求,可根据北工大实验室现有条件完成相关考核,测试条件不具备的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相关因素。

2.10 器材要求

电阻、电容、磁性元件全部使用国内军品厂家产品,必要时可协助采购。

变压器推荐使用4326厂的表贴式平面变压器,相关参数固化后提要求,可协助采购。

PCB建议层数为双层,最多不超过四层。

外壳设计形式需双方协商后确定。

进口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要求全部可实现国产化封装,前期设计即以国产化兼容封装布板。相关器件型号规格提前提出,与国内军品半导体器件供应商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工作同步进行。初样的进口元器件和PCB由北工大负责,正样元器件和PCB由北工大负责,惯性公司协助。

3 方案选择

3.1 难点分析

难点分析基本在概述中已经阐述,下面针对每个问题解决办法进行说明:

(1) 宽输入电压范围12.5~50V;

当输入电压为12.5V时电路能正常工作,必须选用低电压启动控制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在输入电压大范围变化时,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度,选择合理的电流控制模式、强前向反馈,必须采用峰值电流控制。

(2)宽工作温度范围-45~85°;

低温启动(-45 ℃)问题:工业级IC器件的极限低温-40℃的,不能满足要求,这样要求选择合适的裸片进行封装。

高温散热(85 ℃) :外形尺寸:25.4X25.4X10mm(1X1X0.4 inch)的表面积,用铜材,1.8W的温升近似等于18 ℃,取环境温度为85 ℃时,开关管的结温等于85 ℃ + 18 ℃

=113 ℃。若选择最高结温等于150 ℃的开关管,则余量为37 ℃。在保证效率为88%的条件下,采用铜材外壳和加灌导热胶的方式可以满足高温运行,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

铜片

导热胶

图3.1 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3) 外形尺寸较小,这样对功率密度、效率和散热三方面提出挑战

由于外形尺寸较小,这样采用四层PCB布线,元器件采用双面表贴安装,变压器也采用表贴变压器;采用线圈控制同步整流管,去除传统采用同步整流IC控制。

(4)低功耗,效率高。

要做到损耗小,在遴选器件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低损耗的控制芯片;ESR和ESL 均为较小的磁介电容;低损耗的MOSFET管(低导通电阻、小的栅极电荷);低损耗的高频磁芯;低损耗的整流器件,采用同步整流技术。

3.2 解决方法

方案一:完全摒弃传统的反馈技术,采用全新的控制芯片LT3748控制

LT3748的主要优点为:

(1)临界导电模式/变频控制。

①消除了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造成的损耗;

②由于临界模式和变压器漏感的作用开关管工作在ZCS开启;开关管的输出电容作用开关管是ZVS关断,故开关管无开关损耗,只有导通损耗;

③减少开关管输出电容的功耗。

(2)原边电压反馈技术,无需光耦或变压器第三绕组和基准电源TL431; 提高效率和可靠性,减少了非线性误差、成本以及体积。

(3)提供低电压驱动,7V的驱动电压,大大减少了驱动功率;与15V驱动相比,驱动功率减小3/4。

(4)改电压型误差放大为跨导型误差放大。优点: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不足:静态误差大,调整率要求高的系统不能用;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偏置电流特性差,因此需要温度补偿技术,而LT3748带有温度补偿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5)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可以满足宽输入电压范围:12.5~50V。

(6)采用COS技术,使得芯片的功耗很小:静态工作电流为1.3mA.在最大电压Vin=50V,功耗为50×1.3mA=65mW。

(7)温度补偿技术:系统可在宽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即开环增益几乎与温度无关。这就是为什么芯片的测试温度范围为-50 ℃~125 ℃的原因。

(8)轻载DCM工作模式,减小空载和轻载的损耗。

LT3748的主要缺点为:

(1)由于采用变频控制,变压器工作在临界模式,电流峰峰值大,在MOS关断时电流会有

振荡,故MOS的关断损耗很大。

(2)由于变压器工作在临界模式,输入电压时工作频率较低,输入电压高时工作频率较高,

这样在高输入电压时由MOS管的DS结电容引起的开关损耗会很大,而且变压器的漏感也会增加MOS管的DS两端电压,这样要实现宽范围高效就很困难。

(3)由于变压器工作在临界模式,输入电流的纹波会很大。

(4)由于上面的3个原因,在选择工作频率时越低越好,这样要求磁芯会很大,体积会增

大。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1)在高压输入时的效率问题是个难点。随着输入电压的升高,工作频率会增加,由MOS

关断电流振荡及MOS管的DS结电容引起的关断损耗会增大,这样很难满足高压输入

效率的要求。尽量增大磁芯,降低工作频率,在原理样机中15W采用ER14.5的磁芯,30W采用ER18的磁芯,为了提高效率拟在下一步实验中15W采用ER18的磁芯,30W 采用ER23的磁芯。

(2)同步整流驱动问题是个难点。由于变压器工作在临界模式并且采用线圈控制同步整流

驱动MOS,若驱动电压过高造成有环流现象,使得效率变低;若驱动电压过低造成MOS没有完全导通,这样会增加MOS的导通损耗。而由于变压器绕线匝数较少(一般不会超10匝),这样很难准确的控制同步整流线圈的匝数。如果采用同步整流芯片控制同步整流管会增加损耗。这样就要求我们选取导通门槛电压低的MOS,实验证明选取门槛电压低的专用同步整流MOS(1.2V-2.8V),同步整流驱动电压一般要在2.5和3.5V之间最佳。

方案二:

采用ISL6843为主控芯片设计,主要在器件选取与工艺做深入的研究。与传统的ISL6843控制相比,主要在细节上做一些改动:

(1)采用同步整流;

(2)峰值电流取样采用变压器取样;

(3)采用推挽外接电源驱动控制芯片;

(4)同步整流管采用线圈驱动,无需外加控制IC。

现在市面上有采用ISL6843控制的模块,像台湾P-DUKE公司生产LCD系列产品,其技术指标和本项目的相似,均采用传统的TLV431和光耦控制,但是要在器件选取与制作工艺上做深入的研究。

3.3结构特点及散热和关键技术

(1)结构特点

封闭式模块电源主要由插针、顶盖、外壳和PCB零件构成。由于外形尺寸较小,PCB 安装在封闭的铜壳体中,解决散热的方式是采用铜基板和灌注导热封胶,这样热量通过导热胶传导散热,通过铜外壳辐射散热。

结构上采用PCB安装在封闭的铜壳体中,壳中灌注导热胶;解决好关键零件工艺问题。由于采用多层板,良好的导热特性保证整个电源板的温度平衡,增强散热效果,不至于功率器件局部温度过高,影响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2)关键零件工艺

插针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导电性,通常采用黄铜H62或紫铜T2,且表面一般采用镀金作为防腐措施,以提高插针的可焊性及导电性。

壳体与顶盖通常采用铜板折弯而成,四角缝隙不得大于0.2mm,表面处理采用氧化发黑处理即可,增加辐射散热。

(3)PCB设计工艺

PCB设计对于灌胶模块在布局时要考虑排气孔,排气孔的设计尽量在变压器等大器件附近,开孔尺寸尽量大,最小直径大于2mm。PCB设计时内层铺铜尽量铺满,这样有利于PCB散热并减小其翘曲度。多层后铜PCB的层间结构设计要注意芯板、绝缘层、埋孔和盲孔不能任意设置。

4 原理框图及工作原理

4.1.1 原理框图

方案一:采用LT3748为主控芯片的原理框图为图4.1所示:

图4.1 LT3748为主控芯片的原理框图

方案二:采用ISL6843为主控芯片的原理框图如图4.2所示

图4.2 ISL6843为主控芯片的原理框图 4.1.2 工作原理

根据框图逐项给出各部分的工作原理,难点部分重点写。 方案一的工作原理

方框1为电压采样电路,三极管Q1和Q2的放大倍数相同,20uA 的电流源为Q1提供偏置。当MOS 管关断时开始采样输出电压,其工作原理为此时Q1基极电压为in be V V -,Q2发射极电压也为in V ,而MOS 管两端电压为in o V nV +(n 为变压器原副边匝比),此时

加在反馈电阻R FB两断电压为

nV,则流经R FB的电流与经过R REF的电流基本相等,此时

o

R REF上的电压与输出电压和n成一定的比例关系,真实的反映出输出电压。

方框2为误差放大电路,采样电压进入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比较放大输出一个电流信号,经过反馈回路R C、C C将电流信号变为电压,因此误差放大器为跨导放大器。

方框3为温度补偿电路,使系统在宽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使得环路增益与温度无关。

方框4为临界模式检测电路,当比较器A1的反相输入端电压小于0.55V时表明此时电感电流降为零,即变压器储能为零,A1输出为高,置S为1,使MOS重新导通。

下面简单的介绍下采用ISL6843为主控芯片的原理框图。下面逐一介绍主要的工作原理:

方框1中为自启动电路,反激电路传统的启动电路一般由RC构成,但是由于该模块供电电压较低,最低12.5V工作,这样就要求新的启动电路。此电路为一个应用调整管实现的稳压电路,主要的工作原理为当输入电压高于10V时,稳压管D6开始稳压,此时Q1放大导通,则Q2也开始放大导通给供电电容C6和C19充电,使得输出电压稳定在约为10V,此时ISL6843开始工作。当ISL6843工作后,由供电线圈和D9组成的供电电路开始工作,当供电电路的电压大于10V时,稳压管D6正向导通,此时启动电路关闭。

方框2为峰值电流取样电路,采用线圈取样,这里不做赘述。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从

输入电压接入R15的作用,由于该模块输入电压范围较宽(12.5V-50V),普通的峰值电流控制电压调整率很难满足要求。而加入R15后,相当于前馈加强了,即输入电压越高,输入电流限制越小,这样很容易满足电压调整率要求。

方框3为谐波补偿电路,利用三极管将ISL6843 4脚产生的锯齿波引入到峰值电流输入脚。

方框4为一个推挽驱动电路,由于工作频率较高(350KHz),ISL6843输出驱动电流为1A,这样很驱动的上升时间相对于周期时间很长,影响管子的导通,采用推挽驱动后,供电由外部供电电路供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方框5为一个同步整流电路,采用同步线圈控制,原理较简单,这里不做赘述。

方框6为过流保护电路,此电路还在调试中。其基本原理为当过载到一定程度时,输出电压会跌落,此时ISL6843 1脚升高于一定值时,比较器输出为低,此时光耦的输出端被箝位低,MOS关断,实现过流保护。

方框7为电压采样及补偿控制电路,这里不做赘述。

5 关键参数设计及元器件选取

(1)功率器件选取与损耗计算

主管:150V管子

同步整流管:100V(当输出为15V时的整流管)

同步整流管:50V(含高于50V的管子) (当输出为5V时的整流管)

(2)采用LT3748控制, 输出功率为15W 变压器计算:

假定磁芯不饱和,原边电感量Li 和副边电感量Lo 为常数,开关管为理想开关。对于临界导通状态,0时刻原边电流为零,DT 时刻电感电流为

1g P i

U DT I L =

原边在一个周期内获得的能量为

222

21122g i P i

U D T

W L I L ?==

转换效率为η,工作频率为f ,输出功率为

22

2g O O O i

U D T

P Wf U I L ηη=?=

=

周期末副边电流为0,开关管截止时间用Do 表示,有

11O O P S P O S

D TU N

I I L N == 定义单圈电感量为Lr ,则有:

2,i p r L N L = 2o s r

L N L = 可以推导出

g s

O o p

U N D D U N =

在输入电压一定、周期一定的时候,占空比越大,原边电感越小,电流峰值越大,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越大。若Li 变大,为保证输出功率不变,要求D 也变大。因为D 最大为0.5,若Li 变大幅度太大,超出D 变化可调节的范围,则输出功率必然变小。

222

,2g O in i

i

U D T

D P P L L η==

∝ 1,g P i i U DT D I L L =∝ 磁芯工作频率选择在250K ,变频频率可以下降到几十K ,应选择工作频率500K 以下的宽温度范围,低损耗高频铁氧体材料,根据昆山锰锌铁氧体材料手册,应选择DMR90

或DMR95材料磁芯。对应TDK 磁芯型号为PC90或PC95材料。其中,95材料具有更高的初始导磁率,使用频率较低(<400K )宽温度范围磁损小, 90材料初始导磁率较低,使用频率较高(<500K ),因此选用PC95材料。 PC95材料磁损系数为280~350mW/cm3,测试条件为100KHz ,200mT 。

选择PC95ER14其Aw=5.84mm 2,Ae=17.6mm 2。其Aw*Ae=102.8mm 4。

根据公式Aw*Ae=Pout*106/(2*ko*kc*f*Bm*j*η)=99.2mm 4,其中Aw 为窗口面积;Ae 为磁芯截面积;ko 为窗口填充系数<1,一般取0.4~0.6,此处取0.4;kc 为磁芯截面积填充系数=1;f 为工作频率取250K ;Bm 为饱和磁通密度, PC95材料最大可以选择为3900Gs (100℃),安全起见选择2800Gs ;j 为电流密度,取4A/mm2;η取0.9,Pout 为变压器输出功率,考虑过功率输出取20W 。

此时计算原边匝数为4.9圈,取为5圈。计算气隙长度为0.183mm 。此时可得副边圈数为6匝(输出15V )和2匝(输出5V )。

(3)采用ISL6843控制, 输出功率为15W 变压器计算: 假设当输出功率为半载时工作在临界模式, 此时

22

1. 6.22g P U D T

I H P

ηη=

=

其中12.5,350, T=2.86g U V f kHz s μ==, D 为最大占空比0.5

选择对应TDK 磁芯型号为PC90或PC95材料。其中,95材料具有更高的初始导磁率,使用频率较低(<400K )宽温度范围磁损小, 90材料初始导磁率较低,使用频率较高(<500K ), 因此选用PC95材料。 PC95材料磁损系数为280~350mW/cm3,测试条件为100KHz ,200mT 。

选择PC95ER11其Aw=4.956mm 2,Ae=11.9mm 2。其Aw*Ae=58.98mm 4。

根据公式Aw*Ae=Pout*106/(2*ko*kc*f*Bm*j*η)=52.88mm 4,其中Aw 为窗口面积;Ae 为磁芯截面积;ko 为窗口填充系数<1,一般取0.4~0.6,此处取0.4;kc 为磁芯截面积填充系数=1;f 为工作频率取350K ;Bm 为饱和磁通密度, PC95材料最大可以选择为3900Gs (100℃),安全起见选择3000Gs ;j 为电流密度,取5A/mm2;η取0.9,Pout 为变压器输出功率,考虑过功率输出取20W 。

此时计算原边匝数为7.8圈,取为8圈。计算气隙长度为0.2mm 。此时可得副边圈数为10匝(输出15V )和3匝(输出5V ), 供电线圈为8匝, 同步整流为2匝(输出15V )和2匝(输出5V )。 6 建模与仿真

方案一的模型现在还没建出来,后续会给出。下面给出方案二的控制仿真模型: 在复频域下,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可等效成如图6.1所示的理论模型,图6.2所示为反激电路电路图。

()s

图6.1 反激电路模型结构图

其中,()v G s 是补偿网络传函,()P A s 是功率级传递函数, 0()V s 输出信号, ()ref V s 为参考电压象函数。

Ro

图6.2 反激电路电路图

(1)功率级()P A s 传递函数

()

11Z esr p DC P

s

A A s

ωω+

=?

+

其中:

()2

11

sec ,,()V V N

in out A DC

P Z esr V V N R C R C

in e

pri L o ESR o ωω-=

?==

????

V e ?是误差放大器的直流基准值,L R 是负载电阻,O C 是输出电容,ESR R 是输出电

容的ESR 电阻。

(2)补偿网络()v G s 传递函数

本文中的单端反激电路所选用的是积分反馈网络,如图6.3所示。

误差放大器

图6.3 反馈网络示意图

反馈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1

v C C G s R C =-

? 

其中C R 、C C 是图6.3中补偿网络的电阻和电容。 (3)参数选择

单端反激电路系统主要参数为:反激变压器变比n=Npri/Nsec=8/10;输入电压Vin=12.5-50V ;输出电压Vout=15V ;输出功率Po=0.072-15W ;峰值电流采样电阻Rs=0.25Ω;输出电容Cout= 10uF ;补偿网络参数Cc=1uF ,Rc=30 KΩ。

(4)复频域下系统

仿真图如图所示,图6.4为复频域下Vout=50V 、Po=0.072W 系统仿真图;图6.5 复频域下Vout=50V 、Po=15W 系统仿真图;图6.6复频域下Vout=50V 、Po=15W 系统仿真图。其中,蓝色曲线是功率级模型曲线,绿色曲线是补偿系统曲线,红色是补偿后系统曲线。表Ⅰ给出了,在输入输出不同条件下的穿越频率和相位裕度。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P h a s e (d e g )

Bode Diagram

Frequency (Hz)

M a g n i t u d e (d B )

图6.4.复频域下Vout=50V 、Po=0.072W 系统仿真图

10

10

10

10

10

10

P h a s e (d e g )

Bode Diagram

Frequency (Hz)

M a g n i t u d e (d B )

图6.5 复频域下Vout=50V 、Po=7.5W 系统仿真图

10

10

10

10

10

10

P h a s e (d e g )

Bode Diagram

Frequency (Hz)

M a g n i t

u d e (d B )

图6.6复频域下Vout=50V 、Po=15W 系统仿真图 表Ⅰ在输入输出不同条件下的穿越频率和相位裕度

补偿后的系统为Ⅰ型最小相位系统,能够跟踪阶跃输入和斜坡输入信号,具有良好地稳定性。

系统补偿后曲线在剪切频率fc附近的斜率都是-20dB/dec左右,所以系统的平稳性良好;但是系统的fc比较低,系统的快速性很慢。事实上,低空载损耗与系统响应速度之间所产生的矛盾,致使了剪切频率低。虽然响应速度较慢,但是超调量小,具有良好的平稳性。

在高频段,补偿后系统曲线在高频段以-20dB/dec下降,所以系统具有抗高频干扰的能力。

7 原理样机存在的问题及结论

根据原理图,按两个方案试制出输出为15W/15V、15W/5V、30W/15V和30W/5V 模块原理样机,测试结果显示,按方案一实现的模块问题较多,按方案二实现的模块除了高低温实验没有做外,其他性能基本达到技术协议上的性能指标。下面简要说明一下方案一存在的问题,15W输出满载时,在输入电压低于40V时,效率在85%左右,而在高于40V时,效率会降低,当输入电压为50V时,效率为80%,分析效率低的原因前面已经叙述,这里不再赘述,解决办法就是减少漏感和降低开关频率,这样会减小损耗,故在下面的实验中拟采用ER18的磁芯,最低工作频率在80KHz,在制作变压器中严格控制漏感。而30W输出存在同样的问题,故会在后面的实验中拟采用ER23的磁芯,最低工作频率也在80KHz。

附录A

方案一电路图:

方案二电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