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保障技术在BZ34_3_5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流动保障技术在BZ34_3_5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流动保障技术在BZ34_3_5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管道工程技术要求 1投标方要保证己方采购的管道、管道、阀门及支吊架质量,至少须满足以下要求: 1.1由投标方负责采购的管道、管件、阀门及管道附件供应商选择应按招标方有关资质报审程序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备案,严格审核制造资质和产品业绩,选择具备资质、业绩良好的供应商。 1.2高温高压汽、水管道系统应选购金属缠绕垫片;润滑油系统、燃油系统应选购金属垫片;发电机氢气及内冷水系统应选购聚四氟乙烯垫片;抗燃油系统O 形密封圈材质必须是氟橡胶材质;对长期不必拆卸的碳钢金属垫片则必须采用1Cr13材质垫片。法兰垫片宜采购工厂成品。 1.3采购法兰连接的阀门时应同时采购配套法兰、螺栓等附件,防止出现法兰外径、螺栓规格不一致等情况;需要加装过渡段的焊接阀门应同时采购过渡段,防止出现接口尺寸或材质不符等情况。 1.4本体疏水、高压抗燃油等管道系统不能选用承插焊接的管件。 2管道、管件、阀门及管道附件入场应报监理验收确认符合如下要求: 2.1生产厂家资质证明、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关键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规格型号、材质、技术参数等符合设计要求。 2.2管道、管件、阀门及管道附件的外观检查,应无裂纹、缩孔、夹渣、粘砂、折叠、漏焊、重皮等缺陷;表面应光滑,无尖锐划痕;凹陷深度不得超过1.5mm,凹陷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管子周长的5%,且不大于40mm。 3阀门及附件使用前,投标方应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对如下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3.1检查阀门填料用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填装方法是否正确;填料密封处的阀杆有无腐蚀;开关是否灵活,指示是否正确;铸造阀门外观无明显制造缺陷。 3.2起隔离作用的阀门,安装前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严密性检验,以检查确认阀座与阀芯、阀盖及填料室各接合面严密。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摘要:油藏工程技术是实现油气田开发方案的重要手段,是决定油田产量高低、采油速度快慢、最终采收率大小、经济效益的优劣等重要问题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我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5个阶段和各自的工艺技术状况,介绍了与我国油藏相适应的5套油藏工程技术方法,指出了采油工程技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油藏工程技术应用发展 油藏工程技术发展阶段 一、探索、试验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初) 1949年9月25日玉门油田获得解放,当时共有生产井48口,年产原油6. 9×104t,再加上延长15口井和独山子11口油井,全国年产原油总计7. 7×104t。1950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玉门油田被列为全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一开始油井都靠天然能量开采,压力下降,油井停喷, 1953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编制了老君庙第一个顶部注气、边部注水的开发方案。为砂岩油藏配套开采上述技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成为全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良好开端。 二、分层开采工艺配套技术发展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陆相砂岩油藏含油层系多、彼此差异大、互相干扰严重,针对这些特点,玉门局和克拉玛依油田对分层注水、分层多管开采进行了探索。60年代大庆油田根据砂岩油藏多层同时开采的特点,研究开发了一整套以分层注水为中心的采油工艺技术。 1、分层注水

大庆采用早期内部切割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开采,采用笼统注水时因注入水沿高渗透层带突进,含水上升快,开采效果差,为此开展了同井分层注水技术。 2、分层采油 发挥低渗透层的潜力进行自喷井分采,可分单管封隔器、双管分采和油套管分采三种形式。 3、分层测试 研究发展了对自喷采油井产出剖面和注水井注入剖面进行分层测试、对有杆泵抽油井进行环空测试、油水界面测试及有杆泵井下诊断、无杆泵流压测试等技术。 4、分层改造 压裂酸化工艺是油田增产的重要措施。 二、发展多种油藏类型采油工艺技术(70年代到80年代) 1、复杂断块油藏采油工艺技术 根据复杂断块油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断层上下盘互相分隔构成独立的开发单元等特点,采用滚动勘探开发方法,注水及油层改造因地制宜,达到少井多产,稀井高产,形成了复杂断块配套的工艺技术。 2、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采技术 潜山油藏以任丘油田为代表,与砂岩油藏完全不同,油气储存在孔隙、裂缝和溶洞中,下部由地层水衬托,成为底水块状油藏。以任丘奥陶系、震旦系油藏为主,初产高、递减快,油田开采中形成了碳酸盐

智能化油气田建设关键技术与前景

【技术】智能化油气田建设关键技术与前景 文/贾爱林郭建林,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引言 随着油气田开发难度不断增加,原有的以专业划分为特点的油气田开发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有新的方案来解决油气田的勘探、评价、开发、调整和管理问题。基于最近几年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油气井的数字化工作,壳牌公司提出了智能化油气田()这一概念并建立了一批智能化油气田,取得了一定效果。 本文介绍智能化油气田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解决方案及建设要点,分析国内外智能化油气田技术差异,以期促进中国智能化油气田建设。 1 智能化油气田及其特点 1.1 智能化油气田的概念与内涵 智能化油气田是指油气田勘探开发进入数字时代,通过不断实施最优化措施,在油气田勘探、评价、开发、调整与管理等工作的全过程中追求产量、最终采收率和效益的最大化。智能化油气田实施主要包括实时监测、模型建立、决策与实施3 个环节。智能化油气田实施过程中重视数字化资料实时采集,充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将其集成在模型中,依靠专家系统的经验和智慧“及时”做出科学决策,研发选用新的、适用的经济技术措施,并将此过程贯穿油气田开发生命周期,进行“持续”最优化。 1.2 智能化油气田起源与意义 借鉴航天航空、汽车工业生产管理与运行系统的工作原理,壳牌公司管理层最早提出了智能化油气田的理念,其运行方式类似现代汽车的发动机:整个发动机是一个封闭系统,大量的传感器与一个计算机诊断系统相连,计算机系统通过传感器接收数据模拟发动机运行,并根据模型即时给出最优化调整,汽车或者汽车工程师则相应自动作出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燃料的有效性。 在上述理念指导下,壳牌公司实施了智能化油气田。首先,智能化油气田是壳牌公司适应日益复杂的油气田地质条件和国际社会新变化的需要。随着优质油气田开发殆尽,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各种类型复杂油气田开发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同时其面临的国际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如国际社会和环境保护要求减少燃烧和排放,油田勘探开发合作对象全球化、多元化,对油气田开发的远程化、全球化管理等等。 其次,建设智能化油气田是提高项目效益、实现不同项目价值最大化的需要。通过实施智能化油气田,可以有效降低新项目风险、解决老油气田资料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确保实现油气田全生命周期价值的最大化。

油气管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功礼王莉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 摘要 近几十年来,中国长输管道技术不断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特别是高凝含腊原油的加热输送、原油热处理及加剂综合处理工艺、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文章简要论述了国内外在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方面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管道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我国油气管道行业应加强对油气输送工艺、油气储存技术、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及配套技术、油气管道运行管理、管道信息管理系统、管道施工技术6 个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世界范围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管道设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评价 世界能源需求的扩大和发展加速了世界长距离油气管道的建设步伐。据统计,2003 年全球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油气管道总长约7.6万km;今后15 年内世界管道的长度将以每年7%的增长率增长,其中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将占据主导地位。未来世界将新增东北亚、东南亚、南美洲3 大输气管网。 原油管道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世界原油管道技术现状 目前原油管道普遍采用密闭输送工艺,出现了冷热原油顺序输送、原油/成品油顺序输送工艺;对高凝、高黏原油采用热处理和加剂处理工艺。降凝剂和减阻剂种类多、效果好、应用普遍;采用环保、高效、节能型管道设备,泵效达85%以上;多采用直接式加热炉,炉效超过90%;运用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仿真系统模拟管道运行和事故工况,进行泄漏检测,优化管道的调度管理;对现役管道进行完整性评价及管理。 例如:美国的全美管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条热输原油管道,全长2 715 km,管径760 mm,全线采用计算机监控和管理系统(SCSS)。在控制中心的调度人员通过计算机可实现管道流量、压力及泵、炉、阀等设备的自动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可完成泄漏检测、定位、设备优化配置、运行模拟等功能。 2世界原油管道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盛产含蜡黏性原油的大国,都在大力进行长距离管道常温输送工艺的试验研究。随着含蜡高黏原油开采量的增加以及原油开采向深海发展,各国都特别重视含蜡高黏原油输送及流动保障技术研究。挪威、法国、英国、美国等石油工业发达国家在含蜡高黏原油流变性及其机理、管道蜡沉积预测等方面达到很高水平,并将带来应用技术的新突破。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核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论述题:从以下6个题目中选择3个题目进行论述,每题不少于800字。(总分100分) 1、详细论述油气田开发的方针和原则,以及编写油气田开发方案涉 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提示:参见教材第二章,重点说明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过程中涉及到的八方面内容。 答:油田开发方针和基本原则 我国油田勘探开发应遵循的方针是: 少投入 多产出 确保完成国家原油产量总目标 具体遵循的原则是: 1、在详探的基础上尽快找出原油富集规律,确定开发的主要油层, 对此必须实施稀井广探、稀井高产和稀井优质的方针。尽快探明和建设含油有利地层,增加后备储量和动用储量 2、必须实施勘探、开发、建设和投产并举的方针,即边勘探、边建 设、边生产的方针 3、应用在稀井高产的原则下,实行早期内部强化注水,强化采油, 并且向油层展开进攻性措施,使油田长期高产稳产。

油田开发的核心是采油和采气 一个含油构造经过初探发现具有工业油流以后,接着就要进行详探,并逐步深入开发,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实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资,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生产结束。 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经历三个阶段 1、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包括详探、开发实验等选取代表性的面积, 选取某种开发方案,提前投入开发,取得经验,指导全油田的开发工作。主要任务是研究主力油层的分布,厚度和储量,孔隙度的大小和非均质的情况井网研究、生产动态规律研究确定合理的开采工艺 2、开发设计和投产,其中包括对油层的研究和评价,全面布置开发 井,注采方案和实施。 3、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不断完善,由于油气埋藏在地下,客观 上造成了在油田开发前不可能把油田的地质情况都认识得很清楚,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油田投产后,会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原来估计不到的问题,使其生产动态与方案设计不符合,加上会出现对原来状况估计不到的问题,使其生产动态与开发方案设计不符合,因而我们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就必须不断地对开发方案进行调整。

油气田开发方向——未来五大关键技术

油气田开发方向——未来五大关键技术 1、高含水中后期油藏表征与剩佘油监测技术 ⑴技术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已开发油田的主体正进人高采出程度和高含水阶段,在近期如无新的储层发现,还需靠老油田的稳产、提高采收率来支持发展。确定老油田持续发展的技术是发展改善注水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还是发展提高驱油效率的三次采油技术,确定从二次采油向三次采油转变的最佳时机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⑵技术难点 关键技术难点是:井间储层特性和油气分布的直接测试技术少、精度不够。 ①缺少剩余油直接监测技术。 ②在陆相沉积储层纵横向非均质十分严重情况下,横向预测的方法很难测准。 ③单学科独立运做,难以形成多学科集成化地质建模与表征。 ⑶主要研究内容: ●高含水后期水淹层测井与过套管测井技术; ●四维地震、井间地震、VSP技术; ●井间电磁波技术;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多旋回油层等时对比技术; ●薄差层及低阻油层识别技术; ●沉积微相,低幅构造研究与油层非均质性井间预测技术; ●剩余油饱和度综合反演预测技术。 2、提高水驱采收率新技术 ⑴技术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 ①绝大部分油冂采用注水开发。 ②大部分注水油田进人中高含水期,但仍是主力产油区。

③生产面临严峻挑战—急需提高老区油田采收率。 ◆已开发的油田产量明显出现递减; ◆“控水稳油”难度不断加大; ◆储采平衡系数下降; ◆新区未能达到计划指标。 ⑵技术难点:如何准确地描述剩余油的分布, 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⑶主要研究内容: ①高含水期油藏开采特点及二次采油转三次采油的界限 和时机; ②高含水期油藏高效开采的成熟技术优化集成方法; ③油藏整体深度调驱技术; ④复杂结构井(包括老井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 ⑤注空气低温氧化技术。 3、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技术 ⑴技术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 低渗透油藏储量在近年来在已探明储量中占60%~70%的比例。预计今后所找储量也是这个趋势。低渗透油田将成为长期支持我国石油产能建设和产量增长的主要力量。 ⑵技术难点: ①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裂缝网络不清,储层描述不确切, 造成储量计算困难,开发井难布,严重影响开发生产。 ②油气水在储层中的渗流机理和规律不清。 ③预防储层伤害。 ④低渗透油气藏改造技术。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学习中心:_姓名:_学号:_ 一、题型 本课程考核题型为论述题,10选5题。每题20分,试卷总分100分。 二、题目 1、论述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则。 提示:参见教材第一章,结合自己的理解全面阐述生产试验区的各项内容。2、详细论述油气田开发的方针和原则,以及编写油气田开发方案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答:油田开发方针和基本原则 我国油田勘探开发应遵循的方针是:少投入;多产出;确保完成国家原油产量总目标。 具体遵循的原则是: 1、在详探的基础上尽快找出原油富集规律,确定开发的主要油层,对此必须实施稀井广探、稀井高产和稀井优质的方针。尽快探明和建设含油有利地层,增加后备储量和动用储量 2、必须实施勘探、开发、建设和投产并举的方针,即边勘探、边建设、边生产的方针 3、应用在稀井高产的原则下,实行早期内部强化注水,强化采油,并且向油层展开进攻性措施,使油田长期高产稳产。 油田开发的核心是采油和采气 一个含油构造经过初探发现具有工业油流以后,接着就要进行详探,并逐步深入开发,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实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

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资,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生产结束。 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经历三个阶段 1、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包括详探、开发实验等选取代表性的面积,选取某种开发方案,提前投入开发,取得经验,指导全油田的开发工作。主要任务是研究主力油层的分布,厚度和储量,孔隙度的大小和非均质的情况井网研究、生产动态规律研究确定合理的开采工艺 2、开发设计和投产,其中包括对油层的研究和评价,全面布置开发井,注采方案和实施。 3、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不断完善,由于油气埋藏在地下,客观上造成了在油田开发前不可能把油田的地质情况都认识得很清楚,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油田投产后,会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原来估计不到的问题,使其生产动态与方案设计不符合,加上会出现对原来状况估计不到的问题,使其生产动态与开发方案设计不符合,因而我们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就必须不断地对开发方案进行调整。 油田开发的整个过程也就是一个对油田不断重新认识及开发方案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在编制开发方案时,应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作出具体规定 1、确定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 一个油田必须以较快的速度生产以满足国家对石油的需要。但同时对稳产期或稳产期采收率有明确的规定。它们必须以油田的地质条件和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开发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一般的稳产期采收率应满足一个统一的标准,即大部分的原始可采储量应在稳产期采出来。 2、规定开采方式和注水方式 在开发方案中必须对开采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是利用什么驱动方式采油以及开发方式如何转化(如弹性驱转溶解气驱再转注水、注气等)。如果决定注水,应确定早期还是后期注水,而且还必须明确注水方式。 3、确定开发层系 一个开发层系,应是由一些独立的上下有良好隔层,油层性质相近,驱动方式相近,并且具有一定储量和生产能力的油层组合而成。每一套开发层系应用独立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附件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2017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2016年11月

课题1、低渗、特低渗油藏水驱扩大波及体积方法与关键技术 1、所属项目攻关目标 课题所属项目为“低渗-超低渗油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项目“十三五”攻关目标为:围绕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和储量动用程度两大技术瓶颈,创建体积改造条件下渗吸驱油理论和功能水驱提高采收率等新方法;攻克缝网匹配立体井网加密调整、水平井重复体积改造和有效补充能量等关键技术;发展完善堵水调剖和精细注水等关键工艺技术和复杂油藏水平井穿层压裂等关键技术。 2、课题攻关目标 突破低渗、特低渗油藏应力场和动态裂缝的有效预测与定量表征,创新发展离散裂缝数值模拟新方法,定量评价裂缝和基质非均质双重作用下的剩余油分布及水驱潜力,形成缝网匹配立体井网加密调整与精细注采调控技术,建立不同类型低渗透油藏水驱扩大波及体积的开发模式。 3、课题考核指标 形成低渗、特低渗油藏裂缝网络和应力场表征技术,发展三维动态离散裂缝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不同类型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形成缝网匹配立体井网加密调整技术、利用裂缝的精细注采调控技术、基于缝控开发单元的注水技术,提出水驱扩大波及体积模式。通过现场试验,在试验区裂缝与剩余油认识与监测资料符合率90%以上,采收率在“十二五”末基础上提高3-5%。 4、经费预算及来源 课题拟申请中央财政资助1200万元,配套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 1 —

课题2、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新方法与关键技术 1、所属项目攻关目标 课题所属项目为“低渗-超低渗油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项目“十三五”攻关目标为:围绕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和储量动用程度两大技术瓶颈,创建体积改造条件下渗吸驱油理论和功能水驱提高采收率等新方法;攻克缝网匹配立体井网加密调整、水平井重复体积改造和有效补充能量等关键技术;发展完善堵水调剖和精细注水等关键工艺技术和复杂油藏水平井穿层压裂等关键技术。 2、课题攻关目标 针对我国低渗透油田地质特点、开发形势和重大技术瓶颈,研发特低渗透油藏功能性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和水气分散体系提高采收率技术,研制适合低渗-超低渗油藏的新型化学驱油剂体系,为典型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3、课题考核指标 形成适合典型低渗油藏的功能性水驱提高采收率新方法,室内评价提高采收率5~10%;形成针对典型油藏条件的气水分散驱油体系,完成现场注入工艺设计,室内评价提高采收率5~8%;研制适合特低渗油藏新型驱油用化学剂体系,室内评价提高采收率指标较水驱提高5~10%。申报发明专利8-10项。 4、经费预算及来源 课题拟申请中央财政资助1100万元,配套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2 —

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2014年5月8日

目录 1 外检测方法 (4) 1.1 管道本体检测 (4) 1.1.1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 (4) 1.1.2 射线检测法 (6) 1.1.3 涡流检测 (8) 1.1.4 瞬变电磁检测技术(TEM).. 8 1.2防腐层及阴保系统检测 (9) 1.2.1 多频管中电流测试法(PCM)9 1.2.2 密间距电位测量方法(CIPS) (10) 1.2.3 标准管/地点位检测技术(P/S) (10) 1.2.4 皮尔逊监测技术(PS) (10) 1.3 泄漏检测 (11) 1.3.1 光纤检测法 (11) 1.3.2 声频检测法 (12) 1.3.3 液体浓度检测法 (12) 1.4 其他 (13) 2 内检测方法 (15) 2.1 漏磁检测技术 (16) 2.1.1 轴向磁场检测技术 (16) 2.1.2 横向磁场检测技术 (16) 2.1.3 螺旋磁场检测技术 (17) 2.2 超声检测技术 (18) 2.2.1 相控阵超声波检测器 (18) 2.2.2 弹性波管道检测器 (20) 2.2.3 基于电磁超声的管道检测器21 2.2.4 适用于气体管道检测的超声波

腐蚀检测器 (22) 2.3 多种内检测方法的结合应用 (23) 3 结束语 (24) 参考文献 (25) 长输管道在服役时主要受到内、外两个不同环境的腐蚀,内部环境的腐蚀主要指管道运输介质石油和天然气中的H2S、Cl- 及H2O 引起的腐蚀,此外还有管道内应力等引起的腐蚀。一般采用清理管道以去除污物或者往输送介质中加入缓蚀剂等措施来减缓内腐蚀。外腐蚀一般因管道涂层/防腐层破坏、土壤腐蚀等造成,管道外腐蚀检测一般是检查涂层/防腐层及阴极保护防腐系统。根据管道检测实施部位的不同,可将管道检测技术分为外检测技术和内检测技术两大类。 1 外检测方法 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管道外检测又可分为管道本体检测、防腐层及阴保系统检测以及泄漏检测。 1.1 管道本体检测 1.1.1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 超声导波检测系统是利用探头上的压电陶瓷等材料和管壁紧密结合,激发出低频超声波信号,在钢管中的频率范围为5~60kHz,传播速度为3260m/s,声波从固定在管道周围的探头环发射[1]。与传统的超声波检测相比,超声导波技术具有突出特点:一方面,在结构的一点处激励超声导波由于传播路径衰减小的特性,可以沿构件传播多

海洋油气田开发审批稿

海洋油气田开发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中国海洋油气田开发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现状 中国近海大陆架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7个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60多个含油、气构造,已评价证实的油、气田30个,石油资源量8亿多吨,天然气1300多亿立方米。其中,石油储量上亿吨的有绥中36—1(2亿吨),埕岛(1.4亿吨),流花11—1(1.2亿吨),崖城13—1气田储量800—1000亿立方米。按照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石油资源评价结果,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6万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0%。而当时中国海洋石油探明程度为12%,海洋天然气探明程度为1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上述中国海洋的油气资源中,70%又蕴藏于深海区域。 近海油气勘探开发 自2005年来,我国近海油气开采勘探进入高速高效发展时期。尽管勘探工作一度遭遇了挫折,但长期的研究和勘探实践均表明中国近海盆地仍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因此,我们转变了勘探思路, 首先鼓励全体人员坚定在中国近海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信心,并以此为指导思想, 加大了勘探的投入, 狠抓了基础研究和区域评价, 通过科学策和合理部署, 依靠认识创新和技术进步, 勘探工作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并取得了显着成效。 2005 年以来, 共发现了 20余个大中型气田, 储量发现迅速走出了低谷, 并自2007年以来达到并屡创历史新高, 步入了高速、高效发展的历史时期, 实现了中国近海勘探的再次腾飞。其中, 渤海海域以大面积精细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 通过区域研究, 对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特征的全面再认识促成了储量发现的新高峰; 南海东部的自营原油勘探获得了恩平凹陷和白云东洼的历史性突破, 有望首次建立自营的独立生产装置; 南海西部的天然气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肈腿薇螅芀莄薃螄羀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xzCK7。 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14、含油气盆地——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富集为工业油气藏的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表面曾经不断沉降,接受沉积的洼陷区域。LbauT。 15、异常地层压力——地层压力是作用于地层孔隙空间流体上的压力。正常地层压力可由地表至地下任意点地层水的静水压力来表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通常我们把背离正常地层压力趋势线的底层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 16、岩心收获率——岩心长与取心进尺之比的百分数,即岩心收获率=岩心长度/取心长度X100%。

油气田开发技术进展

油气田开发技术进展 一、油气田开发的过程描述 油气田开发是一个不断重复、完善、探索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科学探讨系统,其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震勘探阶段:这个阶段人们通过投入巨大的资金发现油气藏。主要是通过打第一口探井,进行试井分析,初步落实油气藏; 二是评价阶段,通过获得评价井的资料,经过现代试井测试与分析,落实油藏储量、面积的大小和产能等。 三是投入开发阶段:主要是进行开发方案设计,部署开发井,大规模的投入石油开采。 四是调整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开发技术,不断的调整开发方案,获得最大产量。 二、油气田开发的特点 油气田开发具有如下的特点: 油气田开发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改变油藏生产使之更符合生产的过程。 油气藏是流体矿场、必须将其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 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每一口井的双重作用即生产与信息的作用。 油气田开发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工程。 三、我国油气田的基本特点(六类) 1、中、高渗透性多油层砂岩油藏---大庆

储层特点:渗透性好,层多、层薄 开发特点:合层开采、分层开采 2、稠油疏松砂岩油藏---辽河 储层特点:埋深浅、渗透性好 流体特点:流体粘度高、难于流动 3、裂缝--孔隙性碳酸岩底水油藏--华北 储层特点:存在裂缝、产量高 开发特点:水往裂缝中窜、采收率低 4、复杂断块油藏---华北 储层特点:储层小、储量低 开发特点:很难形成井网 5、低渗砂岩油气藏---长庆、四川德阳新场气体 储层特点:渗透率很低、自然产量很少 开发特点:开发前先进行压裂 6、裂缝--孔隙砂岩油藏---吉林油田 储层特点:既存在孔隙、又存在裂缝 开发特点:既要利用裂缝又要避免裂缝带来的危害。 四、油气田开发工程目前面临的难题 1、新发现的油田多为低渗透、难动用。 目前在东部和西部发现的油田中,一般都是低渗透、难动用的储量,目前新发现的油田,有80%以上都是这类储量。 2、老油田开发处于高含水期,含水率达到80%以上,有的达到90%

华东《油气田开发地质学》2019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

------------------------------------------------------------------------------------------------------------------------------ (多选题)1: 从地质发展的观点看,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可以是()。 A: 油源区附近长期继承性的长垣带 B: 盆地内部的斜坡带 C: 与同生断层有关的滚动背斜带 D: 环礁型生物礁带 正确答案: (多选题)2: 下列给出项中,()是油层对比的成果图。 A: 栅状图 B: 岩相图 C: 小层平面图 D: 油砂体连通图 E: 古地质图 正确答案: (多选题)3: 世界各国许多油气田中普遍存在异常地层压力,下列()作用可能形成异常地层压力。 A: 泥页岩压实作用 B: 粘土矿物脱水 C: 有机质生烃 D: 渗析作用 E: 构造作用 正确答案: (多选题)4: 油层划分和对比的主要依据有()等。 A: 岩性特征 B: 储集单元 C: 地球物理特征 D: 沉积旋回 正确答案: (多选题)5: 下列给出条件中,()是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的所需参数。 A: 有机质丰度 B: 有效孔隙度 C: 累积产气量 D: 含油面积 正确答案: (多选题)6: 连续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层和储集层在时间上连续沉积,两者直接接触,下列()均属于连续生储盖组合。 A: 不整合型 B: 断层型 C: 指状交叉式 D: 上覆式 正确答案: (多选题)7: 岩性遮挡油藏原来埋深适中,具有一定的压力,后因断裂作用下降,其原始压力仍保存下来形成()。 A: 低压异常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烃源岩 2、盖层 3、岩性标准层 4、沉积旋回 5、地温梯度 6、含油气盆地 7、圈闭 8、石油 9、油气田10、孔隙结构11、可采储量12、井位校正 13、压力系数14、滚动勘探开发 二、填空题 1、石油主要由等五种化学元素组成,通常石油中烷烃含量、溶解气量、温度,则石油的粘度低。 2、形成断层圈闭的基本条件是断层应具有,并且该断层必须位于储集层的方向。 3、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特征; 4、压力降落法是利用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参数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的方法。因此,利用压力降落法确定的天然气储量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常规油气田勘探的程序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阶段。 6、油气有机成因论认为,生成油气的原始沉积有机质随埋深的增加、古地温的升高进一步转化成大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大量生成液态烃。 7、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和产出油气,其原因在于具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特性。 8、石油的非烃类化合物组成分为、、等三类。 9、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分布位置在不整合面,裂缝性油气藏的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 为。 10、依据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比法进行油层对比时,先利用_______________、其次利用_____________ 后,利用_______________,最后连接对比线,完成对比剖面图。 11、在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上可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模式,它们可以反映地下沉积和构造地质信息。 12、依在陆相湖盆的坳陷内,油气成藏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方面的基本地质条件。 13、岩性遮挡油藏原来埋藏较深,具有一定的压力,后因断裂作用上升,其原始压力仍保存下来形 成。若已知辛3井钻遇L油层顶面的标高为-1750m,钻遇断点的标高为-1702m,那么该井钻遇了断层盘的L油层。

油田开发地质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或生油气母岩)。 2.盖层: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称为盖层。 3.岩性标准层:是指且有岩石特征明显、岩性稳定、厚度大小、分布广泛等区域性对比标志的岩层。 4.沉积旋回:(或称韵律)是指垂直地层剖面上具相似性的岩石有地重复出现。 5、地温梯度:在地表上层(深约20~130m)之下,地温随埋臧深度而有规律的增加,现将尝试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 6、含油气盆地: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地壳上那些曾经稳定下沉,并接受了巨厚沉积物的统一沉降区称为沉积盆地。在沉积盆地中,如果发现了且有工业价值的油气田,这种沉积盆地就可视为含油气盆地。 7、油气藏:在地下岩层的运移过程中,当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形态阻止油气进一步运移时,油气就会在圈闭中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 8、异常地层压力:在正常压实条件下,作用于隙流体内的压力即为静水柱的压力。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通常,我们把偏离静水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或称为压力异常。 9、岩心收获率: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10、断点组合::在相同方向的测线上,断点性质,落差及断层面产状应该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同一断层,其所断开的地质层位应该相同或沿某一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同一断层沿走向方向各区段的断距相近或有规律地变化。同一断块内地层的产状变化应有一定的规律;区域大断裂其走向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 11圈闭: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一各场所。 12、石油:是储存于地下岩石空隙(孔、洞、缝)中的、天然生成的、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 的可燃有机矿产。 13、油气田:指受单一局构造、地层岩性因素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臧、气臧、油气臧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受某一局部或地层性因素控制的范围内只有油臧,称为油田;只有气臧,称为气田。 14、孔隙结构:就是指孔隙和喉道的几何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连通的关系,是影响储集岩渗透能力的主要因素。 15、折算压力:折算压力系指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可利用静水压力公式导出。为了对比油臧上各井头的大小,应将所有的井都折算到同一个基准面上。 16、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氧化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7、油气初次运移:从指油气自烃源岩向储集层或运载层中的运移。 18、储集单元: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划分与对比中,将这种在剖面上按岩性组合划分的、能够集体与保存油气的基本单元称为念念单元。 19、压力系数指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的比值。压力系数>1.2------高压油藏 20、可采储量:是指从油气地质储量中可采出的油气数量。按其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分为七类(预测储量是内蕴经济的,不划分经济可采储量。 21、滚动勘探开发:是指对于复式油气聚集带(区)或复杂油气田,从评价勘探到油气田全面投入开发阶段,在采取整体控制的基础上,勘探一块,开采一块,评价勘探与油田开发紧密结合、交叉进行的一套工作方法。 1、岩浆——指地内深处高温、高压、富含挥发组分的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 2、岩浆岩——指岩浆侵入到地壳或喷出地表逐渐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油气田开发课程设计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今年我们学习了《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这门课程,收获颇多,对于油气田开发地质的整体有了个基本了解与掌握,《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平时的系统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静、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开发地质学的课程设计活动,可进一步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处理油田实际地质资料和分析解决勘探开发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开发地质学理论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是认识油气田(藏)地质特征、搞好油气田(藏)开发的基础以及优化油藏管理的重要地质依据。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开发储层评价、油藏评价与开发可行性分析、开发动态监测、及开发过程中的地质效应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油田实际资料的分析研究,使学生经受实际科研锻炼,深化地质认识,提高科研能力,基本掌握油田开发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等。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 (1)油藏储层特征分析 (2)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3)油藏压力分析及油水界面确定 2.提供资料: (1)W油田井位分布底图(图1) (2)W油田C储层连井剖面测井曲线(图2及附图片7个) (3)W油田C油藏储油层综合数据表(表1) (4)W油田C油藏产量综合数据表(表2) (5)W油田C油藏某注采井组生产数据表(图3、表3) (6)某油藏剖面及压力测试结果(图4) 三、基本要求 1.依据W油田连井剖面测井曲线,完成C储层横向追踪对比,编制岩相横剖面和油藏横剖面图,分析储层连通变化及油水分布特征,分析沉积微相及测井相。 2.依据对实验分析成果的统计整理,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及层内非均质性。 3.编制W油田C油藏顶面构造图、砂岩厚度图、油层有效厚度图、含油饱和度等值线图、渗透率等值线图等;分析油藏构造特征、储层与油层厚度展布、以及物性与含油性的平面变化;分析储层非均质性及其空间分布与连通情况;分析油藏油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4.绘制油藏油、水产量及含水率变化曲线,分析低渗油藏产量及含水率曲线变化特征及可能的变化原因;划分开发阶段;分析开发效果。 5.求注采比、累计注水量和累计产液量;绘制注采井组注采曲线,分析单井产量变化原因及注水效果;分析井组注采效果、主要水推方向及可能影响因素等。 6.分析油藏压力的分布变化特点;由已知条件推导油水界面深度及压力计算公式,加深对油藏及压力概念的理解。 7.编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制作汇报多媒体。 课程设计内容一:油藏及其储层地质特征分析 一、目的要求:

油气田开发方案

油气田开发方案 油气田开发方案是在油气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油藏工程、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地面建设工程的充分研究后,使油气田投入长期和正式生产的一个总体部署和设计。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油气田地质、储量计算、开发原则、开发程序、开发层系、井网、开采方式、注采系统、钻井工程和完井方法、采油工艺技术、油气水的地面集输和处理、生产指标预测及经济分析、实施要求等。在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阶段后,需要根据具体要求编制油田开发调整方案。 油气井的钻井技术 地下油气资源通常都埋藏在地表以下几百、几千,甚至近万米深的各种岩层内。为了勘探开发这些油气资源,必须从地面或海底建立一条条直达地下油气藏的密闭通道。这种细长的密闭通道,有的与地面垂直,有的要定向弯曲伸向不能垂直钻达的油气藏,有的还要在油气藏内沿一定方向水平或弯曲延伸。这就在地下的三维空间内,构成了直井、定向井、水平井井或多分支井等多种形态的油气井。因此,钻井工程是勘探开发地下油气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扩大油气储量和提高油气田产量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钻井、固井、完井和测井等多种工程技术,涉及地质学、岩石矿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力学、机械工程、系统工程和遥感测控等各种学科。 油气井钻井工程中主要包括主要关键技术有井眼控制技术、井壁失稳和井下压力控制技术、高效破岩和洗井技术、钻井污染和油气层保护技术等。在油气井工程中,完钻井深在4500~6000米的井一般称为深井,完钻井深超过6000米的井称为超深井。目前世界上已钻成多口超深井,前苏联已钻达的井深为12200米,阿根廷海上一口大位移井的水平位移达11000多米。中国南海东部石油公司1997年在南海东部海域钻成一口完井深度达9238米、水平位移达8062米的高难度大位移井。

流动保障中水合物的预防

1?前言 管道中的严重段塞流、水合物、结蜡以及凝管等都是流动保障中会出现的问题。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流动保障(Flowassurance)”的概念和研究技术路线是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和各要素的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管道系统的流动性,实现一体化的流程保证所有相关的技术指标。到目前为止,流动保障安全技术仍然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 2?流动保障面临的问题 现在油气集输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气体水合物在高压低温环境下容易形成;②输送高粘原油的管道,易结蜡和沥青质沉积;③管道距离较长时,管内摩阻出现异常,导致流量降低,造成安全隐患;④管线停输后再启动困难;⑤管道的高程起伏较大,容易出现段塞流,压力易震荡,损坏分离设备等。目前,国外公司开展的管道流动保障技术的研讨主要包括多相流、析蜡点和水合物抑制技术等。 3?正常工况下水合物的生成预测及预防 3.1?水合物的生成 已发掘的化石能源的总储量不到全世界的天然气水合物的一半,约为2.1×1016立方米。天然气水合物的客体分子主要是甲烷,是一种优质、高能量、安全的能源。在水合物中,水分子看成主体,通过氢键产生不同的笼型。而气体分子作为客体被包在笼中,一个笼子能且只可包一个客体分子。由于主客体分子相互作用,使之产生稳定的构造。 天然气水合物只有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形成。天然气容易形成气孔,温度和压力波动强烈干扰,形成结晶中心。一般来说,高压和低温都很容易产生水合物,而天然气的输送处于压力波动状态,而小颗粒是水合物形成的条件。天然气不同组分生成水合物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是不同的。当压力恒定时,如果温度满足,水合物就会出现;如果温度不满足,水合物就会分解或形成新的水合物。当温度恒定时,必须有一定的压力条件才能生成水合物,否则就不会产生水合物。 在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随着油藏所处海域水深的增大,油气集输系统中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风险越大,对整个集输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地威胁。由于井筒和海底管线的高压低温特性,水合物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长距离海底管道中。在正常开发和生产中,底部没有水合物形成的危险。在管道输送条件下,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管道内仍可能形成水合物聚集,造成管道堵塞问题。 管线出现堵塞问题,阻碍流体外输,影响了深水油气井的正常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油气井压力降低,产量、温度、压力等参数发生变化。此过程中,阀门、三通及部分地势较低的管线处极易出现水合物。水合物出现后,由于水合物晶核随流体的流动,晶核聚集在一起,慢慢变大,最终导致水合物堵塞管线。管道直径越小,水合物堵塞的风险越大,容易使出口位置受阻,如果局部堵塞,会导致测量偏差,而管道会引起水合物快速堵塞。并且,已经发生的水合物堵塞很难解堵。 3.2?深水油气集输管线水合物防治措施 管道中水合物的有效防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某些管线在正常生产工况下不太会有产生水合物的可能,但为了应对因事故或人为原因造成的停输再启动等的特殊工况下可能存在的水合物生成风险,所以必须研究集输管线的水合物防治方法。深水集输管道水合物控制方法分为热力学抑制法和动力抑制法两大类。 目前最常用的是热力学水合物抑制剂,它是通过加热、减压或脱水的原理起作用,或借助于热力学抑制剂,使集输系统的热力学条件没有水合物形成。目前一般的抑制方法是注入甲醇、乙二醇等热力学抑制剂。由于甲醇具有的毒性及挥发性,使得其气相损失大,不易再生,且不便于在海上平台储存,所以在深水油气集输系统中多采用贫乙二醇。与甲醇相比,乙二醇具有无毒、低挥发性、可循环利用等一系列优点。乙二醇注入方式的选择影响着抑制效果和抑制剂的用量。现在广泛使用的注入方式包括自流式和泵压配送注醇阀式。自流式是指抑制剂在重力作用下滴入管道,自流式的优势在于所需设备简单,缺点在于不能控制注入量,不能实现连续注入,注入的抑制剂无法与流体均匀混合,会影响抑制效果。泵压配送注醇阀式是靠注射泵和注射阀把抑制剂加入管道,与自流式相比,泵的压力分配阀式可实现连续注入和控制流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大流量雾化效果差,压降在一些局部偏大。 流动保障中水合物的预防 王喆?包晗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流动保障”是国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的概念,它的意义是“在周围各种条件下,在整个油田发掘期内,将石油经济的发掘出来并运送到处理的设备”。涉及管道区域可形成水合物预测和水合物封堵管线的预防和措施等。 关键词:流动保障?水合物?水合物抑制剂?水合物预测 Abstract:Flow assurance?was?a?concept?raised?by?foreign?countries?in?1990s.It?is?the?meaning?of?in the whole oilfield excavation period, the oil economy developed and delivered to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around the various conditions.?It?mainly?involves?the?prediction?and?prevention?of?hydrate?formation?in?the?pipeline?area?and?the?prevention?of?gas?hydrate?plugging?pipelines?and?countermeasures. Keywords:Flow?assurance;hydrate;hydrate?inhibitor;hydrate?prediction (下转第208页) 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