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

第一类:第几与第几之间有几人?几只动物?

例如:小明与小华排队买票,小明排第3,小华排第8,两人之间有几人?

算式解答:8-3-1=4(人)

最后减的1是减去小华

图形解答:○○○○○○○○

1 2 3 4 5 6 7 8

小明小华

红色圆圈就是小华与小明之间的人,“之间”的意思不包括小明与小华

第二类:今天星期几,再过几天,推迟几天,是哪一天?

例如:今天星期二,再过4天就是我的生日了,我的生日是星期几?算式解答:2+4=6

直接用所给的星期数加推迟的天数即可

第三类:从第几页读到第几页,一共读了几页?

例如:小丁今天从第4页读到第10页,小丁今天读了几页?

算式解答:10-4+1=7(页)

他读的是第4、5、6、7、8、9、10共7页,这种题型可以让孩子数一数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来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书多几的问题,通过摆学具等实际操作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生活经验,提出新问题,通过操作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剩下的就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从而用减法算得道理。 【学情分析】计算基础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经验基础是生活中比较两个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多几个或少几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 2、通过观察和操作,渗透“一一对应”及“比较”的思想、方法,帮助理解掌握“同样多”与“多的部分”并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通过摆一摆、分一分、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4、经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练习 二、游戏导入 1.摆一摆,说一说。 师:第一行摆5个圆形纸片,第二行摆和第一行同样多的三角形纸片。边摆边想:怎样摆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呢? 师:我一眼就看出这位同学摆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不用数就看出来了,你看出来了吗? 师:原来他是一一对应着摆的 师:这样摆好吗,你们都是这样摆的吗?不是赶紧调整一下吧!接下来,请大家按照刚才的摆法再摆一摆,摆的三角形纸片要比圆形纸片多4个。 师:大家都会用一一对应的摆法来摆,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发现谁多谁少。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 三、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21页例6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预设1:小华和小雪一共套中几个? 2: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3: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师: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求一共,用加法,今天我来解决第2个问题,请同学们讲信息和问题合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1)动手操作,理解题意。 师:你能说说这个问题是谁跟谁比吗?(小华跟小雪比) 谁多?谁少(小华多、小雪少。) 师:为了进一步清楚地知道“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下面我们可以通过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八单元解决问题》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义务教材是在六年制六册教学连乘连除应用题。现在不在分类型、分步数编排应用题,除了与计算结合进行编排外,还设立了这样的单独单元来教学,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解应用题:关注结构分清条件问题(表格式)―――算式 解决问题:关注情境理解情节内容(图画式)―――算法 三、编排特点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解决问题,《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

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本单元教材努力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条件。 首先,教材以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展示实际活动中的计算问题。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教材从学校生活选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教材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练习二十三中16道习题,反映多方面的具体情境和问题。有小学生自己的活动事例,跑步锻炼、游泳、贴照片、划船;有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家庭产生垃圾、一座楼房里的住户、一家人去参观,儿童剧场的演出......还有餐饮服务、运输、整理图书、饲养猩猩、啄木鸟和青蛙捉害虫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各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使学生多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5 【课程标准描述】 1.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多角度观察、对比、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会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会说出解题的思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解题方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通过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会说出解题的思路。 【评价活动方案】 1.在观察座位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中,计算师生人数的过程,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师生讨论租的车是否坐得下,以评价学习目标2。 3、在练习中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7= 3×4= 9×6= 5×6= 4×8= 5×9= 2×8= 3×7= 7×6= 5×4= 6×8= 9×3= 2.二年级(1)班有45个小朋友,老师准备了42本笔记本,每人发一本,够吗?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评价目标1) 教师:二年(1)班的同学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在租车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好吗? 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出示例题 数学信息: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能坐下吗?

第5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2例5,完成教科书P15“练习二”中第13~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购物中的折扣问题,进一步巩固折扣的计算方法,能理解并正确计算不同优惠形式的折扣。 2.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的过程,能选择购物方案,并能充分解释方案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丰富购物经验。 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销售方式的正确含义,能正确计算出优惠后的价格。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方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起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师: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提高销售量,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 【学情预设】学生举例:①打折销售;②有奖销售;③返券或返现金促销…… 师:购物优惠的形式有很多种,哪种最实惠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关于生活中的“促销”问题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觉形成“到底哪家的便宜”的问题意识。 二、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优选购买方案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了解商场的一些促销方式,并理解其实际含义。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2例5。 教学笔记 (1)阅读理解题意。 师: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找到“A商场打五折销售”和“B商场按‘每 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一件裙子“标价230元”。 师:怎样理解“每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学情预设】预设1:商品价格超过100元,一共减50元。 预设2:每满100元减50元,就是每个100元都减50元,不 满100元的不减。 师:你同意哪种说法?(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经过讨论,我们确定第二种理解是正确的。“每满100元 减50元”的意思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 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2)独立解答。 【学情预设】预设1:230×50%=115(元),230-50=180(元),115 <180,选择A商场更省钱。 预设2:230×50%=115(元),230-50×2=130(元),115<130,选择A 商场更省钱。 预设3:230×(1-50%)=115(元),50×2=100(元),100<115,选择A 商场更省钱。 (3)展示交流。 师:你同意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种方法是错误的,每满100元减去 50元,230元里面有2个100元,应该减2个50元。 预设2:第二种是正确的,总价里有2个100元,所以从总价 里减去2个50元。

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79例6 【课程标准描述】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目标】 1. 通过游戏活动,经历捕捉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 借助已有认知经验,通过尝试、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正确解答相关的简单问题。 3.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游戏活动,经历捕捉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解答相关的简单问题。 【学习难点】通过尝试、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评价活动方案】 1. 通过游戏、观察主题图,关注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评价目标1。 2. 通过尝试、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关注学生数数、画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与归纳,以评价目标2。 3. 通过巩固深化、学习目标检测,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游戏,看看我是第几?(评价目标1★) 教师找两组学生(10人)站成一列,然后报数:1、2、3、4、5、6、7、8、9、10 问:谁排在第1位?谁排在第2位?……谁排在第10位? 第3和第6位小朋友之间有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79页主题图。(评价目标1★) ⑴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⑵理解“第10”、“第15”、“之间”的含义。 2.尝试探究: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评价目标2★) ⑴同位合作探究。

⑵汇报交流:①数数法。 ②画图法。 ⑶教师小结。 三、巩固深化(评价目标3★) 教科书第79页“做一做”。 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答的呢?把方法和同位交流一下。【学习目标检测】 1.教科书第81页6题。 2.教科书第81页5题。

表内乘法(二)例5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多角度观察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如何分析、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教师:二年一班的同学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在租车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好吗? 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出示例题 师:指名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数学信息: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 问题:租这辆车是能不能坐下? 设疑:知道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你能求“租这辆车能不能坐下”这个问题吗? 根据题目里的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你能求出什么? 你能口算吗? 教师指出:现在能直接求“坐得下吗?”缺什么条件? 教师说明:对了,只要知道客车有多少个座位,和总人数进行比较,就知道能不能坐得下,那么,客车有多少个座位。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座位图 (1)仔细观察座位示意图,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请你自己试着做一做,并把想法在图中表示出来。再到小组中去交流自己的想法。 出示学习提示: 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并把想法在图中表示出来。 完成后到小组中去交流自己的想法。 每一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汇报,说清解题思路。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应板书。(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解题的思路) 预设1: 4x7+5=33(个) 预设2: 2x7=14(个)2x7=14(个)14+14+5=33(个) 预设3:: 2x8=16(个)2x8=16(个)16+16+1=33(个) 预设4:4x8+1=33(个) 预设5:8x4+1=33(个) 预设6:7x4+5=33(个) 预设7:5×8-7=33(个) (3)看到这么多的解答方法,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老师把大家的解答方法分成两类,一个是横向观察,一个是纵向观察。正是因为我们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3、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知道学生和老师一共有32个人,客车有33个座位,现在你知道客车能坐得下吗? 引导学生比较32个<33个,能坐得下吗? 4、回顾检验。 (1)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先找数学信息,求出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需要多少座位,再求出客车有多少座位。 (2)用到了哪些方法? 运用到了画图的方法帮助我们分析题意。 (3)怎么知道是否能坐得下?

解决问题(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热情。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是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弄清楚较大数是由和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与比较小数多的部分组成的。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出示例题:选出合适的条件,使题目完整再解答。 苹果和梨共有15个,苹果有多少个? 苹果有7个。(2)梨有8个。(3)草莓有10个。 提问:在下面的3个选择中,你觉得哪个条件与问题有关系? 你能完整的把题目读一遍吗? 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指出:要求“苹果有多少个”,在题目中已经告诉了我们“苹果和梨共有15个”,那就还需要知道梨有几个,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一共的里面去掉梨的数量,就剩下苹果的数量了。 谈话:以上是我们昨天学习的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将来继续学习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收集信息,利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例6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我知道了“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要解决的问题是“小华

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教师:非常好,很快就在图中找到了2个条件和一个问题。那么,请问:想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你要怎么解决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解答吧! 学生自学思考,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板演。 根据学生的板演,课件出示画图法:画 提问:黄色圆表示什么?蓝色圆又表 示什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华套的圈被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教师指出:黄色圆表示小雪套中的圈,蓝色圆表示小华套中的圈;小华套中的圈被分成了两部分,左边是两人同样多的部分,右边则是小华多出来的部分;而且,通过画图的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 指名学生口答列算式计算。 课件出示:12-7=5(个) 提问:你为什么用减法? 7表示什么意思?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谈话:在这里,我们通过画图法和计算法来解决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一道题。 2.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6图片,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提问:“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你能列算式计算吗? 为什么它的结果和“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的结果一样呢? 这里的7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例6图片,想一想,小华套中的和小雪套中的相差几个? 提问:相差几个?你会列式计算吗?

姓名:班级: 1、菜场运来4车大白菜,每车1800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 2、已知排球38元一个,足球52元一个,篮球67元一个。 (1)买3个足球,一个需要多少钱? (2)买5个篮球,350元够吗? (3)买4个排球,付了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3、200名学生乘5辆车去郊游,前4辆车各坐了47名学生,第5辆车要坐多少名学生? 4、7箱蜜蜂可以酿3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5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姓名:班级: 1、一本故事书,每天读3页,要读15天。每天读5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2、六年级有37个同学为新生做小红花,每人已做了4朵,如果再做68朵,就可以送每位新生1朵。今年共招新生多少人? 3、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栽了39棵桂花树,29棵松柏,栽的樟树的棵数是桂花树和松柏总数的3倍,栽了多少棵樟树? 4、三年一班站队列,如果每排站12人,可以站6排,如果每排站9人,可以站几排? 5、育才小学三年级共有86人去野生动物员参观,每张票8元请你估一估带了640元,买门票够不够?

姓名:班级: 1、超市运来一批运动服,卖了6天,平均每天卖了108件,还剩112件,这批运动服一共有多少件? 2、花园小区1号楼共有7个单元,每个单元住14户。这幢楼房共住多少户人家? 3、一台录音机售价415元,一台电视的售价是一台录音机的4倍。买一台录音机和一台电视一共用多少元? 4、一列火车上午9时从甲地开出,下午5时到达乙地,火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一列火车有8节车厢,共有980个座位。其中有8节车厢没节车厢没节有108个座位,另一节车厢有多少个座位?

表内乘法(二)例5解决问题用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多角度观察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如何分析、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教师:二年一班的同学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在租车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好吗? 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出示例题 师:指名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数学信息: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 问题:租这辆车是能不能坐下? 设疑:知道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你能求“租这辆车能不能坐下”这个问题吗? 根据题目里的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你能求出什么? 你能口算吗? 教师指出:现在能直接求“坐得下吗?”缺什么条件? 教师说明:对了,只要知道客车有多少个座位,和总人数进行比较,就知道能不能坐得下,那么,客车有多少个座位。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座位图 (1)仔细观察座位示意图,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请你自己试着做一做,并把想法在图中表示出来。再到小组中去交流自己的想法。 出示学习提示: 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并把想法在图中表示出来。 完成后到小组中去交流自己的想法。 每一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汇报,说清解题思路。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应板书。(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解题的思路)预设1: 4x7+5=33(个) 预设2: 2x7=14(个)2x7=14(个)14+14+5=33(个) 预设3:: 2x8=16(个)2x8=16(个)16+16+1=33(个)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例6)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第6课时解决问题 一、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21页例6,练习五的第5、7、9题。本课仍是从单元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出发,解决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教材中给出了借助摆一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因为学生之前对减法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的层面上,而本节课是对减法的一次拓展,这是两部分的量进行比较,求相差多少的问题。对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难就难在对为什么用减法解决的道理不明白,所以本节课要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实际上是转化为“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来理解道理的。 核心能力 本节课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一一对应和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学会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配套资 实施资源:《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解决问题》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导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老师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你们想参加吗?个游戏是套圈游戏。这是小华和小雪的游戏结果,瞧!观察图中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 师:你能提出一个“比一比”的数学问题吗? 生: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师:你们提的问题非常棒,老师也很想知道他们比的情况,那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关于比多少的问题。 师:现在,我们先来看个问题:谁能把条件和个问题完 整地读一读?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1页(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比一比 1.口算下面各题 11-2 8+6 9+7 13-7 14-8 15-9 12-4 14-6 问题:能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么?(破十法、想加算减)2.比多少

比比 说一说:1、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想。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找已知、条件、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完完整整的说这道题的意思么? 3.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摆学具,画图。) 1)摆学具: 出示:小雪套中7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 1.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看着这幅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 小华套的圈被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 3.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2)画图 提问:

1. 五角星表示什么?桃心又表示什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 小华套的圈被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 3.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小结:用画的方式也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 3)列算式 提问: 1. 你为什么用减法算? 2. 7表示什么意思?能看着左边的图解释一下吗?(提示:7表示与小雪套中同样多的小华套中的数量。) 3.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4、指导学生检验。 (二)拓展迁移 1、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问题:(1)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2)怎么你们得出的结果和“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的结果是一样的? (3)“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你能列个算式吗? (4)你为什么这么列算式? (5)这里面的7表示什么意思? 2、想一想:小华套中的和小雪套中的相差几个? (1)相差几个?你能在图中指出来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学习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本教学设计一方面注重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1.注重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内容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要目标。因此本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理解题意、找出关键条件、确定解题策略、检验解答结果几个步骤,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交流和探究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题策略。 在教学例5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尤其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最多”与“至少”的含义;再通过表述让学生理解“进一法”的道理;最后结合教材67页“做一做”中的2题,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还是“去尾法”,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 学生准备演算纸口算卡片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说得数) 25÷8=34÷7=27÷9=19÷3= 2.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复习口算,一方面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以便引出新知识。 ⊙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5。 1.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1)(出示课件)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例题中你们获取了哪些有效的数学信息呢?(学生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最多”和“至少”分别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和倍”“差倍”问题》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1~42页例6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会通过线段图理解题意,并根据关键句弄清数量关系设未知数,能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理解解答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2.从解题过程中切实理解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3.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予以选择、加工,进而解决问题,感悟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问题 1.根据题意,写出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 (2)美术小组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 (3)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4)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一半。 2.根据线段图,列出方程 想一想:线段图相同,列出的方程为什么不同?

你为什么这样列方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两幅线段图中甲和乙的关系吗? 3.教师说明: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准备题的设置,是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的。一方面复习了找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和如何列方程,分解了本课的重难点;另一方面,为后面环节的对比分析、沟通联系做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出示例6 1.课件出示例6图片。 2.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1)知道了我们班全场的总得分; (2)知道了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 3.想一想,根据已有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 4.请学生概括图片信息,编出完整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概括:六(1)班参加篮球比赛,全场得分为42分,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六(1)班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在例题情景中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语言概括的能力,明确例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为后面的解答做好铺垫。 (二)解答例题 1.画线段图。

第八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解决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 这节课继续认识分数,教学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教材呈现了学生“说分数的意义,画图分一分、列式计算”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回顾解题过程,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8个圆片表示出它的和。(多媒体课件2) (1)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指名说说是怎样表示的?(并板演)

(2)再让学生说出和的含义。(同桌互相说说教师指名说) 2、12个蘑菇的,是表示把()个蘑菇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3、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情境导入 出示例2:有12名学生在踢毽子,其中是女生,是男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多媒体课件3)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知道了有12名学生在跳绳,其中三分之一是女生,三分之二是男生,要求的是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师追问:这里的“各”是什么意思呢? 生:要分别求出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题目的意思,那么请同学们仔细分析一下,题目中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分别表示什么呢?请你根据题意画图表示出这两个分数。(教师提示把12名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呢?分别取其中的几份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分析,表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教师巡视指导。 师:画好后请你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两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边讲解:三分之一表示把12人平均分成3份,把其中的一份涂色,表示女生人数占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二表示把12人平均分成3份,男生人数占其中的两份。 师:怎样求女生人数?试着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画图教师总结解答方法。(多媒体课件4)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课件出示: 12÷3=4(人)。 师:那么12÷3=4表示什么意思呢?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7课时) 《解决问题(同数连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77页例5及练习十八第1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解决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 2.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交流等学习活动中,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为学习乘法做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连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练习。 学法:探索归纳,练习巩固。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复习旧知 (二)创设情境 教师: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瞧,佳佳、浩浩和小芳。为了美化教室,他们在一起折星星呢!(课件出示) 二、探索新知 1.阅读理解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板书:知道了什么) 学生: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板书: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板书: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2.分析解决 教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板书:怎么解决呢) 学生汇报: 方法一: 有3人,每人折了6个,就是佳佳折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也折了6个,求一共折了多少个,就是把他们三个人折的合起来,所以就是6+6+6=18(个)。(板书:6+6+6=18(个)) 教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自己的方法,看看老师是怎么来解决的。(播放视频) 教师:求一共折了多少个,就是把这些小星星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式是6+6+6=18(个)。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因为每个小朋友都折了6个星星,所以加数都是6,而且有两个加号,像这样的算式我们称为同数连加算式。 教师:有没有别的方法老师直接讲解方法二:列表格 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发现,每个人折的星星数是一样的,1个人是1个6,2个人呢2个6是12,3个6是18。 人数1234 数6121824 用这种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看起来也很清楚吧!那你能很快知道4个人折了几个星星吗对了,我们可以根据前面18再加1个6等于24。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解法,然后通过讲解进一步理清解题思路,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 3.检查验证 教师:老师想的和小朋友一样呢。我们用连加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板书:解答正确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四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教材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单元,就是为了贯彻落实课程目标。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长期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培养的,是通过各个领域内容的教学逐渐形成的,单独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能加强策略的形成和对策略的体验。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局限于获得详尽问题的结论和答案,它的意义更在于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由此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还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例外的策略。数学教学在这种鼓励个性发展的理念下进行,学生的创新精神才可能真正得到培养。 “策略”的原意是计策和谋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详尽表现为对解决问题方法、手段的思考与选择运用。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新奇的问题需要有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 本单元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策略教学的切入口。发现和利用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既是可操作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它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是教材的编写思想。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后一部分是解决三步计算的问题。1??让学生把信息填入表格,学习整理信息的方法,体会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本单元选择表格作为整理信息的工具,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对表格比较熟悉,他们从一年级学习数学起就经常接触表格,进行过许多填表活动。因此,选择填表整理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宜于学习。二是表格条理清楚,数学化

多位数乘一位数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1页例8 【课程标准描述】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会用乘、除法知识解决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分析】 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很多次,有了一定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能力,本节教材呈现解决问题全过程的模式没有变,只是内容变成了乘除混合,注重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分析数量关系。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2、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习重点】 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 【学习难点】 学会用画图示意的方法分析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 1. 通过创设理解例题8,提出其中的已知信息回顾反思过程,独立思考,提高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评价目标1。 2. 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以评价目标2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都去过商场,那里的商品应有尽有。今天妈妈在商场买东西时遇到了一点困难,想请我们帮一帮她。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二、互动新授(评价目标1) 1.理解题意。 提问:读一读妈妈要求帮助的信息,从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独立阅读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信息内容。 (2)班内交流并展示。 (3)教师提示: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已知: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妈妈要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要用多少钱?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找准“中间问题” 提问:求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 ①小组内讨论,并在答题纸上画一画(评价目标2) ②小组举荐回答(提示:用“先算……再算……的句式回答”)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40分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 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有()只、兔有()只。 2、交警五大队二轮摩托车和三轮车共有12辆、车轮共有27个、二轮摩托车右()辆、三轮摩托车()辆。 3、2个白球与4个黑球的重量相等、3个黑球的重量等于1个白球加1个黄球、()个黄球的重量等于3个白球加4个黑球。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厘米有()种情况。(取整厘米数) 5、如果两个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那么18个点、可连成()条线段。 6、99只猴子吃99个桃子、每只大猴子吃2个桃子、每两只小猴子吃1个桃子、大猴子有()只、小猴子有()只。 7、3个小朋友着想、有()种不同的照法。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小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学校到公园有三条路、那么。小华家经过学校到公园、一共有五种不同的走法。() 2、5个茶杯的价钱分别是8角、6角、5角、4角和3角、3个茶盘的价钱是9角、7角和2角、如果一个茶杯配以个茶盘、一共可以配成11种不同价钱的茶具。() 3、按规律天空:1、3,7,15,31、()。括号里应填51. () 4、有一批钢材、如果用小卡车装载、需要45辆;如果用大卡车装载、只需36辆。一直每辆大卡车比小卡车多装4吨、这批钢材共有720吨。() 5、一次智力测验有10道题、每答对一道得3分、每答错一道扣2分、小红答完了10道题、只得了20分、她到对了10道题。() 三、选择 1、大瓶一瓶能装4千克油、小瓶两瓶能装1千克油、现在又100千克油、共装了60个瓶子、大瓶有()个。 A、20 B、24 C、30 2、甲乙两人做一零件、甲每小时比乙每小时多做3个、甲7小时做的比乙9小时做的少3个、两人一共做零件()个。 A、12 B、15 C、27 3、六年级和一年级共120人一起给树木浇水、六年级一人提两桶水、一年级两人抬一桶、两年级学生共浇水80桶、则一年级学生有()人。 A、20 B、40 C、80 4、全班有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 5、小船每只坐3人。大船有()只、小船()只。 A、3 B、5 C、7 D、9 5、小强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做对一道题的8分、每做错一道题倒扣5分(原来的8分当然也得不到)、小强最后得41分、他做对了()道题、做错了()道题。 A、7 B、5 C、3 D、1 四、看图解答问题 1、按规律填数 、 8. 16. (). 32.() 3. 7. 15. 31. 63. (). 255 2、如图、如果一只虫从A点沿着线段爬到B点、要求任何线段和点都不能重复经过、问这只甲虫最多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7 28 2 2 9 63 3 4 6 48 5 ()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案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5 【课程标准描述】 1.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多角度观察、对比、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会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会说出解题的思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解题方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通过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会说出解题的思路. 【评价活动方案】 1.在观察座位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中,计算师生人数的过程,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师生讨论租的车是否坐得下,以评价学习目标2. 3、在练习中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7= 3×4= 9×6= 5×6= 4×8= 5×9= 2×8= 3×7= 7×6= 5×4= 6×8= 9×3= 2.二年级(1)班有45个小朋友,老师准备了42本笔记本,每人发一本,够吗?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评价目标1) 教师:二年(1)班的同学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在租车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好吗? 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出示例题 数学信息: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能坐下吗?

解决问题 考试时间:40分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 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有()只,兔有()只。 2、交警五大队二轮摩托车和三轮车共有12辆,车轮共有27个,二轮摩托车右()辆,三轮摩托车()辆。 3、2个白球与4个黑球的重量相等,3个黑球的重量等于1个白球加1个黄球,()个黄球的重量等于3个白球加4个黑球。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厘米有()种情况。(取整厘米数) 5、如果两个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那么18个点,可连成()条线段。 6、99只猴子吃99个桃子,每只大猴子吃2个桃子,每两只小猴子吃1个桃子,大猴子有()只,小猴子有()只。 7、3个小朋友着想,有()种不同的照法。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小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学校到公园有三条路,那么。小华家经过学校到公园,一共有五种不同的走法。() 2、5个茶杯的价钱分别是8角、6角、5角、4角和3角,3个茶盘的价钱是9角、7角和2角、如果一个茶杯配以个茶盘,一共可以配成11种不同价钱的茶具。() 3、按规律天空:1,3,7,15,31,()。括号里应填51. () 4、有一批钢材,如果用小卡车装载,需要45辆;如果用大卡车装载,只需36辆。一直每辆大卡车比小卡车多装4吨,这批钢材共有720吨。() 5、一次智力测验有10道题,每答对一道得3分,每答错一道扣2分,小红答完了10道题,只得了20分,她到对了10道题。() 三、选择 1、大瓶一瓶能装4千克油,小瓶两瓶能装1千克油,现在又100千克油,共装了60个瓶子,大瓶有()个。 A、20 B、24 C、30 2、甲乙两人做一零件,甲每小时比乙每小时多做3个,甲7小时做的比乙9小时做的少3个,两人一共做零件()个。 A、12 B、15 C、27 3、六年级和一年级共120人一起给树木浇水,六年级一人提两桶水,一年级两人抬一桶,两年级学生共浇水80桶,则一年级学生有()人。 A、20 B、40 C、80 4、全班有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5,小船每只坐3人。大船有()只,小船()只。 A、3 B、5 C、7 D、9 5、小强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做对一道题的8分,每做错一道题倒扣5分(原来的8分当然也得不到),小强最后得41分,他做对了()道题,做错了()道题。 A、7 B、5 C、3 D、1 四、看图解答问题 1、按规律填数 、 8. 16. (). 32.() 3. 7. 15. 31. 63. (). 255 2、如图,如果一只虫从A点沿着线段爬到B点,要求任何线段和点都不能重复经过,问这只甲虫最多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7 28 2 2 9 63 3 4 6 48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