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沔城回中刘明静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等。

2、教学目标:

学会用激昂的情绪、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出黄河儿女的坚强性格。

3、情感目标:

通过歌曲《保卫黄河》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并通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激励他们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用“身”去体验,用“情”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能比较有深度地去把握音乐作品,认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歌唱乐曲的活动中接受一次形象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体验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蕴含着的伟大艺术魅力,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1、将“聆听”贯穿课堂始终。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其塑造的形象相对于文字、绘画而言是非常抽象模糊的。只有通过聆听才能体验到音乐的艺术之美。正如《音乐课程标准》前言所指出的:中学音乐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音乐是体验艺术,而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由此可见,听觉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通过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录音、师生亲身演唱感受,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学会用音乐来解释音乐;学会用心来感受音乐……

2、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过程。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音乐学习改革的核心任务,而主动参与是其首要行为。要让

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中去,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悟,进而还要让学生去展现这首歌曲。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用激昂的情绪、锵铿有力的声音演唱《保卫黄河》,唱出黄河儿女的坚强性格。

教学难点

1、解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强拍位置上的休止符等演唱难点;

2、通过演唱《保卫黄河》,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课堂氛围,情景导入

1、看视频资料

讨论:视频展示的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事情?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引入课题:《保卫黄河》

三.感受音乐,学唱歌曲

1、初听《保卫黄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参与,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熟悉主题音乐,从唱中进一步体会音乐的情感。

(1)初次聆听视频《保卫黄河》,同时出示问题:

看到了什么?想到的又是什么?听到的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

受?

学生思考、交流

(2)教师评价—激励为主

2、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学生聆听。

(2)出示《保卫黄河》歌页,学生随琴轻声哼唱主旋律。

(3)教师纠正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引导注意切分音、附点节奏、强拍上的休止符号。

(4)教师讲述故事---歌曲的创作过程及作曲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产生情感共鸣。)

(5)齐诵歌词,深刻领会歌词内涵。

(6)复听音乐(小声跟唱)

置疑:全曲的主题旋律共演唱了几遍?每一遍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A、学生讨论思考、回答问题(采用自由发言):

主题旋律共演唱了四遍。第一遍和第四遍齐唱,第二遍二部轮唱,第三遍三部轮唱,最后一遍又回到齐唱。

B、分析两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力

置疑:齐唱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交流

①激励人们前进;②坚强的决心和英雄气概;③同心协力,一起抗战。

置疑:轮唱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交流

一浪推一浪,前赴后继。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从而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

(7)有感情的齐唱歌曲。

3、加强体验,演唱处理

(1)再听《保卫黄河》全曲。

(2)说说歌曲表达怎样的情感?(全国人民万众一反抗侵略、坚强必胜的决心!)怎样才能唱出这种决心?(情绪激昂、坚定有力的)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基本要素(速度、力度、旋律特点、音乐情绪)分析乐曲,深入感受歌曲。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问题(采用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3)齐唱乐曲,分组竞赛

四、课堂收束,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什么精神鼓舞中华人民誓死保卫国家?

结束语:同学们,中华民族苦难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要时刻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歌曲《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歌曲《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2.尝试二声部轮唱,体验丰富的歌唱形式。 3.感受《黄河大合唱》经典作品的魅力,初步理解作品年代背景,并用激昂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这是《黄河大合唱》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曲调坚定明快,充满了生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 这是一首实行曲体裁的轮唱曲,形象地表现了千百万人民群众风起云涌、前赴后继奔赴抗日斗争最前线的动人景象以及他们那惊天动地、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不论是在抗日前线还是在敌人后方,不论在万山丛中还是在青纱帐里,四面八方都掀起了民族解放的巨浪,犹如黄河怒涛的咆哮! 开始是齐唱,显示出高昂的战斗情绪,接着转入二部轮唱,此起彼伏,使人联想到游击健儿在持续出击、奇袭,紧接又变成三部轮唱,并加进衬词“龙格龙格龙格龙”,使气氛更加紧张热烈,表现了各路抗日英雄驰骋疆场,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强大气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及艰辛历程

2、下面,谁来说说上节课我们了解到《黄河大合唱》有几个乐章,我们都欣赏了哪些乐章?你有什么感受? 3、出示《黄河大合唱》的乐章,引出本课课题。 看来同学们上节课学的很用心,说的很准确。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欣赏并学唱《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请同学们听一听,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是怎么样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 1、初听:谈情绪、力度、速度及感受? ①想到了保卫祖国;②想到了保卫家乡。 2、再次聆听: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是却给我们带来很强烈的感受,再仔细听歌曲,想一想,歌曲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生:齐唱 师:为什么采用齐唱?为什么不是独唱呢?齐唱的演唱特点是很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使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希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 3、学唱歌曲 (1)跟着歌曲用鲁和哩模唱歌曲旋律2遍。 (2)随钢琴教师弹一句学生模唱一句,纠正不准的音和节奏。如切分节奏、前八后十六、符点节奏等。 (3)按节奏朗读歌词,引导学生将气势读出来,如学生朗诵的不好,教师根据情况可示范一遍。 (4)加入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三、提炼加工、持续完善

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欧洲风情》音乐欣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学习《桑塔·露琪亚》 2.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二、教学目标 1.在欣赏歌曲《桑塔·露琪亚》和《伏尔加船夫曲》中,学生逐步喜爱欧洲丰富多彩的音乐,产生了解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兴趣与愿望。 2.欣赏、演唱《桑塔·露琪亚》和聆听《四季》——《六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在体验中掌握船歌体裁的基本特点。通过感受《伏尔加船夫曲》的力度变化,体验纤夫们沉重的脚步和抗争之声。 3.了解威尼斯船歌的音乐特点,知道力度变化在音乐中的作用。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用声音和手势表现《伏尔加船夫曲》的力度变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桑塔·露琪亚》,在充分的体验中掌握船歌体裁的基本特点;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引导学生体验力度变化在音乐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掌握威尼斯船歌的音乐特点和音乐力度的表现。 四、教材分析 《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首著名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作而成的。歌词将夏夜的美丽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陶醉,令人忘怀。歌曲为C大调,3/8拍,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而流畅,词曲有机结合,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歌曲力度变化层次丰富,采用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的处理方法,形象的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至消失在远方的情景。 以上两首歌曲是欧洲丰富多彩的民歌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并被广为传唱的作品。音乐情绪较好理解,音乐形象自然、真切。通过两首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把握音乐风格特点,加深对欧洲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五、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设备、课件等。

初中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奥林匹克号角》,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与风格,分辨两个音乐主题,认识每个主题的主奏乐器. 2体验其特有的音乐风格、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 2.通过对比法的教学方法,分辨乐曲的结构.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来源,介绍一些奥运会的知识. 2介绍乐曲的作者和乐曲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决心. 二、乐曲欣赏. (一)《奥林匹克号角》 1初听《奥林匹克号角》 教师提问:感受乐曲的情绪,乐曲分几段?(学生回答问题) 2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师:感受第一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乐段雄壮有力. 师:嘹亮的号角从音调a开始,情绪感人,仿佛宣告:奥林匹克运动会拉开了大幕.

3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师:请听b段,感受乐曲的情绪. 生:b段的节奏舒展、深情婉转. 师:我们隐约听到铜管乐器演奏的音调,两个主题相互呼应,好似在回忆奥林匹克运动走过的曲折历史. 4模唱第二乐段. 教学要求:跟录音哼唱,感受b段的旋律特征. 5.听辨《奥林匹克号角》全曲. 教学要求:分辨a段b段,听辨当a\b再次交替出现时,力度有所增强,配以小军鼓奏出的节奏,乐曲情绪逐渐高涨,仿佛人们对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fe8519487.html,奥林匹克英雄的盼望之情,最后主题经过几次调性的转换,在几个高亢的长音中结束乐曲. 三、体验与感受. 请同学们随乐曲做动作: 1乐曲情绪高亢激昂,向全世界传递着友谊和激情,鼓舞着运动健儿积极进取,奋力拼搏. (学生双手举过头顶摆手) 2当乐曲节奏舒展、深情婉转.(学生手挽手晃动身体,号召学生不论国籍、种族都能友好相处.) 3.乐曲情绪高涨,力度增强.(学生可以配合行进的步伐,表现我们蓬勃向上的朝气和青少年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决心.) 四、课堂小结. 《奥林匹克号角》催人奋进.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奥运加油,为运动员喝彩吧!

小学音乐保卫黄河的教案

保卫黄河的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学生能对母亲河产生热爱之情并能充满激情的演唱。 2.欣赏合唱《长江之歌》,感受歌曲气势磅礴的旋律特点及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3.在对比聆听过程中,初步了解独唱、齐唱、合唱的含义,并能用轮唱的形式演唱《保卫黄河》。 教学重难点:(责任编辑: ) 1.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2.感受欣赏曲的旋律特点。 3.歌曲轮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歌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走进教室。 ●二、欣赏教学

(一)初听: 哪位同学知道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是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长江之歌》。你们能感受到歌曲是什么样的情绪吗?(激昂、优美、深情、洋溢着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欣赏独唱《长江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情绪,为对比演唱形式的不同作铺垫。) (二)复听 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长江之歌》 1.聆听这首《长江之歌》的演唱形式和刚才进教室时听到的《长江之歌》有什么不同? 2.运用这么多形式的演唱给你什么感受?(演唱形式的变化,尤其是四个声部演唱使表现力更加丰富了,充满了立体声音的感觉。 3.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长江之歌》,好吗? (三)再次欣赏 1.师:让我们再一次欣赏《长江之歌》。 2.教师提出欣赏要求:旋律中哪些地方是重复的?哪些地方比较柔美抒情?哪里推向高潮? 3.学生欣赏后回答。(为什么重复?怎样体现柔美抒情?) 根据旋律的特点歌曲自然地形成了三个段落,请同学们一起唱一唱第一段旋律曲谱,并用手划出旋律线,看看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起伏很大、有大起大落之感,描绘了长江源头江水滚滚,急流涌进的磅礴气势。)

保卫黄河教学反思

保卫黄河教学反思 《课标》明确指出7-9年级学段教学目标为:进一步增进音乐兴趣的要求,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等。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享受音乐。 因此,在《保卫黄河》的教学上,我注重了对学生音乐理解力和感受力的培养。 这节课,要让学生从《保卫黄河》这首轮唱曲中感受和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必须让学生协同历史学科了解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课堂上,我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作品内容及历史背景作介绍,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学生视野、提高音乐感悟能力的目的。《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在教学中,以《保卫黄河》为主线,构建起与历史学科的联系和综合,也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历史性解释和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意义,也就让学生与音乐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真正达到了理解与交流。 这节课是以歌唱、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我以《保卫黄河》为主线贯穿其中,运用课件将齐唱《保卫黄河》和轮唱《保卫黄河》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音乐情绪以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记忆、情感同时参与,既加大了教学信息量,又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对乐理知识的教学,注重从基础抓起,这节课采用了让学生模唱及视唱歌曲主旋律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每个学期坚持教下来,相信学生们的进步一定不小。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执教:陈国庆 时间:周二第四节课 班级:初一(4)班 课题:江苏民歌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具:电子琴、竖笛、录音机、录音带等 教学目的:1、欣赏一组江苏民歌,了解江苏的地理位置,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进一步了解号子、山歌、小调、的体裁特点,体会节奏、旋律在表达作品内容、 情感方面的作用。 3、通过听、看、唱、奏、说等多种形式的参与,通过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让学 生了解、感受江苏民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分析江苏民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 三、说说江苏民歌: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江苏民歌,现在就请大家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江苏民歌。(学生讲述) 四、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 1、《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 2、《拔根芦柴花》(听录音) 3、《月儿弯弯照九州》(教师演唱) 五、欣赏、分析一组江苏民歌。(老师语言导入) 1、《打麦号子》 a、听录音。 b、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作用、演唱形式等。 c、教师领,学生合,念说白部分,体会歌曲铿锵的节奏和炽热的感情。 2、《唱唱扬州三把刀》和《无锡景》 a、听两首歌的录音。 b、带领学生演唱或演奏这两首歌的旋律。 c、对比这两首歌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d、学习用江淮方言唱《唱唱扬州三把刀》;用吴方言唱《无锡景》。 3、《搭凉棚》 a、听录音。 b、启发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的体裁特点、表现手法、歌词风格等。 六、表演江苏民歌选段。 1、分组准备(自选歌曲、自定形式) 2、各组汇报。 3、全体同学演唱《茉莉花》。 七、反馈练习(见课本) 八、小结课堂。

初中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第一篇:初中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案:《江河万古流》 一、设计理念 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引导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以情带声。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并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江河万古流》,歌唱要有感情。 2、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歌曲中出现的特殊节奏型——切分音,并通过音乐活动巩固。 3、通过学唱《江河万古流》唤起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达到有感情地背唱的目的。 难点:唱谱练习,以听唱为主,视唱为辅,重点掌握乐谱中的切分音节奏。 四、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过程 1、播放《江河万古流》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

的情绪,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2、简单介绍歌曲及歌曲作者。 (1)歌曲介绍:《江河万古流》,电视片《九州方圆》主题歌,全曲是带再现的二段式结构,两乐段音乐风格基本一致,第二乐段开始处,旋律多次处在高音位置,造成音乐高潮,随后再现第一乐段的音调,与前面音调形成统一,全曲结构简洁短小,音调精炼,伴吟伴唱、充满激情地对长江黄河的万古源流予以无限的慨叹,对中华雄魂情思悠悠予以深情的赞颂。 (2)歌曲作者介绍 王立平,作曲家,满族,国家一级作曲,中国电影乐团艺术指导,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自1973年从事专业音乐创作,1979年调入中国电影乐团,20多年来创作了大量影视作品。主要作品有《太阳岛上》、《驼铃》、《大海啊!故乡》、《江河万古流》、《枉凝眉》、《说聊斋》等。 3、引导学生听录音范唱,同时提示学生在听录音时应注意思考速度、节拍及其特点、乐曲情绪等几个问题,并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做出积极回答。 4、引导学生唱乐谱,注意要以听唱乐谱为主,而非视唱乐谱,要求教师自弹自唱,学生跟唱,直到唱熟为止。 5、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节奏型——切分音,鼓励学生针对该节奏型发表自己的看法,归纳其概念

保卫黄河教案

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 2、学习轮唱的演奏形式,并能够看老师指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3、初步了解作品的来历,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二、了解黄河: 1、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欣赏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用你所看到的黄河吗? 2、老师播放“黄河”的录像。课件: 黄河录像 3、(同时问)谁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 例如:奔腾的黄河瑰丽多姿的黄河(评价) 4、关于黄河,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及时评价) 5、老师再为同学补充: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口客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最后由山东注入渤海。千折百弯的黄河,像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在这里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一望无垠的肥土沃壤,有粗旷雄浑的黄土高原,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因此,人们往往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 6、假如你正站在黄河面前,你会想到什么? 在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全国上下立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1939年,诗人——光未然(板书:光未然词)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带来了他

刚刚创作不久的新诗词《黄河大合唱》,板书:选自《黄河大合唱》,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诗词(课件:保卫黄河歌词) 7、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诵诗词,想一想,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8、学生回答。板书:《保卫黄河》 师: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而诗人光未然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这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作曲家冼星海(板贴:冼星海曲)也像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星海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这也是他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 三、初听歌曲: 1、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保卫黄河》,感受歌曲作者冼星海将这段诗词赋予了怎样音乐,来表达他的爱国热情? 2、播放《保卫黄河》全曲。(课件:播放全曲) 3、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雄伟、激昂、热烈。从音乐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节奏紧密、演唱形式引导) 4、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作者到底运用了哪些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大家具有如此的感受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段欣赏。 四、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1、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保卫黄河》的第一部分,想一想,歌曲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课件:复听歌曲第一段) 2、学生回答(板书:齐唱)

《保卫黄河》教学案例分析

《保卫黄河》教学案例分析 林亚坤 设计理念: 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 本节音乐课将以我国近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歌曲作品作为重要的 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鉴赏和教唱我国大量的优秀歌曲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设计思路: 确立主题 1、通过听赏合唱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和体验其作品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效果。 2、通过听赏、歌唱其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目标: 通过对《保卫黄河》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和作品的情感;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接触合唱里不同的演唱形式,例如轮唱;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使之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学习能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以及多媒体资料,利用小组讨论自学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学习轮唱的技巧方法。 (3)认识与技能 结合多媒体课件,了解该作品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建立轮唱的概念,学习轮唱的技能。 教学重点: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重点:对作品的认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建立轮唱的概念。 (2)难点:能记住歌曲的大概旋律和演唱形式。感受、理解全曲及各段所表现的音乐情绪,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展开一定的联想,学习轮唱的演奏形式,并能够看老师指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学唱有关冼星海的歌曲,布置的演唱和表演任务,让有特长专业的学生课前积极和本组内成员配合演练,以便在课上表演时能够作到游刃有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课件导入 观看一些有关黄河的多媒体资料,欣赏有关黄河的文学作品。再简要提一提我国的历史事件,从而引出《保卫黄河》的课题。同学们看了这么多有关黄河的图片和文学资料,下面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了解黄河。 【设计意图】上课没有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内容,而是让学生看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从繁闹的课间休息中安静下来,以更好的状态进入

初中音乐课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课教学设计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音符,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铃儿响叮当》伴奏。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难点: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准备:CAI课件、歌单、脚印谱、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走进山间的准备 1、听一听,动一动 师:请大家听着音乐和我一起动一动! 2、比一比,说一说 师: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去搜集有关骆驼的资料,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下面就请每一个大组派一位代表来给大家说一说。 师:大家搜集的资料真丰富。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马儿生活的环境——山间。(课件展示山间) 二、山间中的脚印

1、听一听、走一走 师:让我们学着小马走路的摸样出发吧! (随《铃儿响叮当》旋律集体模仿小马行走。) 2、听一听,认一认 师: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沙漠。快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由远而近的铃声。)学生自由回答。 师:原来是一只小马正在向前走。它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课件:一串马儿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 师:看到这一串脚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提问)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脚印上的音符吧!(课件:根据脚印的顺序播放旋律,播到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的脚印就变颜色,写有八分休止符的脚印变成红色。) 师:小马先迈出哪只脚?(左脚)那是不是每走一脚都有音乐声?(红色脚印没有声音) 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课件:摸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 师:这一串有音符的脚印到底是不是通往沙漠的路呢?让我来为大家探探路吧! 3、走一走,唱一唱 (1)教师用手指代替马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 (2)学生自由练习。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学唱《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一、教学年级:七年级 二、教学课时: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唱会”并且能够初步“唱好”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体验歌曲的音色美与声部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2、在歌唱训练中体会歌曲的意境,了解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利用声音来塑造美,表现爱。 3、掌握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的演唱方法,了解以三度配置为主的同节奏二声部合唱歌曲的一般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1、用听觉调整自己的声音,保持声部的音准和音色统一,重点是b乐段合唱声部的和谐性。 2、前半拍休息节奏,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变化音,长音时值的保持。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钢琴,课件,歌谱。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包含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节目的慈善文艺演出视频资料。 2、提问:如果你在慈善晚会中听到这首歌曲,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设计意图:用视频资料作为情境导入的教学手段,开门见山地导入到教学主题中,

让学生初听音乐,通过听觉和视觉刺激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运用提问形式,可以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音乐情境,关注音乐的表现形式。 (二)新歌教学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乐段,提示学生对照歌谱找出四个乐句之间的关系。 2、学生观察歌谱后得出结论:第一、三乐句完全重复,二、四乐句变化重复,结音不同。 3、跟琴视唱旋律,控制气息,用假声位置发“nu”(努)母音轻声歌唱,提示学生注意用耳朵倾听和调整自己的声音,必须与身旁同学的声音相似,相互模仿,全班的声音要求高度统一。 4、重点练习前半拍休止节奏()、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个别检查掌握情况。要求每个乐句全音符要有气息支持,唱足四拍的时值,长音后统一气口。 5、用唱名视唱整个乐段,要求用手划拍,轻声高位置哼唱2-3遍。唱熟旋律后加入歌词,唱会第一乐段。 6、在课前就把班级人数一分为二,注意把音准感觉好的学生平均搭配,让他们分别站在老师的左边是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低声部先跟琴视唱b乐段的第一句旋律,唱熟后加入高声部。 教师提示:注意第二乐句()的音准,可以用(2—1)大二度的感觉套唱1—的音程关系。然后在高声部3音的保持中,低声部由1进行到,反复磨练后再进行后面的练习。

《保卫黄河》优秀教学设计

《保卫黄河》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保卫黄河》优秀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教学年级:七年级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等。 2、技能目标: 学会用激昂的情绪、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出黄河儿女的坚强性格。 3、情感目标: 通过歌曲《保卫黄河》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并通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激励他们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四、教学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用“身”去体验,用“情”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能比较有深度地去把握音乐作品,认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歌唱乐曲的活动中接受一次形象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体验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蕴含着的伟大艺术魅力,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1、将“聆听”贯穿课堂始终。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其塑造的形象相对于文字、绘画而言是非常抽象模

糊的。只有通过聆听才能体验到音乐的艺术之美。正如《音乐课程标准》前言所指出的:中学音乐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音乐是体验艺术,而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由此可见,听觉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通过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录音、师生亲身演唱感受,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学会用音乐来解释音乐;学会用心来感受音乐…… 2、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过程。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音乐学习改革的核心任务,而主动参与是其首要行为。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中去,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悟,进而还要让学生去展现这首歌曲。 五、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用激昂的情绪、锵铿有力的声音演唱《保卫黄河》,唱出黄河儿女的坚强性格。 六、教学难点 1、解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强拍位置上的休止符等演唱难点; 2、通过演唱《保卫黄河》,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七、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课堂氛围,情景导入: 1、看视频资料

初中音乐课教案

初中音乐课教案《歌唱祖国》第二节 初中音乐课教案《歌唱祖国》 第二节 课题听赏歌曲 授课时间第四周 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型复习 课时 1 教学目标欣赏体验:学生通过自身的聆听和感受,自由展开联想,想像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从而达到音乐美的效果。 教学重点欣赏过程中根据音乐节奏速度、音色等变化,所产生各种情绪反应, 引发具有个性色彩的想像和联想。 教学难点在欣赏感悟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一段简单音乐剧 要求表情动作形体与音乐要接近最好吻合。 课后自我分析: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及参与作品的演唱、 演奏等艺术创造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逐步具备开朗性格 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大有益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备注 一、起始准备 发声练习: 二、音乐兴趣活动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划拍视唱 2、击拍数数 3、听辨填空 4、律动表演 三、复习歌曲:《歌唱祖国》 1、第一遍练唱时:学生随着伴奏、指挥,用饱满 伴奏和指挥,在学生中挑选有有力的、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 能力有特长的学生担任。 2、第二遍演唱时学生站成合唱队的形式演唱 老师做观众 3、小结歌曲的演唱,给你鼓励 四、精选几个短小片段听赏体验:学生简记听每个小片段时所想 1、柔和婉转的旋律:(体验宁静的感觉) 起的任何词汇和感受。 2、简洁明快的旋律:(体验欣喜欢快 的感觉) 3、流畅清脆的琶音(感觉是潺潺流水 的小溪还是奔腾的江河) 4、雄浑的音响和跌宕起伏的旋律: (预示的是一场暴风雪还是一片 艳阳天?) 五、听赏: 自我激励能使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是任何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动力。 1、《义勇军进行曲》学生听赏 发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 怒吼,至今仍鼓励着亿万中华儿女,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他的声音, 心中仍会升起一种无比自豪、无比 骄傲的感觉。 2、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学生敞开心扉,写出听后感表达 战火纷飞的年代,民不聊生,饥饿、自己的感受 寒冷侵袭者人们、、、、、 两军对峙充满了浓烈的血腥味、、、 3、小结学生的听后感,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 六、拓展:用音乐治病 1、选择有消除悲哀、忧郁、苦闷、《春江花月夜》、《蓝色多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 2、在理解《七子之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内涵的理解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准备:钢琴、磁带、录音机、图片、地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及《1997.天地人》序曲 教学目标:1、聆听《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比较说出乐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2、聆听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判断几个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法 出现的先后次序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音乐表现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新疆之春》《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 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对新疆音乐感兴趣 2、聆听三首乐曲能感受、体验十二木卡姆、冬不拉弹唱及小提琴齐奏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新疆各种乐器;2、感受体验乐曲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喀什的春天》 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认识新疆民族乐器热瓦甫及其弹唱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新疆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青春舞曲(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谱通过外延加 深感受:(1)掌握新疆民歌的节奏型(2)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黄河大合唱教案完整版

黄河大合唱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黄河大合唱》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及学唱《保卫黄河》这首歌曲,了解作品的来历及相关历史背 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奋超杀敌、誓死保卫祖国的民族意识,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及其所蕴含的爱国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的音乐 形象。 3、学唱本歌曲,特别是学习本歌曲演唱形式的学习,达到学生能跟随老师 指挥正确的演唱本歌曲。 4、了解协奏曲与合唱曲的不同。 教具:多媒体设施课件 黄河大合唱》课堂实施方案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导入:上课,同学们好---,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来自滨城区三河湖一中的贺建华,能和清怡中学八年级--班的同学们一起来上今天的音乐课,我感到很荣幸,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课堂上积极发言、踊跃参与、认真学习,配合老师完成今天的教学任务,同学们有信心吗-----谢谢同学们,真心的希望我们从此成为好朋友。(1.00) 2、新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播放视频(2.00) 问题一:同学对这段视频中的歌曲熟悉吗它的名字叫什么出自哪儿 问题二:你们看了这段视频并听了这首歌曲,你的感受是什么或者说是你听了这首歌曲后,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激动、激昂、充满革命先 烈的敬仰) 问题三:既然同学们都知道《保卫黄河》这首歌曲选自《黄河大合唱》,那么同学们了解《黄河大合唱》吗(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在抗日战争中产生的最成功的大型声乐作品。这部作品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两岸发生过的事情,表现了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

初中音乐课《雪绒花》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雪绒花》教案 教学理念: 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教材分析: 歌曲《雪绒花》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该故事片根据美国当代著名戏剧、电影作曲家里查.罗杰斯创作的同名音乐剧改编拍摄。剧情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影片中由罗杰斯和词作者奥斯卡.哈默斯坦合作的插曲脍炙人口,成为影片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其中《Do Re Mi》、《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流传最为广泛。这部影片曾荣获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在世界影坛被誉为最动人的音乐故事片之一。《雪绒花》以深情悠长的歌调,用3/4拍子唱出,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器乐曲《雪绒花》的配器较为丰富,有一定难度,但该曲目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认真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在器乐学习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建设音乐的耳朵,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声唱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合奏中培养认真的学习品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并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3、在综合表演中分享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合奏的协调性和音乐的美感。 教学准备: VCD光盘、竖笛、电子琴、各类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演唱《青春舞曲》,用两种节奏做律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网上音乐《哆来咪》,教师检查学生学具准备及座次、分组情况。 二、导入新课 刚才听的这首歌,你能说出它的名字么?(生答)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 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案

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2、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 同的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日本民歌《樱花》以及了解日本的民俗风情日本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难点:总结音乐特征。 教学方法:视听与语言介绍及歌唱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采用提问导入新课 师:就世界范围来讲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 生:亚洲 师: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同学一同来了解我们亚洲的民俗风情及其亚洲的音乐特点,首先让我们到日本来看看吧。(放映有关日本民俗风情的幻灯片) 师:介绍《樱花》,从花名,名花,日本国花,介绍日本赏樱的民俗(樱花节)以及讲述樱花节的由来,展示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师:欣赏一次歌曲,分析歌曲写作的特点(一字一音为主) 二、学唱《樱花》欣赏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 师:播放歌曲,并欣赏音乐的同时介绍或想象春日赏樱的活动。 师:学生小声哼唱,注意句未长音的长度。 师: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学唱歌曲。 师:采用集体演唱,小组唱,上下句接唱等方式进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日本民歌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生:好的,它的主要特征是:1、运用了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2、歌词与乐音的关系大多为一字一音。 1 师:现在有个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就是将“3、4、6、7、i”这个都节调式的五声音阶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来现场创作音乐。 生:好的,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具有非常好的音乐创作灵感,对他的精彩表现给予掌声鼓励。 师:下面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它是一首尺八与筝的二重奏,该曲作家是日本民间音乐名家。尺八是中国传入日本的竖吹乐器,是日本重要的传统吹奏乐器。筝也是日本重要的传统乐器。

保卫黄河音乐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

保卫黄河音乐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 导语:《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曲调坚定明快,充满了生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保卫黄河音乐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保卫黄河音乐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保卫黄河》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母亲河”的内容。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紧扣《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三个领域,即音乐表现、感受与鉴赏、音乐与相关文化。《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曲调坚定明快,充满了生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歌曲开始是齐唱,显示出高昂的战斗情绪;接着转入二部轮唱,此起彼伏,使人联想到游击健儿在不断出击、奇袭;紧接又变成三部轮唱,并加进衬词“龙格龙格”,使气氛更加紧张热烈,表现了各路抗日英雄驰骋疆场、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强大气势。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要求“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

自主吸收式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创造,并通过欣赏、感受、朗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欣赏《保卫黄河》,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通过学习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以及音乐的时代表现力。 2.富有表情、激昂地演唱歌曲;正确且形象地演唱二部轮唱;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音乐活动。 3.通过听赏、对比等方式了解音乐表现的多种形式;结合音乐要素,感受音乐的情绪、风格及内涵。 4.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富有表情、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教学难点:学习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跟随老师的指挥进行简单的二部轮唱。 解决方法:通过欣赏、分析、感受、对比、表现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伤感的歌曲。歌曲中表达了主人公对女孩的想念和过去事情的留恋,歌曲的感情带有深情和伤感的色彩。我们民族歌颂对爱情忠贞不渝,而这首歌曲,更表达了即使对方对不起自己,自己仍然怀有对对方的温情,所以是一种顽强、坚定的情愫,更深入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内在精神实质。 2.学情分析 农村的学生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相对较少,音乐基础知道较薄弱,在节奏、模唱等方面较为欠缺,容易跑调,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能有所改善。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能够用柔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尝试以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忧郁深沉的感情。 2、聆听用不同的方式来演绎《在银色的月光下》,感受不同的演绎方式带来不同的感观体验。 3、欣赏与“月亮”有关联的艺术作品,体会艺术家们借月光抒发的感情,产生进一步探索音乐艺术与其他姐妹艺术如何表现朦胧美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学唱 难点:在学唱歌曲、欣赏作品中感受音乐的美,鉴赏音乐的美,理解音乐的美,热爱音乐的美。 4.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轻音乐《梦幻曲》,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 (二)、歌曲教学《在银色的月光下》 1、初听音乐(播放歌曲) 思考:歌曲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老师简单小结,并对作品做介绍。 2、再次聆听音乐 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部分) 3、三部分教学:第一部分:先听钢琴弹奏旋律,学生用LA哼唱,随琴填词连唱,强弱处理,对于学生演唱不到位之处加以指导、练习。 第二部分:聆听欣赏视频,让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学唱歌词,难点处理,强弱处理。 第三部分:念读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美,学唱第三段歌曲及最后一句旋律。 最后:根据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带着优美忧伤的情绪演唱全曲。 4、聆听童声合唱与器乐演奏片段的《在银色的月光下》,思考:同样的作品,用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会有怎样的效果?你最喜欢哪种方式?为什么?(播放音像资料) 5、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三)课内拓展 (四)、实践创作与参与 (五)、课堂小结 5.板书设计 《在银色的月光下》

音乐课保卫黄河教案教案设计

音乐课《保卫黄河》教案教案设计 音乐课《保卫黄河》教案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2、音乐知识:a.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b.理解什么是合唱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保卫黄河》,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英雄壮举,体会抗日军民誓死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坚强决心和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欣赏及讲解,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大合唱,并对音乐家冼星海有所了解。 设计意图:设计此教学目的在于与初中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 三、教学重难点 1、欣赏《保卫黄河》体会抗日军民誓死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坚强决心和英雄气概。 2、理解《保卫黄河》的三个层次。

设计意图:设计此教学目的在于深层次理解音乐、理解合唱形式,通过音乐形式理解体会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引入新棵,激发学生兴趣。 2、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放课件(冼星海简介) 设计意图: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代表作品,引入新课。 3、理解“黄河”的象征意义,播放歌曲《黄河颂》,展示课件:以黄河壮丽画面为背景,显示《黄河颂》的歌词(见课件)。 意在:情感铺垫,让学生以黄河的伟大而自豪,通过音乐感染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4、简述日本的侵略中国的历史,教师演唱《黄水谣》。展示课件:日本侵略中国的悲惨画面。 5、显示文字:但是,黄河的儿女呀,谁能象猪羊般的任人宰割,我们要抱着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意在:激起学生对日本侵略中国的仇恨,使学生爱恨交加,把热爱伟大祖国的热情推向高潮。

《保卫黄河》教案

《保卫黄河》教案 一、导入:师:播放课件①黄河背景录像—— 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想到的又是什么? 生:答:黄河;保卫黄河;母亲河…… 师:归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就有斗争 ——引入课题: 运用音乐影像导入,引发兴趣很好。 运用音像材料有些贫乏,但要求学生理解的问题却有些难度,如果有适中的材料效果将会更好。 二. 欣赏《保卫黄河》(合唱版): 1. 初听:师:播放课件②《保卫黄河》音乐影像。 ——置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聆听…… 回答:生①:非常壮观的流水; 生②:中华儿女的宽广胸怀。 师:我的感觉是什么呢?想到了激动人心的抗战场面。 生:①想到了保卫祖国;②想到了保卫家乡。 2. 分析:时代背景、歌曲出处。 教师善于置疑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讨论,师生互动性强。 师:这部作品是什么样的背景呢? 1934——1937——1938简介; ——由作者带病六天完成作品……

“凡是搞艺术的都有唤起民众的责任”。 置疑:对冼星海的了解有多少? 生:读教材上作者简介; 回答:钢琴、小提琴、铜管等很多乐器都是“星海”牌的。 师:星海牌乐器的命名意义。 3. 再听:师:置疑:有几种演唱形式?不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作用?间奏的作用如何? ——播放课件③《保卫黄河》音乐(教材光盘)。 生:聆听…… 师:采用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生:讨论回答:齐唱;轮唱;合唱。 师:齐唱对抗战有什么影响? 生:①激励人们前进; ②坚强的决心和英雄气概; ③同心协力,一起抗战。(师:轮唱对抗战的作用怎样? 生:一浪推一浪,前赴后继。 师:衬词的意义是什么? 生:①是为了激起人们抗战的决心; ②是表现决心和把握;③胜利后美好的生活;④振奋人心。 4. 复听并跟唱: 师:播放课件④教材光盘《保卫黄河》 生:小声跟唱旋律。 打破学科为本的观念,教学内容得以引伸。 教师置疑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