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电子管推挽电路】

【最简单的电子管推挽电路】

#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调整

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上) 作者:徐松森文章来源:《无线电和电视》点击数:18122 更新时间:2005-5-16 15:10:53 电子管功放音色纯真而柔美,谐韵丰富,胆味浓郁,深受广大发烧友青睐。今特推荐一款适合普通家庭使用和欣赏音乐的电子管合并式功放。本机通用性强,制作简便,成功率高,升级换代方便。 电子管功放的负载能力很强,当额定输出功率能达到30W+30W时,其音乐功率可达120W+120W,可带动一对中型音箱,完全能满足家庭影院和欣赏各种室内乐的要求。 本功放电路采用通用型设计方案,功率放大管可采用6L6、6P3P、EL34、6CA7、KT88、6550等,工作状态根据制作者的偏爱,可分别制成A类或AB类放大形式,电路基本不变,只要调整功放栅极负压和部分元件参数即可。 常用功率管作A类和AB类推挽功放使用参考数据表: 一、合并式功放电路简析

图1 电子管合并式功放电原理图 图l为电子管合并式功放电原理图。输入电压放大级采用目前最流行的SBPP电路,由双三极电子管6N11担任,该管屏流和跨导值大,屏极线性范围宽,输入动态范围大。输入的音频信号由下管栅极输入,工作于共阴极方式;上管工作于共栅极方式,经放大后的音频信号由上管阴极输出。本输入级的特点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因此,本前级放大具有传输损耗小,抗干扰性能好,频率响应特性好,特别是高频特性极佳,高频瞬态响应特性好的优点。 倒相放大级采用长尾式倒相电路,将输入级的音频信号直接耦合至倒相级。这样不但拓宽了频响;同时又减少了因极间耦合电容带来的相位失真。本电路由双三极电子管6N1l或6N6来担任。上管为激励管;下管为倒相管。两管共用阴极电阻,并具有深度电流负反馈的作用,故稳定性能好,相移失真小,共模抑制能力强。对上管来说是串联输入;对下管来说是并联输入。当有音频信号输入时,利用两管阴极的互耦作用,使屏极和阴极电流均随之变化,由于两管屏极负载电阻的阻值相同,两管输出电压的幅值相等,而两管屏极的输出电压方向相反,从而完成了倒相放大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前级输入放大管和倒相级放大管的阴极电位均接近100V,所以在选用双三极电子管代用时不能忽视,因为一般的双三极电子管,其阴极和灯丝之间的耐压均不超过100V,超过此极限电压时,将会导致灯丝和阴极间的击穿。故比较适合使用的双三极管有:6Nll、6N6、12AX7、12AU7等。 此外,还必须注意的是倒相管栅极对地电容的容量可从0.1—0.22μF,耐压400V以上,不允许有丝毫的漏电,否则将会影。向倒相级的工作状态,因此必须选用高质量的CBB电容为最佳。

电子管功放

认真看完这个帖子,相信你就可以做成电子管功放了. 1,图纸可同时用于6P3P(6L6GC)家族和6550家族,这两种管子现在各厂都在生产。其中6P3P,6N8P库存较多,不容易被炒作涨价。 2,采用6P3P输出功率为20W,采用6550输出功率为60W。 3,额定功率失真小于0.4%,功率管已配对。 4,R2参考中心值15K,调节R2使帘栅极供电电压为285V。如有条件,帘栅极请采用稳压供电。 5,采用6P3P时,R1参考中心值75K,调节R1使6P3P屏流为32mA;采用6550时,R1参考中心值51K,调节R1使6550屏流为41mA。

直到今日,我评测一个胆机的最重要指标仍然是失真,尽管在很多主观流派中认为失真并不重要,甚至失真低=没韵味。然而多年的实际测试和听音经验告诉我,越是低失真的胆机,给我带来的主观听感越好,韵味更丰富。 如果你一个无视指标的爱好者,看到这里也可以结束了,本帖并不适合你。 下面开始介绍推挽胆机的一些设计理念和tips,我希望对于自己设计的爱好者能起到帮助作用。 在传统的推挽电路结构中,常见结构为以下几种: 1,电压放大+长尾倒相+功率级。优点是增益高,用管少,开环频响较好;缺点是长尾倒相级对称性一般,需仔细调试。 2,差分放大+(驱动)+功率级。优点是倒相对称性优秀,开环频宽较好;缺点是需要多一组负电源,不增加驱动级开环增益较低。 3,自平衡倒相+(驱动)功率级。优点是用管少,增益适中;缺点是倒相级对称性一般,频响较窄。 4,电压放大+屏阴分割+(驱动)+功率级。优点是用管少,倒相级无需调试;缺点是不加设驱动级增益低,频宽较窄。 由于架构1在用管,增益和稳定性方面都适中,比较适合初学者制作,本帖讨论将以一个电压放大+长尾倒相的推挽胆机架构作为分析对象。 A,输入级:架构1的输入级主要作用是提高电路的开环增益,为长尾倒相级提供合适的直流偏置。 由于长尾倒相级自身有一定增益,并不需要太大的输入电压,输入级可由多种方式组成:共阴,SRPP,叠串,u跟随 为了比较这些放大方式,我做了一次实验来测试比较它们的失真度,见表1

6p3p电子管功放制作心得

电子报/2013年/7月/14日/第015版 音响技术 6P3P电子管功放制作心得 江苏陈洪伟 胆机是音响放大器中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其显著的优点是声音甜美柔和自然,尤其动态范围之大,线性之好,绝非其他放大器所能轻易替代。对于刚刚接触电子管放大器的爱好者来说,选择简洁、优秀的单端甲类电路为首选。单端甲类电子管功放具有音色圆润、甜美,制作成功率高的特点。本文介绍的线路采用524P整流,6N1前级输入,6P3P功率放大,采用标准接法。6P3P为入门级产品,品质相当出众,低廉的价格使制作成本较低。只要设计合理,精心制作,也能将6P3P玩到发烧境界。更重要的是,本线路让那些刚刚喜欢上电子管功放的初级发烧友,通过尝试逐步熟悉电子管功放的制作。 一、电路原理 如图1所示。该电路具有失真小、噪声低、频响宽等特点,是目前电子管功放电路中常见的优秀线路之一。功率管6P3P采用标准接法,信号由控制栅极(⑤脚)输入,帘栅极(④脚)与电源相连。这种接法的特点是放大效率高。6P3P栅-负压19V,屏极电压300V,屏级电流60mA。输出功率约7.5W,能够满足一般家居环境放音要求。 电源电路采用传统的电子管整流,CLC型滤波器,使整机音色达到和谐与平衡。电子管整流在开机时的预热过程具有保护功率电子管的作用,这一点在使用天价电子管时显得尤为重要。CLC型滤波方式滤波效果好,电源内阻低,对降低噪音,提高整机动态有极大的益处。 输出变压器是电子管功放电路的重要部件,如果自制条件不具备,可以构买成品。本机所用输出变压器铁芯为32mmx65mm,初极3300圈,分两层。线径为Φ0.82mm;次级共172圈,分三层,所用线径为Φ0.82mm。硅钢片空气隙0.08mm,工作电流70mA、功率10W。 二、装配 本机线路简洁,所用元件较少,可采用搭棚焊接,制作调试简单,成功率高。制作时可以三焊接电源与灯丝供电部分,电源正常之后再焊接放大电路,要注意的是,电源空载时,电压稍高,电容耐压一定要满足要求。 三、检测与调试 首先检查电路焊接有无质量问题,有无虚焊,漏焊,短路,断路,焊渣线头是否清理干净。 通电前测直流高压电源对地(高压电路两端)电阻,数值应接近或等于泄放电阻的阻值。测量交流进电电路与地之间的阻值,数值应该无穷大。测量输出有无开路(阻值无穷大)或短路(阻值约为零),正常数值应接近负载的直流电阻。测量电压放大级、推动级电源对地电阻,数值应大于泄放电阻。 通电测量:不插功放管通电测量功放管阳极直流电压值,空载数值应是交流电压有效直的1.2~1.4倍。测量次高压电压,空载直流电压应接近或等于阳极电压。测量功放管栅极偏压,数值应接近预定电压值。同时应将每只功放管的栅极负压调至最大值(负)。测量电压放大级、推动级电压值,每级阳极电压应接近或等于设置的工作电压值。 调整功放管静态电流插上功效管接好音箱,断开环路负反馈电路。开机,将直流电压表红表笔接阴极,黑表笔插在机箱的螺丝孔内,调整固定栅偏压可调电阻,边调边观察电压读数。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细心,动作要慢,每次调整电位器的幅度一定要小。用电压读数除以阴极电阻值,即是管子的静态电流。 四、注意事项

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调整

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上) 电子管功放音色纯真而柔美,谐韵丰富,胆味浓郁,深受广大发烧友青睐。今特推荐一款适合普通家庭使用和欣赏音乐的电子管合并式功放。本机通用性强,制作简便,成功率高,升级换代方便。 电子管功放的负载能力很强,当额定输出功率能达到30W+30W时,其音乐功率可达120W+120W,可带动一对中型音箱,完全能满足家庭影院和欣赏各种室内乐的要求。 本功放电路采用通用型设计方案,功率放大管可采用6L6、6P3P、EL34、6CA7、KT88、6550等,工作状态根据制作者的偏爱,可分别制成A类或AB类放大形式,电路基本不变,只要调整功放栅极负压与部分元件参数即可。 常用功率管作A类与AB类推挽功放应用参考数据表: 一、合并式功放电路简析

图1 电子管合并式功放电原理图 图l为电子管合并式功放电原理图。输入电压放大级采用目前最流行的SBPP电路,由双三极电子管6N11担任,该管屏流与跨导值大,屏极线性范围宽,输入动态范围大。输入的音频信号由下管栅极输入,工作于共阴极方式;上管工作于共栅极方式,经放大后的音频信号由上管阴极输出。本输入级的特点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因此,本前级放大具有传输损耗小,抗干扰性能好,频率响应特性好,特别是高频特性极佳,高频瞬态响应特性好的优点。 倒相放大级采用长尾式倒相电路,将输入级的音频信号直接耦合至倒相级。这样不但拓宽了频响;同时又减少了因极间耦合电容带来的相位失真。本电路由双三极电子管6N1l或6N6来担任。上管为激励管;下管为倒相管。两管共用阴极电阻,并具有深度电流负反馈的作用,故稳定性能好,相移失真小,共模抑制能力强。对上管来说是串联输入;对下管来说是并联输入。当有音频信号输入时,利用两管阴极的互耦作用,使屏极与阴极电流均随之变化,由于两管屏极负载电阻的阻值相同,两管输出电压的幅值相等,而两管屏极的输出电压方向相反,从而完成了倒相放大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前级输入放大管与倒相级放大管的阴极电位均接近100V,所以在选用双三极电子管代用时不能忽视,因为一般的双三极电子管,其阴极与灯丝之间的耐压均不超过100V,超过此极限电压时,将会导致灯丝与阴极间的击穿。故比较适合使用的双三极管有:6Nll、6N6、12AX7、12AU7等。 此外,还必须注意的是倒相管栅极对地电容的容量可从0.1—0.22μF,耐压400V以上,不允许有丝毫的漏电,否则将会影。向倒相级的工作状态,因此必须选用高质量的CBB电容为最佳。

FU_7 50W推挽功放的制作

电子报/2007年/6月/3日/第022版 音响发烧 FU-7 50W推挽功放的制作 河南田书森 实用制作 笔者选择FU-7(老型号807)胆管制作功放,是因其社会库存大,音质、音色比6P3P、EL34、KT88更为全面且价格更便宜。它本是高频振荡功率管,振荡频率高达60MHz,等幅输出功率可达40W,跨导6mA/V,最大阳极耗散功率33W,阳极电流36mA,额定阳极电压600V,栅极电压34V。FU-7空气感好,堂音丰富,动态范围大,低频强劲,其声音的品质绝非其它胆管所能相提并论。电路如图1。 底座尺寸为长430mm×宽400mm×高60mm,底部排列分为三个单元,左右声道和电源各占三分之一,把各自的阻、容元件安排在单元内,这样可减少相互的电磁干扰和提高分离度。电源变压器及输出变压器需做屏蔽壳。本机音量开到最大,耳朵贴近音箱也听不到一点嗡声和噪音,信噪比较高。功放供电应加继电器延时电路。 本机在电源上下功夫,一部好的功放,良好的电源是基础。本机用的是前后级分离的双电源,前级每声道各用一只624作二次隔离滤波,“切断”由变压器二次侧产生的干扰源。利用二极管高效、高速的优点,与胆滤波互补,使本机高频中丰富的泛音和偶次谐波成分大增,原来没有的细节陡然出现,自然飘逸,中音松软、滋润。 输出变压器是做好一部胆机的关键,有条件的最好邮购信誉好的成品,本机用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上海产飞跃R-50型电子管输出变压器,初级阻抗6.9kΩ,电感量32t1,耐压3kV。最大可输出80W功率。 调试一定要接上音箱,调整W1、W2使V3、V4的阴极电压为0.35V。倒相级6N8屏压270V,阴极电压146V。前级电压放大管6N3屏极141V,阴极电压2.4V。调试要用数字表,我用指针式500型万用表2.5V直流挡,测量功放管阴极电压时表针仅微动。 电源变压器用的是400W环牛,前级用原红灯收音机45W电源变压器。FU-7、KT88等大功率电子管是吃电流大户,要想发挥它们的强劲输出和低频力度,电源变压器要选用300W以上,初次级线径选0.72mm以上为佳,以防开大音量,电压下降,造成低频力度下降。前级可选用其他型号管子。

电子管功放电路大全

电子管功放电路大全

本贴图纸都经过实做验证,转载请注明出处。 6L6G(6P3P推挽1,输出功率25W THD=0.3% EL84(6P14)推挽,输出功率15W

前级 1(12AX7+12AU7) Lin XU in. 1G0/3V 4.71 迁 imv V4/V7 Fl 再4 ETB5 CT/C1D 卜 0血. mny FT 翻 B20 /I23 WB0 6SK Rir/Tr ' F=,制 1? R1/E2 ■=20 I 3LIK .K22 ^TOK CJ L/D12 seouF EUd^TJl ^L.D Lkai t i bv Jul a 6h hifidir Cft/ra F 「I -; T WO'/ ㈣ 3K Lfb/'Rfl

Lin /Kir 150K R3/R7 15K R2/R6 1.2K稳庄 10u 22K-- RW5 150K L _ 1 0.1 u0.1 U J-. C1/C2 厂。眈4 厂 信号 输入 R1/R8 IM R12R13 /R1 7 470K75tJ 4-30 CIV C5 lOu* 385/ + R14 /R15 56K 12/IU7 1U 05)06豔Xt RI9 /R19 4 7 Oik 1DK R12 R10/R11 前级2(12AX7+6DJ8) Gir o 4K +30(V Lin 信号 /Kin辆天 2K ZIOK R5 R4卜 /R41 3.3K 270K R2 ZR2 ‘ 3 " 1 $4 压 至 r VI, V2^12AX7; V3=E36CC/6S2£ C3/C3P 4.TuF Lout /Rout R9 4.70K lOuf RIO IO皿 Ell LOOK CUD

电子管OTL功放电路及原理

电子管OTL功放电路及原理 OTL 是英文Output Transformer Less Amplifier 的简称,是一种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 一.OTL 电子管功放电路的特点普通电子管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负载为动圈式扬声器,其阻抗非常低,仅为4~16Ω。而一般功放电子管的内阻均 比较高,在普通推挽功放中屏极至屏极的负载阻抗一般为5~10kΩ,故不能直接驱动低阻抗的扬声器,必须采用输出变压器来进行阻抗变换。由于输 出变压器是一种电感元件,通过变压器的信号频率不同,其电感线圈所呈现的 阻抗也不同。为了延伸低频响应,线圈的电感量应足够大,圈数也就越多,因 此在每层之间的分布电容也相应增大,使高频扩展受到限制,此外还会造成非 线性失真与相位失真。为了消除这些不良影响,各种不同形式的电子管OTL 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应运而生,许多适用于OTL 功放的新型功率电子管 在国外也不断被设计制造出来。电子管OTL 功率放大器的音质清澄透明,保 真度高,频率响应宽阔,高频段与低频段的频率延伸范围一般可达 10HZ~100kHz,而且其相位失真、非线性失真、瞬态响应等技术性能均有明 显提高。 二电子管OTL 功放电路的形式图1(a)~图1(f)是OTL 无输出功放基本电路。图1(a)和图1(b)为OTL 功放两种供电结构的方式,即正负双电源式和单电源供电方式。在正负双电源式OTL 功放中,中心为地电位。这样可保证推挽 电路的对称性,因此可以省略输出电容,使功放的频率响应特性更佳。单电源 式OTL 电路为了使两只推挽管具有相同的工作电压,必须使中心点的工作电 压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同时,其输出电容C1 的容量必须足够大,不影响输 出阻抗与低频响应的要求。图1(c)和图1(d)为OTL 功放电子管栅极偏置的取

推挽式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

桥式推挽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能得到较大输出功率的功放,它由前置放大电路、BTL功率放大电路、电源电路三部分所构成。前置放大电路采用了集成运放NE5532将小信号电压放大,使其能够驱动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由倒相电路和BTL 电路两部分组成,前者负责为后者转换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激励信号,后者则是在信号不失真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放大电流,从而提高输出功率;电源电路通过降压、整流、滤波、稳压产生±12V直流电压。运用Protel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建库、绘图、制板;再借助Multisim仿真软件对各个单元电路进行了性能与功能仿真,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整体电路也基本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推挽功放;集成运放;前置放大;倒相

The push-pull circui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amplifier circuit an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reas. Bridge push-pull amplifier circuit is constituted by three parts of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the preamplifier circuit, BTL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The preamplifier circuit uses the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NE5532 small signal voltage amplification, so that the power amplifier input sensitivity to match. The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consists of two parts of the inverting circuit and BTL circuit. The former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nversion for the latter two of equal siz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the excitation signal. The latter is the signal undistorted under the premise, as far as possible to enlarge the current, increasing the output power. ± 12V DC voltage power circuit through the buck, rectifier, filter and regulator.With of Multisim simulation software on each unit circuit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al simulation.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design through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to achieve the intended purpose of the design. Then use Protel software for building a database, drawing and board schematic design. Keywords:Push-pull amplifier,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Preamplifier , Inverting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设计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源供给三部分组成。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组成了放大通道 电源供给部分为放大通道工作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一般而言 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器件由有源器件 电子管、晶体管 、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 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以各有源 器件 为核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 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放大器。功放的设计主 要就是根据整机要求 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 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理论基础 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 且对电子管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 一、整机及各单元级估算 1、由于功放常根据其输出功率来分类。因此 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己所需要设计功 放的 输出功率。 对于95db的音箱 一般需要8W输出功率 90db的音箱需要20W左右输出功率

84db音箱需要60W左右输出功率 80db音箱需要120W左右输出功率。当然 实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2、根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出级电路程式。 对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 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出级 10~20W可以选择单管 单端功放 也可以选择推挽形式 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使用推挽 甚至并联推挽 如 果选择单管单端或者并联单端 通常代价过高 也没有必要。 3、根据音源和输出功率确定整机电压增益。 一般 现代音源最大输出电压为2Vrms 而平均电压却只有0.5Vrms左右。由输出 功率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 Uout √ˉ(P?R) P为输出功率 R为额定负载阻抗 。例如 某8W输出功率的功放 额定负载8欧姆 则其Uout 8V 输入电压Uin记0.5V 则整 机所需增益A Uout/Uin 16倍。

自制电子管并联调整推挽

自制电子管并联调整推挽(SRPP)电路 SRPP(Shunt Regulated Pust-Pull)电路,即并联调整推挽电路是一款线性接近理想,而失真度、动态以及输出阻抗都比一般甲类放大电路更加好的优秀电路。该电路最早使用在视频领域,所以频率响应非常宽,现在用于音频领域,确有杀鸡用牛刀的感觉。笔者早在1992年春看到贵体翔先生在《实用电子文摘》上介绍日本的须贺一男用该电路做输入兼推动的混合型胆石机,频响宽达360kHz等指标后.曾立志今后—定要玩—玩该电路。同年,2月时,再看到何绍和先生在《无线电与电视》上介绍该电路时,再也抑制不住兴奋。从1993年春到1996年春这三年里不断地摸索,反复六次拆装,才终于做成今天这一款较理想的前级。 说句心理话,要做成一款电子管前级并不难。因为几十年来,电子管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颠峰,各种电路也非常成熟,关键是如何提高制作的技术,具体地说是如何提高它的倌噪比和降低失真度,而最难的就是提高信噪比。 在附图中,图1和图2分别是一个声道的放大电路和电源的电路图。 图1

图2 主电路是非常经典的SRPP电路,高低音电路是参照陈锦华先生发表在《音响世界》的路。VR1是左右声道平衡电位器(VR1a表示一个声道的).用的是带有中间定位的ALPS 100k Ω×2的B型电位器。由于本人使用的激光唱机是PhilipsCD931,带有音量调节,信号输出可达2伏,所以在本前级中不设音量控制,只设了输出电平调节VR4。 输入管G1我用的是旧的金脚ECC88,输出管G2常用6DJ8、6N11、有时也用6N2。不同的管于有不同的声音,内阻越高胆味越浓,我爱用6DJ8听打击乐,用6N11听丝竹音乐,而用6N2听情歌。事实上该电路适应性强,甚至全部用6N1也有非常好的声音。由于上述各管的管脚相同,可以相互换插,不同的管子有不同的最佳工作点,但电子管的适应能力很强,屏压从6 0V到500V都能工作。屏压一定时,负栅压越小,屏流就越大,低频和冲劲要好—些,但是噪音相对大些。但负栅压也不能太大,如果屏流太小,则容易出现截止失真。这是因为SRPP电路是并联调整式推挽电路,管子工作在甲类才有更好声。 为了照顾信噪比和更方便地使用各种管子,当G1和G2用6DJ8时,阴极电阻R3和R4,我分别用1.2k和1.5k,这时负栅压约-2.2V左右。对于R1的取舍因人而定.如果激光唱机输出电平不高的,可舍去。而C1和C5最好用聚丙烯电容,没有则用云母电容也行,但精度要准。交连电容C2、C3和C4可能只能用Wima的MKS,因为本电路板所留的位置有限,当然,如果碰不到电位器的套杆,把C2、C3、C4竖起来焊接也可以。高低音电位器VR3、VR2我用的是台湾产的一种1MΩ大电位器,两排脚的间距特宽、如果没有1MΩ的电位潞,至少也要用500kΩ的,否则,高低音的提升要受影响。 在图6中,虚线L表示一块铝板,是固定电位器用的。电路板建议用双面铜箔板来制

6P3P单端A类电子管功放电路图

6P3P单端A类电子管功放电路图 作者:日期:2010-2-26 12:37:26 人气:397 标签:单端A类电子管功放电路图 1.输入电压放大级 SRPP电路(亦称并联调整式推挽电路)是一种深受推崇的电路,该电路具有失真小、噪声低、频响宽等特点,是目前电子管功放电路中常见的优秀线路之一。 电路见图。VT1、VT2直流通路串联。VT1构成普通的三极管共阴放大器,VTr2构成阴极输出器,对VT1而言VT2是一个带电流负反馈的高阻负载。音频信号由6N3(3)脚输入,经VT1共阴放大后从第④脚输出,进入VT2构成的阴极输出器,然后由VT2⑧脚输出。进入后级电路。vT2接成阴极输出器形式,其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故输入级SRPP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主要取决于VT1。同时,VTl、VT2交流通路对输入级负载电阻R4(即功率输出级VT3的栅极电阻)而言等效为“并联”,相对使单管共阴放大电路内阻降低一半,带负载能力大为提高,易于和低阻负载匹配,音质因此有较大改善。又因为VT1、VT2对R4负载来说是推挽工作,输出电流增大一倍,失真也有所降低。C1是VTl的阴极交流旁路电容。避免R3对交流信号起交流电流负反馈作用,提高输入级交流放大倍数,改善输入级对VT3的驱动能力。

R3上的压降2.6V,作为VT1的栅负偏压,此负压比现代数码音源输出信号振幅大1.5V,避开了6N3动态阳一栅特性曲线的非线性部分。输入级电压放大倍数为:A=u·R4/(Ri/2+R4)=35·360k/(5.8k/2+360k)≈35倍。其中u为6N3放大系数,值为35;Ri为6N3内阻,值为5.8k. 2.功率输出级 功率管6P3P采用标准接法,信号由控制栅极(⑤脚)输入,帘栅极(④脚)与电源+B1直接相连。这种接法的特点是:放大效率高。能达到特性表中功放管所规定的输出功率。R6为输出级阴极电阻,将输出级栅负压确定在-20V。6P3P屏极电压为290V,栅负压为-20V,屏流为50mA,作A类放大,输出功率约为5 5W,基本满足一般家居环境放音的要求。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 功率放大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源供给三部分组成。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组成了放大通道,电源供给部分为放大通道工作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一般而言,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器件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以各有源器件为核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放大器。功放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整机要求,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 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理论基础,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 且对电子管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的 (1)整机及各单元级估算 1,由于功放常根据其输出功率来分类。因此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己所需要设计功放的输出功率。对于95db的音箱,一般需要8W输出功率;90db的音箱需要20W左右输出功率;84db音箱需要60W左右输出功率,80db音箱需要120W左右输出功率。当然实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2,根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出级电路程式。 对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出级;10-20W可以选择单管单端功放,也可以选择推挽形式;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使用推挽,甚至并联推挽,如果选择单管单端或者并联单端,通常代价过高,也没有必要。 3,根据音源和输出功率确定整机电压增益。 一般现代音源最大输出电压为2Vrms,而平均电压却只有0.5Vrms左右。由输出功率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Uout=√ ̄(P·R),其中P为输出功率,R为额定负载阻抗。例如某8W 输出功率的功放,额定负载8欧姆,则其Uout=8V,输入电压Uin记0.5V,则整机所需增益A=Uout/Uin=16倍 4,根据功率和输出级电路程式确定电压放大级所需增益及程式。(OTL功放不在讨论之列)目前常用功率三极管有2A3,300B,811,211,845,805 常用功率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有6P1,6P14,6P6P,6P3P(807),EL34,FU50,KT88,EL156,813 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为了取得较小的失真和较低的内阻,往往也接成三极管接法或者超线性接法应用。下面提到的“三极管“也包括这些多极管的三极管接法。 通常工作于左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0%-25%,这里的屏极效率是指输出音频电功率与供给屏极直流电功率的比值。 工作于右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多极管超线性接法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5%-30%。 而标准接法的多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可以达到35%左右 关于电子管特性曲线的知识可以参照

电子管功放电路全集

电子管功放电路全集 一.电子管差分放大电路,用的电子管有ECC83 pdf(12AX7) 二.前级放大器电源电路图 前级放大器电路如图1所示,左右声道完全相同。它由两级电压放大加阴极输出器组成,V1为第一级电压放大。现代数码音源CD、DVD的输出电压一般都在2V左右,信号从IN输入,经R1衰减,通过栅极防振电阻R 2加至V1栅极,V1将信号放大,然后从屏极取出放大后的信号电压经C1耦合到下一级。W1为V1交流负载的一部分,又是V2的栅极回路,同时起着总音量的控制作用。 V2a为第二级电压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电压直接送到V2b栅极,这就叫做直接耦合。采用直接耦合的V2a 与V2b屏栅电位一致,在静态时足以使V2b管屏流截止而不工作,在动态时由于信号电压的加入,才能使V2b进人工作状态。这种直接耦合,由于少用了一只耦合电容,不存在信号的电路损耗。传输效率高,传真度好,减少了低频衰减,有利于改善幅频特性。V1、V2a阴极电阻R4、R6都未并接旁路电容,有本级电流负反馈作用,能够提高音质、消除失真。 V2b为阴极输出器,把前级放大的音频信号电压从阴极引出,经C2传送给功率放大器。阴极输出器具有非线性失真小,频率响应宽的特点,它没有放大作用,电压增益小于1,但它有一定的电流输出,有恒压输出特性,带负载能力很强,推动任何纯后级功率放大器从容不迫、轻松自如。它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大约才几百欧姆,能和末级功放很好地匹配,即使用较长的信号线传输,也不会造成高频损失,抗干扰能力强,可以提高信噪比,提高音乐的纯度,音质较好。 一台靓声、工作稳定可靠的放大器,离不开优质的电源作保证,特别是前级放大器,对电源的品质要求相当高,不应有交流声和噪声,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经过功率放大后,都会产生可怕的声压级,会严重影响音质。

电子管OTL功放原理及电路

电子管OTL功放原理及电路 OTL是英文Output Transformer Less Amplifier的简称,是一种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 一. OTL电子管功放电路的特点 普通电子管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负载为动圈式扬声器,其阻抗非常低,仅为4~16Ω。而一般功放电子管的内阻均比较高,在普通推挽功放中屏极至屏极的负载阻抗一般为5~10kΩ,故不能直接驱动低阻抗的扬声器,必须采用输出变压器来进行阻抗变换。由于输出变压器是一种电感元件,通过变压器的信号频率不同,其电感线圈所呈现的阻抗也不同。为了延伸低频响应,线圈的电感量应足够大,圈数也就越多,因此在每层之间的分布电容也相应增大,使高频扩展受到限制,此外还会造成非线性失真与相位失真。 为了消除这些不良影响,各种不同形式的电子管OTL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应运而生,许多适用于OTL功放的新型功率电子管在国外也不断被设计制造出来。电子管OTL功率放大器的音质清澄透明,保真度高,频率响应宽阔,高频段与低频段的频率延伸范围一般可达10HZ~100kHz,而且其相位失真、非线性失真、瞬态响应等技术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二电子管OTL功放电路的形式 图1(a)~图1(f)是OTL无输出功放基本电路。图1(a)和图1(b)为OTL功放两种供电结构的方式,即正负双电源式和单电源供电方式。在正负双电源式OTL功放中,中心为地电位。这样可保证推挽电路的对称性,因此可以省略输出电容,使功放的频率响应特性更佳。单电源式OTL电路为了使两只推挽管具有相同的工作电压,必须使中心点的工作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同时,其输出电容C1的容量必须足够大,不影响输出阻抗与低频响应的要求。 图1(c)和图1(d)为OTL功放电子管栅极偏置的取法。由于上边管阴极不接地,因此上边管的推动信号由栅极与阴极之间加入,而下边管的推动信号可由栅极与地之间加入。至于其偏置方式,上边管可通过中心点对地分压后取出,而下边管的偏置电压必须另设专门的负压电源来供给。 图1(e)和图1(f)为OTL倒相电路的应用。图1(e)为采用屏阴分割式倒相电路对OTL功放进行激励。只要倒相管的屏极负载电阻RL与阴极负载电阻RK的阻值相等,其输出的激励电压总能获得平衡。 图1(f)为采用共阴极差分式倒相电路。由于共阴极电阻RK,的阻值较大,具有深度负反馈作用,故电路稳定可靠。同时,只要担任差分放大的上管与下管的屏极负载电阻取值相等,其两管的屏极总能输出一对相位相反、幅值相等的推动信号电压。

晶体管推挽功率放大器的交越失真

晶体管推挽功率放大器的交越失真 本文的测量与分析,以输入及输出均为变压器耦合的经典电路为原型。 另一种也被广泛使用的单端推挽电路,仅仅是输入信号的激励方式,以及输出信号的合成方式不同,下述的基本原理依然适用。电子管推挽放大器也会产生相同性质的失真,故本文中关于失真机理的描述也适用于理解电子管放大器。 本文仅单独研讨交越失真的成因及消除方法,至于推挽放大器的其它特性,不在研讨范围。 众所周知,推挽放大器,是一种需要由两个(或两组)晶体管来共同完成放大作用的放大器,电路中的两个晶体管,分别负责放大信号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再由输出变压器把两个半周的输出信号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输出信号。 图1为推挽放大器的原理电路,输入信号由输入变压器分相后,分别馈送到两个晶体管的基极,馈送给两个晶体管基极的都是一个完整的信号,只是它们的相位是相反的,相差了180度;我们知道,结型为NPN的晶体管,只有当输入信号电压为正极性时,晶体管才会导通,输入信号电压为负极性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所以在推挽电路两个晶体管的集电极,我们只能分别得到半个周期的输出信号;两个晶体管把各自放大后的信号电压加载到输出变压器,变压器又把这两个半周的信号电压相继馈送给同一个负载,于是负载上实际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输出信号电压。 图1:原理电路及输出信号的合成 如果我们完全依照原理电路搭建一个推挽放大器,那么我们所得到的放大信号将是这样的:显然,这不是我们期待得到的放大信号,这个输出信号没有一个完整的周期,产生了明显的失真;从图3中输出信号的周期范围可以看到,当上面那个晶体管已经脱离放大区域,停止工作,而下面那个晶体管却尚未进入工作状态;同样,当下面那个晶体管已经脱离放大区域,停止工作,上面那个晶体管也是未有进入工作状态; 这个失真发生在两个晶体管各自负责的半个周期之交接区域中,放大器理论把这种发生在信号上下半周交接区域所产生的失真称为“交越失真”。

电子管功放简易设计

电子管功放简易设计 电子管功放简易设计,写给初学者! 发烧之路 2009-06-10 12:15:30 阅读202 评论0字号:大中小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源供给三部分组成。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组成了放大通道,电源供给部分为放大通道工作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一般而言,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器件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以各有源器件为核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放大器。功放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整机要求,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 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理论基础,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 且对电子管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的 (1)整机及各单元级估算 1,由于功放常根据其输出功率来分类。因此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己所需要设计功放的输出功率。对于95db的音箱,一般需要8W输出功率;90db的音箱需要20W左右输出功率; 84db音箱需要60W左右输出功率,80db音箱需要120W左右输出功率。当然实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2,根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出级电路程式。 对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出级;10,20W可以选择单管单端功放,也可以选择推挽形式;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使用推挽,甚至并联推挽,如果选择单管单端或者并联单端,通常代价过高,也没有必要。 3,根据音源和输出功率确定整机电压增益。

一般现代音源最大输出电压为2Vrms,而平均电压却只有0.5Vrms左右。由输出功率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Uout,?,(P?R),其中P为输出功率,R为额定负载阻抗。例如某8W输出功率的功放,额定负载8欧姆,则其Uout,8V,输入电压Uin 记0.5V,则整机所需增益A,Uout/Uin,16倍 4,根据功率和输出级电路程式确定电压放大级所需增益及程式。(OTL功放不在讨论之列) 目前常用功率三极管有2A3,300B,811,211,845,805 常用功率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有6P1,6P14,6P6P,6P3P(807),EL34,FU50,KT88,EL156,813 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为了取得较小的失真和较低的内阻,往往也接成三极管接法或者超线性接法应用。下面提到的“三极管“也包括这些多极管的三极管接法。 通常工作于左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0%,25%,这里的屏极效率是指输出音频电功率与供给屏极直流电功率的比值。 工作于右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多极管超线性接法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5%,30%。 而标准接法的多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可以达到35%左右关于电子管特性曲线的知识可以参照 三极管及多极管的推挽功放由于牵涉到工作点,电路程式,负载阻抗,推动情况等多种因素左右,所以一般由手册给出,供选择。 在决定输出级用管和电路程式之后,根据输出级功率管满功率输出时所需推动电压Up(峰峰值)和输入音源信号电压U'in(这里的U'in需要折算成峰峰值)确定电压放大级增益。Au,Up/U'in。例如2A3单管单端所需推动电压峰峰值为90V,输入信号峰峰值为1.4V,则所需增益Au,90/1.4=64倍,若为开环放大,则取1.1倍余

FU50推挽输出的功放典型线路图

FU50推挽输出的功放典型线路图

25W×2 EL34推挽功放 由于受到电子管器件本身的特性限制,业余制作胆机功放的输出功率一般都不太大,尤其是采用单端输出功放时,其输出功率更小,通常仅数瓦,一般不超过10W。对于一台10W的功率放大器,它往往只能提供1~2W的平均工作功率。因为当进行高保真重放时,由于节目源的动态大,平均功率为1~2W时的峰值功率已经超出10W,从而加大了放音失真,特别是采用灵敏度较低的音箱时,失真情况更趋严重。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高保真度家用声频功率放大器最低性能要求中就作了规定,要求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应≥10W。由此可知,如果要较好地欣赏包括大型交响乐等曲目在内的各类音乐节目的话,一台10W×2的功放是最起码的要求。一般而言,20~30W×2的额定功率才能达到高保真重放的基本目标。 本文详细介绍一款EL34 25W×2功放的制作,供需要较大输出功率的胆机爱好者仿制。 一.基本结构 胆机的输出功率主要取决于输出级电子管型号及其采用的电路程式。就电路程式而言,要成倍提高其输出功率的话,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对于单端甲类放大,可以将两只输出功率管并联起来使用,如图1(a)所示。与单管工作相比,在工作电压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屏极电流增大1倍,输出功率也增大1倍,而输入电压和失真则保持不变。此外,由于双管并联,内阻减小一半,负载电阻也减小一半。因此只要加大电源的电流容量,并把输出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减小一半,很容易把单管A类输出改成双管并联A类工作方式。实际上,输出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并非一定要严格地减小一半,也已能获得比单管工作时大得多的输出功率。例如,300B作单端A类工作时,输出变压器一次侧阻抗为3~3.5kΩ。当改为双管并联A类工作时,输出变压器一次侧阻抗可采取1.5~1.6kΩ,此时输出功率大致为单管时的2倍。不过,如果找不到现成的阻抗为1.5~1.6kΩ的输出变压器,也可以采用一次侧阻抗为2~3kΩ的输出变压器来代用。 提高输出功率的另一种方式就是采用推挽输出,如图1(b)所示。由于推挽输出的工作状态可设置为A类、AB类和B类,因而就输出功率而言,它可达到单端输出时的1~2倍。就失真较小的A 类推挽而言,一般比单端输出功率大1倍。实际上,推挽工作时,对交流信号而言,两只电子管是以串联方式工作的,因而输出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为单端输出时的1倍,输出功率也大致增加1倍。 与单管单端输出相比,双管单端输出和推挽输出的输出功率都大一倍左右。不过,推挽输出不仅效率高,而且由于两管流过输出变压器一次侧的直流方向相反,直流磁通相互抵消,变压器的铁心无需留空气隙,同样条件下。电感量比单管时高得多,有利于简化结构。此外,推挽输出变压器具有抵消电源纹波的作用,因而降低了对电源滤波的要求。最后,推挽电路还能抵消偶次谐波,失真明显低于单端输出。推挽电路啊缺点,管子需要配对,并需要两个幅度相同而相位相反的驱动信号即需要倒相电路。此外,输出变压器的两个一次侧绕组,在圈数、直流电阻、漏感和分布电容等方面应该尽量保证对称和平衡。如果在这方面做得越好,那么推挽电路的优点就越加明显。 推挽输出所必须的倒相电路常见的有图2所示3种方式。其中图2(a)为变压器倒相,无需使用有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 搭棚式接法一样将功放机内的各种元器件分为3—4层,安装元件的步骤是由下而上。接地线与灯丝走线一样置于靠近底板的最下层,其地线贴紧底板,并保持最好的接触;第二层多为各电子管阴极与栅极接地的元器件。注意同一管子阴极与栅极的相关元件接地最好就近在同一点接地;第三层是各放大级之间的耦合电容等元件;最上层则为以高压架空接法连接的阻容等元件。高压元件置于上层能够有效地防止高压电场对各级电路造成的干扰。 二、关于一点接地 一点接地,在电子管功放电路的布线中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措施。图8—2为一点接地示意图。 关于输入级与电压放大级的元件接地问题尤为

重要。需要实行一点接地的元件,要紧有栅极电阻、阴极电阻与旁路电容等。最好仅用元件引线直截了当焊接,尽量不使用导线,否则极易产生交流杂声干扰。 栅极电阻敏锐性最强,因此对前级功耗专门小的栅极电阻,其体积越小越好,可采纳0.25-0.5w的小体积电阻为宜。其电阻一端应直截了当焊接在管座上;另一端直截了当通地。假如因元件尺寸或位置关系,难以做到同一点接地时,亦可就近接在同一根粗的地线上。图8—3为近端接地示意图。 三、焊接要领 由于电子管功放的零部件尺寸较大,而且接地线又与金属底板直截了当相通,焊接时的散热性较强,因此在焊接时必须采纳50W左右的内热式电烙铁才能保证焊锡的充分熔化。而一样用来焊接晶体管元件的25W左右电烙铁热量不够,容易产生假焊或脱焊等现 象。 焊接时所使用的助焊剂,应该采纳松香或一级

的中性焊剂,幸免使用酸性助焊剂。因为酸性焊剂不但有腐蚀作用,而且会引起电路漏电现象。 对一样元件的焊接,其电烙铁与元件间最好保持45度左右的倾斜角,如此接触面较大,热量平均,容易焊牢。其焊接时刻一样应保持1—2秒为宜,时刻过长容易损坏元件;接地线的焊接时刻可适当加长一 些; 元件焊上支架前应先将元件引线在支架绕牢,或穿进孔内勾牢,然后再进行焊接。关于元件,在焊接前必须将引脚表面氧化层用砂皮擦清,并镀好焊锡后再焊接。图8—4是管座与支架焊接示意图。 元件与地线进行焊接时,也必须将通地端与地线先绕牢,或者与焊片孔勾牢,然后再焊接。焊接时,烙铁接触焊点时刻要稍长些,以确保焊牢。对需要进行调整的元器件,可临时采纳搭焊,待调试完毕后再绕住焊牢。图8—5是零件与地线焊接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