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结构和性能.

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结构和性能.
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结构和性能.

第一章 X 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结构和性能

X 荧光光谱仪可分为同步辐射 X 射线荧光光谱、质子 X 射线荧光光谱、全反射 X 射线荧光光谱、波长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和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等。

波长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可分为顺序(扫描型、多元素同时分析型(多道谱仪和固定道与顺序型相结合的谱仪三大类。顺序型适用于科研及多用途的工作, 多道谱仪则适用于相对固定组成和批量试样分析,固定道与顺序式相结合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X 射线荧光光谱在结构上基本由激发样品的光源、色散、探测、谱仪控制和数据处理等几部分组成。

§1.1 激发源

激发样品的光源主要包括具有各种功率的 X 射线管、放射性核素源、质子和同步辐射光源。波长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仪所用的激发源是不同功率的 X 射线管, 功率可达 4~4.5kW, 类型有侧窗、端窗、透射靶和复合靶。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仪用的激发源有小功率的 X 射线管,功率从 4~1600W,靶型有侧窗和端窗。靶材主要有 Rh 、 Cr 、 W 、 Au 、 Mo 、 Cu 、 Ag 等,并广泛使用二次靶。现场和便携式谱仪则主要用放射性核素源。

激发元素产生特征 X 射线的机理是必须使原子内层电子轨道产生电子空位。可使内层轨道电子形式空穴的激发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带电粒子激发、电磁辐射激发、内转换现象和核衰变等。商用的 X 射线荧光光谱仪中,目前最常用的激发源是电磁辐射激发。电磁辐射激发源主要用 X 射线管产生的原级 X 射线谱、诱发性核素衰变时产生的γ射线、电子俘获和内转换所产生 X 射线和同步辐射光源。

§1.1.1 X射线管

1、 X 射线管的基本结构

目前在波长色散谱仪中,高功率 X 射线管一般用端窗靶,功率 3~4KW,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X 光管本质上是一个在高电压下工作的二极管, 包括一个发射电子的阴极和一个收集电子的阳极(即靶材 ,并密封在高真空的玻璃或陶瓷外壳内。发射电子的阴极, 一般由螺旋状的灯丝组成, 灯丝的材料是钨丝。灯丝在一稳定的灯丝电流加热下发射电子, 在灯丝周围形成一定密度的电子云, 电子在阳极高压作用, 被加速飞向阳极,与阳极材料中原子相互作用,发射 X 射线。透射靶的阳极是紧贴铍窗内层,该阳极在电子束轰击下所产生的 X 射线透过靶材和铍窗射向试样。而端窗靶在电子束轰击下所产生的 X 射线由靶材表面射出,通过铍窗射

向试样。

场致发射 X 射线管是一种冷阴极管,它用针尖(钢针形成冷场致发射阴极在高电场强度下发射电子,而不是用加热灯丝来发射电子,它产生的 X 射线强度比其他类型的 X 光管低,但仍较发射性核素要强,具有不需要冷却水、安全和寿命长的优点,能量色散谱仪依然使用这种靶。

综上所述, X 射线管应具有哪下特点:(1要求能连续地工作于较高的功率水平; (2提供较大的 X 射线能量代谢,允许采用较大的焦斑和较大的窗口; (3在保证 X 射线管使用寿命的情况下,窗用材料铍片应尽可能薄; (4靶材纯度要高,杂质谱线的强

度应小于总强度的 1%; (5为满足多种分析要求,可配备多种靶材供选择,但端窗靶一般选用铑为阳极材料; (6提供 X 射线管的高压和管电流的高压电源输出稳定,波长色散谱仪通常应小于 0.001%,能量色散谱仪应在 0.1%~0.02%之间。

2、高压发生器

高压发生器的稳定性是谱仪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商用的谱仪高压发生器基本有以下三大类型。早期的采用高压放大器稳压—自耦变压器调压—高压变压器变压—高压整流电路, 这种电路现已不用。第二类高压发生器, 采用双向可控硅、肪冲触发电路—高压变压器升压—高压整流电路,这类电路的特点是整机体积小、重量轻,稳定度一般可达 0.002%。第三类是谐波调制电路,它的高压控制采用 300Hz 以上的谐波控制调波信号,以触发可控硅使之形成方波交流电源,经变压器件变压,再整流为高压直流电源供 X 光管使用。这种电路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电路直流电源的稳定程度,外电源波动,只能轻微地影响直流电源并迅速得到响应和校正。

§1.1.2 放射性核素激发源

放射性核素作为激发源主要用于现场和在线分析的能量色散谱仪,特别是低分辨率的能量色散谱仪。它的优点是体积小、无需外电源,且所产生的射线接近于单色光便于选择。要求激发源的半衰期应足够长,并能制成活度合适、均匀的小型放射源,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常用的有软γ射线源、 X 射线源和β-X 射线源。

其结构上通常由源芯、防护层、出射窗和源外壳组成。形状主要有点源、片源和环源三种。

§1.1.3 同步辐射光源

同步辐射是带电粒子在磁场内圆形轨道中以相对论速率运动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该电磁辐射是沿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发射的, 其发射率和轨道曲率半径与粒子质量的四次方之乘积成反比, 所产生的同步辐射总功率为

P SR =88.47E4e I/R

一般情况下,其功率较大功率 X 射线管大 4~5个数量级。

同步辐射光子束的能量很宽,一般在紫外和 X 射线能量范围内,具有能量可调、亮度高等特点,而且具有偏振性好、方向可调等优点。

§1.1.4 质子激发

质子激发是和加速器产生的 MeV 量级的高能质子,从而激发出样品原子壳层电子,产生空穴,原子外壳层电子填充空穴,释放出特征 X 射线或俄歇电子。质子激发在样品中产生的轫致辐射强度较电致辐射要小很多, 对大多数元素的检测限达到ppm 级。

§1.2 探测器

正计数器(流气式或封闭式、闪烁计数器和半导体计数器是 X 射线光谱分析中常用的三种探测器,探测器的作用,是将 X 射线荧光光量子转变为一定形状和数量的电脉冲,表征 X 射线荧光的能量和强度。通常用作测量 X 射线的探测器具有如下特点:

(1在所测量的能量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探测效率;

(2具有良好的能量线性和能量分辩率;

(3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4具有良好的高计数率特性,死时间较短;

(5输出信号便于处理、寿命长、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波长色散谱仪主要使用正比计数器和闪烁计数器,测量范围从铍到铀。 §1.2.1 X 射线探测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探测效率

可理解为被记录到的脉冲数与入射 X 射线光量子数这比,通常分为绝对效率和本征效率。 2、能量分辨率

探测器对入射 X 射线的不同能量分辨能力用“能量分辨率”来表示,在波长色散X 荧光光谱仪中,谱分辨率可分为绝对分辨率和相对分辨率:

FWHM={(FWHM X 2+(FWHM S 2}1/2

相对分辨率定义为:

R r =

p

E E

谱仪分辨率与探测器的面积、时间常数和分析效率之间的关系是:通常探测器面积愈小,分辨率愈好;在面积固定的情况下,时间常数增加,光子测量得更准,相应的分辨率也更好。

§1.2.1 正比计数器

是以某种气体在 X 射线或其他射线照射下产生电离而形成电脉冲为依据的核辐射探测器。所收集的总电荷数正比于 X 射线光子的能量,电流脉冲幅度与初始电离成正比,在外加电压稳定时,这一正比关系相当稳定, 可以得到较好的分辨率。有利于测量某些能量较低、电离密度较小的 X 射线荧光。由于它使用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并在常温下工作,能量代谢分辨优于闪烁计数器。

正比计数器内所充气体与需要测定的入射 X 射线的能量有关。气体的主要作用是将入射 X 射线的能量代谢成比例地转变成电荷,同时,还要防止正离子移向阴极时,从阴极上逐出电荷而引起二次放电。

§1.2.2 闪烁计数器

闪烁计数器由闪烁体、光导、光电倍增管及相关电路组成,入射的 X 射线与闪烁体作用使之发光 ,光子经光导进入光电倍增管光电阴极并产生光电子, 光电子在电位不同的各个再生极之间加速并产生倍增, 在阳极上形

成较强的电脉冲讯号,电讯号经前置放大器输出,供电路处理。

1、闪烁体

是指在 X 射线或粒子作用下会发光的器件, 这类器件可将 X 射线或粒子的能量转换成便于探测的光讯号。一般分为有机闪烁体和无机闪烁体, 无机的较常用, 通常是一些加入作用激活剂的少量杂质的无机盐晶体。常用的有用铊激活的且密封于窗口中的碘化钠晶体和碘化铯晶体,分别记作 NaI(Tl和 CsI(Tl。

常见无机闪烁体的发光特性

材料 (相对

最强发射波发光衰变时折射率密

/

-3

β和γ射线 CsI(Tl 565 1.0 1.79 4.51 45 ZnS(Ag 450 0.2 2.40 4.09 130 BGO 480 0.3 2.15 7.13 8~14 Li 玻璃 395 75 1.53 2.50 10 蒽

447

30nS

1.62

1.25

43

2、光导

光导的功能是使闪烁体发射的可测光子打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

3、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的功能是将闪烁体发射的可测光子讯号转变为电讯号的器件。它由光电阴极、聚焦栅级、倍增极 (打拿极和阳极组成。它的作用是吸收闪烁体发射的光子能量后,发射出光电子。

§1.2.3 半导体探测器

由于半导体探测器能量分辨率远较正比计数器和闪烁计数器好, 在 20世纪 70年代中期已广泛用作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分析仪的探测器。

1、漂移硅探测器和高纯硅探测器

2、锂漂移锗探测器和高纯锗探测器

3、化合物半导体探测器

第二章波长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结构和性能

波长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仪分为扫描型、多元素同时分析(多道和扫描型与固定元素通道组合在一起的组合型三大类。基本结构则光源— X 射线管、滤光片、原级(入射准直器、分光晶体、二级(出射准直器、探测器和测角仪等主要部件组成。

§2.1 光源

波长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激发源所用的 X 射线管所产生的光源—原级 X 射线谱强度的稳定性,取决于高压发生器提供给 X 射线管的高压和管电流的稳定性。一般采用高频变压发生器,这种发生器的特点不仅在于它体积小、噪音小和重量轻,而且高压稳定度有很大改善。

波长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仪所用 X 射线管有侧窗型、端窗型和透射型三种。为提高超轻元素和常见元素的检测限和减小测定时间,近年来在端窗型 X 射线管的性能上有很多改进。功率提高到 4kW 或更高;改进了 X 射线管管型设计,缩短了阳极和样品之间的光路。铍窗厚度一般为 75微米,有的 30微米,对测量超轻元素十分有利。基本参数法软件比较,表明:(1入射角和出射角分别在 55度 ~90度和 35度

~45度之间变化,对轻、重元素 X 射线荧光强度的影响在 10%以内; (2 X 射线管铍窗厚度对 X 射线荧光强度的影响主要是对原子序数(Z 小于 16的元素,而对 Z 大于30的元素影响甚小; (3铑是最好的靶材之一,其原子序数相对较大,所产生的连续谱和 K 系、 L 系特征谱特别适用于轻、重元素测定。

辐照在样品上的原级谱强度 I 与 X 射线管靶材到样品的距离 R 的平方成反比,即:

I=K

21R

不同类型波长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仪 X 光管与样品间距离、出射角、入射角以及试样辐照的面积等因素对样品分析强度影响的对比结果见 2.1和 2.2表:

表 2.1 不同波长色散谱仪靶样品间配置及误差

仪器型号阳极到样品间距离 d/mm

误差{(d ±0.1mm 2/d2}/%

PW2400 16 ±1.25 PW1480 19 ±1.06 ARL9400 21 ±0.95 ARL8410 26 ±0.80

ARL8600 33 ±0.61 SRS3000 29 ±0.69 SRS303

29 ±0.69

表 2.2 不同波长色散谱仪靶样品间配置对测量强度的影响

仪器型号照射样品面直径 /mm ±强度误差 /% 入射角 /(。

出射角 /(。

ARL8410 29 0.14 70 38 ARL8600 29 0.62 90 45 ARL9400 29 0.62 60 45 38 0.38 PW2400 25 0.09 57 40 30 0.02 37 0.09 PW1480 24 0.11 60 40 34 0.26 SRS3000 23 0.17 63 45 30 0.23

34

0.26

SRS303 26 0.22 67 45

37 0.23

表 2.2中列出的强度误差是表 2.1中样品到靶的距离误差引起的误差,是用同样的试样测定的。可知, 阳极到试样的距离越小,因样品表面高低不平引起的强度误差越小。

表 2.3常用的不同靶材 X 光管适用范围

阳极重元素轻元素附注

Rh Z=45 良优适用于轻、重元素, Rh K系线对 Ag,Cd,Pd 有干扰

Au Z=79 优差通常用于重元素的痕量分析,不包括 Au,As,Se

Mo Z=42 良差用于贵金属分析, Mo K谱线激发 Pt 族元素 L 谱,并且不干扰Rh-Ag 的 K 系谱线

Cr Z=24 差优用于轻元素常规分析, Cr 谱线干扰 Cr 和 Mn 的测定, 对激发 Ti 和 Ca 很有效。

双阳极侧窗靶

Sc/Mo;Cr/Au;Sc/W

优优现用得较少

§2.2 原级谱滤光片

滤光片的目的是消除或降低来自 X 射线管发射的原级 X 射线谱,尤其是靶材的特征 X 射线谱对待测元素的干扰, 可改善峰背比, 提高分析灵敏度。 PW24系列仪器中, 有四块滤光片, 黄铜 0.30mm 和 0.10mm , 铝片 0.75mm 和 0.20mm 。 0.3mm 黄铜主要用于 20keV 以上(原子序数大于 45的 Rh ;0.10mm 黄铜适用于

16~20keV(即原子序数 40号的 Zr 到 45号的 Rh ; 0.75mm 和 0.20mm 分别用于

12~16keV(原子序数 36号的 Br 到 40号的 Zr 和 4~12keV(原子序数 22号的 Ti 到 34号的 Se 的能量范围。

§2.3 通道面罩和准直器

准直器是由平行金属板材组成,两块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 100、 150、 300、550、 700和4000μm 供选择。在样品和晶体之间的称一级准直器, 其作用是将样品发射出的 X 射线荧光通过准直器变为平行光束照射到晶体, 该准直器又称为入射

狭缝; 二级准直器在分光晶体之后, 又称为出射狭缝, 其作用是将晶体分光后的光束变为平行光束进入探测器。二级准直器是固定的,不能选择。 X 射线荧光经入射和出射准直器后,可确保入射光束以θ角进入晶体,出射光束以2θ角射入探测器。一级准直器对谱仪分辨率起着重要作用。准直器的角发射度可用狭缝长度 L 和片间距S 按下式求得:

α=tan-1(S/L

表 2.4 准直器种类与强度和半宽度的关系

片间距 S/mm 发散度α/(度

NaK α线

X 射线强度半高宽Δ(2θ /(度

0.45 0.286 13800 0.70

0.15 0.0955 6600 0.37

0.10 0.064 1120 0.17

从上式可知,在狭缝长度 L 固定的情况下,两片之间距离越小, α越小,分辨率越好,但强度越低。在准直器和试样之间装有可供选择的通道面罩,它的作用相当于光阑,其目的是消除样杯面罩上发射的 X 射线荧光的干扰。它对灵敏度有影响。

§2.4 分光晶体

分光晶体是获得待测元素特征 X 射线谱的核心部件,因此晶体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原则:(1分辨率好, 以得减少谱线干扰; (2 衍射强度高; (3 衍射后所得特征谱线的峰背比要大; (4 最好不产生高次衍射线; (5 晶体受温度、湿度影响要小。根据布拉格定律, sin θ=nλ/2d,所选晶体的 2d(d为晶面间距必须大于待分析元素的波

长。在高2θ角度的条件下,谱峰的宽度增大,强度随着下降。同时由于谱仪结构的限制,不允许探测器

的2θ接近于 180度。因此,一般2θ小于 148度。

表 2.5 常用晶体的 2d 值及适用范围

晶体 2d 值 /nm

适用范围

K 系线 L 系线

LiF(420 0.180 Te ~Ni U ~Hf

LiF(220 0.285 Te ~V U ~La

LiF(200 0.403 Te ~K U ~In

Ge(111 0.653 Cl ~P Cd ~Zr

InSb(111 0.748 Si Nb ~Sr

PE(002 0.874 Cl ~Al Cd ~Br

PX1 5.02 Mg ~O

PX2 12.0 B,C

PX3 20.0 B

PX4 12.0 C -(N , O

PX5 11.0 N

PX6 30 Be

TIAP(100 2.575 Mg ~O

OVO 55 5.5 Mg,Na,F

OVO 100 10.0 C,O

OVI 160 16.0 B,C

影响晶体衍射强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晶体和衍射率,这是由晶体本身结构所决定的。 (2理想晶体具有完全一致的晶面,会产生初级消光,使衍射强度降低。为此,需对晶体表面进行必要的处理,使其表面平整度、光洁度适合于测量波谱,并形成一些排列略有变化的镶嵌块。但是,测定轻元素所用的晶体,完整性越好,其衍射强度愈强。 (3晶体的衍射效率随波长而变化。

对于同一元素, 2d 值越小,晶体衍射效率越低,分辨率越好。

晶体有平面晶体和弯面晶体之分。弯曲的 Ge,InSb 和 PET 晶体,对于 Al ~Cl 元素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并改善了分辨率和谱图的轮廓,使谱图接近于对称。

晶体的膨胀系数不同, 不同晶体的晶面间距, 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程度也有差异。衍身线随着晶体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发生谱峰位移,其结果必然要影响谱线强度的测定。

晶体的晶面间距 d 随温度而变化,结果使所探测的2θ角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强度变化,关系式为

Δ(2θ =-114.6tanθ×

d

d

?=-114.6tanθ×α×(T0-T 晶体的膨胀系数为α,则

d

d

?=α(T0-T 。由于衍射红随着晶体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发生谱峰位移, 其结果必然影响谱线强度的测定, 谱线强度 I 与温度变化ΔT的关系为

I=exp[-Mα2(

B

θtan 2

(ΔT2] 式中:M=3.65×104

;B 为给定晶体和准直器条件下,谱线强度分布的半宽度。

表 2.6 晶体温度和 X 射线强度变化率的关系

谱线晶体准直器温度和 X 射线强度变化 /%

1℃ 2℃ 3℃ AgK α LiF(200 粗 <0.1 <0.1 <0.1 细<0.1 <0.1 <0.1 TiK α

LiF(200

粗 <0.1 0.2 1.3 细

0.1

0.4

3.5

AlK α

PET 粗 1.5 7.0 34.5 波长色散谱仪分辨率的实际分辨能力与准直器的角发散α、晶体的色散率及衍射强度分布曲线的半高宽 (FWHM 有关,其分辨率 R 可由下式算得:

R 2=α2+FWHM2

§2.5 探测器

波长色散谱仪常用探测器有三种:流气式正比计数管、封闭式正比计数管和闪烁计数管。流气正比计数管, 通常用 90%氩气和 10%甲烷混合气体,甲烷起猝灭作用。封闭式正比计数管则可分别充氖、氪和氙气。它们可串联使用,可提高 Ti ~Cu 的 K 系线和 La ~W 的 L 系线的灵敏度。闪烁探测器装在流气式计数器旁边,缩短了它与晶体之间的距离达三倍,有效提高了灵敏度。探测器选择范围见下表:

表 2.7 探测器的选择

探测器类型波长范围 /nm 能量范围 /keV 适用仪器

充氩流气 0.15~12 0.1~8 顺序式、多道、真空扫描封闭式,充氖气 0.40~0.83 1.5~3 多道

封闭式,充氪气 0.15~0.40 3~8 多道

闪烁 0.04~0.15 8~32 多道

封闭式,充氙气 0.08~0.21 6~15 顺序式、多道、真空扫描探测器的分辨率与入射 X 射线能量有关,计算探测器理论分辨率的公式为:

R=Fn1/2

R=Q

对于流气正比计数管, n 系指每个入射光子产生的初级电子数;对于闪烁计数管,指光电倍增管第一级所收集到的光电子数。 Q 为品质因子,当计数率 <20kcps时, Qnom 值(理论列于下表:

表 2.8 不同探测器的 Qnom 因子

探测器类型 Qnom

充氩流气正比计数管 45

充氖封闭管 48

充氙封闭管 48

充氪封闭管 54

闪烁计数管 120

流气正比计数管窗口用材料,有聚酯薄膜和聚丙烯薄膜,通常在膜上镀上一层约30nm 厚的铝膜,窗膜的导电性能对计数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1μm和2μm厚的窗膜最常用, 特别是测定轻元素和超轻元素时最好用1μm的聚丙烯薄膜以提高探测效率。从下图可以看到,窗膜厚度对于轻元素等的影响很大。

§2.6 测角仪

测角仪是顺序式 X 射线光谱仪的核心部件和同时式多道 X 射线光谱仪的基本部件。早期的测角仪以步进马达—机械齿轮分步传动; ARL8400首先采用了无齿轮莫尔条纹测角仪,用微机控制二个直流马达,精度达到±0.0002度。

飞利浦公司推出激光定位光学传感器驱动测角仪(DOPS , θ/2θ独立转动,由光学定位传感器控制定位。测角精度可控制在 0.0001度, θ和2θ精确度可达 0.0025度。

§2.7 脉冲高度分析器

由计数管记录每个入射的光子所引起的离子对数的值,即产生离子对数 N 为

N ≈

电离电位

射线光子能量

X

由正比计数管或闪烁计数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 输送到前置放大器, 经前置放大器预放大后再送至主放大器。主放大器输出的脉冲信号包括待测元素脉冲信号、噪声及高次线脉冲信号。每一个电脉冲的幅度正比于 X 射线光子能量。脉冲高度分析器(PHS 的作用是,通过选择脉冲幅度的最小和最大阈值,将分析线脉冲信号从某些干扰线和散射线中分辨出来, 在某种程度上, 可用来消除干扰和降低背景, 以改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

F (积分法

脉冲幅度值(PH)与 X 射线能量 E 和增益 G 之间可表示为 PH=KEG 为便于使用,要求将相同衍射级数的 X 射线的 PH 值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为实现这一要求,设有2θ 联动装置。其作用是当不同波长的特征 X 射线经晶体衍射后,如果它在晶体上衍射级数相同,2θ 联动装置依据2θ 角度的大小去改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或者探测器高压,使不同能量的入射 X 射线的脉冲高度值都固定在一个值。2θ联动装置的原理是通过sinθ使 G 相对于2θ而变化,达到 PH 值保持不变。若将布拉格定律代入则上式变为,PH= Khn ×G 2d sin θ若将式中G= 2d sin θ ,就可使PH 值保持不变。 n

荧光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X 荧光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用x 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可以被激发出各种波长得荧光x 射线,需要把混合得x 射线 按波长(或能量)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虽:)得X 射线得强度,以进行左性与定疑 分析,为此使用得仪器叫X 射线荧光光谱仪。由于X 光具有一泄波长,同时又有一立能量, 因此,X 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与能量色散型。下图就是这两类仪器 得原理图. 用X 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可以被激发出各种波长得荧光X 射线,需要把混合得X 射 线按波长(或能疑)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量)得X 射线得强度,以进行定性与左疑 分析,为此使用得仪器叫X 射线荧光光谱仪。由于X 光具有一左波长,同时又有一左能量, 因此,X 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与能量色散型。下图就是这两类仪器 得原理图。 (a )波长色散谱仪 (b )能虽色散谱仪 波长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谱仪原理图 现将两种类型X 射线光谱仪得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叙述如下: X 射线管 酥高分析器 分光晶体 计算机 再陋电源

丝电源 灯丝 电了悚 X则线 BeiV 輪窗型X射线管结构示意图 两种类型得X射线荧光光谱仪都需要用X射线管作为激发光源?上图就是X射线管得结构示意图。灯丝与靶极密封在抽成貞?空得金属罩内,灯丝与靶极之间加高压(一般为4OKV), 灯丝发射得电子经高压电场加速撞击在靶极上,产生X射线。X射线管产生得一次X射线, 作为激发X射线荧光得辐射源.只有当一次X射线得波长稍短于受激元素吸收限Imi n时,才能有效得激发出X射线荧光?笥?SPAN Ian g =EN-U S >lmin得一次X射线其能量不足以使受激元素激发。 X射线管得靶材与管工作电压决立了能有效激发受激元素得那部分一次X射线得强度。管 工作电压升高,短波长一次X射线比例增加,故产生得荧光X射线得强度也增强。但并不就是说管工作电压越髙越好,因为入射X射线得荧光激发效率与苴波长有关,越靠近被测元素吸收限波长,激发效率越髙。A X射线管产生得X射线透过彼窗入射到样品上, 激发岀样品元素得特征X射线,正常工作时,X射线管所消耗功率得0、2%左右转变为X 射线辐射,其余均变为热能使X射线管升温,因此必须不断得通冷却水冷却靶电极。 2、分光系统 第?准讥器 平面晶体反射X线示意图 分光系统得主要部件就是晶体分光器,它得作用就是通过晶体衍射现彖把不同波长得X射线分开.根据布拉格衍射左律2d S in 0 =n X ,当波长为X得X射线以0角射到晶体,如果晶面间距为d,则在出射角为0得方向,可以观测到波长为X =2dsi n 0得一级衍射及波长为X/2, X /3 ------ ―等髙级衍射。改变()角,可以观测到另外波长得X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及仪器工作原理解析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当能量高于原子内层电子电子结合能的高能X射线与原子发生碰撞时,驱逐一个内层电子而出现一个空穴,使整个原子体系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然后自发地由能量高的状态跃迁到能量低的状态。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内部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称为俄歇效应,亦称次级光电效应或无辐射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成为俄歇电子.它的能量是具有独一特征的,与入射辐射的能量无关.当较外层的电子跃入内层空穴所释放的能量不在原子内被吸收,而是以辐射形式放出,便产生X射线荧光,其能量等于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因此,X射线荧光的能量或波长是特征性的,与元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所示: K层电子被逐出后,其空穴可以被外层中任一电子所填充,从而可产生一系列的谱线,称为K系谱线:由L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α射线,由M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β射线……。同样,L层电子被逐出可以产生L系辐射(见图10.2)。如果入射的X射线使某元素的K层电子激发成光电子后L层电子跃迁到K层,此时就有能量ΔE释放出来,且ΔE=E K-E L,这个能量是以X射线形式释放,产生的就是Kα射线,同样还可以产生Kβ射线, L系射线等。莫斯莱(H.G.Moseley) 发现,荧光X射线的波长λ与元素的原子序数Z有关,其数学关系如下: λ=K(Z-s)-2 这就是莫斯莱定律,式中K和S是常数,因此,只要测出荧光X射线的波长,就可以知道元素的种类,这就是荧光X射线定性分析的基础。此外,荧光X射线的强度与相应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据此,可以进行元素定量分析。

用X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可以被激发出各种波长的荧光X射线,需要把混合的X射线按波长(或能量)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量)的X射线的强度,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此使用的仪器叫X 射线荧光光谱仪。由于X光具有一定波长,同时又有一定能量,因此,X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而我们天瑞仪器公司生产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就属于能量色散型的。下面是仪器的工作原理图: 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工作原理 仪器工作原理 通过高压工作产生电子流打入到X光管中靶材产生初级X射线,初级X射线经过过滤和聚集射入到被测样品产生次级X射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X荧光,X荧光被探测器探测到后经放大,数模转换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计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

HORIBAFL-3000FM4荧光光谱仪操作说明解读

设备名称荧光光谱仪 设备型号HORIBA FL-3000/FM4-3000 设备操作规范: 一、开机前准备: 1、实验室温度应保持在15℃~30℃之间,空气湿度应低于75%。 2、确认样品室内无样品后,关上样品室盖。 二、开机 3、打开设备电源开关(氙灯自动点亮,预热20min; 4、打开计算机,双击桌面上的荧光光谱软件,进入工作站,等待光谱仪自检。 三、装样: 5、将样品处理为粉末状,装入样品槽,为防止样品脱落,可加盖载玻片;将样品槽装入样品室,盖好样品室盖子。 四、测试发射光谱: 6、点击菜单中的“Menu”按钮,选择“Spectral”项目中的“Emission”。 7、设置单色器(M:设置激发光波长(如460nm、发射波长扫描范围(如470nm-700nm和狭缝宽度(一般可设置1-5nm,荧光强度强,狭缝宽度要调小。 8、设置检测器(Detector:Formulars选择公式S1。 9、点击右下角“RUN”开始测量; 五、测试激发光谱:

10、点击菜单中的“Menu”按钮,选择“Spectral”项目中的“Excitation”。 11、设置单色器(M:设置监测波长(如625nm、发射波长扫描范围(如380nm-500nm和狭缝宽度(一般可设置1-5nm,荧光强度强,狭缝宽度要调小。 12、设置检测器(Detector:Formulars选择公式S1/R1。 13、点击右下角“RUN”开始测量。 六、测试量子产率: 14、线缆连接积分球:将积分球有指示箭头的一端连接激发口,另一端连接发射。 15、装样:将样品处理为粉末状,装入标准白板样品槽,并加盖石英片;将样品槽装入积分球样品台,先推上层样品台,卡好后,推入下层样品台。 16、点击软件菜单中的“Menu”按钮,选择“Spectral”项目中的“Emission”。 17、设置单色器(M:设置激发光波长(如460nm、扫描范围(如380nm-700nm和狭缝宽度(一般设置1nm。 18、设置检测器(Detector:选中暗电流选项和Correction S1选项,Formulars选择公式S1c,积分时间设置为1s(时间设置越大,扫描越慢。 19、点击右下角“RUN”开始扫描。 20、测试空白样品。测试方法如16-19,样品台内放置标准白板。 21、计算量子产率:点击“QY”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设置如下参数:○1找校正谱(在D盘下“校正谱图”,选择固体校正谱;○2导入将要计算的样品谱图;○3导入空白样品谱图;○4输入需计算的激发与发射光谱起始与终止波长。 22、点击确定开始计算。

X-荧光光谱仪基本理论及工作原理

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产生的X-射线仪器多种多样。但是进入80年代,由于20世纪末,半导体材料和计算及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Si(Li) 探测器技术和能量色散分析技术。最近十几年在国际上一种新的多元素分析仪器迅速发展起来。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应用广泛的分析仪器。他就是X-射线荧光能谱仪,全称为: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以下介绍一下这种仪器的情况: 一. X-荧光能谱技术基本理论 1.X-荧光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每个原子都有一个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若干电子绕其飞行。不同元素由于原子核所含质子不同,围绕其飞行的电子层数、每层电子的数目、飞行轨道的形状、轨道半径都不一样,形成了原子核外不同的电子能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例如用X-光子源照射,打掉其内层轨道上飞行的电子,这时该电子腾出后所形成的空穴,由于原子核引力的作用,需要从其较外电子层上吸引一个电子来补充,这时原子处于激发态,其相邻电子层上电子补充到内层空穴后,本身产生的空穴由其外层上电子再补充,直至最外层上的电子从空间捕获一个自由电子,原子又回到稳定态(基态)。这种电子从外层向内层迁移的现象被称为电子跃迁。由于外层电子所携带的能量要高于内层电子,它在产生跃迁补充到内层空穴后,多余的能量就被释放出来,这些能量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被释放的。而这一高频电磁波的频率正好在X波段上,因此它是一种X射线,称X-荧光。因为每种元素原子的电子能级是特征的,它受到激发时产生的X-荧光也是特征的。 注意,这里的X-荧光要同宝石学中所描述的宝石样品在X射线照射下所发出可见光的荧光概念相区别。 2.X荧光的激发源 使被测物质产生特征X-射线,即X-荧光,需要用能量较高的光子源激发。光子源可以是X-射线,也可以是低能量的γ-射线,还可以是高能量的加速电子或离子。对于一般的能谱技术,为了实现激发,常采用下列方法。 a. 源激发放射性同位素物质具有连续发出低能γ-射线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用来激发物质的X荧光。用于源激发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是: 55Fe(铁)、109Cd(镉)、241Am(镅)、244Cm(锔)等,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源可以提供不同特征能量的辐射。一般将很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物质固封在一个密封的铅罐中,留出几毫米或十几毫米的小孔径使射线经过准直后照射到被测物质。源激发具有单色性好,信噪比高,体积小, 重量轻的特点,可制造成便携式或简易式仪器。但是源激发功率低,荧光强度低,测量灵敏度较低。另一方面,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源的能量分布较为狭窄,仅能有效分析少量元素,因此,有时将两种甚至三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源混合使用,以分析更多的元素。 b. 管激发 管激发是指使用X-射线管做为激发源。X-射线管是使用密封金属管,通过高压使高速阴极电子束打在阳极金属材料钯上(如Mo靶、Rh靶、W靶、Cu靶等),激发出X-射线,X-射线经过(X射线)管侧窗或端窗、并经过准直后,照射被测物质激发X-荧光。 由于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强度较高,因此,能够有效激发并测量被测物质中所含的痕量元素。另一方面X-射线管的高压和电流可以随意调整,能够获得不同能量分布的X-射线,结合使用滤光片技术,可以选择激发更多的元素。

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FLS 920)操作说明书

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FLS 920)操作说明书 中级仪器实验室 一、仪器介绍 1.FLS 920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具有两种功能 稳态测量:激发光谱(荧/磷光强度~激发波长)、发射光谱(荧/磷光强度~发射波长)、同步扫描谱(固定波长差、固定能量差、可变角)。 瞬态测量:荧光(磷光)寿命(100ps—10s)。 适合各类液体和固体样品的测试。 2.主要应用 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自然荧光的研究 溶液中大分子分子运动的研究 固体高分子取向的研究 高聚物光降解和光稳定的研究 光敏化过程的研究 3.主要性能指标 光谱仪探测范围:(光电倍增管, 190-870nm;Ge探测器,800-1700nm) 荧光寿命测量范围:100ps-10s 信噪比:6000:1(水峰Raman) 可以配用制冷系统,为样品提供变温环境 液氮系统(77K-320K) 使用Glan棱镜,控制激发光路、发射光路的偏振状态 使用450W氙灯和纳秒、微秒脉冲闪光灯做激发光源 F900系统软件:控制硬件,包括变温系统,数据采集、分析

4. 仪器主要部分结构图

5.仪器光路图 二、仪器测试原理(SPC) 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原理是FLS920测量荧光寿命的工作基础。 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法(time-correlated single photon counting)简称“单光子计数(SPC)法”,其基本原理是,脉冲光源激发样品后,样品发出荧光光子信号,每次脉冲后只记录某特定波长单个光子出现的时间t,经过多次计数,测得荧光光子出现的几率分布P(t),此P(t)曲线就相当于激发停止后荧光强度随时间衰减的I(t)曲线。这好比一束光(许多光子)通过一个小孔形成的衍射图与单个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小孔长时间的累计可得完全相同的衍射图的原理是一样的。

X荧光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X荧光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用X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可以被激发出各种波长的荧光X射线,需要把混合的X射线按波长(或能量)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量)的X射线的强度,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此使用的仪器叫X射线荧光光谱仪。由于X光具有一定波长,同时又有一定能量,因此,X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下图是这两类仪器的原理图。 用X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可以被激发出各种波长的荧光X射线,需要把混合的X射线按波长(或能量)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量)的X射线的强度,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此使用的仪器叫X射线荧光光谱仪。由于X光具有一定波长,同时又有一定能量,因此,X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下图是这两类仪器的原理图。 现将两种类型X射线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叙述如下: 1.X射线管

两种类型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都需要用X射线管作为激发光源。上图是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灯丝和靶极密封在抽成真空的金属罩内,灯丝和靶极之间加高压(一般为40KV),灯丝发射的电子经高压电场加速撞击在靶极上,产生X射线。X射线管产生的一次X射线,作为激发X射线荧光的辐射源。只有当一次X射线的波长稍短于受激元素吸收限lmin时,才能有效的激发出X射线荧光。笥?SPAN lang=EN-US>lmin的一次X射线其能量不足以使受激元素激发。 X射线管的靶材和管工作电压决定了能有效激发受激元素的那部分一次X射线的强度。管工作电压升高,短波长一次X射线比例增加,故产生的荧光X射线的强度也增强。但并不是说管工作电压越高越好,因为入射X射线的荧光激发效率与其波长有关,越靠近被测元素吸收限波长,激发效率越高。 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透过铍窗入射到样品上,激发出样品元素的特征X射线,正常工作时,X射线管所消耗功率的0.2%左右转变为X射线辐射,其余均变为热能使X射线管升温,因此必须不断的通冷却水冷却靶电极。 2.分光系统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4-1 . Mg原子的核外层电子31S0→31P1跃迁时吸收共振线的波长为285.21nm,计算在2500K 时其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 解: Mg原子的电子跃迁由31S0→31P1 ,则 g i/g0=3 跃迁时共振吸收波长λ=285.21nm ΔEi=h×c/λ =(6.63×10-34)×(3×108)÷(285.31×10-9) =6.97×10-19J 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 Ni/N0=(g i/g0)×e-ΔEi/kT 其中: g i/g0=3 ΔEi/kT=-6.97×10-19÷〔1.38×10-23×2500〕 代入上式得: Ni/N0=5.0×10-9 4-2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1.6nm/mm,欲测定Si251.61nm的吸收值,为了消除多重线Si251.43nm和Si251.92nm的干扰,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 因为: S1 =W1/D = (251.61-251.43)/1.6 = 0.11mm S2 =W2/D =(251.92-251.61)/1.6 =0.19mm S1<S2 所以应采用0.11mm的狭缝. 4-3 .原子吸收光谱产生原理,并比较与原子发射光谱有何不同。 答: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如果外界所提供特定能量(E)的光辐射恰好等于核外层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i)之间的能量差(ΔEi)时,核外层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有基态跃迁到相应激发态,从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的不同在于: 原子吸收光谱是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吸收特定的能量,而原子发射光谱是基态原子通过电、热或光致激光等激光光源作用获得能量;原子吸收光谱是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所吸收的谱线,而原子发射光谱是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

荧光光谱仪操作规范

XXX有限公司 荧光光谱仪操作规范文件编号 :WI-ZL-389 版本/版次: A/2 页次:1/1 1.目的 为保证使用者正确的操作,以达成仪器之正确使用维护。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特制定此规范。 参考资料:《Ux220 WorkStation V6.0使用说明书》 2.使用环境: 温度:15℃-25℃ 湿度:30-80%RH 3.仪器说明: 荧光光谱仪由测试仪主机,电脑及测试软件,测试结果输出的打印机组成。 4. 荧光光谱仪的操作方法: 4.1打开仪器电源:测试主机电源、电脑电源; 4.2开启操作程序Ux220 v6.4; 4.3开机预热:打开“设置X光管”窗口,勾选“打开高压电源”及“慢速升管压管流”,确定即可; 4.4用银校正片进行校正,校正不成功重新校正; 4.5输入样品信息、选择合适基材; 4.6将样品放入样品室,确认样品信息、测量次数无误后点击开始测量; 4.7测量完成输出报告并把报告存档。 5.注意事项: 5.1本仪器只允许经过专业培训并有上岗证的人员操作。 5.2本仪器只能检测均匀且颜色单一的物质,如导线,必须把铜丝与绝缘外皮分别进行检测;必须确保样 品厚度在2-3mm以上,若厚度不足可堆叠数个样品至适当厚度;若粒状样品其粒径大于5mm可直接进行测量,若粒径小于5mm则将样品放置样品杯中,尽量不要留下空隙且样品厚度要有2-3mm。 5.3银片校正时银片金属面朝下。 5.4关机时先降管流管压,再关程序,最后关电源; 5.5“Running”指示灯亮时,禁止打开仪器样品室的盖,以免X射线辐射对人体造成危害。 5.6测试大件样品样品室盖无法关闭时,仪器附件人员必须远离仪器三米以外,待延时灯闪烁10秒后 仪器开始测试,待延时灯(也叫做测量指示灯)熄灭后,人员方可靠近。

布鲁克XRF荧光光谱仪说明书 11-SampleDef-样品定义

SAMPLEDEF 目录 1 启动 1.1 为什么使用SAMPLEDEF 1.1.1 LOADER 和DEF 文件 1.1.2 使用几个DEF文件 1.1.3 在SPECTRA plus数据里样品定义表的互动1.2 启动SAMPLEDEF 2 使用SAMPLEDEF 2.1 列的管理 2.1.1 创建新列 2.1.2 在列表里工作 2.1.3 设置列的选项 2.2 定义列的类型 2.3 选择数据类型 2.3.1 指定列内容的数据类型 2.3.2 设置为数字数据类型的选项 2.3.3 设置为字符数据类型的选项 2.3.4 设置为组合数据类型的选项 2.3.5 设置为字符串数据类型的选项 3 教材:使用SAMPLEDEF 设置标准样品定义表步骤一启动SAMPLEDEF 步骤二创建位置列 步骤三创建样品列 步骤四创建方法列 步骤五创建SSD-文件列 步骤六创建样品颜色 步骤七创建样品尺寸列 步骤八创建Sample-ID-样品编号列 步骤九创建制样方法列 步骤十创建类型列 步骤十一保存和测试样品定义表 步骤十二从LOADER运行样品定义表 索引

1 启动 1.1 为什么使用SAMPLEDEF 1.1.1 LOADER 和DEF 文件 我们可以通过LOADER程序把样品交付到测量程序。为此,需建立样品与进样器位置、测量程序、样品编号之间的联系,以便日后查询数据。还可以增加其他参数(如样品的稀释比、流水号等等)。在SPECTRA plus,这些样品信息都在SampledDef里定义。 输入界面,即:样品定义表里的各个列,是在扩展名为DEF的文件里定义的。这些DEF文件可以在SAMPLEDEF创建。 1.1.2 使用几个DEF文件 如何建立样品与仪器的联系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最简便的方法是接近实验室的实际工作,下面举例说明: 1 样品从不同的工厂送来,并且需要区别,测量方法可以在已建立的方法里选,等等; 2 不同班次的工人用相同的分析方法测量同样的样品,只需要让仪器知道需要测量的样品 在进样器的位置。 当然,很多实验室需要进行上述两样的工作,甚至更多。这就是为什么实验室需要多个样品定义表。 特定的样品定义表(DEF 文件)可以保存选项,从而避免输入错误。如:样品类型强制规定为液体,就可以避免在真空光路测量液体样品。 标准的样品定义表是随SPECTRA plus交付的,(Routine.def 在\Libraries\MeasMethods\)。这个表是通用的表,可以在SAMPLEDEF里进行个性化设定。

布鲁克XRF荧光光谱仪说明书 3-Getting Started-总体介绍

目录 1 安装SPECTRA plus 2 使用 SPECTRA plus第一步2.1 连接 2.2 无标样测量 2.2.1 预装的测量方法 2.2.2 特殊测量方法 2.2.3 分析结果的重新评估 2.3 绘制校准曲线 2.4 特殊应用 3 登录 3.1 登录的目的 3.2 操作人员管理 3.3 登录和退出 3.4 在不同的Windows 用户中登录

1 安装SPECTRA plus 安装必须在管理员界面里进行。 安装程序需以管理员权限进入,以安装某些动态资料库(DLL 文件),特别是这关系到数据库的管理,和某些注册钥匙,如在.DEFAULT 文件夹。 如果没有进入管理员界面,请询问网络管理员取得此资格。 安装时,请参考”Installation notes”(它是与SPECTRA plus分开的另一文件),和安装光盘里的READMEFIRST.TXT 文件、INSTALLATION.PDF 文件。 安装术语 ? Recalibration data diskette 重校正数据软盘: 是随光谱仪一起交付的软盘,包括与用户光谱仪相对应的特定文件:硬件配置文件和谱线库。在首次安装时必须安装,但不要用于升级:因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谱线库里会加进用户自己定义的谱线,硬件配置文件也可能进行了修改,如果重新安装时再使用重校正数据软盘里的数据,仪器就回到了出厂时的状态,用户加进去的内容会被删除,。 ? Master diskette 母盘: 是随初始SPECTRA plus软件包一起交付的软盘,内有信用证。在第一次安装时信用证被转移到硬盘。如果您想卸载软件,如,将软件安装至另一台电脑或其他目录,不要忘了把信用证转移回母盘,然后再转安装至其他地方。如果只是软件升级,没有改变目录,建议把信用证留在硬盘以避免误操作。 信用证的管理,见L_WIZARD程序。 快捷键图标程序手册?章 无L_WIZARD.EXE 11 只是在安装或卸载SPECTRA plus软件时才需要转移信用证,在通常情况下不要安装或卸载SPECTRA plus软件,也就不要用L_WIZARD去转移信用证。

X射线荧光光谱仪结构和原理

X射线荧光光谱仪结构和原理 第一章 X荧光光谱仪可分为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质子X射线荧光光谱、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等。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可分为顺序(扫描型)、多元素同时分析型(多道)谱仪和固定道与顺序型相结合的谱仪三大类。顺序型适用于科研及多用途的工作,多道谱仪则适用于相对固定组成和批量试样分析,固定道与顺序式相结合 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X射线荧光光谱在结构上基本由激发样品的光源、色散、探测、谱仪控制和 数据处理等几部分组成。 § 1.1激发源 激发样品的光源主要包括具有各种功率的X射线管、放射性核素源、质子 和同步辐射光源。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所用的激发源是不同功率的X射线管, 功率可达4~4.5kW,类型有侧窗、端窗、透射靶和复合靶。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用 的激发源有小功率的X射线管,功率从4~1600W,靶型有侧窗和端窗。靶材主要有Rh、Cr、W、Au、Mo、Cu、Ag等,并广泛使用二次靶。现场和便携式谱仪则主要用放射性核素源。 激发元素产生特征X射线的机理是必须使原子内层电子轨道产生电子空位。可使内层轨道电子形式空穴的激发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带电粒子激发、电磁辐射激发、内转换现象 和核衰变等。商用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目前最常用的激发源是电磁辐射激发。电磁辐射激发源主要用X射线管产生的原级X射线谱、诱发性核素衰变时产生的Y射线、电子俘 获和内转换所产生X射线和同步辐射光源。 § 1.1.1 X射线管 1、X射线管的基本结构 目前在波长色散谱仪中,高功率X射线管一般用端窗靶,功率3~4KW,其结构示意图 如下: X 光管本质上是一个在高电压下工作的二极管,包括一个发射电子的阴极和一个收集电子的阳极(即靶材),并

原子荧光光谱仪操作步骤及原理分析2012

氢化物(蒸气)发生 -原子荧光 原子荧光的发展史 ●原子荧光谱法(AFS)是原子光谱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其发光机理看属于一种原子发 射光谱(AES),而基态原子的受激过程又与原子吸收(AAS)相同。因此可以认为AFS是AES和AAS两项技术的综合和发展,它兼具AES和AAS的优点。 ●1859年Kirchhoof研究太阳光谱时就开始了原子荧光理论的研究,1902年Wood等首 先观测到了钠的原子荧光,到20世纪20年代,研究原子荧光的人日益增多,发现了许多元素的原子荧光。用锂火焰来激发锂原子的荧光由BOGROS作过介绍,1912年WOOD 年用汞弧灯辐照汞蒸气观测汞的原子荧光。Nichols和Howes用火焰原子化器测到了钠、锂、锶、钡和钙的微弱原子荧光信号,Terenin研究了镉、铊、铅、铋、砷的原子荧光。 1934年Mitchll和Zemansky对早期原子荧光研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1962年在第10次国际光谱学会议上,阿克玛德(Alkemade)介绍了原子荧光量子效率的测量方法,并予言这一方法可能用于元素分析。1964年威博尼尔明确提出火焰原子荧光光谱法可以作为一种化学分析方法,并且导出了原子荧光的基本方程式,进行了汞、锌和镉的原子荧光分析。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Winefodner教授研究组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West教授研究 小组致力于原子荧光光谱理论和实验研究,完成了许多重要工作。 ● 20世纪70年代,我国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原子荧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西北大学杜 文虎、上海冶金研究所、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郭小等均作出了贡献。尤其郭小伟致力于氢化物发生(HG)与原子荧光(AFS)的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我国原子荧光商品仪器的奠基人,为原子荧光光谱法首先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打下了基础。 幻灯片3 国外AFS仪器发展史 *1971年Larkins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火焰原子化器,采用泸光片分光,光电倍增管检测。测定了A u、B i、Co、H g、M g、N i 等20多种元素; *1976年Technic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原子荧光光谱仪AFS-6。该仪器采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同时测定6个元素,短脉冲供电,计算机作控制和数据处理。由于仪器造价高,灯寿命短,且多数被测元素的灵敏度不如AAS和ICP-AES,该仪器未能成批投产,被称之为短命的AFS-6。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Baird公司推出了AFS-2000型ICP-AFS仪器。该仪器采用脉冲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作原子化器,光电倍增管检测,12道同时测量,计算机控制和数据处理。该产品由于没有突出的特点,多道同时测定的折衷条件根本无法满足,性能/价格比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无情的淘汰。 *20世纪90年代,英国PSA公司开始生产HG-AFS。

布鲁克XRF荧光光谱仪说明书 2-应用SPECTRA plus作你的第一条回归曲线

应用SPECTRA plus作你的第一条校准曲线目录 应用SPECTRA plus作你的第一条校准曲线 简介 建立校准曲线 了解校准曲线工具箱 开始作校准曲线 Si KA1 HS-Min的校准曲线 如何检查计算的浓度是否被接受 P KA1-HS-Min 的校准曲线 S KA1 HR-Min的校准曲线 V KA1-HS-Min的校准曲线 Cr KA1-HS-Min的校准曲线 Mn KA1-HR-Min的校准曲线 V KA1 HS-Min的校准曲线 Ni KA1-HS-Min的校准曲线 Cu-KA1-HS-Min的校准曲线 漂移校正/重校正 低合金未知样品的测量 使用Results Monitor功能 监视分析结果 查询结果 转移结果 再评估测量数据 结论

简介 本教学课程包括下列内容,以便使你熟悉制作校准曲线的过程: l建立校准曲线 l组织材料 l输入标准浓度到数据库 l定义测量方法 l了解校准曲线工具 l校准已测量的低合金样品 l用低合金曲线测量未知样品 l使用结果管理器 按照这一部分的介绍,你可以一步一步地制作你的第一条校准曲线。使用一套BCS低合金标样,SPECTRA plus谱线库中预定义的谱线及扫描测量模式,你的任务是绘制低合金样品的校准曲线。由于所有的样品已经在德国Bruker AXS 公司测量过,不需要在你的仪器上进行实际的测量。为了得到所显示的相同结果,必须仔细地按照所有步骤进行。

建立校准曲线 从SPECTRA plus程序或桌面打开Quantification Editor (FQuant) 程序。 图 1 桌面上的Spectra Plus程序文件夹

移动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使用说明

移动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使用说明 型号规格:EPX-50 生产厂家:美国Innov-X System公司 购置日期:2010年3月 性能指标:本仪器为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由X光源(X射线光管,Ta(W)阳极,50KV,10W能量)、滤光片(5个滤光片,3光束连续自动测试)、检测器(电制冷的高分辨率Si-Pin检测器,在5.95KeV Mn Kα<190 eV FWHM, 温度范围:-10℃至50℃)组成。适合大规模样品的筛查分析、现场应急污染初步检测和实验室固体样品的定性半定量分析(含量大于0.01%的重元素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应用范围:可一次分析土壤、沉积物、矿物、淤泥、固体废弃物等固体粉末及金属、合金样品中15P-92U的25个元素,具体为Cr, Pb, As, Hg, Se, Ag, Cd, Ba,Tl, Cu, Zn, Ni, Sb,V, Mn, Fe, Co, Sn, Rb, Zr, Sr, Mo,P, S, Cl, K, Ca。(Na,Mg,Al,Si等轻元素不能检测)。分析速度快,30~120秒内即可完成样品中以上元素的测试。 -1 操作方法: 1、将仪器自带的变压器一端接到220V 电源上,一端接到仪器上,将220伏电 压转换为18伏后打开仪器。 2、输入用户名称和密码进入操作界面。 3、用仪器自带的316合金将仪器标准化,使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4、样品测试:将固体粉末样品装入不含氯的透明塑料袋内,打开盖子并将样品 袋轻轻放在测试窗上面,关闭样品仓盖,点击Mode选择测量模式(Soil 3 Beam,Mining,Analytical,Soil),点击start 开始测量。多个样品依次进行测试,数据自动按照标准样式保存,结果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5、数据导出:用格式化的U 盘将测量数据导出,结果还可以报告形式打印出来。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构造原理-科邦实验室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构造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仪是我国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之一,我国已在原子荧光技术应用方面建立了4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建立,使原子荧光光谱仪在地质、冶金、食品、水质、环境、轻工、电子等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据了解,加拿大Aurora公司生产的A13300型HG-AFS仪是国内销售的唯一一款进口原子荧光仪,而我国HG-AFS仪的技术性能和市场占有率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原子荧光光谱法从机理看来属于发射光谱分析,但所用仪器及操作技术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近,上篇文章我们介绍论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这篇我们主要介绍原子荧光分光度计。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根据荧光产生机理的不同,原子荧光的类型达到十余种,但在实际分析中主要有:共振荧光 处于基态或低能态的原子,吸收光源中的共振辐射跃迁到高能态,处于高能态的原子在返回基态或相同低能态的过程中,发射出与激发光源辐射相同波长的荧光,这种荧光称为共振荧光。 直跃线荧光 当处于基态的价电子受激跃迁至高能态(E2),处于高能态的激发态电子在跃迁到低能态(E1)(但不是基态)所发射出的荧光被称为直跃线。

阶跃线荧光 当价电子从基态跃迁至高能态(E2)后,由于受激碰撞损失部分能量而降至较低的能态(E1)。从较低能态(E1)回到基态(E0)时所发出的荧光称为阶跃线荧光。 热助阶跃线荧光 基态原子通过吸收光辐射跃迁至高能态(E2),处于高能态的价电子在热能的作用下进一步激发,电子跃迁至与能级E2相近的更高能态E3。当去激发至低能态(E1)(不是基态)时所发出的次级光被称为热助阶跃线荧光.

牛津光谱仪知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组成结构

牛津光谱仪知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组成结构 (请参考牛津X荧光光谱仪设备:X-Supreme8000 X荧光测硫/氯仪) 激发光源: 用来激发原子使其产生原子荧光。光源分连续光源和锐线光源。连续光源一般采用高压氙灯,功率可高达数百瓦。这种灯测定的灵敏度较低,光谱干扰较大,但是采用一个灯即可激发出各元素的荧光。常用的锐线光源为脉冲供电的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无电极放电灯及70年代中期提出的可控温度梯度原子光谱灯。 采用线光源时,测定某种元素需要配备该元素的光谱灯。原子荧光的强度If与激发光源辐射强度I0成比例,因此原子荧光光度计都采用新的高强度光源提高激发光源辐射强度,I0提高1~2个数量级,进一步降低仪器的检出限。 单色器: 产生高纯单色光的装置,其作用为选出所需要测量的荧光谱线,排除其他光谱线的干扰。单色器有狭缝、色散元件(光栅或棱镜)和若干个反射镜或透镜所组成,色散系统对分辨能力要求不高,但要求有较大的集光本领。 使用单色器的仪器称为色散原子荧光光度计;非色散原子荧光分析仪没有单色器,一般仅配置滤光器用来分离分析线和邻近谱线,降低背景。非色散型仪器的滤光器非色散型仪器的优点是照明立体角大,光谱通带宽,荧光信号强度大,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

缺点是散射光的影响大。 原子化器: 将被测元素转化为原子蒸气的装置。可分为火焰原子化器和电热原子化器。火焰原子化器是利用火焰使元素的化合物分解并生成原子蒸气的装置。所用的火焰为空气-乙炔焰、氩氢焰等。 用氩气稀释加热火焰,可以减小火焰中其他粒子,从而减小荧光猝灭(受激发原子与其它粒子碰撞,部分能量变成热运动与其他形式的能量,因而发生无辐射的去激发,使荧光强度减少甚至消失,该现象称为荧光猝灭)现象。 电热原子化器是利用电能来产生原子蒸气的装置。电感耦合等离子焰也可作为原子化器,它具有散射干扰少、荧光效率高的特点。 检测系统: 常用的检测器为光电倍增管。在多元素原子荧光分析仪中,也用光导摄象管、析象管做检测器。检测器与激发光束成直角配置,以避免激发光源对检测原子荧光信号的影响。 显示装置: 显示测量结果的装置。可以是电表、数字表、记录仪、打印机等。仪器测量系统根据检测元素的数量可分为单道、双道、多道等类型。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设备简单、各元素相互之间的光谱干扰少,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对Cd、Zn等元素有相当低的检出限,Cd可达0.001ngcm-3、Zn可达0.04ngcm-3)、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3~5个数量级)和多元素可以同时测定等优点,是一种极有潜力的痕量分

CPL圆偏振荧光光谱仪测量原理

主要用途: 圆偏振荧光在发光材料、生物蛋白、信息显示存储、电子学、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和应用前景,引起科学家极大的关注和兴趣。采用圆偏振荧光光谱仪可提供分子激发态的结构信息,表征聚合物结构,成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立体构型的一个重要方法。工作原理: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用振动的电场和与之垂直的磁场来描述,若光波在其传播途径中具体某一点上只有一个振动方向,但振动方向随光波的传播而有规律的偏转一定角度但振幅不变,其电场矢量末端的运动轨迹为螺旋状,该螺旋的横截面为圆形,这种偏振光为圆偏振光。人们在圆二色的基础上,发现圆偏振荧光的左、右圆偏振光的强度不同。通常以左、右圆偏振荧光的强度差CPL=△F= FL-FR,作为圆偏振荧光的量度。

之前文献报道的圆偏振荧光检测都是在相关科研工作者自己设计和建造的仪器上进行的。直到1972年以色列魏茨曼科技学院Steinberg和Gafni (SG) 提出图一A所示的圆偏振荧光调制测量方法,基本组成部分为:激发源、单色器、样品、光学弹性调制器、偏光片、发射单色器、光电倍增管、锁相放大器及计算机。该方法将调制后的光电信号和PEM光学弹性调制器信号输入给锁相放大器,通过二者频率与相位锁相从荧光中提取圆偏振荧光。 1982年荷兰莱顿大学的Schippers,van den Beukle和Dekkers (SBD)提出了图一B所示的圆偏振荧光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光子计数取代锁相放大器,解决了锁相放大器的输出不稳定问题。其后复杂蛋白结构测量主要采用的是该方法,但是对于弱的圆偏振荧光测量还是速度很慢。 1992-1995年期间,随着TDC时间数字转换器等电子技术的发展,美国密西根大学的Schauerte,Steel,和Gafni (SSG) 进一步提出了图一C所示的圆偏振荧光直接相减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DGG延迟选通脉冲发生器,分别测量△F= FL-FR公式中的FL左圆偏振荧光和FR右圆偏振荧光,两者相减直接得到真正的圆偏振荧光△F,利用公式glum=2(FL-FR)/(FL+FR)求得不对称因子。该方法同时解决了以上两种方法中锁相环输出不稳定与测量速度慢的问题,使用该方法商业化生产的圆偏振荧光光谱仪主要是美国Olis公司圆偏振荧

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谱仪,测量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以测定物质成分中元素含量的仪器。 编辑摘要 由激发光源(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原子化器,单色仪或用干涉滤光片配合使用“日盲”光电倍增管和光电检测系统组成。其原理是:分析试样在原子化器中转化为低能级的原子蒸气,吸收由一合适的激发光源发射出的同类原子特征光辐射后,一部分被激发至高能级,在跃迁至低能级的过程中,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形成原子荧光。原子荧光经光电检测系统转换为电信号被记录下来。原子荧光的强度与激发态的原子数有关,也即与试样中分析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优点是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特别是As,Sb,Bi,Cd,Hg等元素。一般情况下,测定下限比原子吸收法低。在地质学中用于测定岩石、矿石和矿物中易挥发元素和硒、碲等元素。 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谱仪-概述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利用原子荧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蒸气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之后,原子激发到高能级,激发态原子接着以辐射方式去活化,由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的过程中所发射的光称为原子荧光。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之后,发射荧光的过程随即停止。原子荧光可分为3类:即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和敏化荧光,其中以共振原子荧光最强,在分析中应用最广。共振荧光是所发射的荧光和吸收的辐射波长相同。只有当基态是单一态,不存在中间能级,才能产生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发射的荧光波长和吸收的辐射波长不相同。非共振荧光又可分为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和反斯托克斯荧光。直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由高能级跃迁到高于基态的亚稳能级所产生的荧光。阶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先以非辐射方式去活化损失部分能量,回到较低的激发态,再以辐射方式去活化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荧光。直跃线和阶跃线荧光的波长都是比吸收辐射的波长要长。反斯托克斯荧光的特点是荧光波长比吸收光辐射的波长要短。敏化原子荧光是激发态原子通过碰撞将激发能转移给另一个原子使其激发,后者再以辐射方式去活化而发射的荧光。

EI操作手册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FLS 920)操作说明书

Edinburgh Instrument FLS920 User Manual

目录 一、开机步骤 (2) 二、实验操作 (4) 1、实验前准备 (4) 2、稳态实验 (6) A、发射光谱实验 (6) B、激发光谱实验 (9) C、同步谱 (10) D、Map (11) E、偏振光谱 (12) 3、低温实验 (17) A、液氮冷却系统(Oxford) (17) B、ARS冷却系统 (19) 4、样品衰减操作 (22) A、纳秒、皮秒级衰减 (22) 纳秒灯为光源 (22) 激光器为光源 (27) B、微妙、毫秒级衰减 (29) 三、数据处理 (32) 1、数据一般处理 (32) 2、稳态光谱 (33) 3、瞬态光谱 (33) 四、附录 (36) 1、氢灯清洗方法 (36)

一、开机步骤 1、打开总电源(开之前保证所有仪器开关关闭) 2、开启PH1 3、开启PMT制冷电源CO1 4、开启光谱仪控制电源CD920(控制盒)或样品室下方的控制板电源 此为控制盒 此为控制板 5、根据需要的光源开启氙灯或是其它灯源电源 此为氙灯电源 此为氢灯电源

6、开启电脑,同时将谱仪样品室上方盖子移开。待进入操作系统后进入F900软件。

二、实验操作 1、实验前准备 在做实验前有几点需要注意: A 、 对于红敏PMT (R928),其制冷必须达到一定温度,一般为室温-40℃左右。待C O 1 显示在-17℃左右的时候,在软件的S i g n a l R a t e 窗口里观察E m 1的C P S 读数显示。 若其读数维持在50C P S 以下,则表明读数正常,P M T 制冷达到工作状态,可以用该探测器进行实验。 Fig.2.1 B 、 对于近红PMT (5509),其必须准备以液氮杜瓦罐(约15升左右),将制冷部件的 管子插入罐中,开启制冷电源 Fig.2.2 制冷电源 杜瓦罐 通气管道

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度计利用惰性气体氩气作载气,将气态氢化物和过量氢气与载气混合后,导入加热的原子化装置,氢气和氩气在特制火焰装置中燃烧加热,氢化物受热以后迅速分解,被测元素离解为基态原子蒸气,其基态原子的量比单纯加热砷、锑、铋、锡、硒、碲、铅、锗等元素生成的基态原子高几个数量级。 基本介绍 利用原子荧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蒸气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之后,原子激发到高能级,激发态原子接着以辐射方式去活化,由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的过程中所发射的光称为原子荧光。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之后,发射荧光的过程随即停止。 原子荧光可分为 3类:即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和敏化荧光,其中以共振原子荧光最强,在分析中应用最广。共振荧光是所发射的荧光和吸收的辐射波长相同。只有当基态是单一态,不存在中间能级,才能产生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发射的荧光波长和吸收的辐射波长不相同。非共振荧光又可分为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和反斯托克斯荧光。直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由高能级跃迁到高于基态的亚稳能级所产生的荧光。阶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先以非辐射方式去活化损失部分能量,回到较低的激发态,再以辐射方式去活化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荧光。直跃线和阶跃线荧光的波长都是比吸收辐射的波长要长。反斯托克斯荧光的特点是荧光波长比吸收光辐射的波长要短。敏化原子荧光是激发态原子通过碰撞将激发能转移给另一个原子使其激发,后者再以辐射方式去活化而发射的荧光。 根据荧光谱线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在一定实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原子荧光光谱仪分为色散型和非色散型两类。两类仪器的结构基本相似,差别在于非色散仪器不用单色器。色散型仪器由辐射光源、单色器、原子化器、检测器、显示和记录装置组成。辐射光源用来激发原子使其产生原子荧光。可用连续光源或锐线光源,常用的连续光源是氙弧灯,可用的锐线光源有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及可控温度梯度原子光谱灯和激光。单色器用来选择所需要的荧光谱线,排除其他光谱线的干扰。原子化器用来将被测元素转化为原子蒸气,有火焰、电热、和电感耦合等离子焰原子化器。检测器用来检测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常用的检测器是光电倍增管。显示和记录装置用来显示和记录测量结果,可用电表、数字表、记录仪等。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设备简单、灵敏度高、光谱干扰少、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宽、可以进行多元素测定等优点。在地质、冶金、石油、生物医学、地球化学、材料和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基本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确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经过约10-8s,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称为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分为共振荧光、直跃荧光、阶跃荧光等。 发射的荧光强度和原子化器中单位体积该元素基态原子数成正比,式中:I f为荧光强度;φ为荧光量子效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发射荧光光子数与吸收激发光光子数的比值,一般小于1;Io为激发光强度;A为荧光照射在检测器上的有效面积;L为吸收光程长度;ε为峰值摩尔吸光系数;N为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 原子荧光发射中,由于部分能量转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使荧光强度减少甚至消失,该现象称为荧光猝灭。 分析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