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45001-201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培训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45001-2018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一、风险管理的意义

风险评价是安全标准化的基础和核心。

实施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类风险,预防事故发生,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因此,全面识别危险源,准确评价风险,有效控制风险,是安全标准化建立和保持的核心与基础,对重大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是安全标准化运行的关键。

风险管理机理

确定范围与目标

危险源识别

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二、危险源及其识别

术语

危险源GB/T28001-2011-3.6条规定“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辨识GB/T28001-2011-3.7条规定“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健康损害GB/T28001-2011-3.8条规定“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危险源的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

在生产现场,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以及载有有害物质的载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内因 第一类危险源的危险性,与有害物质数量的多少、能量强度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有害物质或能量越多,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越严重,相反,当其处于低能量状态时比较安全。

第一类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内因

一般地,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

如可燃性大小、毒性大小,以及能量或危险物质单位时间内的释放量。

①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②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或场所; ③有害物质和能量载体; ④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⑤一旦失控可能发生巨大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或场所;

⑥危险物质;

⑦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或场所;

⑧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能量向人体意外释放的物体。

常见的

第一类

危险源

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

①产生、供给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能量的装置、设备是典型的能量源。例如变电所里面的各种带电设备、供热锅炉等,它们运转时供给或产生很高的能量。

②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相当于能量源。例如起重、提升机械、高度差较大的场所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

③有害物质:铅、汞等重金属;甲醛、CO等;拥有能量的人或物,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本身具有较大能量。

④一些正常情况下按人们的意图进行能量的转换和做功,在意外情况下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例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充满爆炸性气体的空间等。

⑤正常情况下多余的能量被泄放而处于安全状态,一旦失控时发生能量的大量蓄积,其结果可能导致大量能量的意外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例如各种压力容器、受压设备,容易发生静电蓄积的装置、场所等。

⑥除了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有害物质外,也包括具有化学能的危险物质。具有化学能的危险物质分为可燃烧爆炸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两类。前者指能够引起火灾、爆炸的物质,按其物理化学性质分为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易燃固体、可燃粉尘、易爆化合物、自燃性物质、忌水性物质和混合危险物质八类;后者指直接加害于人体,造成人员中毒、致病、致畸、致癌等的化学物质。

⑦这些装置、设备、场所在意外情况下可能引起其中的危险物质起火、爆炸或泄漏。例如炸药的生产、加工、储存设施,化工、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等。

⑧物体的棱角、工件的毛刺、锋利的刃等,一旦运动的人体与之接触,人体的动能意外释放而遭受伤害。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控、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外因 一般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有害物质或能量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

从系统安全的观点考察,使有害物质或能量的约束、限制措施失效、破坏的原因包括人、机(物)、环境和管理缺陷4个方面的因素。

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失效,则将发生事故。

●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总是同时出现的。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内因,没有第一

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就无从谈起;第二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外因,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就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是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结果,也就是内因通过外因的触发导致事故。

●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出的有害物质或能量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有害物质的数

量和能量强度,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人失误、物故障、环境不良、管理缺陷)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了危险源的危险性。

Ⅰ 危险源的表现形式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充分考虑:

火灾和爆炸;

中毒、窒息;

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

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 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