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隶制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评价;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的把握

、阅读课文《古代希腊》地图,介绍

不适合农业而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灌溉农业发达

阅读课文

世纪末的罗

阅读课文,期,雅典的奴隶制度高度发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教学设计 日期: 2007年9月10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一]: (师):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生答)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发源的呢(——生:希腊和罗马)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西方文明之源”。 [导入新课二]: (师):同学们,在28届雅典夏季奥运会上(2004年),获胜的运动员除了获得奖牌和鲜花以外,还有一份与众不同的礼物,你知道是什么吗(——生:橄榄枝叶绕成的花环。) (师):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希腊,竞赛的奖品通常只是橄榄枝编成的花环。但胜利者成了英雄,得到城邦的很多奖赏。

大家有没有听过法西斯它是什么的象征(——生:反动势力、独裁专权、恐怖主义)它起源于古代罗马卫士手中的那根束棒(显示图片)这是权利的象征。“束棒”在拉丁语的读音就是“法西斯”。根据早期形成的传统,罗马最高长官有12名卫士相随。他们各人手持一束棒子,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棒子用来施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都是权利的象征。“束棒”在拉丁语中的读音是“法西斯”,以后“法西斯”就逐步成为反动势力的象征。 [讲授新课]: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板书) 1、古希腊的疆域与自然条件 (师):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希腊半岛是主要组成部分。 (师问):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学生结合地图回答: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师):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临爱琴海,岛屿星罗棋布。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主要有橄榄和葡萄。希腊并不是很肥沃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山,很少适合耕种的平地。但是希腊有很多优良的港口,希腊人的航海设备和技术都很好。希腊人创造繁荣的方法是发展制造业和贸易。(简单讲述) (师总结):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爱琴文明(板书) (师):在希腊众多的岛屿之中,哪个岛是最着名的(——生看图回答:克里特岛,老师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划出克里特岛) (师问):为什么克里特岛最着名呢(——生:因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就发祥于这里)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而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所以说爱琴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是古希腊历史的开端。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教案完美版

第一单元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教案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梭伦改革的背景和条件: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工商业发展和首席执政官梭伦。这就从政治、经济和人物三个角度揭示了梭伦改革的必然性,为下一课理解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做好了铺垫。 本课引言首先肯定的指出雅典城邦在古希腊乃至整个世界历史当中的光荣地位,然后用了一个“然而”,话锋一转,强调这种光荣并非与时俱在,从来天成的,而是在曾经“风雨飘摇”的危机中,靠着人的觉醒、凭着人的努力创造的。杰出政治家梭伦的领导的大力改革奠定了雅典繁荣的基础。这里用了一个转折和一个递进的叙述手法,先扬后抑再入题,巧妙的蕴示出雅典城邦文明同任何其他历史现象的出现一样,也是人类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的结果;也是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代的体现;也是与时俱进搞改革,求真务实谋发展的又一佐证。 教材提供的两个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建议教师化整为零,各个突破。探究一:“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与社会矛盾”可以化解为1.早期的雅典城邦是怎样形成的?2.贵族政治主要表现为哪些?3.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阶级结构呈现什么特点?4.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5.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是怎样形成的?6.工商业奴隶主与平民、贵族的关系如何?探究二:“梭伦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可以分解为1.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的客观条件有哪些?主观条件有哪些?2.从梭伦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历史学习当中,你做何感想?教师可以参照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答案。这样,阅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解疑释惑的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 本课需要理解的三个概念:城邦、贵族政治、债务奴隶制可以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以节约学习时间,也可以让学生亲自检索查询以培塑研究习惯。 第一目“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教材从雅典的地理位置说起,暗示了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走向乃至社会政治特征的影响。《古代希腊》地图与教材正文文字相得益彰,形象直观,鲜明具体,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 随后教材介绍了荷马时代和雅典城邦国家雏形的形成情况,建议教师引入一些关于荷马和荷马史诗的课外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荷马时代”和“城邦”这两个相关历史概念。 接下来教材用两个自然段重点叙述了公元前8至公元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的成因、表现、演变和发展趋势。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教材举出了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为统治者敲响了警钟。但是,统治政策的局部调整不可能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化解雅典的政治危机必须进行真正的社会政治改革。建议教师利用教材上引用的一段[资料回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寻找事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课件下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温故知新: 1.请说出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四大古代文明名称及其产生的大致时间。(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 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2.上述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 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14页导入框“木马计”的传说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 b ) a.该亚 b.厄瑞斯忒 c.汉谟拉比 d.胡夫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木马计”就是第一课所学的希腊传说中,厄瑞斯忒的父亲阿伽门农远征特洛伊所使用的。这里提到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激烈碰撞。它反映了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之源。(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雅典城邦的繁荣 1.希腊的早期文明为什么被称作“爱琴文明”?(运用课件播放《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 地理位置,强调指出: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文明。) 2.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学生结合地图回答: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 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练习精编参考答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练习精编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九上)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第二框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A奥匈帝国;C意大利。D法国;F俄国。2.欧洲。二、1.(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重新瓜分殖民地;(3)军国主义;(4)萨拉热窝。2.1914;1918。3.同盟国;协约国。4.是非正义的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5.坦克;大炮;飞艇;飞机;毒气弹等。6.欧洲;西线;东线;南线。 7.(1)1914;马恩河;英法。(2)1916;凡尔登;绞肉机。8.同盟国集团。 第三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2.1919;凡尔赛宫。3.战胜国;美;英;法;意;日;美;法;英。4.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5.德国;中国山东。6.凡尔赛条约。7.日本。8.(1)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欧洲;西亚;非洲。(2)欧洲;东亚;太平洋。二、1.(1)东亚和太平洋。 (2)1921;华盛顿。(3)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国。(4)九国公约。(5)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收回租界;门户开放。(6)巴黎和会。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课辛亥革命 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第二框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掠夺。2.民族资产。3.知识分子。二、1.清政府;民主共和;革命军。2.(1)1894;夏威夷的檀香山;孙中山;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振兴中华。(2)1905;日本东京;孙中山;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民报;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E民族主义;F民权主义;G民生主义;H三民主义;革命;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三、1.铁路国有;铁路修筑;保路;同盟会。2.保路;湖北;文学社;共进会;武昌。3.1911;10;10;武昌;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4.清政府;清朝。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四、1.南京;孙中山。2.1912;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五、1.袁世凯;共和。2.1912;2;12;共和。3.北京;中华民国。六、1.清朝;君主专制;共和。 2.思想解放。 第三框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南京;北京;北洋政府。2.(1)正式大总统。(2)日本;二十一条。3.中华帝国;洪宪;护国运动;撤销帝制。二、1.直系;皖系;奉系。2.军阀割据混战。 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一框新文化运动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半殖民地半封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知识分子;民主;科学。二、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2.民主;科学。3.青年杂志;新青年;北京大学。4.1915;青年杂志;新青年;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新青年》编辑部。5.民主和科学;专制和愚昧;陈独秀;民主;科学;封建礼教;封建礼教。新文学;旧文学;胡适;白话文;文言文;陈独秀。新道德;旧道德;鲁迅;狂人日记;鲁迅。三、1.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2.(1)思想文化;思想启蒙。(2)极大解放。(3)马克思主义。 第二框五四运动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巴黎和会;势力范围;二十一条;山东;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二、1.1919;5;4;还我青岛;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2.北洋;上海;工人阶级;工;学;商;全国性。3.工人阶级。三、1.被捕学生。2.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凡尔赛条约。四、1.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2.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极大解放;新的眼光;新文化运动。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 一、教材评析: 本课题目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位于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古代西方两大文明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发展历程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其中古希腊是作为西方文明之源,也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摇篮。因此,本课属于世界史学习的重要开篇之课,这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后世西方文明的发展状况时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学情评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长沙市雅礼天心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学生的优点是:思维活跃、自学能力强、基础较扎实;学校教学坏境较好,学生课外学习资源丰富。不足之处则在于:由于学校教学任务的调整,将九年级的前3课内容提前到八年级下期进行,学生面对中国史与世界史的交替,需要更为宏观开拓的眼光和更加丰富的课外知识进行调整补充,因此,学生在东西方历史大事线条上的梳理较难把握,教师要注意引导。 本案例的执教老师在学情考量方面注意引导学生用宏大的视角来进行东西方文明区文明类型的对比,即:一是通过古希腊文明类型与亚非文明类型的对比,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

的文明类型。二是在讲授古罗马的.发展历史中罗马帝国的建立时间时,注意提示学生与同时期中国所对应的朝代进行联系,并拓展至同时期丝绸之路的相关状况。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课的课标为:掌握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雅典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以及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兴亡。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古希腊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头,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以及罗马发展的几大重要历史事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进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及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推动作用。重点则是古希腊、古罗马两大文明区的发展状况,难点则是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度。 本案例的执教老师合理把握了本课的重难点,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一开始就向学生指出了本课的任务目标,有的放矢地让学生阅读课本思考教师所给出的问题,同时并时刻提醒学生在关键知识点时做好笔记,让学生印象深刻。 四、教法学法评析: 本案例采用的教法主要为PPT演示法、提问法,学法主要为:自主学习法。此种教法学法比较普通常规,是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所使用的。但不管是何种教法学法,只要能够圆满地达到教学目标都是值得学习的,显然,这节课无疑也是成功的。 五、教学特点及过程评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反复性、革命不彻底性,但是革命始终是向上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女王、议会、首相、三者关系怎样?议会处于核心地位,但这一政治格局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詹姆斯一世(1603—1625) 詹姆士·斯图亚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ewart)与第二任丈夫达恩利伯爵亨利·斯图亚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儿子。他母亲的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统治苏格兰,出生后5个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苏格兰贵族驱逐,流亡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被苏格兰国内贵族加冕为王,称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三篇】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三篇】 【第一单元】 一、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发现”)——性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1.时间:14—17世纪;开始于意大利。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特点:以人性发对神性,以人权发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人文主义精神内涵: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与价值。) 3.实质:不是复古而是创新,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4.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意):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代表作《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意):是世界历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3)莎士比亚(英):文学巨匠。“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5.影响:(1)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与价值;(3)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发现”;欧洲人的海外探险):标志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时间:15—17世纪。最早殖民探险的国家是:西班牙、葡萄牙。2.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动机:获取黄金追求财富。 3.主要航海家:(1)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地理大发现)。1492年从西班牙(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岛)。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自认为到达的是印度)。 (2)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3)达•伽马:到达印度。 (4)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行。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4.影响:(1)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2)使欧洲资本主义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5.对哥伦布的评价:他发现美洲新大陆,是世界历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但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因此他又是殖民强盗。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拼搏探险。 6.哥伦布等航行家给我们的启示:要使一件事情做成功,必须要有知识技术,更需要勇气决心和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三、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一)“三资革命”的相同与不同: 1.相同点:①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②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领导;③方式:都以暴力革命形式进行;④结果: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⑤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⑥都颁布法律文件。(这三部法律文件的共同作用:都是本国革命的纲领性文件,都推动了本国革命的发展。共同主张:都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2.不同点:(1)革命任务不同:①英、法:*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②美: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2)革命成果不同:①英: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②美:颁布《独立宣言》,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③法:颁布《人权宣言》,彻底摧毁封建专制制度。 3.英、美、法革命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开始迈入近代社会。

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主备人: 编写时间:课题: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爱琴文明出现的时间、发祥地及文明中心。 了解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2、掌握雅典城邦建立的时间及特点;雅典奴隶制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3、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雅典伯利克里当政时的民主政治。 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三、【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双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达成共识。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1.公元前_______世纪,希腊半岛和________西海岸出现了希腊人建立的城邦,______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2.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__________。 3.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时期,_________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的权力机关________ 。二、罗马共和国的衰亡: 4.建立:公元前______ 世纪在意大利的________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公元前________年,罗马发展成_______。 5.扩张: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为了争夺________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________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__________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公元前_______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6.衰亡: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__________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__________所取代。 四、【合作探究】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把你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通过对学群学的方式解决。阅读下列材料,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喔!要在材料里面找出关键词,找出信息完成问题。 1、如何评价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它的实质是什么?

教案:高中历史《希腊文明的摇篮》

前言:“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写一篇说课稿的步骤简析教材、阐述教法、指导学法、概说教学程序、教学效果分析。其次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本人根据多年亲身教师经验,整理了具体实用、条文严谨的<高中历史《希腊文明的摇篮》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减轻教师你的工作负担。格式都按照公文标准排版好了,直接下载编辑/打印使用即可,谢谢!上面前言部分使用时请删除。 高中历史《希腊文明的摇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地图,说出希腊半岛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并能够分析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给古希腊带来的影响;能够结合公民的概念,更深刻理解城邦政治制度的特点。 2.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资料,获取相应历史信息,锻炼、提高获取和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3.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产生的重要影响,体会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文明史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城邦和公民的概念。 【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名谚:“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教师讲述:希腊和罗马都被誉为西方文明之源,尤其是辉煌灿烂的希腊文明给西方文明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政治等方面都打下了很深的印记。希腊之所以有着如此辉煌灿烂的成就,和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师提问: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怎样的特点?又带来哪些影响呢?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古希腊自然环境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希腊地形示意图和柏拉图名言,提问: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2.陆地上是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知识点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1、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它由______________ 文明和______________ 文明组成。 2、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_____ 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______________ 当政期间,奴隶主______________ 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伯利克里的改革,中心措施是______________ ,规定______________ 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知识点二:罗马共和国的灭亡(中国古代把罗马称为______________ ) 1、公元前______________ 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2、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的霸权,同______________ 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______________ 战争,战争的直接目的是______________ 。 3、公元前49年,______________ 夺取罗马政权,不久被刺杀。 公元前27年,______________ 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______________ 历史的终结,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开始于1896年,2008年第______________ 届奥运会在______________ 举办。 课堂检测: 1、小明想知道下列哪一地区的古代奴隶主民主共和国发展水平最高,请你帮他定夺 A、中国 B、两河流域 C、埃及 D、希腊 2、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四个古代文明地区,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3、“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4、罗马与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消灭迦太基人 B、掠夺资源和奴隶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争夺海上霸权 5、罗马共和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布匿战争的失败 B、元老贵族的破坏 C、严重的社会危机 D、雅利安人的进攻 6、回答下列有关于古代雅典城邦、古代罗马的问题: (1)、雅典城邦在谁当政期间,达到全盛?在他当政期间,雅典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罗马共和国时期与哪个国家发生什么战争,最终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3)、罗马什么时候进入帝国时代?建立者是谁?进入帝国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时代?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案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陈吉海 〔导入新课〕:出示美国总统山图片并提问:这是位于美国拉什莫尔山著名的总统山,大家都知道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哪几位总统吗? 学:略 师:这四位总统分别是华盛顿、杰佛逊、林肯、罗斯福。 师:(出示林肯图片),提问:我们对于林肯有什么样的了解? 生:(略) 师:林肯是美国的第16任总统,他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他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今天我们讲述的美国南北战争就会学到他的主要功绩。 师:下面看课本第111页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历史上又叫做“美国内战”的一场战争。 师:(出示课题)。 板书 18课美国南北战争

〔讲授新课〕: 板书:一、南北战争 1、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一)、两种经济方式的矛盾 师: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大家回忆一下它们的经济制度分别是怎样的? 生:(南方是大种植园经济,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现在我们阅读课本并分组讨论,第一、二组分别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和“北方工业资产阶级”,阐述各自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第三组同学在他们的阐述中找出双方有几对主要矛盾。 第一组南方:(略) 第二组北方:(略) 第三组矛盾(略) 师:出示南北双方矛盾简图,进行对比讲述:要进行生产,肯定离不了自由劳动力,而南方却占有了大量的黑人奴隶。要进行工业生产,必须要有原料,进行工业革命之后,北方对原料的需求增多,北方需要利用南方的

棉花等原料。而南方却更愿意把原料卖给国外,因为他希望进口便宜的英国商品。这样南方的市场被英国占据,北方缺少销售市场。而北方要控制外国商品的进入,扩大本国的市场就要利用海关了。这时我们想一下,南北双方会各自采取怎样的对策,来调整关税? 生:(北方:提高关税,南方:降低关税) 教师:对于北方来说,想卖出自己的东西,就必须要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入,而这时,就要对进入本国的商品收税高还是低?而南方…… 师:这是南北双方在经济发展中的三个矛盾,这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无法调和,那么什么是其中的焦点呢? 生: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 师:出示漫画图片,讲述其焦点就在于是否向西部扩张奴隶制。 板书: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二) 林肯当选总统 师:当矛盾无法调和时,最终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什么事件引发了这场战争呢? 生:导火线:(1860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板书:2、导火线林肯就认美国总统(1860年)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教学内容西方文明之源授课班级授课日期 授课课时1课时总课时第3课时授课形式新授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 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证明 了改革就是社会进步与 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 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 一定的推动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 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 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 历史现象与历史人物的 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 较雅典与斯巴达的不同 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 象的比较能力。 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 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 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 发展,罗马共与国与罗马 帝国的兴亡。 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 学习方法自主、互动、探究的教学法 教学资源人民教育出版社电子课本 板书设计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爱琴文明→希腊文明(前8世纪)→雅典城邦→伯里克利时代的繁盛(前5世 奴隶主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纪后半期)→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昌盛 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与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教学环节、 主要内容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具体教学 目标或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复习提问:在亚洲的大河流域,出现了哪些文明古国?(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 本节课我们把目光转向欧洲,探讨欧洲文 明的源头,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回答问题复习旧 知识,为学 习新课打 下基础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爱琴文明 出示《古代希腊》地图,简要介绍古 希腊的地理位置,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 发源于大河流域,就是大河文明,而古代 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就是一种海洋文 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小字内容, 瞧地图,思考亚非 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 不同之处。 阅读教材小字内容 培养学生 从地图、文 字中提取 有效信息 的能力

【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共41套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共41套 新人教版) 两种命运的决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知道重庆谈判,了解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等史实。通过学习有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培养依据基本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联系旧知识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局势,结合有关史料,探讨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用意,毛泽东冒着巨大风险亲赴重庆的原因,以及重庆谈判所取得的成果。分析全面内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的基本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通过学习国共双方在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之间的较量,理解民主与和平是中国人民的心声。 1.2学时重点 重点:中共七大、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的爆发 1.3学时难点

难点:国共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 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播放视频《内战爆发》 问:刚才看到的这段视频资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追问:交战双方是谁?为什么会发生?能否避免? 活动2【讲授】那一年,清凉山下,延水河畔…… 多媒体出示图文资料,结合教材内容: 资料1:“……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我们应当用全力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 资料2:“……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 设问:面对中国的前途走向,国共两党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思考:面对这两种不同的前途主张,中国又该如何实现不同主张的统一? 假设1:内战、武力、战争………… 设问:蒋介石为什么没有直接发动内战? 假设2:和平、谈判…………

《西方文明之源》参考教案

《西方文明之源》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匸。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教学难点: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认识;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请说出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四大古代文明名称及其产生的大致时间。 学生: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教师:上述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学生: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 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师:课本中14页导入框“木马计”的传说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

学生:厄瑞斯忒。 教师讲授:“木马计”就是第一课所学的希腊传说中,厄瑞斯忒的父亲阿伽门农远征特洛伊所使用的。这里提到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激烈 碰撞。它反映了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之源。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 流、讨论、练习) 讲授新课: 、雅典城邦的繁荣 教师:希腊的早期文明为什么被称作“爱琴文明” 1^.1,

西方文明之源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第三目内容。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帝国的兴衰”“西方文明之源”,前两个子目重点介绍希腊、罗马。亚历山大帝国的政治方面。而本子目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意义是重点介绍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在点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之源的同时,发掘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两课时的学习,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例如:古代希腊建立的主要是城邦制国家,最重要的两个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雅典尚民主,斯巴达尚武力。古罗马兴亡的大致发展等等。而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方面,有些同学听说过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一些人物,名言和事迹等。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来看,让学生系统掌握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本课的重点之处。而要引导学生理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则是有难度的,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列举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哲学、科学、戏剧、历史、建筑)。 2.知道古罗马的主要文化成就(法律、文字、建筑)。 3.知道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在特定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突出贡献。(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表格梳理,概括古希腊、罗马的主要文化成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之源。 2.初步感悟古代学者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难能可贵。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希腊、罗马的主要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问题探讨,认识东西方文化科学交融的意义。 二、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三、感悟作者宽度的胸怀,科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科学观。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比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宽度的胸怀,科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科学观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新课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慨叹于西方科学文明的巨大魅力,特别是西方工业文明与知识经济的巨大发展,让我们总觉得,东方科学要好好学习西方科学文明来加快发展,缩小与西方科学文明之间的差距。那么西方人,又是怎样来看待东方科学文明的呢?怎样来看待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之间的关系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乔治?萨顿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相信我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二、作者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家,科学近代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在大学期间学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1911年获博士学位。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国际科学史学会。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一生著作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在萨顿身后,科学史已经成为一个得到公认的学科。萨顿则被公认为科学史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也经常被称为“科学史之父”。国际科学史界的最高荣誉“萨顿奖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语和汉语在内的14种语言。有人称他为20世纪世界上学识最渊博的人之一。他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和谐地集于一身,成为罕见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相结合的典范。 三、解题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四、字词积累 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坏事)。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4.2新中国的诞生 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4.2新中国的诞生练习题 一、单选题 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 A. 辽沈战役胜利后 B. 淮海战役胜利后 C. 平津战役胜利后 D. 渡江战役胜利后 2.使中国结束了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独立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中华民国的建立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乡愁四韵》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令人回味无穷。“沸血的烧痛”是两岸人民的分离之痛。历史上,造成台湾与大陆三次分隔的事件有() ①荷兰侵占台湾②甲午中日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4.67年前与两岸分离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是() A. 南京解放,蒋介石政府退守台湾 B.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C.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 D.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 5.1949年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一年。以下场景我们在1949年可以看到() A. 西藏地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C. 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6.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三大战役胜利 C. 开国大典 D. 三大改造完成 7.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基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③中国民国成立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1840—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属于( ) A. 资本主义社会 B. 封建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9.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A. 1911-1939年 B. 1919-1947年 C. 1921-1949年 D. 1949-1977年 10.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 D. 建立起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