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行测高频考点篇.pdf

第三周行测高频考点篇.pdf
第三周行测高频考点篇.pdf

第三周行测高频考点篇

纵观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我们可以看出,各部分主要考查的考点大体上没有什么明显变化,但命题人也在进行不断探索,将多个知识点进行复合考查,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因此,考生需认真领会各个考点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题型分布高频考点

数量关系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概率、利润问题、几何问题、容斥问题、统筹问题、日期年龄问题等等。

资料分析统计数据及其计算关系、倍数、番数、指数、平均数、比重、贡献率、拉动增长等等。

判断推理朴素逻辑、削弱/加强型、结论型、局部交点数、对称性、折纸盒、一笔画、去同存异等等。

言语理解与表达反义词或背离词、近义词或一致词、递进词或推断词、互解词句、易混易错成语、行文脉络、排序等等。

下面将行测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展示了一个高频考点,考生可参考学习,并通过更多考点题目的练习,真正把握行测考试的重点,加重自身的竞争砝码。

1.数量关系

高频考点——排列组合问题

排列组合问题作为必考题型,最常考的是分类分步计数原理及排列组合的常用方法(优限法、捆绑法、插空法、间接法)。

【例】

一次会议某单位邀请了10名专家,该单位预定了10个房间,其中一层5间、二层5间。已知邀请专家中4人要求住二层、3人要求住一层、其余3人住任一层均可。那么要满足他们的住房要求且每人1间,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案?

A.75

B.450

C.7200

D.43200

【题目解析】

共有10人,4人要求住二层,其方法数为45A 种,3人要求住一层,其方法数为35

A 种,其余3人安排住剩下的3个房间,其方法数为33A 种,所以总的方法数为45A ×35

A ×33A =43200,选择D 选项。

【考点点睛】

以计数为主要内容的排列与组合,不仅有着许多直接应用,也是学习概率理论的重要基础。两个原理以及四种常用方法是考试中常见的考点,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快速准确作答。

2.资料分析

高频考点——求基期值

资料分析核心概念包括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基本上占据了90%以上的题量,增长概念中的求基期值作为必考考点之一,需要考生牢牢掌握。

【例】

2007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65元,比上年增长17.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12.1%。其中,工资性收入11814元,增长13.1%;经营性收入730元,增长30.8%;财产性收入305元,增长38.1%;转移性收入2517元,增长25.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667元,增长14.1%。其中,食品支出3181元,增长17.3%。

问题:2006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之和为( )元。

A.11914.8

B.12101.6

C.11003.7

D.12741.5

【题目解析】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814元,增长13.1%;经营性收入730元,增长30.8%。所求为%1.13111814++%

8.301730+≈13.111814+31.1730≈10500+600=11100元,选择最接近的C 项。

【考点点睛】

在简单求基期值的题目中,列式简单,首数法即可计算快速得答案。在求基期值的和或差题目中,列式虽稍显麻烦,但是根据选项差距,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也快速得到准确答案。

3.判断推理

高频考点1——假言命题推出关系

假言命题推出关系一直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重要常见的考点,此考点难度适中,了解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此类题目可速解。

【例】

甲乙丙三人的择偶标准分别是:

甲:只要他有钱,就嫁给他。

乙:只有他有钱,才嫁给他。

丙:只要他人好,就嫁给他。

若一男没钱但人好,则一定不愿意嫁给他的人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题目解析】

此题考察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根据“只要……,就……”是“前推后”;“只有……,才……”是“后推前”。结合假言命题推理规则“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已知一男人没钱,则根据乙的择偶标准否定前件则否定后件,可知必然不会嫁给他。否定了甲的前件,不能得到确定的结论,因此甲不确定是否嫁给他。已知该男人人好,肯定了丙的前件,得到肯定的后件,则丙一定嫁给他。故只有乙一定不愿意嫁给他。故答案选B。

【考点点睛】

一般看到题干中出现一些这类的标志词,如:“如果……那么……”、“只要……就……”“只有……才……”、“除非……否则不……”等基本可以断定属于假言命题推出关系的题目。其中,前两个标志词都是前件推出后件;后两个标志词都是后件推出前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为: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其余皆不能推出。

高频考点2——可能性推理之削弱

可能性推理的削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高频的考点,每年判断推理的10道题目中,削弱的考查有3道左右。因此削弱是在国考备考中必须解决的一个考点。

【例】

研究显示,约20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处理食物,例如切肉和捣碎植物。与此同时,人类逐渐演化形成较小的牙齿和脸型,以及更弱的咀嚼肌和咬力。因此研究者推测,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从而导致人类脸型的变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者的观点?

A.对与人类较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白天有一半时间用于咀嚼,它们的口腔肌肉非常发达、脸型也较大

B.200万年前人类食物类型发生了变化,这加速了人类脸型的变化

C.在利用石器处理食物后,越来越多的食物经过了程度更高的处理,变得易于咀嚼

D.早期人类进化出较小的咀嚼结构,这一过程使其他变化成为可能,比如大脑体积的增大

【题目解析】

题干由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处理食物的同时,人类逐渐演化形成较小的牙齿和脸型等,得出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导致脸型发生变化。A项与人类较接近的灵长类动物并不能说明人类的情况,为无关项;B项指出是因为人类食物类型发生了变化才导致脸型的变化,属于另有他因,有力地削弱了研究者的观点;C项加强了题干观点;D项为无关项。故答案选B。

【考点点睛】

题目属于因果共存的削弱,题干已知两个事实,推出两个事实间具有因果关联。削弱的方式可以:另有它因、切断因果关联、因果倒置等。

针对削弱型题目,首先需要整合筛选题干信息,寻找题干论据与结论,梳理题干逻辑主线,即由论据推出什么结论。然后分析论证中的漏洞,思考题干所得的结论是否足以成立,寻找论证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去筛选选项,排除无关选项,判断出削弱力度最大的正确选项。

4.言语理解与表达

高频考点1——逻辑填空之反对关系

逻辑填空是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固定考查的一个题型,在此题型中语境分析的

反对关系是常考考点,判定出所缺词语的呼应点,然后进一步找呼应点的反义词或背

离词是解题的突破口。

【例】

物理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是不能________,就只能千锤百炼,通过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来解开暗物质的谜团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守株待兔

B.一蹴而就

C.妙手偶得

D.灵机一动

【题目解析】

文段把物理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相类比,空缺处所填词语应能描述艺术创作,且能与后文的“千锤百炼”“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构成反义对应。“千锤百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与“千锤百炼”表达的下苦功夫多次推敲的意思相对应,“妙手偶得”表达的依靠灵感一次获得成功的意思最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考点点睛】

在逻辑填空的反对关系考查中,题目中会通过一些转折词、对照词以及否定词等来体现,判定出上下文反对,语境上下文意相反。呼应点和要填的词语是反义词或背离词,要结合题干文段的语意,准确判定出与呼应点相反的词。

此外,同时需要清楚选项词语的含义,进行词语积累是考生必须要做的工作。在找到呼应点后,对选项进行细致辨析,选择与呼应点最匹配的一项。

高频考点2——片段阅读之分总

片段阅读中除了主题筛选是重点之外,分总文段也是常考的点。分总文段对考生的文段分析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考生能通过分析上下文的行文脉络,判定出文段的重点句,再结合主题词进一步判断出正确选项。

【例】

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

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B.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C.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D.“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题目解析】

文段以《三国演义》为例说明信史和史传文学两者之间的矛盾性会给读者带来困惑,由此引出对“文”“史”关系的论述,由“‘文’与‘史’……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不能以“文”代“史”。故本题选C。

【考点点睛】

此题的行文脉络为分总——分析问题-得出结论。重点在得出结论的部分。

分总文段的重点在于要能熟练判定出文段的尾句部分为总句,常见的文段形式有:事实阐述—得出结论、问题分析—提出对策、分析问题—引出观点等。

对于分总文段的判断,需要考生在备考中对句间关系有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能够不断通过练习和阅读,提高对文段行文脉络的分析能力,准确理解文段含义,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