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床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参考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单独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气腹建立后、拔管时、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心率(HR),观察两组患者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气腹建立后、拔管时DBP、SBP、HR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

胆囊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胆囊结石有效手段,传统胆囊切除术切口大,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康复。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广泛使用,手术具有微创、微痛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被广大患者及医者所接受。然而手术中气腹建立会导致机体出现系列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受到影响较大,导致潜在疾病患者出现继发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现象[1],手术风险较大,因此探讨有效安全的麻醉方式,维持患者血压、心率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作者对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3.77±3.65)岁,排除心、脑、肺、内分泌系统异常、肝肾功能紊乱、肥胖病史患者,所有患者均无长期服用神经、精神药物史,气腹时间23~32 min,平均气腹时间(27.36±

2.35)min,根据床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参考组(芬太尼),各为4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实行心电监护。术前均常规肌注鲁米那钠0.1 mg、阿托品0.5 mg。两组患者均使用芬太尼

2.5 mg/kg、咪达唑仑0.03 mg/kg、丙泊酚2.0 mg/kg及罗库溴铵50 mg进行麻醉诱导,采用气管插管方式维持通气,连接麻醉机,潮气量维持在(8~12)ml/kg,呼吸频率为12~14次/min。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h),瑞芬太尼0.1~0.2 g/(kg·h),维持麻醉深度,参考组患者仅静注瑞芬太尼0.1~0.2 g/(kg·h),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停药,观察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进行拔管治疗。

丙泊酚注射液说明书

丙泊酚注射液说明书【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07年05月14日 修改日期:2011年05月24日 【药品名称】 丙泊酚注射液 【商品名】 迪施宁 【英文名】 Propofol Injection 【汉语拼音】 Bingbofen Zhusheye 【医保类别】 甲类 【成份】 化学名称:2,6-二异丙基苯酚 分子式为:C12H18O 分子量为:178.27 辅料:大豆油(供注射用),甘油(供注射用),蛋黄卵磷脂。【性状】 本品为白色乳状液体。 【适应症】

适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也用于加强监护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以及用于麻醉下实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 【规格】 (1)20ml:200mg;(2)10ml:100mg 【用法用量】 丙泊酚注射液已经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并与常用的术前用药、神经肌肉阻断药、吸入麻醉药和止痛药配合使用。使用丙泊酚注射液通常需配合止痛药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区域麻醉技术,所需的剂量较低。在注射器或玻璃输液瓶中,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能用于输注,当使用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来维持麻醉时,建议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以便控制输注速率。丙泊酚注射液也可以稀释后使用,但只能用5%葡萄糖静脉注射液稀释,存于PVC输液袋或输液玻璃瓶中,稀释度不得超过1:5(2mg/ml),稀释液应该无菌制备,在给药前配制。该稀释液6小时内稳定。丙泊酚注射乳剂稀释及与其他药物合并给药方法见下表:

1.成人 麻醉诱导:建议应在给药时[一般健康成年人每10秒约给药4ml(40mg)]调节剂量,观察病人反应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人,大约需要2.0-2.5毫克/公斤的丙泊酚;超过该年龄需要量一般将减少;ASAⅢ级和Ⅳ级病人的给药速率应更低,每10秒钟约2ml(20mg)。 麻醉维持:通过持续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丙泊酚都能够较好的达到维持麻醉所需要的浓度。持续输注所需的给药速率在个体之间有明显的不同,通常4-12毫克/公斤/小时的速率范围能保持令人满意的麻醉。用重复单次注射给药,应根据临床需要,每次给予2.5ml(2 5mg)至5.0ml(50mg)的量。 ICU镇静:当作为对正在强化监护而接受人工通气病人的镇静药物使用时,建议持续输注丙泊酚。输注速率应根据所需要的镇静深度进行调节,通常0.3-0.4毫克/公斤/小时的输注速率范围,应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镇静效果。 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以2.0mg/kg剂量实行麻醉诱导,术中若因疼痛刺激病人有肢体动时,以0.5mg/kg剂量追加,应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丙泊酚药理作用与机制

丙泊酚药理特性 药理作用与机制 1麻醉作用 作用于突触, 调节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及前后膜受体的功能达到麻醉作用。 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Na+ 通道来减少谷氨酸的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非竞争性抑制K+ 引起的Ca2+ 内流, 抑制K+ 诱发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酰胆碱:抑制在大脑中有区域选择性, 不同部位抑制程度不同。 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浓度依赖性增强K+ 引起的C- 氨基丁酸的释放, 也能增强甘氨酸的释放。 2神经保护作用 能减少凋亡蛋白Bax 的表达,可能抑制凋亡, 使细胞凋亡和嗜酸性改变明显减少。 可能与防止线粒体肿胀有关。 3 丙泊酚与止吐作用: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与边缘系统呕吐中心的皮质反射束相互作用, 产生止吐作用。非竞争性并呈剂量依赖式作用于5-H T3 受体。单用或与5-H T3 受体抑制剂合用可作为术后和化疗患者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 4免疫调节作用 对许多细胞因子有明显的影响: 明显减轻应激时辅助性T 细胞1/ 辅助性T 细胞2( Th1/ Th2)比例的下降,减轻手术应激导致的免疫不良反应[8] 。 增加危重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 1B、IL- 6 及黏附, 减少中性粒细胞肺部浸润, 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 5器官保护作用:对心、肝、肾等多种器官

可能是由于丙泊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和自由基清除作用 6对癫痫持续状态的作用 大剂量可以终止许多患者癫痫持续状态, 且麻醉效应很快恢复, 并无明显副作用所以癫痫持续状态传统疗法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时,是有效的替代治疗, 有抗惊厥作用。当用丙泊酚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时, 大剂量丙泊酚使用时间应控制在48 h 内, 并注意丙泊酚输注综合征。 *但是,大剂量长期应用丙泊酚治疗持续性癫痫发作增加死亡率, 因此不主张把丙泊酚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7遗忘效应 损害长时程记忆力 损害长时程增强维持的效应可能和A-氨基-3-羟基-5-甲基恶唑-4-丙酸( AMPA ) 受体有关 8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在术中和术后早期, 丙泊酚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25] 减少 Ca2+ 内流和释放,但出血时间并不延长[ 26] 在不同剂量对血小板聚集有不同作用: 40 Lmol/ L 时, 能增强ADP 和肾上腺素引起的血小板第二聚集时相, 但并不影响第一聚集时相。还增强花生四烯酸( AA) 导致的血小板聚集。 在100 Lmol/ L 时能抑制上述现象, 同时抑制AA 导致的血栓烷A2 ( T XA2 ) 的形成, 但对前列腺素( PGG2 ) 导致的TXA2 形成无作用。说明丙泊酚能抑制环氧合酶1( COX1) 的作用。而丙泊酚又能增强TXA2 导致的肌醇1, 4, 5三磷酸酯的形成。 在ADP 作为致聚剂存在的情况下才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并且其作用与红细胞或白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性。损害血小板的功能。 9镇痛作用: 脊髓在丙泊酚的镇痛作用中起了重要作用

丙泊酚说明书

丙泊酚说明书 【功能主治】 静安适用于 . 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 . 重症监护患者辅助通气治疗时的镇静 您认为此药的治疗效果如何? 【主要成分】 静安主要成份为丙泊酚所用辅料包括大豆油纯化软磷脂甘油油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 【包装规格】 ml:.g支/盒 【用法用量】 使用静安时所用设备应在麻醉下能够处理突发事件复苏设备应能伸手可及呼吸与循环功能应被监控(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 应根据病人反应及术前用药实行个体化给药麻醉时除了使用静安外一般还应补充镇痛药 连续应用不得超过天 . 剂量 () 成人麻醉 麻醉诱导 静安应采用滴注法实施麻醉诱导(每秒约~mg)直到临床体征显示麻醉作用已经产生 大多数小于岁的成人诱导剂量按体重计为.~.mg/kg 超过岁的成人需要量一般下降ASA III-IV患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量也明显减少诱导应更缓慢进行同时给予静安的速度应更 加缓慢(每秒约ml或mg) 麻醉维持 可通过连续静脉输注成单次重复注射静安来维持麻醉深度 连续静脉输注时给药剂量和速度必须个体化常规剂量按体重计每小时~mg/kg在应激小的手术过程中如创伤小的手术可将维持剂量减至按体 重每小时mg/kg 对于老年人一般状态不稳定或低血容量及ASA III-IV患者建议维持剂量减至按体重每小时mg/kg

重复单次注射给药时建议单次剂量为~mg(相当于静安.~ml) () 个月以上儿童的麻醉 由于缺乏经验个月以下小儿不应使用静安 麻醉诱导 静安应采用缓慢滴注法实施麻醉诱导直到临床体征显示麻醉作用已经产生 应按年龄和/或体重来调整剂量 岁以上的儿童麻醉诱导时通常剂量按体重计约为.mg/kg岁以下者需 要量可以更大按体重计为mg/kg必要时按体重每次以mg/kg的剂量逐渐 追加由于缺少临床经验对于高危(ASAIII-IV)年幼患者建议应用更低的剂量 麻醉维持 建议用按体重计每小时~mg/kg的给药剂量来维持麻醉 与年龄大的儿科患者相比小于岁的儿童可采用略偏高的用药剂量但剂量范围仍应在上述建议应用的剂量范围内剂量的多少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 整特别应注意完全镇痛的需要 麻醉的最长时间一般不应超过分钟左右除非特别情况的患者可延长使用时间如必须避免使用挥发性制剂的恶性高热患者 () 重症监护成人患者的镇静 根据镇静深度的需要调整剂量连续静脉输注用按体重计每小时.~. mg/kg的剂量给药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按体重计每小时.mg/kg 如果患者同时接受其它脂类药物的治疗静安中的脂肪含量应予以考虑ml 静安含.g脂肪 静安不用于岁以下儿童的镇静 . 用法 输注静安可以不用稀释也可用%葡萄糖或.%氯化钠稀释后装于玻漓输液瓶内滴注 药品使用前应摇动混匀 使用前安瓿颈部或像胶表面应该用酒精喷洒或浸泡方法进行清洁 静安是一种不含防腐剂的脂肪乳剂利于微生物快速生长打开安瓿或开启小瓶后应立即抽入无菌注射器或给药装置内并迅速开始给药 输注时应保持静安及其输液系统的无菌在靠近患者留置针接口处添加其它药物静安不得使用微生物滤过器 静安及含有静安的输液容器只能一次性用于一个病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omy,LC)为各种良性胆囊病变需要行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作为肝胆科护士除了熟悉LC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术前护理外,重点还有LC术后的护理。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建立有效的应对措施 病人在全麻清醒后的短时间内有一种全身不适感和躁动。头晕。不配合护理等表现,要及时告诉本人和家属原因(因全麻后的反应及氧气管。腹腔引流管。心电监护仪的袖带。夹子和电极片等对身体的刺激)。以稳定病人的情绪,取得配合。 2.恶心呕吐的护理 术后病人应随时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应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和量,分析呕吐发生的原因(是麻醉药物刺激呕吐中枢引起的呕吐有关,还是与剥离。切除胆囊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干扰胃肠道功能有关)。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病人回病房后应去枕平卧8小时,头偏向一侧,2小时内病人不能睡觉,指导其家属翻身叩背,即使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 4.肩背部酸痛 病人在改变体位或者平卧时酸痛加重,要向其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更换舒适体位,按摩酸痛部位,告诉其1-3天后症状会消失。 5.血压升高的护理 术后病人血压升高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排除情绪紧张,疼痛或排尿困难的因素,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术后应继续抗高血压治疗。以防血压持续升高引起钛夹脱落或腹腔内出血。 6.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的预防及护理 术后病人应持续低流量吸氧,以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6%以上,如值偏底,应检查病人皮肤温度是否过底。吸氧装置是否通畅。如因术中采用CO2气腹导致PaCO2过高引起昏迷,病人呼吸浅慢,心率增快等应静脉输入5%NaHCO3,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增加氧分压,行高压氧疗法,以防严重后果产生。 7.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腹腔内出血 术后8小时内密切监测血压和脉搏变化,防止剧烈呕吐和咳嗽。若30分钟内引流量大于50ml,应警惕腹腔内出血,立即加快补液速度。出血量大于600ml时立即报告医师并协

静脉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静脉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摘要】目的讨论静脉麻醉药的作用机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 行归纳总结。结论关于静脉麻醉药物作用机制目前尚无确切的理论学说,但是有 一点非常明确,即麻醉药物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的。具体位点 可以是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也可以是神经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系统等。【关键字】静脉麻醉药作用机制 关于静脉麻醉药物作用机制目前尚无确切的理论学说,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即麻醉药物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的。具体位点可以是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也可以是神经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系统等。静脉麻醉药物通过 改变这些中枢神经系统传导通路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传导环节的活性而发挥药理效应。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着兴奋性神经递质系统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麻醉药 物可以通过抑制前者或兴奋后者而产生麻醉作用。现已明确与静脉麻醉药物作用 相关的神经递质系统有γ-氨基丁酸(GABA)受体、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以及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等。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GABA受体 GAB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主要存在于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小脑皮层,丘脑和下丘脑较少,而在脑干和脊髓最少。它主要包 括有GABAA、GABAB和GABAc等多个受体亚型,其中与麻醉药作用关系比较明 确的是GABAA受体。GABAA受体为一配体门控氯离子(Cl-)耦联通道受体复合体, 中枢内源性递质GABA可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位点,使受体兴奋,Cl-通道开放, Cl-内流,使细胞处于超极化状态,从而抑制细胞的兴奋性,出现抑制性效应,产 生相应的镇痛、镇静或意识消失作用。GABAA受体复合体是由α、β和γ三个亚 单位构成的五角形糖蛋白复合体,并构成跨膜配体闸门Cl-通道,β亚单位又包括 β1、β2和β3亚基,研究发现与麻醉作用最密切的是β2或β3亚基。该受体亚单 位含有Cl-通道、GABA结合位点和其他受体活性物质结合位点。临床常用的静脉 麻醉药,如巴比妥类(barbiturates)、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以及丙泊酚(propofol)等均有其相应的结合位点,可以与受体结合,使受体兴奋,Cl-通道开放 而产生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效应。γ-羟基丁酸是γ-氨基丁酸的中间代谢物,γ-羟丁酸钠(sodium γ-hydroxybutrate)注射后可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作用于大脑皮质的灰质、海马旁回和边缘系统的GABAA受体而发挥中枢抑制效应。虽然各种麻醉药物在化学结构上具有较大差异,但都能产生类似的麻醉作用。这一点以往被认为是麻醉药物非特异性作用机制假说的一个佐证。但现在从 另一个角度来看,不同化学结构的药物作用在同一受体复合体的不同结合位点, 使受体产生类似的功能变化,恰是对非特异性作用机制的一个有力支持。巴比妥 类药物可与受体的相应位点结合,使GABA结合位点的数量增加,减慢内源性递 质GABA受体的解离,从而延长Cl-通道的开放时间,增加Cl-的内流。所谓使GABA结合位点增加是巴比妥类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使原低亲和力的GABA结合 位点向高亲和力状态转化,从而使GABA结合位点数量上升。巴比妥类药物还可 以改变其他结合位点如苯二氮卓类药物结合位点的活性状态,这也是它和其他静 脉麻醉药物产生协同作用的机制所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与受体复合体中的苯二 氮卓位点结合,促进GABA与低亲和力的GABA位点结合,增加Cl-的内流。与巴 比妥类不同的是苯二氮卓类药物是增加Cl-通道开放的频率,而不是影响通道平均开放的时间。另外其对GABAA受体无直接兴奋作用。丙泊酚也可以与GABAA受

麻醉用药:全身麻醉药丙泊酚

麻醉用药:全身麻醉药丙泊酚 药物名称丙泊酚 药物别名丙泊酚、丙扑佛、丙扑怫、得普瑞麻、二异丙酚、普泊酚、普卤泊福、普鲁泊福、普罗弗尔、异丙酚Dipravin、Diprovan、Disoprivan、Disoprof 英文名称 Propofol 说明 功用作用可用于麻醉诱导及维持。由于单次注射起效快,无蓄积作用,苏醒快,醒后无酒醉感,所以多用于门诊手术和短小手术,术毕可回家。此外可用于心脏、颅脑手术麻醉及 ICU 患者镇静、保持机械通气患者的安静等。 用法用量麻醉诱导:静注 2.0~2.5mg/kg,注速 4ml/10s,老年及体弱者用量较小,注速宜慢。麻醉维持:连续静脉滴注 4~12mg/kg·h,或根据需要每次静注 25~50mg,因本品镇痛作用不强,常需与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合用。为镇静需要则药量酌减。 本品为乳剂,用前要摇匀,可用 5%葡萄糖溶液稀释,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由于对二氧化碳通气反应的抑制比硫喷妥钠长,所以有时患者已清醒但呼吸还可能有抑制应警惕。 本品应贮存于 2~25℃。 [剂型与规格]注射剂:200mg/20ml,500mg/50ml,1g/100ml。 1.成人 诱导麻醉对于术前给药和术前不给药的病人,应该静滴给药,一般健康成年人每10秒静脉滴入约4毫升(40毫克),观察病人的反应,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开始,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人,大约需要2.0~2.5毫克/公斤的本品,超过年龄,需要量一般将减少。ASA3级和4级病人,应该使用更低的给药速率:每10秒约2毫升(20毫克)。 维持麻醉通过持续静脉或反复静脉冲击注射本品,能够维持麻醉所需要的深度。 持续静滴所需的给药速率在病人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一般4~12毫克/公斤·小时的速率范围能保持令人满意的麻醉。 静脉反复冲击注射根据临床需要,可以给予25毫克(2.5毫升)到50毫克(5.0毫升)的增量。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步骤及学习要点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步骤及学习体会 1、全麻成功后取平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接镜及安装好光源(术者左侧), 接好气腹(术者左侧),电钩线及吸引器(术者右侧),在脐下做一约1.5CM 弧形切口,布巾钳两把对称提取,用1CM戳卡进入腹腔(也可以气腹针 进入腹腔后注入气体压力至10-12MMHG后用戳卡进入),接气腹(压力 设在12MMHG),扶镜手将镜子用碘伏擦拭后进入戳卡内直到腹腔内,探查腹腔内脏器的情况,直视下在剑突下做一长约1.5CM横行切口(肝缘 韧带右侧左肝下缘),腹直肌旁正中做一长约1CM横行切口。 2、体位头高左倾位,术者左手持抓钳右手持电钩进入腹腔,扶镜手将胆囊放 在正中央,(解剖清晰无粘连)将电钩顶住胆囊向头侧,抓钳抓住胆囊壶 腹部(若一把不能抓住胆囊腹壶部就交替(分离钳也可以)直至胆囊壶腹部)视术中情况抓住胆囊展开胆囊三角(也不一定要抓住胆囊壶腹部), 左侧抓钳向头侧展开保持胆囊管与胆总管成垂直状态最好。 3、扶镜手在胆囊三角时期底座与肝脏平行,看外三角光源线向左边偏,看内 三角时向右边偏,术者在胆囊三角切缘的选择:第一、在肝十二指肠内右侧隐约可见胆总管,胆囊管也可隐约可见,在胆总管上1CM进行分离。 第二、在胆总管不可见的情况下根据肝门右切迹(内右肝管、右肝动脉及门静脉右支)上缘分离。第三、胆囊三角炎症较重时紧靠胆囊壶腹部进行分离,在分离出胆囊管后判断三管关系。 4、分离胆囊三角:(首先电凝、电切调好暂不知)将三角浆膜(初学者)纵 行切开小口,熟练时可直接用电钩烧断浆膜,电凝切断内外三角的浆膜(自觉内三角的浆膜更难切因为空间小、电钩向上难以控制,必须熟练操作),在分离三角电钩分离组织应少量且可以看到电钩,先分离疏松的组织,致密的组织应先将电钩偏向右侧进入组织后轻微上下分离再转向左侧轻微 上下分离(这样来可以更容易提取组织及避免损失后面的组织)向腹侧提取组织电钩离断,遇到条索状及上下有张力的东西一定要注意是否是血管及胆管应谨慎,因为胆管及血管变异很大,不需要特意寻找胆管及血管,逐步分离后自然而然的暴露了胆管及血管,在暴露胆囊管、胆总管及肝总管关系时就可以离断胆囊管(胆囊管向胆囊方向进入胆囊壶腹部可见象鼻征,再是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可见肝总管),胆囊动脉(有些有两支分前后 两支)切断应看到血管是往胆囊方向走。离断胆囊管在胆囊管靠近胆总管侧约0.5CM用HEMOLOCK夹夹闭,靠近胆囊也用HEMOLOCK夹夹闭,剪断胆囊管。离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胆囊抓钳抓住胆囊管上缘,用电钩靠近胆囊壁分离至胆囊浆膜反折处(自认为最好是用电钩分离因为有变异的血管及胆管经过) 5、剥离胆囊床:应在浆膜下间隙分离应为内无血管(开腹手术也是一样), 剥离时左手抓钳要有张力,保持足够的张力才更好的烧离,不好烧断一是没张力二是烧的位置不对三是胆囊炎症较重。有时在胆囊体中下部及胆囊浆膜反折处遇到迷走胆管(系机体发育过程中胆囊窝处肝组织萎缩后遗留下的肝外胆管是直接连接胆囊和肝内胆管的通道)预防迷走胆管(一、是紧贴着胆囊剥离宁伤胆勿伤肝,炎症较重时可以残留部分胆囊壁胆囊粘膜需切除二、剥离胆囊床应避免过多或过大组织电灼,创面应尽可能少电棒电灼三、用白纱布于胆囊床按压少许时间,以发现有无胆汁漏出)迷走胆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技巧。方法:对302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从术后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30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恶心、呕吐33例,胆漏2人、术后出血3例,皮下气肿5例,手术切口感染2例,配合医生予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其余患者病情稳定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得当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的保障。 标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9-0109-0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近年开展的微创手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对患者全身及腹腔局部干扰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遗留瘢痕小等优点[1]。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慢性胆囊炎在未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均可以行该术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临床,由于其相对开腹手术过程简单,创伤小,临床上容易忽视其并发症,但有文献报道LC的并发症高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5.6%~6%[2],而且一旦出现并发症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所以患者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02例,均为2008-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其中男175例,女127例;年龄23~79岁;平均55.3岁。包括胆囊结石188例,胆囊息肉76例,慢性胆囊炎38例。住院时间4~8 d,平均4.9 d。 1.2手术方法 患者气管插管全麻状态下,建立人工气腹,采用“三孔法”将腹腔镜手术器械插入腹腔,暴露Calot三角分离出胆囊管及胆囊,夹闭胆囊及胆囊动脉后,在近胆囊处凝断胆囊管,检查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夹完全牢固后,用电钩剥离胆囊,胆囊床电凝止血,用取石网篮或碎石吸附器取出结石及胆囊。 2术后护理 2.1术后常规护理 本组患者均为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患者复苏前,要求去枕平卧,头侧一边,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返流入气管。6 h改半卧位。常规监测血压、脉搏、心率、呼吸、体温、尿量、意识状态的变化。术后应给予持续吸氧3 L/min,以提高氧分压,促进CO2排出,减少患者出现皮下气肿可能[3]。 2.2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禁食,肛门排气后可以进流质饮食。1~2 d后,如果恢复情况良好可以改为半流饮食。患者因为麻醉或手术创伤的因素会引起恶心、呕吐,轻者可以予以保守治疗,呕吐频繁者,给予甲氧氯普胺10 mg肌肉注射,做好心理疏导,采取适当体位,减轻呕吐带来的不适感[4]。恢复正常饮食后应避免油腻及辛辣食物。 2.3引流管护理 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等。引流管内血块堵塞或者局部扭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规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有症状得胆囊疾病(结石、息肉、胆囊炎等)。 2.无症状但伴有糖尿病得胆囊疾病(结石直径>2cm、陶瓷胆囊等)。【绝对禁忌证】 1.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而无法耐受麻醉、气腹与手术者。 2.出现严重并发症得急性胆囊炎,如:胆囊坏疽、穿孔。 3.伴急性胆石性胰腺炎者。 4.伴急性重症胆管炎者。 5.胆囊癌或胆囊隆起样病变疑为胆囊癌者。 6.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体积<4、5cm*l、5cm,壁厚>0、5cm(B 超测量)。 7.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者。 8.中、后期妊娠者。 9.伴有腹腔感染、腹膜炎者。 10.伴凝血功能障碍者。 11.伴膈疝者。 【相对禁忌证】 1.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 2.慢性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 3.胆总管结石病梗阻性黄疸。 4.Mirizzi综合征、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5.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 6.病态肥胖。 7.腹外疝。 在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得初期应选择较简单得病例,尽量避免选择有相对禁忌证得病人。在取得充分得经验之后,可逐渐得将相对禁忌证并为手术适应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围手术期准备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前应放置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以利术中手术野得暴露。 2.检查仪器检查腹腔镜各手术设备连接无误,并运转正常。 3.麻醉通常采用全身麻醉,因为全麻易于呼吸道得管理。 4.体位仰卧位、头高脚低,右侧略抬高。 5.建立气腹于脐下或脐上做一10mm横切口。由此进入气腹针(Veress针),气腹针穿刺成功之后施行气腹,腹腔内压力逐渐达到12~13mmHg之后,仔细得插入10mm套管针,由此插入腹腔镜。首先大体观察腹腔,然后观察胆囊得外观、与周围组织得解剖关系。 6.主要操作步骤 (1)建立操作孔:于剑突下lcm处切10mm得横切口,插入10mm 套管针,作为主要操作孔,由此插入电凝钩。于锁骨中线、肋缘下lcm 切开5mm切口,由此插入5mm套管针,此通道为胆囊抓钳得操作孔。于腋前线、肋缘下切开5mm切口,由此插入5mm套管针,此通道为辅助操作孔,第一助手可经此孔术中协助暴露手术野。

麻醉药市场领军产品——丙泊酚

麻醉药市场领军产品——丙泊酚 丙泊酚又称异丙酚,二异丙酚,普鲁泊福, 得普利麻,丙扑佛,普罗佛尔,普鲁泊酚,是一种烷基酚类静脉用全麻药。该药因具有脂溶性高、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起效迅速、苏醒迅速、副作用小而轻等特点受到临床普遍欢迎。临床上丙泊酚除了用于各种常规的手术麻醉外,目前比较受关注的一个领域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 上世纪80年代,阿斯利康公司研制开发出了丙泊酚,剂型为脂肪乳注射剂,并以商品名“得普利麻”上市。目前,该产品已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1996年,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丙泊酚注射液进入我国市场。 用药规模挺进10亿元 丙泊酚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且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我国医院中的用药普及率已达90%左右。 根据华源医药网提供的数据,2004~2007年3季度,丙泊酚的抽样医院药品购入总额均超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2006年市场规模为9亿元左右,2007年的市场规模超过10亿元。 在麻醉药物临床应用中,丙泊酚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药物,其市场份额占到整个麻醉药市场的50%以上,远远高于其药品,稳居麻醉药物用药金额第一的位置,且其用药金额每年都以20%的增长率在增长。 麻醉药的市场格局比较稳定,近年来排在用药金额前五名的药物基本上占到总用药金额的87%以上。丙泊酚、七氟醚、异氟烷、罗哌卡因、瑞芬太尼是临床主要麻醉用药,都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且相对稳定。在麻醉方式上,丙泊酚与瑞芬太尼为静注麻醉,七氟醚与异氟烷为吸入式麻醉,罗哌卡因为局部浸润式麻醉。上述品种各有各的优势与缺点,市场地位不易撼动。从目前的数据看,这种格局仍将持续。 进口产品主导市场 目前国内丙泊酚用药主要来自进口。主要生产厂家有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北京费森尤斯医药有限公司、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四川蜀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雅培制药公司。其中,北京费森尤斯医药有限公司的丙泊酚为进口分装。2007年前三季度,国产企业生产的丙泊酚只占不到15%的市场份额。 上述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基本稳定,但所有企业的丙泊酚销售金额都呈上升趋势,而进口药用药金额的增长明显高于国产药。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参与到丙泊酚的市场竞争中,但市场份额过低,尚未形成气候。由于丙泊酚已进入我国医保目录,且国内企业已掌握该药原料药与制剂的生产技术,所以国产药占有市场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

关于丙泊酚应用的总结

关于丙泊酚应用的总结 一、药理作用: 本品通过激活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临床剂量时, 丙泊酚增加氯离子传导,大剂量时使GABA受体脱敏感,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产生镇静、催眠效应,其麻醉效价是硫喷妥钠的1.8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以2.5mg/kg静脉注射时,起效时间为30-60秒,维持时间约10分钟左右,苏醒迅速。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 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本品作全麻诱导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心率无明显变化。 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表现为潮气量减少,清醒状态时可使呼吸频率增加,静脉注射常发生呼吸暂停,对支气管平滑肌无明显影响。 丙泊酚能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并用时有协同作用。 应用丙泊酚可使血浆皮质激素浓度下降,但肾上腺皮质对外源性皮质激素反应正常。 二、药代动力学: 丙泊酚一次冲击剂量后或输注终止后,可用三室开放模型来描述。首相具有迅速分布(半衰期2~4分钟)及迅速消除(半衰期30~60分钟)的特点。 丙泊酚分布广泛,并迅速从机体消除(总体消除率1.5~2升/分钟)。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形成丙泊酚和相应的无活性的醌醇结合物,该结合物从尿中排泄。 当用丙泊酚维持麻醉时,血药浓度逐渐接近已知给药速率稳态值。 当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在推荐范围内,其药物动力学是线性的。 三、用法用量: 使用丙泊酚通常需要配合使用止痛药。丙泊酚可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并与常用的术前用药,神经肌肉阻断药,吸入麻醉药和止痛药配合使用。 作为全身麻醉以辅助区域麻醉技术,所需的剂量较低。 1.麻醉给药:建议应在给药时[一般健康成年人每10秒约给药4ml(40mg)] 调节剂量,观察病人反应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人,大约需要2.0~2.5毫克/公斤的丙泊酚;超过该年龄需要量一般将减少;ASAⅢ级和Ⅳ级病人的给药速率应更低,每10秒约2ml(20mg)。 2.麻醉维持:通过持续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丙泊酚都能够较好的达到维持麻醉所需要的浓度。持续输注所需的给药速率在个体之间有明显的不同,通常4~12毫克/公斤/小时的速率范围能保持令人满意的麻醉。用重复单次注射给药,应根据临床需要,每次给予2.5ml (25mg)至5.0ml(50mg)的量。 3.ICU镇静:当作为对正在强化监护而接受人工通气病人的镇静药物使用时,建议持续输注丙泊酚。输注速率应根据所需要的镇静深度进行调节,通常0.3~0.4毫克/公斤/小时的输注速率范围,应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镇静效果。 4.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以2.0mg/kg剂量实行麻醉诱导,术中若因疼痛病人有肢体动时,以0.5mg/kg剂量追加,应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年龄超过55岁的病人应在给药时观察病人的反应,通常麻醉诱导所需的剂量可能较低。 5,儿童不建议使用丙泊酚注射液。不推荐丙泊酚作业小儿镇静药物使用。 用于小儿麻醉诱导:建议缓慢给予丙泊酚直至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剂量应根据年龄和/

关于丙泊酚应用的总结

关于丙泊酚应用地总结 一、药理作用: 本品通过激活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临床剂量时, 丙泊酚增加氯离子传导,大剂量时使受体脱敏感,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产生镇静、催眠效应,其麻醉效价是硫喷妥钠地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以静脉注射时,起效时间为秒,维持时间约分钟左右,苏醒迅速.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 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本品作全麻诱导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心率无明显变化. 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地通气反应,表现为潮气量减少,清醒状态时可使呼吸频率增加,静脉注射常发生呼吸暂停,对支气管平滑肌无明显影响. 丙泊酚能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并用时有协同作用. 应用丙泊酚可使血浆皮质激素浓度下降,但肾上腺皮质对外源性皮质激素反应正常. 二、药代动力学: 丙泊酚一次冲击剂量后或输注终止后,可用三室开放模型来描述.首相具有迅速分布(半衰期~分钟)及迅速消除(半衰期~分钟)地特点. 丙泊酚分布广泛,并迅速从机体消除(总体消除率~升分钟).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形成丙泊酚和相应地无活性地醌醇结合物,该结合物从尿中排泄. 当用丙泊酚维持麻醉时,血药浓度逐渐接近已知给药速率稳态值. 当丙泊酚地输注速率在推荐范围内,其药物动力学是线性地. 三、用法用量: 使用丙泊酚通常需要配合使用止痛药.丙泊酚可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并与常用地术前用药,神经肌肉阻断药,吸入麻醉药和止痛药配合使用. 作为全身麻醉以辅助区域麻醉技术,所需地剂量较低. .麻醉给药:建议应在给药时[一般健康成年人每秒约给药()] 调节剂量,观察病人反应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大多数年龄小于岁地成年病人,大约需要~毫克公斤地丙泊酚;超过该年龄需要量一般将减少;Ⅲ级和Ⅳ级病人地给药速率应更低,每秒约(). .麻醉维持:通过持续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丙泊酚都能够较好地达到维持麻醉所需要地浓度.持续输注所需地给药速率在个体之间有明显地不同,通常~毫克公斤小时地速率范围能保持令人满意地麻醉.用重复单次注射给药,应根据临床需要,每次给予()至()地量. .镇静:当作为对正在强化监护而接受人工通气病人地镇静药物使用时,建议持续输注丙泊酚.输注速率应根据所需要地镇静深度进行调节,通常~毫克公斤小时地输注速率范围,应能获得令人满意地镇静效果. .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以剂量实行麻醉诱导,术中若因疼痛病人有肢体动时,以剂量追加,应能获得满意地效果.年龄超过岁地病人应在给药时观察病人地反应,通常麻醉诱导所需地剂量可能较低. ,儿童不建议使用丙泊酚注射液.不推荐丙泊酚作业小儿镇静药物使用. 用于小儿麻醉诱导:建议缓慢给予丙泊酚直至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剂量应根据年龄和或体重调节.年龄超过岁地多数病人,麻醉诱导需要约;低于该年龄所需药量可能更大;Ⅲ级和Ⅳ级地小儿建议用较低地剂量. 用于小儿麻醉维持:通过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丙泊酚,能够维持麻醉所要求地深度所需地给药速率在病人之间有明显地差别,能常~小时地给药速率能够获得令人满意地麻醉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步骤及学习要点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步骤及学习要点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步骤及学习体会 1、全麻成功后取平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接镜及安装好光源(术者左 侧),接好气腹(术者左侧),电钩线及吸引器(术者右侧),在脐下 做一约1.5CM弧形切口,布巾钳两把对称提取,用1CM戳卡进入腹腔 (也可以气腹针进入腹腔后注入气体压力至10-12MMHG后用戳卡进 入),接气腹(压力设在12MMHG),扶镜手将镜子用碘伏擦拭后进入戳卡内直到腹腔内,探查腹腔内脏器的情况,直视下在剑突下做一长约 1.5CM横行切口(肝缘韧带右侧左肝下缘),腹直肌旁正中做一长约1CM 横行切口。 2、体位头高左倾位,术者左手持抓钳右手持电钩进入腹腔,扶镜手将胆囊 放在正中央,(解剖清晰无粘连)将电钩顶住胆囊向头侧,抓钳抓住胆 囊壶腹部(若一把不能抓住胆囊腹壶部就交替(分离钳也可以)直至胆 囊壶腹部)视术中情况抓住胆囊展开胆囊三角(也不一定要抓住胆囊壶 腹部),左侧抓钳向头侧展开保持胆囊管与胆总管成垂直状态最好。3、扶镜手在胆囊三角时期底座与肝脏平行,看外三角光源线向左边偏,看 内三角时向右边偏,术者在胆囊三角切缘的选择:第一、在肝十二指肠 内右侧隐约可见胆总管,胆囊管也可隐约可见,在胆总管上1CM进行分 离。第二、在胆总管不可见的情况下根据肝门右切迹(内右肝管、右肝 动脉及门静脉右支)上缘分离。第三、胆囊三角炎症较重时紧靠胆囊壶 腹部进行分离,在分离出胆囊管后判断三管关系。 4、分离胆囊三角:(首先电凝、电切调好暂不知)将三角浆膜(初学者) 纵行切开小口,熟练时可直接用电钩烧断浆膜,电凝切断内外三角的浆 膜(自觉内三角的浆膜更难切因为空间小、电钩向上难以控制,必须熟 练操作),在分离三角电钩分离组织应少量且可以看到电钩,先分离疏 松的组织,致密的组织应先将电钩偏向右侧进入组织后轻微上下分离再 转向左侧轻微上下分离(这样来可以更容易提取组织及避免损失后面的 组织)向腹侧提取组织电钩离断,遇到条索状及上下有张力的东西一定 要注意是否是血管及胆管应谨慎,因为胆管及血管变异很大,不需要特 意寻找胆管及血管,逐步分离后自然而然的暴露了胆管及血管,在暴露 胆囊管、胆总管及肝总管关系时就可以离断胆囊管(胆囊管向胆囊方向 进入胆囊壶腹部可见象鼻征,再是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可见肝总管),胆 囊动脉(有些有两支分前后两支)切断应看到血管是往胆囊方向走。离 断胆囊管在胆囊管靠近胆总管侧约0.5CM用HEMOLOCK夹夹闭,靠近胆囊也用HEMOLOCK夹夹闭,剪断胆囊管。离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胆囊抓钳抓住胆囊管上缘,用电钩靠近胆囊壁分离至胆囊浆膜反折处(自认为最 好是用电钩分离因为有变异的血管及胆管经过) 5、剥离胆囊床:应在浆膜下间隙分离应为内无血管(开腹手术也是一 样),剥离时左手抓钳要有张力,保持足够的张力才更好的烧离,不好 烧断一是没张力二是烧的位置不对三是胆囊炎症较重。有时在胆囊体中 下部及胆囊浆膜反折处遇到迷走胆管(系机体发育过程中胆囊窝处肝组 织萎缩后遗留下的肝外胆管是直接连接胆囊和肝内胆管的通道)预防迷

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进展探讨

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进展探讨 发表时间:2018-12-24T13:23:50.9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1期作者:李撰 [导读] 本文通过对当前文献研究,对于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541300) 摘要:在临床麻醉中,丙泊酚因起效快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受到广泛应用,但当前关于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依然是研究热点,围绕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当前文献研究,对于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丙泊酚;中枢麻醉;机制;进展;综述 丙泊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主要为了维持麻醉和诱导麻醉。甄灼、王辉[1]指出丙泊酚不仅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具有较强可控性,而且患者清醒快、副作用少,由此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中。近年来一些研究还发现,丙泊酚除具麻醉效果外,还可发挥一些其他效应,如冯行云等[2]研究指出丙泊酚能够对烧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反应进行抑制,刘彤等[3]指出丙泊酚还具有调节免疫、抗炎等作用。当前临床对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关于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热点,目前的研究认为丙泊酚主要作用于突触,中枢作用部位主要为大脑皮层与丘脑,现即从丙泊酚对突触的作用机制及丙泊酚对大脑皮层、丘脑的作用机制几方面对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丙泊酚对突触的作用机制 丙泊酚的麻醉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突触并对突触前膜的递质与前后膜受体进行调节释放的功能来实现。尚游等[4]研究指出,对于全麻药物来说,影响突触传递为其重要作用机制,在引发突触后效应的过程中,神经递质释放为前提性存在,丙泊酚在神经递质释放上具有一定的影响,这可能是丙泊酚码子作用的部分机制。董军、闵苏[5]也指出,丙泊酚对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受体进行调节的功能,为其麻醉作用的重要机制,并指出丙泊酚可通过增强抑制性氨基酸系统,对兴奋性氨基酸系统活性进行削弱,从而导致镇静、遗忘等麻醉效应的产生。 张娅男、刘莹等[6-7]研究指出,丙泊酚之所以能够对兴奋性的神经递质释放加以抑制,主要是通过对Na+通道的控制来减少谷氨酸释放;对于去甲肾上腺素,丙泊酚可对由K+引发的Ca2+内流进行控制,同时避免N A受到K+诱发而释放。丙泊酚在乙酰胆碱的控制方面,在大脑区域有选择性,对于不同区域可对不同程度的控制加以采取。郭高锋等[8]研究发现,丙泊酚麻醉深度同谷氨酸变化相关,对于丙泊酚麻醉来说,下丘脑及其谷氨酸的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魏辉明等[9]研究指出,丙泊酚的中枢麻醉作用机制,最主要的还是作用在突触后膜受体,对兴奋的传递进行抑制。 二、丙泊酚对大脑皮层的作用机制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招伟贤等[10]研究者就指出全身麻醉药可通过对神经突触功能的干扰,对皮层活动的协调性产生影响,继而导致意识丧失,进入新世纪后,吴新文等[11]研究者的研究也都佐证了这一观点。王之遥等[12]指出,不同脑区之间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连结,共同对皮层活动的协调性进行维持,丙泊酚全麻可对这种功能的连结性进行中断或抑制,促使大脑在不同脑区间信息方面的整合与处理能力达到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导致机体高级脑功能的下降甚至丧失。 余丹等[13]研究指出,丙泊酚对麻醉中枢作用靶点可能与扣带回、岛叶和内侧前额叶有关,在机体意识消失后,受到较强的疼痛刺激情况下可使部分脑区功能连结性得以恢复,但对于重要脑区的功能连结性则并不能恢复。刘真真等[14]研究发现,全身麻醉患者不仅整个大脑的血流量有所减少,而且大脑皮层的新陈代谢率也有所降低。张益等[15]研究认为,丙泊酚能够导致的意识消失,同人类大脑的整体代谢以及循环抑制具有紧密联系,其中同额顶区与丘脑皮层神经网络功能出现下降关系最为显著。 三、丙泊酚对丘脑的作用机制 丘脑属于间脑主要解剖结构,同时在间脑中属于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张瑾等[16]指出,丘脑网状核对睡眠-觉醒周期具有影响,可以调节和维持觉醒状态。丘脑同意识具有密切关联,也是全身麻醉药作用的重要区域,尤其中央内侧丘脑,对于全身麻醉意识消失作用来说有着密切关联。 梁小丽等[17]对SD大鼠进行分组研究,分别将1%丙泊酚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微注射到不同组大鼠中央内侧丘脑中并观察不同时段大鼠镇静及麻醉评分发现,丙泊酚可通过对中央内侧丘脑的作用,促进意识消失效应的产生。杨晶晶等[18]研究发现,丙泊酚恒速静注50min,大脑在丙泊酚的摄取上处于平衡状态,该情况下丙泊酚可对下丘脑与海马GAT-1 mRNA和背侧丘脑GAD65 mRNA的表达形成明显上调作用,并表现出非剂量依赖性。Ching等[19]对丘脑皮质模型进行创立,证明了丙泊酚麻醉通过作用于丘脑,对丘脑皮质环路进行部分改版,来引起同步脑电活动的变化。何炯策等[20]人研究发现,丙泊酚在大鼠S1区神经元电压门控钾通道中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发挥诱导全麻作用的机制。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对于丙泊酚麻醉导致的意识消失过程来说,丘脑表现出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关于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的研究,虽然已经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具体的机制尚未明确。随着医疗研究水平的不断进步,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我们仍需不断地展开研究,明确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 参考文献 [1]甄灼,王辉.老年人七氟烷吸入麻醉与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的优缺点[J].医学综述,2018(11):55-56. [2]冯行云,袁志明,阮志慧,等.丙泊酚对烧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反应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0(02):172-173. [3]刘彤,曾思,兰志勋.丙泊酚对巨噬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03):183-186. [4]尚游,姚尚龙,曾因明.丙泊酚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06):340-343. [5]董军,闵苏.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与丙泊酚全麻机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02):181-182. [6]张娅男,侯景栋,张宝娟,等.丙泊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含Kir6.2和SUR1亚基的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03):288-290. [7]刘莹.丙泊酚通过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实现脑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04):366-36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健康及饮食指导

附件3 镇康县中医医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健康及饮食指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简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即所谓的微创手术,是通过腹壁微小创口,使用微创器械,利用腹腔内窥镜,腹腔内照明和电子摄像系统,在体内完成胆囊切除。 胆囊形态和功能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并浓缩由肝脏合成的胆汁,空腹时胆汁进入胆囊,当进食时胆囊收缩,胆汁经由胆囊管和胆总管进入肠道,如果因为胆囊疾病而需要切除胆囊时,对人体整体功能影响不大,因为胆汁可直接进入肠道参与消化功能,同时机体也可通过代偿来适应。常见胆囊疾病有哪些 常见胆囊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结石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和胆囊腺肌症等。胆囊疾病患者日常饮食应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多饮水(1500-2000ml),吃易消化蛋白质,不宜过量饮食,忌食动物内脏、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刺激食品等。当您在过量进食油腻食物后感到心窝部位不适或闷胀疼痛,或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伴或不伴右肩胛处放射,同时感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时,需要警惕胆囊疾病的存在,不要与胃病相混淆而延误治疗。长期慢性胆囊炎可造成严重炎症和粘连、胆囊内化脓、胆囊穿孔、甚至胆囊恶性肿

瘤,以及心、肺或其它组织器官的合并症。 什么情况下建议切除胆囊 1、有典型胆囊结石发作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确定胆囊结石,充满型胆囊结石或瓷化胆囊者,恶变几率较高; 2、急性化脓性、坏疽性、出血性和穿孔性胆囊炎; 3、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经保守治疗无效; 4、单发胆囊息肉,直径>1.0cm,基底大,进行性生长,血流丰富,附着处胆囊壁增厚,附着于肝床面; 5、磁化胆囊、胆囊腺肌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饮食 手术后至少15天内,患者应避免食用油炸食品(炸薯条、炸肉等)、甜食(蛋糕、巧克力、奶油等)、高胆固醇食物(鸡蛋、肝脏和虾等),之后可逐渐恢复以前的饮食习惯,但建议患者日常饮食中以软质食物为主,减少热量和精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在减少脂肪和胆固醇摄入的同时还应多摄入膳食纤维。 出院后生活习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除按照医嘱继续行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查外,需要在生活和饮食上注意以下事项。 1、应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2、要细嚼慢咽,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饱食、硬食; 3、脂肪摄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一次不能吃太多动物脂肪; 4、忌过冷食物,建议少食多餐,餐后不宜过量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