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中部城市群生态保护与发展——以武汉“1+8”城市圈为例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中部城市群生态保护与发展——以武汉“1+8”城市圈为例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中部城市群生态保护与发展——以武汉“1+8”城市圈为例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中部城市群生态保护与发展

——以武汉“1+8”城市圈为例

周婕蒲向军

摘要: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两型试验区的设立,在中部地区的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的武汉城市圈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了城市圈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部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生态保护与发展;生态足迹

1 研究背景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并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该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中部六省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客观上加快了中部地区的城市发展步伐。由此可见,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速度日渐放缓的客观背景下,中部地区将成为未来20年我国重要的城市增长点,将对我国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发挥重要的影响。

1.1 中部地区城市群

中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总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0.7%;总人口3.6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1%。2007年,中部6省GDP 5.19万亿元,占全国的21.03%;地方财政收入3585亿元,占全国的7.25%[1]。

“十五”期间,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中部各省纷纷提出应对之策,并在崛起路径上不约而同地将城市群作为发展重点;中部地区各省还争相把各自的城市群作为实现崛起的“龙头”,培育出以下五个主要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1]。

1.2 武汉城市圈概况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市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2004年,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被确立为重要战略支点[2]。

目前,武汉城市圈经济总量占湖北省GDP总量稳定在60%左右,武汉城市圈无论是

经济规模还是经济发展质量,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其中武汉市地处中部地区的中心位置,是中部6 省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其经济总量、生产规模、发展质量和体制基础,在中部 6 省省会城市中均具有明显优势,综合经济实力在中部地区城市中居于首位[3]。以武汉为龙头的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地区的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1.3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2007年,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意味着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将以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保障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中部地区城市群的生态保护与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2 武汉城市圈基本情况

武汉城市圈位于湖北省东南,以武汉为中心,包括周边100公里内的鄂州、黄冈、黄石、咸宁、孝感、天门、仙桃、潜江等8个中小城市及所辖区域(见图1)。武汉城市群区域总面积5.80万平方公里,占该省面积的31.1%,人口2994.6万。(各城市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武汉城市圈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

图1 武汉城市圈构成示意图

3 武汉城市圈生态保护与发展现状及分析

随着武汉城市圈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武汉城市圈普遍存在资源短缺、资源浪费和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资源、环境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发展不协调。

3.1 城市生态足迹分析

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的消费需自然生态系统供给,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人群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环境(生态系统) 吸纳。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就是将人群生活需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供给和吸纳能力以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大小来表示,是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 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在生产端,以生态承载力为指标,度量研究区拥有的生物生产空间的多少;在消费端,以生态足迹为指标,度量人口消费所需要的生物生产空间的面积。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也揭示了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阈值。它通过相同的单位比较人类的需求和自然界的供给,

使可持续发展的衡量真正具有区域可比性。

生态经济学家Ress教授、Wackernagel教授和Wada博士于1992年提出“生态足迹模型”,并被成功运用于国家层面和地区。张可应用该模型测算了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本文结合其研究成果将2008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生态足迹状况整理如下(见表2)并加以分析:

表2 2008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生态足迹

表2数据表明,2008年武汉城市圈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力,城市圈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2008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生态足迹差距明显,生态足迹排序依次为武汉、鄂州、黄石、孝感、潜江、仙桃天门、黄冈、咸宁,生态足迹值区间为0.8049—2.0707公顷,生态足迹最大值(武汉)是最小值(咸宁)的2.57倍。

原因在于武汉城市圈是重化工业密集区,尤其是武汉、黄石和鄂州三市,均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冶金、石化、建材等为支柱产业,不但对矿石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很强,而且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况且湖北能源相对短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均需外采,省内现有矿山大多进入中晚期,资源逐渐枯竭,危机已经显现。其次,圈内不少企业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目前,企业资源高消耗现象仍较普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高[2]。

3.2 经济发展与生态代价分析

表2显示2008年城市圈各城市万元GDP生态足迹最小值(武汉)为0.467公顷,其次为潜江、咸宁、仙桃,依次为0.540公顷、0.562公顷和0.589公顷;黄石、鄂州万元GDP 生态足迹则高达0.751公顷和0.733公顷。

可见生态足迹并不是随着GDP的增加而增加;相对而言,传统工业城市黄石、鄂州的

万元GDP生态足迹甚至高于传统农业大市咸宁、潜江的万元GDP生态足迹。武汉市的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在所有城市里最低,这说明武汉市的经济发展质量较好,在城市圈里经济发展付出的生态代价最小。这得益于武汉市实施的产业调整战略,重点发展高级形态的第三产业和关联度、附加值较大的光电子等高新产业。

4 武汉城市圈生态保护与发展建议

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重工业和制造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武汉城市圈同样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为此,要充分考虑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高速发展。

4.1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旅游业、科技产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可以逐步改变武汉城市圈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比重中偏重的现象,并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与优化升级[4]。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武汉城市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着力注意科技水平的提高,做好科技与产业的相结合,开展区域间产业协作,促使经济向循环经济发展,促使城市圈经济可持续发展[4]。

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生态与经济,生产与环保持续协调发展

武汉城市圈可利用国家对环保产业的大力扶持政策和现有的环保产业及技术在环保产品的研发和环境监测上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扶持新兴的环保咨询业,推动环境信息业的起步与发展,同时,大步提升环保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环保产业高速发展,改变武汉城市圈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偏重的不合理产业结构比重,为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提供一种示范[4]。

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红色旅游经济为代表的第三产业

武汉城市圈中多数城市农业仍然为当地的基础性产业,要尽快转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空间集聚度,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以县和中心城镇为单位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同时依托黄冈等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一条鄂东红色旅游产业,实现第三产业的提升[3]。

4.2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中心集聚,轴向辐射,成片开发,功能突出”的主体功能区:

重点开发区域:各市中心城区,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江—沪渝高速公路、杭兰高速公路以及京九铁路沿线部分县、市、区、城区。

发展方向: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承接国际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创新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限制开发区域:一个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域,两个省级生态型和农业型限制开发区域。在保护和发挥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农业、旅游业、农林特产品、物流、医药产业等其他生态产业。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实施强制性保护,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同时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环保投资,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建设大区域生态系统

确立“一环两翼”的区域保护格局,强化武汉城市圈的自然山水特色,调控区域生态结构,形成武汉城市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总体格局(见图2 武汉城市圈生态空间规划)。

图2 武汉城市圈生态空间规划

一环,即距离武汉主城50公里左右的环状地带,是梁子湖、斧头湖、西凉湖、刁汊湖、野猪湖、王母湖、涨渡湖等主要生态区域,以水系、山体、林地等为主,加强生态培育,建立环状生态廊道,形成一条环绕武汉的生态环。

两翼,即以大别山脉和幕阜山脉为基础的生态区域,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生态屏障。在水土涵养、资源保护、气候调节和区域生态稳定性维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必要的生态补偿性建设和人口容量控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演化,严格控制各类生产性开发活动的形式、强度、规模和范围,必要时可建立特定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强化其保护工作。

四轴,以交通为导向、以城镇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点的4条区域发展轴,以此促进产业空间集聚,成为区域发展的脊梁。四轴均以武汉为起点,分别向鄂东、西部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发展延伸。东部发展轴辐射九江等外围城市,对接昌九景城市群、皖江城市带,联系长三角城市群;西部发展轴辐射荆州等外围城市,对接宜昌都市区,联系成渝城市群;西北发展轴辐射随州等外围城市,对接襄樊都市区;西南发展轴依托京广大动脉,辐射岳阳等外围城市,对接长株潭城市群,联系珠三角城市群,并作为两湖地区两个城市群的联系纽带,成为中部地区经济长廊和国家级区域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水体系统的建设与保护

重点整治水污染,建设江湖连通的水生态体系。

建设生态示范区

将城市圈内9个城市建设成为生态城市,围绕开发区打造生态产业园,建设和谐生态社区,创造清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5 总结

城市群是在城市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集聚与扩散并行两个阶段后形成的基本布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群已经取代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区成为新的空间支配形式。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国民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快速健康推进以及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中部城市群应正确思考生态保护和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其生态足迹,建设与发展应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坚持生态优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

(2009-9-16).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088330.html,/economic/txt/2009-09/16/content_18538761.htm.

[2] 欧阳佳妮.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模式的生态化转型[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 (1)

[3] 张可,王若洋,刘超. 武汉城市圈生态足迹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10,24 (2)

[4] 赵志龙,江培龙.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思考-以武汉1+8城市圈为例[J].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 (6)

[5]《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解读(2007-12-16),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088330.html,/xwzt/2007zt/18wuhan/18fz/18nsgy/200712/t175272.shtml

[6]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8[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周婕(1962- ),女,博士,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蒲向军(1972- ),女,硕士,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将实现五大转变 《规划》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于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规划》提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的武汉城市圈将实现5大转变: ——由发展中的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 ——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成长型城市圈,进一步转变为成熟型城市圈; ——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 ——由省域内生型城市圈转变为省际外生型城市圈; ——由内需型城市圈转变为外向与内需融合型城市圈。 ★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规划》认为,发展武汉城市圈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5大优势。但也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艰巨,行政体制分割严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等5个劣势。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内需拉动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与政策倾斜,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粮棉油主产区“三农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观念体制障碍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4大严峻挑战。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但圈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武汉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而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潜江 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实现梯度推进与非平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班级:1118552 学生学号:111855218 课程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题目: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谢雄 专业名称:城市规划 指导教师:洪光荣 2013年12月31日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以武汉为中心形成的武汉城市圈最有条件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因此,武汉的崛起具有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利用武汉龙头带动湖北发展,力争武汉和湖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所作为等层次的战略意图。在这一契机下,尤其是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的实验区,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武汉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全市经济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武汉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后,探讨了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武汉经济发展问题成就对策 1 引言 从国家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至今,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其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经济指标都见证了这一成就。当然由于地理位置及产业结构等问题,武汉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2 武汉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情况 2、1 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0年,市域需住人口994万人,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440万人;2020年达1180万人左

右,主城区为502万人;未来城市将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多轴多心”空间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部和背部的六大新城组团。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下载)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解读 时间:2006-07-28 【编者按】未来的武汉城市圈究竟是什么样?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将发挥何种作用?昨日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一部长达140多页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以下简称《规划》)令与会者眼前一亮。 这份历时1年多、数易其稿编制的《规划》,为武汉城市圈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据了解,《规划》经进一步修订后,不久将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本报今日择其要点予以报道,以飨关心城市圈建设的各界读者。 ★“中国弓”的发力点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统计局网站2010年武汉城市圈主要经济指标为数据来源,将原始数据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方法处理后,一共选取8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因子分析方法处理数据,从评价体系中提炼出2个主因子对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分析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排名及发展现状。结果表明,黄冈在城市圈中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巨大,据此提出黄冈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建设,强化教育大市地位。 【关键词】SPSS 因子分析黄冈武汉城市圈 一、引言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本来就十分激烈,自2004年武汉城市圈建立以来,围绕武汉周边的8个城市更是如此,争相制定发展规划,期望在城市圈中有更好的发展,占据优势地位。黄冈在2010年已占城市圈30.05%的国土面积,20.37%的人口,8.95%的国内生产总值。本文通过SPSS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和比较城市圈内各城市的综合实力,可以清楚直观地认识各城市的优势和不足、现状和潜力,为科学制定黄冈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二、研究过程 1、运用软件及相关理论 (1)SPSS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用软件包是世界上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其名为社会学统计软件包,是为了强调其社会科学应用的一面(因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许多现象都是随机的,要使用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定理来进行研究),而实际上它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能发挥巨大作用,并已经应用于经济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以及体育、工业、农业、林业、商业和金融等各个领域。 (2)因子分析理论。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因子分析以最少的信息丢失为前提,将众多的原有变量综合成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名为因子。通常,因子有以下几个特点:因子个数远远少于原有变量的个数,原有变量综合成少数几个因子之后,因子将可以替代原有变量参与数据建模;因子能够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显著,因子参与数据建模能够有效地解决变量多重共线性等给分析应用带来的诸多问题;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通常,因子分析产生的因子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最终获得命名解释性。因子的命名解释性有助于对因子分析结果的解释评价,对因子的进一步应用有重要意义。 总之,因子分析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有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如何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释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2、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0年武汉城市圈原始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之后,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可比性,这些指标全部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一共选取了8个指标组成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指标体系解释如下:X1:高校在校学生与常住人口比(%)=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城市常住人口,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状况;X2: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第一产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反映农业发展水平;X3:国内旅游者人数与常住人口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_贾元华

23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周边城市,土地总面积5.78万平方公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城市圈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也是城市圈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武汉城市圈的交通系统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要实现运输、生产、服务、工业、城市等多种功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规划指导并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既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湖北省率先在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此基础上,按照“便捷高效、安全优质、公平共享、法治有序、文明诚信、充满活力、环境友善”构筑和谐交通的总体要求,尽快开展武汉城市圈交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完善、整合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硬件规划的基础上,制订一体化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切实有效的实施对策与战略保障措施,能够保证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目标与战略构想的全面实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综合交通的网络和规模效益,促进综合交通体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为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与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轴线构成的“十”字型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拥有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优势互补、共同构建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国家重要的铁路干线京广铁路、京九铁路、汉丹铁路、汉九铁路,以及规划建设中的京广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在此交汇。国家高速公路“7918”的规划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 □ 贾元华 刘奕 徐文学

对武汉城市圈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对武汉城市圈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程 成 摘 要:近几年,建设“都市圈”、“城市圈”已经成为各地区谋求在区域竞争中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选择,响应中部崛起的号召,湖北省建立的武汉城市圈也应运而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的成因,提出武汉城市圈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从而进一步展望武汉城市圈的未来。 关键词:武汉 城市圈 政策 一、对武汉城市圈的介绍 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区域性政治商贸中心,武汉也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由于长江和汉水将武汉分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因此在城市规划上也与其他城市有很大的不同。 要对武汉城市圈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要知道城市圈的概念及武汉城市圈的界定。城市圈,是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城市圈问题现已经成为国内的热点问题,许多地区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纷纷开始打造城市圈计划,由于城市圈的经济高度整合,是一个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手段,因此引起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武汉也不甘落后,紧随经济发展的潮流,2003年湖北省做出打造武汉城市圈的重大决策。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是目前武汉的七倍多。由于上述8个城市交通发达,和武汉的距离较近,因此被纳入武汉城市圈的范围,武汉城市圈将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按照《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设想,武汉城市圈将建成绿色、宜居、和谐,并充满活力、快捷的生态型城市圈。目前,武汉城市圈已经成为我国第4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二、阻碍武汉城市圈发展的问题分析 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由于城市面积过大,武汉三镇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造成城市内发展不平衡,因此武汉城市圈建设也会受到严重干扰,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武汉城市圈才能按既定目标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行政区域不合作。由于武汉城市圈由武汉及8个市组成,各市之间又互有利益关系,分工协作不明确,以至在城市圈的发展上地方利益冲突较严重,各市容易过分考虑本市利益而不利于整个城市圈的发展。如重复建设过多,城市空间一体化的格局难以形成。 (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在武汉城市圈除武汉的8个市中,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统一,这严重阻碍了武汉城市圈的和谐发展。如武汉、黄石由于有重工业作支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仙桃是中国体操之乡,经济发展水平稍落后于前者,但咸宁等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如果不能缩小经济发展差距,那么将会阻碍武汉城市圈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其水陆空交通都很发达,但周边城市的交通却与武汉有较大差距,如仙桃等城市还没有建设火车站,虽然离武汉很近,但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不利于城乡之间互相沟通。 (四)行政区域之间公众思想观念不开放。城市圈内行政区域之间思想开放、积极交流是城市圈融合、发展的前提。由于传统上总是各自为阵,因此行政决策上难以考虑到整体的利益。 (五)城市化水平较低。虽然武汉城市圈内的城市较多,但城市化水平较低,农村特点仍很明显,武汉在全国仍属于发展中城市,没有步入发达城市的行列,开放程度也相对不足,离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三、对武汉城市圈发展问题的政策建议 由于城市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它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找到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迫在眉睫,由于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个性,我认为有如下几点:(一)发展战略上要结合各行政区域的特点来规划。虽然武汉城市圈是紧密结合的一个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一、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主要情况 总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09年,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7956. 60亿元,占湖北省的62%,高出上年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22.74亿元,占全省的61.6%,低于上年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77.44亿元,占全省的63%,低于上年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9.15亿元,占全省的62.9%,低于上年0.5 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5.86亿元,占全省的54.7%, 高出上年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7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04.8%,高出上年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91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03.1%,高出上年2.9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与上年相比,2009年武 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8%,高出全省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8%,低于全省1.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8.5%,低于全省3.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9.9%,低于全省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7.9%,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6.0%,高出全省1.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9.8%,高出全省0.6个百分点。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1.2%,高出全省3.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9年,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3∶46.2∶43.5,与上年的10.9∶45.5∶43.6相比,第一、三产 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三大产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22.55亿元、3677.88亿元、3456.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15.9%、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幅高 出全省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与全省基本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高出全省1.4个百分点。 经济集约程度进一步加强。2009年,武汉城市圈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292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9.5%,比上年高出2.5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总体回升。2009年,武汉城市圈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的利税总额为91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较上年增幅提高8.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462.32亿元,比上年增长36.9%,较上年增幅提高36.6个百分点。 二、武汉市、武汉城市圈、湖北省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1、武汉城市圈与湖北省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武汉城市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武汉城市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武汉7月1日电(记者俞俭)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战略机遇。高级经济师、武汉市统计局局长苏建平认为,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同于上世纪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创新相关体制和机制,破解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探索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发展道路 苏建平认为,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科技和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相比,有三大不同之处,一是改革的广度不同。以往的改革试点,主要是以经济体制变革为主导,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旧体制,进行有限度的革新。而国家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以及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是国家(或区域)现代化的缩影。二是改革的深度不同。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在深层次展开,可能会是一些经济、政治、社会、法制等制度的再造过程。三是改革的路径不同。以往的改革试点是“政策优惠牵引、开放搞活拉动”的初级循环,过分依赖政策的势能差和开放的时间差,是一种“外来型”的发展模式。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则强调“内源式”的现代化模式,不依赖于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侧重于自主创新的历程,探索新的改革动力、新的改革思路和新的改革示范,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综合改革起示范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建设为切入点,将经济运行过程与资源运行过程、生态环境运行过程、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苏建平认为,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重工业和制造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即: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必须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试先行为动力,以加快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五个一体化”为途径,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大胆试验、率先突破。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面临三大问题 苏建平认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城市间发展不平衡、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 一是龙头城市与卫星城市发展不平衡。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作为龙头城市的首位度非常高,而圈内的卫星城市与其发展又不平衡,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2007年,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3141亿元,而武汉城市圈的卫星城市中生产总值过400亿元的仅有黄石、孝感和黄冈三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武汉市2007年达到221.7亿元,武汉城市圈中最高的2个卫星城市黄冈、黄石市均不足20亿元。2003年8个卫星城市GDP之和相当于武汉市的98.3%,2007年仅相当于75.4%。武汉城市圈呈现出“头重、脚轻、腰杆不硬”的格局。武汉城市圈发展面对不同城市群的竞争压力。 二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2007年,武汉城市圈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31.7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48.6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29.5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5︰44.4︰44.1,表现为“二、三、一”的格局。 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可以看出,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潜江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由于区域范围较大,特别是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经济较落后的山区,明显地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作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且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与带动作用不强;第三产业仍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其发展受工业和城市化滞后的瓶颈制约。

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_问题与对策

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3期(总第289期)基金项目:湖北省商务厅横向课题资助项目 邹钟星,祝平衡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文章在阐述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 础上,为发展武汉城市圈物流业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业;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09)13-0109-03 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 现状、 问题与对策1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发展现状 (1)物流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交通运输网络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武汉城市圈已 基本形成信息、公路、水路、铁路、空运立体化的交通信息网络体系。公路:武汉城市圈内“四环十三射”的城市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将实现城市圈“1小时交通圈”。水运:正打造武汉航运中心,整合武汉、鄂州、黄石、阳新、黄州、武穴、嘉鱼等港口码头,建设大武汉新港。铁路:新武昌火车站已投入运营;规划中的武汉火车站将于2009年建成;武(汉)广(州)客运、合(肥)武(汉)客运铁路专线正在建设之中;铁道部在汉投资修建全国最大编组站、集装箱货运站、武汉动车段。航空: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主体工程竣工,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 1300万人次。开始建第三航站楼及第二跑道,并加强与货运 航空公司的合作,2008年6月份开通了国际、国内全货机航班。信息:武汉是全国八大长途电话枢纽、八大移动通信汇接中心、八大数据业务节点之一。 (2)区域物流中心逐步形成,第三方物流业开始起步。湖北省将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物流圈和以襄樊、宜昌为副中心的物流圈。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有不少国外物流企业进入城市圈,如美国的普洛斯、法国的捷夫凯、丹麦马士基、日本本田、台湾八达通、香港狮龙国际等境外物流企业纷纷投资湖北省的物流业。 (3)商业连锁企业发展壮大,商贸物流渐成规模。物流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传统批发业、零售业和仓储运输业的转型,进而改变整个商品流动环节。消费升级带动和流通服务功能的创新,已经使连锁、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成为拓展市场、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商贸连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依托自身较为完善的物流系统,实行集中管理和同一配送,并用自建、租赁、收购、兼并等 多种方式加快连锁扩张步伐。涌现如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中 商集团等较有影响力的城市商业连锁企业和富迪、黄商等农村连锁企业。 (4)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加快,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 2007年,武汉城市圈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长22.4%, 增幅比2006年提高8.7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率为18.31%,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说明武汉城市圈物流运行效率有待提高,通过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来提升 GDP 还有很大空间,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 (5)物流企业实力进一步强大,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是近几年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一是一批国有、民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物流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提供特色物流服务,共同推进武汉城市圈物流业的发展。如捷士凯、日通、车城、中远成为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物流骨干企业;中百、武商、中商、九州通等以商品贸易、批发零售为主的企业,通过导入数字高架仓、现代化公用集配货系统、自动分捡、无人搬运系统等物流技术、信息化管理理念、具备了相当的配送能力。另一方面,整合并购重组在国有企业深入开展,也推动物流企业迅速成长。 2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小企业多,龙头企业少;现代物流少,传统物流多。至2006年初,武汉市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各类物流 服务企业近1500家,注册资本总额约41亿元,平均注册资本约270万元。在全市物流企业中排名前20位的企业共注册投资17亿元,平均注册资本8500万元。目前,武汉城市圈内缺乏大型的物流企业,特别是缺少具有龙头地位的物流企业,即使是在整个武汉城市圈内注册资金超过千万的物流公司也不足40家。在武汉城市圈从事现代物流业的企业少,大多数物流企业仍然从事传统的物流业务。 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