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_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罗红霉素

L_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罗红霉素
L_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罗红霉素

L 2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罗红霉素

李利军

31 蓝苏梅2 程昊1 蔡卓2 程龙军21(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柳州545006) 2(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宁530004)

摘 要 在裸金电极上制备了L 2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电极(L 2Cys 2Au /S AM /C ME )。考察了联吡啶钌和罗红霉素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及其发光行为。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表现出了很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化学发光(ECL )响应。基于罗红霉素的存在可增大了联吡啶钌的发光强度,建立了测定罗红霉素片的电化学发光

分析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罗红霉素浓度在1.0×10-7~1.0×10-4mol/L 范围内与其相对发光强度呈线

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 =2×107C +384.02,r =0.9977;检出限(S /N =3)为1.0×10-7mol/L 。连续测

定1.8×10-5mol/L 罗红霉素10次,发光强度的RS D 为1.93%,表明此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并将本

方法用于罗红霉素片剂的检测。

关键词 L 2半胱氨酸,化学修饰电极,罗红霉素,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

 2009201218收稿;2009205216接受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0665001)和广西科学基金(No .0640029)资助项目

3E 2mail:lilijun0562@sina .com 1 引 言

罗红霉素为第3代红霉素衍生物(结构见图1),是红霉素A 的9位羰基以甲氧基乙氧基甲肟基取

代的半合成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1]。其抗菌活性及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对酸稳定,血药

浓度高,因而具有用量小、口服吸收良好、作用时间长、稳定性好等优点。罗红霉素直肠给药可作为治疗慢性细菌性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药物[2]

。目前,对罗红霉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

谱法[3]和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4]。中国药典(2000年版)测定其含量采用微生物检定法,但该方法操作

繁琐,检验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实验误差大[5]。文献[6]报道了参考中国药典罗红霉素胶囊的溶出度

检测法。文献[7]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罗红霉素的含量。但用同一溶剂时,罗红霉素与其分解产物显同一颜色,此法测定罗红霉素的含量可能产生很大的误差,故需要选择适宜的溶剂。因此,建立罗 图1 罗红霉素的结构

Fig .1 Structure of r oxithr omycin

红霉素分析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致化学发光(ECL )是通过电极上直接或间接发

生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化学发光。它是在化学

发光和电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技术,不但保

留了化学发光分析和电化学分析所固有的优点,同时还

具有其化学发光反应易于控制、方法更灵敏、更具有选

择性、获得更多的化学信息等优点[8,9]。ECL 作为一种

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分析方法,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

泛关注。目前已报道的ECL 物质有联吡啶钌类络合

物[10,11]、酰肼类药物[12,13]及多环芳烃类物质[14]。其中作为发光试剂的联吡啶钌[Ru (bpy )3]2+具有水溶性好、试剂稳定、氧化还原可逆、发光效率高、可电化学再

生、可进行可逆单电子转移反应及激发态寿命长等优点,在ECL 光药物分析应用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关于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罗红霉素的报道较少。本实验研究了巯基化合物在金电极表面的自组装及分析应用。通过巯基化合物能够在金电极等金属表面形成S M 键,且伸向溶液的有机链会形成有序排列的单分子层结构,因此在结构与功能上自组装膜具有类似生物膜的特性,且稳定性好,在界面化学和生命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L 2半胱氨酸(L 2Cys )与金电极的强相互作用,通第37卷2009年9月 分析化学(FE NX I HUAXUE ) 研究简报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 istry

第9期1367~1370

过S Au 键使L 2Cys 自组装到金电极的表面,形成L 2Cys 2Au /S AM /C ME,此电极对罗红霉素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成功地建立了一种罗红霉素的ECL 检测新方法。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联

吡啶钌与罗红霉素体系的ECL 强度与罗红霉素浓度在1.0×10-7~1.0×10-4mol/L 范围内呈良好的

线性关系。本方法简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同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样品处理简单。本方法应用于罗红霉素片剂的分析,结果满意。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MP I 2E 型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系统(西安瑞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DL 260D 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之信仪器有限公司),CH660B 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电化学实验采用三电极系统:L 2Cys 2Au /S AM /C ME 电极为工作电极,Pt 丝为对电极,Ag/AgCl 为参比电极(饱和KCl 溶液)。

1.00×10-4mol/L 罗红霉素标准储备液(用时现配):准确称取0.0084g 罗红霉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用20mL 无水乙醇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mL 棕色容量瓶中,再用超声脱气后冷藏于冰

箱中备用;1.00×10-3mol/L 联吡啶钌(A ldrich 公司)储备液:准确称取六水合三(2,22联吡啶)氯化钌

0.0374g,用水溶解并定容于5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超声脱气后放入冰箱中(4℃)保存。实验用水均为二次石英亚沸蒸馏水。

2.2 L 2Cys 2Au /SA M /C M E 的制备

将金电极首先用金相砂纸打磨,再依次用0.5和0.05μm α2A12O 3粉在平板玻璃上抛光至镜面,分别于无水乙醇和水中超声洗涤5m in 。然后将金电极浸人0.05mol/L H 2S O 4溶液10m in,在1.4~0.4V 范围内进行CV 扫描,直至得到稳定和重现的伏安图。随后,固定电位在0.25V 恒电位极化3m in,以彻底消除表面可能存在的金氧化物。再将金电极依次用水和无水乙醇冲洗干净,以高纯氮吹干立即浸入0.02mmol/L L 2Cys 溶液中,在室温下自组装24h,取出电极,用无水乙醇反复冲洗以除去物理吸附的硫醇,最后用水冲洗,即可制得L 2Cys 2Au /S AM /C ME 。

2.3 实验方法

实验在MP I 2E 型电致ECL 工作站上进行。三电极系统;支持电解质为0.1mol/L 硼酸盐缓冲液

(pH 7.50),将0.4mmol/L Ru (bpy )2+3和0

.2mL 0.1mol/L 硼酸盐缓冲液加入电解池,在0.2~1.30V 范围内进行CV 扫描,然后记录发光信号作为空白。在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罗红霉素溶液0.1mL,采用相同的方法测定发光信号值。以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信号/空白)对罗红霉素定量分析, 图2 联吡啶钌(a )和罗红霉素2联吡啶钌共存(b )体系

的循环伏安图

Fig .2 Cyclic volta mmetric curve of Ru (bpy )2+3

and r oxithr omycin 2Ru (bpy )2+3

syste m a . 2.5mmol/L Ru (bpy )2+3;b

.a +0.1mmol/L 罗红霉素(Roxithr omycin )0.1mol/L Na 2B 4O 7。

绘制相对峰高强度与罗红霉素浓度的校准曲线,同时对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发光强度2时间实验曲线由MP I 2E 型ECL 工作站测定。用工作站检测池下方

的光电倍增管来收集待测样品的ECL 强度,光电倍

增管负高压为850V 。溶液测定前用超声波除气5

m in,实验在室温下进行,所有电位值均相对于参比

电极Ag/AgCl 。

3 结果与讨论

3.1 Ru(bpy)2+

3和罗红霉素的电化学行为分别对80μL Ru (bpy )2+

3,80μL 硼酸盐缓冲溶液(pH 7.5),80μL Ru (bpy )2+3+100μL 罗红霉素标准液+80μL 硼酸盐缓冲溶液(pH 7.5)进行CV 扫描和正向线性电位扫描。实验结果如图2。图2的a 和b 分别为联吡啶钌体系和罗红霉素与联吡啶钌共存体系的CV 曲线,从图2可见,联吡啶钌只有低的电极电流(曲线a ),而罗红霉素加入后电极电8631 分析化学第37卷

流信号显著增强(曲线b ),由此可知罗红霉素对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3.2 罗红霉素2Ru(bpy)2+3体系电化学发光行为

考察了Ru (bpy )2+3在L 2Cys 2Au /S AM /C ME 电极的ECL 行为。联吡啶钌在L 2Cys 2Au /S AM /C ME 电

极的发光强度比裸金电极明显增大。在相同条件下,在Ru (bpy )2+3体系中加入罗红霉素后,体系的发光强度增大约6倍。说明罗红霉素对Ru (bpy )2+3的发光强度具有增敏作用。

3.3 缓冲溶液对ECL 强度的影响

介质是影响电化学发光的主要因素。关于硼酸盐缓冲溶液对电化学发光的影响已有报道[15]。本

实验分别考察了硼酸盐和磷酸盐缓冲溶液对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以硼酸盐缓冲体系为介质时,罗红霉素增敏的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信号与联吡啶钌的空白电化学 

图3 缓冲溶液体系对ECL 强度的影响Fig .3 Effect of pH value of s oluti on on EC L signal a .磷酸盐缓冲溶液(P BS );b .硼酸盐缓冲溶液(Borate

buffer );v :100mV /s;扫描范围(Scan potential ):0.2~1130V;0.1mol/L Na 2B 4O 7。发光信号的信噪比最大,且重现性较好,最佳浓度为

0.1mol/L 。考察了pH 值在6.5~9.0之间的硼酸盐缓

冲体系,得知在pH =6.5时发光较弱;随着pH 增大,发光

强度逐渐增大,pH =7.5时达到最大值。由于罗红霉素

带有胺基,其氮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易与质子结合,因

此在酸性溶液中会与H +反应形成正离子。pH 继续变大

时发光强度有所降低,可能是由于溶液中过多的OH -参

与在电极上的竞争反应造成高价态联吡啶钌?的减少。

因此,缓冲体系的pH 值太低或太高都不利于电极上Ru (bpy )3+3的产生。实验中选择Na 2B 4O 7(pH =7.5)。

3.4 Ru(bpy)2+3浓度的选择考察了在0.1~1.0mmol/L 范围内Ru (bpy )2+3浓

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u (bpy )2+

3浓度

的增加,ECL 强度增大,过大的浓度使噪音也同时增加,因此在保证最佳信噪比的前提下,选择

Ru (bpy )2+3浓度为0.4mmol/L 。

3.5 共存物质的影响

在实验条件下,以测量误差<5%为标准,考察了共存物质对测定罗红霉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共

存物的允许量(以倍数计):Na +,K +,C I -,B r -,NO -3,葡萄糖,淀粉(1000);Ca 2+,Mg 2+,Zn 2+,S O 2-4

 

图4 不同浓度罗红霉素的电致化学发光曲线Fig .4 EC L curv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 on of r oxithr o 2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 omycin,mol/L )(1-5):1.0×10

-5

, 2.0×10-5, 4.0×10-5,8.0×10-5, 1.0×10-4。(100),不干扰罗红霉素的测定。

3.6 方法的评价

在最佳条件下,通过ECL 工作站记录不同浓度

罗红霉素标准溶液在L 2Cys 2Au /S AM /C ME 上的发光

强度响应如图4所示,以相对峰高对浓度进行线性

回归,罗红霉素浓度在1.0×10-7~1.0×10-4mol/L

范围内与其ECL 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 =2×

107C +384.02(r =0.9977),方法的检出限(S /N =3)

为1.0×10-7mol/L 。对1.8×10-5mol/L 罗红霉素平行测定5次,其RS D 为1193%。结果表明,体系的

重现性好。3.7 样品分析称取10片罗红霉素,放入研钵中研磨粉碎混

匀,再称取相当于1片罗红霉素量的样品溶于无水乙醇,过滤后用水定容于100mL 棕色容量瓶中,稀释

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进行测定。对1.8×10-5mol/L 罗红霉素溶液平行测定5次,其RS D 为1193%,表

明此体系的重现性很好。

9631第9期李利军等:L 2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罗红霉素

0731 分析化学第37卷

在样品中加入标准液进行回收率实验,测得的回收率为95.5%~101.3%。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用于罗红霉素片剂的含量测定。

References

1 W ei J in(魏瑾),Hou Ping(侯平),L i Zhai(李寨),L i J ia2Tai(李家泰).Chinese Journal of A ntibiotics(中国抗生素杂志),1994,19(4):299~302

2 Yu Rong2Sen(俞荣森),Zhou Guang2Jun(周光军).China Pbar m acist(中国药师),2000,3(2):112

3 W ang Xiao2Bo(王晓波),W ang J ing2Guo(王敬国),Gong Rong2Gang(龚荣刚).Journal of Phar m aceutical Practice(药学实践杂志),2002,20(5):293~295

4 Fang Yan2Jun(房彦军),Gao Zhi2Xian(高志贤),W ang Hong2Yong(王红勇),Zhang Yan2L i(张彦莉),Ma J in2Cun (马金寸).A cta A cade m iae M edicinae M ilitaris Tertiae(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7):63

5 Zhang Hui2W en(张慧文),Zhong Yi(钟艺).A cade m ic Journal of Guangdong College of Phar m acy(广东药学院学报), 1996,12(3):172~174

6 W ang Q iu2Hua(王秋华),Xie W ei(谢玮),Lu J in2Fang(陆进方).Chinese Journal of Phar m aceuticals(中国工业医药杂志),1998,29(10):450~451

7 He L i2M ing(何丽明),Zhang Hui2W en(张慧文),Zeng Xiao2Hui(曾晓晖).A cade m ic Journal of Guangdong College of Phar m acy(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5):475~477

8 Chen Guo2Nan(陈国南),L in Zhen2Yu(林振宇).W orld Science2Technolog,R&D(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 26(4):66

9 Chu Hai2Hong(储海虹),Q i Ying2Ying(齐莹莹),Xu Yang(徐杨).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 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5):675

10 R ichterM M,Bard A J.A nal.Che m.,1998,70:310~318

11 M cCord P,Bald A J.J.Electroanal.Che m.,1991,318:91~99

12 An J ing2Ru(安境如),L in J ian2Guo(林建国).Chinese J.A nal.Che m.(分析化学),1992,20(6):666~669

13 Yao Q ing(姚晴),An J ing2Ru(安境如).Che m.J.Chinese U 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12(4):469~470 14 R ichard T C,Bard A J.A nal.Che m.,1995,67:3140

15 L iu X Q,Shi L H,L i H J,N iu W X,Xu G B.Electroche m istry Co mm unications,2007,(9):2666~2670

D eterm i n a ti on of Rox ithrom yc i n Ba sed on L2Cyste i n e

M od i f i ed Gold Electrode by Electroche m ilu m i n escence

L IL i2Jun31,LAN Su2Mei2,CHE NG Hao1,CA I Zhuo2,CHE NG Long2Jun2

1(D epart m ent of B iological and Che m ical Engineering,Guangxi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L iuzhou545006) 2(College of Che m istry and Che m ical Engineering,Guangxi U niversity,N anning530004)

Abstract L2cysteine self2asse mbled monolayer modified electr ode(L2Cys/S AM2Au/C ME)was fabricated on the surface of bare gold wire.The electr oche m ical and ECL characteristics of Ru(bpy)2+3and r oxithr omycin at the modified electr ode were studied,and the modified electr ode exhibits good electr oche m ical activity and ECL res ponse.Based on the enhance ment of the intensity of Ru(bpy)2+3in the p resence of r oxithr omycin,ECL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 m inati on of r oxithr omycin on the modified electr ode(L2Cys/S AM2Au/ C ME).Under the op ti onal conditi ons,the ECL detecti on li m it(S/N=3)f or r oxithr omycin was1.0×10-7 mol/L with a linear range fr om1.0×10-7mol/L t o1.0×10-4mol/L(r=0.9969).The RS D f or10ti m es deter m inati on of1.8×10-5mol/L r oxithr omycin was1.9%.The modified electr ode shows good recurrence. The method was app lied t o the deter m inati on of r oxithr omycin tablet with satisfact ory results.

Keywords L2Cysteine self2asse mbled monolayers,modified electr ode,r oxithr omycin,tris(2,2′2bi pyridyl)2 rutheniu mΧ(Ru(bpy)2+3),electr oche m ilu m inescence

(Received18January2009;accep ted16May2009)

Cobase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户操作手册

cobas e411(Disk)操作手册 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第一章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二章 一. 二. 1. 2. 3. 三. 1. 2. 3. 四. 第三章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四章 一. A:操作开关 置)

C :测试区 D :消耗品区 E :显示及控制单元 位于仪器右侧面 位于仪器左侧面 A :主电源开关 B :电源线 A :USB 接口 C :HOST 接口 二. 控制单元 三. 样品/试剂区 A :取样区 B :样品盘保护盖 A :磁珠搅拌针 B :冲洗站 C :样本/试剂针 四. 测试区 A :孵育池(共32个孵育位) B :吸样位 B A :触摸屏 B :虚拟键盘(触摸屏幕 上需输入内容区域 时,自动在屏幕下方 跳出) C :数字键盘 A :定标/质控条形码阅读口 B :带开关盖装置的试剂仓 (18个位置) C B

A :系统试剂保护门 B :Sipple 针 C :CleanCell (黑盖) D :ProCell (白盖) 五. 消耗品区 废吸头/反应杯盒 A :蒸馏水桶 B :废液桶 第二章 基本操作 一. 开机 a . 检查蒸馏水桶,将SysWash 浓缩液配置 为1:100的系统用水 b . 清空废液桶 c . 打开ProCell 和CleanCell 盖子,关好系统试剂保护门。 注意:运行过程中不能打开系统试剂保护门,否则仪器将停止运行。 d . 打开仪器右面主电源开关,再打开仪器前面操作开关,等界面出现后,录入用户名和 密码,仪器自动初始化后进入待机状态 注意:仪器分不同级别及权限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添加用户名后,第 一次输入的密码即为以后的密码。 e. 待仪器进入待机后清空废吸头/反应杯盒。 二. 准备工作 仪器进入待机后,进行每日工作前准备。 1. 清除前日标本记录 B B D C A :吸头位1-2 B :反应杯位3-5 C :吸头丢弃位 D :反应杯丢弃位 A B A :抓手 B :抓手移动时的横纵轴 C :吸头/反应杯区1(120个吸头,60个反应杯) D :吸头/反应杯区2(120个吸头,60个反应杯) E :吸头/反应杯区3(120个吸头,60个反应杯)

电化学发光检测项目和临床应用

电化学发光(Elecsys)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一、甲状腺功能 甲腺原氨酸(T3, triiodothyronine) 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T3(3、5、3’-三碘酪氨酸)主要在甲状腺以外,尤其是在肝脏由T4经酶解脱碘生成。因此,血清T3浓度反映出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甚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4转变成T3的减少会导致T3浓度的下降。见于药物的影响,如丙醇、糖皮质类固醇、胺碘酮等以及严重的非甲状腺疾病(N TI),称为“T3低下综合征”。与T4一样,99%以上的T3与运输蛋白质结合,但T3的亲和力要低10倍左右。T3测定可用于T3-甲亢的诊断,早期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检测范围:0.300─10.00nmol/l或O.195-6.51ng/ml 正常参考值:1.3-3.1nmol/l或0.8-2.0ng/ml 甲状腺素(T4, thyroxine) 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对合成代谢有影响作用。T4由二分子的二碘酪氨酸(DIT)在甲状腺内偶联生成。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残腔中,在TSH的调节下分泌释放。血清中99%以上的T4以与其它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由于血清中运输蛋白质的浓度易受外源性和内源性作用的影响,因此,在检测血清T4浓度的过程中需考虑到结合蛋白质的状况。如果忽略这一点,结合蛋白质浓度的变化(如怀孕期、服用雌激素或者患肾病综合征等),会导致反映甲状腺代谢状况检测的错误结果。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检测范围:5.40─320.0nmol/l或O.420-24.86μg/dl 正常参考值: I. 66-181nmol/l或5.1-14.1μg/dl(标本取自德国和日本) II. 59-154nmol/l或4.6-12.0μg/dl, FT4指数57-147nmol/l或4.4-11.4ug/dl (标本取至美国) 游离T3(FT3- free triiodothyronine) 三碘甲腺原氨酸(T3)是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之一,起调节代谢作用。测定该激素的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的T3与其转运蛋白质(TBG、前白蛋白、白蛋白)结合,fT3是T3的生理活性形式。fT3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另加测定结合参数(T -uptake,TBG)。 检测范围:0.400─50.00pmol/l或O.260-32.55pg/ml 正常参考值:2.8-7.1pmol/l或1.8-4.6pg/ml 游离T4(FT4- free thyroxine)

Cobase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户操作手册

cobas e411(Disk)操作手册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第一章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二章 一. 二. 1. 2. 3. 三. 1. 2. 3. 四. 第三章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四章 一. A:操作开关 B) C:测试区 D 位于仪器右侧面 A:主电源开关 B:电源线 A:USB接口 C:HOST接口 二.控制单元

三. 样品/试剂区 A :取样区 B :样品盘保护盖 A :磁珠搅拌针 B :冲洗站 C :样本/试剂针 四. 测试区 A :孵育池(共32个孵育位) B :吸样位 A :系统试剂保护门 B :Sipple 针 C :CleanCell (黑盖) D :ProCell (白盖) B A :触摸屏 B :虚拟键盘(触摸屏幕 上需输入内容区域 时,自动在屏幕下方 跳出) C :数字键盘 A :定标/质控条形码阅读口 B :带开关盖装置的试剂仓 (18个位置) C B

五. 消耗品区 废吸头/反应杯盒 A :蒸馏水桶 B :废液桶 第二章 基本操作 一. 开机 a . 检查蒸馏水桶,将SysWash 浓缩液配置为1:100的系统 用水 b . 清空废液桶 c . 打开ProCell 和CleanCell 盖子,关好系统试剂保护门。 注意:运行过程中不能打开系统试剂保护门,否则仪器将停止运行。 d . 打开仪器右面主电源开关,再打开仪器前面操作开关,等界面出现后,录入用户名和密码,仪器自动初始 化后进入待机状态 注意:仪器分不同级别及权限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添加用户名后,第 一次输入的密码即为以后的密码。 e. 待仪器进入待机后清空废吸头/反应杯盒。 二. 准备工作 仪器进入待机后,进行每日工作前准备。 1. 清除前日标本记录 定标: 1.录入定标物参数(扫描定标物BC 卡): 将BC 卡插入扫描位2.分配定标品位置 a :使用定标瓶上条形码 直接将定标瓶放上标本盘,并将定标瓶上的条码对准读码器即可。 b .手工安排定标品位置 B A :吸头位1-2 B :反应杯位3-5 C :吸头丢弃位 D :反应杯丢弃位 A B A :抓手 B :抓手移动时的横纵轴 C :吸头/反应杯区1(120个吸头,60个反应杯) D :吸头/反应杯区2(120个吸头,60个反应杯) E :吸头/反应杯区3(120个吸头,60个反应杯)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 析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 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20 世纪60 年代即有人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样中细菌含量和菌尿症患者尿液检查。1977 年Halman 等将化学发光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保留了化学发光的高度灵敏性,又克服了它特异性不足的缺陷。近年来对技术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使此技术已成为一种特异,灵敏,准确的自动化的免疫学检测方法。1996 年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反应原理上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两种技术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实验室用于常规免疫学检验。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CLlA) 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在CLIA中,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与放射免疫测定中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同化学发光系统则是利用某些化合物如鲁米诺( luminol) 、异鲁米诺(isolu-minol) 、金刚烷( AMPPD) 及吖啶酯( AE) 等经氧化剂氧化或催化剂催化后成为激发态产物,当其回到基态时就会将剩余能量转变为光子,随后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的产额。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上(称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的激发后,即可快速稳定的发光,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的浓度可成比例。亦可将氧化剂(如碱性磷酸酶等)或催化剂标记于抗原或 抗体上,当抗原抗体反应结束后分离多余的标记物,再与发光底物反应,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也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比例。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高于包括RIA 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宽,测试时间短,仅需30 - 60min 即可。试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精)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 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三、独特的载体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联众泰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样本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 1.1包装规格:50人份/盒、10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盒由磁分离试剂(M)、试剂a(Ra)、试剂b(Rb)和定标品(ACTH-Cal)(选配)组成。组成及含量见下表: 注:1、定标品靶值批特异,详见靶值单。 2、试剂盒条码卡内含主校准曲线。 2.1 外观 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2.1.2 磁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棕色含固体微粒的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无絮状物; 2.1.3 其它液体组分应澄清,无异物,沉淀物或絮状物; 2.1.4 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损、易识别。 2.2 空白限

应不大于1.0pg/mL。 2.3 准确度 将已知浓度的ACTH标准溶液加入到血清中,其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4 线性 在[3.00,2000.0]p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 2.5 精密度 2.5.1 重复性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测定高、低两个水平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5.2 批间差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测定高、低两个水平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6 效期末稳定性 本产品效期为15个月,试剂盒在2~8℃下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4、2.5.1的要求。 2.7 溯源性 依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提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定标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定标品溯源至企业工作校准品。

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E170 SOP

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E170 SOP 仪器简介: E170 是罗氏诊断公司出品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全自动,随机进样的免疫分析系统,可以对许多种检测项目进行体外的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该分析仪应用的是电化学发光技术(ECL)。每个E模块系统每小时的标本处理量为170个试验(最多可以将4个E模块连接)。只有在试验室条件下,经过培训的操作者方可操作E模块系统。 系统特色 ?可以24小时待机使用 ?标本条码扫描功能 ?试剂条码扫描功能 ?单个E模块的每小时处理能力为170个试验 ?自动保养功能 ?自动复查功能 ?自动发出定标信息 ?自动标本稀释功能 ?系统辅助的操作流程 ?一个E模块具有25个温控的试剂通道 ?1个模块可以安放672个反应杯 ?1个模块可以安放672个加样头 ?双向数据传输接口 运行条件: 水质要求 ◆无菌(< 10 cfu/ml),去离子水 ◆ 1.5 M?电阻值(最大1.0 Ms/cm)

◆15-25 磅/英寸2 (0.5~3.5 kg/cm2 或49~343 kpa) ◆耗水量:每E170模块消耗18升/小时 环境条件 ◆无灰尘的、良好通风的环境 ◆无直接日照 ◆地面水平(角度:<1/200 o) ◆地面足够坚硬能够承受仪器的重量(详细情况请见本章中的系统特点) ◆温度:18~32摄氏度 ◆当系统启动时,温度的改变应该小于2度/小时 ◆屋内湿度:45%~85% ◆电源电压没有明显的波动 ◆在附近没有会产生电磁波的仪器 ◆有接地的三相电源 E170由三个类型的硬件单元组成:控制单元、核心单元以及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介绍 包括: ?触摸屏幕的电脑 ?键盘 ?打印机 ?仪器管理电脑终端

电化学发光原理介绍

、概念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 ECLI 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电化学发光法源于电化学法和化学发光法,而ECLI 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二个过程。 ECL 不仅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免疫测定,而且还可用于DNA/RNA探针检测。 二、反应底物 ECL 反应底物有两种: ·三氯联吡啶钌[Rubpy3]2+络合物: 钌Ruthenium, Ru,原子序数44,原子量101.07。元素名来自拉丁文,原意是"俄罗斯"。1827年俄国化学家奥赞在铂矿中发现钌;1844年俄国化学家克劳斯肯定它是一种新元素。钌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十亿分之一,是铂系元素中含量最少的一个。钌常与其它铂系元素一起分散于冲积矿床和砂积矿床中。钌有7种天然稳定同位素:钌96、98、99、100、101、102、104。 钌为银白色金属,熔点2310℃,沸点3900℃,密度12.37×103/m3。 钌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中稳定;不溶于酸和王水,溶于熔融的强碱、碳酸盐、氰化物等;加热到900℃,时能与氧反应;加热时能与氟、氯、溴反应;钌有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强烈倾向,还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钌是铂和钯的有效硬化剂;金属钛中加入0.1%的钌就可大大提高耐腐蚀性;钌钼合金是一种超导体;含钌的催化剂多用于石油化工。 ·三丙胺Tripropylamine,TPA: 结构式: 点击浏览/下载该文件 三、电化学发光反应原理 电化学反应过程:在工作电极上阳极加一定的电压能量作用下,二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2+ 释放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成为三价的三氯联吡啶 钌 [Rubpy3]3+,同时,电极表面的TPA也释放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成为阳离子自由基 TPA+ ,并迅速自发脱去一个质子而形成三丙胺自由基 TPA·,这样,在反应体系中就存在具有强氧化性的三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3+ 和具有强还原性的三丙胺自由基 TPA·。 化学发光过程:具有强氧化性的三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3+ 和具有强还原性的三丙胺自由基 TP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果使三价的三氯联吡啶

总甲状腺素(TT4)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lztk

总甲状腺素(TT4)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样本中总甲状腺素(TT4)的含量。 1.1产品型号/规格:100人份/盒、20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 试剂盒由磁分离试剂(M)、试剂a(Ra)、试剂b(Rb)和定标品(TT4-Cal)(选配)组成。组成及含量如下: 2.1 外观 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2.1.2 磁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棕色含固体微粒的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无絮状物; 2.1.3 其它液体组分应澄清,无异物,沉淀物或絮状物; 2.1.4 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损、易识别。 2.2 空白限 应不大于0.420μg/dL 。 2.3 准确度 用T4国家标准品(150551)进行检测,实测值与理论值之比应在0.850-1.150之间。 2.4 线性 在[1.0,24.86]μg/d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应不小于0.9900。 2.5 精密度 2.5.1 分析内精密度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浓度为(5.0±1.0μg/dL)和(20.0±4.0μg/d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5.2 批间精密度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检测浓度为(5.0±1.0μg/dL)和(20.0±4.0μg/d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6 特异性 2.6.1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测定浓度不低于500ng/mL的T3样品,其测定结果应不高于1.5μg/dL; 2.6.2 与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 测定浓度不低于50ng/mL的rT3样品,其测定结果应不高于1.5μg/dL。 2.7 效期末稳定性 本产品效期为15个月,试剂盒在2~8℃下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4、2.5.1的要求。 2.8 溯源性 依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校准品溯源至国家标准品(编号150551)。

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lianzhongtaike

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组成: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样本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 2.1 外观 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2.1.2 磁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棕色含固体微粒的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无絮状物; 2.1.3 其它液体组分应澄清,无异物,沉淀物或絮状物; 2.1.4 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损、易识别。 2.2 空白限 应不大于0.01μIU/mL。 2.3 准确度 用TSH国家标准品(150530)进行检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在±10%范围内。 2.4 线性 在[0.01,100.0]μIU/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 2.5 精密度

2.5.1 分析内精密度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浓度为(5.0±1.0μIU/mL)和(30.0±6.0μIU/m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5.2 批间精密度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检测浓度为(5.0±1.0μIU/mL)和(30.0±6.0μIU/m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2.6 特异性 2.6.1 与促卵泡生成激素(FSH) 浓度不低于200mIU/mL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样品,在本试剂盒测定结果应不大于0.01μIU/mL; 2.6.2 与促黄体生成素(LH) 浓度不低于200mIU/mL促黄体生成素(LH)样品,在本试剂盒测定结果应不大于0.01μIU/mL; 2.6.3 与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 浓度不低于1000mIU/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样品,在本试剂盒测定结果应不大于0.01μIU/mL。 2.7 效期末稳定性 本产品效期为15个月,试剂盒在2~8℃下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4、2.5.1的要求。 2.8 溯源性 依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校准品溯源至TSH国家标准品(编号150530)。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 的特异性发光反应,包括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部分。分析中应用 的标记物为电化学发光的底物三联吡啶钌或其衍生N-羟基琥珀酰胺(NHS)酯,可通过化学反应与抗体或不同化学结构抗原分子结合,制成标记的抗体或抗原。ECLL的测定模式与ELISA相似。 基本原理:发光底物二价的三联吡啶钉及反应参与物三丙胺在 电极表面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氧化的三丙胺失去一个H+而成为强还原剂,将氧化型的三价钌还原为激发态的二价钌,随即释放光子而 恢复为基态的发光底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一过程在电极表面 周而复始地进行,不断地发出光子而常保持底物浓度的恒定。 电化学发光是化学发光方法与电化学方法相互结合的产物,是 指通过电化学方法来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然后这些电生的物质之 间或电生物质与其它物质之间进一步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发光现象。 电化学发光保留了化学发光方法所具有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观察方便和仪器简单等优点;同物时具有许多化学发光方法无 法比拟的优点,如重现性好、试剂稳定、控制容易和一些试剂可以 重复使用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药学、临床、环境、 食品、免疫和核酸杂交分析和工业分析等领域。在21世纪中必将继 续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因此有必 要对电化学发光在分析中的应用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1、电极表面活性分布的表征 利用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可以很好地观察电极表面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分布情况,而电化学发光强度对电极表面的活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利用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可以直观地反映电极表面活性分布。 该方法是由Engstrom等于1987年提出的,他们观察到在新抛光的玻碳电极上电化学发光强度分布十分均匀,而在环氧树脂浸渍过的网状玻碳电极上,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分布不均匀,通过与其它方法相对照,发现电化学发光强度分布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电极表面活性分布,并且具有微米级的空间分辨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把电化学发光成像法用于研究碳糊电极表面活性点的分布,观察到碳糊电极表面存在。着活性区域和非活性区域,对于了解碳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 由于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具有直观和简单等优点,许多科学工作者先后将该方法用于表征化学修饰电极表面的活性分布。如Hopper 等用该方法研究了电极表面的电荷对电子转移性质的影响;Pantano 等用该方法研究了电极表面羧基的分布对电子转移性质的影响;ShuItz等用该方法研究了聚合物在电极上的附着情况。从上面的文献可以看出,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对于了解电极表面的活性分布及其与电极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而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电极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电化学发光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电化学发光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一、甲状腺功能 甲腺原氨酸(T3, triiodothyronine) 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T3(3、5、3’-三碘酪氨酸)主要在甲状腺以外,尤其是在肝脏由T4经酶解脱碘生成。因此,血清T3浓度反映出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甚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4转变成T3的减少会导致T3浓度的下降。见于药物的影响,如丙醇、糖皮质类固醇、胺碘酮等以及严重的非甲状腺疾病(NT I),称为“T3低下综合征”。与T4一样,99%以上的T3与运输蛋白质结合,但T3的亲和力要低10倍左右。T3测定可用于T3-甲亢的诊断,早期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甲状腺素(T4, thyroxine) 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对合成代谢有影响作用。T4由二分子的二碘酪氨酸(DIT)在甲状腺内偶联生成。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残腔中,在TSH的调节下分泌释放。血清中99%以上的T4以与其它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由于血清中运输蛋白质的浓度易受外源性和内源性作用的影响,因此,在检测血清T4浓度的过程中需考虑到结合蛋白质的状况。如果忽略这一点,结合蛋白质浓度的变化(如怀孕期、服用雌激素或者患肾病综合征等),会导致反映甲状腺代谢状况检测的错误结果。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游离T3(FT3- free triiodothyronine) 三碘甲腺原氨酸(T3)是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之一,起调节代谢作用。测定该激素的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的T3与其转运蛋白质(TBG、前白蛋白、白蛋白)结合,fT3是T3的生理活性形式。fT3测定的优点

直接化学发光与电化学发光之比较

直接化学发光与电化学发光之比较 自1982年人们就开始研究将电促化学发光标记物(ECL)用于各种免疫检查,但直到最近,随着罗氏公司力图将这一技术用于其新系列的仪器中,才重新引起人们对电化学发光的关注。 尽管电化学发光标记物同经典的化学发光标记物吖啶酯(AE)有很多相似的特性,但在技术细节方面并不相同,这使得电化学发光并不适合于现代自动免疫仪器。 本文详细探讨了电化学发光的技术特点以及该技术对仪器性能的局限性,并根据厂家所给的性能指标将电化学发光系统与采用AE技术的仪器进行了比较。尽管同老式的手工操作或与采用比色法、包被管和酶免法的半自动分析仪相比,罗氏公司的仪器在检测技术和操作特性上颇具吸引力,但实际上罗氏所面对的真正竞争对手并非这些过时的技术,而是象Bayer诊断产品公司出品的ACS:180SE这样的先进仪器。 背景与发展过程 早在19世纪20年代,人们就观察到电解过程中的发光现象,但在6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从1982年开始,人们就一直在研究将可产生电促发光的三联吡啶衍生物应用于免疫实验中。1991年,IGEN公司(美国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公司)推出了采用这一技术的商品化仪器和试剂,1990年和1991年,IGEN公司分别与ESAI公司(日本)和罗氏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发展免疫检验项目,并授予它们ECL技术的使用权。 电化学发光“理论上”的优越性 ECL具有许多与AE相同的优点,但在理论上,ECL较之目前AE技术的最重要的优越性就是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该论点是基于电化学标记物具有循环参与电化学反应的能力,每个标记物分子可多次产生光子。但在实际中,即使ECL所宣传的检测范围也一直没有超过AE的检测限,而且,采用ECL的免疫实验较之大量采用AE技术的商品化免疫项目并没有显示其具有更优越的灵敏度。 电化学发光的缺点 ECL有三个最主要的缺点: l 检测标记物时需要三个电极(一个金/铂激发电极,两个测定电极),3000美元/5000美元一个,需更换。 l 仪器采用的流动比色池,交叉污染为潜在问题。 l 对环境因素和其它非特异性反应过于敏感。 采用ECL技术的仪器需要三个电极,每个电极都会涉及到电极的稳定性、重复性、污染问题和额外的常规维护。另外,仪器所采用的流动式设计和电极本身都会造成严重的交叉污染问题。因此,这些仪器在每个测定间都需要进行化学清洗、化学调节和电极调节,这些清洗和调节过程使得每次测试都要产生大量的废液并严重限制了仪器的检测速度。 大量的固相物也易于与上次实验的残留试剂反应,这使得罗氏公司所推出的随机任选式仪器的试剂交叉污染问题更为严重。 最后,电化学反应的复杂性也使其容易受到更多因素的干扰,对于一些使用近似的稀土螯合物的免疫实验,干扰很可能来自金属离子的污染(样品管、加样头或实验用水),或是存在EDTA和其它作为抗凝剂或防腐剂的金属螯合物。另外,反应副产品的沉积也是一个潜在的干扰源。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总结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总结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总结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

分子SA可与四分子B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 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三、独特的载体 ECL中采用的固相载体是带有磁性的直径约2.8?m的聚苯乙烯微粒。其特点是反应面积极大,比板式扩大20-30倍,使反应在近乎液相中进行,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利用氧化铁的磁性,使用电磁场分离结合态和游离态,方便迅速,实现了精确的全自动化。 四、独到的磁分离技术 实现了结合相和游离相的完全自动化分离,且检测池在无电场时彻底清洗,避免了交叉污染。 五、超高的测定灵敏度和测定线性 发光信号检测的宽线性加上电化学发光独特的标记物本身(发光底物)循环发光和专利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包被技术的信号放大作用,使电化学发光测定的检测下限可达10-12和10-18级,线性范围最大超越7个数量级,在待测抗原(抗体)极微量或达到病理期极限时,均能准确测定,避免了样本稀释重测定,既节约时间,又节省试剂。 六、稳定的试剂 电化学发光标记物三联吡啶钌在无电场和递电子体(三丙胺)存在的自然环境下非常稳定,保证了用它标记的抗体(抗原)试剂也非常稳定,2-8℃可稳定一年以上,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和<7%,在首日使用之后也可以稳定3个月。 七、简便创新的定标概念 每个测定项目的基本定标曲线已由罗氏公司完成,并已存入试剂的二维条形码,自动读入仪器,用户只需进行二点重定标即可。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一、概念 发光免疫测定(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ECLI 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电化学发光法源于电化学法和化学发光法,而ECLI 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二个过程。ECL 不仅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免疫测定,而且还可用于/RNA探针检测。 二、反应底物 ECL 反应底物有两种: 1.三氯联吡啶钌[Ru(bpy)3] 2+络合物: 钌(Ruthenium Ru),原子序数44,原子量101.07。元素名来自拉丁文,原意是“俄罗斯”。1827年俄国化学家奥赞在铂矿中发现钌;1844年俄国化学家克劳斯肯定它是一种新元素。钌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十亿分之一,是铂系元素中含量最少的一个。钌常与其它铂系元素一起分散于冲积矿床和砂积矿床中。钌有7种天然稳定:钌96、98、99、100、101、102、104。钌为银白色金属,熔点2310℃,沸点3900℃,密度12.37×103/m3 。 钌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中稳定;不溶于酸和王水,溶于熔融的强碱、碳酸盐、氰化物等;到900℃,时能与氧反应;加热时能与氟、氯、溴反应;钌有形成配位的强烈倾向,还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钌是铂和钯的有效硬化剂;金属钛中加入0.1%的钌就可大大提高耐腐蚀性;钌钼合金是一种超导体;含钌的催化剂多用于石油化工。 2.三丙胺(Tripropylamine,TPA) 三、电化学发光反应原理 电化学反应过程:在工作电极上(阳极)加一定的电压能量作用下,二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2+ 释放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成为三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3+,同时,电极表面的TPA也释放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成为阳离子自由基 TPA+ ,并迅速自发脱去一个质子而形成三丙胺自由基 TPA·,这样,在反应体系中就存在具有强氧化性的三价的三氯联吡啶钌[Ru(bpy)3]3+和具有强还原性的三丙胺自由基 TPA·。 化学发光过程:具有强氧化性的三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3+和具有强还原性的三丙胺自由基 TP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果使三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3+ 还原成激发态的二价的三氯联吡啶钌[Ru(bpy)3]2+,其能量来源于三价的三氯联吡啶钌[Ru(bpy)3]3+与三丙胺自由基 TPA·之间的电势差,激发态 [Ru(bpy)3]2+以荧光机制衰变并以释放出一个波长为 62Onm 光子的方式释放能量,而成为基态的[Ru(bpy)3]2+。 循环过程:上述化学发光过程后,反应体系中仍存在二价的三氯联吡啶钌[Ru(bpy)3]2+和三丙胺(TPA),使得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发光过程可以继续进行,这样,整个反应过程可以循环进行。 通过上述的循环过程,测定信号不断的放大,从而使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所以 ECL 测定具有高灵敏的特点。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基本原理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 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标记物的发光原理与一般的化学发光(CL)不同,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二个过程。ECL与CL的差异在于ECL是电启动发光反应,而CL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ECL 不仅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免疫测定,而且还可用于DNA,RNA探针检测。 2+其检测原理(以TSH检测为例):第一步:结合了活化的三联吡啶钌衍生物即[Ru(bpy)] + N3羟基琥珀酰胺酯(NHS)的TSH抗体和结合了生物素的TSH抗体与待测血清同时加入一个反应杯中孵育9分钟。 第二步:将被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珠加入反应杯中,再次孵育9分钟,使生物素通过与亲和素 的结合将磁珠、TSH抗体连接为一体,形成双抗体夹心法。

2+下一步,蠕动泵将形成的 [Ru(bpy)],抗体,抗原,抗体,磁珠复合体吸入流动测量室,此3 时,磁珠被工作电极下面的磁铁吸附于电极表面。同时,游离的TSH抗体(与生物素结合的和2+与[Ru(bpy)]结合的抗体)也被吸出测量室。 3 紧接着,蠕动泵加入含三丙胺(TPA)的缓冲液,同时电极加电压,启动ECL反应过程。发光2+剂 [Ru(bpy)]和电子供体TPA在阳极表面可同时各失去一个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使二价的32++?[Ru(bpy)]被氧化成三价,后者是一种强氧化剂;另一方面,TPA 被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TPA,3+?后者很不稳定,可自发失去一个质子(H),形成自由基TPA,这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将3+2+一个电子给三价的[Ru(bpy)],使其形成激发态的[Ru(bpy)],而TPA自身被氧化成二丙胺332+和丙醛。激发态的[Ru(bpy)]通过荧光机制衰减,发射出一个波长620nm的光子,重新生成32+基态的[Ru(bpy)]。该过程在电极表面周而复始地进行,产生许多光子,光电倍增管检测光32+强度,光强度与[Ru(bpy)]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故可测出待测抗原的含量。 3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电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电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Elecsys Anti-HAV Elecsys 2010/MODULAR ANALYTICS E170 11820605 100人份 【名称】 通用名:甲型肝炎病毒抗体电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英文名:Elecsys Anti-HAV 汉语拼音:Jia xing gan yan bing du kang ti dian hua xue fa guang jian ce shi ji he 【使用目的】 用免疫学方法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的甲型肝炎病毒总抗体。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有助于检测过去或现在的甲肝病毒感染,观察甲肝疫苗注射后的免疫反应。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试剂,适用于罗氏Elecsys2010和MODULAR ANALYTICS E170免疫测定分析仪。 【概述】 甲肝病毒是一种没有胞膜的RNA病毒。它属于细小的核糖核酸病毒家族。至今,仅1种人血清型和7种基因型被记述。病毒衣壳由三种蛋白 (VP1-VP3) 组成,在病毒颗粒表面形成一个免疫决定簇结构,它被高度表达在所有基因型。在注射疫苗后或正常感染后这个结构诱发免疫反应1。 甲型肝炎是最普通的急性病毒性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这种肝炎不会发展成慢性肝炎,病毒也不会持续存在组织中2。 甲型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爆发流行的最常见原因(10-20%)3。 甲型肝炎感染发作时总的甲型肝炎抗体呈阳性。在自然感染后,抗HAV-IgG抗体能够终生存在,如果组织再次感染会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4。 现在已经有甲肝病毒疫苗和甲肝和乙肝混合疫苗5。在注射甲肝疫苗后, 抗HAV-IgG抗体两周后就可以检测到。在完全免疫过程中,这种保护作用可以持续很多年6。免疫保护作用对于抗体值没有限定,但是抗HAV浓度在10-20IU/L以上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抗HAV抗体检测用于检查甲型肝炎病毒存在或过去感染过。同时也用于观察甲肝疫苗注射后的免疫反应。 【原理】 竞争法:总检测时间18分钟。 ·第1步孵育:50μl标本;标本中的抗-HAV与HAV抗原结合。 ·第2步孵育:加入生物素化的和钌标记的抗HAV抗体以及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HAV抗原上仍然游离的位点被占据。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 素间的反应结合到微粒上。 ·反应混和液吸到测量池中,微粒通过磁铁吸附到电极上,未结合的物质被清洗液洗去,电极加电压后产生化学发光,通过光电倍增管进行测定。 ·检测结果由机器自动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此曲线由仪器通过2点定标校正,由从试剂条形码扫描入仪器的原版标准曲线而得。 【试剂主要成份】 M: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透明瓶盖),1瓶,6.5ml: 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0.72mg/ml,生物素结合能力:470ng生物素/mg微粒。含防腐剂。 R1:HAV抗原(灰盖),1瓶,10ml: HAV抗原(人):40U/ml(罗氏单位),HEPES缓冲液50mmol/l,pH7.2,含防腐 剂。 R2:生物素化的抗HAVAg抗体;Ru(bpy) 32+标记的抗HAV Ag-Ab(黑盖),1瓶, 10ml: 生物素化的抗HAVAg单克隆抗体(鼠):0.25ug/ml;Ru(bpy) 32+标记的抗HAVAg 单克隆抗体(鼠):0.15ug/ml;HEPES缓冲液50mmol/l,pH7.2,含防腐剂。 Cal 1 定标液1(白盖),2瓶,1.0ml/瓶:抗HAV阴性人血清, 含防腐剂。 Cal 2 定标液2(黑盖),2瓶,1.0ml/瓶, 抗HAV(人)浓度约46IU/L在人血清中, 含防腐剂。 【预防措施和警告】 仅用于体外诊断。 采用正确的预防措施,遵照实验室试剂使用规定。 所有废物的丢弃应遵循当地法规的要求。 定标液(Cal 1和Cal 2)制备使用的献血者血清经FDA批准的方法检定HB S Ag、HCV 抗体、HIV1+2 抗体均为阴性。 含有Anti-HAV(定标液2)和HAV-Ag(人,R1)的血清使用β-丙稀内酯和UV射线低温消毒。 但由于任何实验方法都不能绝对地排除潜在感染的危险,故该产品仍需视作病人标本一样仔细处理。一旦泄漏,应遵循权威机构的指令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