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不良反应

处理宝宝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

通常接种疫苗后,宝宝容易出现腹泻、皮疹、发烧等不良反应,此时家长该如何进行处理?

专家表示:如果是出现轻微腹泻,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只要注意给宝宝多补充水分,及时更换尿布,保证充足的休息,两三天就能复原。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并持续3天以上不见好转,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此外,有的宝宝在接种灭活疫苗后6—24小时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其中大多数在37.5℃以下,仅有少数疫苗如百白破疫苗可引起38.5℃左右的发热,一般持续1—2天,很少有3天以上。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麻风腮疫苗、水痘疫苗等出现发热反应是由疫苗病毒轻度感染所引起的,出现发热反应较晚,一般在5—7天开始有短暂的发热。这种发热消失也快,1—2天可退烧。疫苗不同,接种疫苗后的发热反应发生率也不同,轻微发热一般不需处理,只要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体温较高者,应该去医院作对症处理,必要时要补液。在接种疫苗后无其他原因而出现的皮疹当中,以荨麻疹最为多见,一般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以至数日发生。特殊皮疹,如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于接种后5—7天出现稀疏皮疹,一般7—10天消退。麻疹疫苗引起的皮疹非常轻微。水痘疫苗接种后12—21天常见有丘疹、水泡或疱疹出现,一般不多,约在10颗以下,不会结痂,经治疗均可痊愈,预后良好。临床资料显示,卡介苗接种后较为常见的合并症是化脓性淋巴结炎,发生率约为0.5%—4%,多与卡介苗菌种、剂量、孩子年龄、接种途径及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如果发炎的淋巴结肿大不超过1厘米,属于正常反应,不必处理。如果肿大超过1厘米,且发生软化,又不能自行消退,可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做局部抽脓。如果局部已经破溃流脓,可撒上异烟肼粉,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同时口服异烟肼,剂量按每天每公斤体重8—10毫克计算,疗程约1—3个月。切忌用不卫生的方法挤压或随便切开排脓。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后常常出现发热与局部反应,约有2%—6%的小儿接种后发热达到39℃或以上,5%—10%打针局部明显红肿或疼痛,持续48小时以上。个别严重者还会出现惊厥或神经系统症状,此类孩子以后复种不可再用百白破三联疫苗,应改用白破二联针,因为神经系统反应通常由百日咳菌苗所引起,出现高热者可服退烧药,出现惊厥及神经系统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接种麻疹疫苗一般很少出现严重反应,约有5%—15%的孩子在接种6天后开始发高烧,持续可达5天以上,最好请医生处理。

浅谈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浅谈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摘要】疫苗可以有效控制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疫苗作为一种生物制品,对接种疫苗的个体是一种异物,接种后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病理变化及免疫反应等不良反应。本文以乙脑疫苗和卡介苗两种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例,探讨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表现与处理,以其能熟练应对各种疫苗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疫苗接种;乙脑疫苗;卡介苗;不良反应 疫苗的应用是20世纪医学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它有效地控制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疫苗接种前后传染病病例数下降十分明显。但疫苗接种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作为儿科儿童保健人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与疫苗接种有关的问题,现选取两例就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表现与应对,与同行共同探讨。 1临床资料 1.1接种乙脑疫苗致过敏反应1例 1.1.1临床表现一儿童注射乙脑疫苗后,10min左右,突然出现咳喘、呼吸困难,继而腹痛伴恶心呕吐的症状。视诊可见面部和躯干皮肤有过敏性皮疹。就诊时又出现意识模糊,大汗淋漓,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加重的表现。 1.1.2诊断根据表现,诊断为接种疫苗后的过敏反应。 1.1.3治疗立即给氧。对症治疗,应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改善微循环。由于抢救及时,患儿脱离危险,病愈。 1.2接种卡介苗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1.2.1临床表现一儿童注射卡介苗后,次日全身出现散在的出血点。就诊后见患者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全身可见弥漫性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伴有哭闹。实验室检查:WBC 4.2×109,Hb 99g/L,PLT 70×109/L。大便呈潜血实验阴性。 1.2.2诊断患者未注射疫苗前,无患病史,无服药物史,无家族病史。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卡介苗接种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疫苗接种后血小板减少发病机理多数资料认为是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1]。 1.2.3治疗对症治疗,补液,青霉素抗感染,输血、止血,地塞米松激素治疗等。治疗18天,患者痊愈出院。

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接种白破疫苗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加强免疫白破疫苗231人次,通过预检、书面告知、规范操作、接种时指导,进行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结果接种231人次,共发生不良反应11人次,主要为注射部位局部肿胀疼痛,及疲倦、精神欠佳,较少出现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其他不良反应少见。结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受种者个体差异、规范的操作技术、接种后活动强度、季节温度有关。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接种和护理,是预防和减少疫苗不良反应的关键。 【关键词】白破疫苗;接种反应;儿童;预防护理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加强免疫白破疫苗的6~8岁儿童共231人,无发热及禁忌证,身体健康儿童。 1. 2 疫苗介绍白破联合疫苗由白喉类毒素原液和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乳白色均匀悬液,辅料氢氧化铝、氯化钠、磷酸盐、硫柳汞、四硼酸钠。本科室使用的白破联合疫苗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分别为201010035-3、201011043-6,由河南省CDC逐级分发,市CDC计免科配送。用于经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全程免疫后的儿童的白喉和破伤风加强免疫。每支 2.0 ml,每1人次用剂量0.5 ml,白破疫苗应在2~8℃避光环境中存放,严禁冻结。 1. 3 不良反应家长反馈信息表明:接种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是接种部位局部肿胀与热痛,有的肿胀达整个上臂,疲乏、精神欠佳,较少出现发热和其他全身症状,严重反应极少见。 2 护理方法 2. 1 预检接种前医生询问儿童健康状况,及以往接种白喉、破伤风类疫苗有无严重反应发生,有无接种禁忌证:①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②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③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④注射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请家长详细阅读白破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并签名。 2. 2 接种时护理护理人员认真查对疫苗名称、有效期、批号、药液质量,安瓿有无裂痕。为防止吸附剂沉淀,用前充分摇匀,减少泡沫出现,无菌注射器抽吸规定剂量,排气,选择活动量少的一侧手臂(多为左臂),部位选择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肉较厚的区域,进针深度不少于针头的2/3。酒精棉签消毒待干,儿童局部皮肤不很洁净时,可再次消毒,持注射器如执笔式,垂

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分析

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狂犬疫苗接种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的种类,并对本市疾控中心发生的一个病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过敏症状 1 前言 狂犬病属于可防不可治的致死性人兽共患病。接种狂犬疫苗可以非常有效的对狂犬病进行预防, 但是有部分患者在接种狂犬疫苗后会发生不良反应。目前我国注射狂犬疫苗没有禁忌证, 即使患者发生了过敏反应, 也要将疫苗全程注射完。 2狂犬疫苗的不良反应 将狂犬病病毒接种于动物组织, 然后用β-丙内酯灭活就可以得到狂犬疫苗。狂犬疫苗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神经组织疫苗(NTV)、鸭胚疫苗(DEV)、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PHKV)和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疫苗(HDCV)等几种。 2.1一般不良反应 狂犬疫苗接种后所发生的一般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的过敏反应, 这种反应一般不影响免疫过程及结果,患者可以耐受。不同来源的疫苗的一般反应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也是不同的。 Semple羊脑疫苗属于NTV疫苗。一般于接种3天之后发生轻微的过敏反应, 接种次数增加, 不良反应发生的次数也逐渐增加。第5-8针时过敏反应明显, 第10针时反应达到最大。其不良反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红肿、疼痛、麻痹、硬结,还有部分接种者可能有淋巴结肿大。接种后1-7天会出现全身反应出现, 表现为身体不适、头昏、微热、食欲减退、肌肉酸痛、四肢麻木、视力障碍、尊麻疹或血管性水肿等症状。 注射鸭胚疫苗(DEV)的局部反应比较常见, 常见的症状有注射部位疼痛、红斑、硬结和痉痒等, 还有部分接种者在注射一针后会出现发痒、不适和肌痛等全身症状。但是国内尚未生产这种疫苗。 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PHKV)接种后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症状都比较轻微,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部分人淋巴结肿大;全身反应则有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四肢麻木、皮疹等。反应随接种针次增加而减少。

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

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 一、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受种者接种疫苗后机体发生的损害并不一定都是由接种疫苗引起怕,有的确实与接种疫苗有关:有的则与接种疫苗并无关系,只是在时间上有关联;在机体损害的性质未明确前,这种情况称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这个定义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1、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存在合理的时间关联性,即必须是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 2、受种者机体产生一定的组织器官或功能方面的损害或行为异常; 3、病例在就诊时接诊医生怀疑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有关。 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有哪些类型 引起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原因十分,经过调查分析,按其发生原因分为以下5种类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偶合症、事故、心因性反应、原因不明。 三、什么是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是通过接种疫苗使受种者获得抗感染的免疫力。但是,任何疫苗作为抗原,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大分子的或异体物质,个

别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在发生正常免疫反应的同时产生一些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称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接种疫苗有关,它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两种。 四、什么是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 在预防接种时或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称为一般反应,它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种。其临床表现和强度随疫苗而异。一般反应的特点: 反应程度局限在一定限度内,除个别人因机体差异反应略重外,多属轻微,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或生活。 反应过程是一过性的而不是持久性的,大多在2-3天即可恢复。反应不会引起不可恢复的组织器官损害,或功能上的障碍(卡介苗局部瘢痕除外);无后遗症。 一般反应,有人称为正常反应。认为没有反应,就没有效果;反应愈大,效果愈好,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接种疫苗后,有些反应可能是建立免疫应答必须发生的条件,或者是免疫应答本身的过程,这类反应可能是不可能避免的。但过重的反应毕竟会给受种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并且可能带来危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质量的不断改进,一般反应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 五、发生预防接种局部一般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预防接种,如注射、划痕本身可造成简单而轻微的疼痛和局部组织损伤。

疫苗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卡介苗: 预防疾病:结核病。对于免疫机能还不成熟的宝宝来说,通常感染后就会发病,而儿童结核病通常以结核性脑膜炎为主,此病损害脑实质和颅神经,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禁忌: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者;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免疫缺陷症 接种反应:1、接种后10~14天在接种部位有红色小结节,小结节会逐渐变大,伴有痛痒感,4~6周变成脓包或溃烂,注意不要挤压和包扎;2、溃疡经2~3月会自动愈合,有时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3、如果接种部位发生严重感染,及时请医生检查和处理哦。 乙肝疫苗: 预防疾病:乙型肝炎。如果宝宝患上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话容易导致肝癌、肝硬化。目前还没有很好治愈乙肝的方法。 禁忌:发热、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对酵母成分过敏者。 接种反应:接种后局部发生肿块、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烧、不安、食欲减退,大都在2~3天内自动消失。 脊灰疫苗: 预防疾病: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病毒是通过患者的粪便或口腔分泌物传染,感染后的宝宝会得小儿麻痹,如果病毒入侵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上肢或下肢的迟缓性瘫痪。 禁忌:发热、患急性传染病者;患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而且此种疫苗口服,因此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 接种反应:服用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仅见少数轻微胃肠道症状。 百白破疫苗: 预防疾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百日咳会引发严重的阵发性咳嗽;白喉会在鼻、咽喉部产生白膜,阻塞呼吸,并且分泌的毒素会引起心肌炎或神经炎;患上破伤风也可能威胁宝宝生命。 禁忌: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惊厥史者;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接种;有过敏史者。 接种反应:1、注射部位会有红肿疼痛;2、两天内轻度发烧、不适、食欲减退,但如出现持续高烧、抽筋等情况,须立即看医生。 麻疹疫苗: 预防疾病:麻疹。传染性很强,会出现发热,卡他症和全身斑丘疹,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是宝宝死亡的主要原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B卷)站区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4分) 1.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发热反应的强度分为弱、中、强3级,其中“中反应”是指(B) A.37.1~37.5℃ B.37.6~38.5℃ C.38~39℃ D.≧38.6℃ 2.下列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D)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C.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D.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而相关各方均无过错 3.下列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 C ) A. 血管性水肿 B.过敏性休克 C.晕厥 D.过敏性紫癜 4.无菌性脓肿处理原则下列正确的是( D ) A.轻者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吸收 B. 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 C. 脓肿如已破溃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还需扩创,将坏死组织剔除 D.以上都正确 4.过敏性休克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1000),如体重不明2~5岁以下小儿用量为:(B) A.0.0625ml(1/16支) B.0.125ml(1/8支) C.0.25ml(1/4支) D.0.33ml(1/3~1/2支) 6.下列关于血管性水肿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属于I型超敏反应 B.多于注射疫苗后不久或最迟于1~2天内发生 C.局部红、肿、热、痛明显 D.服抗组胺类药效果显著 7.“群体性癔症”是指(B) A.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B.心因性反应 C.精神性疾病 D.神经性疾病 8.下列关于晕厥描述正确的是:(D) A.多见于年轻体弱的女性或小学生,婴幼儿较少见 B.常在接种时或接种后不长时间内,甚至在准备接种时发生 C.发病突然、持续时间短,恢复完全 D.以上都正确 9. 下列不属于群发性癔病发病特点的是:( C ) A.急性群体发病 B. 反复发作 C.发作持续时间较长 D. 暗示性强 10.预防接种反应的预防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正确掌握禁忌症 B.正确实施操作规程 C.规范化管理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每空3分) 1.为便于在实际工作中诊治处理,可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和预防接 种后其他不良事件三类。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B 卷) 站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4分) 1.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发热反应的强度分为弱、中、强3级,其中“中反应”是指(B) A. 37.1 ?37.5 C B.37.6 ?38.5 C C.38 ?39°C D.三38.6 C 2. 下列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D)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B. 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C. 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D. 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而相关各方均无过错 3. 下列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C ) A.血管性水肿 B.过敏性休克 C.晕厥 D.过敏性紫癜 4. 无菌性脓肿处理原则下列正确的是(D ) A.轻者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吸收 B. 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 C.脓肿如已破溃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还需扩创,将坏死组织剔除 D.以上都正确 4. 过敏性休克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1000),如体重不明2?5岁以下小儿用量为:(B) A.0.0625ml (1/16 支) B.0.125ml (1/8 支) C.0.25ml (1/4 支) D.0.33ml (1/3 ?1/2 支) 6. 下列关于血管性水肿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属于I型超敏反应 B. 多于注射疫苗后不久或最迟于1?2天内发生 C.局部红、肿、热、痛明显 D.服抗组胺类药效果显著 7. “群体性癔症”是指(B) A.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B.心因性反应 C.精神性疾病 D.神经性疾病 8. 下列关于晕厥描述正确的是:(D) A. 多见于年轻体弱的女性或小学生,婴幼儿较少见 B. 常在接种时或接种后不长时间内,甚至在准备接种时发生 C. 发病突然、持续时间短,恢复完全 D.以上都正确 9. 下列不属于群发性癔病发病特点的是:(C ) A.急性群体发病 B. 反复发作 C. 发作持续时间较长 D. 暗示性强 10. 预防接种反应的预防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正确掌握禁忌症 B.正确实施操作规程 C.规范化管理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每空3分) 1. 为便于在实际工作

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专题报告 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临床免疫研究室 儿科研究所 儿童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 杨锡强 一、疫苗接种是抗感染最有力的手段 1.美国CDC1996年资料显示:疫苗接种使主要传染病得到控制。白喉、灰髓炎已在美国消失;麻疹从1930-40年代894 134/年265 269/年到1995年4305/年。2.我国疫苗接种取得的成绩: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400万人,2000年我国已无脊髓灰质炎新发病人,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1992年9.75%,而2006年7.18%,5岁以下人群<1%;减少乙肝病毒感染者1900万人。2007年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由6种扩大到14种。2009年,对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全面实施,麻疹、甲肝等针对传染病都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 3.前景: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1%;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7%。 二、我国疫苗的分类第一类疫苗,免费提供:乙肝疫苗、麻腮风疫苗、卡介苗、甲肝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C群流脑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疫苗和麻疹疫苗(重点人群:出血热疫苗,应急接种: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第二类疫苗,自费并自愿受种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美国CDC1996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报告系统的资料显示:从1991年累计发生128717例疫苗不良反应,其中严重病例为13-15%,死亡1-2%。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与接种疫苗的因果关系:证据表明无因果关系:婴儿惊挛症、瑞综合征、婴儿瘁死综合征;提示有因果关系:慢性关节炎、急性脑病、休克;证实有因果:急性过敏反应、急性关节炎、持续性哭叫、BCG 病、灰髓炎疫苗麻痹、肠套叠。卡介苗病的发生率(/ 100万剂次):淋巴结炎100.00~1000.00次,骨髓炎0.01-300.00次,BCG播散症0.19-1.56次。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后肠套叠发病率明显增加。季节性流感接种后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发病率。2.常见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国内通常以反应发生的性质来区分反应类型,目前常分为:一般反应、加重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和预防接种事故。 AEFI的情况: (1)2007- 2008四川省麻疹减毒活疫苗(1430万次)的AEFI统计:过敏反应6.50/100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过敏性紫癜28例,严重反应总发生率2.14/100万。(2)全国2007-2008年AEFI发生率7.99-322.77 /百万,其中 一般反应79.93%,严重反应14.65%。严重过敏反应<5%,治愈率91.20%,住院率1.93%。 上海2006-2008 AEFI 死亡6例,其中1例为过敏性休克,余5例为偶合疾病。预防接种后偶合症:以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为例我国新生儿死亡率10.7‰,全国每出生约为1600万,全国每年约17万新生儿死亡,每天约466例死亡,程序免疫规定乙肝疫苗在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以接种率75%计算,每天约350名新生儿死亡者接种乙肝疫苗,即全国每天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能出现偶合死亡350起。 (5)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总体发生率较低,心因性反应和实施差错(尤其是BCG的实施差错)发生率较高。AEFI总数和每起发生人数均较多。预防控制的关键是提高接种质量。 —9—

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当孩子接种疫苗后一般不会出现反应,但有极个别儿童在预防接种后发生了,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反应: 一发热:分为轻度(37.1—37.5°C)、中度(37.6—38.5°C)和重度(>=38.6°C)个别儿童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乙肝疫苗、百破二联疫苗、流脑疫苗、等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体温升高,6—12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麻风腮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水痘等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个别接种者在注射麻疹疫苗后6—10天内会出现中度发热,有类似轻型麻疹样症状。处理原则:发生轻度、中度反应时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注意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重度反应时送医院观察治疗。二局部反应:注射局部红肿浸润,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应(<=2.5cm)、中反应(2.6-5.0cm)和强反应(>5.0cm)。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为局部重反应。大部分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5.0cm。有的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这种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接种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百破二联疫苗等含有吸附剂疫苗,部分接种者会出现注射局部不易吸收,刺激结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处理原则:发生轻度、中度反应时一般不需任何处理。较重的局部反应前三天应用干净毛巾冷敷,红肿好转后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事项:接种麻疹、甲肝、乙肝、百白破、HIB等疫苗后,24小时内不能洗接种部位,个别儿童接种某疫苗(百白破、HIB)后局部发红,伴轻微肿胀、痒、疼痛,请避开针眼冷敷局部,48小时后改为热敷。若进行性加重立即去医院就诊。 专家表示,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引起类似病毒、细菌的感染过程,但不会引起真正的疾病。 近期,有部分妈妈反映,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了发热,注射局部硬结等问题。而新闻报道、网上流传的种种对疫苗事故的描述,给很多新妈妈造成了心理阴影,孩子打这么多疫苗好不好?孩子打疫苗会有哪些不良反应?二类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疫苗反应1-2天好转宝宝打疫苗的确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往往是因为宝宝有免疫缺陷症,或是某种疾病引起的。“打疫苗是对抗疾病最有效的手段,而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非常低,家长不应以此为由,不让宝宝打疫苗。” 一般儿童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出现以下反应:局部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硬结;全身反应,如轻微发热、一过性皮疹。这些反应都是疫苗接种的正常反应,只要多喝开水,避免着凉,反应会在1-2天内好转。这些反应并不会伤害宝宝身体,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 但如果宝宝接种疫苗后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家长就要考虑是不是偶合了其他疾病,应立即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及时治疗。接种后

哈尔滨市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及疫苗安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哈尔滨市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及疫苗安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探讨哈尔滨市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状况,探讨疫苗安全性的 影响因素,提出保障哈尔滨市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的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哈尔滨市区预防接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搜集AEFI2013年1—12月哈尔滨市监测数据,分析哈尔滨市共报告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例数,不良反应儿童人数、年龄构成,不良反应疫苗种,临床表现等。通过访谈和现场观察法了解保证疫苗安全免疫接种的主要因素,提出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的对策。结果经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EFI信息管理系统结果显示,AEFI2013年为5 083例,共接种1 052 894剂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8%。其中0~6岁儿童预防接种735 216剂次,4 153例出现不良反应,7~14岁儿童中预防接种317678剂次,930例出现不良反应,0~6岁儿童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0.56%与7~14岁儿童0.29%相比明显较高(P<0.05)。接种疫苗种类包括:HepB、BCG、PV、DPT、DT、MR、MMR、MM、MV、MenA、MenAC、JE-l、JE-i、HepA-l、HepA-i。其中百白破疫苗中发生不良反应率%与麻腮疫苗相比明显较高(P<0.05)。儿童接种疫苗后,因接种疫苗不同,出现不用的不良反应表现,常见表现为神经系统异常反应、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水肿及其他症状。结论临床需加强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分析总结疫苗安全性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标签:哈尔滨市;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疫苗安全性 Harbin after Inoculation Against Adverse Reaction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in the Impacting Factors of Vaccine Safety MA Zhi,FAN Li-hu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1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 after vaccination status in Harbin,discuss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afety,the countermeasures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vaccination in Harbin. Methods Choose 2013 Harbin city vaccination of childr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collects AEFI2013 years monitoring data of Harbin in January - December,analysis of Harbin city were reported adverse events occuring after vaccination,adverse reactions to the number of children,age composition,adverse reactions of vaccine,clinical manifestation,etc. Through interviews and field observation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main factors that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vaccine immunization and vaccination safety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Results B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Harbin AEFI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EFI2013 for 5083 cases,were given 1052894 doses of time,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0.48%. The 0 to 6 years old children vaccination dose of 735 216,4 153 cases of

儿童接种疫苗中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研究

儿童接种疫苗中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研究 儿童免疫接种是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必须接种的一些疫苗,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儿童预防或抵抗一些疾病的发生,并在儿童中产生相关抗体,因此相关防疫部门要将儿童接种疫苗放在重要的位置。但是,部分儿童在疫苗接种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等,严重儿童将出现过敏、休克等。而本文将简单的介绍儿童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具体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保证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是安全的、可靠的。 标签:免疫接种;儿童;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在我国,每个儿童在到达一定的年龄的时候都会去医院进行接种疫苗,因为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免疫力不如成年人,接种疫苗能够保证儿童不受到一些病毒的侵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在不断恶化,生活中的一些细菌、病菌等也越来越多。因此,临床上必须做好儿童的接种工作。但是,很多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儿童在接种疫苗时,工作人员应提高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认识,一旦发现异常反应疑似病例,须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而本文将简单的介绍儿童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具体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现综述如下。 1儿童接种疫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原因 儿童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身能够产生抗体去抵御外界的病毒,这样能够保证儿童能够茁壮成长。但是,儿童在接种疫苗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具体如下: 1.1全身反应全身性反应是儿童接种疫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总接种一面儿童中占0.26%左右,儿童出现不良反应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在儿童接种疫苗24h左右儿童体温居高不下,严重儿童还会伴有轻微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这种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复杂的,可能是由于一些疫苗在儿童体内造成菌体异性的蛋白失效,从而导致儿童在接种之后,产生一些皮肤瘙痒或者发烧等不良反应。 1.2局部反应局部反应也是接种疫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46%左右。儿童接种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硬结、无菌性化脓和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这些不良反应多由百白破及乙肝疫苗所致[2]。 1.3异常反应异常反应在儿童接种疫苗不良反应中占0.13%。由于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个体性比较强,不同的儿童其临床表现也不同,部分儿童会出现过敏反应,而部分儿童又会出现发烧等症状等。出现这种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更多的和儿童自身身体差异有关。 此外,除了上述不良反应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不良反应,如:耦合反应等。

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对策

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为临床预防接种 提供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本疾控中心接收疫苗接种 的117例儿童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疫苗接种 的121例儿童;针对2017年度预防接种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风险因素性,制 定相应预防及护理措施,观察2018年度疫苗接种儿童发生不良反常的情况。结 果观察组8例儿童出现接种不良反应,皮肤硬结红肿3例,发热4例、恶心呕 吐1例,不良反应几率6.84%,对照组21例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皮肤硬结红肿5例,发热13例、恶心呕吐3例,不良反应几率17.35%,两组疫苗接种儿童发生 不良反应的例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掌握疫苗接 种相关风险因素,明确疫苗接种安全,注射前疫苗的复温,接种时注意安抚儿童 情绪,接种后及时的观察与指导儿童及家属,可有效的预防儿童疫苗接种后发生 不良反常,提高儿童的依从性及舒适性。 关键词: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护理 疫苗接种是儿童健康保健的关键环节,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使儿童体内产 生相应的抗体,进而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能够有效保护儿童,免受相关疾病的 影响和危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儿童健康保健重视度的深化,儿童疫苗接种工 作的普及率和规范性也显著增强,相关实践研究也逐渐增多[1]。部分儿童在接受 疫苗接种后,出现发热、呕吐、局部红肿热痛或硬结等相关的不良反应,这与受 种者的个体化差异、气温、接种者的技术以及接种后活动的强度等关系密切[2]。 不良反应不仅影响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效果,还可能对儿童的健康与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临床十分重视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本研究以2018 年1月-2018年11月间,来本疾控中心接受疫苗接种的117例儿童相关不良反应 的预防和护理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本中心接收疫苗接种117例儿 童为观察对象,其中:男童61例,女童56例,年龄0.2-9岁,平均(6.12±0.54)岁,水痘疫苗接种者49例,百白破疫苗接种者68例。对照组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疫苗接种的121例儿童,其中:男童64例,女童57例,年龄0.2-9岁,平均(6.58±0.56)岁,水痘疫苗接种者51例,百白破疫苗接种者70例。两组儿童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本中心2017年度接受疫苗接种的121 例儿童相关资料,统计出21例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儿童,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呕吐、接种部位红肿热痛、局部硬结;分析导致相关不良反应的原因 和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及不良反应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接种疫苗的儿 童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 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8例儿童出现接种不良反应,皮肤硬结红肿3例,发热4例、恶心呕 吐1例,不良反应几率6.84%,对照组21例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皮肤硬结红肿5例,发热13例、恶心呕吐3例,不良反应几率17.35%,两组疫苗接种儿童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