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工艺美术史

课程名称:中国工艺美术史

课程类型: 大学设计基础课程

学时数:30课时

适用专业:设计专业

1、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我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制品精巧,丰富多彩,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史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当达到以下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和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的相关知识

2.课程建议学时分配

3、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一)、考查方式:以卷面考试为主要评分依据。

(二)、评分标准:

4、参考教材与参考书目

一)、教材及参考书:

1、《中国工艺美术史》作者:田自秉著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2、《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作者:尚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概述

一、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五十万年前,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就居住着我们的祖先“北京人”,或者称为“中国猿人”。他们生活在石灰岩的山洞中,征服自然的两种武器是:石

器和火。他们最初使用的是天然的石块,以后逐渐学会了选拣石块,打制石器,但是还没有固定的型式。

三十万年前的“丁村人”和二十万年前的“河套人”,所用的石器有了第二步加工的痕迹。

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发现了距今一万七千年前的“山顶洞人”。他们的形象基本上和现代人差不多。所以称之为“真人”。他们制作的石器,仍然是相当粗糙的。通常把打制石器的时代成为“旧石器时代”

二、新石器时代

把经过选择的石头打成石斧、石刀、石锛、石铲、石凿等各种工具,并且加以磨光、钻孔,用以装柄或穿绳,以提高实用价值。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一)仰韶文化——半坡

1.村落。

2.方形或圆形的半地穴式的房屋。

3.烧制陶器(盆、瓶、罐),不同用途的器皿用不同原料制作。(煮饭的粗沙陶,盛水的细泥陶)

4.彩陶的制作是其重要成就,鱼纹和人面纹,具有鲜明的特色

(二)河姆渡文化

1.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种植水稻。

2.木结构建筑(采用榫卯结构的干栏式建筑形制,过定居生活)。

3.陶器有釜、灶、钵等。

4.纺织工具。

5.雕塑:牙雕、骨雕、泥塑等

6.雕刻装饰题材:鸟、猪、稻禾、几何纹。

(三)母系氏族文化时期的工艺成就

1.生产工具改进。(磨制石器、牙骨工艺提高)

2.制陶工艺(改变泥土内在性质);制陶工艺既注重实用,又注重对美的要求。在陶器上施以化妆土,还进行彩画、刻镂、堆贴等各种装饰。其中彩陶最为有特色。

3. 纺织工艺。

4.木工工艺(居住的需要)石斧、石锛、石凿等加工木料。

(四)父系氏族文化时期的工艺成就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黄河中下游产生龙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因此而得名。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1.制陶技术提高,采用封窑和轮制。用瓷土作原料烧制成白陶,制陶工艺变成家族所掌握的专门生产部门。

2.纺织工艺,纺织较细麻布,养蚕缫丝。

3.编织工艺(用具,适应生活)。

4.木工工艺(生活、居住、交通)

5.玉雕工艺(玉石、玛瑙、松石,产品丰富)。

6.牙骨工艺(生活用具、欣赏)

第二节石器工艺

石器工艺之前存在一段木器时代。

一、阶段

1.旧石器时代:用打制的方法制造成的比较粗糙的石器。(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蓝田人和

北京人;中期的丁村人;晚期的河套人和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存在了数十万年的历史。)

2.新石器时代:在打制的基础上还经过磨制的石器。(遍布全国)距今1万年左右。

3.中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

二、石器的种类

1.按用途分: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种类。主要是利用石头的刃和尖作为工具使用。

三、打制方法、石材选择

1.打击——作窝——琢制——钻孔(两面对钻)

2.石材选择:就地取材,注意硬度、形状、纹理(玉器工艺为石器工艺的发展,

纹理细密,色泽精美的“美石”加工后成为装饰品。)品种主要有:璧、玦、璜、管、珠、坠、玉铲,主要为装饰品。

第三节陶器工艺

1.最晚距今9000-10000年前,中国先民已能制作陶器。专家普遍认为,距今7000-8000年前,中国的陶器已经出现。

有专家学者认为: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定居生活,粗藏食物和烧煮食物都需要容器,人们最开始的时候把柳、藤等植物的枝条编织成筐篮,但是发现这种容器容易使谷粒掉落,于是就在筐篮外糊上一层泥,暂时解决了粮食的储存。但是有一天发生了一场大火,整个生活得区域都被烧毁了,当人们回到被火烧毁的居住地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已经烧毁,但是只有用泥巴糊上的篮筐还存在,而且比原来还要解释,于是人们就开始制作陶器。

2.原始陶器大体有红、灰、黑、白之分;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3.按出现的先后顺序,陶器的制坯方法大体有捏塑、泥条盘筑、轮制三种。

4.陶坯制成后还经过打磨。目的是:使坯体致密,降低吸水率;令表面光滑,更加美观。

5.烧制方法:平地堆烧,发展为窑炉。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陶器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生活用具,而且也加强了定居的稳定性。

一、彩陶

1.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的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能够制作出非常精美的“彩陶”。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有的学者认为,彩陶文化应该包括南方的河姆渡文化和北方的仰韶文化。因为从发展程度和年限上来讲,二者处于同一时期。仰韶——距今6000年左右,河姆渡——距今6000-7000年左右。

2.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发现与河南渑池仰韶村。

3.制作方法:捏塑、泥条盘筑、慢轮修整法。陶坯未干时,打磨光滑,画上花纹,

然后烧制,形成黑色或深红色的图案。红色为赤铁矿颜料,黑色为锰化物颜料。

4.图案常绘于细泥的陶衣上,色彩为红、黑、白,及少量棕褐、赭、橙黄色。

5.装饰纹样繁多,主要为抽象的几何形,也有少量的写实动物。

6.主要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几种类型(黄河流域)

(一)半坡型

分布在渭河流域,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往西达到甘肃陇东的天水、平凉地区。

半坡陶器,最早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

1、品种:水器、饮食器、储盛器、炊器等。

圜底盆、卷唇盆是常见的陶器。

小口尖底瓶:瓶口成葫芦形。

菱形壶:壶体两头尖,形如菱角,正中有口,口的两边器体上各有一耳,造型别致灵巧。

2、装饰方法:彩绘、捺印、划纹、堆饰等。具有出色成就的是彩绘,流行的手法是在这红色的陶胎上施以黑彩。

捺印:用一种工具在陶器表面印出绳纹、蓝纹等花纹。

划纹:用工具在陶器表面剔划出简单花纹。

堆饰:用泥团塑饰成简单的小动物。

3、装饰花纹:宽带纹为主,还有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瓣形纹等几何图案

(1)鱼形花纹。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多装饰在卷唇折腹圜底盆的肩部或卷唇圜底盆的内壁。鱼纹可以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两类。复体鱼纹,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纹构成一组,有多到四条鱼纹相连组成的。鱼纹由起先的写实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使之抽象化、几何化、样式化,形成了横式的直边三角形和线纹组成的装饰图案的特点。(早期单体,晚期复体)(2)人面纹。具有特色的装饰。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人面作圆形,眼以上涂成黑色或空白的三角形状。耳部或做成对称的向上的弯钩,或装饰两条鱼纹。嘴角用两道相交的斜线组成,两边也各装饰一条鱼,在鱼的周身用短线或小点装饰。

专家认为,此种纹样有可能是渔猎季节时,人们为祈求取得更大量生产物的欲望,用图画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心愿。

半坡型的装饰花纹,一般都是直线,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用曲线。(二)庙底沟型(半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彩陶类型)

以陕西关中为中心,向四周发展的更广阔,东到山西南部、河南西部,西到甘肃的陇东、陇西以至青海的东部。

1、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典型。

2、装饰。很少使用白色陶衣,多是在赭红色的陶胎上装饰黑彩,很少运用红彩或红黑两彩装饰的,其装饰多用带状纹、垂弧纹、平行条纹、圆点纹、回旋勾连纹、网格纹等几何纹

庙底沟型彩陶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而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三)马家窑型

马家窑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晚于半坡、庙底沟,它是由庙底沟型发展和分化出来的。(舞蹈纹彩陶盆)

1、造型。壶、罐、翁、盆、钵、豆、碗等。半坡、庙底沟以大口的盆和钵为主,马家窑型的陶器以小口的壶、罐之类为主。

2、装饰。多采用同心圆为中心组成图案,运用曲线和直线的结合,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器物里的装饰也很丰富。马家窑型彩陶的装饰多布满器体。

3、马家窑彩陶的艺术特点:(1)满。彩陶的装饰,从器物的口沿到接近底部,几乎都饰满了花纹,显得多而满。(2)内彩。内壁绘彩是马家窑型彩陶的一种流行的装饰方法,也有内外都加彩的。(3)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在点的外面围以螺旋纹,有动的感觉。因此马家窑型的彩陶艺术风格可以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四)半山型

半山型以首先发现于甘肃宁定县半山地区而得名。

1、造型。短颈广肩鼓腹的彩陶罐。罐体近似球形,底部微向内收,形成小底。器体较矮,器腹的直径与高相等或超过高度,小口,有颈或无颈。

2、装饰的图案组织分为两种

(1)漩涡纹。这种漩涡纹有的排成单独的个体,有的彼此钩连。

(2)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区分数个单位。

半山型彩陶多以曲线为主,并流行运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红、黑相间,产生一种富有变化的节奏的美。

(五)马厂型

马厂型彩陶发现在青海乐都县马厂沿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里,它是由半山型发展而来,分布地区向西发展,直达河西走廊西端。

1、三个阶段

(1)早期。以双耳罐为主,装饰花纹虽流行红黑两色,但不常用红黑相间的画法。虽运用锯齿纹,但已经不是很流行,并且锯齿纹又粗又钝。

(2)中期。彩陶壶的数量增多,壶体变瘦,颈部加长,四大圆圈纹很流行。(3)晚期。彩绘流行简化,多运用波折纹。

2、造型

罐的器体加高,宽度移向肩部。小口双耳罐是典型作品。此外还有提梁罐、双连罐、鸭形壶、豆、勺等多种。

3、装饰纹样

折线纹、回纹,以人形纹或者蛙纹最为有特色。

马厂型彩陶盛行陶衣,即在陶器的表面涂一层泥浆。并用“色衬”的方法,在器胎上先用黄褐色衬地,再绘黑色图案,以加强装饰的色彩对比效果。器皿上的浮雕和捏塑也很发达

4、纹饰中的锯齿纹逐渐消失,常见的有简练的直线纹、回纹、旋纹、网纹等。旋纹发展成为简单的大圈纹。其中网纹最具特色,往往画上几十根或上百根交织的方格网纹。线条流畅规整,反映了当时熟练的绘画技能。

二、彩陶的装饰艺术

彩陶的装饰位置,一般都与器皿的使用条件相适应。例如,彩陶罐大都装饰在罐体的肩部,彩陶钵大都装饰在钵的内侧,注意视线的接触。

根据器皿的不同部位,运用不同的装饰花纹。口缘部分,为了适应向外倾斜的斜面,多采用锯齿纹,在腹部的下端,为了适应器体的向内收缩,多采用垂幛纹;而在腹和肩的主要部位,则以较大的圆圈纹、葫芦纹、网格纹作为主花纹。

在装饰布局上,注意从不同视角,体现装饰的完整效果。例如,从彩陶罐的侧面看,是一种有变化的连续图案,而从俯视面看,则构成一个圆适合图案整体。大大丰富了装饰艺术效果。

从彩陶图案整体看,是以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为主体,但也有山纹、水纹、以及人形和鱼、鸟、马、犬、鹿等动物纹,还有少量形象并不明确的谷叶纹和花瓣纹。

(一)彩陶的装饰基本上以几何纹为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编织的模拟。

2、劳动的节奏感。

3、图腾的表号化。

4、自然的抽象化。

(二)彩陶图案中形式法则的应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对比法。在彩陶工艺上运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种艺术手法。它采用了曲直、横竖、长短、大小、黑白、虚实、动静等等,用线、面、空间以及形式感等各方面的对比,产生丰富多采的装饰变化。半山型彩陶的装饰,在运用线的对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涡旋纹的流动曲线和网格纹的静的直线,取得了曲与直、动与静的对比的美。半坡型彩陶多用直线,马家窑彩陶多用曲线,各有其风格特色。

2、分割法。主要用于装饰面的定位分割,以取得各种艺术变化。分割法以比例为手段,使装饰面产生不同的区域,使纹样之间产生各种间隔,以达到装饰上的节奏和韵律美。

3、开光法。我国装饰艺术中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开光法就是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位。这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是能突出主体,增加层次。开光法最早见于马家窑型彩陶,在一个陶罐的肩部用旋涡纹进行开光,中间饰以蛙纹。

4、双关法。彩陶工艺的一种卓越的装饰手法。可分为形体双关和色彩双关。形体双关是指一种装饰组织正看是一个形,倒看也是一个形;色彩双关是指和白两色都构成纹样,黑色是一个纹样,白色也是一个纹样。

5、多效装饰法。指可使器皿装饰具有正视、俯视等多角度的欣赏效果。这

种装饰手法在半山型彩陶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很多半山型彩陶壶的装饰,都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艺术手法

二、黑陶

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兴起了另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以出现较多的黑色陶器为特征,所以称之为“黑陶文化”。因为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

(一)龙山文化的四个类型

黄河流域的早期龙山文化,河南、陕西龙山文化,典型龙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

1、早期龙山文化,或者称为“庙底沟第二期文化”,早期的龙山文化的陶器,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多为粗灰陶,纹饰以篮纹为最多,绳纹次之;也有划纹和堆贴装饰。薄而光的蛋壳黑陶有少量的发现,多为陶鼎和陶斝(jia),而无鬲(li),这是早期龙山文化的显著特征。

2、河南龙山文化,又称“后冈第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和河北的南部。陶器中的红陶很少,黑陶增加,并出现了典型的蛋壳黑陶。纹饰以绳纹最多,篮纹次之。其性的种类增多,有甑(zeng),甗(yan)、鬶(gui)、盉(he)、带耳罐和杯等,陶鼎和陶斝减少,而单把陶鬲却大量出现。

3、陕西龙山文化,又称“客省庄第二期文化”,陶器以灰陶为多,黑陶占十分之二。纹饰以绳纹和篮纹最为普遍。单把鬲、斝和绳纹罐最为常见,鬶、盉发现不多,顶极少。陶器的制作,以泥条盘筑为主,少数用模制和轮制。

4、典型龙山文化,以山东为中心,北起辽东半岛,南到江苏北部。陶器的制作以轮制为最多,约占全部陶器的一半以上。薄而光的蛋壳黑陶的大量出现,是这类文化的突出特征。纹饰有弦纹和划纹,但以素面或磨光的为最多,绳纹、篮纹极罕见。器形常见有鬶和鬼脸式腿的鼎;高圈足镂孔豆和杯、盘等也很多。

5、良渚文化,是浙江北部和太湖周围地区的一种黑陶文化。陶器的制作多为轮制,表面经过打磨,烧制后呈漆黑色的光泽。

(二)黑陶的工艺制作及其艺术特点

1、黑陶的工艺制作。采用轮制,制陶工艺由手工泥条盘筑法到轮制,是一个

极大的技术革新。掌握了封窑技术,陶窑也有很大的改进,加强了窑室的温度,提高了器物的硬度。

2、黑陶的工艺特点。黑、薄、光、纽四个特点。黑,乌黑的色彩;薄,器体很薄,所以又称为“蛋壳陶”;光,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

彩陶工艺以彩绘装饰见长,黑陶工艺则是以造型取胜。

三、几何印纹陶

分布在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广大地区,尤以沿海最为盛行。

几何印纹陶可以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两种。印纹软陶分为泥质和细沙质,火度较低,胎作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印纹硬陶的火度较高,胎作灰色。器形有罐、尊、簋、鬲、盘、杯、盂等。

几何印纹陶的制作,分为手制、轮制、模制等几种。陶器上的几何花纹,实在陶坯未干前,用印模按照所定部位捺印上去的,然后进行烧制。

常见的花纹有:水浪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绳纹等几十种。第四节其他工艺

一、牙骨雕

骨器出现得较早,在北京猿人的遗址中,就已经发现大量的破碎骨片,其中有似乎经过有意加工的骨器。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出现了磨光的骨锥、骨凿、骨楔等多种工具。

河姆渡出土的双鸟纹骨匕,双鸟异首同身,组成两组图案,骨壁的两端用平行线和点线组成有节奏的几何纹装饰,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二、染织

在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了一个磨制精致的骨针。骨针的发明标志着人们已经能够缝制简单的衣服。

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各地遗址中普遍出现了骨针、骨锥、陶纺轮、

石纺轮等。纺轮的用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纺织工具。同时也发现了纺织物的痕迹,在半坡、庙底沟、大何庄、秦魏家等仰韶文化墓葬中都发现了布纹,织物大多为麻织品。在陕西西华县曾发现朱红色的麻布残片,当时的织物已经开始染色。

龙山文化时期的染织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明了织布用的骨梭,大大提高了纺织的效率。为了提高纺线的牢固度,经常把线搓成股,当时的经线已经达到了五十根,达到了精细的程度。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sao)的国家。(嫘祖)

衣服的形制:“贯头衫”

三、编织

材料:竹、藤、柳、草等。

品种:篓、篮、簸箕、谷箩、竹席以及养蚕和农业的各种用具。

花纹:人字纹、梅花眼、菱形格、十字纹等各种花纹。

实用和美观相结合。(器体用编篾(mie),边缘用“辫子口”)

小结

原始社会的各种工艺制作给我们的启示?

1、实用和装饰的统一。工艺美术的装饰,是适应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彩绘和刻划的装饰,多数是具有表号的作用,认识的意义大于审美的意义。器皿的立体装饰,最先是作为器体的部件,都是为了提高其屋的实用价值。有的经过压捏、堆贴,也是为了增加其牢固度。所以,原始工艺的装饰,不是附加,而是和实用有机统一的。

2、技术对艺术的影响。石器的制作,从打制到磨制,使它更为精美实用。陶器的制作,由手工到轮制,可以达到胎薄、规整。所以技术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而形成新的风格。当然,技术的精进是极高艺术的条件,而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创作的源泉来自社会生活,是以本国人民和本民族发展的需要与传统为先决条件的。但充分运用技术条件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体现其艺术效果。

3、形式感的应用。在原始社会的石器制作中,对称的形式,是力量的均衡的体现。而节奏,即规律的变化,则又是产生力量的形式。形式感的应用,丰富了

工艺语言,也提高了人们对形式美的感受和认识。

4、表号性的艺术手法。当人们在技术条件受到限制,或者为了更为有效地达到识别的作用,通常运用简约的表现手法,突出其形象的特征,从写实到表号化,从具象到抽象,是工艺美术常用的重要艺术手法。

第二章商代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青铜饕餮

一、青铜器的开端

(一)夏铸九鼎

此处的“九”并不是指只有九个鼎,而是指众多,就如同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也是中国汉字的一大特点。

根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九鼎由 3 件圆鼎, 6 件方鼎组成,这九只鼎由夏王朝(公元前 21 世纪)各诸侯朝贡的青铜铸造而成,九只鼎气壮山河,鼎上铸造九州山川(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传说夏鼎历商至周,每当王朝改易,鼎则移于新主,这就是所说的“鼎在国在,鼎失国亡”。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名物,寓意天下尽在王的掌握之下,九鼎因此成为国家权利的象征,“鼎在国在,鼎失国亡”,一部叫做《应瑞图》的文献描述说,真正的神鼎懂得事物的吉凶和

生死,能调节自身的重量,还能自行移动和停止;无须薪火就能加热无须汲水就能自满,无须厨子就能烹调出各种美味;只要统治者兴盛了它就出现,王国衰败了它就离去。这是多么古怪的器物。它是神灵的物体,敏锐地感应着政治格局的变化,并且上升为青铜时代的器物领袖。从而使鼎具有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但是由于历史的必然性,吉祥之物未必能使一个国家长久生存,夏代还是被商代所取代,九鼎也被商代所获得,根据史料的记载,九鼎后经过周,后来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齐、晋、秦、楚、宋都想得到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谁拥有它谁就可以称王,但是由于九鼎被几经周转以后不知下落何处,现代的考古学界也没有能过弄清楚到底时候存在过九鼎之物,这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关于“夏铸九鼎”的传说,大概是今天我们所能找到关于青铜器的最早纪录,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青铜器来看,他们的铸造工艺水平已经脱离原始的状态,说明中国在夏代以前就开始有了最初的青铜制造,但是青铜器真正得到王室的青睐是在二里头文化之后,既商代青铜器时代。

二、狞厉之美——商代青铜器

通过考古发现,许多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陶器纹都有向铜器纹过渡的明显特征,其总的趋势是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有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这种沉重神秘给人一种敬畏之感,这就是商代青铜器的特点,那么,为什么说商代青铜器的饕餮纹是一种狞厉之美呢?

狞厉:凶恶可怕

我们先看一下在人群等级的变化以及脑体分工带来的影响。

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尧舜禹的禅让制,到了夏代变成了传子不传贤的世袭制,从而使早期的宗法制度得以形成,原来的公社成员逐渐成为各级氏族贵族的变相奴隶,开始了不平等的身份。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奴隶主贵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西周,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西周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

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奴隶制的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同时在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以“礼”为旗号,以祖先祭祀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

在原始社会是我们讲过,巫术礼仪在原始社会中的作用,它是全民性的一种活动,但是到了奴隶社会,这种巫术礼仪变为部分统治者所垄断的社会统治的等级法规,原始社会的专职巫师变为统治者的宗教政治宰辅,他服务于当权者的利益,这些巫史所从事的一切占卜活动都要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基础,来决定可以或着不可以从事什么事情,这些巫史当之无愧的成为当时最早的一批思想家,因为他们是在统治阶级的意志下可以自由地想象并阐述一些关于人的问题(生老病死)只要是能为统治阶级的意志带来利益就行。其他的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只能从事下等的苦差事,在思想上得到的是巫师的灌输,从而使民众认为阶级的统治是上天的旨意,包括夏商周,他们在建立统治之时都是在“巫、史、尹”来编造、宣传本阶级的幻想和祯祥(吉祥),他们把这种幻想和祯祥以写实的图像表现在青铜器上。在此我们可以做一些对比:

陶器的纹样:纹样的制定规范和演变,还未脱离全体民众,它体现的是全民性的意志和观念。

青铜器纹样:纹样的制定者则应该是这些具有早期宗教性的能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的巫师。

有的人说青铜器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是奴隶,而且青铜器的纹样有些可以追溯到原始图案和陶器图案,为什么还要说青铜器的制造体现的是劳动者的意志呢,我们通过以后的介绍和讲解,大家会慢慢理解到:商代的青铜器毕竟主要是体现了早期宗法制度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

(一)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

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已不同于原始社会的抽象几何纹样,它是一种具体的形象,但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所见的真实形象,它类似于埃及“狮身人面像”,它们

是根据具体的动物形象想象出来的某种形象,(平面构成中的变异),这种形象是巫师根据统治者的意志想象而编造出来的形象,或者叫做“符号”,目的是以这种超人间的神秘动物形象,表达出这个初生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体的祯祥意义。

有的人可能要问,饕餮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

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是东海龙王的第九个儿子。

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

玉器上。《吕氏春秋·先识》篇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排列,通常的下唇。饕餮纹出现在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饕餮纹这种名称并不是古时就有的,而是金石学兴起时,由宋人起名的,最完美的饕餮纹面具高 21.0公分,现藏于美国西雅图图书馆。西周时代,其神秘色彩逐渐减退。

此外,还有人认为:兽面纹所指称的神兽的真正名称与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后人因其面相凶恶、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赐名为饕餮。饕餮原是《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近世学者已指出把兽面纹命名为吃人的饕餮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

因为面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恶名,此兽在中国文化与艺术演变中的踪迹几乎无从寻觅。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官方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特别是龙,在青铜器时代,多数也都拥有与饕餮纹相同的凶恶面孔。若论神秘、威武和地位,龙在青铜时代远逊于饕餮。然而,龙后来却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饕餮”这一青铜时代的至尊,踪影难寻了。

饕餮纹到底指称什么?

历来争论纷纭,迄今尚无定论。有说是牛、羊、虎、鹿、山魈……。在这诸说中,饕餮为虎说声音最响。许多从事原始文化与艺术研究的学者认为,饕餮纹是虎纹的夸张、变形。在古代,虎亦为很重要的通天神兽,巫师乘虎的造型在后世文物中多有出现。而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在“龙凤”崇拜之前,曾有过一个相当长的龙虎崇拜的阶段,龙虎斗图案造型在东周至西汉时代大为盛行,其中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龙虎相斗图最为精美,气势不凡。古人认为虎为阳兽,“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相斗表示阴阳交合。在汉代,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天文中东、西、南、北四官。至少,在中国历史早期,虎的地位不在龙之下。然而,古籍中对虎的神通的描绘显然难与饕餮在青铜器上的显赫地位相比。无论何种的猜想,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动物形象是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它们因为和原始的宗教巫术相结合,再加上青铜器本身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纹饰以及青铜器本身坚实的造型,共同缔造了狞厉而狰狞的美。

(1)双重性:

在当时又杀俘虏以行祭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掉或吃掉非本民族、本部落的敌人以祭本氏族的图腾或祖先,因此这种食人的饕餮形象倒恰好是时代的一种标准符号,一方面,它是恐怖的象征(对异族),另一方面,又是本民族的保护神,这种双重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2)崇高性

在当时,人似乎很没有地位,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了的动物变形形象,他威吓、吞食、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但当时的社会必须通过这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个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代表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的青铜器留了下来,在我们欣赏和感叹之余,我们会深深地体会到这种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具有审美的崇高性,它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艺术审美性的完美结合。

饕餮纹的定义:

一种想象中的怪兽,是商代青铜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纹样,是一种图案化的兽面,故又称为兽面纹。饕餮纹图案具有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饕餮

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尾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导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商代的饕餮纹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方面是特别有效的。饕餮纹凶猛,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二、商代青铜器的概况

(一)分期

前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4世纪,代表:郑州二里岗遗址和墓葬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代表:河南安阳殷墟和墓葬(二)青铜器的概念

铜与其它化学元素的合金成为青铜,用这种合金制作的器物叫做青铜器。

据考古学家的发现,青铜器主要是铜锡合金和铜铅合金,但以铜锡合金为最多。

1、技术

从技术而言,在青铜器出现之前应该有一个红铜时代,1973年,陕西临潼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一块铜片,距今5900年。后来在甘肃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不少红铜制品,其中包括:小刀、锥凿、指环等,但是由于红铜的熔点高而且硬度低,红铜工艺自然没有得到发展。直到后来,发现青铜不但熔点低而且硬度大,因此,红铜工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一种工艺的流行并得到发展和其实用性息息相关。

(1)工艺制作方法:冷煅——熔铸(浑铸——分铸

一件铜器的铸造需要经过以下的工艺流程:(浑铸)

1) 制模,即将要制作的青铜器先用泥塑出模子,有花纹的要刻出花纹;

2) 从泥模上翻制外范;

3) 将泥模刮去薄薄一层,使之成为范芯;

4) 范芯与泥模先阴干,然后用高温烘烤;

5) 将陶范与范芯组装起来,并予以固定;

6) 浇注铜液;

7) 拆去陶范与范芯;

8) 修整、打磨毛刺。这时一件金灿灿的铜器就铸造出来了。

在完成上述程序后即可获得一件铜器的称为浑铸法。但有些铜器造型奇特,如四羊尊的肩部有四只形象生动的羊头,用浑铸法不能铸成。于是工匠们用分铸法,先铸出附件 ( 羊头 ) ,再在铸造器身时,将它们铸接在一起;也有的是先铸器身,再将附件与器身铸接在一起。这种分铸技术在商代已被工匠们熟练地掌握,所以铸造出许多精美、奇特的铜器。泥范分铸方法的应用,开创了与古代西方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范铸技术,这是三千年前中国工匠的杰出创造。

(2)合金比例及其用途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剂)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剂)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剂)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剂)

金锡各半,谓之鉴燧之齐(铜镜)

2、种类

此时期的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也大大丰富了,一般都是以前所未有过的。

食器、水器、兵器、酒器、乐器、礼器以及日用杂器。

(1)烹饪器:鼎、鬲(li)、甗(yan)

鼎:煮肉食的器物。圆体,三足,双耳,也有方体四足的方鼎。铜鼎由陶鼎演变而来。三足便于架火煮食,双耳用于提取。(鼎的等级象征,“明尊卑,别上下”是礼器的中心。天子九鼎[一言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形体大、分量重的器物往往是鼎,司母戊鼎则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1939年,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村民吴希增在发现甲骨文的地方发现了司母戊鼎。(吴培文,地的主人)

“司母戊”的“司”意为祭祀,“母”意为母亲,“戊”是人名,司母戊鼎意为纪念母亲。那么这口鼎是谁造的呢?科学家分析认为,这口鼎和“司母辛鼎”的年代相近,并根据此圈定了鼎的主人,他就是商代中兴帝王武丁的儿子——商王“祖庚”或“祖甲”。

武丁是商代一位很有作为的君王,他的王后就是鼎鼎有名的妇好。据甲骨文

推测,他还有一个王后,庙号是“戊”。她就是这鼎哀思的人。

此鼎出土的时期正是日本侵华时期,此鼎引起了多方的注意,首先是村民的围观和议论,吴希增对此很是不踏实,于是就把鼎连夜移到自家的垃圾坑中隐藏,这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消息传播得更快。

几天后一个黄昏,村里来了一位神秘的古董商人,出价20万大洋,相当于今天2000多万元人民币,但是要求吴培文在几天内把鼎肢解为四五十块,以方便带走。但是他们用了多种方法也没有把鼎肢解。

这口鼎也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没过几天,日军的黑田荣次前来看鼎,引得吴培文等人连夜商量如何保住大鼎。他们尝试分解大鼎,但是没有成功,最后只是在砸掉一只耳朵。吴培文等人见没有办法,只好在西屋的马棚挖了个大坑,把鼎埋好,躲过了日本人的搜查。吴培文怕日本人不肯罢休,于是把鼎重新埋在一个很隐蔽的地方,然后远走他乡。

此鼎于1946年6月重新被发掘出来。蒋介石兵败的时候,许多文物都带到了台湾,但是由于此鼎的体积太大,故未能带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鬲:煮粥的器物,其典型特征是袋形足,足的上端较丰满且为空心,这是为了扩大器体接触火的面积,提高实用效能。器型的演变由纵深式向横宽式发展。这种器物主要出现在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

甗: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甑(zeng),用来盛食物;下部像鬲,用来煮水,如现在的蒸锅。

(2)食器:以簋(gui)为最多。等于现在的碗,商代早期已经出现,到商晚期数量明显增多,西周是簋的黄金时代。(西周在祭祀时往往用少于鼎的偶数的簋和奇数的鼎配合使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鼎簋组合称为西周礼器的中心)

(3)酒器:爵、斝(jia)、角、觚(gu)、觯(zhi)、壶、卣(you)、罍(lei)、觥(gong)、盉(he)、尊、彝等多种。(商代是青铜酒器的全盛时代,入西周之后酒器的数量减少,地位下降。)

爵:饮酒和温酒的器皿。圆腹,口部前有流,后有尾,左侧有一鋬(pan),便于提取;口缘有两柱,便于取用;腹下有三足,用来温酒。

爵的造型演变:早期为圈足,并有透孔,使在温酒的时候能够透出火焰,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