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共享)

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共享)
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共享)

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一、公司简介

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同仁堂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八。

二、同仁堂2006年—2008年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及评价

(一)根据同仁堂连续三年的资料,进行历史比较分析,该企业各指标详见附表一。

1. 总资产周转率: 2008年比2007年略有上升,表明企业总资产运用效率的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减弱。

2. 流动资产周转率:2007年最高,但2008年比前两年略下降,表明企业流动资产运用效率依旧没有改善,企业运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3. 固定资产周转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营成果。

4. 应收账款周转率:2006年最高,2008年较2007年小幅度上升。应收账款的收回加快,减少企业的营运资金在应收账款上,从而推进正常的资金周转。

5.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008年比2007年略有下降,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007年最高,这两项表明:企业存货周转得变慢,会导致企业经营不畅企业的销售能力减弱,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大。

总的来说,北京同仁堂的资产运用状况发展趋势还可以,20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国内外发生诸多重大事件,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企业都受到涉及,经济相对困难,但2008年又是国内医药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同仁堂在2008年通过加强对供销商的管控力度、保证销售政策的实行、巩固销售渠道,销售有了明显成效。该公司总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其他资产周转率的下降,可以看出虽然该企事业各方面的资产,大部分有所增加,但该公司的管理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根据同仁堂2008年资料,与云南白药、上海医药、康美药业进行比较分析,各企业指标详见附表二。

1、总资产周转率:同仁堂在五家药品企业之中属中等水平,距离行业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资产运用效率仍有待提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一般,可能会影响其盈利能力。企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加大管财力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进行处理,以提高总资产的周转率。

2、流动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长期资产、其他资产的周转率较高,固定资产的占用相对同行业占用较少,从而导致流动资产周转率相对较低。

3、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未能充分利用,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不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较差。不过由于企业之间机器设备与厂房等主要固定资产在种类、数量、形成时间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较难找到外部可借鉴的标准企业和标准比率,所以此指标的同行业比较分析相对参考价值不大;

4、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且同时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说明同仁堂未能很好地注重信用政策的调整,应收账款的占用相对于销售收入而言太高了,应进一步分析企业采用的信用政策和应收账款的账岭,同时加强应收款项的整合、加速对应收的款项的回收、合理计提应收账款的折旧,以便于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

5、存货的周转率远远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说明存货相对于销售量而言显得过多,企业的变现能力以及资金使用的效率大大受到了影响。

通过与同行业指标对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同仁堂还存在较大的努力空间,虽然在2008年公司调整策略、优化资产结构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差距仍然较大还应继续努力,加强资产结构的合理化,提高资产运用效率,增强管理资产力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