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导学案

愚公移山导学案
愚公移山导学案

《愚公移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能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

3、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和写作特色。

4、感受愚公的形象及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朗读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

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运用好双色笔,在课本上画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写在导学案的疑问处。

资料链接:

1、作者及其作品简介: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一书记载的神话寓言资料十分丰富,一些在中国相当著名的神话,皆出现于《汤问篇》。有的作品上古时已经出现,在《列子》书中稍作调整,如《夸父逐日》;有的则早已流传民间,但在《列子》书中首先记载下来,《愚公移山》就是典型的例子。书中表现的思想是魏晋时代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有些还反映了佛教思想,但本文却对后人有一定的启发教育作用。

2、文体知识: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重点字词,注音或解释,积累到下面空白处。(至少十处)

2、挑选你认为最重要的五个句子,并准确翻译。

我的疑难:

合作探究:

1、愚公移山面临哪些困难?

2、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可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

3、故事结尾,两座山还是靠神仙相助才移走的,有人认为,愚公到底还是无能的人。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提示: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4、本文用到了什么写作手法?

5、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拓展提升:

1、.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2、在你所熟悉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

3、“愚公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持之以恒,永不言败,忠贞坚定的人格操守,请举古今中外或文学作品中具有如此人格魅力的一个人物,列出姓名及事例并说说带给你的启示。

姓名:

事例:

启示:

拓展阅读: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hu ā)然向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gū孤)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chù处)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进刀时发出騞(读‘huo’)地

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文惠君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见一样)。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来。”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你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寓意: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做事就能得心应手。

校人烹鱼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

罔以非其道。(《孟子·万章上》)

翻译:从前有人向郑国子产赠送活鱼,子产命校人养在池中,校人把鱼做熟了,回来说:“刚开始那些鱼看起来很疲累的样子,少过一会就懒洋洋的了,很自如地就死去了。”子产说:“算是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啊!”校人出来就说:“谁说子产智慧?我既然已经做熟了吃掉,他还说:“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所以对君子可以用恰当有道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却很难用不道的方法来迷惑他。

寓意:善良的人很容易被一些小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

表水涉澭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翻译: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树立标记。澭水突然涨水,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在夜晚徒步过河,淹死的人有一千多,军中惊骇的声音如同都邑里的房屋崩塌一样。以前他们先在澭水里树立标记的时候,(标记)可以引导涉水,现在水已变化涨了很多,楚国人还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寓意:事物(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要根据变化调整做事的方法。

《愚公移山》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案设计 北京第八十中学宁鸿彬教学目的:一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二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三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教学设想;从第五册开始,文言文集中编排单元。这给学习文言文带来了方便,也提出了问题。方便的是,集中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以新带旧,学起来比较容易些;问题是,前面四册教材的文言文数量较少,而且与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个单元里,可以说,学生对文言文还比较生疏,这又给集中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前面的准备不足。因此,五六册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有一个总体设计,由浅入深,遵循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按照教材的规定,从诵读训练开始,在“读”上下功夫。然后,再逐渐的深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去。读文言文,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停顿,主要指句中的停顿。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不该连在一起读,就决定了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读好句中的停顿,句子的意思也就大致明白了。熟读能够成诵。背诵文言文的篇或段,也是五六册教学的重点。所以,加强读的训练,有益于背诵。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按照教材规定,能够领会文句的大体意思,懂得文章的主旨就行了。因此,教学中,不一定要直译课文,大体意思知道了,就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文章的主旨。课文中遇到的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意

义不同的词,一词多义的词,以至通假字、虚词等,选择重点的,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意义或用法。所谓重点,一般来说,限于课后练习所列的词语。本课教学目的,依照以上的认识而制定。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乃至作业,都从教学目的出发,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一读准下列字音:仞惩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荷叩箕畚龀匮亡(亡以应)厝朔二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三借助教材上的注释。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二互读课文。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三订正读音。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万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不能遂荷担者叩石箕畚始龀穷匮亡以应一厝朔东四再读课文。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说明]至此,学生已经读了三遍课文,听读了一遍;加上正音(并有释词),可以说,教师借助“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基本上实现了熟读课文的目的。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

《愚公移山》教学导学案(部编版)

课题:愚公移山 小组:姓名:评价: 【预习案】 【预习目标】 1.熟记“之”“惩”等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能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2.会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 3.树立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知识链接】 1.文学常识: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如《黄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2.出自列子的成语故事: (1)愚公移山(2)高山流水(3)杞人忧天(4)歧路亡羊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请你多读几遍,并在空白处写一写。 惩山北之塞(sè)荷(hè)担(dān)垦(kěn)壤(rǎng)穷匮(kuì)箕(jī)畚(b ěn)孀(shuāng)妻 2.请你至少花五分钟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音字音和节奏。 3.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全文意思,重点解释清楚加点的字词和划线的句子。(注意运用好双色笔) 太行,王屋二山,方 .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 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 ..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详案

23《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巩固文言文重要的实词 2、把握愚公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1、巩固文言文重要的实词2、把握愚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刚才大家听的就是一首名为愚公移山的歌曲,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为什么能从古传唱至今.,这个故事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二、回顾课文,巩固文言文重要实词,明确文言文学习中翻译的重点。 (作为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扫清的是文言障碍,我们得咬文嚼字,将内容解读清楚,当然这个任务我们昨天就已经做了,但是在我们正式进入文章主题之前,我还要考察考察大家文言解读环节是否完成任务.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现场做个小检测.看谁又快又准先完成任务,) 对答案,纠正错误.) (谁能说说,老师所出的这几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是什么词)明确翻译当中要注意什么?(特殊词,单字组词,句子补充完整,注意句式变化,语气词不可忽略) 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见大屏幕) 思读课文,理解寓意,把握愚公人物形象。 设计: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到底是愚还是智? 正方:愚公实愚至极 反方:愚公大智若愚 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愚公大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反语) 六、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对比及衬托的写作特色。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七、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初三语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思路

初三语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思路 初三语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思路 以钱梦龙创造的字词教学方式解决了《愚公移山》一文的字词; 讨论:以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愚不愚? 学生对愚公的行为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智叟才是明智的;有人认为愚公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做法是愚蠢的;更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人的落后正是信奉了愚公移山的愚蠢精神 因势利导,让学生下一节课以辩论的形式讨论愚公究竟愚不愚这个问题,到时大家根据所持观点将位置分成相对而坐的两个阵营,进行正反方大辩论。 课堂上正方(愚公不愚)与反方(愚公实愚)的第一回合交锋的摘要: 正方:(先以课本语句为所,从愚公移山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论述了愚公不愚的观点)。 反方:愚公之愚,在于有勇无谋,不识变通。他一碰到二山问题,考虑还不周,就决心要把二山移走。愚公他虽有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他缺少了灵活性,不思变通。倘若他当初选择的是搬家而不是移山,那他只需把家搬迁,易地而居,二山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又何劳子子孙孙都为愚公的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糟蹋了他们的一生。愚公!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三岁小孩;子孙之难,无穷匮也。反方:从古至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愚公一样,做事不考虑

长远利益,他们都不曾考虑对不对、值不值。就像有一些人一样,决心要把森林问题铲除。于是,世世代代都在坚持不懈地砍树伐林,终于,得到了上天的怜悯,上天赐予了我们特大洪灾。试想,如果这些樵夫没有砍那么多的树,就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洪灾可就没有那么严重了。这都是前人的愚,给我们带来的.难。反方:拿破仑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的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惟有那些愚蠢而勤快的人不可用。因为愚蠢通常会使他们走错方向,而方向错了,他们的勤快岂不是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反方:如今,在这个适者生存的时代,那些愚公式的人都会因无助于或少助于社会而被淘汰。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考虑移山好还是搬家好。这才是智者,更是适者。正方: 如我所预料,反方由于找到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一篇获奖作文,一下子就占据了场上主动,而把老老实实依据课文,认为课文讲得不错的正方同学打了个措手不及。辩论出现了一边倒的倾向,似乎大家已经完成了这场辩论。 分发下事先准备的一道文言加标点练习(前一段是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后一段是我预测论辩赛的情况而作,为方便阅读,下面都已加上了标点):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

23《愚公移山》导学案附答案

时间: 年 月 日 总课时序号: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新授课 1、 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 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 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2、 文体链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育或 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1.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 代意义。 4.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精讲释疑 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句子的朗读节奏,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 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 【交流点拨】第一幅: 二山雄立图(第一段);第二幅:战前动员图(第二段);第三幅:毕力平 险图(第二 段);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三段);第五幅:神灵移山图(第四段)。 3. 移山非移物,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① 山高大无比:“方七百里,高万仞”; ② 路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 移山的人又老又少:“年且九十”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始龀,跳往助之”; ④ 工具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困难重重。 4. 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交流点拨】 得到了家人和邻里的赞同,从“杂然相许”中可以看出。 5?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 智叟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交流点拨】智叟的观点是“甚矣,汝之不惠”;他的根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2) 愚公的观点是什么?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科目:九年级语文(下)学案 课题:23、《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 2.顺畅翻译课文,并理解课文寓意。 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合作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通过探讨交流,把握愚公人物形象,体会对比、反衬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 1.文言常用词语的积累。 2.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 教学方法:诵读、归纳、自主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愚公移山》导入。(出示歌词) 一首荡气回肠、豪情满怀的歌曲带我们走进今天学习的课文——《愚公移山》 二.出示目标 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1. 顺畅翻译课文,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熟悉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学习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4. 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三.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字音。 万仞惩山北之塞箕畚荷担者始龀穷匮厝 2.请简要介绍《列子》(生答,师补充并出示,生读)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九方皋相马”等,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四.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1.学生齐读课文。正音。 2.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疏通文意。有疑问可询问老师。 3.检查自学成果。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2)解释加点词词义 河阳之北(黄河、山南水北为阳)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惩山北之塞(苦于为……所苦)毕力平险(用尽) 荷担者三夫(挑)汝心之固(心思思想)

《愚公移山》教学详案

《愚公移山》教学详案 第二课时 一、作业检查 1.翻译下列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 (3)投诸渤海之尾。 把它扔到渤海边上。 (4)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2.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位置有什么作用? 为下面写“移山”做铺垫。 3.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愚公移山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方法是“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的赞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得到了家人的赞同,从“杂然相许”中可以看出来。 二、合作探究 (一)精读品味。 1.阅读第二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其妻献疑”是不是说明他的妻子不愿移山? 文中“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一句语气委婉,充满关切、担心之情。这里提出移山的困难,目的不是阻止愚公移山,而是提醒愚公及家人正视移山的困难,并且设法克服困难,从侧面反映出愚公意志的坚定。 (2)写孀妻弱子参与移山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细节描写,有两个作用:一是表明愚公此举得人心,移山劳作之艰辛,愚公一行之坚毅;二是将孀妻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对比,寄托作者褒贬之意。2.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智叟的观点是什么?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智叟的观点是“甚矣,汝之不惠”;他的根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愚公的观点是什么?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愚公的观点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他的根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智叟立足现在,愚公放眼未来;智叟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4)智叟的疑问和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 智叟和愚公妻子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妻子是关心,讲真话,提问题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语气较轻,“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片段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片段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合作探究,从对话中分析智叟和愚公对移山的态度,把握两者形象 2.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3.教学时间:十分钟 4.教学过程: 同学们,愚公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而要移山,但移山是件说做就能做的、并且容易做到的事吗?(生:不是)对的,移山不易,甚至可以说这是件难事,那有人对此表示质疑或者反对的吗?(生:智叟)对的,智叟!接下来就请同学带着感情读一下课文第三段关于智叟的描写,小组讨论,尝试着分析一下智叟形象和对移山的态度。 预设学生成果: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与前面愚公妻子的“献疑”所体现出来的恭敬形成对比,“笑而止”有种嘲笑、不礼貌的讥讽义,态度上非常傲慢、鄙夷 B.“甚矣,汝之不惠!”——(教师引导:这里用了什么特殊的句式?生思考后明确:用了主谓倒装的句式)主谓倒装是指为了强调谓语,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课文中的这句倒装句也是为了强调谓语“甚矣”,“甚”表示严重、强调“不惠”的程度之深,而且这里智叟用了“汝”,不像愚公妻子的“君”的尊敬(教师引导:智叟为什么要用这么严重夸张的语气来指责愚公,他有什么依据吗?)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智叟直接指出了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残年余力”是在说愚公人老,但是用了“残”和“余”这两个形容词,就更像是在嘲笑愚公的年老力衰,不尊重之感立刻体现出来。“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曾不能”是固定句式“连......都不能......”,用一种轻蔑的、瞧不起的语气怀疑愚公的力量,“其”加强了反问语气,讽刺其不自量力。 教师小结:智叟是看到了移山之难,但却因此用极其不礼貌、不尊重的语气嘲笑了愚公,即使他反对移山也不能做人身攻击,因此他是个傲慢的、无礼的人;而且他面对困难时没有解决困难的勇气,是个畏难而止的人 请同学尝试模仿智叟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面对智叟的嘲讽,愚公进行了反驳,他是怎么反驳这傲慢无礼的智叟的? 预设学生成果: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既然智叟不客气地说自己“不惠”,那愚公也不客气地反驳了,指出智叟思想顽固,并且是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他还用“孀妻弱子”来进行对比(教师引导:愚公认为智叟怎么就比不上孀妻弱子了呢?愚公有说出什么依据来吗?)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指责智叟思想顽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发展的眼光,他连山不会变,但人却是改变的、可以付出努力的道理都不懂。(教师引导:所以智叟除了是傲慢无礼、畏难而止的,还是个什么样的人?生讨论后明确:目光短浅、顽固迂

《愚公移山》优质课教学导案

《愚公移山》优质课教案

————————————————————————————————作者:————————————————————————————————日期:

芙蓉镇中学语文组电子教案课题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乐学) 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 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会学) 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 情感目标(学会)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课时 2 授课时间11.13 授课(备课)人林华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和“灵魂”两部分,“身体” 就是寓言故事,“灵魂”则是它的寓意。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则寓言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物的形象和这则寓言的“灵魂”。 检查复习: 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好文言文主要靠积累,知识积累的好方法是 自我整理,请说一说你整理了什么知识点。 二、简析课文 1、我们接下来齐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a、解决以下问题 1、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 2、愚公当时的状况如何? 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目标如何? 4、移山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b、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移山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板书:难 方七百里,高万仞 移山———难——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 时间漫长 行程远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 精神风貌。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些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三、分析人物 学法指导:表现人物思想情态的基本方法是对话,它不仅能在情节发展中起推 动作用,而且不同的问话表达了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态。 1、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平险”的对话。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 土石?”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从同学们的偶像入 手提问,引出毛泽 东曾经倡导学习 “愚公精神”,从而 引出题目:愚公移 山(生齐读)。 二、阅读探究:读 故事 三、用自己的语言 复述故事。 四、你读出了一个 怎样的愚公?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2愚公移山》优质课导学案_0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了解大意。 2、认识愚公形象,了解故事寓意,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培养心志坚毅的精神和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信心和毅力。 难点:对愚公的评价,对愚公精神的认识。 课前准备: 1.学生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列子》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 2.教师查阅、准备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包括课文录音、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歌曲《愚公移山》等。 教学方法: 以讨论为主,加强朗读。 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这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说了中国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后代人对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列子》的课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二、了解作者、作品。 学生根据预习时查到的资料,简单介绍作家、作品,然后由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列御寇所著。原作早已不见,今本《列子》八篇,从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看来,可能是晋人的作品。它的内容多是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等,其中有许多故事直到今天还脍炙人口,由这些故事还形成了不少成语,如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歧路亡羊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的语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注到课本上。 (二)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四、理解课文,揣摩词句。 (一)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 补充注释的字词: 1.面山而居面:面对。 2.损魁父之丘损:减少、削减。 3.叩石垦壤垦:挖。 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简直。 5.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竟然。 6.而山不加增加:增加。 (二)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推举一人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小组译得最好。其余同学对照课文,评价翻译的准确性,并指出不够准确的地方,纠正自己译得不准确的地方。

最新《愚公移山》教学案例-word文档

《愚公移山》教学案例【推荐】 一、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在这篇寓言课文中,作者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愚公的伟大精神,无疑是对学生树立人生信念,将起到熏陶、感染和鞭策作用。 2、学生分析: 学生进入初三阶段,两级分化的现象更加明显。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无疑与学生智力差异有关,但更与他们后天形成的学习品质和学习精神有关。本文对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无疑起到了较好的榜样的作用。 3、教学目标: (1)体会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概括愚公移山的精神,概括故事的寓意: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 (3)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4、教学思路: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

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因此,本文设计时,我重点设法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体验,引导学生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底层” ,去感悟文本的文化,激活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得到精神的享受。 5.教学手段: (1)指导点拨,本文中,学生要想感知愚公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抓住人物的对话,通过对愚公和其妻子、愚公与智叟之间的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2)比较阅读,通过与其他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比较,体会愚公移山所蕴含的寓意。 (3)思辨法,寓言的神话结尾是否会削弱愚公的形象,这样的愚公精神在现代是否还有意义?通过问题的辩证式思考,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同时,感悟传统文化,并体会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意义。 二、教学步骤 (一)教学铺垫 师:学习好文言文主要靠积累,知识积累的好方法是自我整理,请说一说你整理了什么知识点。 (学生自主上台,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知识整理:文学常识、重点字词解释、特殊句式、通假字、一次多义、古今异义)

《愚公移山》学案

23 愚公移山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课前预习】 一、积累有关《列子》的作者、作品。 二、大声朗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 读准下列划横线字的音: 太行()万仞()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曾()魁父()荷担者() 箕畚()孀妻()始龀()智叟() 穷匮()亡以应()厝()雍南()无陇断()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思考:读愚公和智叟的话语气相同吗? 四、熟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逐字逐句直译全文,并适时圈点勾画出重点的字词,有疑问的地方用“?”作出标记。 五、用“归类积累法”总结重点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整理在下面的空白处。

【课内探究】 一、译读 1、大声朗读课文,再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小组内交流。 要求: (1)各小组推选一人翻译课文,其余同学对照课文,指出不够准确的地方,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词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2)快速完成下列(1)—(4),小组内纠错,发现疑问,班内解决。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 一厝朔东无陇断焉 (2)给画线的重点词语解释 1、面山而居 2、阳 3、阴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5、如太行、王屋何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8、汝心之固 9、虽我之死10、何苦而不平 11、投诸渤海之尾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年且九十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且焉置土石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河曲智叟亡以应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版

18 愚公移山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掌握难词难句,整体把握文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把握愚公的人物形象,学习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学会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目标2和3。 指导法、朗读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 多媒体、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听着这激情澎湃的歌曲,不禁让人心旌摇曳。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走进远古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列子》一书深刻反映了夏末周初交替与春秋战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2.生难字词 (1)字音 万仞.(rèn)迂.(yū)魁.父(kuí)荷.担者(hè) 箕畚.(běn) 孀.妻(shuānɡ) 始龀.(chèn) 智叟.(sǒu) 穷匮.(kuì) 亡.以应(wú) 厝.(cuò) 陇.(lǒnɡ) (2)字义 【.面山而居】面对。【.损魁父之丘】减少、削减。 【叩石垦.壤】挖。【.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连……都。 【.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然。【而山不加.增】增加。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听录音,正音,标出朗读节奏。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注意语气,读出感情。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1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2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3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4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 1.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要求:语言流畅,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交流展示:愚公因为太行、王屋二山阻挡了出门的路,率儿女子孙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智叟嘲笑他,他不为所动,继续挖山。最终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而将山挪走。 2.课文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交流展示: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铺垫。 3.移山的人物有哪些?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展示: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一共五人,并且老、少都有。作者这样介绍,表明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在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4.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眼光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交流展示:智叟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高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眼光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5.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交流展示:示例:我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愚公之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目的明确;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移,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6.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交流展示:示例:我不同意。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并不是说愚公无能。 7.故事有什么寓意? 交流展示: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家人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交流展示: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如何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叟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家人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的。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愚公移山》导学案及答案

《愚公移山》师生共用导学案 备课:徐春红课型:阅读课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知识链接】 1.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2.文体链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仞.( ) 惩.( ) 塞.( ) 迂.( ) 荷.( ) 箕畚 ..( )()孀.( )妻 2.借助注释,直译课文,并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方七百里方:惩山北之塞惩: 迂:毕力平险毕:全。 杂然相许许:损: 始龀:寒暑易节易: 彻:何苦不平苦: (2)通假字 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厝朔东。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无陇断焉。 (3)一词多义 且: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焉: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之:出入之迂也: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汝之不惠: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跳往助之:人称代词,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其:其妻献疑曰: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茄子河小学孔欣欣 教学内容: 《愚公移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持之以恒”,《愚公移山》是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受到坚持不懈,不畏困难的精神。体会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愚公与妻子、智叟的对话。 2.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霄”“渤”“箩”等7个生字,理解“直插云霄”“痴心妄想”等词语的意思。 3.能概括课文大意,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愚公移山》。板题(指导“移”字)“愚”什么意思?“公”什么意思?“愚公”又是什么意思?“愚公”真的愚蠢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打到103页,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每组的3号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共同纠正字音。边读边理解“直插云霄”“痴心妄想”等词语。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指导用关联词语把课文内容概括完整: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最终()。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面对愚公移山这件事,其他人的看法是怎样的?拿出笔在课 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品读句子:“算了吧,老头子,就这一家子人,哪能搬得动两座大山呢?再说,即使搬吧,那么多石头、土块又往哪里放呢?” “愚公啊,你还是歇歇吧!山那么高,像你这样风烛残年的人,哪能搬得了两座大山呢?” 3.这两人的话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提出了困难:人少、土石无处放、山高、年老) 可以调换吗?(不可以,妻子的出发点是关心,智叟是嘲笑) 4. 你觉得妻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愚公妻子的话什么语气读?(心平气和)指名读妻子的话 5.品读句子:“愚公啊……”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二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三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设想; 从第五册开始,文言文集中编排单元。这给学习文言文带来了方便,也提出了问题。方便的是,集中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学生 文言语感,以新带旧,学起来比较容易些;问题是,前面四册教材 的文言文数量较少,而且与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个单元里,可以说,学生对文言文还比较生疏,这又给集中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前面的准备不足。 因此,五六册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有一个总体设计,由浅入深,遵循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按照教材的规定,从诵读训练开始,在“读”上下功夫。然后,再逐渐的深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去。 读文言文,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停顿,主要指句中的停顿。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不该连在一起读,就决 定了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读好句中的停顿,句子的意思也就大致 明白了。 熟读能够成诵。背诵文言文的篇或段,也是五六册教学的重点。所以,加强读的训练,有益于背诵。 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按照教材规定,能够领会文句的大体意思,懂得文章的主旨就行了。因此,教学中,不一定要直译课文,大体

意思知道了,就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文章的主旨。 课文中遇到的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意义不同的'词,一词多义的词,以至通假字、虚词等,选择重点的,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意义或用法。所谓重点,一般来说,限于课后练习所列的词语。 本课教学目的,依照以上的认识而制定。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乃至作业,都从教学目的出发,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读准下列字音: 仞惩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荷叩箕畚龀匮亡(亡以应)厝朔 二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借助教材上的注释。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愚公移山》案例分析报告

钱梦龙《愚公移山》案例分析评价报告 一、案例说明 一九八一年,国内知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参加了“西湖笔会”,在杭州学军中学初一(3)班讲授了《愚公移山》一课(原载《语文战线》1981年第8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案例分析 本文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分析框架来分析钱梦龙先生执教的《愚公移山》一课。首先从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两个层面来分析案例的整体架构,其次从教学方法、教学细节、师生互动、教学语言层面来关注整个课堂的活动,最后再从宏观上对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做概括。 (一)宏观 1.设计思路 钱老师把《愚公移山》的教学分为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提出并讨论自读中的问题。第二课时是列出人物表,初步了解课文中的人物;比较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第三课时是从课文中找出根据证明愚公到底“笨不笨”,并当堂完成一道文言文断句的练习。 2.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 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2)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 目标(1)有三个子目标,实词和虚词属于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目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属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词义、书写词语、运用词语属于语文技能的学习。句式也属于语文技能目标。目标(2)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这则寓言故事启发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者给我们提供怎样的精神。目标(1)是目标(2)的基础和前提,目标(2)是目标(1)的深化和提升。

(二)微观 1.教学方法 (1)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曲问引导 钱老师善于“曲问”,言在此而意在彼,钱老师不会直接问“且”“孀妻”等文言字词是什么意思,那样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并且感到学习枯燥,钱老师往往会拐一个弯来问,通过充满智慧的引导,让学生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得知文言字词的意思,感受文言文学习的乐趣。以下分别举例进行说明。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 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钱老师要了解学生是否了解了“且”字的含义,他不是直接问“且”是什么意思,而是问“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学生有的说九十,有的说不到九十。“到底是九十,还是就是不到”,老师不急于把答案抛给学生,而是一步步引导,学生顿悟“不到九十”。“不到?从哪里知道?”在钱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最终落到了“且”字,学生回答“年且九十,有个‘且’,‘且’意为‘将近’”。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 师:怎么知道? 生:(齐生)“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