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态度

第三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态度
第三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态度

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态度

3.1平均数(1)

九年级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日期:_______ 编写人:徐刚审核人:张涵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记住算术平均数、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会运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说出“权”的意义。

二、学习内容:

(一)导学预习:

1、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

一、自主检测小练习

二、求1,2,3,4,5的平均数。

三、在数据2,2,4,7,4,8,10,8,4,10,3,2,2,2,10,2中,数据2的权是,3的权

是,4的权是,7的权是,的权是2,10的权是,则这个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

(三)课堂活动:

活动1、预习反馈

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并展示交流结果:

(1)A郊县共有耕地面积公顷;B郊县共有耕地面积公顷;

C郊县共有耕地面积为公顷;

(2)A、B、C三个郊县共有耕地面积公顷;共有万人口;

(3)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01公顷)

小组讨论:(1)教材中思考能够表达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吗?为什么?

(2)正确的求解过程中,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义?

由此可知:上面的平均数称为三个数0.15,0.21,0.18的,三个郊县的人数15,7,10分别为三个郊县数据的。

活动2、展示提升:

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

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3:3:2:2的比确定,计算

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解:(1)甲的平均成绩为

2

2

3

3

2 75

2

78

3

83

3

85

+

+

+

?+

?

+

?

+

?

= (分)乙的平均成绩为= (分)

所以的平均成绩高,所以从成绩上看,应该录取。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50%、30%、10%、10%的比例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请同学们组内求解并展示结果)

解:(2)甲的平均成绩为:

10%

10%

30%

50%10%

75

10%

78

30%

83

50%

85

+

+

+?

+

?

+

?

+

?= (分)

乙的平均成绩为:= (分)

所以的平均成绩高,所以从成绩上看,应该录取。

注:本题中的权是,。

给力提示:由例1可知,“权”的出现形式不同,可以整数或比例式或百分比或其他形式,同学们应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权”出现的形式,感受“权”对于平均数的影响,进一步体会“权”的意义和作用。

(四)学习小结:

1、算术平均数的概念:

2、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3、数据中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权”的出现形式有、、或其他形式。

(五)达标检测:

第15章如果一组数据5,-2,0,6,4,x的平均数是3,那么x等于。

2

一、若按三项平均值取第一名,则_________是第一名。

二、若三项测试得分按3:6:1的比例确定个人的测试成绩,此时第一名是?

(六)学习反思:

写下你的收获,交流你的经验,分享你的成果,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3.1 平均数(2)

九年级_________班级 姓名:_________日期:_______ 编写人:徐刚 审核人:张涵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频数分布表利用组中值的方法计算加权平均数。

2、会利用计算器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 1.学习内容: 1.导学预习:

算数平均数: 。 2.小组讨论: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3.展示提升: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分析:你知道上面是组中值吗?课本128页探究中

有,你快看看吧!

(1)在数据分组后,一个小组的组中值是指:这个小组

两端点数的 数。

(2)各组的实际数据可以用组中值来代替,各组数据的

频数可以看作这组数据的 。 解:

(1). 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21

( )=

3.x

= =

答:

2、某班40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数0<t ≤10

4.质疑拓展:

四、教材练习第1,2题。

五、八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八年级二班有学生45人。期末数学测试中,一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1.5分,二班学生的平均分是83.4分,这两个班的平均分是多少?

5.学习小结:

算术平均数:一般的:在求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里1f +2f +…k x =n )那么着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是x = 。

x 也叫这k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1f , 2f …k f 。分别叫 的权。

6.达标检测:

1、下表是截至到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7.学习反思:

写下你的收获,交流你的经验,分享你的成果,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38≤X <40

3.2 中位数与众数(1)

九年级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日期:_______ 编写人:徐刚审核人:张涵

一、学习目标

1、能记住中位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2、能应用中位数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初步感受中位数的特点及其与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习内容:

(一)导学预习:

平均数:。

给力小贴士:

1、若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求解中位数应先将所有数据。

(二)小组讨论:

1、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2、一组数据2

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三)展示提升:

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顺序是:55,57,61,62,98,处在最中间的数是。如果是6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顺序是:55,57,61,62,75,98,处在最中间的数有和,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

归纳: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称为这组数据的数。

2、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售,生产的件数是:

15,17,14,10,15,19,17,16,14,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

解:将10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

最中间两个数据都是,它们的平均数是,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件).答:这一天10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是件。

3、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单位:分)如下: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分,他的成绩如何?

(四)质疑拓展:

1、一组数据5,7,7,x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____。

2、在一次测试中,全班平均成绩是78分,小妹考了83分,她说自己的成绩在班里是中上水平,

你认为小妹的说法合适吗?下面是小妹她们班所有学生的成绩:

20,35,35,40,40,52,63,65,74,79,80,83,84,84,85,85,85,85,85,85,86,87,87,87,87,87,87,87,87,87,87,87,87,87,88,88,90,91,92,93,95.

由数列可知,小妹的成绩在全班是中上水平吗?多少分才是中上水平?

(五)学习小结:

求中位数的步骤:

(1)将数据由小到(或由大到)排列;

(2)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值作为中位数。

给力小贴士:中位数只能有一个

(六)达标检测:

1、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2、跳远比赛中,所有15位参赛者的成绩互不相同,在已知自己成绩的情况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只需要知道所有参赛者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加权平均数

(七)学习反思:写下你的收获,交流你的经验,分享你的成果,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3.2中位数和众数(2)

九年级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日期:_______ 编写人:徐刚审核人:张涵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能说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内容:

(一)导学预习: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二)小组讨论:

1、

(三)展示提升:

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1)、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解:(1)中位数是,众数是。(2)答:

理由:因为15人中有人的销售额达不到件(虽是原始数据的平均数,却不能反映营销人员的一般水平),销售额定为件合适,因为它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部分人能达到的额定。

归纳: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主要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

给力提示: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

值的影响较大.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

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四)质疑拓展:

1、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即确定一个月销售目标,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惩。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商场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数据如下:

17 18 16 13 24 15 28 26 18 19 22 17 16 19 32 30 16 14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19 (1)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额是多少?平均的月销售额是多少?

(2)如果想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3)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位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五)学习小结: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主要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另外要注意:

(1)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但它受.影响大。

(2)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___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

(3)中位数是一组数据___________上的代表值,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注意: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单位.)

(六)达标检测:

1

(1)、求该公司职员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

(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

(七) 学习反思:写下你的收获,交流你的经验,分享你的成果,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10 20 30 40 50 60 时间

min 人数/人

3.3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九年级_________班级 姓名:_________日期:_______ 编写人:徐刚 审核人:张涵

一、学习目标:

1.熟练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描述的统计过程,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二、学习内容: 1.导学预习:

(1)一般的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可以直接求出一组数据的(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以上都可以

(2)一组数据由6个3,8个11,1个12,1个21组成,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8 B .11 C .21 D .1

(3)在一次班级歌咏比赛中,六位评委给某班的演出评分如下:90,96,91,96,92,94,则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平均分是 (单位:分). (4)利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组数据的平均数

1576,1573,1574,1708,1625,1594,1478,1479,1625,1601,1785,1432,1597,1591,1602,17019 (精确到个位)

2.小组讨论:

某中学八年级(1)班35位同学上学路上所花时间如右图所示,用计算器计算该班35位同学上学路上所花时间的平均数.

3.展示提升: 一个池塘养了某种鱼5万条,从中捕获了10条,称得它们的质量

(单位:千克)如下:1.16,1.15,1.21,1.11,1.08,1.36,1.25,1.18,1.14,1.09. (1)计算这10条鱼的平均质量;

(2)根据计算结果,估计池塘中这种鱼的总质量。

4.质疑拓展:

某工人在30天中加工一种零件的日产量为2天51件,3天52件,6天53件,8天54件,7天55件,3天56件,1天59件,求这个工人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件?

5.学习小结:回忆使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交流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的注意点.

6.达标检测:

(1)10名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如下:25,26,26,27,26,30,29,26,28,29,这些成绩的中位数是( )

A .25

B .26

C .26.5

D .30

(2)如果一组数据2,4,x ,10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些数据的中位数是 . (3)计算机课上,抽样调查了10名同学文字录入速度(字/min),数据如下: 38, 41, 43, 62, 63, 70, 74, 90, 69, 72 请用计算器求样本平均数.

(4)如图,用计算器求八年级(1

)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单位:cm ).

(5)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9.48,9.46,9.43,9.49,9.47,9.45,9.44,9.42,9.47,9.46

(6)在一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女子跳高的23名运动员成绩如下:

求它们的平均数.(精确到0.01米)

(七) 学习反思:写下你的收获,交流你的经验,分享你的成果,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人数/人 143 146 150 153 156 160 162

3.4 方差

九年级_________班级 姓名:_________日期:_______ 编写人:徐刚 审核人:张涵

一、学习目标:

1.经历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感受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必要性;

2.掌握方差的概念,会计算方差,理解方差的统计意义;

3.了解方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并在具体情境中加以应用。

二、学习内容: 1.导学预习:

(1)设有n 个数据X 1、X 2…X n ,它们的平均

数为

则它的方差为 。

(2)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 大小的量,方差越大,数据的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4)一组数据:2-,1-,0,x ,1的平均数是0,则x = .方差=2S .

2.小组讨论:

王大伯几年前承办了甲、乙两片荒山,各栽100棵杨梅树,成活98%,现已挂果,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为了分析收成情况,他分别从两山上随意各采摘了4棵树上的杨梅,每棵的产量如拆线统计图所示.

(1)分别计算甲、乙两山样本的平均数,

并估算出甲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 (2)试通过计算说明,哪个山上 的杨梅产量较稳定?

3.展示提升:

某社区准备在甲、乙两位射箭爱好者中选出一人参加集训,两人各射了5箭,他们的总成绩(单位:环)相同,小宇根据他们的成绩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并计算了甲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见小宇的作业).

杨梅树编号

(1)a =___________,x

乙=__________;

(2)请完成图11中表示乙成绩变化情况的折线;

(3)①观察图11,可看出______的成绩比较稳定(填“甲”或“乙”)

参照小宇的计算方法,计算乙成绩的方差,并验证你的判断. ②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谁将被选中.

4.达标检测:

(1) 一组数据:1、-1、0、4的方差是___________。

(2)已知一组数据7、9、19、a 、17、15的中位数是13,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方差是 (3)如果样本方差[]

242322212

)2()2()2()2(4

1

-+-+-+-=x x x x S

, 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样本容量为 . (4)已知321,,x x x 的平均数=x 10,方差=2S 3,则3212,2,2x x x 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

(5)已知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11,12,13,14,15的方差为_______ , (6)若一组数据1x 2x ,… n x 的方差为9,则数据321-x ,322-x ,…,32-n x 的方差是_______.

(7)样本方差的作用是( )

A 、估计总体的平均水平

B 、表示样本的平均水平

C 、表示总体的波动大小

D 、表示样本的波动大小,从而估计总体的波动大小 (8)如果给定数组中每一个数都减去同一非零常数,则数据的( ) A 、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 、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 、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A 、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 (9)一个样本的方差是0,若中位数是a ,那么它的平均数是( )

A 、等于a

B 、不等于 a

C 、大于 a

D 、小于a 学习反思: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九年级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日期:_______ 编写人:徐刚审核人:张涵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

2、进一步体会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优越性

二、学习内容:

导学预习:

1.一组数据:1、-1、0、4的方差是___________。

2.已知一组数据7、9、19、a、17、15的中位数是13,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

3.已知甲、乙两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平均数相等,若甲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方差S2甲=1.3275,乙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方差S2乙=1.8775,则甲、乙两种棉花质量较好的是_____。

4. 已知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11,12,13,14,15的方差为_______ ,

,0,3,5,x的极差是7,那么x的值可能有()

5.一组数据1

A.1个 B.3个 C.4个 D.6个

6.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方差

(1)8、9、10、11、12 (2)78、80、81、80、82、83、85

展示提升:

1.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

甲队:178,177,179,178,177,178,177,179,178,179;

乙队:178,179,176,178,180,178,176,178,177,180;

(1)将下表填完整:

(2)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厘米,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厘米; (3)你认为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

2.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竞赛,?学校每个月对他们的学习进行一次测验,如图是两人

赛前5次测验成绩的折线统计图.

(1)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学生5次测验成绩的平均数、极差及方差;

(2)如果你是他们的辅导教师,应选派哪一名学生参加这次竞赛.?请结合所学习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

达标检测:

1. 甲、乙两学生在军训打靶训练中,打靶的总次数相同,且所中环数的平均数也相同,但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那么两者的方差的大小关系是( )

=

2.甲、乙、丙三个旅行团的游客人数都相等,且每团游客的平均年龄都是32

岁,这三个团游客年龄的方差分别是s 2甲=27,s 2乙=19.6,s 2

丙=1.6,导游小王最

喜欢带游客年龄相近的团队,若在三个团中选择一个,则他应选( ) A .甲团 B .乙团 C .丙团 D .甲或乙团 3.图7-1-8是甲、乙两人10次射击成绩(环数)的条形统计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比乙的成绩稳定

B .乙比甲的成绩稳定

C .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 .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学习反思:

第3章 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_________班级 姓名:_________日期:_______ 编写人:徐刚 审核人:张涵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在统计中,样本的方差可以反映这组数据的 ( ) A .平均状态 B .分布规律 C .离散程度 D .数值大小

2.样本方差计算式S 2

=

90

1[(x 1-30)2+(x 2-30)2+…+(x n -30)2

]中,数字90和30分别表示样

本中的( )

A .众数、中位数仪

B .方差、标准差

C .样本中数据的个数、平均数

D .样本中数据的个数、中位数

20次,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

则甲、乙、丙3名运动员测试成绩最稳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3人成绩稳定情况相同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

①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它的方差的平方;②数据8,9,10,11,1l 的众数是2;③如果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那么(x 1-x )+(x 2-x )+…(x

n -x )=0;④数据

0,-1,l ,-2,1的中位数是l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l 个

5.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经过计算:甲、乙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环, 甲的方差是1.2,乙的方差是1.8.下列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 A .甲、乙射中的总环数相同B .甲的成绩稳定C .乙的成绩波动较大D .甲、乙的众数相同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6.数据-5,6,4,0,1,7,5的极差为___________

7.一组数据中若最小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

8.一组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为S 2

,那么数据kx 1-5,kx 2-5,…,kx n -5的方差为

标准差为 . 三、解答题(55分) 9.(15分)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如图是其中的甲、乙段台阶路的示意图。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回答下列问题:

(1)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 (2)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 这两段台阶路, (3

)在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 10.(

10分)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李老师每个月对他们的竞赛成绩进行一次测验,下图是两人赛前5次测验成绩的折线统计图.

①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学生5次测验成绩的平均数、极差及方差并且填在下表中; ②请你参谋一下,李老师应选派哪一名学生参加这次竞赛.请结合所学习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

解:(1) 填表如下:

(2) 李老师应选派 参加这次竞赛. 理由: 11.(15分)某中学开展演讲比赛活动,九(1)、九(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下图所示。 (1)根据右图填写下表;

(2)结合两班复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极差、方差,分析哪个班级的复赛成绩较好? (3)如果在每班参加复赛的选手中分别选出2人参加决赛,你认为哪个班的实力更强一些,说明理由。

111111甲路11111

1乙路

练习题解答:第五章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练习题解答:第五章--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作者:————————————————————————————————日期: ?

第五章 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练习题: 1. 17名体重超重者参加了一项减肥计划,项目结束后,体重下降的重量分别为: (单位:千克) 12 10 15 8 2 6 14 12 10 12 10 10 11 10 5 10 16 (1)计算体重下降重量的中位数、众数和均值。 (2)计算体重下降重量的全距和四分位差。 (3)计算体重下降重量的方差和标准差。 解: (1) 错误!中位数: 对上面的数据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 16 1 7 数据 2 5 6 8 1 11 12 1 2 12 14 1 5 16 Md 的位置= 2 1 17+=9,数列中从左到右第9个是10,即M d =10。 \o \ac(○,2)众数: 绘制各个数的频数分布表: 数据 2 5 6 8 1 频数 1 1 1 1 6 1 3 1 1 1 “10”的频数是6,大于其他数据的频数,因此众数M O =“10” 错误!均值: 18.1016 521 =+?++= = ∑=n n x X n i i

(2) 错误!全距:R =max (xi)-m in (xi)=16-2=14 错误!四分位差: 根据题意,首先求出Q 1和Q 3的位置: Q 1的位置= 41+n =4 1 17+=4.5,则Q1=8+0.5×(10-8)=9 Q 3的位置=4)1(3+n =4 ) 117(3+?=13.5,则Q 3=12+0.5×(12-12)=12 Q= Q3- Q 1=12-9=3 (3) 错误!方差: 2 21 222 () 1 (210.18)(510.18)(1610.18) 171 =12.404 n i i x x S n =-= --+--=-∑+?+ 错误!标准差:212.40 3.52S S = == 2.下表是武汉市一家公司60名员工的省(市)籍的频数分布: 省(市)籍 频数(个) 湖北 28 河南 12 湖南 6 四川 6 浙江 5 安徽 3 (1)根据上表找出众值。 (2)根据上表计算出异众比率。 解: (1)“湖北”的频数是28,大于其他省(市)籍的频数,因此众数MO =“湖北”

珍藏第二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

期末复习教学案 第二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 【知识回顾】 1.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的量: 等。 2.极差: (1)极差计算公式: 。 注意:极差越小,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就越 ,这组数据就越 。 (2)用极差来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的优缺点:(回忆) 3.方差(或标准差): (1)方差计算公式: ; 标准差计算公式: 。 注意:①方差的单位是 ;而标准差的单位是 。 ②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就越 ,这组数据就越 。 ③两组数据比较时,一组数据的极差大,这组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不一定...就大! (2)填表: (3)区分“二选一”和“对二者做出评价”这两类题型的回答的不同:(回忆) 【基础训练】 1.(08,大连)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 13=甲x ,13=乙x ,6.3S 2=甲,8.15S 2=乙,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 。 2.(07,晋江)一组数据35,35,36,36,37,38,38,38,39,40的极差是_______ _。 3.(08,永州) 已知一组数据1,2,0,-1,x ,1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 4. 在统计中,样本的标准差可以反映这组数据的

A .平均状态 B .分布规律 C .离散程度 D .数值大小 5.(08,台州)一组数据9.5,9,8.5,8,7.5的极差是 A .0.5 B .8.5 C .2.5 D .2 6.(08,义乌)近年来,义乌市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右图是根据我市2004年至2007年出口总额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可得在这期间我市年出口总额的极差是 亿美元. 7.(08,嘉兴)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是80x =甲,90x =乙,方差分别是2 10S =甲,2 5S =乙,比较这两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组数据较好 B .乙组数据较好 C .甲组数据的极差较大 D .乙组数据的波动较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组数据的极差相等,则方差也相等 B .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 C .数据的标准差越小,说明数据越稳定 D .数据的平均数越大,则数据的方差越大 9.(08,河南)样本数据3,6,a , 4,2的平均数是5,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 10. 数据1x , 2x ,3x ,4x 的平均数为m ,标准差为5,那么各个数据与m 之差的平方和为_________。 11.(08,西宁)一组数据1-,0,3,5,x 的极差是7,那么x 的值可能有 A .1个 B .3个 C .4个 D .6个 12.(08,鄂州)数据0,-1,6,1,x 的众数为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 .2 B . 34 5 C D . 265 13.(08,黄石)若一组数据2,4,x ,6,8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 . B .8 C . D .40 14. 已知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11,12,13,14,15的方差为_________ ,标准差为_______ 。 15.若一组数据1a ,2a ,…,n a 的方差是5,则一组新数据12a ,22a ,…,n a 2的方差是 A .5 B .10 C .20 D .50 16.若一组数据1x , 2x ,… , n x 的方差为9,则数据321 -x ,322-x ,…,32-n x 的标准差是_______. 17.一组数据的极差为4,方差为2将这组数据都扩大3倍,则所得一组新数据的极差和方差是 A .4,2 B .12,6 C .4,32 D .12,18 18.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 甲:8,6,7,8,6,5,9,10,4,7 乙:6,7,7,6,7,8,7,9,8,5 (1)分别计算以上两组数据的极差;

2013年苏科版九年级上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检测题含答案

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检测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量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与36 ℃的上下波动数据为:0.2,0.3,0.1,0.1,0,0.2,0.1,0.1,0.1,0,则对这10天中该学生的体温波动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为0.12 B.众数为0.1 C.极差为0.3 D.方差为0.02 2.对甲、乙两名同学100米短跑进行5次测试,他们的成绩通过计算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02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0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短跑成绩比乙好 B.乙短跑成绩比甲好 C.甲比乙短跑成绩稳定 D.乙比甲短跑成绩稳定 3.(2011湖南益阳中考)“恒盛”超市购进一批大米,大米的标准包装为每袋30 kg,售货员任选6袋进行了称重检验,超过标准重量的记作“+”,不足标准重量的记作“-”,他记录的结 果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那么这6袋大米重量 ..的平均数和极差分别是( ) A.0,1.5 B.29.5,1 C.30,1.5 D.30.5,0 4.数据70、71、72、73的标准差是() B.2 D.5 4 5.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数字20和30分别表示样本的() A.众数、中位数 B.方差、标准差 C.数据的个数、平均数 D.数据的个数、中位数 6.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所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A.3.5 B.3 C.0.5 D.-3 7.一组数据的方差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将该组数据的每一个数据都乘2,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 是()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体育课上,八年级(1)班两个组各10人参加立定跳远,要判断哪一组成绩比较整齐,通常需要知道两个组立定跳远成绩的()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频率分布 9.(2011山东德州中考)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用图表示如下:

05练习题解答:第五章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第五章 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练习题: 1. 17名体重超重者参加了一项减肥计划,项目结束后,体重下降的重量分别为: (单位:千克) 12 10 15 8 2 6 14 12 10 12 10 10 11 10 5 10 16 (1)计算体重下降重量的中位数、众数和均值。 (2)计算体重下降重量的全距和四分位差。 (3)计算体重下降重量的方差和标准差。 解: (1)○1中位数: 对上面的数据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M d 的位置= 2 =9,数列中从左到右第9个是10,即M d =10。 ○2众数: 绘制各个数的频数分布表: “10”的频数是6,大于其他数据的频数,因此众数M O =“10” ○3均值: 18.1016 521 =+?++= = ∑=n n x X n i i (2)○1全距:R =max(x i )-min(x i )=16-2=14 ○2四分位差: 根据题意,首先求出Q 1和Q 3的位置:

Q 1的位置=41+n =4 1 17+=,则Q 1=8+×(10-8)=9 Q 3的位置=4)1(3+n =4 ) 117(3+?=,则Q 3=12+×(12-12)=12 Q= Q 3- Q 1=12-9=3 (3)○1方差: 2 21 222 () 1 (210.18)(510.18)(1610.18) 171 =12.404 n i i x x S n =-= --+--=-∑+?+ ○2 标准差: 3.52S === 2.下表是武汉市一家公司60名员工的省(市)籍的频数分布: 省(市)籍 频数(个) 湖北 28 河南 12 湖南 6 四川 6 浙江 5 安徽 3 (1)根据上表找出众值。 (2)根据上表计算出异众比率。 解: (1)“湖北”的频数是28,大于其他省(市)籍的频数,因此众数M O =“湖北” (2)异众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mo r n f V n -= ( n 代表总频数,mo f 代表众数的频数) 其中n=60,mo f =28,则: 6028 0.5360 r V -==

初中数学九(上)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学案

课题:极差 学习目标:(1) 经历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感受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必要性。. (2) 掌握极差的概念,理解其统计意义。 (3) 了解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并在具体情境中加以应用。 学习重点:掌握极差的概念,理解其统计意义。 学习难点:极差的统计意义. 学习过程: 一.情景创设 小明初一时数学成绩不太好,一学年中四次考试成绩分别是75、78、77、76.初一暑假时,小明参加了科技活动小组,在活动中,小明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遇到问题时从多方面去思考,深入钻研.因此小明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快,初二的一学年中,小明在四次考试的数学成绩是80、85、92、95. 看完这则小通讯,请谈谈你的看法. 你以为在这些数据中最能反映学习态度重要性的是哪一对数据?两者相差多少? 引入概念:极差. 二、探索活动 下表显示的是某市2001年2月下旬和2002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 试对这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由此认为2002年2月下旬的气温比2001年高吗? 两段时间的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平均气温都是12℃.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什么差异呢?请同学们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绘制出相应的折线图. 观察一下,它们有差别吗?把你观察得到的结果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图(a)中折线波动的范围比较大——从6℃到22℃,图(b)中折线波动的范围则比较小——从9℃到16℃. 思考 什么样的指标可以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 我们可以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range).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三、实践应用 例1 观察上图,分别说出两段时间内气温的极差. 例2 你的家庭中年纪最大的长辈比年纪最小的孩子大多少岁? 例3 自动化生产线上,两台数控机床同时生产直径为40.0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产品中各抽出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毫米). (2) 就所生产的10个零件的直径变化范围,你认为哪个机床生产的质量好?

第三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小结与思考

第三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小结与思考 一、基础知识: 1、平均数:如果有n 个数x 1 ,x 2 ,…,x n ,那么:= x 叫做这n 个数 的 ,简称为 . 2、中位数: 一般地,将一组数据按 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处于 位置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处于 位置的 数的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 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4、方差:用一组数据x 1,x 2,…,x n 与它们的平均数x 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 s =2 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5、极差:一组数据的最 数与最 数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二、经典例题: 例1、在“感恩一日捐”捐赠活动中,某班40位同学捐款金额统计如下,则在这次活动中, 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平均数是 元. 金额(元) 20 30 36 50 100 学生数(人) 3 7 5 15 10 例2、某户家庭今年1-5月的用电量分别是:72,66,52,58,6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52 B .58 C .66 D .68 例3、某校六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 , 11 , 12 , 13 ,9 , x .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例4、为了筹备班级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平均数 B 、加权平均数 C 、中位数 D 、众数 例5、小明和小刚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1 2 3 4 5 小明 13 14 13 12 13 小刚 10 13 16 14 12 n x x x n +?++21

九年级上 第二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讲学稿

课题:极差 学习目标:(1)经历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感受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必要性。. (2) 掌握极差的概念,理解其统计意义。 (3)了解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并在具体情境中加以应用。学习重点:掌握极差的概念,理解其统计意义。 学习难点:极差的统计意义. 学习过程: 一.情景创设 小明初一时数学成绩不太好,一学年中四次考试成绩分别是75、78、77、76.初一暑假时,小明参加了科技活动小组,在活动中,小明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遇到问题时从多方面去思考,深入钻研.因此小明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快,初二的一学年中,小明在四次考试的数学成绩是80、85、92、95. 看完这则小通讯,请谈谈你的看法. 你以为在这些数据中最能反映学习态度重要性的是哪一对数据?两者相差多少? 引入概念:极差. 二、探索活动 下表显示的是某市2001年2月下旬和2002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 试对这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由此认为2002年2月下旬的气温比2001年高吗? 两段时间的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平均气温都是12℃.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什么差异呢?请同学们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绘制出相应的折线图. 观察一下,它们有差别吗?把你观察得到的结果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图(a)中折线波动的范围比较大——从6℃到22℃,图(b)中折线波动的范围则比较小——从9℃到16℃. 思考 什么样的指标可以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 我们可以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range).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三、实践应用 例1 观察上图,分别说出两段时间内气温的极差. 例2 你的家庭中年纪最大的长辈比年纪最小的孩子大多少岁? 例3 自动化生产线上,两台数控机床同时生产直径为40.0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产品中各抽出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毫米). (2) 就所生产的10个零件的直径变化范围,你认为哪个机床生产的质量好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单元复习及测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复习卷 (一)“三数” 1、平均数:先求和,在平均分。 A 、先求和再平均分)(1 21n x x x n x +++= 【算术平均数】适用所有 B 、相同时减去接近数a ,求出新平均数。a x x +=' 适用所有数据在某一值附近 C 、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k k k f f f f x f x f x x ++++++= 212211 适用多个数 据出现多次。 2、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仅与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值有关,而且与个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有关。我们把衡量各个数据“重要程度”的数值叫做权(权重)。例如下面是一个同学的某一科的考试成绩:平时测验 80, 期中 90, 期末 95学校规定的科目成绩的计算方式是:平时测验占 20%;期中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50%;这里,每个成绩所占的比重叫做权数或权重。那么,加权平均值 = 80×20% + 90×30% + 95×50% = 90.5(分)算术平均值 = 3 1 (80 + 90 + 95) = 88.3(分) 3、将一组数据顺序排列,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4、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5、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并且数据“三数”都有单位。 6、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7、方差:一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公式:])()()[(1 222212 x x x x x x n s n -++-+-= 8、标准差:一组数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2s s =

集中趋势与离中趋势的度量习题

第五章集中趋势与离中趋势的度量习题 一、填空题 1.平均数就是在——内将各单位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的。 2.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不决定于权数的大小,而决定于权数的的大小。 3.几何平均数是,它是计算和平均速度的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4.当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的一方;当标志值较小而次数较多时,平均数靠近于标志值较的一方。 5.当时,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6.利用组中值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假定各组内的标志值是分布的,其计算结果是一个。 7.统计中的变量数列是以为中心而左右波动,所以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8.中位数是位于变量数列的那个标志值,众数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的那个标志值。中位数和众数也可以称为平均数。 9.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数的一种,它是的算术平均数的。 10.现象的是计算或应用平均数的原则。 11.当变量数列中算术平均数大于众数时,这种变量数列的分布呈分布;反之算术平均数小于众数时,变量数列的分布则呈分布。 12.较常使用的离中趋势指标有、、、、。 13.极差是总体单位的与之差,在组距分组资料中,其近似值是。 14.是非标志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 15.标准差系数是与之比。 16.已知某数列的平均数是200,标准差系数是30%,则该数列的方差是。 则该数列的极差为,四分位差为。 18.对某村6户居民家庭共30人进行调查,所得的结果是,人均收入400元,其离差平方和为5100000,则标准差是,标准差系数是。 19.测定峰度,往往以为基础。依据经验,当β=3时,次数分配曲线为;当β<3时,为曲线;当β>3时,为曲线。 20.在对称分配的情况下,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的。在偏态分配的情况下,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的。如果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称为偏态。如果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则称为偏态。 21.采用分组资料,计算平均差的公式是,计算标准差的公式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A受各组次数f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标志值X的影响最大 C只受各组标志值X的影响D受各组次数f和各组标志值X的共同影响 2,平均数反映了( )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总体中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C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D总体变动的趋势

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学案_苏科版_初三_九年级 2.3 用计算器求方差和标准差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 (2) 进一步体会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 【教学方法】:讨论法 【情景创设】 1.什么是极差?什么是方差与标准差? 2.极差、方差与标准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什么? 引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标准差比较繁琐,如果能够利用计算器,就会大大提高效率。那么本节就来学习用计算器求标准差。 【探索活动】 下面以计算P.49的问题为例。 为了从小明和小丽两人中选拔一个参加学校军训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成绩进行了测试,10次打靶命中的环数如下: 小明:10,7,8,8,8,8,8,8,9,6; 小丽:8,8,8,8,5,8,8,9,9,9 计算小明和小丽命中环数的方差和标准差,哪一个人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 方法一: (1)打开计算器; ; 说明: (1)按 (2)输入10次110时,可按 (3)需要删除刚输入的数据时,可按 方法二:见P50中“方法二” 【课堂练习】 1.P50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2.补充:(1)用计算器求下面一组数据的标准差: 9.9 10.3 9.8 10.1 10.4 10 9.8 9.7 (2)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掷铁饼5次,距离如下;(单位:米)

甲:46.0 48.5 41.6 46.4 45.5 乙:47.1 40.8 48.9 48.6 41.6 (1)试判定谁投的远一些? (2)说明谁的技术较稳定? 【学习体会】 着重小结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的步骤;交流用计算器计算的体验。

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名师总结)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知识点1】正确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 一、平均数: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特征数,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 据里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例1:有四个数每次取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一个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数:86, 92, 100, 106,那么原4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 . 例2:有几位同学参加语文考试,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得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________人. 例3:有5个数,其平均数为138,按从小到大排列,从小端开始前3个数的平均数为127,从大端开始顺次取出3个数,其平均数为148,则第三个数是_______ . 例4:某5个数的平均值为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值为70,这个数是________ . 例5: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下的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 23, 26, 30, 33 A、B、C、D 4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例6:有5个抽屉,分别有图书33本、42本、20本、53本和32本,平均每个抽屉里有图书多少本? 例7:小明参加了四次数学测验,平均成绩是88分,他想再通过一次数学测验将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最少90分,那么在下次测验中,至少要得多少分? 例8:四个数的平均值是30,若把其中一个改为50,平均值就变为40,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例9:有甲、乙、丙三个数,甲数和乙数的平均数是42,甲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46,乙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47,求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例10:某人沿一条长为12千M的路上山,又从原路返回,上山的速度是2千M/小时,下山的速度是6千M/小时。那么,他在上山和下山的全过程当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M每小时? 例1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某校初二年级共有4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 二、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一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唯一.众数着

第二章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相比,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A、调查组织形式 B、调查方法 C、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 D、调查对象 2.直方图一般可用来表示(。 A、累积次数的分布 B、次数分布的特征 C、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D、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3.如果所有标志值的次数都增加一倍,而标志值不变,则算术平均数(。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4.要了解南京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的组中值为( 6.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两者的方差,因为这两组数据的(。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7.在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测度是(。 A、众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8.某公司将员工分为老、中、青三类,然后根据对各个员工情况的分析,从三类员工中按比例选出若干名员工为代表,调查他们的文化支出金额,再推算出全公司员工文化活动年支出金额的近似值,此为(。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9.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A、动态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10.有12 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3、4、3、4、4、2、2,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单项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11、表示股票价格的K线图属于(种统计图。

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单元测试

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一选:(每小题4分,共20分) 1.小明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他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3分,但他把数学成绩忘记了,则他数学应得分数()A.80分 B. 85分 C.90分 D.95分 2.一般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可以直接求出()A.平均数与标准差 B.平均数和方差 C.方差和众数 D.标准差和方差 3.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所求出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A、3.5 B、3 C、0.5 D、-3 4.对甲、乙两同学100米短跑进行5次测试,他们的成绩通过计算得;x 甲=x 乙,S2甲=0.025,S2乙=0.0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短跑成绩比乙好 B.乙短跑成绩比甲好 C.甲比乙短跑成绩稳定 D.乙比甲短跑成绩稳定5.某校有9名同学报名参加科技竞赛,学校通过测试取前4名参加决赛,测试成绩各不相同,小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参加决赛,还需要知道这9名同学测试成绩的()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方差 二、填一填:(每小题5分,共35分) 6.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分.7.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小组的14名同学的成绩与全班平均分的差是2,3,-5,10,12,8,-1,2,-5,4,-10,-2,5,5,全班平均成绩为83分,则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_分. 8.样本数据3,6,a, 4,2的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9.如果样本方差 []2 4 2 3 2 2 2 1 2)2 ( )2 ( )2 ( )2 ( 4 1 - + - + - + - =x x x x S,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样本容量为. 10.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1 3 ,那么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3-2,3x4-2, 3x 5-2的平均数是________,方差是________。 11.一组数据-1,0,3,5,x的极差是10 ,那么x的值可能是. 12.某班4个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如下:x,8,10,10。如果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三、解答题:(共45分)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专项练习

2015秋苏科版数学九上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 度》word单元测试题 课题: 数据的离散程度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数据-5,6,4,0,1,7,5的极差为___________ 2、某校初三年级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两个班能参加比赛的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的个数,经统计和计算后结果如下表: 班级参加人数平均字数中位数方差 甲 55 135 149 191 乙 55 135 151 110 有一位同学根据上面表格得出如下结论:?甲、乙两班学生的平均水平相同;?乙班优秀人数比甲班优秀人数多(每分钟输入汉字达150个以上为优秀);?甲班同学比赛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波动大。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已知数据a,a,a,的方差是2,那么2a,2a,2a的标准差(精确到0.1)是_________ 。 123123 4、一组数据库,1,3,2,5,x的平均差为3,那么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 ______。 5、已知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11,12,13,14,15的方差为_________ ,标准差为_______ 。 ,,,,xx6、数据x,x,x,x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5,那么各个数据与之差的平方和为1234 __________。

7、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为7环,10次 22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是:S=3,S=1.2,成绩较稳定的是 __________(填“甲”或“乙”)。甲乙 8、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后,甲、乙两班的数学成绩(单位:分)的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班级考试人数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甲 55 88 76 81 108 乙 55 85 72 80 112 从成绩的波动情况来看,________班学生的成绩的波动更大 19、已知一组数据x,x,x,x,x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那么另一组数据 3x-2,3x-2,1234 5123 3x-2,3x-2,3x-2的平均数是________,方差是________。 34 5 10、一组数据中若最小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11、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量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与36?的上下波动数据 为:0.2, 0.3, 0.1, 0.1, 0, 0.2, 0.1, 0.1, 0.1, 0,则对这10天中该学生的体温 波动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为0.12 B、众数为0.1 C、中位数为0.1 D、方差为0.02 2,,,,xx12、对甲、乙两同学100米短跑进行5次测试,他们的成绩通过计算得;甲=乙,S甲 2=0.025,S=0.0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乙 A、甲短跑成绩比乙好 B、乙短跑成绩比甲好 C、甲比乙短跑成绩稳定 D、乙比甲短跑成绩稳定

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复习教学案教案

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复习教学案 【知识回顾】 1.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的量: 等。 2.极差: (1)极差计算公式:。 注意:极差越小,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就越,这组数据就越。 (2)用极差来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的优缺点:(回忆) 3.方差(或标准差): (1)方差计算公 式:; 标准差计算公 式:。 注意:①方差的单位是;而标准差的单位 是。 ②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就 越,这组数据就越。 ③两组数据比较时,一组数据的极差大,这组数据的方差(或标准 差)不一定 ...就大! (2)填表:

(3)区分“二选一”和“对二者做出评价”这两类题型的回答的不同:(回忆) 【达标测试】 1.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 13=甲x ,13=乙x ,6.3S 2=甲,8.15S 2=乙,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 。 2.一组数据1-,0,3,5,x 的极差是7,那么x 的值可能是__________ 3. 已知一组数据1,2,0,-1,x ,1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 4. 在统计中,样本的标准差可以反映这组数据的 A .平均状态 B .分布规律 C .离散程度 D .数值大小 7.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是80x =甲,90x =乙,方差分别是210S =甲 ,25S =乙,比较这两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组数据较好 B .乙组数据较好 C .甲组数据的极差较大 D .乙组数据的波动较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组数据的极差相等,则方差也相等 B .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 C .数据的标准差越小,说明数据越稳定 D .数据的平均数越大,则数

数据的离散程度复习教学案教案

数据的离散程度复习教学 案教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第二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复习教学案 【知识回顾】 1.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的量: 等。 2.极差: (1)极差计算公式: 。 注意:极差越小,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就越 ,这组数据就越 。 (2)用极差来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的优缺点:(回忆) 3.方差(或标准差): (1)方差计算公 式: ; 标准差计算公 式: 。 注意:①方差的单位是 ;而标准差的单位是 。 ②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就越 ,这组数据就越 。 ③两组数据比较时,一组数据的极差大,这组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 不一定... 就大! (2)填表: (3)区分“二选一”和“对二者做出评价”这两类题型的回答的不同:(回忆)

【达标测试】 1.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 13=甲x ,13=乙x ,6.3S 2=甲,8.15S 2=乙,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 是 。 2.一组数据1-,0,3,5,x 的极差是7,那么x 的值可能是__________ 3. 已知一组数据1,2,0,-1,x ,1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极差 为 . 4. 在统计中,样本的标准差可以反映这组数据的 A .平均状态 B .分布规律 C .离散程度 D .数值大小 7.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是80x =甲,90x =乙,方差分别是2 10S =甲 ,2 5S =乙,比较这两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组数据较好 B .乙组数据较好 C .甲组数据的极差较大 D .乙组数据的波动较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组数据的极差相等,则方差也相等 B .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 C .数据的标准差越小,说明数据越稳定 D .数据的平均数越大,则数据的方差越大 9.一组数据的极差为4,方差为2将这组数据都扩大3倍,则所得一组新数据的极差和方差是 A .4,2 B .12,6 C .4,32 D .12,18 10.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竞赛,?学校每个月对他们的学习进行一次 测验,如图是两人赛前5次测验成绩的折线统计图. (1)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学生5次测验成绩的平均数、极差及方差; (2)如果你是他们的辅导教师,应选派哪一名学生参加这次竞赛.?请结合所学习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教案

第三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第01课时 课题:平均数(1) 目标: 1、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平均数。 2、在求实际问题的平均数的过程中,体会简化平均数算法的必要性,能灵活地用3数。 3重点: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数据17,19,16,21,19,22的平均数是_____; 2、数据2、 3、x 、4的平均数是3,则x=________; 3、5个数的平均数是14,3个数的平均数是6,则这8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 4、若两组数x 1,x 2,…,x n 和y 1,y 2,…,y n 的平均数分别为x 和y ,则x 1+y 1,x 2+y 2+y n 的平均数是_________; 5、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给玉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45 则全班平均捐款为________元; 6、强烈某食品厂为加强质量管理,对某天生产的罐头抽查了10342,348,346,340,344,341,343,350,340,342 求样本的平均数。 7、某班有50名学生,数学期中考试成绩90分有9人,84分的有12人,73分的有10有13人,56分有2人,45分有4位) 161cm ,B 均身高约为163cm ,小明一定比小丽矮吗? (二)引入新课,梳理知识 题1、2、3、4引入平均数的定义及直接算法,题5、6引入平均数的简便运算,题7穿插引入新课: 1、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常,我们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即:这组数据都“接近”这个数。对于n x 2……,x n ,我们把 n 1 (x 1+x 2+…+x n ),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为平均数,记为x n 1 (x 1+x 2+…+x n )(公式一)x 读作:“x 拔” 剖析:⑴公式x =n 1 (x 1+x 2+…+x n ),是平均数的 “直接算法”;

初中数学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导学案

邳州市邹庄中学- 第一学期初三数学电子备课 第 章 导 学 案 (总计5课时) 邹庄中学孟庆金 《数据的离散程度》(一)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极差的概念,理解其统计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LI标:经历刻化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感受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I标:培养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统讣意识。 二、知识准备: 1、复习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概念。 2、复习题: (1)-------------------------------------------------------------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体现数据的---------------------------------------- (2)---------------------------------------- 众数是一组数据出现次数的数据。 (3)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处在最----------------------------- 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 三、学习内容: 1、学生利用2分钟时间阅读课木42页上面的引例的内容,然后分别 计算: (1)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2)结合计算的结果思考: 利用平均数还能看出哪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 小吗? 2、让学生观察课木42页下而的两幅图,再思考: (1)由图作出判断:那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小? (2)学生分别计算甲和乙两个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比较哪个差更大?和上而你得到的结论有什么关系? 结合上面的学习,学生再看43页的极差的概念,要求熟读熟记。 3、认真阅读43页下面的例子,体会极差在生活中的实际实际应用。并回答:

教案4统计数据特征的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平均指标

此案例出自《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 C.新课讲授(45分钟) 一、集中趋势(5分钟) ?一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的倾向和程度 ?测度集中趋势就是寻找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

2. 中位数Me—顺序数据(5分钟) 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值 位置数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主要用于顺序数据,也可以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可用于分类数据

3. 四分位数QL QU—顺序数据(10分钟) 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主要用于顺序数据,也可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能用于分类数据4. 简单算术平均数—数值型数据(未分组)(5分钟) 想一想:6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别为(分)79、82、87、60、95、91,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答:(79+82+97+60+60+95+91)/6=84(分)

权数(Weighted ),是分布数列中的频数或频率。对求平均数具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是影响平均数变动的两个因素之一(另一因素是变量值)。 权数的两种形式: ? 绝对数(次数) xf f x f x f x x n n n ∑=+++= 212211

6. 调和平均数(5分钟) 通常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公式使用。 当缺乏分子数据时,采用算术平均数; 当缺乏分母数据时,采用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数值型数据(5分钟) 个变量值乘积的 n 次方根 适用于对比率数据的平均 主要用于计算平均增长率 计算公式为:n n i i n n m x x x x G ∏== ???= 1 21

1.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值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思考题与作业 2.找出生活中几何平均数的案例并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