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分析及对策

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厌学者占有一定的比例。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分析其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厌学者乐学,提高他们的素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好好研究的一项课题,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共同探讨。

一、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社会上出现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的观念。没读几天书,不识几个字的人步入商海,却通过种种手段赚取大钱的“文盲大亨”的出现。这些都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当今社会不良网吧已经成为学生的乐园,有些网吧管理不善,里面人员鱼目混珠,开始一些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心理来到这里,由于学生的心理还远远没有成熟,是非界限不清,加之一些不良网站以及一些不良人员的影响,他们很快便沉迷于暴力游戏、聊天以及色情网站当中不能自拔,他们感到虚幻的空间比学习有更大的吸引力,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驰骋,没有约束、没有压力,此时他们便出现了厌学的心理,久而久之,他们当中便有相当的学生逃学、旷课成为家常便饭,甚至辍学走上犯罪的道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

生沉迷于网吧

二、是学校教育中的过失。

1、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有关部门一再呼吁减轻学生负担,但在实际中却从未根本解决过这个问题。小学生的课业压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第一,受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拼命灌输,课外则布置大量的作业,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应付考试,学生一写作业就头疼。第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大,教育不得法。一些教师已经意识到应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家长不同意。为了自己孩子能“多学知识”,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做。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如此大量的的作业必然给他们心理上带来负面作用。小学生长时间从事作业,往往导致注意力转移,做错题是常事。做错题对小学生的作业行为是一种负强化,使学生越来越害怕做作业,厌烦作业。这里就存在一个作业适量的问题。

2、教师教学缺乏趣味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如今教师承担的教学压力固然很大,但是有的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分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

趣味性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有的教师不去了解学生失败的原因,而是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法去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不是新奇、满足、愉悦的感觉,而是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的感受。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还有的个别教师不尊重学生,用讽刺、挖苦甚至是辱骂的语言伤害学生,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并把这种反感迁移到该教师所教学科上,产生了对该科学习上的厌倦情绪。

三、是家庭教育环境的误区。

1、过分溺爱放任自流或要求过严态度粗暴。

开学初,过去学习很好的学生张衡上课注意力总不集中,不愿参与学习活动,整天显得无精打采。根据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他每天上学都由奶奶背着书包带他到学校门口,然后亲手把书包给他挂到肩上。原来她父母忙于做生意,把他交给奶奶照顾。有好多学生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对孩子放任自流。或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爷爷奶奶。老人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过分溺爱孩子,这些小学生的依赖性强,懒惰思想严重。导致这些学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带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学习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

相反有些家长以成人的尺度要求孩子,甚至非打即骂。对孩子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过份地严格特别是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

我们都知道,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时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反之,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在与一个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谈话时她这样告诉我:“我爸爸昨晚又喝酒,和妈妈吵架,他们说要离婚,还问我要随谁过。”在现代社会中,年轻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像这样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四、是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

不良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倾向,如注意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注意稳定性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学习动力等,都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自我认识偏差,有些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

难,遭遇失败,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以致形成了不良的自我形象。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者、失败者、无前途者,于是自暴自弃,放弃了对学习的追求和热情。

有些小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一直在这种娇纵的环境中,缺少对艰苦生活的体验。因此也难以忍受艰苦的学习了。再加上放大了的惰性和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就对学习不断放松,最后导致跟不上而厌学。

要帮助小学生克服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并不断地从正面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给予强化。使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不断克服厌学心理,从而愿学乐学。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还需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学习心态,使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对待学习。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对待小学生厌学的对策。

1、优化社会大环境。全社会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端正社会风气,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工作。

2、学校教育内容、方法的更新。解决学生厌学问题,首先要改变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要求“一刀切”的旧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正确处理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教

学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注意观察和了解他们是否听得懂,学会适当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理解接受上的困难,真正而不是形式上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变苦学、厌学为乐学。教师应将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相结合,做到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更使学生会学。

3、家庭教育科学化。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此外,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精神放松地学习。作为家长应该多学一些家教知识,使其家教具有科学性。

4、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不能战胜自己的学习惰性,表现出意志力薄弱。意志力不是天生的,靠后天一点一滴的培养。为此,教师和家长要注意从生活习惯和学习常规上培养学生自觉、坚韧、果断、自制的品质。

学生的低自尊水平不仅会导致学生的厌学,而且会使学生的心理、人格发展出现问题。教师的歧视和学生学习过程

中失败的情绪体验都会引起学生自尊水平的降低。“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神奇的期望效应,实际上是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可见,情感是知识渗透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奔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成为信念,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水平,避免厌学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总之,学生厌学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探讨,找出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对学生耐心细致的引导,学生的厌学心理必将得到矫正和克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