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及其禅学思想

43

美与时代 2005.1 下浅析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及其禅学思想

一、 极简主义和极简主义景观设计极简主义(Minimalism)源于抽象表现主义,一般按照杜尚的“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对画面进行处理,造型语言简练,形式简练纯净和简单重复,色彩单纯,空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平面,并力图采用纯客观的态度表现所存在的物体,

排除创造者的情感表现。在景观设计领域中,极简主义设计师在形式上追求极度简化,以较少的形状、材料或单纯的色彩控制大尺度的空间;或重复使用单纯的几何形体构成景观要素或单元,形成一种可以不断生长的活的结构;或运用不同材料、色彩、质地在平面上划分空间,形成精炼有序的现代景观。

二、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特点

1.简洁的形式和几何秩序具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施瓦茨说:“我作为艺术家的趣味常体现在几何形体的神秘品质和它们相互的关系上。”她认为直角和直线是人类创造的,当我们在园林中加入几何感的秩序也为园林中加入人的思想,几何形清晰地界定了一个人造的和非自然的环境。如果你想在天生混乱的自然中看到或读到什么,最快的

方法就是在那里加入几何感的秩序。①因此,在施瓦茨的平面中,大量运用直线、网格和纯几何形体,如圆、椭圆、方等具有强烈秩序感,有些平面构图系列化。其丈夫彼得?沃克发现,极简主义最常见的手法“序列”——即用单纯的几何形体构成景观要素或单元,不断重复使用,或要素之间的间隔的重复,在景观设计中非常有效。彼得?沃克在景观设计中多强调几何和秩序的构图,多用简单的几何母题如圆形、椭圆、方形、三角,或这些母题的重复,以及不同几何元素之间的交叉和重叠。

2.极少的材料

材料作为实现空间的媒介,是设计师永恒的主题和要旨。新一代景观建筑师彼得?沃克设计的坦纳喷泉,是将自然材料以一种脱离这些材料原初的自然结构的方式集合在一起,带来了一种新结构中产生新意味的视觉综合体验。作品以大小均匀的自然石块密致地环绕着圆形水池,形成直径18米的环形石阵。石头未经任何修饰,但每块石头的大小都经过严格的挑选。石头阵列的雾喷,体现自然界的神秘感,犹如禅宗寺院中升起的缕缕青烟,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被一种带有神秘氛围的艺术景象隐喻了出来。劳伦斯? 哈尔普林(Lewrance Halprin)则用混凝土堆砌的石片,石缝中迸射而出的水流创造了诗意的空间,其作品“爱之喜”(Lovejoy)广场是哈尔普林对其热爱的High Sierra荒山

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的极简主义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文/曹丽平

44BEAUTY & TIMES

44的一种抽象,通过水的不同形态的表现,把参观者与景观联系在一起。这个空间由20世纪最常见的材料组成,却给人少有的“爆发—寂静”的双重感觉。

3.单纯的色彩

墨西哥著名景观设计师巴拉甘(LuisBarragan )以最平常的几何形态和纯净的色彩,通常是一堵有明亮色彩的墙,一个巨型溢水池,或是一处落水,一棵大树,就能创造出令人感动的景观。巴拉甘设计的埃尔?佩德瑞哥尔公园,其中饮水槽广场的桉树组成的浓荫林下设置了蓝、黄、白的墙体,墙映在溢盈的长条水槽中成倒影,水沿池边落入狭隘的沟渠,加上激越的水声共同创造出了心灵的诗意景观。还有“俱乐部”住宅区中的“情侣泉”,在静止的水池周边红色墙体围合中,一个“┐”形水槽架于竖立的砼板上,水从越过竖墙的槽口倾入水池中。这一形式还运用在圣?克里斯托巴尔的庭院里,浅粉紫围墙,与立于水中的土红的墙体上方洞中伸出水槽,水从槽口落入池中,溅起一片凉意。其设计作品没有刻意雕饰,却宁静致远,令人心旷神怡。。

4.时空与场所的体验

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必须引入变化的因素,时间、气候共同作用于庭园景观的变化。极简主义设计师擅用看似未经专业训练而仅凭直觉的艺术方法来安排和反映自然系统的变化,以体现人类的客观活动和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参照的、几何的、叙事的、韵律的等手段来使空间有其自己的地位。“坦纳喷泉”作品中利用大自然的水声、石头的静态平衡和重量感,瑟瑟的风声,闪烁微光的、神奇的雾以及令人难以捉摸的灯光隐喻巨大的力量,强调大自然迷一般的特性以及人类和地球、宇宙神秘事物的联系。每一个季节泰纳喷泉都有着自我诠释和改变,使得喷泉成了一个观察自然和记录地球变化的载体。坦纳喷泉是沃克利用石头力量的密致性创造的一件能够反映太阳每天运动及变更的艺术品,这些巨石让人联想到遥远的过去,把远古、历史和现代新事物并置。

三、 禅宗和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禅宗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

佛教宗派,它主张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提倡一种“直指人心”的“直觉感悟”。南宗禅顿悟之“顿”,从时间上是刹那间,从空间上是整体把握。一经顿悟,即达真如,也即成佛②。禅宗所主张的纯粹依靠内心省悟,排除一切言语、文字和行为表达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将庭院景观的创作从各种物质条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景观建筑师运用极为单纯的材料和极其简练的手法,把庭院景观推向纯净、抽象的极致,表现广大无垠的自然世界和内心幽幻的宗教世界,让人们通过静坐、观照和内省,达到对宗教境界的感悟。极简主义在景观设计中常常运用的就是简洁的形式,自然的、无修饰的一种或几种材料,

以及单纯的色彩,但是表达的意境却相当深远。位于日本Makuhari的IBM大楼庭院是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设计的一个极富禅意的极简主义作品。长条形的庭院被建筑分隔成两部分,严格的几何序列从竹林、绿篱、铺装、水池到竹林逐渐过渡。一条狭窄的光带紧贴地面贯穿竹林、建筑、水池、柳树岛。庭院严谨的构图,简单的线条,巨大的立石,平静的水池使庭院笼罩着深沉宁静的寺庙园林气息。

从禅宗的观点看来,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空间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③。园林景观以芭蕉感悟一念清净,以翠竹觉悟君子修行,这种种园林景观要素与游赏者的交流和适应,变印象的流动为理性的参与,由感受物象上升为审美判断,从而达到物我两忘,以小见大,以芥子纳须弥的境界。“芥子纳须弥”包含了极小和至大的对比和统一,正合“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的命题,故格外被受禅宗影响的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师看中,也就是要在一个封闭的,较小的空间里,尽可能做出变化和层次,容纳从自然界抽象出的万千意象。“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陈从周语)。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越大,因而少

能够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感悟④。

禅宗的终极关怀是彻见“本来面目”,即通过“始觉”复归于“本觉”。此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即揭示事物的本质。极简主义体现在材料方面的运用上,提倡展示材料自身的原质,不隐藏其自然纹理、质地和原色,用简化的方法和结果(通过对材料的尺寸、色彩、粒子的设计),促使观赏者达到最直接体验的目的。“极简”不是简单,而是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凝练为一种高度浓缩、概括的抽象形式;“极简”是自然规律,是文化提炼,是摒弃陈俗与浮华,与人们的思想观念相统一,达到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境界。所以,禅宗与极简主义在思想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禅宗摈弃对名相的执着“彻见本来面目”就是极简主义追求的简到极致。

极简主义的少并不是苍白无力,而是有着深刻寓意,正如禅宗的圆融至境,恰如其分。“艺术创作宜简不宜繁,宜藏不宜露”(齐白石语),这是对极简最精辟的阐述。能运用最少的设计语言,表达最深刻内涵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

注释:

①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42页

②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③④吴隽宇,肖艺.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园林.中国园林,2001

参考文献:

①刘滨谊,姚雪艳.将景观建筑学扩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现代景观设计大师劳伦斯?哈普林.国外城市规划,1999(2)

②肖 艺,吴隽宇.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古今日本建筑庭园空间.中国期刊,2003(9)

③章俊华.内心的庭园——日本传统园林艺术.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曹丽平,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

院。

编辑:雨 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