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论文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12级

学号:201202010001

姓名:张丽凤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与柏拉图、奥古斯丁并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康德的研究涉及伦理学、神学、宇宙哲学、美学、逻辑学、和知识理论等广泛领域,其中,三大批判著作───《纯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是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三大批判”分别探讨“知”、“意”、“情”三种基本能力,而这三种能力对应的目标是“真”、“善”、“美”三大领域,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研究了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能力即判断力,而判断力介于知性和理性之间,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了于是就要对判断力加以批判研究。判断力,就是在认识能力中一个居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中间环节,又是一种先天的立法能力。将特殊置于普遍之下的能力即为一般判断力,假如给予了特殊,判断力只能去寻求普遍了,此时,判断力就是反思性的。审美判断力就是反思性的。判断力在自己的主观思考中有自己的一个对于自然可能性的先天原则,它不是借此向自然颁布规律,而是反思自然,从而为自己颁布规律,就是说,并不是我们规定自然是什么样的,而是规定我们自己心中的自然是什么样的。反思性判断只能作为规律自己给自己,不能从别人那儿拿来,也不能颁布给自然。接下来讲审美判断力,它的特殊性在于是按照规则而非概念对某物做出判断。当我们看某一客观物时,当对象的表象也就是其外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的同时能直接与我们愉快的情感相结合时,这个表象本身就是审美对象。就是说,观察客体的表象后,我们给出了自己先天的看法、判断,这些看法判断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愉快的感受,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对客体的审美判断。这时,我们就称该对象为美,称凭借这样一种愉快而做出的判断的能力为鉴赏。我们分辨某物是美是丑,是通过想象力把一个表象与他的主体包括我们当时的情感(无论是愉快还是不愉快)联系起来,而我们谈的审美判断就是一种感性,通过感性来审美,而不是通过认识能力来审美。就是说,你看到一个物体时,不是将它看成什么,而是从它呈现在你面前的样子看,是否愉悦了你的心情,若是你愉快了,那么这个物体就是美的。

《判断力批判》认为,人的情感在本质上是想像力、知性、和表现力和谐的产物。情感的对象既不是现象,也不是本体,而是美。美的形态是现象的,却不是认识。美的本质是本体的,但不是道德、信仰。情感与美完全独立。作为主体功能的理性,在现象界中呈现为认识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在本体界中还原为人的实践行为的文化自由本质,而在审美界中,理性则表现为以自由为本质、以现象为形态并基于想像力的理念。康德说:“想像力的这一类表象叫理念,部分是由于它们至少追求超越经验界限的某些事物去寻求接近理性概念的表象,给予这些理性概念以客观现实性的外貌,另一方面,并且主要的是因为对于它们作为内在的诸直观没有概念能完全切合着它们。”这就是说,在审美中,理念以自由为本质,使审美成为一种主体的文化活动。

《判断力批判》认为,审美是具体的,一般可分为“优美感”和“崇高感”二类,并且审美意识还以艺术作品的方式过得物化。这样理念在不同的审美形式中有着相对独特的具体功能。康德把主体“情感”对客体纯形式的观照称为“优美感”。“优美感”集中表现了康德对

审美的四大规定,即审美四契机:第一契机是鉴赏判断按照至来看的契机,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厉害观念的愉快感和不愉快感对某一对象或是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第二契机是鉴赏判断按照量来看的契机,美是无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东西。第三契机是鉴赏判断按照在它们里面观察到的目的的关系来看的契机,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到的话。第四契机是鉴赏判断按照对对象的愉悦的模态来看的契机,美是那不依赖概念而被认为做一个必然的愉快的对象。在优美感中,理念起着一种质的规范作用。“优美感“本质上是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审视,是对人作为主体建构自然对象、展示“存在”意义的确证。审美判断力的合目的性、想像力、由特殊找寻普遍及其只与对象形式联系的特征使其在展开的判断中生成了审美过程。而美的本质就居于审美过程之中。康德正是在作为美的根源───审美判断力生成的审美过程从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厘定美的本质:

1.判断的质方面

美是一个主体的情感过程。但这个过程的情感性质既不同于具体欲望满足所产生的纯感性愉快,也不同于道德行为引起的纯理性愉快。纯感性愉快和纯理性愉快都与对象的实存有关,关涉对象的具体内容。这两种愉快都在各自同化对象、使对象失去独立存在意义中实现。换个角度看,情感关涉内容必受到内容的限制,因而纯感性和纯理性的愉快都具有功利成分,也都是有限的,不自由的。而在美中,判断只涉及判断对象的形式,这形式又契合着判断的目的,所引起的情感愉悦始终观照着形式自身,对象形式在鉴赏过程中处于自足的位置上,拥有独立的价值。由于只涉及对象形式而远离内容,美产生的情感自然不会受到实存的影响、内容的限定。所以这种情感是自由的。

2.判断的量方面

美作为判断功能的实现,其判断是单称的。判断客体与判断主体的关联不以概念为中介却孕纳着普遍性。这是因为一般单称判断的对象是先于判断的实存,只有主体在同化它时引起主体反应后才能对它的性质下判断。显然在一般单称判断过程中,主体反应在前,判断在后,判断结果仅对判断个体有效。美则是先有了判断,然后才在判断过程中生成了被判断的对象───形式和主体反应───情感。美的判断在先,快感在后,对象与情感的单称性蕴寓着判断的先验性,表达着判断力在想象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式符合由想像力与知性能力之间的和谐所建构的普遍性。

3.判断的关系方面

在一般的判断过程中,判断对主体的满足总具有直接而明确的目的。但美既与实用、欲望、伦理、实践无关,又无明晰的概念逻辑,从而也就无任何特定目的无涉,仅仅是想像力与知性能力趋于一定的和谐自由才使美具有了某种合目的的性质。这种合目的性是“没有目的的目的性,只要我们并不把这个形式的原因归于意志,而只有通过溯源到意志,使它的可能性的解释对我们是可理解的,并且我们对于它的可能性并不总是要从理性的观点去认定它。我们至少可以依据形式,察觉到一种合目的性,而并不去把它归诸某种目的”。

4.判断的模态方面

美体现着合目的性,具有普遍的有效性。所以美不仅是感性现实的,也是本体必然的。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所产生的愉快是必然的,但这种必然性不是一个理论的客观的必然性,而是一种主观的必然性。因为审美判断的必然性不是从一定的概念引伸出来的,而是“一切人对于一个判断的赞同的必然性”。康德指出,审美判断的必然性是以先天的“共通感”为前提和条件的。共通感是“一种情感的普遍传达性”,它是我们设想的一种理想规范,否则人与人之间就不能产生共同的美感,审美判断就不可能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通过以上四个主体契机方面的考察,康德确信:①美不涉及对象的内容并与功利性质无关。美不是实践。②美是单称判断,不涉及概念。美不是认识。③美不涉及明确概念和目的,却

使对象的形式暗合着主体的心意活动。美无目的而又合目的。④美是一种具有合目的普遍性和传达有效性的观照过程。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论文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12级 学号:201202010001 姓名:张丽凤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与柏拉图、奥古斯丁并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康德的研究涉及伦理学、神学、宇宙哲学、美学、逻辑学、和知识理论等广泛领域,其中,三大批判著作───《纯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是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三大批判”分别探讨“知”、“意”、“情”三种基本能力,而这三种能力对应的目标是“真”、“善”、“美”三大领域,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研究了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能力即判断力,而判断力介于知性和理性之间,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了于是就要对判断力加以批判研究。判断力,就是在认识能力中一个居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中间环节,又是一种先天的立法能力。将特殊置于普遍之下的能力即为一般判断力,假如给予了特殊,判断力只能去寻求普遍了,此时,判断力就是反思性的。审美判断力就是反思性的。判断力在自己的主观思考中有自己的一个对于自然可能性的先天原则,它不是借此向自然颁布规律,而是反思自然,从而为自己颁布规律,就是说,并不是我们规定自然是什么样的,而是规定我们自己心中的自然是什么样的。反思性判断只能作为规律自己给自己,不能从别人那儿拿来,也不能颁布给自然。接下来讲审美判断力,它的特殊性在于是按照规则而非概念对某物做出判断。当我们看某一客观物时,当对象的表象也就是其外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的同时能直接与我们愉快的情感相结合时,这个表象本身就是审美对象。就是说,观察客体的表象后,我们给出了自己先天的看法、判断,这些看法判断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愉快的感受,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对客体的审美判断。这时,我们就称该对象为美,称凭借这样一种愉快而做出的判断的能力为鉴赏。我们分辨某物是美是丑,是通过想象力把一个表象与他的主体包括我们当时的情感(无论是愉快还是不愉快)联系起来,而我们谈的审美判断就是一种感性,通过感性来审美,而不是通过认识能力来审美。就是说,你看到一个物体时,不是将它看成什么,而是从它呈现在你面前的样子看,是否愉悦了你的心情,若是你愉快了,那么这个物体就是美的。 《判断力批判》认为,人的情感在本质上是想像力、知性、和表现力和谐的产物。情感的对象既不是现象,也不是本体,而是美。美的形态是现象的,却不是认识。美的本质是本体的,但不是道德、信仰。情感与美完全独立。作为主体功能的理性,在现象界中呈现为认识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在本体界中还原为人的实践行为的文化自由本质,而在审美界中,理性则表现为以自由为本质、以现象为形态并基于想像力的理念。康德说:“想像力的这一类表象叫理念,部分是由于它们至少追求超越经验界限的某些事物去寻求接近理性概念的表象,给予这些理性概念以客观现实性的外貌,另一方面,并且主要的是因为对于它们作为内在的诸直观没有概念能完全切合着它们。”这就是说,在审美中,理念以自由为本质,使审美成为一种主体的文化活动。 《判断力批判》认为,审美是具体的,一般可分为“优美感”和“崇高感”二类,并且审美意识还以艺术作品的方式过得物化。这样理念在不同的审美形式中有着相对独特的具体功能。康德把主体“情感”对客体纯形式的观照称为“优美感”。“优美感”集中表现了康德对

论_判断力批判_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_石若凡

2010年10月第28卷第5期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Adult Education Co llege o fH ubeiUn i v ersity Oc.t,2010 Vo.l28NO.5 论5判断力批判6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石若凡 (湖北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62) 摘要:康德哲学以其三大批判为核心构成一个严实缜密的体系而著称。这一体系被称之为/批判哲学体系0。其中,5判断力批判6被康德赋予了作为沟通知性与理性、自然与自由的/桥梁0的重大使命和地位,从而完成其整个批判哲学体系。但是,第三批判是否如康德所言完成了这一使命,则历来在学者间不无疑义。 本文即旨在就此问题作简要的分析,以重新认识5判断力批判6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康德;批判哲学体系;自然;自由;目的 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444(2010)05-056-05 收稿日期:2010-06-07 作者简介:石若凡(1982)),男,湖北大冶人,湖北大学文学院2008级文艺学研究生。 康德在5判断力批判6第一版序言中对/纯粹理性0这一术语进行了重新解释,从而把对判断力(这里指的是/反思的判断力0,下同)之批判纳入到其批判哲学体系中来。康德认为,虽然5纯粹理性批判6完成了对自然概念领地的批判,5实践理性批判6完成了对自由概念领地的批判,但是, /在作为感官之物的自然概念领地和作为超感官之物的自由概念领地之间固定下来了一道不可估量的鸿沟,以至于从前者到后者(因而借助于理性的理论运用)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过渡0[1]P10。因此,5判断力批判6的任务就是要论证/判断力同样也将造成一个从纯粹认识能力即从自然概念的领地向自由概念的领地的过渡0[1]P13,从而把哲学的这两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因此,康德把判断力之批判视为其整个批判哲学的完成。但是,判断力,是否恰如康德自己所说的那样完成了沟通知性与理性、自然与自由的使命呢?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和阐释5判断力批判6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 一、判断力沟通了知性与理性吗? 康德认为,判断力/通过自然的合目的性概念而提供了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间的中介性概念,这概念使得从纯粹理论的理性向纯粹实践的理性、从遵照前者的合规律性向遵照后者的终极目的之过渡成为可能0[1]P31-32。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作为判断力的先验原则,可以区分为主观的合目的性和客观的合目的性,因此,判断力之批判被划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0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0两部分。就审美判断力而言,/对由反思事物的(自然的和艺术的)形式而来的愉快的感受性不仅表明了主体身上按照自然概念在与反思判断力的关系中的诸客体的合目的性,而且反过来也表明了就诸对象而言根据其形式甚至是无形式按照自由概念的主体的合目的性0[1]P27。这就是说,虽然合规律性的自然规律是机械的、必然的,但是,自然的美却呈现出合目的性来;这样一个合目的的自然也就是自由的自然。从目的论判断力来看,康德由必然的自然所呈现出的/对各种各样的(以至于无限多样的)目的的适应性0[1]P214这种经验性的认识中推想出自然的客观合目的性概念,把整个自然设想为一个目的论系统,并按照这种目的论进一步推论存有一个世界的至上原因,结合其道德的、自由的人作为终极目的的道德目的论思想,实现了由自然目的论至伦理神学的推论。这样一个推论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自然向自由过渡的实现过程。 但是,美的合目的性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合目的性,美与道德之间并不存在现实的因果联系,美仅是道德的象征。同样,目的论的合目的性概念,/更多的是用它来按照与我们心中诸表象联结的主观根据的类比而使自然成为可理解的,而不是从客观根据来认识自然0[1]P207。虽然康德称之为/客观的合目的性0,但仅仅是单纯形式上的客观合目的性,而与质料上的客观合目的性区别开来。显然,无论是审美判断力还是目的论判断力,它们所实现的由自然向自由的过渡都是建立在象征、类比的可能性之上的。反过来说,如果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真正实现了自然向自由的过渡的话,那么,它必然意味着,美的合目的性原则如同道德律令一样成为人的行动的构成性原理,而必然的自然中则存在着一位本体论意义的/上帝0。这一推论显然是与康德的思想完全背离的。一言蔽之,/康德在此所提出的-过渡.并不是真正的过渡,而是带有某种自欺的性质。0[2]P79 此外,尽管康德在5判断力批判6中引入了判断力的概念,但并没有改变自然与自由两大领地的划分的格局,/判断

康德的基本理论主张

西方美学发展的鸟瞰(以1750年为分界) 1.古希腊罗马时期 6 BC ----5 BC 美学思想开始形成,包孕在哲学的母体之中或寄生在文艺理论中。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要在探寻世界本源的重大哲学问题时涉及并探讨了美学问题。 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产生以后,文艺理论成了独立的学科,文艺中的美学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到罗马时代,美学思想又主要寄寓在文艺理论中,贺拉斯和朗吉努斯的美学思想就是如此,所以亚里士多德死后五六百年时期又被称为“修辞学时期”。 最后产生按亚里士多德的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贺拉斯《论诗艺》 按柏拉图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普洛丁《九章集》神学本体论流溢说 2、中世纪5AD——14AD 美学是神学的奴婢,美的根源最终都在上帝那里 早期以新柏拉图主义美学为基础的教父学美学奥古斯丁 后期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基础的经院美学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3、文艺复兴14AD——16AD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的再生 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达芬奇 4、新古典主义时期17AD 这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妥协的中央集权时期,美学思想也随之把古希腊罗马的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思想教条化、宫廷化和规范化。 出现法国笛卡尔奠基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潮,之后而经过了17世纪新古典主义和18世纪启蒙主义两大发展阶段。 在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指导下,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文艺制定政策,法国的布瓦洛写成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法典《论诗艺》。它具体体现在对文艺的严格控制。 5、启蒙主义时代18AD a.法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 b.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潮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 c.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早期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加登,后期代表人物是温克尔曼、莱辛和赫尔德。 鲍姆加登1750年发表《美学》,确立了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近代哲学完成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中心转化的结果。 莱辛,启蒙主义在他那里达到高潮。他高举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大旗并为古典现实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德国“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彻底与新古典主义决裂,高扬德意志的民族意志,推崇自然和天才,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基调,它同时也受到法国启蒙主义和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代表是赫尔德,青年时代的歌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作者:叶秀山 浙江学刊 2019年12期 康德在讨论实践理性道德问题时,已经将目标引向了宗教,在《纯粹理性批判》 中持否定态度的“超越”问题,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下一步,人 们或许期望着他将随着实践理性的思路,使他的“批判哲学”“上升”到“宗教”问题,果然,康德有《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一文问世。但是在这之前,与他的“批判哲学” 直接相应的,则是《判断力批判》,而这个批判,却是把目光拉回到活生生的人世,拉 回到人的“生活世界”,而经过实践理性道德哲学洗礼之后的世界,已经全然不同于为 我们提供“知识对象”的“理论(必然)世界”,而是美-艺术和目的的世界。 康德这个做法,或许说明他的哲学思考的重心,仍然是围绕着“人”的问题,“人” 作为有理智的存在者,或者“有理性的动物”是哲学问题的核心部分,因此他将 人的“ 理性”分别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大领域之后,感到有必要将这两大块 “统一” 于完整的“人”的“基地”上,因为在活生生的经验中,“人”之所以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生命”并不可以真的分割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如何在“同一”的“理性”中,“理解”“人”的完整性,当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 于是,我们看到康德所提四大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 可以希望什么,而最后归于“什么是人”。《纯粹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实 践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而《判断力批判》则试图来回答这第四个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我们可以说,古典哲学的经典性,固然在于有启蒙主义传 统下来的理性主义,同时也具有从文艺复兴传统下来感觉主义和经验主义,二者相合起来,则是一个完整的“人”的问题。“人”原本是具有“感性”的一面,又具有“理性”的一面;而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不是“机械”地“拼凑”起来,这就 是古典哲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然则,如何才是“有机”的而不是“机械”的,则要从一个统一的原则-原理出发,“ 推出”或“开出”“自己”的多样性和现实性来,这样的多样和现实,虽然不是“理论知识”所能把握的,但却同样是“理性”所“可以理解”的。 如何理解多样的现实世界,是康德《判断力批判》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何谓“判断力” “理性”在知识领域和道德领域都需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这一 套逻辑形式。然则,知识以“概念”为重心,以求“概念”与“对象”相符合的“真理”,而道德则因其绝无经验之内容,而仅仅依靠“推理”就能得到“善”的观念。在

判断力批判 康德 等

1、你怎样理解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将崇高区分成: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他是如何分析这两种崇高的。 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学的崇高,一种是力学的崇高。 数学的崇高指的是体积无限大。例如浩渺的星空,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耸入云山的高山等等。康德认为:“真正的崇高只能在评判者的心情里寻找,不能在对于评判而引起崇高情调的自然对象里寻找。谁会把杂乱无章,冰峰相互乱叠的山岳群,或那阴惨狂啸的海洋之类唤作崇高呢?但是当官找他们的时候,不顾及他们的形式,听任想象力和那虽然没有明确目的而只是扩张着的理性结合在一起,而想象力的全部威力仍觉得同理性的观念不相称,这时,心情就会感到在自己的判断中提高了。”可见,在康德看来,正由于“对象”超过了感官的极限,主体要求掌握无限的理性才得以把他当做整体思维,这就证明我们内部有一种超越感性对象的能力,我们并因此而产生了愉快。 力学的崇高指的是巨大的威力。康德下定义说:“威力是一种超过巨大阻碍的能力。如果它也超过了本身就具有威力的东西的抵抗,它就叫做支配力在审美判断中,当自然被看成对我们没有支配力的威力时,它就是力学的崇高。”康德对此举例说:“好像要压倒人的陡峭的悬崖,密布在天空中迸射出迅雷疾电的黑云,带有毁灭威力的火山,势如扫空一切的狂飙,惊涛骇浪,无边无际的汪洋以及从巨大河流投下来的瀑布之类的景物是我们的抵抗力在它们的威力下相形见绌,显得渺小不足道。但是只要我们自觉安全,它们的形状愈可怕,也就愈

有吸引力,我们就欣然把这些对象当做崇高的,因为它们把我们心灵的力量提高到超出惯常的凡庸,使我们显示出另一种抵抗力,有勇气去和自然地这种表面的万能进行较量。”这里讲的“另一种抵抗力”,就是我们在精神上显示出来的比自然威力更大的威力。就对象巨大的威力来说,他认为,我们物理上确实是无力的,但在自觉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却不屈服于对象的威力,一方面是由于对象巨大的威力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在内心里发现另一类的“抵抗的能力”,即人在理性方面的勇气和自我尊严感。这就是说,仅有对象的威力而没有人的主体性,则只能导致恐惧,而不能产生崇高。由此可见,康德讲的力学的崇高是十分主观的。 (总得说来,康德认为,无论是数学的崇高还是力学的崇高,主体自身的理性能力都是具有决定性的,只是在力学的崇高中,主体自身的理性能力更多体现为人的道德情操,即康德所说的实践理性。由此可见,主体性是康德崇高理论的核心和支柱。康德的崇高学说否认崇高现象的客观根源,把崇高归结为主体内心的观念,基础是主观唯心论的,两种崇高的分别也未见出本质的差别,有些论点还自相矛盾,这些都是缺点。但它也包含了一个重要思想,即人比自然优越。康德讲人,讲人的使命和尊严当然都是从资产阶级人性论出发的,有历史局限性的一面,但肯定人要有文化修养,道德情操,要有使命感,实际上就是肯定人要有理想,要超脱低级趣味,动物本能,以整个人类的使命为己任,这应当说是十分宝贵的。)

康德的美学思想

《康德的美学思想》的讲义 开场白:接下来介绍的康德的美学思想作为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刘洋同学介绍的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构成了康德的哲学体系。下面将从康德美学的出发点~~~~等几方面来介绍康德的美学思想。 首先,是康德美学的出发点。康德先生对美学的理解可谓是伴随其一生的,他对美学方面的著作是在1764年的论文中提到的,康德在美学中遇到困难之后就“敬虔地立在窗前,连他自己的身心都融化在白光里面了”。这样的思索之后就有了伟大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了。康德在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为了其哲学体系的完整性又写了他的第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其上卷就是康德美学,康德美学是整个康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以致有人认为康德研究美学问题并不是出于对美学的爱好,而是完全出于其哲学理论的需要。其实,这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认识现象界而无法认识物自体,又经由《实践理性批判》的工作,认为物自体是理性信仰的领域。这样一来,在知性的现象界和理性的超现象界,即在自然与自由、知性与理性之间,就存在着一条不逾越的鸿沟,以至从前者到后者不可能有过度。而康德美学的建立是为了使《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得以沟通,使审美将自然领域引向自由领域,从而使其成为一个严谨的哲学体系。这就是康德美学的出发点,也就是康德研究美学的初衷。 其次,是康德的美学主张。在美学史上,康德是主张美的本质是主观的而且是纯粹形式的这一派的重要代表。 对康德来说,审美判断与科学知识的逻辑判断不同,它基于美感而不是认识的概念或范畴。逻辑判断形成于概念范畴对于经验质料的综合统一,离开了对象给予我们的经验质料就不能构成一个逻辑判断,而审美判断所关涉的则是主体对于事物的纯粹形式的把握,与被把握的对象没有直接的关系。换言之,一个事物被称为美的,并在于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因为它符合了主体的某种形式,从而引起了主观上愉快的美感。具赫本为例,说明为何康德眼中的美 接着,那么,对象在什么样的主观条件下是美的呢?康德从质量、关系和样式四个方面对他眼中的美进行了分析。首先从“质”的方面看,美是无利害无功利的。美感则与实务本身无关,一个审美判断只要夹杂一点儿利害关系就会有所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了。康德把“审美无利害”作为审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从而把审美愉悦与其它两种——感觉快感(由感官引起的快适)和道德快感(对善的追求所引起的愉悦)区别开来。。为了完全把美的鉴赏脱离开无利害,康德还具体阐明了具有利害性的快适和对善的愉悦。快适是感官感到喜欢的东西;是个人口味。而善是借助理性通过单纯的概念使人喜欢的,它使人在追求一种善的目的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理性上的喜悦。无论是快适还是对善的愉快都是与对象的实存相关联的,,“快适和善二者都具有对欲求能力的关系,并且在这方面,前者带有以病理学上的东西为条件的愉悦,后者带有纯粹实践性的愉悦,这不只是通过对象的表象,而且是同时通过主体和对象的实存之间被设想的联结来确定的”。。这样一来,不仅排除了利己之心和占有欲望,而且也排除了对象存在的内容和性质。从而为康德后来寻求审美普遍性作了铺垫,也就是说审美普遍性已经不能从客观对象的普遍性中寻找,而必须从主观的普遍性中去寻找。也正是仅仅抓住了事物表象的形式而不管它的内容,才真正抓住了审美的特殊领域和特性。 其次就“量”而言,美是一种没有概念的普遍性。鉴赏判断的第二契机就是按照量上来看的。这就是问一个真正的审美判断,譬如说这风景是美的,这首诗是美的,说出这判断的人是不是想,这个判断只表达我个人的感觉,象我吃菜时的口味那样。如果别人说:我觉得这菜不好吃,我并不同他争辩,争辩也无益,我承认各人有各人的口味,不必强同。康德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以

【美学】第二章 审美论2(康德:判断力批判)

第二章审美论 第二节康德美学对审美的理论提升:《判断力批判》一、康德的理论体系 以下引自朱志荣《康德美学思想研究》1. 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苏格拉底从当时自然哲学的宇宙本体论,转向研究理性本身,即受特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和阿那柯萨哥拉“心”的原则的启发,从起着主导能动作用的认识与对象的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理性及理性原则把握对 象的可能性,并且突出强调了实践理性的主导地位,将理念看成是从功能的角度对对象的把握,将善视为理性的运用。 他毕生的使命就是寻求真理,并且以此来将雅典的公民从一种麻木的状态中唤醒,引导他们去思索生活的意义和他们自身最高的善。…… 康德曾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指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从主体理性和思维本身的角度去建构哲学体系,确实不是康德的发明,但是,康德的主体性原则并不是直接来自于苏格拉底,也不是他同时代学者的现成的成果,否则他就不会如此自负地将他的方法论上的变动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了。 如果说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不只是指研究对象的转换,而且还进一步指理性中的先天法则的话,那么这个法则乃是直接受惠于笛卡尔及受其影响的莱布尼茨等人。 如果说从理性本身出发去建构哲学是源于苏格拉底的话,继起的柏拉图包含着神秘主义的先验思想,尤其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其中也包含着柏拉图的深刻影响)将它割断了,而亚里士多德弘扬理性的学说也未能得到展开。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才再度恢复了对人类理性的重视,将人类理性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教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且研究理性自身的自律性原则,使人类获得重新运用自己理性的勇气与信心。理性再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乃是启蒙的宗旨。而笛卡尔正是开辟道路的先锋。正因如此,笛卡尔才被视为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 2. 先天法则的形成 康德的先验哲学体系正是近代启蒙运动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在前批

判断力批判

康德之审美批判 摘要: 《判断力批判》中“美”是各项外延与内涵的统一, 它从美的类型、美的现象、美的层次以及两种审美判断四个方面表现了其从理论理性过渡到伦理理性的桥梁意蕴, 从而形成康德先验逻辑与经验考证, 形而上追求与人本主义道德向往之间的思想张力。 关键词:《判断力批判》、美 《判断力批判》中从“美”这个词延伸出去的概念种类繁多, 有“美”的四因说, 纯粹美、依存美、理想美、崇高美、自然美、艺术美、美的表象、美的理念等等。这些外延共同凝聚出《判断力批判》关于“美”的内涵: 一座搭建在理论理性( 认识论) 与实践理性( 伦理学) 中的“桥梁”。 一、美的类型: 纯粹美与依存美 外延是抽象的理性思维的概括。在研究纯粹美中, 康德关于“美”的四因说:质量、关系、范式,从四个方面逐一分析“美”的逻辑, 力图论述“美”的本质, 最能体现出其条分缕析的理性色彩。“美”的质因, 指“美”的无利害性, “美”与事物的存在无“美”的量因从主体方面的共通感来说明美的普遍性。关系因的“无目的的目的性”更是康德的“美”四因的核心, 前者的“无目的”指无确定的概念来述说目的, 后者的“目的性”指客观事物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范式是传统逻辑术语, 指包涵必然, 可能之类词的逻辑推断, 在《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用它来阐述“美“的必然性。这些明晰的术语如果只用来解释他的纯粹美, 的确是严谨、晓畅。但用来理解他的依存美、理想美就会使人模糊了, 而这些就需要我们对“美”的内涵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内涵是无限、丰富的, 既有述说的多性, 含糊性, 又有其意义的象征性、内聚性。内涵的命题不是独立的, 它时刻依赖于外延的出现与表述。康德的“美”无论呈现在怎样的外延, 时时刻刻都呈现出其“桥梁”的意蕴。 有刨根究底的逻辑惯性思维, 执着于先验研究的康德在论述美的时候, 首先力图找出美的独特内部构造, 美之所以为美的本质性。他用美的四因说论述了形式美也就是纯粹美存在的依据, 不过康德并不想停留在此, 他坚定地滑向了依存美, 并把理想美的桂冠赐予它。

康德审美批判力美的分析及其影响

2008年4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Apr 2008第27卷第4期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Vol 27No 4 康德审美批判力美的分析及其影响 李天铭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康德 判断力批判 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包含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在美的分析论里,康德通过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美的无功利的令人愉悦性、无概念的普遍性、无概念的必然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等性质,从而形成了其矛盾着的美学观,为后世美学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关键词:康德;判断力;审美判断;美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8)04-0012-03 收稿日期:2007-12-20 作者简介:李天铭(1983-),男,广西玉林人,2006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从事西方文论研究。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连接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桥梁,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找过渡。判断力批判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审美判断力批判,一部分是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力批判体现了康德的美学观,研究康德美学,必须深入地分析和挖掘他的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内涵和意义,特别是美的分析。 理解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批判,首先要理解康德的!判断力?的概念。所谓!判断力?,是一种精神机能,即判断的功能或能力。康德认为,人的心灵或精神有三种能力,即认识的能力、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能力和欲望能力。与此相适应,人的认识能力也有三种,即知性、判断力和理性。康德指出:!一般判断力是特殊思考为包含在普遍之下的能力。如果普遍的东西(规则、原则、规律)被给予了,那么把特殊归摄于他们之下的那个判断力就是规定性的。但如果只有特殊被给予了,判断力必须为此去寻求普遍,那么这种判断力就只是反思的。?[1]康德根据特殊和普遍的关系,把判断力分为!规定的判断力?和!反思的判断力?。规定的判断力属于知识判断,它是认识某一特殊事物是否从属于某一普遍规律的能力。如!这朵花是红的?,!这朵花?是个别的、特殊的,!红?是一种普遍的属性。一般来说,我们已经明确了!红?这种属性的意义,然后寻找!这朵花?是否从属于这个普遍概念之下。而!反思的判断力?则是从特殊的事物出发去寻求普遍规律的能力。譬如,!这朵花是美的?,!美?这个概念并不是!决断性?的,因而它是不!确定?的。必须从!这朵花?身上 去寻找!美?的!判断?。康德认为,!反思的判断力?能够把知性(理论理性即认识)和理性(实践理性即伦理)联合起来,既略带知性的性质,也略带理性的性质,但又不同于知性和理性。康德认为!反思的判断力?有一个先验原则,那就是自然的合目的性。!那么判断力的原则就自然界从属于一般经验性规律的那些物的形式而言,就叫做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1]这种自然的合目的性,即把自然看做一个有机的系统,并不能从自然本身中找到经验的实证,并不是自然对象中所客观具有的,而只是人们为了认识自然所必须采取的一种主观的先验原理,是认识自然的主观上的前提条件。它只是把对象设想为有目的,并不是肯定对象自身确有目的。自然合目的性作为沟通知性(认识)和理性(道德)两大领域的一种引导规范的先验原理,又正是从现象到本体、从自然到人(伦理)的一种过渡 [2] 。 康德所说的审美判断就属于!反思的判断?。审美判断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鉴赏。在康德看来,尽管审美判断不是知识判断,从而不是逻辑判断,但由于在鉴赏判断中总还是含有与知性的某种关系,所以可以运用 纯粹理性批判 中知性的四范畴(质、量、关系、模态)来考察审美判断力,进行美的分析。 在美的分析中,康德通过四个契机对美进行分析。第一点是按照!质?来看,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做美。康德区分了三 # 12#

康德判断力判定美学

康德在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 为了其哲学体系的完整性又写了他的第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 其上卷就是康德美学, 康德美学是《判断力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曾在《判断力批判》的内容提要里写道:导论是康德的美学哲学, 它和康德前两部批判紧密结合。1这句话说出了《判断力批判》的导论的重要作用。实际上, 导论是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概括, 它说明了判断力在他的整个哲学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 它的先验原理。在导论里, 康德对他的批判哲学作了全面性的总结, 指明了《判断力批判》在其! 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康德认为自然的感性领域与自由的超感性领域之间存在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 分割出两个世界。康德认为, 判断力就是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这两个领域之间的中介, 它给我们提供的“目的”概念使得从自然的必然性过渡到自由成为可能。康德在对美的分析论中所采用的逻辑是从质到量, 再到主观合目的性, 最后以共通感为普遍 认同的条件, 完成了他的审美判断的纯主观判断的论断。我们对他这一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从他的思想中便可看到一些睿智的东西以及所造成的思维上的困惑。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论优美感与崇高感》和《判断力批判》这两部著作中。前者主要分析优美和崇高的不同特点:优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小巧,和谐,让人心生爱怜;崇高则是巨大以至于无形的“壮美”,让人心生畏惧,甚至是恐怖,所以康德成其为“可怖的崇高”,它往往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优美与崇高是康德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在他后来集大成的美学巨著《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仍然是按照这个一分为二的模式来处理的。他提出了鉴赏判断(即审美)的四个特征:(1)它是愉悦的,但是不带任何利害关系;(2)它是普遍的但不是概念;(3)它具有合目的性,但无目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4)它是主观的,却带有必然性 什么才是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做出了四个定义: 一、“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愉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也就是说审美是无利害的,那么审美追求本身不就是一种功利性的行为吗?虽然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超越了物质,但就其本质而言它仍然是带有某种目的性的。“现在,关于一个对象,我借以将它宣布为快适的那个判断会表达出对该对象的某种兴趣,这由以下事实已可明白,即通过感觉激起了对这样一个对象的欲望,因而愉悦不只是对这对象的判断的前提,而是它的实存对于由这样一个客体所刺激起来的我的状态的关系的前提”愉悦是对对象判断的前提,也是因为它的存在而激起我的相应的状态。“以最热烈的方式使人快适的东西中甚至根本不包含有关客体性状的任何判断,以至于那些永远只以享受为目的的人们是很乐意免除一切判断的。”审美判断不包含客体的性状,强调的是主观感觉。而以享受为目的的人们只在乎的是事物的客观性状即满足他们欲望的本质。前者显然比后者更高一个层次,也就回答了上面的疑问:审美虽然包含有目的性,但是这种目的是超越物欲的一种高尚的目的,与满足客观需要的目的是不同的。所以美同快适是不同的,它不是为了满足人某种目的的客观享受。问题出现了,所谓的高尚是由谁来制定的呢?不同的社会、阶级、民族等在不同的时段对于高尚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怎么来界定是否高尚就又成了一个问题。这时,康德又提出了“善”。他说:“要觉得某物是善的,我任何时候都必须知道对象应是怎样一个东西,也就是必须拥有关于这个对象的概念。而要觉得它是美的,我并不需要这么做。”也就是美是不涉及任何概念的,因此,我们无法用是否符合高尚的标准来界定美,比如说一朵不知名的小野花、一条盘旋缠绕的曲线,甚至是一片绿色的纸片,它们没有任何含义,也不依赖于任何确定的概念,但却令人喜欢。善的事物之所以不能称之为美的是因为在一种情况下的善或许换一种环境就不能称之为善,比如一名罪犯,他的犯罪是为了养活一家人所以在家人心中它他是善的,但是对于社会来说他的行为威胁到了别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应该谴责的。

关于《判断力批判》的读书笔记

关于《判断力批判》的读书报告 作者:康德译者:李秋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心灵具有三种能力: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感觉以及欲求能力。我在纯粹(理论)理性的批判里发现了第一种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实践理性的批判里发现了第三种能力的先天原则。”因此,鉴赏批判的任务在这个时候就注定是发现愉快和不快的感觉的先天原则,而康德则通过把哲学的这个部分与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并列,称之为目的论。(科学院版编者导言第005页) 对于他和他的审美哲学来说绝对根本性的是,美者的分析论是按照他的范畴学说的图式来划分的,而且不可忽视的是恰恰是从这种探讨方式中产生出的决定性疑难就在于如下问题:审美判断力的普遍有效性如何与其个别品性相统一。审美问题的这种表述以一种令人信服的类比接续着康德为说明其范畴学说而在《导论》中新提出的那个认识论区分:感知判断与经验判断的区分。按照康德的理解,这种关系与关于适意者的判断和关于美者的判断之间关系的类似是直接显而易见的。康德在那里发现,个别的感知判断能够成为要求普遍性的经验判断。与此相反,在美的判断这里,这种借着一个概念的确立可以明确地被排除,而且由此这对于哲学家来说成为一个逻辑问题。在康德于那种主观合目的性中揭示出虽有其形式上个别性及其对概念的独立性却使人理解审美判断的普遍性的那种先天因素的时刻,对他来说,美学必然从心理学的领域移入先验哲学的领域。这样一来,如

康德以苏尔策、门德尔松和特滕斯同时的划分所认定的那样,灵魂生活的第三个领域,即情感,成了批判方法的对象。(同上第006—007页) 人们可以把出自先天原则的认识能力称为纯粹理性,而把一般而言对纯粹理性的可能性和界限的研究称为纯粹理性批判。如今,在我们的认识呢你的秩序中、在知性和理性之间构成一个中介环节的判断力,是否也独自拥有先天的原则;这些先天原则是建构性的还是纯然范导性的(因而不表明任何特有的领域),而且它是否会先天性地把规则赋予作为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之间的中间环节的愉快和不快的情感(正如知性为认识能力,而理性为欲求能力先天地指定法则那样),这就是目前的判断力批判所要讨论的。(前言第001—002页)如果就哲学通过概念包含着对事物的理性认识的诸原则(不纯然像逻辑学那样包含着一般思维的形式的诸原则而不问客体的区别)而言像通常那样把哲学划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那么人们做的完全正确。但在这种情况下,为这种理性认识的诸原则指定了它们的客体的那些概念,就必定是在类上不同的,因为若不然,它们就没有理由被划分开来划分在任何时候都以分属一门科学的不同部分的理性认识之诸原则的一种对立为前提条件。但是,只有两种概念,它们允许其对象的可能性有同样多的不同原则:这就是各个自然概念和那个自由概念。现在,既然前者使一种按照先天原则的理论知识成为可能,而后者就前者而言在其概念中就已经只带有一个否定的原则(纯然的对立的原则),与此相反对于意志的规定则建立起扩展的原理,这些

康德批判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 PDF

康德批判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PDF 康德批判哲学何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或系统?这是关乎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批判哲学篇一 论康德批判哲学的根基与归宿 康德批判哲学何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或系统?这是关乎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三大批判中的每一部都极其重要、不可或缺,但能使三大批判最终成为一个连续、有机、统一的思想并达到空前深度的,乃是《判断力批判》。这一理解,基于对批判哲学中自由和自然概念及其关系的内在考察。自由和自然的关系,是走进三大批判的理想路径,是贯通康德批判哲学的一条极其核心的逻辑和思想线索,据此可以把三大批判的主旨分别概括为: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我立法,自然为人立法。 一、人为自然立法 从怀疑论中拯救科学和知识,为知识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是批判哲学最先的考量。康德据此为知识找到了必然可靠的根基,同时明确了知识所以可能的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知性能力的界限,即知性范畴的应用仅在感性经验的领域之内有效,对于生命中感性之外许多重要的领域和话题,知性范畴没有染指的权力。《纯粹理性批判》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强调这种界限的重大意义,并在第二版前言中用“因此,我不得不扬弃知识,以便为信仰腾出地盘”这句著名的话再次特别予以强调。这可以看成1781年之后康德思想发展的一个明确趣向,预示着其后批判哲学的走向:在奠立知识的坚实基础之后,在知识得以保障之后,哲学将关注什么。 “人为自然立法”,首先是一种知识论证,但同时,康德把这种最基本的知识视野,引入了我们的存在论关切中:知识的维度必须成为存在论和世界观的起点和基础之一,认知的方式某种意义上规定着人的存在的方式。尽管知性的应用必须被限定,但在其界限之内的有效的经验知识本身不能被否定,不能被终止,知识必须在经验之外发挥非建构性的作用。试想:没有了知识作为基础和前提,道德和信仰将与迷信何异?而且,我们将看到,一般的知识能力,如何在一种反思的、形式性的关系中奠立起判断力批判以至于整个批判哲学的根基。 因此,知识是被扬弃的,而非被否定和终止的。扬弃意味着知识的成果以及认知能力的一般形式将在知识“之后、之外”的信仰的道德宗教领域被保留,但经验知识的建构性方式和权力必须被限定。我们将看到,先验演绎中作为知识根基的主体能力,即知性和想象力,将以新的方式和关联出现在纯粹理性批判之后的批判哲学中,并发挥根本性的作用。这是扬弃一词的根本含义,即知识能力将以新的方式,非经验自然因果的方式,即自由因果、特别是主观反思中的纯粹形式性的方式,担当重任! 对知性知识的限定,以及对知识和道德信仰之间的托马斯主义式的划分,意义重大:这不仅使知识成为知识,而且使道德信仰成为道德信仰;知识无权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道德信仰的问题,道德信仰也代替、否定不了知识,双方在彼此区别的前提下的相互观照、监督和协调成为必要。知识必须得到尊重,但仅仅知识绝对不够:任由知识为所欲为而失其界限,是人类的灾难;道德信仰必须是人的存在本体中的基本部分、质素、秩序和原则,否则无限的知识欲望必将借助知识技术精英的过度疯狂而毁灭世界,一如今日以华尔街的经济精英和他们所代表、所发明的经济规则所导致的。 人为自然立法,在完成其知识论使命的同时,以否定的方式指示了信仰世界的必然存在和意义: 知性通过它对于自然而言先天法则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证明,即自然只是作为显象才为我们所认识,因而同时提供了对自然的一个超感性基底的指示,但使这个基底完全未被规定。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教学内容

《判断力批判》读后 感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课程论文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12级 学号:201202010001 姓名:张丽凤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与柏拉图、奥古斯丁并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康德的研究涉及伦理学、神学、宇宙哲学、美学、逻辑学、和知识理论等广泛领域,其中,三大批判著作───《纯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是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三大批判”分别探讨“知”、“意”、“情”三种基本能力,而这三种能力对应的目标是“真”、“善”、“美”三大领域,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研究了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能力即判断力,而判断力介于知性和理性之间,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了于是就要对判断力加以批判研究。 判断力,就是在认识能力中一个居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中间环节,又是一种先天的立法能力。将特殊置于普遍之下的能力即为一般判断力,假如给予了特殊,判断力只能去寻求普遍了,此时,判断力就是反思性的。审美判断力就是反思性的。判断力在自己的主观思考中有自己的一个对于自然可能性的先天原则,它不是借此向自然颁布规律,而是反思自然,从而为自己颁布规律,就是说,并不是我们规定自然是什么样的,而是规定我们自己心中的自然是什么样的。反思性判断只能作为规律自己给自己,不能从别人那儿拿来,也不能颁布给自然。接下来讲审美判断力,它的特殊性在于是按照规则而非概念对某物做出判断。当我们看某一客观物时,当对象的表象也就是其外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的同时能直接与我们愉快的情感相结合时,这个表象本身就是审美对象。就是说,观察客体的表象后,我们给出了自己先天的看法、判断,这些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 判断力批判读后感这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的代表作。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本书。在前两部《批判》中,康德分别探讨了理性认识和道德意志的先天法则,认为世界分为现象界与物自体两个领域。前者受自然必然律支配,属理解力的认识范围;后者属道德意志范围,行使的是自由的道德律令。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寻求两个分割的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书中讲到艺术与天才等问题,阐述了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科学工艺品、与手工艺品的区别,认为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天才的四个特征:即天才不循规蹈矩,具有独创精神;天才不是靠人传授的,只能从天才的作品中窥见法则。 “知识”对于“道德”绝无影响,“道德”却必定影响“知识”。逻辑的形式就表现为“判断力”在“概念”和“推理”之间的“连接”作用。 此书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的判断力批判》两部分。前一部分,重点分析美和崇高两个范畴。从质上讲,“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从量上讲,“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从关系上讲,“美,它的判定只以一单纯形式的合目的性,即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根据的”,这也就是美的没有明确目的而却有符

合目的性的矛盾或二律背反;在“崇高的分析”中,把崇高与美作为两个对立的审美范畴,提出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的概念。康德认为,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美感是直接单纯的快感,美可以在对象的形式中找到;而崇高的对象既无形式又无限制,它只存在于审美主体的心里,崇高感是由痛感转化为快感,并与人的理性观念密切相关,由此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的重要命题。后一部分则从审美判断力的“主观合目的性”转向对自然界有机体组织的“客观合目的性”的探讨,辩证地表述了康德自己的自然观。这本书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之作。它对费希特、黑格尔、叔本华等人,乃至整个欧洲和后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鉴赏判断并不是认识判断,因而不是逻辑上的,而是感性的审美的。审美活动既离不开主体的感官感受,也离不开客体的具体可感的感性形式。审美活动总是通过人化了的感觉器官作用于对象的“可感受的形式”方可发生并正常运行。 了解了点康德的哲学,我们不仅要遵从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而且要求“从道德律出发”使我们的行为不仅“符合”道德,而且还要“本乎”道德。人是“理性者”,当人把自身当作目的来评鉴,就尊重自己为自由者,这是人的尊严所在,如果理性成为“小聪明”“小计谋”任他便可以乱众。越是“聪明”离真正的人越远,谈不到人所保护的至善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