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叶楮白皮生物脱胶制浆及其机理研究

光叶楮白皮生物脱胶制浆及其机理研究
光叶楮白皮生物脱胶制浆及其机理研究

 收稿日期:2006205208(修改稿)

 作者简介:白延坤,男,1980年生;制浆造纸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环保节能。

E 2mail :baiyankun @https://www.360docs.net/doc/083662090.html,

光叶楮白皮生物脱胶制浆及其机理研究

白延坤 刘秉钺 何连芳 黄 娜

(大连轻工业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摘 要:对影响光叶楮白皮生物脱胶制浆的主要因素及脱胶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脱胶制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初始pH 值7,温度30℃,液比1∶15~1∶25,接种量3%;加入氮源助剂能够显著提高成浆效果,且以用量为1.5%~2.5%的尿素为佳。最优条件下的制浆结果为:得率70.0%,高锰酸钾值14.6,白度43.2%IS O ,成浆时间94h ,废液pH 值4.0,COD Cr 值为0.337t/t 浆。脱胶酶活力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初期,酶活力都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发酵至36h ,果胶酶活力达到峰值,木聚糖酶活力在发酵至60h 达到峰值,峰值过后,2种酶的活力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纤维素酶活力在整个周期内缓慢增加,没有峰值出现。关键词:光叶楮白皮;生物脱胶;酶活力中图分类号:TS74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842(2006)0420022204

光叶楮(Broussonetia Papyrifera )是近年来从日本引进,为造纸工业定向培育的一种速生丰产的纸材新品种。光叶楮皮又名构皮,其产量约占全杆的12%,白皮约占全皮的72%[1]。光叶楮白皮部纤维属于韧皮纤维,其化学组成特点是:木素含量低,果胶含量高。

根据白皮纤维原料化学成分和结构特性,其制浆的关键首先是脱去纤维间结合的果胶质,其次是脱除木素。生物脱胶制浆就是应用脱胶酶或接种产脱胶酶的微生物降解原料中的果胶质,使原料分散成纤维束或单纤维的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脱胶微生物的筛选入手,广泛开展了生物脱胶方法的研究,其中对野生构树皮制浆的研究,国内已经有过报道[224],但是对经过人工选育的光叶楮的研究还尚未见过。应用红麻微生物脱胶优势菌株———兼性厌氧枯草芽孢杆菌,对影响光叶楮白皮生物脱胶制浆的因素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1 实 验1.1 原料

实验原料是人工去除表层黑皮的光叶楮白皮,产地在山东省。用剪刀剪取20~30mm 皮段,经过除尘、碎片后,无需灭菌直接作为生物法制浆的原料,其化学成分见表1。1.2 供试菌株

实验用菌株为兼性厌氧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中的枯草芽孢杆菌是分解果胶质的优势菌群,制浆过程就

是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脱除果胶,尽可能去除木素,保留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将菌株在25℃条件下活化后,接入增殖培养基,经过扩大繁殖,待细菌数目达到107~108个/m L 菌液,进行接种。

表1 光叶楮白皮化学成分

%灰分

抽出物

热水

1%NaOH 苯2醇纤维素

木素

K las on 酸溶

戊聚糖果胶

3.22

21.44

44.78

5.88

55.468.01

2.5910.058.88

注 纤维素为硝酸2乙醇纤维素。

1.3 实验方法1.3.1 脱胶条件实验

取光叶楮白皮10~12g (绝干量)置于500m L 塑

料瓶中,按照预定条件(初始pH 值、温度、液比、接种量等)在J T7521型隔水式培养箱中进行制浆,其中发酵液初始pH 值以1%HCl 和1%NaOH 溶液通过PHS 22型酸度计调节。脱胶过程中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变

化一种因素做试验,以探索此因素对成浆效果的影响。

制浆过程中对原料的脱胶状态采用手感目测法进行跟踪观察,当发酵至白皮手感松软、黏滑、横撕纤维呈网状,此时脱胶完成。为了判断的准确性,还需取少量浆料在打散器中打散,如无束状纤维出现,即达到纤维分离点,说明已完全成浆。

1.3.2 脱胶制浆再现性实验与化学法制浆的比较

取光叶楮白皮绝干300g ,置于10L 塑料桶中,在最优化条件下,于培养箱中进行再现性实验。待脱胶

2

2T 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

中 国 造 纸 学 报V ol 121,N o.4,2006 

完成后,把浆料转移至布袋中并挤出废液(用于检测pH值和C OD Cr值),浆料的处理与条件实验相同。化学制浆的方法及工艺条件按照文献[526]进行。

1.4 分析检测

生物法制浆得率、高锰酸钾值、白度、废液pH值与C OD Cr值均按文献[7]提供的方法测定。

在脱胶最优化条件下,测定发酵液中酶活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按照文献[8]的方法,采用3,52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测定底物分别是0.5%的果胶、木聚糖和C MC溶液(均用0.2m ol/L pH值为4.4的醋酸2醋酸钠缓冲液配制)。酶活力单位定义为:在pH值4.4和温度50℃条件下,每分钟水解底物产生1μg还原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单位,以U/m L表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脱胶工艺条件的优化

2.1.1 初始pH值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调节发酵液初始pH值分别至4~9,讨论其对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如表2。

表2 初始pH值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pH值得率/%高锰酸钾值脱胶时间/h

457.013.2165

559.313.1154

663.811.8145

763.910.6130

850.912.2150

945.313.8168

 注 接种量5%(菌液体积/发酵液总体积),温度25℃,液比1∶15。

比较表2的数据发现,当初始pH值为7时,得率63.9%,比得率最低的初始pH值为9的试样高了18.6个百分点,高锰酸钾值最低,为10.6,脱胶完成时间130h,明显短于其他试样,pH值过高或过低对成浆效果都不利。

2.1.2 温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菌株的最佳繁殖温度和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不同,最佳脱胶温度应该是综合两者影响的结果[9]。改变发酵液温度,进行生物脱胶。为了补充微生物生长所需氮源,加入1%尿素(对绝干原料),且按照文献[10]的方法,在发酵至24h时加入,实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30℃下的成浆效果最佳,得率达到69.5%,脱胶周期为108h,温度高于和低于此值,脱胶时间均延长,温度为45℃的试样,脱胶时间延长至156h,且得率降低。因此,可以确定该菌株脱胶的最佳温度为30℃。

表3 温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温度/℃得率/%高锰酸钾值脱胶时间/h 2565.514.7144

3069.514.4108

3568.915.7132

4066.314.3144

4563.314.7156

 注 初始pH值为7,其他条件同表2注。

2.1.3 液比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在30℃下,改变液比大小,成浆结果见表4。

表4 液比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液比得率/%高锰酸钾值脱胶时间/h

1∶1059.510.697

1∶1568.315.584

1∶2069.616.590

1∶2567.713.593

1∶3063.414.4122

1∶3563.115.9138

 注 初始pH值为7,其他条件同表2注。

由表4可知,液比为1∶15~1∶25时,得率在67.7%~69.6%之间,高于其他试样,脱胶完成时间在84~93h之间,液比高于1∶25,脱胶完成时间延长。分析原因:液比小时,底物和酶浓度高,但是随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代谢物质的浓度也会大大提高;反之,液比过大时,虽然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代谢物质浓度升高的速度较慢,但营养物质的初始浓度较小,微生物生长时间和产酶时间延长,脱胶完成时间也相对延长[11]。

2.1.4 时间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当原料脱胶至纤维分离点后,间隔24h相继取出浆样,脱胶时间对脱胶效果影响的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脱胶时间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初始pH值脱胶时间/h得率/%高锰酸钾值78469.314.1

710865.913.8

713261.413.0

 注 初始pH值为7,30℃,液比1∶15,接种量5%。

表5表明,当试样发酵至84h即达到纤维分离点后,时间再延长24h和48h,成浆高锰酸钾值有下降趋势,分别下降0.3和1.1,得率降低的幅度较大,为3.4和7.9个百分点。所以,脱胶完成时间延长对制浆不利,生物脱胶制浆应该准确确定纤维分离点以保证其得率。

2.1.5 接种量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接种量在1%~9%范围内,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

32

 第21卷 第4期光叶楮白皮生物脱胶制浆及其机理研究

表6 接种量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接种量/%得率/%高锰酸钾值脱胶时间/h 167.015.6124

268.914.9114

371.913.788

569.116.996

765.915.9100

965.916.3114

 注 初始pH值7,温度30℃,液比1∶15。

从表6可以看出,当接种量为3%,得率可达71.9%,高于其他试样,且脱胶完成时间最短,为88h,接种量高于或低于3%,脱胶完成时间延长,得率降低。该结果说明接种量并非越多越好,其原因是接种量的大小决定细菌生长过程中衰亡期到来的快慢[12]。接种量过多时,细菌数目增多,而底物浓度没有增加,大量细菌很快进入衰亡期,脱胶酶产量减少,以致脱胶完成时间延长。

2.1.6 助剂及用量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除碳源必不可少外,还需要氮、磷等其他元素,其中氮是最主要的。实验选用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和豆汁4种常见且价格低廉的含氮物作为脱胶助剂。豆汁用量1%,其他用量均为0.5%,加入时间均在发酵至24h时,实验结果见表7。

表7 助剂对脱胶的影响

助剂种类用量/%含氮量/%得率/%脱胶时间/h高锰酸钾值

硝酸铵0.50.17566.09916.5

碳酸氢铵0.50.08965.51141610

尿素0.50.23368.89415.5

豆汁10.03865.312616.4

空白——63.613116.7

注 豆汁氮含量测定采用凯式定氮法[13];初始pH值7,温度30℃,液比1∶15,接种量3%。

由表7可见,与空白样相比,通过加入适量助剂,改善发酵液的环境后,成浆效果明显提高。添加尿素的试样脱胶时间最短,为94h,得率68.8%,高锰酸钾值15.5,成浆效果好于其他。比较表7的数据可以看出,尿素的氮含量最高,豆汁用量为1%,含氮量最低,这就出现了氮含量是否越高越有利的问题。为考察氮源加入量对成浆效果的影响,改变尿素的加入量,其他条件不变,进行脱胶实验,其结果如表8所示。

从表8可以看出,尿素加入量在1.5%左右效果最好,大于2.5%和小于1.5%,脱胶完成时间延长,得率降低。尿素用量为3%与用量为1.5%的试样相比,脱胶周期反而延长10h,得率降低4.1个百分点。这是由于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碳氮比,以维持脱胶液中的碳氮平衡[14],氮源浓度过高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脱胶效果。

表8 尿素用量对脱胶的影响

尿素用量/%含氮量/%脱胶时间/h得率/%高锰酸钾值——14460.515.4

0.50.23311263.214.7

1.00.4679665.414.3

1.50.7008868.814.4

2.00.9339066.714.8

2.5 1.1679066.716.4

3.0 1.400986

4.71

5.1

2.2 生物法制浆再现性实验结果

由上述实验得到生物脱胶制浆最优化工艺条件:初始pH值7,温度30℃,接种量3%,液比为1∶15,尿素添加量1.5%,在发酵24h时加入,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生物脱胶制浆与化学法制浆结果的比较

制浆

方法

得率

/%

高锰

酸钾值

成浆

周期/h

废液

pH值

白度

/%IS O

COD Cr

/t?t-1浆

生物法70.014.694 4.043.20.337

NPO法71.322.7— 5.258.00.455

亚铵法51.3 3.9—9.149.1 1.333

 注 NPO法工艺条件:Na2C2O4用量20%,Na2CO3用量0.5%,H2O2用量10%,AQ用量0.1%,液比1∶10,最高温度90℃,保温时间3h;亚铵法工艺条件:亚铵用量18%,尿素用量5%,AQ用量0.15%,液比1∶6,小保温温度150℃,时间1h,最高温度165℃,大保温时间2h;COD Cr值计算公式为:测量值×10-6/(液比×得率)。

从表9可以看出,生物法制浆再现性实验的脱胶完成时间为94h,与表8中相同条件下的88h延长了6h,这可能是由于原料从10g增至300g后,影响了底物和发酵液的充分接触所致,得率为70.0%,高锰酸钾值为14.6。

与化学法制浆相比,生物法制浆的得率与过氧化氢草酸盐法(NPO法)接近,高于亚铵法;成浆高锰酸钾值为14.6,比NPO法低8左右,亚铵法最低为3.9;废液pH值为4.0,要低于这两种化学方法;C OD Cr值大约是亚铵法的1/4和NPO法的3/4;原浆白度为43.2%,低于其余二者。

2.3 脱胶酶活力分析结果

按照酶活力单位定义,得到的果胶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力大小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发酵初期,3种酶活力大小都是随时间延长而升高,果胶酶活力在12~24h出现最大幅度的增加,增加幅度为23.43U/m L,说明该阶段是脱胶菌产果胶酶水平最高的时期。当发酵至36h,果胶酶活力达到峰值,大小为59.98U/m L,在0~36h这一期间,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活力均在缓慢增加。发酵时间继续延长,果胶酶

42中 国 造 纸 学 报第21卷 第4期 

活力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半纤维素、纤维素酶活力仍在继续增加,这是由于果胶质被果胶酶分解的同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逐步暴露出来,诱导微生物产生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在发酵至60h 达到峰值,大小为38.67U/m L ,酶活力峰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果胶酶24h ,这正符合生物脱胶制浆的目的即优先脱除果胶,尽量保留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时间继续延长,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活力逐渐降低,但变化趋势较为平稳,而纤维素酶活力却在一直升高,这也解释了上述2.1.4的实验结果,即到达纤维分离点后,发酵时间再延长,成浆得率逐渐降低。所以,生物脱胶制浆应该力求缩短成浆周期,以保证其得率

图1 脱胶酶活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 结 论

3.1 兼性厌氧枯草芽孢杆菌对光叶楮白皮脱胶制浆

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 值7,温度30℃,液比1∶15

~1∶25,接种量3%。加入含氮助剂可缩短脱胶完成时间,提高成浆得率,在各种助剂中,尿素的作用效果最好,且加入量在1.5%~2.5%之间最佳。3.2 最佳脱胶条件下的再现结果为:得率70.0%,高锰酸钾值14.6,成浆时间94h ,废液pH 值4.05,C OD Cr 值为0.337t/t 浆,白度43.2%IS O 。与化学法制浆相

比,得率与NPO 法相近,高于亚铵法,废液C OD Cr 值要明显低于化学法。

3.3 酶活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发酵初期,3种酶活力

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并且12~24h 是脱胶菌产果胶酶水平最高的时期,发酵至36h ,果胶酶活力达到峰值,木聚糖酶在发酵至60h 达到峰值,峰值过后,2种酶活力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发酵制浆的整个期间,纤维素酶活力均是缓慢增加,没有峰值出现。

参 考 文 献

[1] 何 洁,刘秉钺,宋子言.光叶楮化学成分及纤维形态分析[J ].中

国造纸,2004,23(12):69

[2] 冯新梅,何绍江,刘冰玉.发酵韧皮纤维的厌氧细菌菌株筛选及制

浆效果[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17(3):241

[3] 管 斌,卢 燕,孙艳玲.韧皮纤维原料的生物制浆技术[J ].山东

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12(1):8

[4] 杜予民,周丹娜,郑连爽.韧皮纤维生物2化学法制浆研究(Ⅰ

)构皮降解嗜碱细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J ].林产化学与工业,1998,18

(2):59

[5] 何 洁,刘秉钺,宋子言,等.光叶楮白皮制浆方法的比较及亚铵

制浆工艺的优化[J ].中国造纸,2005,24(5):4

[6] 李新平,林友锋,李巧玲.构皮过氧化氢草酸盐法制浆初探[J ].纸

和造纸,2003(2):43

[7] 石淑兰,何福望1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M]1北京: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3

[8] 黄小龙,孙焕良,谢达平,等.亚麻微生物脱胶菌种的筛选与鉴定

[J ].生物学杂志,2004,21(1):20

[9] 杨礼富,刘政初,彭源德,等.红麻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脱胶酶的特

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01,22(2):77

[10] 黄小龙,孙焕良,谢达平,等.南方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及其理论

研究Ⅱ.主要外界因子对果胶酶及亚麻脱胶效果的影响[J ].中国麻业,2003,25(4):193

[11] 黄小龙,孙焕良,谢达平.亚麻天然水沤法脱胶条件的研究[J ].中

国纺织经济,2004(1):181

[12] 丁凤平.韧皮纤维生化制浆用酶的研制[J ].中国造纸,1994,13

(6):64

[13] 丁绍兰.革制品分析检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4] 葛菁萍,凌宏志,宋 刚,等.果胶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培养条件研

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8):93

Bio 2Degumming Pulping of G uangyechu White B ast and Its Mechanism

BAI Y an 2kun 3 LI U Bing 2yue HE Lian 2fang H UANG Na

(Dalian Institute o f Light Industry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116034)

(3E 2mail :baiyankun @https://www.360docs.net/doc/083662090.html, )

Abstrac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bio 2degumming for guangyechu white bast pulp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gummase were studied in this pa 2

per.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degumming pulping are initial pH value 7,temperature 30℃,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or 1∶15~1∶25,am ount of in 2oculum 3%;1.5%~2.5%charge of urea added into the liquor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pulping.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pulp yield 70.02%,K MnO 4value 14.56,brightness of the pulp 43.2%IS O ,pulping period 94h ,pH value of the spent liquor 4.05,C OD Cr 0.337t/t (pulp ).The analysis of enzyme activity in biological degumming process showed that :the enzymes ’activity all increase with the time increasing in initial fer 2mentation stage ,the pectinase activity reaches maximal level at the time of 36h ,the xylanase activity reaches maximal level at the time of 60h ,these tw o enzymes ’activity gradually decreases afterward.The cellulase activity increases slowly in the whole period and has no maximal level appears.

K ey w ords :guangyechu white bast ;bio 2degumming ;enzyme activity

(责任编辑:李大力)5

2 第21卷 第4期光叶楮白皮生物脱胶制浆及其机理研究

生物制浆技术(1万吨)

零排放无污染免切草免加热生物纸浆 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研究单位 柏华国际农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植物纤维制品研究所 1.2 项目产品和规模 日加工龙须草、稻草、麦草、芦苇、麻类等原料45吨,日生产纸浆30吨,年产1万吨生物纸浆。 1.3 项目收益(按售价最低的稻麦草纸浆计算) 年产值4000万元 税后利润1760万元(达产年平均值) 税金787万元(达产年平均值) 销售利润率(达产年)为44% 销售利税率(达产年)为63.7%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88% 本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为2.63年,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前)为1.95年。 1.4 项目内容 造纸行业的污染主要是在制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目前传统的都是应用化学制浆法,产生大量的污水,据“中国造纸工业2004年度报告”显示:2003

年造纸行业废水排放量为31.8亿吨,占全国重点统计企业废水排放量的18.4%,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52.6万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的30%左右,但无论应用多么先进的治污工艺技术和设备,花费多高的治污费用,还是或多或少总要排放含有COD、BOD的具有污染性的污水。 要想彻底解决造纸行业的污染,惟有改变传统的化学制浆法。 生物制浆法是应用柏华国际农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专家经多年研究成功的“生物分解(HYH7黑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生物漂白及漂白用水零排放的纸浆漂白生产工艺技术、生物分解(FYR6软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生物分解(LYH9褐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生物分解(ZYB5厌氧白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可实现零排放,整个制浆工艺过程中的水是循环使用,不存在COD、BOD和悬浮物SS,因为在生物分解过程中,真菌把植物秸秆中纸浆不用的木素、淀粉、果胶、果糖等物质分解生成H2O和CO2,H2O和CO2又生成碳酸,碳酸进一步软化植物木素利于真菌分解木素,没有废物排出。没有一滴废水排放。制浆水循环使用。(而化学制浆法是把植物秸秆中纸浆不用的木素、淀粉、果胶、果糖等物质溶于火碱水后用大量清水洗净后排放掉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这就是彻底解决了世界造纸行业的污染大难题,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一大贡献。 不仅如此,生物制浆法还是个节能大项目,与传统化学制浆法相比较,节电66%,节煤100%,节水99.8%,节省原料植物资源50%以上。所以,生物纸浆的生产成本仅是化学纸浆的50%。 由于生物制浆法中的真菌不伤害植物纤维,因此用生物制浆法生产出的麦草浆经“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结果证明(2000年10月10

硫化氢腐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硫化氢腐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作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 1. H2S腐蚀机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含有H2S气体的油气田中,钢在H2S介质中的腐蚀破坏现象即被看成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各国学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虽然现已普遍承认H2S不仅对钢材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而且H2S本身还是一种很强的渗氢介质,H2S腐蚀破裂是由氢引起的;但是,关于H2S促进渗氢过程的机制,氢在钢中存在的状态、运行过程以及氢脆本质等至今看法仍不统一。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资料虽然不少,但以假说推论占多,而真正的试验依据却仍显不足。 因此,在开发含H2S酸性油气田过程中,为了防止H2S腐蚀,了解H2S腐蚀的基本机理是非常必要的。 (1) 硫化氢电化学腐蚀过程 硫化氢(H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08,密度为1.539kg/m3。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760mmHg,30℃时,硫化氢在水中的饱和浓度大约3580mg/L。 1

在油气工业中,含H2S溶液中钢材的各种腐蚀(包括硫化氢腐蚀、应力腐蚀开裂、氢致开裂)已引起了足够重视,并展开了众多的研究。其中包括Armstrong和Henderson对电极反应分两步进行的理论描述;Keddamt等提出的H2S04中铁溶解的反应模型;Bai和Conway对一种产物到另一种产物进行的还原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阳极反应是铁作为离子铁进入溶液的,而阴极反应,特别是无氧环境中的阴极反应是源于H2S中的H+的还原反应。总的腐蚀速率随着pH的降低而增加,这归于金属表面硫化铁活性的不同而产生。Sardisco,Wright和Greco研究了30℃时H2S-C02-H20系统中碳钢的腐蚀,结果表明,在H2S分压低于0.1Pa时,金属表面会形成包括FeS2,FeS,Fe1-X S在内的具有保护性的硫化物膜。然而,当H2S分压介于0.1~4Pa时,会形成以Fe1-X S为主的包括FeS,FeS2在内的非保护性膜。此时,腐蚀速率随H2S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长,同时腐蚀速率也表现出随pH降低而上升的趋势。Sardisco和Pitts发现,在pH处于6.5~8.8时,表面只形成了非保护性的Fe1-X S;当pH处于4~6.3时,观察到有FeS2,FeS,Fe1-X S形成。而FeS保护膜形成之前,首先是形成Fe S1-X;因此,即使在低H2S浓度下,当pH在3~5时,在铁刚浸入溶液的初期,H2S也只起加速腐蚀的作用,而非抑制作用。只有在电极浸入溶液足够长的时间后,随着FeS1-X逐渐转变为FeS2和FeS,抑制腐蚀的效果才表现出来。根据Hausler等人的研究结果,尽管界面反应的重 2

八年级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 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栏里) 1.在樱桃开花季节,大棚樱桃种植户们会租两箱蜜蜂放在大棚内,这是因为蜜蜂能帮助樱桃A.开花 B.花粉成熟 C.传粉 D.子房发育 2.为了探究阳光是否对大豆发芽有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两个花盆中播种了大豆种子,并对阳光、温度、水分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另一同学对其设计提出了下列意见,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0 ℃ C.两个花盆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 D.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3.“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木质部中有输导水分的筛管 B.木质部中有输导有机物的导管 C.树皮中有输导水分的筛管 D.树皮中有输导有机物的筛管 4.我们吃烘烤后的花生和蚕豆时都要剥“壳”,就这两种“壳”的来源做判断,正确的是 A. 都属于果实的果皮 B. 都属于种子的种皮 C. 花生壳是果皮,蚕豆壳是种皮 D. 花生壳是种皮,蚕豆壳是果皮 5.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右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D→A→B→C 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作茧自缚”保护的是A时期 6.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A.体温不恒定B.肺不发达 C.皮肤辅助呼吸 D.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7.下列关于生物生殖与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卵黄能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嫁接和扦插都能很好地保留植物的性状 C.所有生物的生命都始于受精卵 D.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受体内遗传物质控制 8.联想与对比是学习生物学的有效方法。请你回想一下,菜豆种子中哪部分结构的作用与鸟卵卵黄的作用相似? A.胚轴 B.子叶 C.种皮 D.胚乳 9.依据右图①~③,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微生物电活性及其腐蚀影响机理研究

微生物电活性及其腐蚀影响机理研究 微生物与金属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其本质上是由微生物代谢活动引起的金属与微生物间的电子传递。微生物具有电活性与否将对腐蚀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微生物电活性及其对腐蚀的影响,对深入认识金属的微生物腐蚀,探索防腐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电活性的基础上,利用电化学方法、表面分析技术和微生物学方法,对再生水中微生物电活性对碳钢腐蚀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 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微生物电活性,结果表明,大肠埃希氏菌在培养基和PBS缓冲液中未表现出电活性,荧光假单胞菌出现还原峰,可能是由于其分泌的黄色色素引起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在厌氧状态下电活性无明显变化。 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都可以利用AQS作为电子穿梭体进行胞外电子传递,10ppm浓度下可逆性较好。同浓度AQS下,微生物浓度越大,电位越正,电子转移速率越快。 (2)以AQS为电子穿梭体,研究了大肠埃希氏菌电活性对碳钢的腐蚀影响机理。结果表明,AQS进一步抑制了大肠埃希氏菌对碳钢的腐蚀,平均腐蚀速率降低了17.24%。 大肠埃希氏菌代谢产生的电子在AQS作用下促进了Fe OOH向Fe3O4转化,加速腐蚀层分层,由Fe3O4和菌体组成致密的腐蚀内层阻隔了DO扩 散,Fe2+在腐蚀内层附近起到了替代阳极的作用。(3)以AQS为电子穿梭体,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电活性对碳钢的腐蚀影响机理。 结果表明,AQS进一步促进了荧光假单胞菌对碳钢的腐蚀,平均腐蚀速率升

高了23%。AQS对荧光假单胞菌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同时,荧光假单胞菌自身分泌的铁载体可与铁离子螯合,减少了Fe2+数量,降低了Fe3O4的含量,使由Fe3O4和菌体组成的腐蚀内层不够致密,并减弱了Fe2+的阳极替代作用。

2017年生物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7年生物中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能生长和繁殖 C .都能自由运动 D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下图是某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其中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②→③ 3.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呼吸作用 C .移栽植物时根部带土团——保护幼根 D .在种植草莓的大棚里放养蜜蜂——帮助植物传粉 4.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 .种 B .门 C .纲 D .属 5.一棵大豆和一只麻雀相比所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系统 D .器官 6.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 A .视网膜 B .大脑皮层 C .角膜 D .晶状体 7.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甲、乙两试管中物质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 A .甲中物质变蓝 B .乙中物质变蓝 C .甲、乙中物质都变蓝 D .甲、乙中物质都不变蓝 8.缩手反射的反射类型及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 ) A .简单反射、大脑 B .复杂反射、脊髓 C .复杂反射、大脑 D .简单反射、脊髓 9.某人患扁桃体炎,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数目明显增多的血细胞和输液治疗时针刺的血管分别是( ) A .红细胞、动脉血管 B .白细胞、动脉血管 C .红细胞、静脉血管 D .白细胞、静脉血管 10.蛔虫、蝗虫、蚯蚓分别属于( ) A .线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B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 D .线形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11.美丽的绸缎是由蚕丝制成,抽取蚕丝的蚕茧处于蚕发育的时期是( ) A .卵 B .幼虫 C .蛹 D .成虫 12.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第二胎生男孩的概率是( ) A .25% B .50% C .75% D .100% 13.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大 B .遇到有人溺水,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对患 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 C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D .吸烟不仅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能损害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15.下列疾病与引发原因叙述合理的是( ) A .夜盲症——缺乏维生素 B B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C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钙 D .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16.下列关于基因、DNA 和染色体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条DNA 分子上会有很多基因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C .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 D .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 分子 17.根据遗传变异的原理,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培育出优质 高产的新品种,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 ) A .性状 B .生活习性 C .遗传物质 D .生活环境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 .每块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 .当人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容积扩大 D .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19.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能卷舌为显性,用A 表示,不

苎麻生物脱胶研究进展_王军

苎麻生物脱胶研究进展 王军,夏东升,陈悟,陈洪高,曾庆福3  (武汉科技学院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 苎麻生物脱胶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脱胶方法,相比化学脱胶法,生物脱胶具有提高精干麻质量,不损伤纤维,无污染等优点。生物脱胶技术成为国内外苎麻研究者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苎麻脱胶的主要发展方向。综述了生物脱胶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苎麻;脱胶;微生物;酶中图分类号 S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15-06517-02R esearch Advancem ent in the Biologic Degumming of R amie W ANG Jun et 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T extile Printing ,inistry of Education ,W 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 uhan ,Hubei 430073)Abstract T he biologic degumm ing of ram ie bast fibers is a kind of m eth od w ith green and environm ent 2friendly.C om paris on w ith the chem ical degum 2m ing ,the biologic degumm ing sh ows the advantages of quality im provem ent of the refined dried 2ram ie ,w ith out injury fiber and n on 2pollution.T herefore ,the biological degumm ing techn ology ,as a h otspot for ram ie researcher at h om e and abroad ,is m ain developm ent direction of the ram ie degumm ing in the fu 2ture.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n the biological degumm ing technique was summ arized.K ey w ords Ram ie ;Degumm ing M icrobiology ;Enzym e. 基金项目 武汉科技学院校青年基金(20073204);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项目(2006074)。 作者简介 王军(1976-),男,山东高唐人,讲师,从事苎麻生物脱胶 及纤维改良的教学和研究。3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08203225 我国是苎麻资源大国,其种植面积和纤维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其纤维产品具有吸湿散热快、透气好、不贴身、抗菌、挺括美观等优点,是高档天然纤维产品。苎麻的生产加工程序为:收割→刮制→脱胶→梳理→纺纱→织布→漂整→印染,其中脱胶、漂整和印染是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传统的化学脱胶方式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环境污染。《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要求推广应用促进低污染、低能耗脱胶技术。目前,生物脱胶技术成为国内外苎麻研究者研究的热点。 1 生物脱胶的方法 生物脱胶主要包括微生物脱胶和酶脱胶两种方法。微生物脱胶是把经过筛选的脱胶菌株接种到生苎麻上,以苎麻上的胶质为营养源,让脱胶菌在生苎麻上大量繁殖,在脱胶菌繁殖过程中,分泌出脱胶酶分解胶质,使高分子量的果胶及半纤维素等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而溶于水中,即在缓和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胶养菌,菌产酶,酶脱胶”的生化反应。酶脱胶是直接利用脱胶酶制剂或者脱胶菌株产生酶纯化的酶作用于苎麻上,利用酶的生物活性,降解苎麻纤维外包裹的胶质复合体,从而使纤维分离出来。常用的脱胶酶有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降解酶等,这3种酶类的组成较复杂。胶酶大致可分为9种组分,包括果胶裂解酶、果胶甲酯酶和原果胶酶等。 2 微生物脱胶的研究进展 中国在麻类微生物脱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国外开展的研究工作较少,主要是日本和印度[1]。从工业化角度研究微生物脱胶,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2-3],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微生物脱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足。目前,微生物脱胶菌株大多是直接进行筛选,只有少数几例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来获取。Liangshuang Zheng 等筛选了3株嗜碱性菌株(NT 239、NT 253、NT 276)应用于 苎麻的脱胶过程,结果不仅降低了苎麻的残胶率,而且还提高了苎麻的光泽度[4]。“苎麻生物脱胶工艺技术与设备”已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成功研制,并已获国家发明专利(C N95112564.8),该所通过大量野生菌株筛选并经种内质粒DNA 分子转化育种,获得一个繁殖速度快、产脱胶关键酶、培养条件粗犷的新菌株T 852260[5]。应用该菌株进行上百次苎麻脱胶试验,最终研究形成了“苎麻生物脱胶工艺技 术与设备”[6] ,但是其效果众说纷纭,至今在生产应用中仍辅 以化学脱胶工艺生产的精干麻才能达到纺织工业的要求;黄俊丽等在克隆脱胶关键酶基因木聚糖酶基因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表达载体,将该表达载体转化进黑曲霉菌株 An1的原生质体,获得黑曲霉转化子A T1[7]。甄东晓等利用PCR 技术从耐热梭状芽孢杆菌中扩增得到产耐热果胶裂解 酶的结构基因pel 9A ,将其克隆于表达载体pET 28a 中,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受体菌E.coli B L 221,诱导后的粗酶液果胶去除率为81.00%[8]。储长流等以枯草芽孢杆菌B13为原菌株,通过紫外诱变育种法,筛选出产高活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的菌株S2[9]。刘正初研究了两株脱胶菌T 66和T 1163的脱胶酶系,结果发现二者的脱胶能力相对T 852260较弱[10]。此外,武汉大学成功研究了苎麻快速生物脱胶新技术,也已申请了专利号C N89104529.5。曾莹等针对现在国内外存在筛选的微生物脱胶菌株关键酶活力不高或分泌酶系不全、苎麻经微生物脱胶处理后仍然达不到纺纱要求等缺陷,研究了脱胶菌株黑曲霉An6,通过优化脱胶条件,使脱胶麻的平均残胶率达到14.42%,再结合0.5%的NaOH 碱煮,生产的精干麻达到了纺织工业的要求[11]。对筛选的脱胶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目前只有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的融合子菌株苎麻脱胶研究。金玉娟等采用G +的芽孢杆菌B1221322和G 2的欧文氏菌E262223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获得284株融合子,经初筛和复筛获得2株脱胶能力强于 2个原始菌株的融合子菌株[12-13]。上述菌种大多是好氧菌 或者兼性菌,厌氧菌方面,何绍江从沤麻泥、麻地和菜园土采集土杨,用亨氏厌氧技术分离到5种苎麻厌氧脱胶菌,其中4种菌进行了脱胶试验和鉴定工作,结果表明总残胶可降至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15):6517-6518 责任编辑 李玮 责任校对 况玲玲

土壤中的微生物腐蚀与防护

微生物腐蚀与防护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了微生物腐蚀的常见菌种,如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等,其中主要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的腐蚀机理。针对微生物腐蚀,目前国内外的防腐技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文章对主要的防腐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微生物腐蚀硫酸盐还原菌防腐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bacteria species involved in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such assulfate-reducingbacteria and iron bacteria.The corrosion mechanisms by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was mainlyreviewed.Anti-corrosion techniques,including physical method,chemical method and biological method, were also introduced in thispaper. Keywords: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anti-corrosion technique 1.前言 微生物腐蚀(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简称MIC)是指微生物引起的腐蚀或受微生物影响的腐蚀。其本质是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通过影响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或阳极过程,从而影响腐蚀速率和类型。为了找到针对 MIC 的既环保又有效的防腐措施,必须首先了解腐蚀微生物的种类及作用机理,了解当今国内外防腐技术的研究现状。

腐蚀机理

混凝土盐渍土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摘要]通过对盐渍土地区混凝土腐蚀的机理分析, 指出了西部盐渍区富含的硫酸盐是造成混凝土物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 并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影响因素的现状研究。 [关键词]盐渍土耐久性硫酸盐侵蚀 盐渍土就是指含盐分较高的土壤, 一般超过3% 的盐含量就可归结到盐渍 土的范围。我国西部地区盐渍土分布广泛, 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以及内蒙古等地均有大面积的盐渍区。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因此大量基础设施就要建于盐渍土之上。以往的资料和调查表明, 一些道路、桥梁、建筑物、地下管道乃至电线杆等, 仅使用几年就遭受严重的腐蚀破坏, 不得不进行工程修复,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 研究抗腐蚀混凝土在盐渍地区的耐久性问题,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盐渍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机理 盐渍土含盐量及含盐种类有很大差别, 其腐蚀性也有差异。氯盐主要腐蚀混凝土中的钢筋从而引起结构破坏; 硫酸盐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水泥水化产物, 使混凝土分化、脱落和丧失强度。1. 1 硫酸盐的化学腐蚀机理实际上硫酸盐侵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硫酸盐侵蚀引起的危害性包括混凝土的整体开裂和膨胀以及水泥浆体的软化和分解。不同的Ca、N a、K、M g 和Fe 的阳离子会产生不同的侵蚀机理和破坏原因, 如硫酸钠和硫酸镁的侵蚀机理就截然不同。1) 硫酸钠侵蚀首先是N a2SO 4 和水泥水化产物Ca (OH) 2 的反应, 生成的石膏(CaSO4·2H2O ) , 再与单硫型硫铝酸钙和含铝的胶体反应生成次生的钙矾石, 由于钙矾石具有膨胀性, 所以钙矾石膨胀破坏的特点是混凝土试件表面出现少数较粗大的裂缝。当侵蚀溶液中SO 2-4 浓度大于1000mg?L 时, 水泥石的毛细孔若为饱和石灰溶液所填充, 不仅有钙矾石生成, 而且在水泥石内部还会有二水石膏结晶析出。从氢氧化钙转变为石膏, 体积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使混凝土因内应力过大而导致膨胀破坏。石膏膨胀破坏的特点是试件没有粗大裂纹但遍体溃散。B iczok 认为: 侵蚀溶液浓度改变, 反应机理也发生变化。以N a2SO 4 侵蚀为例, 低SO 2-4 浓度(< 1000mg?L SO 2-4 ) , 反应产物主要是钙矾石; 而在高浓度下(> 8000mg?L SO 2-4 ) , 主要产物是石膏; 在中等程度浓度下(1000mg? L~8000mg?L SO 2-4 ) , 钙矾石和石膏同时生成。在M gSO4 侵蚀情况下, 在低SO 2-4 浓度(< 4000mg?L SO 2-4 ) , 反应产物主要是钙矾石; 在中等程度浓度下(4000mg? L~7500mg?L SO 2-4 ) , 钙矾石和石膏同时生成; 而在高浓度下(> 7500mg?L SO 2-4 ) , 镁离子腐蚀占主导地位。2) 硫酸镁与水化水泥产物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a (OH) 2+ M gSO4+ 2H2O→CaSO4·2H2O + M g (OH) 2 (3)硫酸镁侵蚀首先发生上式的反应, 然而上式生成的M g(OH) 2 与N aOH 不同, 它的溶解度很低(0. 01g?L , 而Ca (OH ) 2是1. 37g?L ) , 饱和溶液的PH 值是10. 5 (Ca (OH) 2 是12. 4,N aOH是13. 5) , 在此PH 值下钙矾石和C- S- H 均不稳定, 低的PH 值环境将产生以下结果: (1) 次生钙矾石不能生

最新高中生物试卷及答案

最新高中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徳尔遗传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B.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孟徳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AaBbCc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一定有27种 2.南瓜的黄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组合二、三均可判断黄花是显性性状 C.组合二的后代中黄花个体一定是杂合子 D.组合三的后代中黄花个体的基因型与亲本相同 3.某植物子叶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A基因对a基因是不完全显性 C.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 D.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4.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表现为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例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 A.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控制玉米的有、无色籽粒的有关基因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两种 5.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

点蚀腐蚀机理

点蚀的理论模型 M M e +→+ 22244O H O e OH -++→ 点蚀研究方法: 1) 电化学方法 2) 氯化铁试验法: 试验溶液为10%FeCl ·6H2O 溶液,其中稍许加入1/20NHCl 溶液以进行酸化,根据试样的孔蚀数量、大小、深度或是重量的改变来评定。 2 应力腐蚀测试方法 1) 四点弯曲法: δ=12Ety/(3L 2-4A 2) L :外侧支点间的距离; A :内外支点间的距离。 2) C 形环法 Δ=d 0-d 外径=δπD 2/4EtZ ; 3) WOL 试样 3/2(3.46 2.38)I Pa H K BH a =+ Δ应力加载前后的外径变化,δ应力值,t 厚度,D 平均直径,Z 修正项,E 弹性系数。 环境脆化机理主要包括活性通道腐蚀机理(APC )和氢脆开裂(HE )。不足处是没有与裂纹内溶液化学性质的研究结合起来。 不锈钢的开裂主要理论有: 1) 吸附理论 B 原子吸附于裂纹尖端,造成A-A0之间的结合力下降和破坏。这个理论能很好的解释SC C 对环境物质的依赖关系以及很好的解释缓蚀剂的作用。 2) 电化学理论 应力腐蚀开裂是一种因金属表面阳极溶解而产生的现象,应力有加速阳极溶解的作用。 3) 膜破裂理论 应力作用导致膜破裂形成新鲜表面,促进阳极溶解。 4) 隧道腐蚀理论 腐蚀从(111)面上生成的蚀孔底部和缝隙部分开始发展,与此同时,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塑性破裂,左右隧道相互连接,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破裂,左右隧道相互连接,最后造成断裂。 5) 腐蚀产物楔入理论 裂纹内产生的腐蚀产物的楔入作用造成裂纹的扩展。 6) 氢脆理论 奥氏体主要是阳极溶解,但是马氏体容易形成氢脆。在裂纹尖端有与阳极反应相应的阴极反应,所生成的氢进入钢中。

初中生物试卷及答案

初中生物试卷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这份试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共8页。答题前请您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希望这份试卷能够伴您度过紧张、充实、愉快的90分钟,力争获得100分,祝您成功!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第5页的“选择题答题栏内”。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以下为1分题 1.“高空王子”——阿迪力吾尔在湖南衡山两峰间架设的高空钢索上,迎着劲风成功行走 1.389km。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可以推测,他有超常发达的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2.根据下列果实形状判断,不适合借助风力传播的是 3.若右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则图中过程(一)和(二)依次代表A.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B.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C.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D.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4.金鱼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在阳光照射下,叶片周围可以 产生肉眼能看到的气泡。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 A.O2 B.CO2 C.CH4D.H2 5.小红家买回两箱苹果,妈妈把表面有磕伤的选出来,因为磕伤的苹果不易储藏。其主要原因是 A.保护组织破坏了,保护功能下降B.营养组织受损,储藏的营养物质易流失C.输导组织受损,营养无法运输D.分生组织破坏了,无法产生新细胞 6.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睛,欧洲人是白皮肤蓝眼睛,决定眼球颜色的结构是A.角膜B.虹膜C.晶状体D.视网膜 7.李明同学用涂有凡士林的载玻片,来采集和测算校园操场上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五点取样法的取样点,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微生物腐蚀机理及对埋地管道腐蚀防护的影响_夏双辉

全面腐蚀控制2005年第19卷第3期1 引言 微生物腐蚀(MIC)是由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及其活动所引起的腐蚀。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管道外部的腐蚀沉积有27%与MIC有关。下面是有关微生物的一般描述: (1 ) 个体微生物很小(从0.2微米长到几百微米,宽2~3微米),该特性使它们很容易进入缝隙及其它地方。细菌和真菌可以生长成为宏观规模。 (2 ) 菌是可移动的,他可以移居到适合其生存的环境或者离开不利于其生存的环境,也就是说移向食物表面而离开有毒的材料。 (3 ) 菌具有对某种化学物质特定的接收功能,该功能使他们能够找到大量的食物源。 营养物质、尤其是有机营养物通常在大多数水环境中很短缺,但是表面包括金属,吸收这些物质后,会使这些营养物相对增加。 (4 ) 微生物能够承受较大范围的温度变化(至少-10~99℃)、pH值变化(0~10.5)及氧浓度的变化(0~100%标准大气压)。 (5 ) 它们以群体方式生长,这有助于个体间食物交叉供给,并使它们更可能在不利的环境中生存。 (6 ) 它们繁殖得很快(据报告繁殖期约18分钟)。 (7 ) 个体细胞能够由水、风、动物、飞行物或其他手段广泛而迅速地扩散,因而在该群体中的某些细胞到达有利于其生存环境的可能性很大。 (8 ) 许多微生物能够很快适应大量的不同营养源。例如:荧光假单胞菌能够利用100多种不同的化合物作为单一的碳源和能量,这些化合物包括糖脂类、乙醇、甲醇、有机酸及其它化合物。 (9 ) 许多微生物形成胞外多糖物质(胶囊或黏物质层)。产生的黏泥具有黏性,能捕捉有机物及垃圾(食物),阻止某些有毒物质(如:杀菌剂)或其他物质(缓蚀剂)的渗透,以及把细胞保持在营养液(大量流体)和这些物质扩散的界面之间。 (10 ) 许多细菌和真菌产生孢子,这些孢子对温度(有些甚至可以在沸点温度生存一小时以上)、酸、乙醇、杀虫剂、干燥、冷冻及许多其他不利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这些孢子可以存活上百年并在遇到合适环境时迅速成长。在自然环境中,存活与生长之间存在着不同。微生物能够抵抗长期的饥饿和干燥,如果环境在潮湿与干燥之间交替变化,微生物可以在干旱期存活,在潮湿期生长。 (11 ) 微生物依靠对化学物质的降解能力或通过利用黏泥、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防渗透能力的特性而具 微生物腐蚀机理及对埋地管道腐蚀防护的影响 夏双辉1 戚明友1 李建秀2 (1、 合肥钢铁公司动力厂,合肥230011; 2、西施兰联合企业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100) 摘 要:本文简要叙述了产生微生物腐蚀的几类菌落及相应腐蚀的机理,并叙述了微生物腐蚀与埋地管道所处的环境、表面涂层及辅加的阴极保护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对于从事埋地管道的防腐蚀研究和实施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腐蚀 埋地管道 沉积 阴极保护 C o r r o s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o f M I C a n d I n f l u e n c e s o n C o r r o s i o n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U n d e r g r o u n d P i p e l i n e Xia Shuanghui1 Qi Mingyou1 Li Jianxiu2 (1. Power Plant of Hefei Steel and Iron Corporation, Hefei 230011;2. Sislan Complex Enterprises Co., Ltd, Nanyang473100,Henan )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corrosion mechanism, then described the environment, coatingsand cathodic protection of pipeline and MIC. The influences to each other were also introduced. Keywords: MIC; underground pipeline; deposits; cathodic protection 全 面 腐 蚀 控 制 T O T A L C O R R O S I O N C O N T R O L 第19卷第3期2005年6月 Vol.19 No.3 June. 2005

(完整版)高一生物试题及答案

生物试题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基础题70分,发展题10分) (一)1分题(基础题56分,发展题4分)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詹森发明了显微镜②列文虎克发现了多种活细胞 ③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结构④施莱登、施旺肯定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③①②④ 2.细胞学说的创立对生物学的发展最主要的意义是() A.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将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统一起来 C.证明微观世界的存在 D.推动显微镜技术的发展 3.科学家用无机盐配成的营养液培养西瓜,其配方如下表所示,其中西瓜根细胞吸收最少 A.Mg B.NO3 C.Cu D.SO4 4.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C元素是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 B.C元素组成地球上所有的化合物 C.C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比其他元素多 D.C元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比其他元素重要 5.下列成熟的细胞中,属于没有细胞核的活细胞的是() ①导管细胞②筛管细胞③蛙的红细胞④人的红细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结构的成分与染色体的成分最接近的是() A.叶绿体 B.核糖体 C.噬菌体 D.高尔基体 7.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衣藻和变形虫 B.大肠杆菌和草履虫 C.流感病毒和根霉菌 D.酵母菌和蓝藻 8.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 D.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复杂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9.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的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小动物如下图所示方向游走,则应把载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该动物一直处在视野中?() A. 左上方

2019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2019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1、制浆造纸技术专业简介 制浆造纸工程专业是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该学科是以多种植物天然资源及产品为原材料,通过化学、物理和机 械方法加工得到纸张等轻纺产品的生产技术与过程。制浆造纸工程主 要研究制浆造纸的清洁生产技术、湿部化学与造纸助剂、应用型的制 浆造纸生物技术、复合型的特种纸制造技术等,形成了该学科与多领 域的交叉与融合。 2、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制浆 造纸技术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仓储等管理和技术 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印刷、新能源、中介服务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印刷/包装/造纸 2新能源 3中介服务 4外包服务 5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工作城市: 毕业后,东莞、广州、上海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东莞

2广州 3上海 4泉州 5潍坊 6漳州 7三明 8北京 3、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造纸工业是当前轻工业中为数不多的产品供不应求的行业, 全国每年要花费近50亿美元进口造纸产品。世界上相关制浆造纸工业 的设备公司、化学品公司、电气自动化公司、投资公司也纷纷抢滩中 国市场,欲在中国纸和纸板市场大展鸿图。这也给制浆造纸技术专业 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其前景较好。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纸工业最重要的生产与消费中心,从2009年起,我国纸和纸板产量和消费量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拥 有世界上产量的制浆设备和幅宽最宽、车速和自动化水平最先进的造 纸机,很多国际知名的造纸装备、化学品、造纸织物和商贸服务等公 司的业务都主要集中在中国,很多国际性的造纸业跨国公司已在中国 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我国造纸企业的总数在逐年减少,但纸和纸板产量却呈快速增长。近年来,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原料结构、装备技术水平、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 得了长足进步,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升。造纸工业发生的 巨大变化得益于制浆造纸科学技术的进步。 但是,我国造纸工业在高速、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也面临愈来愈 严峻的压力和障碍:纤维资源短缺、水资源匮乏、污染排放负荷高、

腐蚀机理(上篇)

由于腐蚀的危害性十分大,为了搞好防腐蚀工作,作为防腐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对材料受到腐蚀的起因、原理等应进一步加深了解,以便合理地选择防腐蚀的方法。 一、腐蚀 腐蚀是指材料在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这里所说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有时还伴随有机械、物理和生物作用。 非金属腐蚀是指非金属材料由于直接的化学作用(如氧化、溶解、溶胀、老化等)所引起的破坏。 这里应当指出,单纯的机械磨损和破坏不属于腐蚀的范畴。 二、腐蚀分类 腐蚀在这里指金属腐蚀,金属腐蚀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是根据腐蚀机理、腐蚀破坏的形式和腐蚀环境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类。 (1)按腐蚀机理分类从腐蚀机理的角度来考虑,金属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1 化学腐蚀金属的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和纯的非电解质直接发生纯化学作用而引起的金属破坏,在腐蚀过程中没有电流产生。例如,铝在纯四氯化碳和甲烷中的腐蚀,镁、钛在纯甲醇中的腐蚀等等,都属于化学腐蚀。实际上单纯的化学腐蚀是很少见的,原因是在上述的介质中,往往都含有少量的水分,而使金属的化学腐蚀转变为电化学腐蚀。 2电化学腐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和电解质发生电化学作用而引起金属的破坏。它的主要特点是:在腐蚀过程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反应过程———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并有电流产生。例如,钢铁在酸、碱、盐溶液中的腐蚀都属于电化学腐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最普遍的一种腐蚀现象,电化学腐蚀造成的破坏损失也是最严重的。 (2)按腐蚀破坏的形式分类金属腐蚀破坏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形式,腐蚀一般都从金属表面开始,而且伴随着腐蚀的进行,总会在金属表面留下一定的痕迹,即腐蚀破坏的形式。可以通过肉眼、放大镜或显微镜等进行观察分析。根据腐蚀破坏的形式,可将金属腐蚀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两大类。 1 全面腐蚀金属的全面腐蚀亦称为均匀腐蚀,是指腐蚀作用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在整个金属表面同时进行。如碳钢在强酸、强碱中发生的腐蚀一般都是全面腐蚀。由于这种腐蚀可以根据各种材料和腐蚀介质的性质,测算出其腐蚀速度,这样就可以在设计时留出一定的腐蚀裕量。所以,全面腐蚀的危害一般是比较小的。

黄一健生物制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生物制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轻化111 黄一健1105100203)摘要:简述生物制浆的方法和国内外关于生物制浆的研究现状,生物技术应用于原杆制浆可减少能源消耗,以及生物制浆对环境和能源的意义。 关键词:生物制浆;木素降解酶;白腐菌 The status and progress of the biological pulping technology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engineering of guangxi light 111 Huangyijian 1105100203) Abstract: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iological pulping method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iological pulping, biotechnology applied to the original rod pulping can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biological pulping of the meaning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Key words: biological pulping;the lignin degradation enzyme;white-rot fungus 1生物制浆 生物制浆它是利用微生物具有的分解木素的能力来除去纤维原料中的木素,使植物纤维彼此分离制成纸浆的过程。生物制浆不仅具有降低磨浆能耗,改善纸张强度,保持机械浆优良性能等优点,而且能降低化学药液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大有前途的制浆方法。 酶是一类复杂的蛋白质,它可以从任何植物和动物的组织中分离得到,但主要来源是微生物[1]。生物制浆中所用的酶主要是木素降解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木素降解酶包括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 2生物制浆方法的研究现状 生物制浆能减少电能消耗、提高纸张质量和减少制浆对环境的污染[2]。近些年研究的生物制浆主要有生物机械制浆(BMP)和生物化学机械制浆(BCMP)等。 2.1生物化学法制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