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时代婚姻观

诗经时代婚姻观
诗经时代婚姻观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00)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00)约五百余年的诗篇。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因此《诗经》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期间无论是社会体制还是人们的道德标准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爱情是文艺创作不变的主题,《诗经》也是如此,其中采集的诗篇大都是民间口传多以抒情为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诗经》中的几首作品了解一下当时人们的婚姻观念。

《诗经》的时代男女之间的爱情还不像后代那样深受封建礼教的压抑和束缚,因此《诗经》中的情诗中两情相悦自由恋爱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周南·关雎》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表现了一个青年对淑女的追求,和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想象若能和她在一起,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种表现男女相互爱慕的诗,《诗经》中还有不少。这种爱慕发展为两情相悦,便有了幽期密约,如《邶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情人既来,并以彤管、茅荑相赠,他珍惜玩摩,爱不释手,并不是这礼物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美人所赠,主人公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虽然都是通过男子表现对于爱情的甜蜜与酸涩,但是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当时女子对于爱情同样是有着美好期盼的。

然而在《诗经》的时代,男女爱情虽不像后代那样深受封建礼教的压抑束缚,但已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婚姻的缔结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谁违反了这一社会化的定格,便被视为叛逆的行为,便会为社会所不耻。从此可以看出,这一定格确实是奴隶社会甚或奴隶社会以前社会的产物,在奴隶社会这一定格即已纳入了婚姻道德的规范。这种联姻的途径是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它的弊端是婚姻缺乏纯粹爱情且没有自由,易造成婚姻不幸。《氓》中“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女主人公遇到自己心仪的男子,即使心中再喜欢他也必须要求男子通过“明媒”才能与他结成夫妻。反映当时女性即使自由恋爱了,婚姻仍然要受到限制。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同样也会受到父母的干涉,如《鄘风·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女性追求恋爱自由、自由婚姻的迫切愿望。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诗经》反映婚姻不自由的诗篇中,呼唤婚姻自由的都是女性,虽然在客观上女性的不自由也意味着男性的不自由,但这种呼唤却无一出自男性之口,《氓》中男子“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甚至“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究其因,“就在于妇女逐渐被剥夺了群婚的性的自由,而男性却没有被剥夺……凡在妇女方面被认为犯罪而要惹起严惩的法权及社会的一切后果,对于男子反视为荣耀,或在顶坏的场合之下,也不过当作道德上的小污点而泰然处之。”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建立在奴役妇女的基础上的,压迫愈甚,反抗愈烈;奴役愈甚,呼声愈强,这是自然的,所以我们可以说《诗经》中的女性的呼唤,正反映了她们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可见,她们的呼唤是被奴役、被压迫者的呼唤,是对不平世道的控拆,她们的呼声是值得注意令人同情的。可见当时妇女渴望忠诚专一的爱情婚姻。

从诗经中《氓》等篇可以看出,诗经时代女子追求真挚爱情,渴望自由婚姻,以及对于爱情坚贞不渝,对于家庭任劳任怨,希望得到同样回报,却事与愿违,导致身心疲惫痛苦不堪。然而妇女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以及困苦的根源所在,而是仅仅认为“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男子沉溺于爱情方可解脱,女子沉溺于爱情那就不可解脱了。实则不然,而是男子对于失败的婚姻在经济上以及道德舆论上都是可以受到弥补的。男子在婚姻上不满意了可以三妻四妾,甚至抛弃妻子,娶妻后又会有人“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而社会普遍舆论又“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相反女子在婚姻上不仅倾尽所有,押上自己的财产、青春,如果婚姻失败将一无所有,甚至还要遭人耻笑。对于男子负心的原因女子也只是认为“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比兴手法,比喻自己年老色衰,“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认为男子反复无常。把婚姻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外貌、性格等方面,而不是在社会制度与道德标准上寻求问题的根本。但是,从《氓》的结局里不难看出,女主角还是令人敬佩的,一般古代的女人大多软弱无能,在受了丈夫的欺侮与背叛后,为了顾全妻子的地位,或沉默、或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不敢有自己的想法,更不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摆脱夫妻关系。而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沉浸过悲伤与痛苦之后,没有摇尾乞怜,她能想到任何事情总是有个止境,人不能永远生活在忍耐之中,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最后选择与丈夫分开,毅然结束了这段已经扭曲的感情,在现在看来,说明她是一个很坚强,很理性,很有主见的女子,这是她与古代女子所不同的地方,也是她难能可贵之处,更是连现在很多女性都无法做到的。

世上没有不变的情感,只有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不断充实的情感。世上没有架在空中的爱情,只有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度日中生长起来的爱情。涉及夫妻关系的因素实在太多了。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牵一发动全身似产生连锁反应。这不单单是变不变心的问题,

也不单单是所谓女人独立的问题(男人同样也有独立的问题)。从今天的立场来看,仅仅以某种固定不变的观念来评判无限丰富、无限复杂的夫妻关系.简单地指责这不对那不道德,已经大大地落伍与僵化了。女性不能单纯的用外貌或者其他外在的东西去妄想把握婚姻,而是在思想上、学识上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轻视婚姻玩弄婚姻也不过分看重婚姻,做一名自尊、自强的新时代独立自主的新女性。

诗经中的爱情观

文学修养课程结业论文 刍议文化的爱情观教育作用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涉及到男女爱情的诗歌总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那时人们独特的爱情观。其中的情爱诗写出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展示了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表现出了上古时代人们所持有的纯正、健康的爱情观。上古时代,人们对爱情有着正确的认识和高尚的理解:青年男女对爱情抱有“花开堪折直须折”的态度;对待爱情痴诚专一的态度和淑女以配君子的观念;对爱情有着痴迷与执著的追求;男女欢会时表现出清新与真纯的本色;采取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式的恋爱方式;在爱情观上逐渐留下礼俗的烙印。《诗经》中的恋爱诗给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情感光辉,它永远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懈地追求爱情的真谛。 从《诗经》的爱情诗中看古代人的爱情观 (一)勇于追求爱情,对爱情的热切渴望与追求表现坦白直率。 《国风?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是少女在采梅子时的动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爱情的热切心声,以梅子成熟为喻,直率表达出自己想嫁的渴望。诗中的少女由梅树的果实黄熟脱落,日甚一日的变得稀少,以至渐渐所剩无几,联想到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正悄悄地飞速流逝,不禁激情难抑唱出一曲期待男子向她求爱,并娶她为妻的心音。这首短诗由触景(梅的变化)而生情(急于求嫁),由兴而赋,委婉细腻而又大胆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二)对爱情有着痴迷与执着的追求 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有魅力的花朵.正因为它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所以才引得人们不懈的追求。《国风?秦风?蒹葭》这首诗真实再现了热恋中的人所特有的因痴生幻的心态,一往情深而又可望不可及时,那份痴情,那份迷恋,那份落寞,那份失意,那份缠绵,那份执着,虽不着一字,却尽蕴于字里行间。《蒹葭》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其打动人心之处便在于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痴迷与执着的追求:路途的险远阻挡不了他,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使他退却,他上下求索,不畏艰辛。这首爱情唱出了人类永恒的理想与追求主题。人在不断的追求

诗经中的爱情名篇原文和赏析

诗经中的爱情名篇原文和赏析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仿佛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周南·关雎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一章四句是总述,写小伙子“在河之州”由关雎之声而引

起对漂亮苗条的姑娘的爱慕之情。“睢鸠”预示着男女感情的和谐专一。 第二章八句写求爱、思恋过程,“君子”想追求“淑女”,但却“求之不得”,陷入了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写抒情主人公的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和谐、欢乐的婚后生活。 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诗写一个妇人思念她的从军远征的丈夫。她想象丈夫执殳前躯,气概英武,颇有一些骄傲之感,但别后刻骨的相思却是够受的。在她寂寞无聊的生活里,那相思不但丢不开,甚至倒成为她宁愿不丢开的东西了。 她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久是充满不安和忧虑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有好处的资料。 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摘要:《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伟大的作品,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活和情爱中创作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305篇作品。根据其用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在这其中爱情、婚恋方面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诗歌意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流传。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这风者,多出于里巷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男女言情,在《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大约60多首。在其他部分也存在,因此,可以说《诗经》是一部五光十色的婚恋风俗画。 关键词:诗经国风婚恋爱情纯真痴情恋歌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依靠夫妻来战胜灾害。婚恋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的轴心了。”(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就是《诗经》中婚恋诗甚多的基本原因。 《诗经》中的恋诗描写了男女间这种“最天然的关系”的历程。首先,描写了青年男女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早期的《诗经》中描写初恋的感情是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制度的自由及人们朴素的爱情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周南关雎》,是一首杰出的恋歌。全诗共五章,它描绘的是一位在河中采荇菜的美丽善良的姑娘引发了一位小伙子强烈的爱慕之情。她那劳动时的轻盈姿态和娴熟技巧,使小伙子日思夜想,辗转反侧,陷入了绵绵无尽的思恋中。作者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在清浅的河上,看到水鸟雌雄依偎,希望有佳偶。由水鸟兴起求淑女的愿望。所谓比兴,并非诗人直接采取的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乃是采取诗意化的情景,作为思想感情的媒介,由此产生联想,与主题合拍,使之典型化。诗中设想男子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对象,用琴瑟和她联系感情,用钟鼓使她快乐。整首诗体现了淳朴而又高尚的情操。 《召南摽有梅》也是一首杰出的爱情畅想曲。全诗三章,描绘了主人公对爱情和家庭幸福的热烈追求: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恋爱观与婚恋观的关系

恋爱观与婚恋观的关系 在当前国内的学术界,很多学者把恋爱观和婚恋观“混为一谈”,或认为恋爱观就是婚恋观,或认为恋爱观包含于婚恋观之中,实际上仔细分析就可明白恋爱观与婚恋观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界限,而且大学生群体的恋爱观研究要比婚恋观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1)从理论上看,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恋爱观和婚恋观并非同一概念。恋爱观是人们对恋爱问题的系统认识;婚恋观则包含了两个方面——婚姻和恋爱,同时这里的“婚姻”和“恋爱”有着密切的联系,“恋爱”是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婚姻”是恋爱的最终追求,即恋爱是婚姻的前奏,婚姻是恋爱的延续和保障。因此,恋爱观中的“恋爱”并不完全等同于婚恋观中的“恋爱”,二者虽然都源于对异性的爱慕情感,但是恋爱观的落脚点在于恋爱关系的中两性问题,婚恋观的落脚点在对婚姻的态度和观点。恋爱观与婚恋观的不同,还因为恋爱观与婚恋观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区别,一个以爱情的发生为前提,一个以责任的承担为前提。当然这样的区分并不意味着恋爱不需要责任或者婚姻不需要爱情,而是在恋爱或者婚姻发生时,到底是以哪一个为承诺的对象。恋爱的发生意味着男女双方互相给予了对爱情的承诺,这种承诺更多的源自于人的本能的自然属性,爱情的承诺在恋爱时明显大于对责任的承诺。婚姻的发生意味着男女双方给予了对方共同生活的承诺,这种承诺源自于人未来发展的社会属性的需要,这时,责任的承诺大于爱情的承诺。 恋爱观与婚恋观二者相辅相成,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恋爱观与婚恋观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都是对成年男女在两性关系问题上的一种探讨.只是各自侧重的层面不同。恋爱观侧重于对恋爱过程中的心理、行为、态度等方面的研究,婚恋观侧重于对婚姻过程中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但是,恋爱观和婚恋观终究都是对两性关系的研究,在研究成果上不可避免的呈现出继承性的特点。无论是对个体恋爱观的研究,还是对群体恋爱观的探讨,他们所呈现出的特点与婚恋观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或是继承性。因为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会突然改变,只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扬弃。所以,个体或群体对恋爱观或婚恋观的态度,也不会发生严重的分歧,毕竟二者都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的反映。 (2)从研究现实来看,在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中,以恋爱观研究取代婚恋观研究更加遇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大学在校生的年龄集中于18岁?22岁,而大学生真正步入婚姻殿堂的时间是在26?30岁之间,且不少的男大学生的结婚年龄推迟到30岁以后。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大学时代的爱情往往是最没有现实负担的情感投入,不用过多的考虑“票子、房子、老子”等外在因素或物质条件,更加注重爱情所带给自己的精神愉悦和心理满足,把这一时期的爱情看作是完全的情爱的释放,而不是婚姻的前奏,将爱情与婚姻割裂开来,虽然满足当前大学生生理、心理需要,是符合大学生所处阶段的现实选择,但是也极为容易滋生不良的恋爱风气,影响大学生的成才成功。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就是要从现实出发,有的放矢的研究大学生恋爱观现状(而不是婚恋观),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大学生中倡导积极、正面、健康的无产阶级恋爱观,使学生自觉地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家庭、社会所赋予的责任紧密结合起来,把恋爱与研究相对于婚恋观研究而言,更加有利于衡量爱情本身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观研究也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摘要】本文主要从《诗经》婚恋诗的思想内容作为出发点,结合《诗经》婚恋诗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诗经》中书写男女相思相恋各种情感的诗篇有很多,内容也十分丰富。从恋爱和婚姻两部分来解读《诗经》中的爱恨情仇。或爱慕佳人、或情人幽会、或写婚礼的喜庆、或弃妇的悲吟、或对亡者的缅怀。反映出周人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 【关键词】《诗经》恋爱婚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很多反映爱情婚姻的诗篇,这些诗篇从人类的情感角度出发描写了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许,再到相弃相别的人生境遇。其中的很多诗句都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 我把《诗经》中的婚恋诗分为两部分:恋爱诗和婚姻诗。从恋爱和婚姻这两方面来解读《诗经》中的爱恨情仇。恋爱诗中有表现他们热烈大胆的追求爱情,有表现情人邀约的动人画面,有表现情人分离而生的相思苦楚。婚姻诗中有表现先民对新人纯朴真挚的祝愿的贺婚诗,有表现弃妇对男子的抱怨的弃妇诗,也有对逝者的怀念的悼亡诗。通过这些婚恋诗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有爱慕佳人的公子,有思念情人的女子,有新婚大喜的新郎和新娘,有不平等的夫权社会里的弃妇,还有缅怀亲人的孤独人。从而全面细致的反映出古人的爱情婚姻生活。 一.恋爱 爱情,是一种矛盾而又微妙的心理现象。生活在古代社会的人们也是要面对爱情,他们也会自然表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爱情。并去追求、转述、传唱、讴歌他们的爱情。而用文学方式系统的反映先民的爱情生活和情感体验正是始于《诗经》。 《诗经》中的恋爱诗是很精彩的部分。在《诗经》中把爱情描写得很细腻,抓住了主人公的心理,动作和神态。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写出古人对待爱情的真诚、专一。诗中有青年男女敢于大胆追求爱情,也有描写男女互相爱慕赠物传情,有描写恋人之间戏谑逗乐,爱意浓浓,有描写恋人因分离苦生相思的恼人情意,每首诗都是一幅动人画卷。 在周代社会的封建礼教还不是很严厉,婚姻还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对于爱情大胆而执着的追求,体现出人的本能意识。如《关雎》。

诗经中的爱情观

《诗经》中的爱情观 关键词:《诗经》爱情观(纯真美好坚贞不渝理智道德积极健康) 前言: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爱情文学圣典,留下了许多古代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印证。《诗经》中描写的爱情,感情真挚自然,质朴纯真,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纯真的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 然而到了宋代,理学观念的深化人心,男女爱情的禁忌是越发的多了男女授受不亲。程朱理学的诸如“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种种贞操观念,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性”。它在人心理、尊严和自由上都造成某种程度的扭曲。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这也算是禁欲的一个标准了。 统治阶级为了深化自己的统治,愚弄压制臣民,制定了条条戒律。中国历史悠悠千年之长,封建社会的压抑沉重的枷锁,网住人的躯体,却不能遮住人的眼睛。然而爱情是不分时间和空间的,不是因为社会有了制度才分出不同的爱情,爱情本身就存在,制度只制约了人们的表达方式。纯真的爱情自古就一直在被人们追寻…… 正文: 一、关于《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中的爱情诗, 紧贴现实生活, 不作无病呻吟, 歌咏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自然和本性。感情真挚自然, 毫不掩饰地歌唱了心中对爱情的渴望,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强烈追求。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对爱情的表达既大方又泼辣,又不失含蓄和浪漫。 但正因为《诗经》中有太多对爱情露骨的直白,古代许多儒学家们,往往将《诗经》说成是“淫诗”,认为其内容有伤风化,从传说中孔子删诗以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对《诗经》中情诗的评价就有许多分歧,甚至到现在还是说法不一。古代认为《诗经》为淫诗的评论家声称是以孔子的话为依据,其实是他们歪曲了孔子的话,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孔子。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证篇》),这是他对《诗经》的总的评价。对于具体诗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说明他认为“诗三百”都是思想健康的作品。因此,孔子很重视《诗经》在教育、政治活动等方面的作用,所以其实孔子对《诗经》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南宋的朱熹则对《诗经》中的这些爱情元素予以了比较强烈的谴责,他为了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采取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态度来解说《诗经》。在他眼中,《诗经》中郑卫描写爱情、婚姻的诗几乎都是淫诗。他在《诗经集传里》说:“郑、卫之乐,皆为淫声”,如他评价《邶风·静女》:“此淫奔期会之诗也”。对《卫风·木瓜》,他则说:“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意思说它是淫诗。他虽然承认它是爱情诗,但又以淫诗否定了它。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篇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共有305篇,六篇 笙诗有目无词,记载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这时已经不是原始社会,而是经过母系社会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女尊时代,由于男性渐渐在社会劳动中显示出优势,社会开始以男子为尊,社会生产较之以前高度发展,人类已经远离“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了相对文明的时期。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也渐渐在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婚恋上也是如此,《诗经》中的婚恋诗就体现出一定的礼乐制度的束缚。但是,毕竟是礼乐制度刚刚形成的时期,不像封建社会后期“存天理,灭人欲”那样苛刻,人们对当时青年男女的婚恋的态度还是相当宽容的,所以青年男女才敢大胆追求爱情。 在这里我最想说的是诗经中的婚恋诗。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无论任何题材的作品都穿插有对爱情的描写。而诗经中的爱情诗是中国爱情文学的源头。它反映当时的人们对于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例如周南关雎它以关雎鸟起兴引出伊人的地点,又写出窈窕淑女是君子所要追求的对象。君子日思夜想地想要追求她,求之不得,便辗转难眠,夜不能寐。最后想像若能和她在一起,我将琴瑟有之,钟鼓乐之,表现出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和爱慕之情,更有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诗经中还有表现男女幽会的诗歌如《邶风·静女》它描写了男女幽会时的场景,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情人迟迟不来,便独自骚首踟蹰,表现出女子当时的心态和情态。美人赠与我东西,并不是说礼物有多美,而只因为他是美人所赠,因此更格外珍惜。诗经中表达相思之苦的诗歌写的也是如怨如诉哀婉缠绵如郑风子衿。她表现出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咏叹,发挥的淋漓尽致。诗经中还有蒹葭这样把赋比兴艺术手法结合的完美的诗篇.,写道所思之人在水一方,写道与意中人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悲凉感伤心情,还有写女子要求 婚姻自主时,她所发出的誓词和爱而不得的痛苦心情。诗经中的女子 对爱情的追求都是大胆而热烈的,他们的爱情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显得真挚纯粹。除了爱情诗以外诗经中还有写夫妻之间家庭和睦幸福的场景,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如小雅女曰鸡鸣,写夫妻之间期许白头偕老的愿望。更有夫妻之间的琴瑟和鸣岁月静好,之前自己看过一个电视,我知道了这首诗的这句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之前自己也看过一部古装句,让我知道了一首诗经里的佳句例如国风·邶风·柏舟中的一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表现出对爱情的矢

从《关雎》中看中国人的爱情观

从《关雎》中看中国人的爱情观 潘世流 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既古老又年轻。早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记载有不少的爱情内容。其中第一篇《关雎》就被许多人推崇为我国第一首爱情诗,那么我们中国人需要 什么样的爱情观呢?不妨让我们来赏读《关雎》,在浅斟低唱之中也许能看出个端倪来。 物理在电学和磁学上都有一种现象:同性排斥,异性吸引。人呢?我们的先哲们早就观 察到人类相处异性吸引的现象,并以文学浪漫的笔调描述异性之间的仰慕之情,从相互仰慕到两情相悦到珠联璧合,是人类正常需要的心理,演绎不少惊天动地的爱情传奇。结合而成的夫妻关系则排在五伦之首,说明人类应需要和崇尚高尚的爱情。它不仅仅用来传宗接代,更是彼此愉悦与促进以便达到完美的精神寻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朱熹《诗集传》:“雎鸠,水鸟,生有 定耦,而不相乱。耦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雎鸠“定耦” “不乱” “并游”“不相狎”使用了“兴”的手法,至少暗示着这几个爱情的基本信息:一是两情相悦,端庄高雅。雎鸠雄雌结伴同行,“关关”意为你呼一“关”我应一“关”,一一对应,心心相印,这是彼此心灵的呼唤。二是不离不弃,挚情专一。求偶时节,成双成对结伴出行,嬉戏觅食,不离不乱,情深意切。三是恋爱的环境优雅、安静、诗意。“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猗是雎鸠求爱的纯净之地,不容玷污亵渎,故后亦有“所谓伊人,在任一方”之说。四是渴望得到爱情是人成熟的标志。寻偶是异性之间相互吸引的心理需求,乃情之所发,人之常情,对此孔子评价《雎鸠》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毕竟人是万物主宰者,独具慧眼,此景此情谁不羡慕?怪不得君子心有灵犀即可发出“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求偶的声音。 从观察雎鸠的举动到对“窈窕淑女”的追求,他们有什么相似呢?马瑞辰《毛诗传笺通 释》“按《广雅》:’窈窕,好也’。《方言》:’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何为君子?成书于《诗经》前的《易经》上有: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物载德。孔子在《论语》中也常用“君子”和“小人”对比,由此看出:“君子”除了含“君王”之意外,一般是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襟怀坦荡有远大追求的人。“逑,匹也。”陈奂《诗毛氏传疏》:“匹,配也。好匹,犹嘉配耳。”“在河之洲”的雎鸠尚能关关求偶,它们的亲昵和谐耳鬓厮磨深深地触动了“君子”,他这样思想境界高的美貌男子要与“窈窕淑女” 结合才算天地的绝配啊! 这么天地绝配的爱情会轻而易举的得到吗?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凡是获得珍贵的东西,都需要时间打磨和付出 代价的。爱情更是如此。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则。” “君子”日思

诗经中美好爱情的句子

诗经中美好爱情的句子

诗经中美好爱情的句子 【篇一:诗经中美好爱情的句子】 《》中描写爱情的诗句有很多,我最喜欢其中的两句,第一句是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第二句是绸缪束薪(楚),三星在天(户),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见此良人(粲者)何!。 第一句出自《诗经.邶(b i)风.击鼓》,原文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电视剧中把说通假为悦,显然是错误。在网上查找了一下张氏原著,也同电视剧一样,不知是张氏之误,还是盗版之错。是不是张氏根据剧情有意更改?我想不会,正因为说可以通假悦,所以在这儿没有人会冒着被人误解的风险这样改。这一句中,契阔是离合的意思,说在这里的意思是誓约、誓言。全句的翻译应为:人生难免生死离合,我与你共同盟誓: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第二段出自《诗经.唐风.绸缪》,共三层,剧中引用的是第一层和第三层,意思大致相同,这儿只谈第一层。绸缪是缠绕、捆绑的意思,三星指天上的星星,具体哪三星说法不一。剧中对该诗的翻译很到位,应是:把柴禾捆得再紧一些,看那星星高高挂在天上。今天是什么日子呀,让我见到可心的人儿。可心的人呀可心的人,见到可心的人儿我该怎么办! 下面习古堂国学网再给大家介绍一些诗经中其他有关描写爱情的诗句: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周南关雎先秦 参差荇(x 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 )寐(m 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 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 )之。 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y ),不知其期,曷(h )至哉? 鸡栖于埘(sh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hu )?

浅谈《诗经》的婚恋诗

浅谈《诗经》的婚恋诗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这些诗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当时人们的婚恋生活,是极为珍贵的史料。爱情是诗歌的主体,而在《诗经》中婚恋诗是其精华所在,婚恋诗中反映出周代婚姻缔结虽然受社会的种种制约,但男女交往仍有很大自由。如自由恋爱风气、对爱情的追求与忠贞、美满欢愉的新婚生活、怨哀痛楚的婚变等等,它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各个侧面和所有阶段,犹如一幅巨轴画卷展示着古代人们的婚恋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关键词】《诗经》爱情婚姻家庭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开辟了中国文学抒情诗的先河,而爱情是诗歌的主题之一,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且婚恋诗也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故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与时代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诗中的反映的内容和情调,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论述。 1.表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情人的热切相思,讴歌爱情的甜密,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情调。爱情是什么,是永远存活在乌托邦的国度里而又始终受到深陷其中的男女所顶礼膜拜的一种微妙感觉。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却无疑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的部分。《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因而也成为了文学中一个永恒不变、青春永驻的主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调,但不管是何时,爱情都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冲动。《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1.1 反映爱的热烈与欢乐。古代婚姻存在人们的思想中就是“媒约之言,父母之命”,青年没有恋爱的自由,一切听命于媒约之言或者父母之命。年代越是古老,这种风俗越是浓厚。男女之间只在履行着一种责任,一种风俗。其实不然,在《诗经》中我们看到在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看到了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大胆表露情感的欢乐场面。如《郑风·溱洧》:

我的婚姻爱情观

我的婚姻爱情观 通过这一学期的课程,我对婚姻和爱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将就大学生的现况以及社会风气的走向趋势谈一下我的婚姻爱情观。 爱情之于人生,就像语法之于英语一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爱情都是文人墨客讴歌的对象。古代有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梁祝化蝶的故事,有凄美的白蛇传,还有千古流传的牛郎织女等一系列的传说,《长恨歌》里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孔雀东南飞》中的“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宋词里更是开满了爱情的花朵: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梁祝……可见爱情一直在被人们传唱。 一段美好的爱情,是每一个人都向往和憧憬着的。纵使有时候有些人因为无奈而放弃自己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但是我相信,一段美好爱情应该是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悄悄话儿。爱情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的,它需要男女双方共同的付出和呵护。只有当两个人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时候,才能使爱情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谈恋爱的不在少数,走在大学的校园里,时常看到小情侣们出入成双成队,在教学楼、图书馆和食堂都能够看到他们偎依在一起亲昵的故事。有时候漫步于操场,沿途也会看到一直不停演绎着的

“大手拉小手”的剧目。篮球场,足球场也能看到抱着一大堆衣服和饮料的妹子眼睛一动也不动的注视着场地上充满活力的男友,时而欢呼雀跃,时而紧张得说不出话儿……爱情故事在大学校园里持续上演着。有时我一直以为,藏在象牙塔里的爱情不会被世俗所牵绊,不会为了将来的车房一筹莫展,也不会为了两人的前途而畏葸不前。静静地相拥,或是有事没事儿聊几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而,当他走进我的世界时,一切又都变化的那么快。没有那么多的洒脱,也没有那么的无拘无束,肩头的担子逐渐的沉重起来。他来自一所比我好的大学,虽然我们之前一直不认识,虽然我们不是一个地方,但是我相信那种一见钟情的爱恋,义无反顾的和他在一起。我不清楚其他人为何在一起,但是我相信我找到了属于我的伴侣。我有我自己的小脾气,我有时候也会蛮不讲理,也会任性,但是他都忍了下来。有时我会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你不对我发火?有时候我还真希望你对我发一次火。”他静静地答道:“女孩子是用来疼得,不是用来吼的。作为一个男人,是要顶天立地的,要为自己的女人撑起一片天,让她有安全感”。短短的几句话,我感动了许久,那一夜,我无眠,满脑子都是他,我知道这辈子我不可能忘掉他。万事不要强求,爱情没来的时候,可以尽情的去幻想,当爱情来了,就要踏踏实实的去对待,要爱的认真,爱的真诚。 大学时代的爱情也往往被认为是最单纯的。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爱情婚姻观正在遭受猛烈地冲击,人们对于爱情婚姻的价值判断正在逐渐改变,恋爱结婚的动机也

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当时的婚恋观论文概括及写作材料检索

《<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当时的婚恋观》论文概括及写作材料检索论文概括:《诗经》中有四大类婚恋诗:恋爱诗、婚嫁诗、思妇诗、悲叹诗,可以发现《诗经》时代的三大婚恋观:崇尚爱情和婚姻基本一致、歌咏恋爱自由与感情专一、渴望琴瑟友之与白头偕老。 写作材料检索:我共用11种检索手段找到22种结果。 一、在学校图书馆通过图书检索系统找到两本书籍。 (1)《诗经》,分别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版社,仔细阅读书中所有与婚恋相关的诗歌,找出《诗经》中所描写的先秦时期的婚恋观,为写作论文打下基础。 (2)《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作者程俊英,通过译注理解《诗经》中有关婚恋诗歌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含义。 二、在中国知网中,以文献为子数据库,以篇名为检索项,以诗经婚恋诗为检索词,共搜到两篇文献。 (1)《<诗经>婚恋诗创作的文化背景》,作者:鲁洪生 2006年11月第29卷第6期 77~84页。 作用:阅读《从<诗经>婚恋诗创作的文化背景》,我们了解到了诗经婚恋诗创作的文化背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从而正确地解读作品,更好地评价《诗经》中的婚恋诗。在

我们写作论文时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交代一下《诗经》婚恋诗的创作背景。 (2)《从<诗经>婚恋诗看女性的爱情观》,作者:周健伟 2013年第12期 32~37页。 作用:阅读《从<诗经>婚恋诗看女性的爱情观》,我们了解到先秦时期女性的爱情观,我们在写作论文时也可以通过女性的视角来展现《诗经》中的婚恋观。 三、在中国知网中,以文献为子数据库,以参考文献为检索项,以诗经婚恋诗为检索词,共搜到两篇文献。 (1)《从动植物看<诗经>时代婚恋风俗》,作者:张兴莲 2015年8月61~62页。 作用:阅读《从动植物看<诗经>时代婚恋风俗》,我们了解到《诗经》中运用大量动植物意象比兴,我们在写作论文时也可以从动植物入手来展现《诗经》中的婚恋观。例如:《关雎》和《蒹葭》。 (2)《<诗经>中保守与开放并存的婚恋观》,作者:刘莎 2011年3月131~148页。 作用:阅读《<诗经>中保守与开放并存的婚恋观》,我们了解到了周代婚姻观有保守观点也有开放观点,在我们写作论文时应对这两

思修作业:当代青年爱情观

思修作业:当代青年爱情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从非诚勿扰看当代青年爱情观、婚姻观 爱情到底是什么,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然而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爱情与婚姻都有不同的理解。或许当今的答案,你会在这里找到------【非诚勿扰】。 【非诚勿扰】作为如今广受大众欢迎的大型相亲节目,它除了服务大众之外,还是一个展示价值观的舞台。这里会有很多真实的答案,而非标准答案,嘉宾说出了很多人心里想说而不敢说,但事实却的的确确存在的社会现实;观点各色各样,是社会的真实缩影,折射出当代青年的爱情观与婚姻观。其实,当今像非诚勿扰这种大型相亲节目或者是普通人私底下的相亲,对于爱情和婚姻,他们更多的是在乎物质层面的“富”,然后才会考虑精神层面的“富”。 相信看过非诚勿扰的同学都会对这位女嘉宾有很深刻的印象,她那句“宁坐宝马车哭,也不坐自行车笑”迅速蹿红网络,她就是那位言语大胆,犀利的马诺。可能大家都觉得女嘉宾非常现实,很拜金,但是,这个节目恰好反映了现在多数青年的爱情观,婚姻观。还有一些女嘉宾年级轻轻就上相亲节目,恐怕目的不纯难免会有“趁年轻找个有钱丈夫”的嫌疑。 通过【非诚勿扰】,我们不难发现当今大多数的青年的爱情观、婚姻观与以往发生较大变化,不少还带有拜金主义色彩。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小组认为,现在虽然是开放的时代,可是仍然还是有很多父母持着传统的观念,例如像“门当户对“这种观念,因此,一些父母的固执思想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儿女的爱情观和婚姻观。除此之外,社会大势所趋,现实竞争大,爱情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或能力、一些青年本身好逸恶劳,怠于奋斗,崇拜金钱等等。的确,双方只要有一方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可以少奋斗N年。这也可以说归咎于我们中国现代的国情,因为中国的高房价,拿一般白领工资来说吧,他们一般要买房子,单是首付也得花上10年。所以说,现在的很多人都非常看重物质基础。 既然现在我们身在高校,那我们接下来谈谈我们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校園裡,常常見到:草坪上,一对对大学生背靠背窃窃私语;路上,一对对大学生手牵手一起走,或女的坐在单车后座,紧紧抱着男生;饭堂里,也有共餐的一对对大学生,他們边吃边谈,甚至互相喂食,……如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人理性面对爱情,有些人对于爱情,有点随大流,但也有些人容易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以下是我们小组收集一些学生的爱情语录: 某高校的一位女生说:“我本来不想再大学时期就谈恋爱,但一到周末总觉得很孤独和寂寞。” 大一的男生说:”我原来不想过早地谈恋爱,但在入学之初,有经验的师兄总是提醒我们,趁着现在还有漂亮的,早一点去追,否则过一段时间连丑陋的都不剩给你,因为这样我就追了。 有一位大一女生更是理直气壮地说:钱不是万能,但没钱万万不能。我年轻,有的是资本,为什么不能找个有钱的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内容摘要:通过对《诗经》中婚恋诗的简读,重温古代社会的单纯与美好、真挚与自然,领悟先民们外在的情感态度所包含的精神实质,深掘《诗经》婚恋诗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激发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情趣。 关键词:婚恋诗爱情婚姻 正文: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感情的最高境界,可遇而不可求,神圣而不可侵犯,神秘莫测,变化多端,极富神秘感和朦胧美,这是爱情的特质,是人类其他感情无法比拟的,因此成为青年男女共同追求的对象。 爱情是文学作品当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在《诗经》中已体现得十分明朗和完美。《诗经》三百零五篇,有一百余篇是描写爱情婚姻的,可见先民们对情感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感情的自觉和觉醒。《诗经》中的婚恋诗可分为两类:恋爱诗和婚姻诗,下面我就分别作以介绍。 一、恋爱诗 爱情是男女之间产生的一种互相爱慕的美好感情,可以让人充满希望,忘却愁苦,所以,爱情的开始都应该是美丽、动人而且曲折的。 1、思慕诗 说到追求,人们脑海里一定会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这句话就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一诗,这是一首典型的男子

追求女子的诗歌,男子是个贵族青年,女子是个采荇菜的姑娘,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随之产生相思之苦,只能在想象中和他亲近、结婚,这首诗就描写了男子“求之不得”的痛苦。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示了男女之情的率真。这首诗作为《诗经》之首,有一定的意义,有前人说诗的主题是歌颂“后妃之德”,这是因为《关雎》居三百之首,不如此不足以显示其“正始之道,王化之基”的重要地位。但是孔子只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倒是切实地道出了这首诗的乐调的风格,也是这首诗的意义所在,是对后人的启发和教育。 在《诗经》中表达男子对女子追求之意的诗歌较多,如《秦风.蒹葭》和《周南.汉广》等,男主人公都是痴情的种子,都在痴痴地等待心上人,默默地期盼,但往往不能如愿,只能站在远处默默地凝望,主人公的爱情朦胧而美丽,真挚而纯洁,体现出人性的美好。 《诗经》中也有女子欣赏思慕男子的诗歌。《郑风.叔于田》通过女子的口吻,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叔”的美好形象。《邶风.简兮》写女子观看舞蹈时被舞师吸引,情不自禁的产生了悦幕之情。《魏风.汾沮洳》写女子爱上了品貌兼美的农家小伙,认为即使贵族男子也不能与之相比。这些诗歌写得委婉含蓄,曲折感人,将女子钟情的一面展现出来。 2、约会诗 《诗经》中的爱情也不乏两情相悦,一拍即合的,如《邶风.静女》一诗,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幽会时的境况:

《诗经》爱情观研究及文学影响范文

《诗经》爱情观研究及文学影响范文 爱情作为人类的美好情感之一,是文学 作品 中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从古至今,无数的文学作品歌之咏之。《诗经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 反映爱情的诗歌就占有很大的比重。 可谓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爱情的滥 觞之作。通过对《诗经》中爱情诗 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观。 爱情观就是人们对待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 对于《诗经》中的爱情观,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理想爱情的 标准,二是面对爱情受挫时的态度,三是择偶标准。进而分析《诗经》时代人们 对待爱情的态度和看法。 在此基础上再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爱情观的原因和对后世 的影响。 一、《诗经》中的爱情观剖析 1、理想爱情的标准 1.1 自由大胆、热烈率真 《诗经》 中的爱情诗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了一种对自由恋爱情的追求, 大胆、 热烈、率真。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够自由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尤其是对女 性,没有后来封建社会时期的种种严格的束缚。 《郑风·野有蔓草》就讲述了一 个邂逅的爱情故事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 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在仲春之 时,主人公邂逅了一名眉清目秀的女子,二者情投意合,一见钟情,最后“与子 偕臧”。《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 不禁。” 《郑风·溱洧》则更是详细的描绘了阳春时节青年男女相会踏青的场 面,这在当时是一种风俗,表明是允许自由恋爱的。
1 / 10

《召南·摽有梅》 中则更是塑造了一个内心火热, 期盼爱情的女子形象。 “摽 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 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这美 好的时光, 快与我相会”, 十分强烈的表达了女性在内心深处对情感寄托的欲求。 这是何等的大胆与热烈,甚至在今天,也并非所有的女性都能够这样热烈,率真 的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郑风·褰裳》则向我们表现了一位怀着炽热感情的、大胆向意中人表白的 豪放女性。“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 思我, 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 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直白坦率, 热情奔放, 把女性面对不解风情的意中人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1.2 忠贞专一、生死相守 《诗经》 中的爱情不仅仅追求自由恋爱, 更强调爱情的忠贞专一、 生死相守。 这是《诗经》时代人们爱情观的一大特点。 《郑风·出其东门》表现了一位忠贞专一的男子。“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 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虽然“有女如云”但是“匪我思存”,只是 因为自己只是专注于缟衣的意中人, 表现了其对自己爱人忠贞不渝的真情, 这在 古代实属不易。 《邶风·击鼓》 中“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的誓言流传千古。《王风·大车》中“谷则 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的誓言,令人感怀。由此可见,《诗 经》向我们传达了对待爱情忠贞的态度,用情专一的精神,这是从古至今,在婚 姻爱情中,人们所一直尊奉的准则。 1.3 纯朴真挚、平等和谐 《诗经》中的爱情也是纯朴真挚的,很少带有功利色彩,基本都是是来自于 人本身的真性情的流露,因而所追求的爱情也是平等而和谐的。 《卫风·木瓜》描述了一对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互赠礼物的场面。“投我以 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送我“木 瓜”“木桃”、“木李”我将以“ 琼琚”、“琼瑶”、“琼玖”作为回报,而 这“匪报也”,而是“永以为好也!”只是为了表达我对你的重视。虽然男女所 送之物的实物价值有差别,但实际上在情感上是平等的,都是表达爱意的寄托, 双方情投意合,这是多么纯朴真挚的情感! 《陈风·东门之枌》 中同样也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之后互赠礼物的场景。 “东门之枌, 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 婆娑其下。 谷旦于差, 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 市也婆娑。谷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在小伙子看来,姑娘 像荆葵花一样美丽;在姑娘心目中,小伙子是她的希望和理想,送给他一束花椒 以表达感情。 这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可思议, 赠送给意中人简简单单的花椒来表达
2 / 10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1、《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5、《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7、《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关于爱情观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关于爱情观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千奇百态,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早地走到爱情的边缘,走进爱情世界里的也大有人在。那爱情观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爱情观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爱情观调查报告(一) 在谈到爱情的标准时,占71。5%的学生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70%的男生认为爱情应是随缘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随缘,但相信以金钱,外貌等为基础的爱情占了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女生占11%。尽管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但对爱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 爱情可信度不高,毕业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忠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以发展为婚姻。 综上,通过对jy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爱情表征着两个相爱的人连成的心,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为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爱情,而现实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矛盾的枷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现实的诸般关系。同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

一、大学生的爱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及残酷 从jy大学网上调查搜集的资料看:既有对现实的美好爱情的憧憬,如”爱情是神圣的、坚贞的”、”爱情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爱,简单而又简约!我们的爱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需要上的!我们身边的爱是轻轻的来,而又轻轻的走!没有线,没有头,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而又简约!”又有对现实残酷的无奈,如”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柔情蜜意,乱挥刀剑无结果。流水滔滔斩不断,情丝百结冲不破。刀锋冷,热情未冷,心底更是难过。无情刀,永不知错,无缘份,只叹奈何,面对死,不会惊怕,离别心凄楚。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挥刀剑,断盟约,相识注定成大错。”又有对爱情的无奈,如”爱情如流沙”,”爱是什么?相爱,不就是两个人你爱我,我爱你,还有我现在想的是现在相爱,以后会怎么样呢?会结婚嘛?所以我很犹豫,我很彷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充满着浪漫与高尚,又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无怪乎,有人说:”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现实的爱情从来就没有”世外桃园般的爱情”。 二、大学生的爱情观既让人充满向往,又很脆弱 大学生朝气蓬勃,有理想,有上进心,而对永恒的话题──爱情,既向往,又缺乏理智。在调查中占41。5%的女生认为大学谈恋爱是一时的好奇,经历了十二年寒窗之苦、高考的艰辛、无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拼搏,进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压抑久的心终于得到了释放,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