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网络传播的多重属性(二)

网络广告比传统广告的优势与特点

网络广告比传统广告的优势与特点 随着报纸杂志广告、电视广告、电台广告竞争激烈,网络广告也开始加入这一行列。网络广告与其他广告形式相比,独具优势,它不仅目标准确度惊人,而且互动效果明显。因特网正以独特的冲击力改变着广告业界的整体面貌和操作形态。 在下一个10年里,信息技术革命将把广告业塑造成什么形象?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Haas Sch oo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营销战略教授戴维?A?阿克(David A A a ker)一番高谈阔论可以打开我们的眼界。他指出:10年内,技术将改变广告的观看、感觉、管理和受影响等各种过程。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1. 技术将掀起广告界一场革命,使之从同大众媒体打交道,转型为以个人化、目标明确的广告面向更小的消费群体甚至个人,这个趋向已经显出一些迹象。为小型消费群体服务的广告并不容易,但意义极为深远。因为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讯息,单个消费者记忆的可能性大为提高,也可以降低讯息流失的无效性。平庸、妥协的沟通活动会大大减少。 2. 技术使广告从单向传播转为互动传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叫街式广告不受欢迎,广告商极有潜力同消费者达到更亲密的程度,最有效的方式是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有关产品用途的信息,在给予消费者帮助的同时,无形地支持和加强了品牌的可信度。 3. 因特网在信息沟通过程中将是核心角色,它可以成为企业的前哨阵地。品牌信息在网上以丰富、生动和真实的方式显现,从而成为联结品牌其他营销努力的出发点,或者在媒体广告、促销、赞助和公关等企业营销战略中起到协调、助攻的作用。 4. 技术将影响广告创意和管理。Intranet在广告企业内部用来分享营销经验和市场行情。品牌的地位不会降低,相反会得到加强。今后,身处信息的海洋,面对众多的选择,品牌将成为吸引消费者视线的主线。拥有强势品牌的企业,借助成功的互动广告概念,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一、网络广告的优势 因特网广告的优势是明显的,如此它才可能深深吸引着商家和顾客: 1. 网络广告的传播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通过国际互联网络把广告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阅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 2. 网络广告的受众是最年轻、最具活力、受教育程度最高、购买力最强的群体,网络广告可以帮您直接命中最有可能的潜在用户。利用软件技术,客户还可以指定某一类专门人群作为广告播放对象,而不必为与此广告无关的人付钱。

关于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保护的若干问题(精)

关于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保护的若干问题 张怡* [摘要] 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的方便、快捷的信息,同时,网络技术“双刃剑”的特征也越发显著。面对网络侵权等众多负面效应,权利人防不胜防,也让立法者和相关学者深感忧心。尤其是网络传播中有关著作权的保护问题,学界应当给予高度重视,这对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惩罚侵权者不法行为,维护网络正常秩序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传播著作权 网络技术给予我们的便利自不待言,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然而其负面效应亦如影随形。总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非法入侵网络以危害通信安全;网络侵权行为泛滥;严重的信息污染和各种网络犯罪。①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讨论涉及网络传播中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一、网络传播中侵犯著作权的主要表现形式 正如日本学者中山信弘所描述的:“现在著作权的世界处于混沌的时代,而加速这种混沌时代到来的是多媒体的出现。”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创作作品和传播作品的手段有了新的拓展,人们对作品的使用形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各种网络侵权行为也层出不穷。目前,网络传播中侵犯著作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未经许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的作品上载到网站上使用。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侵权方式,主要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2002年4月27日,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状告中国数字图书馆公司侵犯其著作权,未经许可,就擅自把他的作品放在了该公司的网站上。最后,法院判决被告停止在其网站上使用原告的作品,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8万元。③ 作者实习单位: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

2.未经许可,擅自在网站上转载其他网站的作品。某些网站为了节约时间、人力和物力,直接对发表在其他网站上的数字化作品进行复制,抄袭,或直接将他人网站上的内容链接到本站主页上。2002年3月18日,e龙公司状告搜狐公司大量抄袭其网站的内容,最后判决搜狐在七网站主页上发布向e龙公司的道歉信。④ 3.未经许可,将他人未发表的作品上载到网站上使用。这是典型的侵犯他人发表权的行为。同时,还有可能侵犯他人的其他人身权利,例如,名誉,隐私等。 4.未经许可,擅自下载作品,并发表到传统媒体上。在网络中,作者签约授权网站,则网站享有出版权,同时也可依据合同享有其他著作权。擅自下载作品并发表到传统媒体,实为侵犯著作权人著作权的行为。 二、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与传统著作权之比较 传统著作权保护的信息均以实物为载体,如期刊杂志,录音录像制品等。而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却以网络为载体,并以此为媒介,通过网络传输,网络终端设备的显示将信息提供给公众。与前者相比,后者的时间性、地域性、专有性随着互联网络的应用而淡化甚至动摇。 1.传统著作权的时间性在淡化。我国著作权法对权利人的著作权规定了法定的期限,在此期限内著作权人的权利将得到法律的保护,禁止一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超过法定的保护期限,权利人的作品将进入公有领域,权利人的权利将不再受法律保护,公众对作品的使用也不再受法律的限制。著作权法规定较长的期限,通常为50年。但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作品不仅传播速度快,效率高,而且范围广,凡是互联网能够触及的角落,作者的作品都能够到达。互联网的出现不仅让公众及时地获取了作品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让权利人更快地获取了经济利益,大大缩短了双方信息交流的时间。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再给权利人50年的保护期限似乎不太合理,不利于社会公众的利益,也不便促进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全面、迅速、可持续发展。因此,网络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传统著作权的时间性。 2.传统著作权的地域性在淡化。我国关于知识产权的著述中对地域性的一般解释是,依据一国法律所取得之知识产权仅在该国范围内有效,在其他国家不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即时化、互动化的特征,快速地影响和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模式,使舆情传播具有鲜明的特点。 传播主体多元化。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时代。据统计,新浪微博用户有4亿多,每天发布微博总量达1.2亿条,新浪首页新闻1小时有几百万的浏览量,一条有分量的新闻,瞬间会被数万家乃至数十万家网站自动抓取、自动转载……众多的个体网民表达自己意愿、情感、思想甚至诉求的愿望日益强烈。 传播内容海量化。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得到充分的体现,伴随着搜索引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文字、音频、图片、播客、微博等搜索功能的不断创新和扩充,使公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更加快捷方便。 传播节点碎片化。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舆论事件的报道者。智能手机的普及,更让大众麦克风随时随地地现场直播变成现实。新闻发布的大众化,使得信息呈碎片状分布,同一件事有成千上万的网民按照各自的观点分别发布消息,再加上众多的转发和评论,舆论发展呈网状扩散,加剧了信息的碎片性。 传播方式群际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海量信息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多向传播,多点互动,移动获得,移动表达,即时传播,即时分享,并且呈现“点对群”“群对群”的特点。这些网络化、立体化、群际化的传播方式,显现了极强的群际传播特点,既是各种信息、思想、观念、看法、意见的集散地,也成了个别单一话题的放大器,对社会公众的态度、认知与行为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播范围广泛化。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天下互联。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超越地域的界限,瞬间传遍世界各地,由局域热点迅速变为全国甚至全球的热点。这种传播范围短时广泛化,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最鲜明的特点。 传播速度瞬间化。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完全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尤其在时间上,无论是文字、照片,还是音频、视频,只要当事人愿意,轻轻一点,瞬间便上传到网上,形成了新的信息。一方面,舆情的传播速度,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在网民的参与下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另一方面,新媒体与受众的零距离互动使舆情得到快速传播和及时的反馈。 传播结果扩大化。在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许多声誉危机事件并非发端于公众媒体,而是出自于“微博”“社区”“微信”等新媒体,大众化的传统媒体则更多地扮演了“放大镜”和“扩音器”的角色。 (作者江忠宝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委党校)

互联网广告特点及优势

随着报纸杂志广告、电视广告、电台广告竞争激烈,网络广告也开始加入这一行列。网络广告与其他广告形式相比,独具优势,它不仅目标准确度惊人,而且互动效果明显。因特网正以独特的冲击力改变着广告业界的整体面貌和操作形态。 在下一个10年里,信息技术革命将把广告业塑造成什么形象?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Haas Sch oo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营销战略教授戴维?A?阿克(David A A a ker)一番高谈阔论可以打开我们的眼界。他指出:10年内,技术将改变广告的观看、感觉、管理和受影响等各种过程。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1. 技术将掀起广告界一场革命,使之从同大众媒体打交道,转型为以个人化、目标明确的广告面向更小的消费群体甚至个人,这个趋向已经显出一些迹象。为小型消费群体服务的广告并不容易,但意义极为深远。因为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讯息,单个消费者记忆的可能性大为提高,也可以降低讯息流失的无效性。平庸、妥协的沟通活动会大大减少。 2. 技术使广告从单向传播转为互动传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叫街式广告不受欢迎,广告商极有潜力同消费者达到更亲密的程度,最有效的方式是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有关产品用途的信息,在给予消费者帮助的同时,无形地支持和加强了品牌的可信度。 3. 因特网在信息沟通过程中将是核心角色,它可以成为企业的前哨阵地。品牌信息在网上以丰富、生动和真实的方式显现,从而成为联结品牌其他营销努力的出发点,或者在媒体广告、促销、赞助和公关等企业营销战略中起到协调、助攻的作用。 4. 技术将影响广告创意和管理。Intranet在广告企业内部用来分享营销经验和市场行情。品牌的地位不会降低,相反会得到加强。今后,身处信息的海洋,面对众多的选择,品牌将成为吸引消费者视线的主线。拥有强势品牌的企业,借助成功的互动广告概念,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一、网络广告的优势 因特网广告的优势是明显的,如此它才可能深深吸引着商家和顾客: 1. 网络广告的传播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通过国际互联网络把广告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阅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 2. 网络广告的受众是最年轻、最具活力、受教育程度最高、购买力最强的群体,网络广告可以帮您直接命中最有可能的潜在用户。利用软件技术,客户还可以指定某一类专门人群作为广告播放对象,而不必为与此广告无关的人付钱。 3. 网络广告的载体基本上是多媒体、超文本格式文件,受众可以对某感兴趣的产品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送多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并能在网上预订、交易与结算,将更大地增强网络广告的实效。

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_沈继睿

第25卷第1期潍坊教育学院学报Vol.25No.1 2012年1月JOURNAL OF WEIFANG EDUCATIONAL COLLEGE Jan.2012 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沈继睿 (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 摘要:从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分析当代前沿技术———网络所带来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界定和分类并描述其不同的特点。通过对网络传播问题的分析,进而研究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传播;伦理问题;成因 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080(2012)01-0046-03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技术的重大变革: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信息时代。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变化,相应的社会伦理道德也大为不同。在新工具快速发展时,我们总是会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新工具在给这个世界带来进步的同时,如何影响到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其负面影响有哪些,其成因是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等。网络时代的到来好像打破了潘多拉魔盒,在我们惊讶于网络巨大生产力的时候,在我们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生活便利的时候,在我们为当代人类工具理性欢呼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批判的反思,需要价值理性的指引。 一、网络社会和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种类 网络从出现那一天就是泥沙俱下的,其中的伦理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显现出来。从1994到今天,我国网民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达4.57亿。[1]在我们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同时尤其需要特别关注各种社会问题,网络传播伦理就是问题之一。 网络传播问题来源于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从微观上看是一种社区型的社会,即通过地域、文化、职业、爱好等组成的网络社区,其中的传播活动往往是一种群体传播或组织传播。从中观上看是指整个信息网络,包括各类终端和之间的数据连线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庞大信息工具,即“赛博空间”。从宏观上看,网络社会是指网络在全球范围被广泛应用后的当代全世界范围的社会,是指网络传播影响下的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之和。[2]15本文所关注的是基于宏观网络社会的负面问题,关注网络影响下的总体社会所表现的伦理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传播伦理问题,有些学者把网络伦理问题分为三大类:具体问题、交叉问题、理论问题。[3]具体问题也可称为实践问题,是在网络实践中所发现的伦理问题。这类问题有的是违反了现实社会原有的并且在网络中依然适用的伦理道德,有的是危害到了网络的正常发展,还有的是用网络作为犯罪的工具。交叉问题是指网络出现后影响到现实社会进而产生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与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问题互相影响,对网络和现实社会都造成了不利影响。理论问题是指网络伦理问题中理论化的讨论,其“思辨”意味较浓,牵扯到哲学性的讨论。比如对网络社会中人的本体论———人的存在形式的探讨。[4] 网络与现实紧密相连,三类网络伦理问题并不能截然区分,具体问题往往就是交叉问题,理论问题也来自现实经验并指导问题解决。所以在具体研究的时候可以把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分为五种:网络社会的安全问题、知识产权的问题、负面信息传播问题、人格和生活方式异化问题及价值观念一元化冲击问题。 二、网络传播中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归纳网络伦理问题的种类只是认识问题的第一步。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中说道:“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5]我们对于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必须有所了解,探讨这些伦理问题产生的成因和有效的解决办法已刻不容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探究网络伦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是认识问题的第二阶段,是有效解决网络伦理危机的前提。 1.网络技术自身特点是网络问题产生的前提。 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给网络伦理危机提供了可能。 首先,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弱化了传统伦理的约束力。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处在熟人社会的环境里,在熟人圈里,我们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小心,以免被熟人圈排斥。但在以数据表示自己存在的网络虚拟世界里,失去了熟人的舆论、身份的监督,传统伦理的约束显得苍白无力。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在显示器后的隐藏者,由于交流的虚拟化,不了解对方,使得网民失去了监督而变得十分自由。表现出与现实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规范不相符合的状况。 其次,网络的开放性造成了网络伦理的多元化。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工具,在网络上多元文化并存,不同民族国家 收稿日期:2011-11-23 作者简介:沈继睿(1986-),男,河南郑州人,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64

第四章 网络传播的总体特征

第四章网络传播的总体特征 如前所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网络是冷战时代的产物;然而,从网络成就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的角度而言,网络从一开始就超越了战争需要和纯粹技术上的意义。作为一种当今人类交往平台的网络,在信息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成本和收益、表现手段和使用方式等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信息交流方式。与以往的人际或大众的信息交流活动相比较,在这一新型平台中所进行的信息交流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在改变着人类传播的面貌。在了解了网络技术特征的基础上,以下的讨论将集中于网络传播活动的总体特征,同时我们也将在网络传播的边际因素方面,延伸出一系列相关的思考。 第一节网络传播活动的本体特征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传播技术的改进,之所以能带给人一个全新的时空概念和生活方式,其原因在于这种技术(或者说方式)拥有不同于以往技术或方式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自身获得了比以往媒介更强大的符号负载力量,能够更有效地击穿时空阻隔,达成更为有效的沟通。相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而言,网络是一个充满崭新特点、极具魅力的传播平台,一个相对完善的综合传播通道。基于这个平台和通道的传播活动,在多方面展现出迥异于其他渠道上的传播活动的独特面貌。 一、系统的开放性与全球性 互联网上无国界,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高开放性的、全球化的系统,这是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系统的一大特点。 所谓开放性是指,网络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从技术层面而言,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网络信息交流系统中,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系统的计算机能够共存于同一个网络之中;不同网络可以通过网络协议相互传输信息和交流信息;而且,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局部更新换代不断升级成长。从提供的信息服务而言,正如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在其所编辑的《理解信息的未来——互联网及其他》中所指出的,网络的“开放性”是指它“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可以给各种类型的用户使用,可以经过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机构,而且,这种连接是没有障碍的”(1)。 能够轻易跨越国界的互联网,常被认为是全球化传播的要素之一。因此,全球化与开放性相伴同为网络传播系统的基本特征。在虚拟的空间里,世界各地的使用者互相联系,这些人在网络上自由交流,交换信息,从事网上活动。从统计数据看来,没有其它媒介比互联网更具备全球性的特质。

《学习强国》考试题库100题CWK【含答案】

《学习强国》测试题库100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作者,作品,朝代一致:贾谊《过秦论》汉 2.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 3.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把优秀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4.我们当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要求我们必须时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让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经历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6.马球在唐代被称为【波罗球】 7.关于物质的“分子”,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A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该物质一 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8.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 9.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主要工作城市为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者计划单列市,按照每月1500元的标准扣除 10.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神话.生物等内 1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聚集做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工作,…。 12.山洪灾害降雨强度预警信号的颜色等级,由低到高,黄色——橙色——红色 13.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

14.全球温度上升会产生以下哪些不利影响全部都是(D) 15.钱钟书,代表作《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16.“纸上得来终觉浅,少壮工夫老始成” 17.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额度的计算公式是() A.住房评估值×抵借比 B.住房评估值×首付比 C.住房交易值×抵借比 D.住房交易值×首付比 A 18.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成就比欧洲早了()多年。 A.300 B.600 C.1000 C 19.我国发展现阶段要加快()商用步伐,加强().().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A.5G B.人工智能 C.工业互联网 ABC 20.我国最早求出圆周率第七位有效数字的人是【D祖冲之】 21.党的力量来自(组织)。…。 22.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体现的哲理是(整体决定部分) 23.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政治权利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强制性,无偿 24.“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欧洲访问时,数次谈到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问题。请问引用的这一句谚语出自《【古今贤文】》或《【增广贤文】》

网络广告的类型及特点

网络广告类型及特点 一.类型 1、网福广告 2、文本链接广告 3、电子邮件广告 4、企业网站广告 5、赞助式广告 6、插播式广告 7、Rich Media 8、Cpc等等 二.特点 1、网幅广告 网幅广告(banner)就是以GIF、JPG等格式建立的图像文件,定位在网页中,大多用来来表现广告内容,同时还可使用Java等语言使其产生交互性,用Shockwave等插件工具增强表现力。就是最早的网络广告形式。 网幅广告的分类:静态、动态、与交互式。 就是在网页上显示一幅固定的图片。它的优点就就是制作简单,并且被所有的网站所接受。 形式多种多样。 2、文本链接广告 就是一种对浏览者干扰最少,但却最有效果的网络广告形式。整个网络广告界都在寻找新的宽带广告形式,而有时候,需要最小宽带、最简单的广告形式效果却最好。文本链接广告位的安排非常灵活,可以出现在页面的任何位置,可以竖排也可以横排,每一行就就是一个广告,点击每一行都可以进入相应的广告页面。这种广告的好处就就是能根据浏览者的喜好提供相应的广告信息,对于这一点,其她的广告形式就是很难做到的。 3、电子邮件广告 电子邮件广告具有针对性强、费用低廉的特点,且广告内容不受限制。电子邮件广告一般采用文本格式或html格式。通常采用的就是文本格式,就就是把一段广告性的文字

放置在新闻邮件或经许可的Email中间,也可以设置一个URL,链接到广告主公司主页或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特定页面。文本格式的电子邮件广告兼容性最好。 4、企业网站广告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进入网络广告领域的第一步就就是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这些网站的建立仅仅就是因为这些企业认为有一个网站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就是公司瞧起来比较新潮,也怕因为没有网站而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网站的雏形就就是企业宣传用小册子的在线版。 5、赞助式广告 赞助式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在传统的网幅广告之外,给予广告主更多的选择。赞助式广告的定义至今仍未有明确划分。这种概念下的赞助式广告其实可分为广告置放点的媒体企划创意,及广告内容与频道信息的结合形式。 6、与内容的结合 广告语内容的结合可以说就是赞助式广告的一种,从表面上瞧起来它们更像网页上的内容而并非广告。这种广告以网页内容的形式出现,所以它们的点击率往往会比普通的广告高。广告主在做这种广告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如果让浏览者有受骗上当的感觉,就会对品牌造成负面的影响。 7、插播式广告 插播式广告的英文名称叫“Interstitial”,不同的机构对此的定义可能有一定的差别。“弹出式广告”就是”插播式广告“中的一个类别。插播式广告有各种尺寸,有全屏的也有小窗口的,而且互动的程度也不同,从静态的到全部动态的都有。广告主很喜欢这种广告形式,因为它们肯定会被浏览者瞧到。缺点就就是可能引起浏览者的反感。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许多网站都使用了弹出窗口式广告,而且只有1/8屏幕的大小,这样可以不影

网络传播中的法律问题简介

第五章网络传播中的法律问题简介 本章主要内容:互联网法规建设;网络名誉侵权;作品侵权 一、互联网法规建设 1996年2月11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制定的与互联网有关的第一个法规。1997年5月20日,国务院对该规定进行了修订。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科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ic),授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与cic签约并管理二级域名.edu.c。 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了由国务院批准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2000年11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颁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2005年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2000年11月6日实行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二、网络名誉侵权 案例 2001年,北京赛龙家园网业主委员会美丽家园的bbs论坛上,一网民发表名为《我在美丽园的36种死法》的帖子。其中有这样的语句:“被德蝇骗去50元钱,后悔死;开发商答应德蝇和高螈又免物业费又调大房子,嫉妒死;看到德蝇在业主大会上的拙劣表演,笑死;与德蝇这样的小丑做邻居,臊死。”此后,又有《德楹就是这样做的》等文章出现,称德楹“以当时委托登记的128户业主为筹码,私自与开发商、区房屋土地管理局达成协议,出卖业主利益”。当年7月13日15时53分,此bbs上再次刊登《业主代表(指德蝇)无权与公司签协议》的文章。 作为美丽园业主委员会代表德楹、高原两人认为,称文中“德蝇”和“高螈”就是影射自己,文中侮辱性文字及对事实的捏造,严重损害了两人的名誉权和公众形象,降低了其社会评价。故他们认为,赛龙网未尽到审查和删除的管理义务并拒绝提供侵权文章作者的资料,应承担相应责任,之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为上网者提供服务,不得随意删除信息,因此赛龙网刊登侵权文章无主观过错。此外,因原告提出时间已超过网站保留个人资料的期限,因此法院不支持原告提出要求赛龙网提供文章作者个人资料的要求。并当庭宣判赛龙网公司行为合法且无过错,不应承担法律责任。两原告当即表示不服判决将继续上诉。 这是我国首例涉及网上电子公告服务(bbs)名誉侵权案。仅从案情出发,法院判决原告败诉大体有这样几个原因:(1)没有在网站信息记录保存的规定时间60天内,要求通过网站找出发布信息的直接作者;(2)对于三篇文章及相关文字涉及的侵权内容,如“德蝇”、“高螈”等文字除特定范围内的知情者外,社会公众难以判断这些文字是在贬损特定的民事主体的人格,赛龙网公司的行为并无主观过错;(3)作为网络服务商的赛龙网公司,为用户提供网上服务,负有不得随意删除用户信息的义务。 原告实质性败诉是由于没有在规定的60天里,要求网站找出信息发布者,而对于原因(2)(3)法院的判决也有些含混不清。第二条是关于网上文字的影响范围,法院没有明确指出判断网上信息影响范围的标准;对于第三条更是基于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即发布者的信息是合法的。如果信息带有侮辱、诽谤性质,作为网络服务商的赛龙公司,当然应当尽到删除的义务。而恰恰是(2)(3)才真正反应出网络名誉侵权案的特殊性。

互联网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特征和解决方案

互联网传播媒介 特征: 一.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全时性 二.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 三.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交互性 四.传播方式的虚拟性 五.传播形态的多媒体 六.传播环境的个性化 优点: 1.匿名性。减少产生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顾虑,一定程度上保证公众的话语权,使得调研能够进行; 2.大众传播的宠儿。最广泛的影响,最低成本的投入,最丰富的媒介应用,最宽阔的信息平台,最受关注的经济成长方式,最广大的发布载体; 3.互动性。实时互动,无边界交流和反馈,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关利器,尤其是在公关危机处理方面; 4.公共会议。表现在公共关系有线和可视会议方面。 缺点: 1.信息的选择困难; 2.对虚假信息和不利信息的处理非常棘手; 3.3.垃圾信息导致相关公共关系调研的效果大打折扣; 4.安全危机时刻出现。网络病毒和黑客已经成为威胁企业信息的重要对象。 分析原因: 1.信息量巨大,甄别困难,不确定信息多; 2.由于信息发布者可以采用假名,并且网络信息发布商和论坛非常多,对这些信息的阻截不会有太大成效,对流言和恶语无法有效地直接制止; 3.政府对小程度上的信息欺瞒采取放之任之的模糊态度; 4.部分网民涵养不够,对于发布信息的态度不严谨,导致信息良莠不齐。 解决方案: 1.完善政府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政府互联网的掌握力度,有效杜绝不确定或不良信息的发布及传播; 2.进一步发展教育,提高网民的自我修养和素质,净化消息来源,传播正面消息; 3.对网络环境的改善:完善网络自我监管,对不确定或不良消息进行屏蔽和删除; 4.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对传播不良信息者进行适当的惩罚,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打击违法者。

网络舆情发展的五大特点

前沿报告【网络舆论再认识】 青年记者·2009年8月上 网络舆情发展的五大特点 ● 单学刚 近 年来,网络舆情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一样,呈现出跌宕起 伏的特点。众多的天灾人祸、社会矛盾,以及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加上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诸多突发事件和社会现象,使得中国网民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关怀,频频发声。互联网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 据CNNIC 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稳居世界第一位。网络舆论虽不够严谨,却越来越值得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越来越积极地应对和回应,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调和鼎鼐的新平台。 网络舆情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研究。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自2008年正式组建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对互联网舆论的发展特点、传播规律、应对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结合舆论传播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理论形成了初步的研究体系和作业流程。根据我们的综合研究,发现近期网络舆情的发展有如下五个特点和趋势: 一、新老媒体互动加强,网 络舆论“倒灌”传统媒体趋势愈发明显 在网络舆论发展的初期,互联网上的各种言论载体主要的运行模式是引用、转载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 并对其进行补充式的传播和讨论。但是,随着近年来网络言论载体和网民数量的增多,这种格局早已有所改变,网络舆论已经通过与传统媒体的深入互动,越来越明显地推动事件的发展。 2007年6月5日,“大河论坛”出现网友“中原老皮”的帖子《罪恶的“黑人”之路!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 400位父亲泣血呼救》,以400位河南籍父亲的口吻陈述:他们的孩子被卖到山西的黑砖窑做苦工。帖子发出后,特别是在6月7日被转贴到“天涯杂谈”后,全国各地媒体相继对山西黑砖窑进行了报道,高层领导作了重要批示,从此引发了一场整治非法用工的专项运动。可是,从此前的5月19日开始,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就已经开始播出他们从河南到山西砖窑寻找亲人的报道,但报道在引发关注的范围和程度上都无法与后来的网络传播相比。 此后,在一次次的热点事件的发展演变中,互联网舆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网络舆论“倒灌”传统媒体的现象也逐渐增多。网络舆论中的“爆料”,往往能引发传统媒体、特别是都市类媒体的积极呼应,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传统媒体选材的重要来源。 2008年11月,署名为“魑魅魍魉2009”的帖子《晒晒咱们公务员的福利(带图)》在天涯社区迅速走红,发帖网友称他在乘坐上海地铁二号线时无意中捡到一个环保购物袋,里面装着十多页署名“美洲集团”的文件,内容是一些城市公务员出国考察的清单,清单内容让他感到“愤怒”。这一事件迅速在网 络上传播开并引来传统媒体的追踪报道,最终被曝光者受到了应有的惩戒。 在信息传播中,传统媒体权威性强,但强调自上而下的“舆论导向”,不太重视体察真实的舆情民意;另一方面,网络上的观点虽来自最基层的民间“草根”,但网上经常出现虚假信息,网上言论随意性强,情绪偏激,立论分析缺乏深度。新老媒体需要互动互补,两者交互作用,更容易在全国掀起舆论风潮。 二、网络舆情载体多样化, Web2.0时代的微博客、QQ 群影响力日增 以BBS 论坛、博客、播客、网站新闻跟帖等形式为代表的“网络互动空间”,一直是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但是,这种格局今年以来受到一定冲击,发布信息和讨论更加快捷、灵活、简易的微博客、QQ 群在网络舆论场中迅速崛起。 在2009年上半年的一系列突发事件中,以Twitter、饭否、做啥、叽歪、

网络广告的类型及特点

网络广告的类型及特点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网络广告类型及特点 一.类型 1.网福广告 2.文本链接广告 3.电子邮件广告 4.企业网站广告 5.赞助式广告 6.插播式广告 Media 等等 二.特点 1.网幅广告 网幅广告(banner)是以GIF、JPG等格式建立的图像文件,定位在网页中,大多用来来表现广告内容,同时还可使用Java等语言使其产生交互性,用 Shockwave等插件工具增强表现力。是最早的网络广告形式。 网幅广告的分类:静态、动态、和交互式。 是在网页上显示一幅固定的图片。它的优点就是制作简单,并且被所有的网站所接受。 形式多种多样。 2.文本链接广告 是一种对浏览者干扰最少,但却最有效果的网络广告形式。整个网络广告界都在寻找新的宽带广告形式,而有时候,需要最小宽带、最简单的广告形式效果却最好。文本链接广告位的安排非常灵活,可以出现在页面的任何位置,可以竖排也可以横排,每一行就是一个广告,点击每一行都可以进入相应的广告页面。这种广告的好处就是能根据浏览者的喜好提供相应的广告信息,对于这一点,其他的广告形式是很难做到的。 3.电子邮件广告

电子邮件广告具有针对性强、费用低廉的特点,且广告内容不受限制。电子邮件广告一般采用文本格式或html格式。通常采用的是文本格式,就是把一段广告性的文字放置在新闻邮件或经许可的Email中间,也可以设置一个URL,链接到广告主公司主页或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特定页面。文本格式的电子邮件广告兼容性最好。 4.企业网站广告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进入网络广告领域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这些网站的建立仅仅是因为这些企业认为有一个网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是公司看起来比较新潮,也怕因为没有网站而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网站的雏形就是企业宣传用小册子的在线版。 5.赞助式广告 赞助式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在传统的网幅广告之外,给予广告主更多的选择。赞助式广告的定义至今仍未有明确划分。这种概念下的赞助式广告其实可分为广告置放点的媒体企划创意,及广告内容与频道信息的结合形式。 6.与内容的结合 广告语内容的结合可以说是赞助式广告的一种,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们更像网页上的内容而并非广告。这种广告以网页内容的形式出现,所以它们的点击率往往会比普通的广告高。广告主在做这种广告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如果让浏览者有受骗上当的感觉,就会对品牌造成负面的影响。 7.插播式广告 插播式广告的英文名称叫“Interstitial”,不同的机构对此的定义可能有一定的差别。“弹出式广告”是”插播式广告“中的一个类别。插播式广告有各种尺

传播学概论(1)

0984]《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的兴起和发展 [论述题] 题目:传播学为什么在美国产生 参考答案: 1.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力 美国政治家向来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其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选民的支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国家也充分利用了大战传媒进行战争宣传,也使民众看到了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大战 1917年,美国成立"公共信息委员会”,负责美国的战时宣传,宣传了战争的意义,协调协约国之间的关系。战后,人们对宣传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宣传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有了相当的认识。代表的研究成果是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小结:从严格的学科范畴来说,二战之前美国的宣传研究并不属于传播学,但是宣传研究使民众认识到大众传媒对于战争、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战 二战期间,参战各国有意识地普遍重视战时的宣传工作。1942年美国成立军事情报局,监督国内宣传,负责对国外的官方宣传。美国陆军部新闻与教育署聘请专家卡尔?霍夫兰,研究部队为士兵精心制作的电影是否影响士兵对战争的认识、鼓舞士兵参战的士气。以霍夫兰为代表的耶鲁学派对传播技巧、传播与态度改变等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 小结:二战间,美国军队空前广泛地利用电影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客观上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深入,为传播学的研究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实践基础。 (3)和平时期 美国政治家非常重视传媒,总统大选期间,候选人往往通过广告、演讲、公关、活动等,在所有媒介上展开竞选攻势。肯尼迪被称为"电视总统”,他非常善于利用传播媒介塑造公共形象。 2.大众传播对经济的影响力

两次大战,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能力2\3集中在美国手中。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的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1)经济发展需要资本进行国际市场的拓展,因此,原材料和消费市场的拓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环节,营销行为也就前所未有活跃。为了判断大众媒介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消费心理的影响,广告商、公关专家、民意调查人员、新闻工作者和学者等在垄断财团和企业的资助下不断对广告、公关、消费者以及媒介的经营与竞争进行研究。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传播问题。 (2)大众传播业在两次大战中也日益壮大,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共同形成一个产业――大众传播业。 随着美国大众传媒事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媒介与社会的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作用也显现出来,学界必须应对传播业提出的新问题。如:媒介与受众、社会的关系;媒介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观念与行为等。 4.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为传播学的产生奠定了学科基础 (1)交叉学科的性质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具有多学科综合而成的特点。它既属社会科学,又被认为是人文科学,而且带有自然科学的痕迹;它既有自己的理论范畴、学术话语,又很多地借用了其他学科的理论。 [论述题] 论述传播学、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区别 参考答案: 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起源于19世纪德国,在美国兴盛。新闻实践的逐步深化,新闻媒介种类增多,新闻学原有的研究范围无法涵盖日益发展的新闻业,新闻事业扩大至大众传播媒介业。"新闻”概念逐步让位于"大众传播”。 新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各要素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和影响以及新闻活动的自身发展、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大众传播学。它以人类社会的所有大众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聚焦于在大众媒介中的及围绕它们的人的活动,大众媒介中的人的活

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及对传统传播理论提出的新问题

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及对传统传播理论提出的新问题 孙雅妮 摘要 :网络传播出现后呈现出许多传统传播方式不具备的新特点 ,这些新特点相应的对传统的传播理论提出了新 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传播 ;传播理论 ;控制研究 ;媒介 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传播的出现 ,传统的传播理论和传统的大众传媒一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和挑战。一方面,旧的传播理论需要适应传播科技的发展和传播形态的变化,另一方面,新的传播实践也需要传播理 论的创新和发展。这就对传播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提出了哪些新问题呢?本文试 就传播学研究的几大领域—传播者和受传者分析,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分别作一分析。 网络世界出现后,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往对传播规律的认识应该作哪些调整和发展呢?笔者认为,迄今为止传播学揭示的人类传播的基本规律并未改变,但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这些规律却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规律本身也在实践中不断延伸和发展。 一、传播者和受传者分析 网络传播的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受传者也是一样。所以网络传播包含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形态。这些传播形态中传受双方都会频繁而方便地互易其位。这一点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尤为明显。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本来仅适用于人际 传播,网络上的大众传播正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人际传播化,使这一模式也适用于网络传播。大众传播的传方越来越 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直接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 ;大众传播的受方越来越能就收到的信息迅速做出反馈、 发表意见 ,而这种反馈或意见 ,又很快作为新的大众传播内容传向广大公众。 传统媒介形式 ,信息通常由传方推向受方 ,而在网络世界更多的是受方根据自身的要求主动搜索、主动寻觅 ,传方的主动变为受方的主动 ,传方的推出 (push)变为受方的索取 (pull)。这种情况在网络世界出现以前并非没 有 ,读者在书店寻觅所要的书籍、在报摊选购所要的报纸便是一种主动索取 ,但是网上检索则把这种行为经常化、 广泛化了 ,人们打开互联网 ,就能自由浏览、搜索、选择 ,传方的主导性相对减弱 ,受方的主动性空前增强。所以 从受众角度出发的传播理论应该受到重视 ,比如“使用与满足”理论 ;以往传播者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应该进行修 正 ,比如“议程设置理论” , “沉默的螺旋”理论都认为传统的大众传媒以其公开性、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 性和累计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对舆论有强大的影响作用。在网络世界这种影响就因受传者选 择性权利及能力的增强而大打折扣 ,反过来 ,受传者作为权利主体反而成为舆论形成的重要力量。 二、控制研究 在传播学的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 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 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与传统的媒介相比,网络这种新媒介必须研究全新的控制方法。其原 因是,网络是个开放的系统 ,个人化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要特点。对于网络传媒 ,无论是外部控制 ,还是内部控 制 ,都不易实现。在网络传播研究中 ,控制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个难题 ,还没有找到比较完善的控制研究方法。 (二)目标市场调整 如前所述 ,上海西门子公司目前所占领的市场基本上处于国内移动通信的二级或三级市场 ,已有市场在整个 行业中影响力不明显 ,公司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重新调整和选择。 公司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选择时 ,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发展前景是公司进行目标市场选择时首先考虑的因 素 ,只有目标市场具有足够的规模和潜在的发展空间 ,公司才有可能进入该目标市场。目标市场的竞争程度决定了 公司进入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获得盈利的可能性。公司的资源是决定确保公司在该目标市场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目标市场具有适度的规模和发展前景 ,公司具有竞争优势和必要的内部资源 ,公司才可以决定进入该目标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