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研究1

音韵研究1
音韵研究1

黃笑山〈二十世紀唐代音韵研究綱要〉

二十世紀唐代音韵研究綱要

作者:黄笑山

来源:《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2001年第4期总第4期

在漢語語音史的研究中,“中古”這一階段的研究是以唐代為中心的,有關中古音研究的重要成果,都和唐代有密切關係。本文所介紹的關於音韻的討論就限定在這個範圍内,有個別地方作點述評。全文只是粗綱,還未正式成稿,其中所提到的成果水平有些相當參差,有的可以代表二十世紀的最高水平,有的則問題較多,對此的分析評述,有待將來。由於學力有限,讀書不多,掛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專家學者指正。

(一)概論性著作

概論性的著作在20世紀上半葉就出現了不少。第一部全面論述傳統音韵學的著作,是錢玄同的《文字學音篇》(北京大學出版組1918),它也是向現代音韵學過渡的第一部講義,在繼承傳統音韵學成果接受現代語音學某些方法和觀點的基礎上,把對中古、上古語音的理解加以介紹和論述。其後張世祿出版了《中國聲韵學概要》(1929)、《中國古音學》(商務1930)《廣韻研究》(商務1931《國學小叢書》)、《音韻學》(商務1933)等概論性著作,而他的《中國音韵學史》(商務印書館1936)更系統勾勒了中國音韵學研究演進的歷史,從古代表音方法到《切韵》系韵書以至《中原音韵》韵書的編撰和研究,從宋元等韵學形成到明清古音學的發展,至今還沒有一部能够取代它的書出現。馬宗霍《音韵學通論》(商務印書館1930)分元音、變音、古音、廣韵、反切、四聲、字母、等韵諸篇論述音韵學的基本知識。姜亮夫《中國聲韵學》(世界書局1933)用語音學原理講述音韵學原理,討論以《切韵》爲代表的中古音,幷講述先秦古音,述及有關反切的知識,對有清以來的成果作了詳細介紹。劉賾《聲韵學表解》(商務印書館1934)介紹音韵學基本知識,討論《廣韵》聲類、韵類和反切上下字,論述古音的材料和系統,介紹古聲十九紐和古韵二十八部,幷以之製表譜入《說文》初文。魏建功《古音系研究》(北京大學1935)依次講述古音系的分歧、內容、研究材料、研究方法、研究條件和實際問題。陸宗達也寫有《音韻學概論》(《中國大學校刊》1935)。林尹《中國聲韵學通論》(1937)也是這類概論性的著作。王力《中國音韻學》(商務印書館1936,1955中華書局再版改名《漢語音韵學》)是影響最大的音韵學通論著作之一。他的《漢語史稿》(科學出版社1957)、《漢語音韵》(中華書局1980)、《音韻學初步》(商務印書館1980)、《漢語語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等概論性和總結性的著作,在音韻學教學和研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北京大學1949,1956新版)用文言文講述音韵學中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古今音變大略,重在音理和術語的講解,在幫助初學者掌握審音、明變、旁征等科學方法方面是影響巨大的。

50年代以後,這方面得著作不斷出現。在等韻學史方面,趙蔭棠《等韵源流》(商務印書館1957)較爲清晰地揭示了等韵學史上從醞釀期(六朝至唐)到形成期(宋)以至改革期(元明清)三個階段的發展脉絡,並重點評述了元明清約四十種等韵著作。在簡明音韻學教材方面,丁聲樹、李榮《漢語音韵講義》(《方言》1981.4,上海教育1984)作爲教育部和中國社科院語言所1956-1957年“普通話語音研究班”講義,在正式出版前的25年中有大量油印本流傳,一些高校作爲參考教材使用。它由《廣韵聲母表》、《廣韵韵母表》、《古今聲母比較表》、《古今韵母比較表》和言簡意賅的文字說明構成,分成九章,各章配有習題,最後有總復習大綱。唐作藩《漢語音韵學常識》(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8,上海教育1959)介紹古音學、今音學、等韵學的基本概念和常識,音韵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普通話音系的來源。後來他又有《音韻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普通話語音史話》(《文字改革》1985

年第4-6;《語文建設》1986年第1-3期,1987年第1-6期)等。80年代前後,語音史方面的有:邵榮芬《漢語語音史講話》(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方孝岳《漢語語音史概要》(香港商務印書館1980),黃典铡稘h語語音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等。以音韻學或聲韻學為名的概論有朱星《古代漢語音韻學入門》(河北大學學報)1982年第3、4期,1983年第1期)、李新魁《漢語音韻學》(北京出版社1982)、楊潛齋《聲韻學簡析》(《華中師院學報》1984年第1、2期)、殷煥先、董紹克《實用音韻學》(齊魯書社1990)、竺家寧《聲韻學》(五南圖書公司1991)等,其他方面還有,殷煥先的《反切釋要》(山東人民1979)、李新魁《漢語等韻學》(中華書局1983)、何大安《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大安出版社1987)、方孝岳、羅偉豪《廣韻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黃典铡肚性暇C合研究》(厦門大學出版社1994)等等。

(二)工具書

略。

(三)《切韵》系韵書研究

《切韻》系韻書包括《切韻》、《廣韻》及其各種修訂本。《切韵》和《廣韻》不是唐代成書的,但是現在能够看到的《切韵》系韵書最早版本是唐五代流行的寫本和刻本,有的注釋還引用唐代文獻,有的文字也采用唐代俗體,《切韵》系韵書反切音讀向來作爲中古語音的材料受到重視。

《切韵》系韵書的研究包括對《切韻》各種版本的輯錄整理、版本研究和音系研究幾個主要方面。

1.輯錄整理

《切韵》殘卷和字母殘卷的輯錄、整理是上個世紀的重大收穫之一。自1908年國內發現蔣斧本《唐韵》殘卷繼又發現故宮項跋本《刊謬補缺切韵》(王二)以後,尤其是中國學者把英法等國探險家、考古學家弄走的敦煌韵書殘卷從巴黎倫敦等地抄錄或拍片帶回以後,《切韵》的校勘補逸和版本體例研究就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1921年,王國維通過羅振玉輾轉從伯希和處得到倫敦博物院所藏的三種《切韵》殘卷(切一、切二、切三)照片,親自影抄,加以考跋付印行世。1925年,劉復把從巴黎抄回的《刊謬補缺切韵》(王一)和兩種《切韵》序文刻入《敦煌掇瑣》。1936年,劉復、魏建功、羅常培把當時能看到的唐寫本《切韵》殘卷五種、《刊謬補缺切韵》殘本兩種、《唐韵》殘本一種、五代本《切韵》殘卷一種彙輯在一起,和《廣韵》排比對照,編成《十韵彙編》。1947年故宮博物院將新發現的完本《刊謬補缺切韵》(宋跋本,王三)影印出版,唐蘭作跋。50年代後,姜亮夫把自己摹錄巴黎、柏林、倫敦所藏敦煌韵書殘卷33種,輯爲《瀛涯敦煌韵輯》(上海出版公司1955)。1972年,潘重規把姜書與藏于巴黎、倫敦的原卷通校一過,摹抄姜書33種卷子,校正了前人抄錄的錯誤,幷增補新抄的敦煌韵書卷子12種,輯爲《瀛涯敦煌韻輯新編》(香港新亞研究所1972);並作《瀛涯敦煌韻輯別錄》(香港新亞研究所1973)以為補編。1983年周祖謨《唐五代韵書集存》(中華書局)匯集國內外所存的30種唐五代寫本刻本韻書和9種韵字摘抄及有關字母等韵的寫本,考辨比證唐五代各種韵書异同,根據體例、性質和內容編為傳寫本《切韵》、箋注本《切韵》、增訓加注本《切韵》、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韵》、裴務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韵》和五代本《切韵》七類,各種韵書采用原件影印,照片不清則附摹本或摹刻本,幷寫出校記,考釋其體制內容及特點,是作者對唐五代韵書整理考訂的總結性著作,也代表了《切韵》系韵書的最高整理水平。1990年姜亮夫將《瀛涯敦煌韵輯》字部原卷和論部修訂改編,爲《瀛涯敦煌韵書卷子考釋》(浙江古籍出版社),其中蔡勇飛校正字之訛誤佚遺及文之未安者數百言。1994年,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

存》在臺灣重版,增加了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所藏的《箋注本切韵》、《唐韵》殘葉三件。這些韵書的輯錄出版爲音韵學研究帶來極大的方便。例如,龍宇純就利用各種韵書及諸家校勘記為校勘材料,對《王三》進行校訂箋識,撰爲《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韵校箋》(香港中文大學1968);葉鍵得也寫出以《十韵彙編研究》為題的博士論文(1988)。這方面的輯錄還有日本上田正《切韵逸文的研究》(汲古書院1984),此書從中日各種典籍裏輯錄出所引《切韵》系韵書及唐代相關韵書的音注,亦有參考價值。

2.考鏡源流

王國維是最早考論《切韵》系韵書源流的學者。其考論《書巴黎國民圖書館所藏唐寫本切韵後》和《六朝人韵書分部說》《書內府本所藏王仁昫切韵後》《書式古堂書畫匯考所錄唐韵後》《書吳縣蔣氏藏唐寫本唐韵後》《書小徐本說文解字篆韵譜後》《書古文四聲韵後》《唐諸家切韵考》《李舟切韵考》《唐廣韵宋雍熙廣韵》《天寶韵英陳廷堅張戩考聲切韵武玄之韵詮分部考》等文,皆收於《觀堂集林》卷八之中,内容涉及韵書的形成、《切韵》和呂靜等五家早期韵書的關係、《唐韵》李舟《切韵》等唐代韵書和《切韵》《廣韵》的關係等。

其後許多學者都在這方面作出努力,例如劉盼遂《跋唐人寫韻書二殘箋》(《實學》1926第6《六朝唐代反語考》

(《清華學報》1934年第9卷第1期)、丁山《唐寫本切韻殘卷跋》(1928)、期)

董作賓《跋唐寫本切韻殘卷跋》(1928)、方國瑜《敦煌唐寫本切韻殘卷跋》(1931)、陸志偉《唐五代韻書跋》(《燕京學報》第26期,1939)、徐仁甫《李舟切韻志疑》(《志學月刊》1942年第10期)、《跋巴黎國家圖書館所藏五代刊本切韻殘卷後》(《志學月刊》1942年第11期)等。而在上世纪前半叶中,魏建功是繼王國維之後在韻書系統方面做出貢獻的大家,他的《唐宋兩系韵書體制之演變:敦煌石室存殘五代刻本韻書跋》(《國學季刊》第3卷第1期,1932)、《陸法言〈切韵〉以前的幾種韵書》(《國學季刊》第3卷第2期,1932)、《論〈切韵〉系的韵書:〈十韻彙編〉序》(《國學季刊》第5卷第3期,1935)、《故宮完整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漢學雜誌》1948)及《故宮完整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續論之甲》(《國學季刊》第7卷第2期,`1951)、《〈切韵〉韵目次第考源》(《北京大學學報》1957年第4期)《〈切韻〉韻目四聲不一貫的解釋》(《北京大學學報》1958年第2期)等文章對于韵書的版本、體制、源流等作了細緻的考證。另外姜亮夫在輯錄《切韻》系韻書的過程中,也對原件品質款式、字體注釋、聲韵類別等內容作了大量考論研究,他的《大英博物館藏敦煌寫本卷子S512歸30字母例跋》(《經世季刊》1941年第2卷第1期)、《P2017為陸法言原書韻目跋》(《志學月刊》1942年第2期)、《大英博物院藏敦煌唐寫本陸法言切韻考》(《志學月刊》1942年第3、10期)、《大英博物館藏唐寫本切韻研究之一:S2017為隋末唐初增字家注本陸韻證》(《雲南大學學報》1942年1類第2號)等文和他的《敦煌瀛涯韻輯》一樣受到重視。

在這方面的重要研究還有,羅常培《切韻序校釋》和《切韻探賾》(皆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周刊》第3集第25、26、27期合刊,1928)、趙蔭堂《唐武玄之韻銓鱗爪》(《晨報》北平,1935年4月19、20)、趙振鐸《讀〈瀛涯敦煌韻輯〉》(《中國語文》1962年第2期)、胡竹安《唐寫全本〈刊謬補缺切韻〉所存〈切韻序〉疏義》(《江西師院學報》1982年第4期)、王顯《〈切韻〉綱紀討論制定的年份》(《古漢語研究論文集》[二]北京出版社1984)、《有關〈切韵〉二三事》(《古漢語研究論文集》[三]北京出版社1987)、《也談增字本〈切韵〉殘卷第三種》(《古漢語研究》93.1)、小川環樹《論〈說文篆韻譜〉部次問題:〈李舟《切韻》考〉質疑》(《語言研究》1983年第1期)、林炯陽《敦煌韻書殘卷在聲韻學研究上的價值》(《漢學研究》4卷2期1986)、向功曼《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韵〉:故宮所藏龍鱗裝孤本》(《歷史知識》1986年第1期)、平山久雄《〈切韵〉和陸爽》(《中國語文》90.1)、周祖謨《論裴務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羅常培紀念文集》商務印書館1984)、李國華《讀〈切韵〉殘卷》(《雲南民族學院學報》90.4)、紀國泰《〈钜宋廣韵〉考證》(《成都師專學報》91.1)、薊郛《〈廣韵〉校勘拾零》(《社會科學戰綫》91.2)、呂朋林《〈切韵〉議綱年

份考辨》(《語言研究》96增刊)、劉冬冰《試論〈切韵〉系韵書的形成和演進》(《河南教育學院學報》97.4)、聶鴻音《俄藏宋刻本〈廣韵〉殘卷述略》(《中國語文》98.2)、黃典铡吨袊 F存第一部韻書〈切韻〉(故宮本)》(《漳州師專學報》1984年第1期)、王顯《有關〈切韻〉二三事》(《古漢語研究論文集》三,北京出版社1987)、《也谈增字本〈切韵〉残卷第三种》(《古汉语研究》93.1)等,另外,古德夫《宋跋本王韻與切韻》(《徐州師院學報》1982年第1期)、《評余廼永〈互注校正宋本廣韻〉》(《語言研究》1983年第2期)、《〈廣韻〉〈王韻〉〈切韻〉大韻異同考》(《徐州師院學報》1983年第4期)、《〈唐韵〉對〈切韵〉語音的改易》(《徐州師院學報》90.2)、《〈廣韵〉反切的來源:〈切韵〉到〈廣韵〉的反切改易》(《中國語言學報》91.4)等文章在韻書的許多問題上發表了重要的見解。

《廣韻》是根據唐本《切韻》纂錄而成的,所以對《廣韻》的校正也是利用唐五代各種相關韻書和《廣韻》的各種版本及其他文獻材料參證進行的。張世祿《廣韻研究》(商務印書館1931)對《廣韵》反切的注音方法、韵部、聲類等以及《廣韵》的源和流作了系統考證和講述。周祖謨《廣韵校本》(商務印書館1937)利用唐人20多種韵書殘卷考核訂正,是上個世紀最有價值的《廣韵》校本之一。余廼永《互注校正宋本廣韵》(聯貫出版社1975初版)以周祖謨依澤存堂刊本所校的《廣韵校本》爲底本,再作校注,重在增補互注又音,在天頭加校文、地脚加又音,每小韵加擬音,隨文用符號套紅刊出;下册是校勘記,詳細討論上册校文中的問題。余廼永此書出版以後多次再版,1992年更名《新校互註宋本廣韻》,2000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又出增訂本,後出轉精,受到學界的好評。葛信益《廣韵叢考》(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結集了他1937-1990年的十六篇《廣韵》校勘的論文,這些論文根據《廣韻》的體例,利用各種《切韵》《唐韵》殘卷分別對其正文、注釋、又音、异讀等詳加校訂,一些結論常常被人稱引。古德夫《漢語中古音新探》(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是專門研究唐寫本《切韵》和《廣韵》异同考的專著,由九篇論文和“《切韵》殘卷和宋跋本王韵反切表”組成,其中八篇文章是論音的,通過對《王三》、各種《切韵》殘卷、《唐韵》和《廣韵》的韵目、韵次、大韵、小韵、反切等异同的詳細比較,指出《切韵》是綜合音系,其反切是依照六朝舊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書反復指出《切韵》和《廣韵》所反映的語音實際不是完全相等的,《廣韵》的反切經過審音和變更,吸收了其他韵書的韵字反切,其韵字的系聯反映出聲類韵類都産生了差异,已不同于《切韵》。另外,趙少咸從1919年始利用各種典籍、音義書和相關韵書,對《廣韵》的字數、引書、注釋、音切等作了深入研究,1933年寫成《新校〈廣韻〉》,1956年寫成《〈廣韻〉疏證》,惜其稿大半散失在1960-70年代的動蕩之中,所發表者僅見《廣韻疏證?序例》《廣韻諧聲表?序》(《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3期)、《〈切韻序〉註釋》(《語言文字研究專輯》[上])等文。

3.《切韵》性質

音韵学的研究向来以中古音为枢纽,中古音的研究一般又以《切韵》系韵书为重点,因此《切韵》音系的性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盡形成了不同的論派,而且在現代音韻學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模式。

早期的看法有章太炎的兼有古今方國之音說,黃侃的包舉周漢至陳隋之音說,[瑞]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1915-1926)、[法]馬伯樂《唐代長安方音》(1920)、[蘇]龍果夫《對於中國古音重訂的貢獻》(1928)的長安音說,羅常培《切韻魚虞之音值及其所據方音考:高本漢切韻音讀商榷之一》(《史語所集刊》第2本第3分,1931)的最小公倍數說,陳寅恪《從史實論切韻》(《嶺南學報》1949年第9卷第2期)的洛下舊音說等。

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關於《切韻》性質的問題的討論更加熱烈,李榮《陸法言的〈切韻〉》(1957)認爲《切韻》不是一個兼包古今的韻書,它如實地記錄了一個内部一致的語音系統,後來他還發表《論李涪對〈切韻〉的批評和相關問題》(《中國語文》1985年第1期)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邵榮芬《〈切韻〉音系的性質和它在漢語語音史中的地位》(《中國語

文》1961年第4期)主張《切韻》音系大體是活方言,它以洛陽音為基礎,以金陵音為參考,可以做中古音的代表。王顯《〈切韻〉的命名和〈切韻〉的性質》(《中國語文》1961年第4期)、《再談〈切韻〉音系的性質》(《中國語文》1962年第12期)和邵榮芬的意見相似。黃淬伯發表了《論〈切韻〉音系並批判高本漢的論點》(《南京大學學報》1957年第2期)、《〈切韻〉“内部證據”論的影響》(《南京大學學報》1959年第2期)、《關於〈切韻〉音系基礎的問題:與王顯、邵榮芬兩位同志討論》(《中國語文》1962年第2期)、《〈切韻〉音系的本質特徵》(《南京大學學報》1964年第3、4期)認爲《切韻》是集成魏至隋以來諸家舊韻兼包當時方音的韻匯。何九盈也發表了《〈切韻〉音系的性質及其它:与王顯、邵榮芬兩位同志商榷》(《中國語文》1961年第9期)不同意切韻為單一音系的觀點。史存直《從唐七家詩的用韻情況看〈切韻〉的性質》(《漢語音韻學論文集》華東師大出版社1997)用詩韻的106韻來歸納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韋應物、白居易、柳宗元的詩歌押韻,認爲即使是106韻也是綜合性質的,《切韻》所代表的語音體系就更是一個綜合體系。趙振鐸《從〈切韻序〉論〈切韻〉》(《中國語文》1962年第10期)、羅偉豪《從〈顏氏家訓?音辭篇〉論〈切韻〉》(《中山大學學報1963年第1、2期合刊)也對此發表了意見。後來周祖謨《切韻的性質和它的音系基礎》(《語言學論叢》第五輯,商務印書館1963)公元六世紀南北士人同用的雅音,主要根據南方承用的書音。此說影響較大。

80年代以後,《切韻》性質問題的討論熱度不減,這方面文章如黃典铡丁辞许崱敌再|的探討》(《廈門大學學報》1982年第3期)、張琨《〈切韻〉的綜合性質》(《書目季刊》18卷1期,1983)都產生了一定影響。其他文章還有,李毅夫《〈切韻〉韻部特多的原因》(《齊魯學刊》1984年第1期)、萬獻初《〈切韵〉——金陵洛下讀書音》(《咸寧師專學報》86.3)、潘文國《論總合體系:〈切韵〉性質的再探討》(《華東師大學報》86.4)、胡和平《也談〈切韵〉音系的性質》(《鄭州大學學報》87.2)、李新龍《對〈切韵〉音系性質諸說之評價》(《喀什師院學報》88.4)、姜書利《〈切韵〉性質諸說述評》(《呼蘭師專學報》88.3)、李行杰《〈切韵〉性質再議》(《語海新探》山東教育出版社89)、張玉來、徐明軒《論〈切韵〉語音性質的幾個問題》(《徐州師範學院學報》91.3)、張民權《試論〈切韵〉一書的性質》(《南昌大學學報》93.4)、[日]古屋昭弘《韻書中所見吳音的性質》(《吳語研究》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1995)、蔡寶瑞《論〈切韵〉的性質》(《語文應用與研究》96.4)等等,都對《切韵》的性質問題發表了意見。80年代末王均翻譯了張琨《〈切韵〉的綜合性質》(《語言文字學術論文集:慶祝王力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周年》知識出版社1989),1990年華中工學院出版社出版了張賢豹翻譯的張琨《漢語音韵史論文集》之後,學界對《切韵》性質的主流意見基本上趨向認爲《切韻》反映的不是單純的某地方音的系統了。

對《切韵》性質的不同看法,導致了音韵研究的不同模式。王力晚年認爲《切韵》不代表一時一地的語音,因此他的《漢語語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研究根本撇開了《切韵》系韵書,利用《顔氏家訓?音辭篇》和南北朝的詩歌用韵來構擬魏晋南北朝音系,利用《經典釋文》(583)和玄應的反切(627-650)來構擬隋唐音系,利用南唐朱翺的反切構擬晚唐-五代音系。王力的做法給學界帶來了一些良好的影響,那就是充分利用《切韵》系韵書以外的音韵材料來作中古音構擬的依據,而且“中古”也被分成明確的階段。不過,這種做法似乎把語音史看成是一種理想的標準音系的直綫發展,忽略了語音演變中方言的因素,方言基礎的變更以及由此引起的語音變化等等,所以他沒有考慮他所選用的擬音材料是有方言的差別的。比如《經典釋文》的作者陸德明的反切可能反映了南方的讀音,《經典釋文》中的其他20家音注可能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方言的音讀,玄應《一切經音義》則可能反映了北方的讀音,它們可能是不完全相同的系統。又如居思信《“中古韵部系統”構擬》(《齊魯學刊》93.3)也撇開《切韵》,利用唐代初、盛、中、晚4個時期60位詩人7000多首古體詩12000個韵段,編出《唐詩韵譜》、《唐詩韵部歸字表》在此基礎上構擬出舒聲22部入

聲9部的中古音系統。他整理韵部的成績是非常有意義的,對瞭解唐代語音的實際有重要作用。不過,初唐和中晚唐是處在一次語音變化的大動蕩的兩端,有必要做出分階段的研究和構擬。另外,他爲這22個韵系構擬了一個有四個高度層級的11個元音的系統,也許有必要作音位的歸併。

張琨上述書中的四篇代表性論文主張方言差异自古而然,雖然承認《切韵》是反映實際語音的差別的,但認爲《切韵》反映的是成書以前的幾百年不同地域的方言,具有綜合性質,其中南方成分多于北方方言。所以他也不用《切韵》來代表中古音系。他反對把漢語史拉成一條直綫,主張注意音韵歷史上的方言性,提出另外一種時空結合的研究模式,既重視文獻材料,又重視方言材料,利用現代方言特點去簡化《切韵》系統,又用《切韵》去投射原始漢語系統,以求建立原始方言。不過,這種模式沒有明顯的歷史階段性,在斷代的研究方面有所不足。

黃典铡肚许嵭再|的探討》(《廈門大學學報》1982年第3期)認爲《切韵》是一個能够代表中古音系的斷代研究材料,它的體系中叠合了南北兩大代表方言的同源成分,其中一爲合乎傳統的雅音,一爲口語音,在當時都可以“驗諸唇吻”,是一個文白交相爲用的單一系統,因此他的著作很重視反切又音在歷史發展中的地位的研究。丁邦新《重建漢語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中國語文》1995年第6期)仍然把《切韵》看成是中古的代表音系,但他主張《切韵》是南北兩大方言相加而來的綜合的音系,據此他提出利用《切韵》來分別構擬金陵洛下兩個音系,主張對《切韵》作南北兩個音系的還原,同時對現代方言材料、中古的對音和域外方言材料作地域和源流的區分。這種構想的研究也還有待深入。和丁的主張有某點近似的,黃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統》(臺灣文津出版社1995)也主張把擬音材料也作了時代和地域的區分,但他傾向于認爲《切韵》是在一個單一系統中叠合了不同的方言層次的因素,中唐時代的語音和《切韵》音系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標準音的方言基礎的轉移造成的。所以他對方言材料、對音材料、域外方言和現代方言所作的區分,是爲了對中古的兩個階段(《切韵》時代和中唐-五代)分別做出語音系統的構擬,並嘗試著闡述了其間的發展。

4.反切問題

反切問題研究包括研究反切的構造規律、反切系統所反映的音類音位等語音問題、反切又音問題等等,有些問題將在其他地方討論,反切又音問題見下節,其他暫時從略。

5.又音問題

研究韻書又音可以增進對韻書的源流、字音的發展、方音的差異等方面的了解。

黃侃很早就對《廣韻》又音作出研究,有《廣韻所載又音》《字有又音而不見本韻及他韻者》等文(《廣韻校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此後在又音問題上用力最勤的主要有葛信益、黃典铡⒂鄰i永等人。葛信益〈廣韻〉訛奪擧正》(《音韻學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84)、《張氏澤存堂本〈廣韻〉異讀字形訛舉例》(《中國語文》1984年第4期)、《〈廣韻〉異讀字有兩體皆聲者》(《中國語文》1985年第1期)、《〈廣韻〉異讀字釋例》(《語言研究》1985年第2期)等文(後來匯集在他的《廣韻叢考》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討論又音及其體例,指出方俗古今、音隨意變等都可能成爲又音產生的原因。黃典铡斗辞挟愇脑谝繇嵃l 展中的作用》(《語言教學與研究》1981年第1期)、《〈切韻〉的異讀:反切異文類聚》(《切韻綜合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認爲又音字是漢語語音發展中積澱的產物,可以作爲研究上古至中古語音發展的材料。余廼永的又音研究主要體現在他的《新校互注宋本廣韻》之中。趙振鐸《〈廣韻〉的又讀字》(《中國音韻學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84)也是討論又音字古今或方音差異以及構詞等問題的。這方面的文章還有趙銳《〈廣韵〉又讀字的研究》(《哈爾濱師範大學學報》1961年第1期)、汪夀明《從〈廣韻>的同義又讀字談〈廣韻〉音系〉(《上海師大學報》1980年第3期)、羅偉豪《關於〈切韻〉“又音”的類隔》(《學術

研究》1983年第4期)、李長仁、方勤《試談〈廣韻〉“又讀”對漢語語音史研究的價值》(《松遼學刊》1984年第2期)、林濤《〈廣韵〉少數字今讀與其反切規律音有別的原因》(《廣西大學學報》89.1),劉曉南《〈廣韵〉又音考誤》(《古漢語研究》96.1)和《從〈廣韵〉又音看古代的語流音變》(《語言研究》96增刊),李葆嘉《〈廣韵〉真諄部反切下字類隔芻論》(《古漢語研究》96.1)、《〈廣韵〉大韵韵目與小韵韵目之字同切异考》(《語言研究》96增刊),李長仁《談〈廣韵〉“又讀”中的假借》(《松遼學刊》96.1)等。

6.音系構擬

《切韻》音系的構擬開始于高本漢的《中國音韻學研究》,而且自高本漢開始,《切韻》音系的構擬就和中古音的構擬相聯係,所以我們把這方面的内容放在“中古音系研究”裏說。

(四)音義書研究

1.《經典釋文》

1.1《經典釋文》整體研究和陸德明音

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錄疏證》《經籍舊音序錄》《經籍舊音辯證》中對《經典釋文》中的作音人及其音注作了考證和闡釋,黃侃《經籍舊音辯證箋識》對吳著作了校訂和釋疑,沈兼士《吳著經典舊音辯證發墨》哂脜侵 Y的材料闡說“語根字族”。

早年羅常培曾打算整理《經典釋文》語音系統,寫有《〈經典釋文〉和原本〈玉篇〉反切中的匣于兩紐》(《史語所集刊》第8本第1分,1937)、《段玉裁校本經典釋文跋》(《圖書季刊》新1卷第2期,1939)、《唐寫本經典釋文殘卷四種跋》(《清華學報》第13卷第2期,1941)、《法偉堂校本經典釋文跋》(《圖書月刊》第2卷第4期,1942)、《唐寫本〈經典釋文〉殘卷五種跋》(《國學季刊》第7卷第2期)等,終因事務繁雜,未能作反切音系研究。陸志偉、林燾有《〈經典釋文〉異文值分析》(《燕京學報》第38期,1950)、陸志偉《〈經典釋文異文之分析〉補正》(《燕京學報》第40期,1951)、林燾《陸德明的〈經典釋文〉》(《中國語文》1962年第3期)

邵榮芬《略說《經典釋文》音切中的標準音》(《古漢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出版社1982)、《〈經典釋文〉的重音音切》(《中國語文》89.6)、《陸德明反切用字析略》(《語言研究》91增刊)和《〈經典釋文反切研究〉內容釋要》(《漢字文化》90.2)等。邵榮芬《經典釋文音系》(臺灣學海出版社1995)是最新的一部專著,該書把《經典釋文》中的陸德明音切作了全面整理,考證出陸氏的聲韵調系統,做出了《同音反切字表》,幷對其音值作了構擬,肯定陸氏的反切音系是當時與《切韵》爲代表的北方標準音系幷立的南方標準音系。另外,黃坤堯寫有《〈經典釋文〉內校舉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7卷86)、《〈釋文〉如字初探》(《高雄師院》88)等文,蔣希文也有《〈經典釋文〉音切的性質》(《中國語文》89.3)等文章。

1.2《經典釋文》諸家音注研究

略。

2.玄應《一切經音義》

唐釋玄應所作的佛經音義中有大量的反切,整理這些反切的音系周法高和王力做的工作最多。周法高《玄應反切考》(《史語所集刊》第20本上冊,1948)認爲玄應的系統十之八九和《切韻》音系相同,大致是當時的長安音系。王力《玄應一切經音義反切考》(《武漢師範學院學報》1980第3期)有些結論和周法高不同,周法高《玄應反切再考》(《大陸雜誌》69卷5期1984)對王力的説法作了評説,並以玄應音為依據構擬了唐代長安音系統。3.慧琳《一切經音義》

唐釋慧琳音義中的反切是一份重要的語音材料,黃淬伯《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考韵表》(《國學論叢》第2卷第2期,1930)、《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聲類考》(《史語所集刊》第1本第2

分)和《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考》(史語所1931年專刊之八)認爲慧琳反切據唐天寶元廷堅《韵英》音所作,考得36聲類、173韵類,跟《切韵》音系有不小的出入,是利用傳統的反切系聯法取得的一個明顯的收穫。1970年他在舊作基礎上寫成《唐代關中方言音系》(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他為這個音系作了構擬,重在突出音系結構,沒有採用舊作的全部反切,另外,爲了説明語音的發展,他又和《切韻》《韻鏡》《切韻指掌圖》作了比較。在這方面,[日]水谷真铡痘哿忠袅x雜考》(《支那學報》創刊號,1956)、《慧琳的言語譜系:北天竺轉寫漢字的對音》(《佛教文化研究》第5號,1955)等文對慧琳的音譯和反切情況作了討論。徐時儀《慧琳一切經音義注音依據考》(《徽州師專學報》1989年第3期)、《慧琳音義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從文獻學角度對其成書、源流、體例、特色等作了研究。姚永明《慧琳音義語言研究》(浙江大學1999年博士論文)也從音韻、文字、訓詁、辭書編撰和古籍整理角度對其進行了研究。而謝美齡《慧琳反切中的重紐問題》(《大陸雜志》81卷1、2期,1990)討論慧琳反切中的重紐問題。有關資料方面,陸宗達作了《慧琳一切經音義索引》(商務印書館1938),而[日]上田正《慧琳反切總覽》(汲古書院1987)更爲研究慧琳音提供了方便。

4.慧苑《一切經音義》

[日]水谷真铡痘墼芬袅x反切考:資料的分析》(《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11集,1959),其他暫待補。

5.張參《五經文字》的研究

唐代張參《五經文字》是那些距離《切韵》時代較近的音系之一,它提供了《切韵》以後音變過程中相對較早的一些極其寶貴的特徵。邵榮芬《〈五經文字〉的直音和反切》(《中國語文》1963.3)通過《五經文字》所載音切和以《廣韵》爲代表的《切韵》系統切音比較的方法,指出《文字》音系輕重唇徹底分化之後,非、敷兩母的確經過了一個對立階段;仙韵的重紐先向先、元分流,通過先、元的合幷才最終混一;皆、佳、夬、麻合幷;清、青不分等等重要的語音發展綫索。

空海《篆隸萬象名義》的研究

周祖謨《論篆隸萬象名義》(《國學季刊》5卷4期,《問學集》下册,中華1966)認爲《名義》的反切系統比較完整地保留了原本《玉篇》的系統,其韻母和《切韻》相近,只有咍灰、脂之、真臻殷、尤幽、嚴凡、庚三清相混。聲母方面幫滂並已經分出非敷奉,明微仍未分出;端透定已經分出了知徹澄,泥娘仍未分出,且與日母也部分相混;從邪、禪船、崇俟不分。邵榮芬《切韻研究》對《名義》作了抽查,發現刪山、蕭宵也相混;而且泥娘應該是分立的。周祖庠《純四等韻與三等韻德合一:〈篆隷萬象名義〉音論之一》(《中國音韻學會第十一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有限公司2000)指出《名義》三四等韻混切的現象,並認爲三四等韻不僅介音相同,而且元音也一致。鄭林嘯《〈篆隷萬象名義〉唇音、舌音及半齒音研究》(《中國音韻學會第十一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有限公司2000)用概率統計法,指出《名義》輕唇音並未分化,泥娘日仍合為一,且同一組聲母不一定同步分化。

《文選》唐代音注研究

唐代《文選》音的研究在上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取得的成就較大一些。早年周祖謨《論文選音殘卷之作者及其方音》(《問學集》上,中華書局1966)對敦煌殘卷P.2833作了一些考證。後來徐之明寫有《〈文選〉聯綿字李善易讀音切考辨》(《貴州大學學報》91.1)、《〈文選〉李善音切校議》(《貴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文選音決〉反切聲類考》(《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輯,巴蜀書社2000),張潔寫有《〈文選〉李善注音切校議》(《古漢語研究》95.1)、《〈文選〉李善注的直音和反切》(《語言研究》1998增刊)、《〈音決〉聲母考》(《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4期)、《李善音系與公孫羅音系聲母的比較》(《中國語文》1999年第6期)

都對李善音和公孫羅《音決》作了音系研究,李長庚《〈文選〉舊音的音系性質問題》(《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一輯(下)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所,巴蜀書社98)也對《文選》舊音發表了看法。

《史記》唐代音注研究

《史記》的音注研究有黃坤堯的《史記三家注異常聲紐之考察》(《師大國文學報》16卷1987)、《史記三家注異常韻母及聲調之考察》(《東方文化》1993年第2期)、《〈史記〉三家注之開合現象》(《中國語文》94.2)《〈史記〉三家注的重紐現象》(《中國語言學報》商務印書館1999)等,游尚功《司馬貞〈史記索隱〉聲類》(《貴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1期)、《〈史記正義〉反切考》(《貴州師大學報》1994年第1期)、《張守節〈史記正義〉中的重紐》(《黔南民族師專學報》95.1)等,龍异騰《〈史記正義〉反切考》(《貴州師大學報》94.1)等對《史記》讀音狀況作了探討。。

《漢書》唐代音注研究

由於顏師古是《切韻》主編顏之推的後人,所以對顏師古《漢書》音注的研究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鍾兆華寫了《顏師古反切考略》(《古漢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出版社1982)以後,董忠司也完成《七世紀中葉漢語之讀書音與方俗音:初唐顏師古音系及其他》(新竹師專學報)1986年13期),並著《董鍾兩家顏師古音系的比較》(《第十屆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2)來討論他和鍾兆華的不同結論。謝紀鋒的《從〈漢書〉顔氏音切校勘看音韵學再古籍整理中的作用》(《語言研究》1987.1)、《〈漢書〉顏氏反切聲類系統研究》(《學術之聲》第3輯,1990)、《〈漢書〉顔氏直音釋例》(《北京師大學報》1991.6)、《〈漢書〉顔氏音切韻母系統的特點》(《語言研究》年第2期)、《〈漢書〉音切校議》(《內蒙古民族學院》1992.2)、《〈漢書〉顔氏音切校議(續)》(《薪火編》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討論較爲深入。另外張文軒《顔師古的“合韵”和他的古音學》(《蘭州大學學報》1987.4)、歐陽宗書的《〈漢書?音注〉聲母系統》(《江西大學學報》1990.4)和《〈漢書?音注〉的韵母系統及其語音基礎》(《江西大學研究生學刊》1990.2)、馬重奇的《顔師古〈漢書注〉中的“合韵音”溦摗罚ā陡=◣煷髮W報》1989.1)和《顔師古〈漢書注〉反切考》(《福建師大學報》1990.3)、任福祿的《顔氏古〈漢書注〉舌音唇音反切聲類研究:兼與馬重奇先生商榷》(《古漢語研究》1993.3)和《顔氏古〈漢書注〉中的齒音喉音反切聲類》(《青海師大學報》1993.1)等文,也都就顏師古音注中的各種問題展開了討論。

《晉書》唐代音義研究

邵榮芬《〈晉書音義〉反切的語音系統》(《語言研究》1981年第1期)首先全面地對《晉書音義》所反映的語音作了研究,其後一些研究對《晉書音義》中的各種語音演變展開了討論,例如李無未的《〈晋書音義〉的“協韵音”》(《吉林大學社會科學》1993.1)、任福祿和荊貴生的《簡論〈晉書音義〉中的舌音分化》(《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討論會、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等。

《後漢書》唐代李賢音研究

對李賢音的研究有黃寰 夺釢h書李賢注反切考》(《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研究生論文選刊》1986)、孫玉文《李賢〈後漢書音注〉的音系研究(上)》(《湖北大學學報》93.5)等,一般認爲李賢的音系大致代表唐代標準音。

《說文》唐五代音注研究

五代徐鉉、徐鎧整理《說文》,並稱大小徐,大徐本採用《切韻》一系反切,小徐本則由朱翺作反切,嚴學宭先後寫了《大徐本說文反切的音系》(《國學季刊》第6卷第1期)和《小徐本說文反切之音系》(《國立中山大學師範學院季刊》)第1卷第2期)採用繫聯法考知二者反映了不同的音系。張世祿也作了《朱翺反切聲類考》(《中山大學研究院文科研究所集刊》1943第1期)、《朱翺反切考》(《說文月刊》1944第4卷)專門對朱翺音系作了研究。王力

也寫了《朱翺反切考》(《龍蟲幷雕齋文集》第三册,中華書局1982)得出的結論和嚴、張不盡一致。張慧美《評張世祿、王力兩家對朱翺反切聲類畫分之得失》(《建國學報》8卷89)、《朱翺反切新考之導論與結語》(《建國學報》9卷90.7)《朱翺反切中的重紐問題》(《大陸雜志》69卷4期,88)注意到前賢的分歧,並對音系中反映出來的重要問題作了討論。這方面德文章還有范進軍《大徐本切音致誤的原因初探》(《湘潭師院學報》88.2)、張渭毅《朱翺反切的開合系統》(《語言研究》1994年增刊)等。周祖謨《唐本說文與說文舊音》(《史語所集刊》第20本上冊,1948)對唐代以前給《說文》注音的情況作了考證。

其他語音史料的研究

對於散見在各種文獻中的語音史料的發掘和整理,敦煌文獻的利用取得了不少成果。

在利用敦煌文獻整理音系方面,邵榮芬《敦煌俗文學中的別字異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63年第4期)爲研究這個時期的語音發掘了新的材料,他分析了敦煌文獻中別字異文,從中歸納出唐五代西北方音的許多特點。[日]平山久雄《敦煌〈毛詩音〉殘卷反切的結構特點》(《古漢語研究》90.3)則通過對敦煌《毛詩音》反切的分析,得出反切拼合“類相關”的結論。周祖謨《關於唐代方言中的四聲讀法的一些資料》(《語言學論文集》第二輯)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8)、《唐五代的北方語音》、《敦煌變文与唐代語音》等文章,討論了唐代文獻和語音史的關係。孫其芳《敦煌詞中的方音釋例》(《社會科學》[蘭州]1982年第3期)、張傳曾《敦煌變文的破讀字例》(《語言研究》1983年第1期)、張金泉《敦煌變文假借字譜》(《杭州大學學報》1984年增刊)、龍晦《唐五代西北方言與卜天壽〈論語〉寫本》(《考古》1972年第6期)、《〈敦煌歌辭總編〉校音》(《敦煌研究》89.2)、李正宇《敦煌方音止遇二攝混同及其校勘學意義》(《敦煌研究》90.4)、黃征《敦煌俗音考辨》(《浙江社會科學》93.4)等文章則討論了敦煌文獻在字音和方言方面的特點和校勘學意義。

在唐代音注材料搜集整理方面,[日]大島正二《唐代字音的研究》(汲古書院1981)是一部有分量的著作,全書分資料篇和研究篇,收集唐代對《漢書》《後漢書》《史記》《晉書》《禮記》《急就篇》等書的音註材料分音系加以研究,對音系中反映的聲類、反切構造以及唐代語音的演變等做出了研究。而張金泉、許建平出版了《敦煌音義彙考》(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則從各種敦煌文獻中采取有音必錄的原則,鈎沈輯佚,得643件敦煌音義寫卷,經過考辨异文、俗字,糾錯删重、考定其分合,利用《廣韵》對勘讀音,類幷綴合,彙集成除韵書寫卷外的敦煌音義書和注音寫卷三十三種,分列爲四部書音義、字書音義、佛道經音義三大類,是研究敦煌俗字音的重要資料。

這方面的文章還有姜亮夫《智蹇〈楚辭音〉跋》(《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第1期)、許建平《唐寫本〈禮記音〉考》(《敦煌研究》91.2)、劉燕文《敦煌寫本〈字寳〉〈開蒙要訓〉〈千字文〉的直音、反切和異文》(《語苑擷英》北京語言文化大學1998)等。

(五)對音譯音研究

梵漢對音

羅常培《知徹澄娘音值考》(《史語所集刊》第3本第1分,1931)、《梵文顎音五母之藏漢對音研究》(《史語所集刊》第3本第2分,1931)從對音的角度提出中古舌上音不是舌面音的觀點,對後來這方面研究甚至上古音研究都起到推動作用。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季羡林《浮屠與佛》(史語所集刊1947第20本下)、《論梵文td的音譯》(《印度古代語言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等,但研究範圍不限在唐代。

[日]水谷真铡禕rāhmī文字轉寫〈羅什譯金剛經〉的漢字音》(《名古屋大學文學部十周年紀念論集》1959)、張清常《唐五代西北方言一項參考材料:天城體梵書金剛經對音殘卷》(《内蒙古大學學報》1963年第2期)在梵漢對音方面作了進一步地探索,是50-60年代這方面研究中討論唐代的少數文章中的代表。

進入80年代后,徐通鏘、葉蜚聲寫了《譯音對勘与漢語的音韻研究》(《北京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總結譯音研究對漢語音韻研究的影響和方法問題,是有一定理論性的文章的代表。而施向東《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語言研究》1983年第1期)、

聶鴻音《慧琳譯音研究》(《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5年第1期)、劉廣和《唐代八世紀長安聲紐》(《語文研究》1984年第3期)、《試論唐代長安音重紐:不空譯音的討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87年第6期)、《唐代八世紀長安音的韵系和聲調》(《河北大學學報》91.3)、《大孔雀明王經咒語義淨跟不空譯音的比較研究》(《語言研究》1994年增刊)、《〈圓明字輪四十二字諸經譯文异同表〉梵漢對音考訂》(《中國人民大學學報》97.4)、儲泰松則有《梵漢對音概說》(《古漢語研究》95.4)和《梵漢對音與中古音研究》(《古漢語研究,》98.1)等文章是在繼承俞敏先生梵漢對音研究的方法的基礎上做出的關於唐代語音的研究。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例如[美]柯蔚南例如《義淨梵漢對音探討》(語言研究91年第1期)、《早期西北方音研究》(Studies in Old Northwest Chinese, JCL Monogragh,No.3.)、《僧伽婆羅的〈大孔雀明王經〉譯音》(Notes on Sanghabhara’s MahāmāyūrīTranscriptions CLAO)、《唐代西北方言聲母系統》(Notes on the Initials of a Northwest Dialect of Tang Times,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86.)、《唐代西北方言韵母系統》(Notes on the Finals of a Northwest Dialect of Tang Times 《史語所集刊》59本3分)等等。柯蔚南的研究涉及面較廣,成果中有許多中國學者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此外根唐代有關的梵漢對音的文章主要還有李維琦《從〈大唐西域記〉漢譯梵音看作者的語音(聲母部分)》(《古漢語研究》88.1 )、麥耘《利用梵漢對音構擬〈切韵〉遇流二攝元音》(《語言研究》91增刊)、陳雲龍《梵漢對音中來紐對譯t t d d現象再探》(《古漢語研究》92.3),等等。

饒宗頤《唐以前十四音遺說考》(《中華文史論叢》87年第一輯)、《鳩摩羅什〈通韵〉箋》(《敦煌語言文學論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88)、《論悉曇异譯作“肆曇”及其入華之年代》和《北方澤州慧遠所述之悉曇章》(皆載于《梵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93)雖然不是唐代音的討論,但所作的專門考訂工作對梵漢對音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另外,朱慶之《佛典與漢語音韻研究∶20世紀國内佛教漢語研究回顧之一》(《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輯,巴蜀書社2000)是二十世紀這方面最後一篇總結性的文章。

漢藏對音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言》(史語所1933)是利用譯音對勘的方法研究中古語音的最早的重要成就。該書根據漢藏對音《千字文》殘卷、《大乘中宗見解》殘卷、藏文譯音《阿彌陀經》殘卷、《金剛經》殘卷、《唐蕃會盟碑》拓本等材料和《開盟要訓》中的注音,和現代蘭州、平凉、西安、三水、文水、興縣等地的方言,考證唐五代的西北方言。

[日]高田時雄出版了《漢語史研究:敦煌資料中所見的九、十世紀河西方言》(創文社88),利用過去沒有公布、研究過漢藏對音的材料,對羅常培的《唐五代西北方音》作了補充和糾正。[日]池田巧《漢藏對音資料P.T.1228所見的中古漢語河西方言韵尾的對音》(《中國語學》236,1989)專門對韻尾的問題作了研究。

臺灣方面有盧順點《論晚唐漢藏對音資料中漢字齶化情形》(《大陸雜誌》81卷5期90)等文章。

略。

域外漢字音

日本、朝鮮、越南語漢字音的研究除了《中國音韻學研究》等著作中的討論外,這方面也有些不少文章,其中關於日語吳音、漢音的最多,例如張世祿《從日本譯音研究入聲韵尾的變化》(《歷史語言所周刊》第9集第99期1929)、洪篤仁《萬葉假名與廣韻對照》(《廈門大學學報》1963年第1期)、曲翰章《通過日語漢音看假名五段與漢字四等的關係》(《中國語

文》1982年第5期)杨春霖、李懷墉《現代漢語聲母和日語音讀(吳音、漢音)對應關係的研究》(《音韻學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84)、姚彞銘《日語吳音漢音和中古漢語語音》(《古漢語研究論文集》[二]北京出版社1984)、史存直《日譯漢音、吳音的還原問題》(《音韵學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1986)、王吉堯和石定果《漢語中古音系與日語吳音漢音音系對照》(《音韵學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1986)、王吉堯《從日語漢音看八世紀長安方音》(《語言研究》87.2)、李慶祥《試論日語漢字讀音中的吳音、漢音、唐音和慣用音》(《山東大學學報》90.3)、夏瑞華《日譯漢字音與〈切韵指掌圖〉聲母對照》(《鎮江師專學報》90.3)、黃華《論現代越語中的漢越詞》(《現代外語》90.3)、孟憲仁《日語音讀與古漢語音韵》(《現代日本經濟》91. 2)、袁慶述《部分中古入聲字讀音與日語漢字音讀的對應關係》(《古漢語研究》93.1)、晋學新《論古漢語音韵對日語的影響》(《四川外國語學院學報》96.3)、李月松《從漢語中古音看日語吳音語漢音之差异》(《外國語》96.4),這些研究持續了整整一個世紀。

在朝鮮漢字音研究方面也有一些較新的成果,例如鄭仁甲《朝鮮語固有詞中的“漢源詞”試探》(《語言學論叢》第十輯,商務印書館)、《朝鮮語漢字詞音系考》(《語言研究》1998年增刊)、朴恩用《韓國嶺南方言漢字四聲研究》(《韓國學報》7卷88)、楊人從《韓國漢字音之誤讀》(《韓國學報》8卷89)吳世畯《從朝鮮漢字音看一二等重韻問題》(《聲韻論叢》第四輯1992)等朝鮮漢字音的研究。一些研究超出了唐代的範疇,從略。

越南漢字音研究出了早期外國學者的研究之外,王力的《漢越語研究》(《嶺南學報》第9卷第1期,1948)是這方面的力作。而日本三根谷徹的《越南漢字音研究》給這方面做出了探討做出了有分量的補充。

其他對音材料

略(這方面李範文出版了《同音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86),《宋代西北方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94),對骨勒茂才《番漢合時掌中珠》的西夏語漢語對音材料作了全面的研究。聶鴻音《論契丹語中漢語借詞的音系基礎》(《民族語文》1988年第2期)、《番漢對音簡論》(《固原師專學報》92.2)和《女真文中漢語借詞的音韻特點》(《固原師專學報》93.4)、喻捷《略談漢語中的突厥語借詞》(《中央民族大學學報》94.2)、張竹梅《從西夏語看中古濁音送氣與否》(《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96.2)、孫宏開《西夏語鼻冠音聲母構擬中的幾個問題:從〈掌中珠〉西夏語漢字注音談起》(《民族語文》96.4),等等文章利用不同的對音和借詞材料研究當時的漢語語音,不少地方跟唐五代方音作了比較)。

(六)詩詞文用韵研究

用韻考

最早的用韻研究是為上古音研究服務的,即是處理唐代用韻材料也是這樣(諸如《唐韻正》)。1930年代中期以後,一些學者開始注意中古用韵的研究,于安瀾《漢魏六朝韵譜》(1936)、王力《南北朝詩文用韵考》(1936)幾乎同時問世,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晋南北朝韵部演變研究》(第一分冊,科學出版社1958)給對中古音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唐代用韻研究也因此開始用於唐音的探究。

唐詩用韻研究的成果相當多,例如張世祿《杜甫詩的韻系》(《中央大學文史哲季刊》第2卷第1期,1944)、《杜甫與詩韻》(《復旦學報》1962年第1期)、唐作藩(若凡)《寒山子詩韻(附拾得詩韻)》(《語言學論叢》1963年第5輯)、[加]蒲立本《李賀詩的用韻》(《清華學報》7卷1期,1968)、鮑明煒《李白詩的韻系》(《南京大學學報》1957年第1期)、《白居易元稹詩的韻系》(《南京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唐代詩文韻部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趙銳《白居易的詩歌用韻》(《北方論叢》1980年第5期)、《元稹的詩歌用韻》(《漢語論文集》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荀春榮《韓愈詩歌用韻》(《語言學論叢》第九

輯,商務印書館1982)荀春榮《韓愈的韵文用韵》(《語言學論叢》第十五輯,商務印書館1988)、李維一、曹廣順、喻遂生《初唐四傑詩韻》(《語言學論叢》第九輯,1982)、張文軒《從初唐“協韻”看當時的實際韻部》(《中國語文》1983年第1期)、馬重奇《白居易詩用韻研究》(《福建師大學報》1984年第1期)、耿志堅《唐代近體詩用韻通轉現象之探討》(《中華學苑》1984年29卷)、《初唐詩人用韻考》(《語文教育集刊》1987年第6期)、《中唐詩人用韻考》(《聲韻論叢》第三輯1991)、《晚唐及唐末五代僧侶詩用韻考》(《聲韻論叢》第四輯1992)、萬西康《從李賀詩歌用韻看中唐語音的演變》(《杭州師專學報》1984年第2期)、趙長勝《試從杜甫押入聲韻的諸詩篇探討唐代入聲的演變》(《牡丹江師院學報》1984年第2期)、國赫彤《白居易的詩歌用韻》(《漢語論文集》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王碩荃《杜詩入聲韵考》(《杜甫研究學刊》成都,1988年第2期)、王小莘《王維詩韵》(《廣西大學學報》89.3)、林仲湘《杜牧詩文用韻考》(《廣西大學學報》1990年第2期)、馬重奇、李慧《韓愈古詩用韻考》(《陝西師大學報》1990年第1期)、師爲公和郭力《沈佺期、宋之問詩歌用韵考》(《鐵道師院學報》90.2)、顧黔《杜荀鶴詩用韵考》(《天津師大學報》1990.3)、程垂成《從白居易諷喻詩的用韵看元和魂痕分用的現象》(《河北大學學報》91.2)、李無未《韋應物詩韵系》(《延邊大學學報》1994.2)、馮志白《劉禹錫詩文用韵考》(《語言研究》1996增刊)、郭力《孟郊詩韵考》(《語言研究》1996增刊)、宋秉儒《杜牧詩韵考》(《語言研究》1996增刊)、郭娟玉《李賀詩韻与詞韻》(《大陸雜誌》95卷第1期,1997)、劉曉南《唐宋近體詩的語音依據与語料價值》(《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1期)、[韓]朴柔宣《李賀詩歌用韻與中唐洛陽韻系》(《語言研究》1998年增刊)、《李商隱詩歌用韻研究》(《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討論會、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等等。另外,鮑明煒《唐代詩文韵部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90)是一部研究初唐時期詩文用韵的專著,分攝列出韵譜,最後附以《初唐詩文的韵系》(曾發表在《音韵學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1986)作結,展示了初唐詩文用韵的整體面貌。這樣上連周祖謨魏晋齊梁韵部研究和李榮《隋韵譜》,整個中古前期的韵的情况就基本清楚了。金恩柱《從唐代墓誌銘看唐代韻部系統的演變》(《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4期)及其博士論文《唐代墓誌銘用韻研究》(中山大學1998)則從碑銘文獻中來研究用韻。

在利用唐代俗文學用韻材料方面也有一些成果,例如羅宗濤有《敦煌變文用韵考》(臺灣腥顺霭嫔?969)、周大璞《敦煌變文用韻考》(《武漢大學學報》1979年第3、4、5期)得唐五代敦煌方言用韻23部,入聲消失,濁上變去。張金泉《敦煌曲子詞用韵考》(《杭州大學學報》1981.3)、《敦煌俗文學中所見的唐五代西北方音韻類》(《敦煌學論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錢學烈《寒山詩韻部研究》(《語文研究》1984年第1期)、張鴻勳《敦煌講唱文學韻例初探》(《敦煌研究》試刊第二期,1983)、劉麗川《王梵志白話詩的用韻》)《語言論文集》第二輯,中國人民大學1984)、都興宙《敦煌變文韻部研究》(《敦煌學輯刊》1985年第1輯)、《王梵志詩用韵考》(《蘭州大學學報》1986.1)、林炯陽《敦煌寫本王梵志詩用韻研究》(《東吳文史學報》9卷,1991)、張鴻魁《王梵志詩用韻研究》(《隋唐五代漢語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蔣冀騁《王梵志詩用韵考》(《敦煌吐魯番研究論集》,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張美蘭《皎然詩用韻考》(《語言研究集刊》第5輯,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等等,都是通過敦煌俗文學作品的用韵和用字(假借)情况來考察當時的語音實際。在俗文學和方言方面,周祖謨的《唐五代的北方語音》和《敦煌變文與唐代語音》(皆載《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周祖謨《變文的押韻與唐代語音》(《語言文字學術論文集》知識出版社1989)對中古後期的語音材料、押韵情况及其跟韵書的差异作了概述。

隨著現代電腦科技的發展,開始出現利用為用韻研究專門設計的軟件來處理用韻材料的成果,例如陳海波、尉遲治平《五代詩韻系略說》(《語言研究》1998年第2期)、胡傑、尉遲治平《詩文用韻的計算機處理》(《語言研究》1998年增刊)、劉根輝、尉遲治平《中唐詩韻

系略說》(《語言研究》1999年第1期)、趙蓉、尉遲治平《晚唐詩韻系略說》(《語言研究》1999年第2期)就是在這方面的成果。

用韻和其他

用韻考除了探索唐代音系的韻部總體面貌之外,還有探索其他方面内容的成果。

考證聲調問題的如史存直《唐七家詩中的“陽上作去”現象》(《說文月刊》第68期,1948)、池曦朝、張傳曾《白居易詩歌韻腳中的“陽上作去”現象》(《語言論叢》第一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居思信《是“濁上變去”還是“上去通押”:與池曦朝、張傳曾兩同志商榷》(《齊魯學刊》1982年第5期)、馬重奇《從杜甫是用韻看“濁上變去”問題》(《福建師大學報》1982年第3期)、賴江基《從白居易是用韻看“濁上變去”》(《暨南學報》1982年第4期)、國赫彤《從白居易詩文用韻看濁上變去》(《語言研究》1994增刊)、《從白居易詩文用韵中的异讀字看唐音別義》(《語言研究》96增刊)、金周生《韓愈詩文“濁上變去”例再補正》(《輔仁學誌》1998)等。還有其他的一些如周長楫《從義存的用韻看唐代閩南方言的某些特點》(《語言研究》1994增刊)、居思信《從唐詩中江韻字的押韻看到的一個問題》(《齊魯學刊》1981年第2期)、銳聲《聲不失序,音以律文:杜甫《石壕吏》用韵闡微》(《天津師大學報》87.6)等等。

(七)早期韵圖研究

略。

(八)中古音系研究

中古語音可以分成前後兩期來研究,唐代處於這兩個時期的中間階段,因此中古音系的研究也包括《切韻》因襲的構擬。王力《漢語語音史》把整個漢語史分成九個階段,其中隋-中唐為一個階段,晚唐五代為另一各階段。

1.中古音系研究的專門著作

現代意義的中古音系研究,使中西方音韻學研究方法結合的產物。上世紀初,商克、馬伯樂(H. Maspero)、伯希和等人對中古漢語語音做過一些研究,但是並不系統。在這方面,影響最深遠並在漢語現代音韻學界首開風氣的是瑞典高本漢(B. Karlgren),他利用《廣韻》反切、韻圖等資料,根據現代漢語方言和外域譯音,第一次全面地構擬出他認爲是唐代長安音的中古音系統,其《古代漢語》(1915)、《現代方言描寫語音學》(1916)、《歷史上的研究》(1919)在1926年連同《方言字匯》合編成《中國音韻學研究》一書,錢玄同在1920年代就採用為北京大學的講義,1931-1936年由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合譯,1940商務印書館出版。李榮《切韻音系》是成於1945年的學位論文,1952年中國科學院出版時將其中的單字音表改用《王三》重寫,首次對《王三》的反切系統作了全面的考察,利用各種語音材料在音類考察和音值構擬上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見解,對高本漢的構擬提出了很多修訂。邵榮芬《〈切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比較了《王三》和《廣韻》的異同,也利用各種材料對《切韻》音系作出了新的構擬。

國外學者這方面貢獻也很大,日本自有坂秀世以後,有藤堂明保《中國語音韻論》(光生舘1980改訂版)、平山久雄、三根谷徹等人的研究,其中橋本万太郎(Mantaro J. Hashimoto)《古漢語音韻》(Phon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Study of Languages & Cultures of Asia & Africa Monograph Series No.10-11)用生成音系學理論、八思巴對音資料進行擬測,跟大部分日本學者和中國學者的研究有較大的不同,但是很有影響。加拿大蒲立本(E. G.. Pulleyblank)《中古漢語》(Middle Chinese:A Study in Historical Phonolog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84)的語音表述方式更是不同於一般學者,其中有許多精辟的見解為學者們所注重。

90年代以後,黃典铡肚性暇C合研究》(厦門大學出版社94)分十個專題介紹和討論了《切韵》的性質、重紐、擬音、《切韵》系韵書對《切韵》的改易、對韵圖的影響等問題,還和

《博雅音》作了比較,書後附錄的《〈切韵〉的异讀:反切异文類聚》以《王三》反切爲藍本,校以敦煌王韵、《切三》、《廣韵》等,依聲母、韵母、聲調分別列出了反切的又音材料。黃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統》(文津出版社1995)把的前一部分是對《切韵》音系的構擬,注重音類和擬音的一致,提出了一些跟前賢不同的但未必成熟的觀點。

2.中古音系研究的重要論文

(1)綜合討論

略。

黃淬伯《討論〈切韻〉的韻部和聲紐》(《史語所周刊》第6集第61期1928)

徐通鏘、葉蜚聲《歷史比較法和〈切韻〉音系的研究》(《語文研究》1980年第1期)

李榮《〈切韻〉與方言》(《方言》1983年第3期)

潘重規《龍宇純英倫藏敦煌切韻殘卷校記拾遺》(《華岡文科學報》15卷1983)

鄭張尚芳《中古音的分期與擬音問題》(《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討論會、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2)聲母問題

略。

關於聲類和聲母的音值問題,羅常培《廣韻聲紐的討論》(《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周刊》第2集第14期,1927)較早進行了討論,陸志偉《證廣韵五十一聲類》(《燕京學報》25期1939)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對《廣韵》反切上字的系聯加以驗證,其旨趣在“充補系聯法之不足”,其價值在于它給漢語音韵學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方法。陸志偉《三四等及所謂“喻化”》(《燕京學報》26期1939)認爲高本漢的喻化理論只能説明三等韵和一二等的區別,與三四等的主要區別實不相干。

其他略。

[日]水谷真铡短拼鷿h語鼻音聲母的非鼻音化進程》(《東洋學報》第39卷第4號,1957)李新魁《論〈切韻〉系統中床禪的分合》(《中山大學學報》1979年第1期)

葛毅卿、葉祥苓《喻母古音值》(《南京師院學報》1981年第3期)

潘悟云、朱曉農《漢越語和〈切韻〉唇音字》(《語言文字研究專輯[上]1982》

潘悟雲《中古漢語輕唇化年代考》(《溫州師院學報》1983年第2期)

王力《論日母的音值:兼論普通話的聲母表》(《中國語文》1983年第1期)

胡先澤《影母考》(《社會科學戰綫》1983年第2期)、《喻母考》(《東北師大學報》1984年第1期)

閻玉山《等韻“門法”中的“類隔”切語:兼論〈切韻〉音系中舌音的分合》(《東北師大學報》1984年第1期)

金有景《論日母:兼論五音、七音及娘母等》(《羅常培紀念文集》商務印書館1984)

喻世長《切韻聲母擬音的新嘗試》(《羅常培紀念論文集》商務印書館1984)

都興宙《中古知系聲母的擬音問題》(《蘭州大學學報》1984年第1期)

林炯陽《論曾咔 许嵨迨 患~說》(《中華學院》33卷1986)

張世祿、楊劍橋《漢語輕唇分化問題》(《揚州師院學報》1986年第3期)

謝云飛《中古敷微二字母之音值再擬測》(中研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1986)

李國華《論中古時期全濁聲母送氣問題》(《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87年第3、4期)

龍異騰《從唐代史書反切看輕重唇的分化》(《漢語史研究集刊》一,1998)

(3)介音問題(略)

略。

(4)韻和韻母(略)

(5)重紐問題(略)

羅偉豪《略論過去音韻學上一些審音的問題:有關切韻的“重紐”問題及其他》(《中山大學學報》1962年第3期)

李新魁《重紐研究》(《語言研究》1984年第2期)

周法高《隋唐五代宋初重紐反切研究》(中研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1986)

龍宇純《論重紐等韻及其相關問題》(中研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1986)

沈小喜《中古漢語重紐研究》(《語言學論叢》第二十二輯,北大中文系,1999)

(6)聲調問題(略)

周法高《說平仄》(《史語所集刊》第13本,1948)

梅祖麟《中古漢語的聲調與上聲的起源》Tones and Prosody in Middle Chinese and the Origin of the Rising Tone(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 ol.30, 1970)、《四聲別義中的時間層次》(《中國語文》1980年第期)、《說上聲》(《清華學報》新14卷1、2合刊,1982)

楊耐思《北方話“濁上變去”來源試探》(《學術月刊》1958年第2期)

丁邦新《平仄新考》(《史語所集刊》第47本第1分,1975)、《漢語聲調源於韻尾說之檢討》(《漢學會議論文集》1981)、《吳語聲調之研究》(《史語所集刊》第55本第4分,1984)、《漢語聲調的演變》(《第二屆漢學會議論文集》1989)

楊其群《試論韓愈〈諱辨〉涉及的四聲問題》(《山西大學學報》1983年第3期)

許寳華《論入聲》(《音韻學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84)

邢公畹《說平聲》(《音韻學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84)

宗福邦《論入聲的性質》(《音韻學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84)

平山久雄《江淮方言調值構擬和北方方言祖調初探》(《語言研究》1984年第1期)、《日僧安然〈悉曇章〉裏關於唐代聲調的記載》(《王力先生紀念論文集》三聯書店1987)

丁大林《說去聲》(《昆明師專學報》1984年第1期)

劉保明《〈諱辨〉濁上變去例補證》(《中國語文》1986年第4期)

尉遲治平《日本悉曇家所傳古漢語調值》(《語言研究》1986年第2期)

王士元《聲調發展方式一説》(劉村漢、張文軒譯,《蘭州學刊》1987年第5七)

魯啓華《對〈切韻〉四聲八調說的再探討》(《鐵道師院學報》1988年第1期)

沙加爾《論去聲》(郭建榮譯,《語文研究》1988年第3期)

廖名春《從吐魯番出土的別字異文看濁上變去》(《古漢語研究》1989年第1期)

那宗訓《全濁上聲是否均變爲去聲》(《中國語文》1995年第1期)

范新幹《濁上變去發端於三國時代考》(《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輯,巴蜀書社2000)

(7)中古方音(略)

自從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言》發表以來,利用各種材料研究唐代方言就成爲上世紀中古方言研究的一個焦點,這裡只開列這方面的一些重要文章。

唐五代西北方音

龍晦《唐五代西北方音與敦煌文獻研究》(《西南師院學報》1983年第3期)

柯蔚南W. South Coblin《唐五代西北方音的聲母札記》Notes on the Initials of a North-West Dialect of Tang Times(中研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1986)、《唐代西北方音的韻母札記》(《史語所集刊》第59本第3分,1988)

橋本万太郎《西北方言和中古漢語的軟顎音韻尾》(《語文研究》1982年第1期)

廖名春《從吐魯番出土的別字異文看五至八世紀初西北方音的韻母》(《古漢語研究》1992年第4期)

李如龍、辛世彪《晉南、關中的“全濁送氣”与唐宋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99年第3期)

李正宇《敦煌方音止遇二攝混同及其校勘學意義》(《敦煌研究》1986年第4期)

唐代長安方音

馬伯樂《唐代長安方音考》(BEFEO, 1920)

尉遲治平《論隋唐長安音和洛陽音的聲母系統》(《語言研究》1985年第2期)

劉廣和《論唐代長安音重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7年第6期)

金德平《唐代長安話日母讀音考》(《陝西師大學報》1988年第1期)、《唐代長安聲調狀況試探》(《陝西師大學報》1989年第4期)

唐五代其他方音

羅常培《切韻魚虞之音值及其所據方音考》(《史語所集刊》第2本第3分,1931)

周祖謨《唐五代的北方語音》(《語言研究論叢》第十五輯,1988)

聶鴻音《近古漢語北方話的内部語音差異》(《學術之聲》第3輯,北京師大1990)

儲泰松《唐代的吳音和秦音》(《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討論會、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丁治民《唐五代燕幽方音考》(《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討論會、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趙振鐸《唐人筆記裏的方俗讀音(一)》(《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輯,巴蜀書社2000)(作者为浙大教授)

音韵学基础知识word精品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广韵》61 平声韵: 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 二、《广韵》34 入声韵: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 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 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 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 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 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 r 1 ^*7* 齿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 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 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 半舌:来 、[/ r 1— 半齿 :日 六、王力上古29 韵部:七、王力上古32 声母: 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 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 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 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 幽觉唇音:帮滂并明 微物文 脂质真 歌 月寒缉侵叶谈 八、《中原音韵》19 韵部表: 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九、《中原音韵》25 声母表: 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 章昌商戎 庚青

十、十三辙韵目表 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 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 2、只有一二四等的: 3、只有一四等的: 4、只有二三等的: 5、只有三四等的: 6、只有三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 知彻澄娘照穿床审喻(三等云,四等余)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 7、只有四等的: 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 1、一等:冬模泰灰哈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 2、一三等:东戈(2) 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 4、二三等:麻庚(2) 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 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 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 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 止遇果宕曾流支脂之微 鱼虞模歌 戈阳唐 蒸登 蟹:齐佳皆灰哈祭泰夬废 臻:真谆臻文欣魂痕 山:元寒桓删山先仙 效:萧宵肴豪 假:麻 尤侯幽 深:侵梗:庚耕清青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

摘要:英汉诗歌在措辞、意境及修辞上都有着各自的语言特色,有同有异。其中,音韵在体现诗歌的音乐美上起到极大的作用,它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也不尽相同。研究英汉诗歌音韵的异同点,可以有助于提高对英汉语言和其诗歌特点的掌握,并进一步促进英汉诗歌翻译过程中“音美”和“形美”的一致。 关键词:英汉诗歌音韵比较诗歌翻译 英汉语言中的音韵虽有类似,却大有不同。“音韵”在汉语中指和谐的声调、韵律,汉字发音的声调和音律或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和谐。汉语诗歌通常会运用押韵、双声、叠韵和声调变换等手法来体现音韵美。在英语诗歌中,音韵的表现方式则更加多样化,包括头韵和尾韵、全韵和半韵、雄韵和雌韵以及抑扬格的变化等。本文选取了极具中国诗歌音韵特色的《诗经?蒹葭》篇,从其不同英译本对原诗的音韵处理角度入手,比较汉英诗歌文本的音韵特色,以期为促进诗歌翻译中“音美”和“形美”的实现提供借鉴。 一、汉语双声和英语头韵 “双声”指的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例如:“玲珑”“辗转”“淋漓”等,这样的词语也叫双声辞(词)。双声辞(词)的构成有两大标准,即两个字的辅音字母(声母)必须相同,且语义上两个字不能拆开理解和使用,如“踌躇”中的“踌”和“躇”各自都不包含“踌躇”义。汉语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白居易的诗句“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其中“寥落”和“流离”都是双声辞(词),且在上下句中均处于同一位置,对仗工整。双声词的应用使诗歌更富音韵美,读起来别有韵味。 英语中的“头韵”(alliteration)与汉语中的“双声”颇有类似之处,但也略有区别。“头韵”是英国诗歌韵律的开始,是基础格律,最古老的英国诗歌通常都是用头韵写成的,中世纪时格外兴盛。如果两个音节中第一个辅音是相同的,那么两个音节便构成了头韵;在重读音节中以元音开始的都构成头韵,但是辅音群“st-,sp-,sc-”等被看成是不同的音,相互不构成头韵(陆晓燕,2010)。英语诗歌中头韵随处可见,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古舟子咏》中写到: 在《蒹葭》一诗中,整篇唯一一处双声词便是“蒹葭”二字。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或芦苇。在翻译过程中大多数版本均将其译为“the reed”或“reeds”,只有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用了“reeds and rushes”。从音韵上看,前者的译法中“蒹葭”二字的双声特点已完全在语言的转化过程中省略,只有理雅各的翻译较好地展现了原诗的音韵特点。这也反映出汉字这种组合发声的特点极难用英语的头韵法译出,往往是一个英文单词就可表达,而英语中头韵总是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才能构成。 二、汉语韵脚与英语尾韵 诗歌创作中,常常在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更加和谐优美,这种手法被称为押韵,也叫压韵或叶韵。这些使用了同韵字的地方,称为韵脚。韵脚的使用让诗歌在朗诵时更加铿锵有力、和谐优美或气势磅礴,这在古代诗歌中尤为常见。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每一句的末尾一词都押的是“an”这一韵母,且一韵到底。汉语其他诗歌中也常有偶句押韵,或第一、二、四句押韵等情况。 英语虽然只有26个字母和48个音标,但因为英语单词有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其单词的押韵方式也因此而丰富多样。严格意义上说,英语中的“押韵”其实指的是“全韵”,也就是押不同辅音后面出现的元音或元音和辅音的组合,而末尾只押辅音的方式称为“半韵”,这在汉诗中是没有的,因为汉诗不用声母押韵,如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一诗开头写到: 其中“quietness”和“express”押“s-”的半韵,而“time”和“rhyme”虽然单词字

中原音韵性质分析

《中原音韵》性质分析 张 帅 (山东教育学院中文系, 山东 济南 250013) 摘要:《中原音韵》与元人作品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中原音韵》到底是周德清根据元人作品归纳而成的,还是根据某一方言而成的,到目前没有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答案。本文通过对《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用韵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原音韵》是周德清在归纳元人作品的基础上,经过一个审音的过程做成的。 关键词:中原音韵;元刊杂剧三十种;押韵;出韵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6)05—0062—02 2006年第5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总第117期

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是用《元刊杂剧三十种》与《中原音韵》进行比较。为什么要用《元刊杂剧三十种》作材料呢?这里有必要对《元刊杂剧三十种》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元刊杂剧三十种》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从元代流传下来的唯一元刻本杂剧,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元人杂剧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正如王国维所讲:“凡戏剧诸书,经后要写刊者,往往改易体例,增损字句。此本虽出坊间,多讹别之字,而元剧之真面独赖是以见。”[6]也就是说《元刊杂剧三十种》并没有经过臧懋循或其他明人修改,它在内容、文字上与《元曲选》及其他版本有很大不同,从这三十种杂剧中可以真实地看出元杂剧及元代语言的真实面貌。但由于这个集子是坊刻本,错误很多,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不过现在已经有了三个比较好的校本,先是台湾郑骞先生的《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7],后有徐沁君先生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8]及宁希元先生的《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9]。我们是在前人校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用计算机对《元刊杂剧三十种》所有的韵脚进行处理、统计、分析,然后同《中原音韵》进行比较。这样无论从材料方面还是从方法上,都能避免前人研究的一些不足。具体步骤如下: (1)生成《元刊杂剧三十种》及《中原音韵》中韵谱的电子文本。 (2)对《元刊杂剧三十种》的韵脚进行标注。标注出每一个韵脚在《中原音韵》中的韵部。 (3)提取韵脚,进行分析比较。 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们省去比较的过程。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元刊杂剧三十种》共有31韵字与《中原音韵》不一致,共出现44次。而据我们统计,在整个《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共出现5600多次韵脚。我们将这31个出韵的韵字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1)“他”与“多” “他”在《中原音韵》中属于歌戈韵,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用作韵脚共有13次,其中6次与歌戈韵互押,有7次与家麻韵互押。“他”分别与两类韵脚互押的频率是对等的。在现代北京话里“他”的韵母为“a”。“他”在《中原音韵》歌戈韵中韵母为“uo”,在家麻韵中韵母为“a”,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他”的韵母可能正在从“uo”向“a”的方向发展,因为这一过程还没有结束,所以就出现了与歌戈、家麻二韵同押的状况。 “多”字在《中原音韵》中属于歌戈韵,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共有14次做为韵脚,其中13次是与歌戈韵字互押,只有1次与家麻韵字互押,因为仅此一例,并且现代北方话中“多”的韵母仍为“uo”,与歌戈韵一致,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失韵或借韵的现象。 (2)“死”“子”“四” “死”字是支思韵。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共有5次做为韵脚出现,其中有1次与齐微韵互押,其他四次都是与支思韵互押。 “子”字是支思韵。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做为韵脚只出现1次,与齐微韵字互押。 “四”字是支思韵。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只做为韵脚出现1次,与齐微韵字互押。 在《中原音韵》时代,支思韵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韵部,跟齐微韵对立,“死”与“子”字都是出自关汉卿的作品,这可能是早期的元人作品中支思韵还没有完全独立。同样的“死”字,出现在比关曲稍晚的《看钱奴买冤家债主》中就已经和支思韵互押了。至于“四”字,可能是临时的借韵。 (3)“躯”“取”“与”。 “躯”字属于鱼模韵。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共有9次做为韵脚出现,其中8次是与鱼模韵字互押的,1次与齐微韵字互押。 “与”字属于鱼模韵。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共有5次做为韵脚出现,其中3次是与鱼模韵字互押的,2次与齐微韵字互押。 “取”字属于鱼模韵。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共有3次做为韵脚出现,其中2次是与鱼模韵字互押的,1次与齐微韵字互押。 在北方语音史上,在《中原音韵》以后的《韵略易通》把《中原音韵》的鱼模韵分为呼模和居鱼两部,这是因为鱼模韵字的主元音已经向前腭移动,这种鱼模叶入齐微的现象可能正是反映了这种音变的趋势。 本文中我们只举了这三组共8个韵字作为典型的例子作代表,来分析说明《元刊杂剧三十种》相对于《中原音韵》出韵的情况,其他23个韵字也大体分属上面的几种情况:或是反映了一种语音的发展演变趋势,或是一种临时的借韵的现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31个韵字共出现了44次,相对于整个《元刊杂剧三十种》出现5600多次韵脚相比,概率还是很小的,并且他们出现的原因也是可以解释的,这恰好反应了周德清在作《中原音韵》时,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归纳工作,而是经过了他的一个审音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与元人作品一致的;《中原音韵》是周德清在归纳元人作品的基础之上,经过了一个审音的过程,而所审音的标准,只能是当时某种活的方言。 参考文献: [1] 邵鸣九1国音沿革六讲1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2] 张世禄1中国音韵学史1商务印书馆,1970. [3] 杨耐思1中原音系研究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 李新魁1《中原音韵》音系研究1中州书画社,1983. [5] 廖 英1关汉卿戏曲的用韵1中国语文(4),1964. [6] 郑骞1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1台湾:世界书局,1962. [7] 徐沁君1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1中华书局,1980. [8] 宁希元1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1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 3 6 ? 总第117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汉语言文学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 斯笑彩 摘要:英汉诗歌在措辞、意境及修辞上都有着各自的语言特色,有同有异。其中,音韵在体现诗歌的音乐美上起到极大的作用,它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也不尽相同。研究英汉诗歌音韵的异同点,可以有助于提高对英汉语言和其诗歌特点的掌握,并进一步促进英汉诗歌翻译过程中“音美”和“形美”的一致。 关键词:英汉诗歌音韵比较诗歌翻译 英汉语言中的音韵虽有类似,却大有不同。“音韵”在汉语中指和谐的声调、韵律,汉字发音的声调和音律或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和谐。汉语诗歌通常会运用押韵、双声、叠韵和声调变换等手法来体现音韵美。在英语诗歌中,音韵的表现方式则更加多样化,包括头韵和尾韵、全韵和半韵、雄韵和雌韵以及抑扬格的变化等。本文选取了极具中国诗歌音韵特色的《诗经·蒹葭》篇,从其不同英译本对原诗的音韵处理角度入手,比较汉英诗歌文本的音韵特色,以期为促进诗歌翻译中“音美”和“形美”的实现提供借鉴。 一、汉语双声和英语头韵 “双声”指的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例如:“玲珑”“辗转”“淋漓”等,这样的词语也叫双声辞(词)。双声辞(词)的构成有两大标准,即两个字的辅音字母(声母)必须相同,且语义上两个字不能拆开理解和使用,如“踌躇”中的“踌”和“躇”各自都不包含“踌躇”义。汉语诗

歌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白居易的诗句“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其中“寥落”和“流离”都是双声辞(词),且在上下句中均处于同一位置,对仗工整。双声词的应用使诗歌更富音韵美,读起来别有韵味。 英语中的“头韵”(alliteration)与汉语中的“双声”颇有类似之处,但也略有区别。“头韵”是英国诗歌韵律的开始,是基础格律,最古老的英国诗歌通常都是用头韵写成的,中世纪时格外兴盛。如果两个音节中第一个辅音是相同的,那么两个音节便构成了头韵;在重读音节中以元音开始的都构成头韵,但是辅音群“st-,sp-,sc-”等被看成是不同的音,相互不构成头韵(陆晓燕,2010)。英语诗歌中头韵随处可见,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古舟子咏》中写到: (1)Thefairbreeze blew,thewhitefoam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惠风吹拂,白浪飞溅,船儿轻快地破浪向前;我们是这里的第一批来客,闯进这一片沉寂的海面)。 此处的“breeze blew”“foam flow”“furrow followed free”和“silent sea”都很好地运用了“b-,f-,s-”的头韵,生动地描写出船儿在海上轻快航行的景象。 在《蒹葭》一诗中,整篇唯一一处双声词便是“蒹葭”二字。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或芦苇。在翻译过程中大多数版本均将其译为“the reed”或“reeds”,只有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用了“reeds and rushes”。从音韵上看,前者的译法中“蒹葭”二字的双声特点已完全在语言的转化过程中省略,只有理雅各的翻译较好地展现了原诗的音韵特点。这也反映出汉字这种组合发声的特点极难用英语的头韵法译出,往往是一个英文单词就可表达,而英语中头韵总是要

《神州音韵》教案

授课人:胜利第三十四中学陈云靖年级:八年级 单元:第四单元《神州音韵》课型:欣赏课课时:第二节 教学内容:欣赏1、歌曲《牧歌》2、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教学目的: 一、初步了解内蒙古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进而对蒙古族的音乐及其表现形式产生兴趣。 二、聆听无伴奏合唱牧歌,感受歌曲的悠长、舒展、婉转动人的音乐特点,并试着唱一唱, 体会蒙古长调的感觉。 三、认识蒙古族重要的乐器——马头琴,在音乐中感受蒙古族音乐的奔放、豪迈、热烈。教学重点:对蒙古族音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教学主线:以“陪你一起看草原”为主线,结合教师的亲身经历,带领学生一起通过重温老师的旅行,一起走进草原来感受草原的歌,草原的曲,草原的情。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教师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2、师:“去年暑假,我和家人自驾游去了一趟内蒙古,那一趟旅行让我受益匪浅,今天我来 陪大家一起去看看草原,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我的收获。” 二、介绍内蒙古的风土人情 1、师:“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旅行中拍摄的照片,请同学们在歌声中随我一起走进美丽 的内蒙古大草原吧!”向学生展示照片,并向学生讲述照片中的景物。 2、图片讲解关键点:内蒙的风景、关于敖包的小知识、蒙古人的服饰、蒙古人的美食、蒙古 人性格和爱好。 三、介绍蒙古族的部分歌手及代表作 1、师:“我在旅行的路上,听了好多内蒙古的歌曲,现在把内蒙古歌手及代表作来与同学们 分享”。出示内蒙歌手的图片,并选听几个有代表歌手的歌曲。 2、介绍自己做喜欢的以为蒙古族歌手——德德玛 3、聆听德德玛演唱的《牧歌》

4、德德玛生平简介 四、欣赏蒙古歌曲《牧歌》 1、师:“因为喜欢歌手德德玛,所以我就在旅游的途中,认真学习了《牧歌》这首歌,今天 带领同学们一起唱唱。”出示《牧歌》的歌谱,并启发学生找出歌中唱到的“蓝天”“白云” “羊群”“草原”。 2、小知识:长调和短调 3、再次聆听德德玛演唱的《牧歌》,带领学生试着轻声演唱。 4、让学生跟老师的钢琴伴奏,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5、欣赏视频,无伴奏合唱《牧歌》,启发学生静静的聆听,感受纯粹的人声,营造出来的美 妙意境,再出示一道连线题。 五、欣赏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1、师:“晚上,我们住在了乌兰布统草原的蒙古包里,恰逢蒙古包外面在举行篝火晚会,有 很多的蒙古歌手和舞蹈家表演,我们有幸听到了一位马头琴演奏家演奏的马头琴曲《万马奔腾》,被演奏者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了。 2、介绍马头琴,并简单讲讲马头琴的传说,介绍“马”在蒙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3、介绍马头琴演奏大师——齐.宝力高以及他的代表作《万马奔腾》的创作由来。 4、欣赏视频,齐.宝力高演奏的《万马奔腾》 5、分析乐曲《万马奔腾》的情绪、节奏、旋律特点。 6、拓展:二胡曲《赛马》并欣赏视频 7、让学生们说一说,马头琴和二胡在音色和表现方面的区别。 六、律动时间 1、出示《万马奔腾》的主要节奏,带领学生敲击。 2、给学生分组,试着表现不同的节奏型,来体会乐曲的节奏和气氛。 3、拓展:欣赏2014年央视春晚的舞蹈《万马奔腾》,并让同学们用刚才的节奏来随着视频敲 击。 七、教师寄语: 1、总结本课学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大自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2、对学生们的祝福。 八、下课!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

音韵学名词整理 第一章:绪论 1、音韵学: 分析研究汉字字音及其历史演变的一门学科。它是专门研究汉语的语音系统的,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音韵之学细分为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后来又增加北音学,即近代语音学。 2、小学: 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个名称起源很早,最初“小学”即最基础的学问,与今含义没有多大差别;到了汉代开始把研究文字的学问叫“小学”,文字研究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而至晚到唐宋时,“小学”又细分为三个门类:文字之学、训诂之学、音韵之学;再经过元明清,我国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又有很大发展,清人编《小学考》,把“小学”分为四类,文字、声韵、训诂、音义。 3、古音学: 与“今音学”相对,研究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以《诗经》用韵为主要根据,并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的音韵学部门。 4、今音学: 又称“广韵学”,以《切韵》系韵书为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的音韵学部门。 5、等韵学: 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最初分析韵书中反切,即韵书语音(声、韵、调)系统。唐宋金元时期只称“切韵之学”或“切韵法”,明初以后,才叫“等韵”(《七音略》、《韵镜》)。到清代,音韵学家又利用等韵去研究古韵,所以等韵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言学/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6、北音学: 以元代《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和分析近代语音的等韵图为对象,建立一门“近代语音学”(“北音学”)。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1、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反切上字(如“当”)也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如“孤”)也简称为切下字,“都”则称为被切字。约在东汉的后期九创造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反切”早期不用“切”字,只叫“某某反”或“某某翻”,自唐代宗大历以后,因为唐朝统治者害怕老百姓起来造反,忌讳这个“反”字,才将“反”字改为“切”字。但“反”和“切”意义是相同的,都是“反覆切摩”的意思。 2、切上字、切下字: 由于古书是直排上下书写的,所以前一字被称为“切上字”,后一字被称作“切下字”。由于时代局限,古代反切上下字用字都很不规范。 第三节关于声纽的概念 3、声紐: 在传统的音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声”,又叫“纽”,或者合起来叫“声纽”。“纽”就是枢纽的意思,古人认为声母在一个字音里是关键,是中心,其实有的字音就没有声母。在汉语字音里,真正必不可少的成分还是韵腹和声调。不过这个名称倒也说明了古人为什么把声母叫做“声纽”的道理,就是取其声音之枢纽的意思。表示声母的名称还有“字母”(声母的代表字),“声类”(一般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

汉语音韵学常识

汉语音韵学常识 一,音韵学概述 1,音韵学的基本内容 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 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的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英文名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 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 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他们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研究内容包括韵图的编撰,等韵学的原理等。 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是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2,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1)声母 又叫字母,声纽,纽,声,声类。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温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学者又增加了六个,补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2)五音,七音 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声母分唇,舌,齿,牙,喉五类,又加上半舌音,半齿音为七音。 (3)反切 是一种传统的标音方法,较之譬况,读若,直音是较为科学的标音法。 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反切是两字配合起来切出一个汉字的读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黄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 反切原称为反或翻,安史之乱后,因忌讳反,改称为切。 1 反切的缺点如下: 1,做不到一声一符,一韵一符。同一声母,可以用许多汉字作反切上字,同一韵母,也可以用许多汉字作反切下字。如表示T声母的反切上字,就有都丁多当德得冬等七个。《广韵》一书中反切上字就有四百多个,反切下字有一千多个。 2,由于语音的变化,方音的关系,给人们掌握反切带来了困难。 (4)清浊

第9单元——语音与音韵基础

第九单元 【導讀】本課介紹古代漢語語音知識和一些必要的傳統音韻學知識。由於上古漢語的語音研究起步比較晚,而中古音的研究比較成熟,所以後人研究上古漢語的語音基本上是在中古音的基礎上根據上古時期的材料總結推嬗出來的。因此本課在介紹上古音之前都是先介紹中古漢語的相關音系情況,這不僅爲大家學習上古漢語的語音系統提供方便,而且也可以讓大家通過上古音與中古音的比照看出古代漢語語音的演變。本課共分五節。第一節介紹研究上古漢語語音的主要材料。第二節介紹傳統音韻學的一些主要概念術語。第三節介紹古代漢語的聲母系統,先介紹中古漢語的聲母系統,然後介紹上古漢語的聲母系統和一些特點。第四節介紹古代漢語的韻母系統,先介紹中古漢語的韻母系統,然後介紹上古漢語的韻母系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韻母系統基本上是押韻的韻部系統,而不是精確的韻母系統構擬。第五節介紹古代漢語的聲調。聲調的發現是南北朝時期的事,但漢語的聲調是什麽時候産生的目前還不能給出確切的時間答案來,上古漢語有沒有聲調也不能給出絕對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以這裏祇介紹中古漢語的四聲和過去學者們對上古漢語聲調的幾種不同看法。 由於漢字不是音素文字,沒有直接反映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實際語音系統情況,所以祇能通過對各種不同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來間接地瞭解古代漢語的語音面貌。研究古代漢語語音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漢字 漢字雖然不是音素文字,但是漢字中有大量的形聲字,形聲字是由形旁和聲旁構成的,聲旁表示的是字的讀音,也就是說,在造字的時候選擇甲字來作乙字的聲旁,那麽甲字與乙字的讀音肯定是相同的,至少是非常接近的。例如“聞”字從“門”得聲,那麽在造字的時候“聞”的讀音與“門”一定非常接近。使用相同聲旁的字,它們的讀音也必定是相同或非常接近的。例如“芒”“妄”“忘”“忙”都從“亡”得聲,這些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裏韻母相同而聲母不同,“芒”“忙”二字聲母是[m],“妄”“忘” “亡”三字是零聲母[] ,但在上古造字的時候它們的聲母一定是相同或非常相近的。根據形聲字的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通過對大量形聲字中的聲旁的分析來歸納古代漢語的語音系統情況了。此外,漢字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很多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等等,這些材料也都與語音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繫,因此都是研究古代漢語語音的寶貴材料。 二、古代的韻文材料 韻文材料指的是詩歌、辭賦等韻文中的韻腳字。漢語詩歌、辭賦的押韻一般祇能是韻母相同或至少主要元音和韻尾都相同的字才能相押,所以彼此押韻的字,它們的韻母一定相同或至少主要元音和韻尾相同。如《詩經?大雅?緜》第二章:“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這一章的韻腳是“父”“馬”“滸”“下”“女”“宇”,它們在現代漢語裏的韻母是不相同的,“父”“滸”韻母爲[u],“馬”爲[a],“下”爲[ia],“女”“宇”爲[y];但在這首詩創作的時候,它們的韻母應該是相同的,至少主要元音是一樣的。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利用詩歌、辭賦等韻文的韻腳字材料來分析歸納詩歌、辭賦創作時期的韻母系統情況,因此古代的韻文材料是研究古代漢語韻母系統的重要材料。 三、古代的注音材料 古代的注音材料包括古代文獻中的直音、讀若、反切等注音材料。這些材料直接反映被注音字和用來注音的字在古代的讀音,因此也是研究古音非常有價值的材料。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例如“鋪”字,東晉的徐邈注“音敷”,說明當時“鋪”“敷”的讀音相同。“曼”,徐邈注“音萬”,說明當時“曼”“萬”兩字讀音相同。讀若是通過比況的方法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注音。如《說文》:“椵,讀若賈。”“臑,讀若襦。”“莧,讀若丸”,即“椵”與“賈”“臑”與“襦”“莧”與“丸”在東漢時期的讀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反切是用兩個漢字來給一個漢字注音,其基本原理是:切上字與被切字聲母相同,切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例如“東”字,《廣韻》“德紅切”,即取“德”字的聲母和“紅”字的韻母和聲調切出“東”字的讀音。關於反切的具體運用情況在“反切”一節中再詳細介紹。 四、古代的韻書和韻圖 韻書是古人將韻母相同、相近的字彙集在一起,使詩人在詩歌創作時能夠據之選擇韻腳字的一種詞典,如《切韻》《廣韻》《集韻》等;韻圖是古人編制的聲韻調配合的音節表,如宋代的《韻鏡》《七音略》等。韻書不僅將韻母相同、相近的字彙聚在一起,而且在每一韻當中又根据声母的不同分出若干同音字组(传统称之为“小韻”)並用反切方法進行注音;韻圖則直觀地將字的聲母、韻母和聲調情況都反映出來。所以這兩種材料都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出當時的語音系統情況,是研究古音最有用的材料。不過韻書和

中英诗歌对比

中、英诗歌中的美女对比 这里仅就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一诗说说英诗与中国古诗的一点区别。只谈一点,就是英诗与汉诗中美女的对比,不及其余。英语里面有个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的概念,说的是“体魄健全和精神健全”的关系,“灵与肉”的矛盾也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础命题。但西方文化讲究平等,英诗(乃至整个文学)里面的女人也多被赋予独立人格。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古诗里面的女人多半都是男性的附属,思念、哀叹、被选择,被恩宠,被抛弃,鲜有独立选择权。这当然是当时的制度造成的,跟农耕文明的家长制有直接关系,但归根结底也是生产力不发达造成的。农耕社会中是家长(或族长)一个人独霸大权,然后一层一层排下来,等级森严,最没有背景、最没有财势、最没有力气的那个人压在最底下,永无出头之日(当时的科举制度在此暂且不谈)。西方文明呢,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说得好听是“海洋文化”,实则无非海盗文化:大家都是刀头子舔血拼出来的,老子怕谁?公平合理还则罢了,不讲理还想压服我?没门!我定然跟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大不了头掉了碗大一个疤。进入现代文明后,动辄械斗、杀人也不像样子,便坐下来,平等地谈判,谓之民主。“民主”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身份、平等权利和平等话语权。妇女也一样。即如She Walks in Beauty这首诗,认真读一读就会感到,里面的女郎美则美矣,却也凛然不可侵犯,令人敬而远之,而不是仅仅从纤弱、柔媚、娇羞等角度来描写,这一点同中国古诗有很大区别。当然,你要是想追也可,那就要看你的手段了。叶芝有首诗《当你老了》,说的不也是有个美人他“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叶芝睡不着,便写了那首诗去劝人家后悔。大文豪莎士比亚也一样。他被美女拒绝后便走回家里,作诗,作很多诗,说些奉承话,倾诉衷肠,试图打动人家。大约可以说,中国诗歌里面怨妇多,而英诗里面“怨男”多。这也是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西方妇女拥有独立人格,男子可以追,追不上就只好自怨自艾,痛哭流涕。而过去的中国女子呢,是有钱有势之人的附庸,供人选择。要是丈夫不回家,才女便作首诗,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没本事自己写诗的呢,便只好等着男诗人什么时候替她们写首诗了。 宋玉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英汉诗歌翻译中的灵活性 英汉诗歌翻译中的灵活性韩丽陆梅 摘要诗歌翻译历来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英语和汉语诗歌的互译更是如此。这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语系,其诗歌表现规律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和汉语迥异的语言规律和中西文化差异,决定了灵活处理策略在英汉诗歌互译中的重要作用。翻译是在另一个新

神州音韵 教案

《神州音韵》(一)教案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黄河船夫曲》。 2.欣赏板胡独奏曲《月牙儿五更》。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豪放的声音演唱《黄河船夫曲》。 2.欣赏《黄河船夫曲》其歌词和旋律有什么特点? 3.欣赏《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曲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黄河船夫曲》,由于旋律跳跃性较强,演唱时应注意音准。 2.难点:比较《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表现形式的特点。 【教材分析】 1.歌曲《黄河船夫曲》 《黄河船夫曲》是一首陕西民歌,歌曲生动的描写了在气势壮观的黄河上,船夫们那种与惊涛骇浪奋力拼搏的豪放气质,充分体现出中华儿女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歌曲为单声部曲式,第一主题乐句(1——4小节)和结束句(13——15小节)的曲调高亢、悠扬,首尾呼应,有问答之意。 2.乐曲《月牙儿五更》 《月牙儿五更》是一首东北小调,徵调式。全曲音乐为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第一句音调舒展、节奏明快,是全曲明朗情绪的基调;第二句的前半句具有承接旋律音调的意义,后半句引入了新的旋律音调;第三句为“转”,在音型、节拍、调式色彩上都有变化;第四句,最后收于全曲最低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课题《神州音韵》,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同时,我国还是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音乐都是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 2.教师:同学们对我国的民歌有多少了解?

学生回答。 二、欣赏并学唱《黄河船夫曲》 1.初听《黄河船夫曲》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歌曲有什么风格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其旋律和歌词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重点讲解音乐中“重复”的发展手法。 教师:“重复”是指将现有的音乐材料紧接再次出现。重复又分为完全重复和变化重复,《黄河船夫曲》采用的是部分重复的创作手法。它起到加深欣赏者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对音乐形象的记忆。 3.学唱“重复”部分的旋律。 4.完整演唱作品,及时发现学生在演唱时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5.创设情境,有表情的演唱全曲。 教师:大家想象一下歌曲中所描绘的黄河岸边船夫们在行船时的悠然自得、自由歌唱的画面。(重点注意已处于变声期的学生,尽可能让他们轻声或假声来演唱)。 三、欣赏《月牙儿五更》 1.教师:接下来欣赏的是板胡独奏《月牙儿五更》,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乐器板胡。(看图片,了解板胡的构造。) 2.播放《月牙儿五更》,思考这首乐曲属于中国民歌中的哪一类? 学生回答。 3.完整欣赏《月牙儿五更》。 【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了解、喜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包楞调》。 2.欣赏乐曲《走绛州》。 3.欣赏歌曲《孟姜女哭长城》。 4.学习并了解“鱼咬尾”这种传统音乐创作手法,并完成创编旋律。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广韵》61平声韵: 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 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 二、《广韵》34入声韵: 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 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 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 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 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 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 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 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 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 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 半舌:来 半齿:日 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 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 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 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 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 幽觉唇音:帮滂并明 微物文 脂质真 歌月寒 缉侵 叶谈 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 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 崩烹蒙风亡 东通农龙 工空仰烘邕 宗从嵩 钟充双儿 章昌商戎

十、十三辙韵目表 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 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 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 3、只有一四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 4、只有二三等的:知彻澄娘照穿床审 5、只有三四等的:喻(三等云,四等余) 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 7、只有四等的:邪 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 1、一等: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 2、一三等:东戈(2) 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 4、二三等:麻庚(2) 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 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 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 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 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 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 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 宕:阳唐效:萧宵肴豪 曾:蒸登假:麻 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 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英汉对比研究

从中西思维差异看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限度 ---直觉性与逻辑性 摘要:在中国与外国文学领域中,英汉诗歌的音律节奏以及篇章结构截然不同,因此译界对英译中国古诗的可能性一直争论不休。东西民族的思维模式存在直觉性与逻辑性、形象性与抽象性、模糊性与精确性三大主要差异,以上差异皆会造成中国古诗英译中的可译性限度甚至是不可译现象。 关键词:直觉性与逻辑性;思维差异;古典诗歌;可译性限度 正文 诗歌作为一种语言高度浓缩凝炼的文学体裁,其意境丰富,形式工整,具有独特的节奏、韵律和内涵。由于英汉两种诗歌产生于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二者在音律节奏、篇章结构以及意象构造方面各有特点,使得英译中国古典诗歌困难重重,也引发了对中国古诗可译性的争论。语言作为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最主要的工具,它的发展和使用都受制于思维。正如包惠南所指出的,“翻译活动的基础是人类思维规律的共同性,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因此,从思维科学的角度研究翻译是极为重要的途径。本文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的视角,对诗歌的可译性限度进行探讨。 一、诗歌的可译性限度 乔纳森·卡勒曾指出,“诗歌居于文学经验的中心,诗的特殊性使之与一般的言语相区别,诗的文字记录虽属语言交流的范畴,然而,诗的特殊性已经改变了这一语言交流的范畴。诗的形式规则,诸如诗行断句、节奏、韵律等程式使之与普通话语有别。”从翻译学的角度来讲,诗歌也一度被认为是可译性最小的一种文学形式。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LFrost)明确提出,“诗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Poetryiswhatis lostintranslation)”。雪莱(PercyByssheShelley)在其论文《诗辩》中指出,“译诗是白费力气”。切斯特顿(GilbertKeithChesterton)则认为,“要求诗的语言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准确的等同物,就这样的意义来说,诗歌的翻译实在是不可能的。”在国内,持诗歌不可译论者也大有人在。王以铸先生认为,诗歌不能翻译,因为“诗歌的神韵、意境或说得通俗些,它的味道———即诗之所以为诗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有机地溶化在诗人写诗时使用的语言之中,这是无法通过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的”。穆诗雄在对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诗体与散体之争进行了分析讨论之后,阐释了中国古诗形式的不可译性。他认为英诗的行数和每行的音步数固定,外型上呈长短句式,无法再现中国古诗呈方阵的外型;而且英汉两种诗歌的句法差别太大,使古诗的音韵、节奏都难以再现。另外,由于中国古诗产生于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因此“表达特殊的诗句,不要说再现,有时要解释清楚都难”。正如萨丕尔所言,“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语言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从语言艺术层面来看,诗歌等文学语言是要“充分挖掘和运用语言的各种因素和潜能,尤其是在语言的审美形式方面,它有着不同于实用语言的特殊要求”。因此,诗歌在其语言形式以及意境传达方面皆存在着一定的可译性限度。 二、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诗歌翻译 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深受思维支配,汉英思维差异必然影响着汉英语言的存在。承认汉英思维语言上的共性,可为翻译之可能提供理论基础,但只有寻求差异才能找到翻译的规律并更好地运用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英汉民族生长的历史背景与自然环境都截然不同,因此在其思维形式、方法及程序上皆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直接会导

汉语音韵学小史及其功用分析

缘台天地20∞,10 1.序百 讲授或研究汉语史回避不了有关音 韵学钓翘识。在现实的教学中,许多教 师怕讲这方面的内容,许多学生也怕学 这类知识,音韵学这门学科成了汉语言 文学专业的薄弱学科。表现为能讲授这 门澡的老崾少。选学这门蝶的学生少。 科研成果少。这种”三少”局面形成的 原因。从对师生们的调查来看,有三个 方面:①多数人认为音韵学知识枯燥。 缺乏激发人ff】的学习兴趣。②传统音韵 学离现时代太远.学习者普遍感受到学 而难以致用。⑨学习者由于缺乏有关音 韵学方面的系统知识,拿起音韵书而看 不懂。这类不利因素大大制约着这门曾 经辉煌的学科的历史传承+不利巾华文 化的传播。为此.本文从历史和功用的 角度,宏观上对这门学科做些推介和分 析.以飨学习者。 2,语音学和汉语音韵学 语音学和音韵学不同但关系密切。 语音学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一门研究人类 语言声音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语言科学。 它分柝出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研 究各种音素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气流机 制,舌位高低前后等等。教会人们如何 分析语音的结构和组成、变化和发展. 如何发现语音的变亿规律。屙时弧练人 们发音,昕音、记音,审音的技术;音 韵学则是研究古汉语的音型和音韵单位 的变化,及其组合规则和发展规律的一 门传统擘同。清代音韵学家劳乃宦在 《等韵一得序》里说我国音韵学有古韵之 学、今韵之学和等韵之学的分别,所谓 “古韵之学.探源六经,旁证诸子,下及 086:语言学习 屈宋,以考唐虞三代秦汉之音也。有今 韵之学.以沈、陆为宗.以‘广韵》、 《集魏》夯本。证以渚名家之诗与有麴之 文,以考六朝庸宋以来之音是也。有等 韵之学,辨字母之重视清浊,别韵摄之 开合正副.按等寻呼,据音定切,以考 入声自然之音是也”。可见。音韵学是古 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最明显的区别表现在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记音1:具的运用上。研究目 的方面,语音学意在从人类语言的各种 声音现象中,揭示语音的实质和规律, 从其分支来看,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 音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的组合及相互 之间的影响变化。以至声调、语调、轻 重音等带有普遍规律的现象;历史语音 学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研究某一语青各个 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变化规律;描 写语音学则是}葶实呈现某种语言在一定 时期的语音系统的真实存在状态i实验 语音学则是通过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的物 理现象和生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语 音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实验、分祈、归 纳、历史比较等方法揭示语音的性质、 系统及其发展规律,而传统音韵学多采 用系联法、类推法、比较法.前者重科 学后者重经验;在记音问题上,由于古 代设有理代化鹋标音工具,古入记音无 论是譬况、读若、直音还是反切.均是 用汉字标音.而语音学则采用的是国际 音标。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汉语音韵 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r]传统 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 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其研 究对象、目的、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 均有差别,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3。汉语音鹤学的历史沿蕈 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其历史沿革兼及学科性质来看,大致 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3。l。先秦两汉。这一时期可以漫是音 韵学的萌芽期,没有专门的韵书出现, 人们关于音韵的知识散见于汉代学者为 经籍注音,所能做到的大致相当于能分 辨哪些字同音,哪些字双声或叠劫,遇 到不识字对其注音主要采用譬况、读若、 直音等方法。所谓譬况就是采用打比方 对难字的读音进行描写。如《公羊传-庄 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考为窖.伐 者为主.故使卫主之也。”何休注:“伐 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 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依 照何休的说法,长言发音舒缓,为字调 中的舒谪,短青发音急促,为字调中的 促调。读若又写作读如。相当于用一个 常用的音同或音近的字给不识字注音。 如《札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 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 也。”直音就是用一个与被洼音的字完全 同音的字来注音。如《汉书?高帝纪>: “子璺诛灭赵高,遣将将兵距晓关。”服 虔注:“晓音尧。硗山之关。“这三箨注 音方法虽然在人们对语音内部结构知识 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解决了不少注音问题, 但其笨拙性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陈澧 所说:“然囊无弱音之字,弼其发穷, 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发又 穷。”因而,时代呼唤新的注音方法的诞 生,也要求音韵知识有更高的发展.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