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不能立足于_超时间的实践_再与何中华先生商榷_赵庆元

马克思哲学不能立足于_超时间的实践_再与何中华先生商榷_赵庆元
马克思哲学不能立足于_超时间的实践_再与何中华先生商榷_赵庆元

2013年1月第36卷/第1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Jan.2013

Vol.36No.1

收稿日期:2012-08-15

作者简介:赵庆元(1963-)

,男,河北井陉人,法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时代·

马克思哲学不能立足于“超时间的实践”

———再与何中华先生商榷

赵庆元

(石家庄经济学院社会科学部,河北石家庄 050031

)摘 要:“现存世界革命化”是马克思思想的理论主旨,但承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或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的存在与“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理论主旨之间并不构成尖锐的矛盾,因为“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矛头所指向的仅仅是自在自然在趋向人化的变革中所形成的异化的社会形式;相反,否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或只承认其在“自然科学视野内”的存在则将导致理论自身的严重矛盾与混乱。实践概念在实践本体论中被表达为一种“

夸张的高调”的做法,与其说符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如说它更接近于曾经被列宁严厉批判过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关键词: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实践;批判性与革命性;“左派”幼稚病

中图分类号:A 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87(2013)01-0020-09

作为“

求解马克思在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性问题上的真实立场”

而与何中华先生商榷的《马克思不承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吗?》一文,是以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原生态思想为立意基础的。因为自从高齐云先生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问题以来,探寻马克思的原生态(哲学)思想已演绎成为当今马克思思想研究中的重要路向,而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经典著作的“连贯起来的思索”,我们倾向于认为,马克思的原生态思想并不是现在一般所谓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之类的哲学,

而是政治经济学这一“真正的实证科学”

[1](P73)

。而立足于作为马克思原生态思想的政治经济学反观实践唯物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性问题上的争论,就形成了我们在与何中华先生《重读马克思》一书的商榷中所表达的基本思想。之后,

何中华先生在《晋阳学刊》2011年第6期发表《

马克思哲学只能立足于人的在场性》[2]

的文章,对其所坚持的马克思不承认与

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的基本立场做了进一步的辩解。但是在我看来,

何中华先生的辩解不仅没有为他在《重读马克思》中所表达的观点提供更多学理上的支持,

反而更多地暴露出其观点的局限与缺失。如果说进一步的争论将有助于“推进马克思哲学之实质的研究”

,那么我愿意对何先生的辩解做进一步的分析,以期不是“远离”而是更加接近“马克思在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性问题上的真实立场”

。一

在文章的一开始,何中华先生就对我们讨论问题的方式提出质疑,

认为抽象地提出并谈论“马克思不承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问题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种方式只能使它沦为一个假问题;而若要使问题变得有意义,成为一个真问题,就必须仔细地甄别马克思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承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又在何种意义上否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另一方面,何中华先生还在文中就我们提出的“为什么并不否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的马克思却要激烈地反对执念于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费尔巴哈”的问题提出设问,认为这恰是由于我们坚持认为马克思承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所“面临的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

。但是实在说来,DOI:10.13763/https://www.360docs.net/doc/004603074.html,ki.jhebnu.psse.2013.01.011

避免在一种抽象的意义上谈论马克思是否承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并努力将其置于马克思思想的真实理论语境恰是我们商榷文章的真正立意,而既然这恰是我们商榷文章的真正立意,它对于我们来说也就远不是什么“令人尴尬的问题”。那么,我们是如何将马克思是否承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问题置于一种真实的理论语境之中的呢?

众所周知,从19世纪40年代做《莱茵报》主编而遭遇到“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起,马克思就开始摆脱《博士论文》时期的纯哲学思辨而转向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明确指出:在“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1](P2)。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社会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归结为经济生活中的异化现象的时候,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就逐步转向对经济异化现象的批判,而经济异化现象在马克思以后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进一步演化,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经济规律的自发性所导致的经济危机以及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问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这两个问题正是贯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3](P719)。因此,当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第一次明确提出“现存世界革命化”的口号的时候,我们应该能够想到,实践唯物主义“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矛头无疑正是指向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现存感性世界”的两大经济现象的。但是,生活在与马克思相同的历史时代并在某种意义上构成马克思思想先驱的费尔巴哈,尽管在对宗教及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中突出了人的地位,却不仅没有能够将在他们的时代已经成为一切理论形态为之环绕的经济问题作为理论思维的中心,反而沉浸于在科学的感性直观中呈现出来的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甚至当马克思和卢格等人正就社会的经济与政治问题进行激烈辩论的时候,费尔巴哈还在图林根的布鲁克堡村面对乡村风光大加赞赏[4](P58)。显然,费尔巴哈这种一方面陶醉于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而另一方面却对社会现实问题漠然处之的心态构成了他与马克思思维路向的鲜明反差与尖锐对立,而马克思由此展开对费尔巴哈所谓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批判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事实上,虽然马克思只是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才明确举起批判费尔巴哈的旗帜,但他早在1843年3月给卢格的信中就对费尔巴哈漠视社会现实问题的思想表示过不满,他说:“费尔巴哈的警句只有一点不能使我满意,这就是:他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然而这一联盟是现代哲学能够借以成为真理的唯一联盟。”[5](P443)但是,如果说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问题在于“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那么马克思所批判于费尔巴哈的也就只能是其在沉醉于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同时疏失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除此之外马克思不应该也不可能批判更多的东西。但是,实践本体论却通过马克思在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性问题上的立场努力使我们相信,马克思并不单单是在批判费尔巴哈“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而是在批判他的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而由于认为马克思批判的是费尔巴哈的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否认费尔巴哈在唯物主义意义上承认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是在我们看来,马克思并没有因自己的立场以及与费尔巴哈立场之间的对立否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意义,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发现马克思坚持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这一“光明的尾巴”与他致力于实现的“现存世界革命化”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尖锐的冲突,以致于要坚持基于实践而对现存世界的改造就必须否定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意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正如我们在与何中华先生的商榷文章中所明确指出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仅没有而是极其详尽地论述了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意义,这一点甚至是连何中华先生也不得不承认的。那么,何中华先生辩称,我们所提出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意义”的三条理由无一超出“前提”的性质。但是,为什么只有何中华先生所说“理由”才算是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存在的意义,而“前提”则不能算作是意义?而且正如何中华先生所指出的,在“前提”而非“理由”的意义上指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意义也实在并不是我们的发明而是马克思的用语,因为正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止一次地用“前提”指代各种各样的意义,尽管他在这里一次也没有提到何中华先生所强调的“理由”。而且如果我们认真分析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就会发现,马克思不仅在讲到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的意义上使用“前提”,就是在讲到在何先生看来具有

·

·

“本体”意味的物质生产实践的时候也使用“前提”。例如他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P78~79)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是将物质生活的生产看作为人类生存、也看作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被马克思归入到“前提”而非“理由”的物质生产实践的意义呢?该不会说此“前提”不是彼“前提”吧?

在这样的时刻,实践本体论总是喜欢引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的论述作为自己观点的有力佐证。因此,正如我们曾经就马克思“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的论述进行过分析,以说明马克思并没有不承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那样,我在这里也希望通过对马克思这句“名言”的分析澄清其真实的含义。

如果我们仔细审视相关的语境就会发现,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既不是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也不是对被认定为人本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的正面阐述,而是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众所周知,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所反映的是绝对理念的辩证运动过程,但是,绝对理念究竟是什么呢?在马克思看来,它不过是一系列扬弃而实质上是抽象活动过程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绝对理念不愿意再去从头经历全部抽象活动,并且不愿意满足于充当种种抽象的总和或理解抽象本身,那么绝对理念就要再一次扬弃自身,因为理解到自己是抽象的抽象就是“知道它自己是无”,因而它就必须放弃自身即抽象,并把自身作为自然界从自己本身中释放出来。因此,这曾使黑格尔分子伤透了脑筋的、表现得如此奇妙而怪诞的“从逻辑学到自然哲学的这整个过渡,无非就是对抽象的思维者来说如此艰难的、因而被他加以如此荒诞的描述的、从抽象到直观的过渡。驱使哲学家从抽象思维进入直观的那种神秘的感情,就是寂寥,就是对内容的眷恋”[6](P130)。这就是说,由于绝对理念认识到自己作为抽象的抽象实质上也就是“无”,它就必须通过外化出直观的自然界并通过对这种直观自然界的重新占有填充其空无的内容,借以满足其因寂寥而对内容的眷恋。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绝对理念试图通过对直观自然界的重新占有满足对内容的眷恋是不可能实现的。马克思指出,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当绝对理念把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的时候,它实际上从自己释放出去的并不是现实的自然界,而只是这个抽象的自然界,只是这个名为自然界的思想物。这就是说,虽然绝对理念试图通过对直观自然界的重新占有充实自己,但由于绝对理念从自身释放出来的这个直观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因而它通过对自然界的重新占有来满足自己对内容眷恋也就不过是“在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旋转”,用黑格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无,经过无,到无”的运动。可是,为什么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从自身释放出来的直观自然界也是无呢?这自然就要涉及到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真正实质。众所周知,在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体系中,尽管自然界由于被赋予满足绝对理念对内容眷恋的现实的、直观的性质,但真正说来只有精神才是自然界的本质,才是对自然界来说的绝对第一性的存在,因而一旦自然界脱离它由以产生的精神,它也就失去了作为它的本质的精神而变成了必须被扬弃的空洞直观物,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也就是说,就它还在感性上有别于那潜藏在它自身里面的神秘意义而言,离开并有别于这些抽象物的自然界,就是无,即证明自己是乌有的无。它是无意义的,亦即只有应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6](P132)(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马克思并不是像黑格尔那样脱离作为主体的人来谈思维,而是始终将思维看作是主体人的思维,因而在黑格尔那里事实上是与思维相分离的自然界就在马克思的转译中变成了“与人分离的自然界”。)事实上,如果回归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中,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空无原本是极容易理解的,这就是,在黑格尔那里自然界不过就是人的精神的产物,所以它也只有在与人的精神的关联中才有意义。而在马克思的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思想那里这种观点就讲不通了,在这里,自然界原本就不是一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观存在,它又怎么能只在与主体人的依存关系中才能存在并具有意义呢?

最后,我们还需要指出“一般意义上的实践”与“工业和商业活动”的特定形式之间的区分所具有的意义。我们知道,虽然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异化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亦如何中华先生所说的,正是实践才提供了异化借以产生的“可能性根据与历史根据”。但实在说来,异化却并不与人类

·

22

·

的一切实践活动相联系,而仅仅与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工业与商业活动”相联系,这一点无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还是后来的《资本论》中都不难作出肯定的研判。但是,如果说异化现象仅仅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与商业活动”相联系,那么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也就绝不可能是一种永恒的现象而只能是一种历史的现象了。因此,异化现象之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和商业活动”的特定形式之间的联系实在是隐含着异化现象历史暂时性的深刻意义。如果像何中华先生所理解的那样不是将异化现象与“工业与商业活动”的特定形式相联系,而是与“一般意义上的实践”也即是所有形式的实践活动相联系,那么异化现象就不可能像它在与实践活动特定形式的关联中那样表现为一种历史的现象而只能是一种永恒的现象了。如此一来,何中华先生试图通过实践范畴来彰显马克思思想批判性与革命性的努力也就只能是一场理论上的空忙。事实上,由于将“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活动”与“工业和商业活动”的特定形式相混淆而导致异化现象永恒化的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的《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一文中就曾经发生过,并由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的1967年新版序言中做过检讨[7](P19~20)。既然问题早已弄清楚了,为什么又要开倒车呢?

何中华先生指出,实践本体论反对者采取的通常做法,是把“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有限化,然后寻求超出“整个现存感性世界”之外的自在世界,以证明实践不能决定一切。但是,所谓“整个现存感性世界”之外的自在世界不过是离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野的绝对性之后所做的一种错误想象的结果。何先生还用马克思在谈到动物与人的分野时所说的:“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则生产整个自然界”来说明不能像实践本体论的反对者那样去设想“整个自然界”以外的自然界,否则马克思就不会用“整个自然界”这样“一个如此周延的概念”。但是,难道因为马克思说过“生产整个自然界”,我们就不能再设想“整个自然界”以外世界的存在了吗?先做一个简单的类比。黑格尔在提到归纳方法时曾经说过:“因为在归纳过程里我们是无法穷尽所有的个体事物的。当我们说:所有金属,所有植物时,我们只是意味着:直到现在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所有金属,所有植物而已。因此,每一种归纳总是不完备的。我们尽管对于这个或那个作了许多的观察,但我们总无法观察到所有的事例,所有的个体。”[8](P368)按照何中华先生的观点,由于黑格尔在这里使用了“所有金属,所有植物”,所以我们就不能在“所有金属,所有植物”之外再去设想“金属”与“植物”的存在,否则就会由于使用“所有”这一周延的概念而造成“金属”与“植物”的二分化。但是,正如归纳方法的不完备性所显示的,人类的认识也总是不完备的,因而也是伴随着人类的认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着的,而正是人类认识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视野一再地超出当下的世界并将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呈现出来。难道人类认识以及实践的这种不断发展不是一再地强迫我们去设想,而且也一再地强迫我们去承认这个二分世界的存在吗?

但是,虽然反对实践本体论反对者对于世界的二分化理解,并将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之外的自在世界斥之为“错误想象的结果”,何中华先生在与我们的商榷文章中却又出人意料地承认了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的存在。针对我们所说的“面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于与人分离的自然界优先性的不止一次的论述,简单地将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问题宣布为一个伪问题显然也不是正确的态度”的质疑,何中华先生明确指出:“我从未在一般意义上否认这个问题的正当性,因为我们完全承认在自然科学视野内它毫无疑问是一个必须先行地加以确认的前提,我仅仅是说它在实践本体论的意义上是个‘伪问题’。”何中华先生的这一立场不免使我感到诧异。因为在我的理解中,尽管在实践唯物主义阵营内部对于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是否存在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但何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应该说还是比较清晰的。何中华先生这一立场的陡然转变使我们必须重新回到《重读马克思》中探寻其真实的立场。

在谈到实践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时何中华先生指出,就其原初性而言,实践一定是超时间的,因为它只有被先行地设定;但是从本性说,实践又本然地固有其真正的时间性含义,因为时间性只有在实践的生成活动亦即“生产行为“中才被表征和确证。总之,作为本体范畴,实践本身的原初性只有在时间性中才能凸显并得以确立,但它本身又使真正的时间性成为可能[9](P253)。但是,如果说真正的时间性只有在实践的表征与确证中才成为可能,那么它对于时间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那就是它只能是真正的

·

·

时间之源。而事实上,何中华先生也的确在另一个地方明确地将实践定义为“真正的时间性之源”。他说:“实践区别于其他全部经验事实的独特性在于它同时还能够而且必须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意义上被领会,即它是向未来敞开着的可能性(正因此它才是真正的时间性之源)。”[9](P235)如果说实践已经由于其超时间性而成了真正的时间性之源,我们怎么还能够在实践之前去设想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甚至“在自然科学视野内”的存在呢?或者,如果一定要在作为真正的时间性之源的实践之前确认这种自然界的存在,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理论物理学在当代的发展。在这里,在依据爱因斯坦相对论而进一步发展了的理论物理学中,当今的整个宇宙被认为是由最初被称为奇点的奇异态通过大爆炸演化而成的。而按照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这个宇宙由以演化的奇点就是一种超时空的存在,因而它也恰恰就像何中华先生的实践那样是真正的时间性之源。由于奇点的奇异态是真正的时间性之源,因而我们也就不可能再去设想在这个奇点之前的存在。可是,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却以他超乎常人的智慧给了我们一个颇为新鲜的解释,这就是我们还可以设想一个与由奇点爆炸而创生的被他称为“实时间”的概念完全不同的“虚时间”概念,并设想宇宙的前爆炸状态是在“虚时间”中演历的。我想,由于何中华先生已经像理论物理学那样将实践定义为真正的时间性之源,如果我们一定要设想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在自然科学视野内”的存在,那就只有到霍金所设想的“虚时间”中去设想了,尽管霍金自己也承认他的虚时间概念“听起来像科学的幻想”。由此可见,如果将实践理解为真正的时间性之源,那么所谓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在自然科学视野内”的存在就只能是一种虚妄的东西。

即使撇开从哪里去确认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在自然科学视野内”的存在的尴尬,我们还是会遭遇到新的问题。由于何先生认为“在自然科学视野内”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是存在的,而在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上它则只能是一种错误想象的结果,我们就不得不面临着应该在怎样的意义上承认它的存在的难题。其实,虽然何中华先生断然否认我们对其实践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唯心主义的指责,我倒还是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英国近代的经验论唯心主义要比实践唯物主义诚实与坦率得多。近代经验论在其以洛克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支脉的起源中,坚称经验以外超验实体的客观存在,到了巴克莱的经验论唯心主义那里则除了留下一个上帝以避免外部世界随个人主观经验生灭变化的尴尬以外完全否定了经验以外客观世界的存在;而到了经验论怀疑主义的休谟那里,则由于感觉到对于经验以外的存在恰是无法通过经验来加以确证而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表示怀疑。然而,实践本体论却狡黠地对我们说,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在自然科学视野内”是存在的,而在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上是绝对不存在的,这倒底使我们应该“在自然科学视野内”承认它的存在,还是应该在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上否认它的存在呢?抑或就任由它在我们“自然科学视野”与哲学本体论的意义的不断转换中生灭变化?

不仅如此,承认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在自然科学视野内”的存在还会使我们面临新的困境,这就是,如果承认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不就由于它在时间上的原初在先性而具有了作为本体论基础范畴的资格了吗?对于这个问题,何中华先生倒是在《重读马克思》中作出了说明。何中华先生指出,虽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自然界在时间在先性意义上的优先地位,但这种优先地位都是在“条件”和“手段”的意义上肯定的,而这种“条件”和“手段”的意义仅仅是“用”的规定而非“体”的规定,因而是与本体范畴毫不相干的。因此,决不能基于条件性和时间在先性这样两点理由,就把自然界或物质作为本体论的初始范畴予以确认。而在与我们的商榷文章中,何中华先生也再一次坚称“‘本体’范畴只能在逻辑在先而非时间在先的意义上成立”。但是,如果否定时间在先性对于本体论初始范畴的确认意义,我们又该依据什么来确定本体论的基础范畴呢?这就只能靠与时间在先性相对应的逻辑在先性了,而时间在先性与逻辑在先性这一对最初由黑格尔创始的范畴也就由此被置于一种分离与对立的场景之中了。不过,这种分离与对立显然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因为最初创始时间在先性与逻辑在先性范畴的黑格尔就为了规避极端唯心主义的指责而将两者置于了分离与对立的场景中。但是,黑格尔是否将时间在先性与逻辑在先性置于分离与对立之中并不是我所关注的问题,我所关注的首先是何中华先生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我发现,虽然何中华先生断然否认了自然界由于时间在先性而作为本体论基础范畴的资格,但他在论证实践作为本体论基础范畴的资格时却又大费周章地论证了时间在先性与逻辑在先性的统一性,并将其看作是实践作为本体论

·

42

·

基础范畴的基本依据。何中华先生指出,古希腊哲学是以祛时间性为其基本取向和特征的,应该承认,祛时间性乃是“问出在者之外去”的不可或缺的步骤。离开了这一步,就不可能实现由时间在先性向逻辑在先性的过渡,从而也不可能超越“在者”而领会“在”本身。然而,逻辑在先性也仅仅是确立本体范畴的原初性要求,但逻辑在先意义上的本体本身必须固有其时间性的根据。惟其如此,才能必然地把哲学引向人的存在及其历史性。一言以蔽之,超时间性确立了“在”,而时间性的复活则完成了“在”[9](P252)。而在具体谈到实践作为本体论基础范畴的资格时,何中华先生则在指出实践一方面具有超时间性而另一方面又本然地具有真正的时间性的含义之后指出:“作为本体范畴,实践本身的原初性只有在超时间性中才能凸显并得以确立,但它本身又使真正的时间性成为可能。这应该是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统一原则的最本然的含义。”[9](P253)显然,在对实践作为本体论基础范畴的论证中,何中华先生实际上背离了他在否决自然物质的本体论资格时所坚持的逻辑在先的一维性原则,尽管即使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逻辑与历史,也正像何先生在论证实践的本体论资格时所强调的,是应该且必须相互统一的。因此我不得不说,何中华先生在对自然物质与实践何者更具有作为本体论基础范畴资格的论证中奉行了一种不应具有的“双重标准”。

也许何中华先生会提出这样的辩解,而事实上何中华先生在与我们的商榷文章中也的确做了这样的辩解,这就是,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的存在性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而哲学本体论基础范畴的确认问题则是一个哲学问题。何中华先生指出,纠缠于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的存在性问题并坚持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的存在的观点贯彻的是一种发生学式的思维路向,它的特点是“通过时间性的追溯和还原来揭示事物的前提”,从而将一个逻辑问题还原为一个历史问题;而这种发生学式的思维路向又不过是一种科学式的追问方式,这种科学式的追问方式总是喜欢先行设定一个可以离开人的存在而独立的全息性的视野,从而不免重蹈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的覆辙。但是,承认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的存在是否意味着秉持了一种非哲学的科学的思维路向我们先置放在一边,事实上,如果将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看作是一个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之外的存在,它就只能是一种超越实践经验的超验存在,而按照何中华先生的理解,超验性恰是“一切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所固有的规定”[9](P138)。我在这里必须提出的问题是,难道哲学与科学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真的处于像在先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的存在性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尖锐对立吗?且不说按照传统观点马克思从19世纪50年代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研究并没有构成与前期所谓哲学研究的尖锐对立,就是在19世纪40年代的青年马克思时期,马克思的思想也并没有像何先生所理解的那样将科学与哲学置于如此紧张的对峙之中。例如,恰是在提出“工业和商业的活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这一在何先生看来是实践本体论的核心论断的后面,马克思又明确地表述了“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1](P77)这一明显是科学思维方式的观点。如果哲学与科学处于一种紧张的对峙中,那么这两种思维方式如此紧密地“混搭”在一起不是会显得非常奇怪吗?退一步说,即使《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的马克思思想处于一种哲学与科学的紧张对峙中,那么这种对立也绝不是基于哲学而否定科学,而只能是基于科学而否定哲学,诚如马克思所言:“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1](P73)。

由于遭遇到在研判自然物质与实践何者更具有作为本体论基础范畴资格时“双重标准”的尴尬,何中华先生在事实上不得不放弃逻辑在先或时间在先的研判思路而将本体论基础范畴的确认当作一个“预设问题”。他说:“本体论说到底是一个预设问题,而不是一个客观真理问题”。但是,既然本体论不过是一个预设问题,为什么实践本体论一定要选择实践而非自然物质作为本体论的基础范畴呢?何中华先生认为,这是由于实践比自然物质具有更大的解释力。可是,难道直观唯物主义者的费尔巴哈以及经验论唯心主义者的巴克莱不是认为他的自然物质或主观经验具有比其他范畴更大的解释力吗?难道何中华先生所谓的实践具有比其他范畴更大的解释力不是通过否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并一再地拒绝对实践做进一步的追问来实现的吗?因此,这个解释其实并不具有多大的可信度。不过,如果认真分析何中华先生的商榷文章我们就会发现,这里倒还真的有一个实践作为本体论基础范畴的貌似更加合理的理由,这就是实践在其基本的意义上承载着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与革命性。何中华先生

·

·

指出,马克思的理论动机无疑在于解构资本主义的历史合法性,但像费尔巴哈那样固守于感性直观所能够达到的只能是对现存事物的正确理解,却不能得出推翻这种现存事物的结论。那么,马克思反对现存事物的动机何以能够实现与兑现呢?这只有先行地完成重建哲学原初基础的工作。何中华先生指出,马克思所主张的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归根到底都是由实践给出的,正因此他把“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视作同义词。从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何中华先生之所以一定要将实践推上本体论基础范畴的宝座,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实践才能承载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批判性与革命性,还原马克思思想作为一种批判的革命的理论的本质旨趣。实践本体论的善良愿望无疑是美好的,但首先的问题必须是,实践范畴真的能够承载得起马克思思想批判性与革命性的重任吗?

其实,将实践范畴作为马克思思想批判性与革命性的承载范畴并不是始于我国的实践本体论,而是始于在批判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中崛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最正统的传承者,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坚持对马克思思想学科性质的实证科学的理解,认为马克思思想是一种以揭示历史必然性为理论主旨的实证科学理论。而基于对马克思思想学科性质的实证科学理解,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坚持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一种可以“用数学的精确性”来计算其时日的“自然历史过程”;无产阶级所需要做与所能够做的就是坐等客观条件的成熟。因此,例如甚至在作为第二国际理论权威的考茨基那里也存在着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层次的消极感”,认为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虽然是一个革命的党,却并不是一个正在准备革命的党[10](P33)。正因为如此,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与列宁在关于俄国革命的问题上产生严重的分歧与对立就格外地顺理成章。但是,如果说最初仅仅产生在理论领域的分歧还没有撼动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地位,那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却无疑在一瞬间使分歧与论证的天平倾向于列宁的新正统马克思主义,而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所坚定持守的对马克思思想的以历史必然性为理论主旨的实证科学理解也由此成为了理论非难的焦点。1917年,在十月革命胜利不久,葛兰西即发表《反〈资本论〉的革命》一文,将批判的矛头直指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的失败,说明了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粗糙的经济事实而是人,社会中的人,相互作用的人,这些人(无产阶级)的集体的社会意志可以使经济事实适应于它们的意志,直到这变成经济的推动力和塑造客观事实[11](P170)。如果说葛兰西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经济决定论,那么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一书则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所缺失的实践性。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现存世界革命化为主旨的总体性革命理论,但它的这种革命性并不是存在于对现存世界的实证科学式的理解中,而是存在于在黑格尔那里就已经确立的哲学对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总体性统一原则中;而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在于在将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一种实证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同时,抛弃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所必然具有的批判的革命的维度。因此,要克服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证化理解,恢复马克思思想本然具有的批判的革命的维度,就必须通过深刻的“哲学转折”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总体性原则。如果借用卢卡奇的话来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那就是,它“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发展到了以前从未达到过的清晰和具体的高度”,它“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方面从一个几乎被遗忘的状态中拯救了出来,并且通过这一理论行动再一次把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方法的钥匙交到了我们手中”[7](P40~41)。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哲学”解读马克思思想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结果又如何呢?在实践上,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炮声的鼓舞之下,欧洲的德国、波兰等国相继爆发工人士兵起义,并一度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但时隔不久,各地的革命便陆续遭到反动当局的镇压而宣告失败。尽管这些起义的失败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影响欧洲各国共产党的革命热情,甚至还在某种意义上加强了世界革命即将到来的信念,欧洲的革命还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迅速转入低潮;而在理论上,欧洲各国共产党的做法以及其所奉行的政治和理论路线不久即遭到列宁所谓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严厉批判。列宁还点名批判卢卡奇在《共产主义》杂志上所发表的反对参加资产阶级议会的论战文章“左得很、坏得很”[12](P289)。在列宁看来,虽然在欧洲堆积着大量易燃物的形势下,革命有可能很快爆发,但据此把共产国际的策略建立在这种可能性上

·

62

·

是荒谬的,而“认为宣传的时期已经结束而行动的时期已经到来的说法和想法也是荒谬和有害的”。事实上,在《历史与阶级意识》的1967年新版序言中,卢卡奇也对这一时期实践上与理论上的错误进行过深刻反省,认为《历史与阶级意识》将革命的实践概念表达为一种“夸张的高调”的做法,“与其说它符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莫若讲它更接近当时流行于共产主义左派之中的以救世主自居的乌托邦主义”[7](P12)。由此可见,像西方马克思主义那样将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奠立于实践之上所能够得到的只能是列宁严厉批判过的“左派”幼稚病,这种“左派”幼稚病正如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左倾错误一样,除了留给我们一个更加革命的夸张外表之外,就是对革命的只有通过艰苦的理论工作才能消除的危害。

但是,如果说被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以前从未达到过的清晰和具体的高度”的实践概念并不能承载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与革命性,我们又该从何处探寻这种批判性与革命性的基础呢?如果说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对极,那么马克思思想批判性与革命性的奠立基础也就只能从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机体中来寻找,而在这里,被西方马克思主义否定的历史必然性或经济必然性恰是我们最合理的选项。

我们知道,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之外,马克思在其青年阶段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以及在这种批判中所表达“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思想也常常成为实践本体论将实践确立为马克思思想批判性与革命性承载基础的重要依据。而如果做认真的审视我们就会发现,青年马克思也的确像实践本体论所确认的那样似乎比他在以后的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实践及其批判性与革命性,他一方面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P58);另一方面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但是,对实践以及与批判性与革命性之间关联的高度重视是否意味着马克思真正将其思想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奠基在了实践的基础之上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马克思关于实践以及与批判性与革命性之间关联的思想深层还有对历史必然性问题的进一步求索。例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一方面指出社会主义只有在人的劳动中才能诞生,另一方面又强调自我异化的扬弃与自我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共产主义正是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为自己提供的经验的和理论的基础中表现为历史的“必然性”[6](P74)。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一方面批判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轻视实践的局限,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1](P59)。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圣布鲁诺将革命的必要性理解为“只是为了赢得崇敬”,认为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在内的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都不可能“只是为了赢得崇敬”,而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显然,在马克思的这些论述中,不仅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甚至无产阶级“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政治实践都是在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得到解释与说明的。因此,我认为,将历史必然性而非实践作为承载马克思思想批判性与革命性的基础范畴,应该是比实践本体论更加“符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那么,为什么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历史必然性才能更好地承载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呢?正如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时所指出的,空想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制服不了这个生产方式,而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它越是激烈地反对同这种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的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就越是不能明白指出,这种剥削是怎么回事。那么,怎么才能制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呢?这就是必须科学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必然性,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3](P740)。这样,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被归结到了作为反映人类历史内在矛盾以及发展规律的历史必然性的范畴上。因此,在这里,问题也远不是像何中华先生所简单地认为的那样是“实践关系在逻辑上优先于理论关系”,而是“革命的理论”在逻辑上优先于“革命的运动”。

当然,由于人类历史所具有的区别于自然世界的特殊性,历史必然性绝不能全然取代“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社会实践,历史必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灭亡趋势最终仍然必须借助于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历史过程。在这方面,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由于将社会主义的胜

·

·

利看作是由历史必然性所决定的自然过程而疏失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恰是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左派”幼稚病的对极。但是,如果说由历史必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灭亡趋势仍然必须借助于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实践才能实现,那么如何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灭亡趋势转化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实践就成为了一个更具前提性的问题。我们知道,对于这个在历史必然性问题解决之后必须予以凸显的实践问题来说,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实践本体论是通过取消和否定历史必然性的方式来实现的。但是在马克思看来,在历史必然性与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实践之间原本就不存在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实践本体论所理解的那种鸿沟。正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所指出的:

“问题不在于目前某个无产者或者甚至整个无产阶级把什么看作自己的目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存在必然在历史上有些什么作为。它的目的和它的历史任务已由它自己的生活状况以及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结构

最明显地无可辩驳地预示出来了。”[13](P45)

因此在这

个问题上,无疑又是马克思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

最后,需要指出,实践之所以不能作为马克思思想批判性与革命性的承载范畴,还在于它在何中华先生的理解中所具有的超时间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

荒诞的事情[

3](P392

)。如果何先生所指认的承载马克思思想批判性与革命性的实践是一种超时间性的存在,我们就必须提出这样的疑问:这种超时间性的实践应该从何处去求证,

又该从哪里去理解呢?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何中华.

马克思哲学只能立足于人的在场性———答我的两位商榷者[J].晋阳学刊,2011(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李鹏程.马克思早期思想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8] 黑格尔.

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9] 何中华.

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10] (

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 (意)葛兰西.实践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2] 列宁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Marxism and practice bey

ond time—Re-debate with He Zhong

huaZHAO Qing-y

uan(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Shijiazhuang 

Economics College,Shijiazhuang,Hebei 050031,China)Abstract:The existing 

global revolution admits the prehistorical existence of the social forms as naturetends to turn human.Or else the negation of the nature as being separate from human,or quasi-admittancemight lead to a theoretical confusion.The conceptions and ontology 

of practices can be described as an ex-aggerated claim,which is not the genuine Marxism,but just the leftist naivety seriously criticized byLenin.

Key 

words:nature separate from human beings;practice;criticism and revolution;leftist naivety[责任编辑 许婉璞]

·

82·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特点和理论品质,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是贯穿于其始终的一条中心线索。马克思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实践在人类自身和社会存在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实践。人类认知了之前并不知道的东西,认知了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先用实践认识世界,然后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马克思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主要强调的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把人和自然界相联系起来的就是社会实践,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认识世界,然后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认知了世界以后,然后通过自己的认知,再改变世界,把世界改变成自己理想的世界,所以说实践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2013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2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世界观就是( )。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 A、头脑中自生的 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绝对观念”固有的 D、从书本上学来的 3、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 A、运动的、发展的 B、批判的、革命的 C、科学的、真理的 D、实践的、客观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B、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C、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D、人类各种知识的总汇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B、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全部优秀成果,推进哲学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是行动的指南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当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正确方法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最正确的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 )。 A、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B、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 C、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与中国哲学优良传统存在某些相通之处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核心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E、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4、现代西方哲学可分为两股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思潮 B、存在主义思潮 C、科学主义思潮 D、实证主义思潮 E、唯心主义思潮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 )。 A、它做到了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 B、它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 C、它使得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它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及其时代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04603074.html,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及其时代价值 作者:李飞菲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1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而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的特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备的当代性,使其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232-02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反倒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当代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像其他学科一样,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马克思曾经说过“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①,自从工业革命以后,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了科学知识以及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在时间的洪流中褪色,反倒更加熠熠夺目,这都是与它的当代性息息相关。 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简单来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及时地创新自己的内涵从而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乃至走在时代的前列指导时代的发展。从理论层面上来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理论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也不再仅仅只是对于时代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相关问题的反思,它也更多地包含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展开,从而为社会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充分了解并且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的发展,真正的探查到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任何哲学都是那个时代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社会背景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充斥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矛盾,才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历史的记录可知早在19世纪的时候,英法等国家都采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英国、法国都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之上为资产阶级建立了相关政权,从而开始明确要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工人一直被资本家所压榨,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工人日渐不满这样的生存状态,也就导致了資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战争如箭在弦上。这个时候就必须号召广大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去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 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指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人类世界,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已身上(马恩全集161页—162页),现实的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实践着的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转变的契机所在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世界。实践把自然与社会溶为一体,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从而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 2: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可分为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传统观点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唯物主义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都以自在的世界为研究对象。朴素唯物主义看世界是一个直观混纯的整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孤立存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理解为联系发展和整体,但这些都是客体哲学,只是对世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业答案

1. 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 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 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 D、使人们一劳永逸 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 C D)。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 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 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B )。 A、主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主义 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医生说:“可以。”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

而人却被压死了。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这笑话(B C D )。 A、是对医生的不敬 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C、说明形而上学思想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E、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C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 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C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9、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C D )。 A、事物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青年与以往的青年不同的是:以往青年的信仰往往是一元化的。而当代青年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哲学的信仰,对法律的信仰等积极的信仰,还对金钱的信仰,权力的信仰等负面的信仰。一个国家的未来是青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何树立、改正这些青年的信仰?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一、造成青少年对于信仰缺失和错误的原因 (一)当代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不重视,对于哲学的概念的不了解。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当代青年在复杂的社会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对于这些困难,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代青年摆脱这些思想的困惑,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可是当代青年不懂得怎么去运用。比如:马克思哲学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哲学中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而往往去自我逃避和自我放逐,断章取义于一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言论,对于这些言论的信奉,是因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不了解,不能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家当时语境,只从中选取让自己心里受到安慰的语句,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三)是当代青年对于信仰的不坚定,当信仰和当前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利益。信仰的作用日趋弱化,这种信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让当代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当年青年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又不能自己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信仰和价值体系选择了默认的接受,这样就造成了正确信仰作用力的弱化。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对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比 对于青少年应该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通过认真学习,了解两个哲学体系的正确思想,从而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找到两个哲学体系中的冲突域融合,从而树立起自身的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1.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哲学也在五千年间得到了发展,其发展历程是[1]: (1)先秦哲学:孔子的仁爱哲学、墨子的兼爱哲学、老子的道生万物哲学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孟子尽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周易哲学、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2)两汉哲学:淮南子的哲学思想、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3)魏晋玄学:王弼贵无论、裴頠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僧肇的不真空论。 (4)隋唐佛学:天台宗三地圆融、法相宗万法为识、华严宗四法界、禅宗自性顿悟。 (5)宋明时期:张载太虚即气、二程天即理、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陆九渊心学思想、王守仁致良知。 (6)明清时期:王夫之理依于气、颜元的哲学思想、戴震的哲学思想。 (7)近代哲学: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洪秀全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2.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主要产生了一下几个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代青年有很重要的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北京大学教授《生活与哲学》主编孙熙国在《生活哲学》教材中,我们把“物质”、“意识”、“实践”三方面的内容作为一个单元来讲。如何理解教材的这一安排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概括: 没有实践,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科学的人学观;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句话,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自然界 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承认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这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独有的特点。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他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则有原则的区别。这一区别,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写的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了明确的阐述。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开宗明义地说: “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就是说,同样讲物质世界,但马克思和旧唯物主义不同,这个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物质世界。 从实践和主体出发,将物质世界作为人类实践所指向的进入了主体视域的世界,没有进入主体视域和实践领域的存在只是抽象的存在,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并非真正的不存在。马克思说: “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世界,因而对费尔巴哈来说也是‘无’。”他又说: “抽象地孤立地理解为与人分离的存在,对人来说也是‘无’。”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无意义,对人来说,没有价值。联系康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今中国发展(马哲)

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发展 如果说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那么中国的发展,就应该是我们自己应该要完成的责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去看它,我有话要说。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贸易保护主义 现今,中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继70年代末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的第二次对外开放,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使我们明白,既要对外开放市场又要保护民族工业。开放型适度贸易政策是建立在对外开放基础上的有目的、有选择的保护,并不是什么肚缶龋护,更不可以保护落后的产业或企业。故而,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其特点是: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利用WTO规则实行贸易保护,依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利用区域贸易组织保护成员国利益,保护手段更趋多样化,制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这种新贸易保护主义尽管其历史不长,但因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和技术法规的合理性而被各国政府所青睐。我国虽已初步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尚有待于完善和提高,政策的艺术性有待加强,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则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新贸易保护主义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的末路,不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危机!面对共同的危机,需要的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任何试图独善其身、走出困境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幼稚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

和变化发展的,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着;而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因此,任何单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以靠单边的贸易保护发展自己。 当今世界的经济是一个联系的有机体,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存在。我国的贸易是世界贸易的一部分,会对世界贸易起作用,同时,世界贸易的形式也会影响中国的贸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WTO)坚持以市场经济为体制要帮求、以贸易自由化为原则,任何单个国家的贸易保护都会带来双重伤害——不仅伤害了出口国的利益,也会伤害那些本想保护自己的进口国的利益。美国国会通过的新经济刺激方案,被世人认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其做法不仅难解当前美国的就业困境,并且对外贸易必将受到严重打击,并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形势的全球蔓延。但美国假如放弃贸易保护主义,低价的进口产品不仅使国民大受其益维持旺盛内需,并且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可以弥补国内储蓄率低下之不足。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中,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显得 更为迫切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和范围,成为衡量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要想发展自己的经济,就必须逐步开放市场,把中国的市场纳入到整个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去,而不可以独立于这个体系之外,并应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

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感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 与对于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l9世纪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在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到来的结论,这一论断曾感召过世界范围内无数志士仁人为之奋斗。如今,当代大学生中有一些人对这一结论持怀疑态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苏东巨变以后,对于什么是信仰,该信仰什么,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常常疑惑和探讨的问题。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压力、灾难与迷茫,人们在享受自身发明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尤其是精神信仰上的迷失。面对这一切,不少大学生也在逐步失去方向,丧失信仰,陷入到一个毫无目标的困境中无法自拔。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精神的不断丧失,人们在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对如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却越来越淡漠。在这种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产生了

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表面富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对落后使得当代中国大学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邓小平曾经说过: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它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助长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泛滥,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而中国现存的如贫富差距问题、官僚腐败问题、政治体制问题等更使得一些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失之偏颇。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现状与存在问题。根据中困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对广东、广州、北京、吉林和四川等地一些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状况进行的调研显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并不存在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例如,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84.2%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57.4%的学生认为通过近年来的政治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越来越明白了;而认为理论学习仃一定效果的也达到了32%;78.3%的学生赞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但部分学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也是事实。 中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在理解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加以认可和拥护,一般以学习政治专业的学生居多。由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完全是一种自觉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一、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根据其产生和存在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根据其学派的不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种哲学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以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与中国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文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因此,合理地阐释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二、中国哲学的深刻性思想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给予了中国传统哲学深刻的改造,使得传统的文化因素、哲学因素都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有机内容。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我们所运用的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对于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资源。中国哲学在建立哲学本体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是一个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知识与境界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掌握了其方法论原则可以适当地防止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等的发生。因此,正确地认识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和掌握其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哲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中国哲学中所阐述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向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东西方人,在对人性论思想上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人性论预设的差异。 最后,表现为中国哲学对本体论观念的理解,对了解古代的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大致有三大传统占主流地位,分别为:理本论,以理作为本体;气本论,以气作为本体;心本论, 以心作为本体。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气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它突显出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这一特征。这一特质在中国哲学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哲学中常常把本体概念视为虚位概念;二是将本体理解为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不同方面的整体实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循序渐进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体系中,成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拥有了能够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真理。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相互整合的整合点,有着相融和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 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传统朴素唯物论有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指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进一步表明物质的多样性,当然气一元论并不完善,但也为朴素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契合之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也同样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的理论传统。可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的相融之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客观性,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4、知难行易。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5、知行分离。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6、知行合一。王守仁持这种观点,他是认为“知”与“行”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归宿和结果,是知行合一的典型论说。其他的“知行观”还有很多,难以细致归类总结。理学家之所以重视知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知行观”一出现,就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根本讨论范畴,因此知行关系的讨论自来就带着伦理道德的内涵。二程把知行关系归结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朱熹继承二程知行观的道德说,肯定了知与行即道德理想与道德践履相结合的重要性。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做了进一步发挥,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他将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合二为一,认为知行分离不利于道德的最终完成,使他的“致良知”有了可行性的保证。总之,传统知行关系的探讨总是以道德为其根本内容的,自来就带着以道德为底色的浓厚伦理色彩。 二、实践的智慧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以知行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认识论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最终落在“行”上,尽管这里的“行”只是内涵狭隘的道德伦理范畴,但却处处体现了重“行”的实用精神。中国文化充满了这种精神。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但他更注重学而知之,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实质上是行或做的意思,即他更强调的是行而知之。朱熹一方面认为“论先后,知为先”,但又认为“论轻重,行为重”,强调必须在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