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数据结构实验源程序(二叉树)

北邮数据结构实验源程序(二叉树)
北邮数据结构实验源程序(二叉树)

本人为北邮通信工程专业2011级本科生,此程序为本人原创,编译通过,结果正确。二叉树实验: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

struct BiNode

{

T data;

BiNode* lch;

BiNode* rch;

};

int front=0,rear=0;

char *Queue=new char[100];

bool done=false;

template

class BiTree

{

private:

void Create(BiNode* &R,T data[],int i);

void Release(BiNode *R);

public:

BiNode* root;

BiTree(T data[]){Create(root,data,1);}

~BiTree(){Release(root);}

void PreOrder(BiNode *R);

void InOrder(BiNode *R);

void PostOrder(BiNode *R);

void LevelOrder(BiNode *R);

int GetDepth(BiNode *R,int n);

void GetPath(BiNode *R,T x,char q[]);

bool SearchNode(BiNode *R,T x);

};

//创建一个二叉树

template

void BiTree::Create(BiNode *&R, T data[], int i)

{

if(data[i-1]!=0)

{

R=new BiNode;

R->data=data[i-1];

Create(R->lch,data,2*i);

Create(R->rch,data,2*i+1);

}

else

R=NULL;

}

//销毁二叉树

template

void BiTree::Release(BiNode *R)

{

if(R!=NULL)

{

Release(R->lch);

Release(R->rch);

delete R;

}

}

//前序遍历二叉树

template < class T >

void BiTree::PreOrder(BiNode *R)

{

if(R!=NULL)

{

cout<data; //访问节点

PreOrder(R->lch); //前遍历此结点的左子树

PreOrder(R->rch); //前遍历此结点的右子树}

}

//中序遍历二叉树

template

void BiTree::InOrder(BiNode *R)

{

if(R!=NULL)

{

InOrder(R->lch); //中序遍历此节点的左子树

cout<data; //访问节点

InOrder(R->rch); //中序遍历此节点的右子树}

}

//后序遍历二叉树

template

void BiTree::PostOrder(BiNode *R)

{

if(R!=NULL)

{

PostOrder(R->lch); //后序遍历此节点的左子树

PostOrder(R->rch); //后序遍历此节点的右子树

cout<data; //访问节点

}

}

//层序遍历二叉树

template

void BiTree::LevelOrder(BiNode *R)

{

BiNode *queue[100];

int front=0,rear=0;

if(R!=NULL)

queue[++rear]=R;

while(front!=rear)

{

BiNode *p=queue[++front];

cout<data;

if(p->lch!=NULL)

queue[++rear]=p->lch;

if(p->rch!=NULL)

queue[++rear]=p->rch;

}

}

//求二叉树的深度(递归)

template

int BiTree::GetDepth(BiNode *R, int n)

{

if((R->lch==NULL)&&(R->rch==NULL))

return n; //若此节点左右子树都不存在,即此节点为叶子节点,则返回它的层数n

else

{

int a=GetDepth(R->lch,n+1); //否则求此节点的左子树的层数和右子树的层数,选其中的较大者

int b=GetDepth(R->rch,n+1);

return a>b?a:b;

}

}

//查找节点是否在树中

template

bool BiTree::SearchNode(BiNode *R,T x)

{

if(R==NULL)

return 0;

else

{

if(R->data==x)

return 1;

if(SearchNode(R->lch,x))

return 1;

else

return SearchNode(R->rch,x);

}

}

//求指定节点到根节点的路径

template

void BiTree::GetPath(BiNode *R,T x,char q[])

{

if(R->data==x)

{

done=true;

cout<<"指定节点到根节点的路径为:"<data;

}

else

{

if(done==false)

{

q[++rear]=R->data;

if(R->lch!=NULL)

GetPath(R->lch,x,q);

if(R->rch!=NULL)

GetPath(R->rch,x,q);

if(done==false)

rear--;

else

{

cout<<" "<

rear--;

}

}

}

}

//测试函数

void main()

{

char data[50]="ABCDHIJLMNOPQ";

BiTree tree(data);

cout<<"该树的前序遍历为:";

tree.PreOrder(tree.root);

cout<

cout<<"该树的中序遍历为:";

tree.InOrder(tree.root);

cout<

cout<<"该树的后序遍历为:";

tree.PostOrder(tree.root);

cout<

cout<<"该树的层序遍历为:";

tree.LevelOrder(tree.root);

cout<

cout<<"该树的深度为:"<

cout<<"查找字母M是否在树中:";

if(tree.SearchNode(tree.root,'M'))

cout<<"是"<

else

cout<<"否"<

cout<<"查找字母S是否在树中:";

if(tree.SearchNode(tree.root,'S'))

cout<<"是"<

else

cout<<"否"<

cout<<"指定结点Q,那么";

tree.GetPath(tree.root,'Q',Queue);

cout<

}}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存储结构与实现算法,并做了相应的性能分析和比较,课程内容丰富,理论系统。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软件设计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以下原因,使得掌握这门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 1)理论艰深,方法灵活,给学习带来困难; 2)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较多,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3)侧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思维以及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根据《数据结构》课程本身的特性,通过实验实践内容的训练,突出构造性思维训练的特征,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组织数据及设计大型软件的能力。 课程上机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检查自己所编的程序是否正确,课程安排的上机实验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实验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实验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习题复杂得多,也更接近实际。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使书上的知识变" 活" ,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不少学生在解答习题尤其是算法设计时,觉得无从下手。实验中的内容和教科书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解决题目要求所需的各种技术大多可从教科书中找到,只不过其出

现的形式呈多样化,因此需要仔细体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掌握。 (2) 培养学生软件设计的综合能力 平时的练习较偏重于如何编写功能单一的" 小" 算法,而实验题是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多人合作,以至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 通过实验使学生不仅能够深化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设计技术的能力,而且可以在需求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算法设计、程序设计、上机操作及程序调试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综合训练。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计算机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 (3) 熟悉程序开发环境,学习上机调试程序一个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运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环境下才能进行。所谓" 环境" 就是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条件,只有学会使用这些环境,才能进行 程序开发工作。通过上机实验,熟练地掌握程序的开发环境,为以后真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在今后遇到其它开发环境时就会触类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 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不断出现麻烦。如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语法错误。有时程序本身不存在语法错误,也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这种程序逻辑错误,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分析判断错误所在。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尽快掌握程序调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选择算法,编好程序,只能说完成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就是调试程序,运行程序并得到正确结果。 二、实验要求 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是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四个阶段。虽然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实验题目的远不如从实际问题中的复杂程度度高,但为了培养一个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工作的方法和作风,也应遵循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实验题目: 1) 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 在进行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做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本步骤强调的是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对问题的描述应避开算法和所涉及的数据类型,而是对所需完成的任务作出明确的回答。例如:输入数据的类型、值的范围以及输入的

北邮信通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三哈夫曼编码器之欧阳光明创编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欧阳光明(2021.03.07) 实验名称:实验三树——哈夫曼编/解码器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 2014年12月11日 1.实验要求 利用二叉树结构实现赫夫曼编/解码器。 基本要求: 1、初始化(Init):能够对输入的任意长度的字符串s进行统 计,统计每个字符的频度,并建立赫夫曼树 2、建立编码表(CreateTable):利用已经建好的赫夫曼树进行编 码,并将每个字符的编码输出。 3、编码(Encoding):根据编码表对输入的字符串进行编码,并 将编码后的字符串输出。 4、译码(Decoding):利用已经建好的赫夫曼树对编码后的字符 串进行译码,并输出译码结果。 5、打印(Print):以直观的方式打印赫夫曼树(选作) 6、计算输入的字符串编码前和编码后的长度,并进行分析, 讨论赫夫曼编码的压缩效果。 测试数据: I love data Structure, I love Computer。I will try my best to study

data Structure. 提示: 1、用户界面可以设计为“菜单”方式:能够进行交互。 2、根据输入的字符串中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统计频度,对没有 出现的 字符一律不用编码。 2. 程序分析 2.1 存储结构 Huffman树 给定一组具有确定权值的叶子结点,可以构造出不同的二叉树,其中带权路径长度最小的二叉树称为Huffman树,也叫做最优二叉树。

weight lchild rchildparent 2-1-1-1 5-1-1-1 6-1-1-1 7-1-1-1 9-1-1-1 weight lchild rchild parent

二叉树的基本 操作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include typedef struct node //定义结点 { char data; struct node *lchild, *rchild; } BinTNode; typedef BinTNode *BinTree; //定义二叉树 void CreateBinTree(BinTree &T); //先序创建二叉树 void PreOrder(BinTree T); //先序遍历二叉树 void InOrder(BinTree T); //中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ostOrder(BinTree T); //后序遍历二叉树 int onechild(BinTree T); //求度为1的结点的个数int leafs(BinTree T); //求叶子结点的个数 int twochild(BinTree T); //度为2的结点的个数void translevel(BinTree b); //层序遍历二叉树 void main() { int n; BinTree T; char ch1,ch2; cout<<"欢迎进入二叉树测试程序的基本操作"<

数据结构二叉树实验报告

实验三二叉树的遍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二叉树的结点类型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2、掌握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算法。 3、加深对二叉树的理解,逐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 二、实验环境 运行C或VC++的微机。 三、实验内容 1、依次输入元素值,以链表方式建立二叉树,并输出结点的值。 2、分别以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二叉树的方式输出结点内容。 四、设计思路 1. 对于这道题,我的设计思路是先做好各个分部函数,然后在主函数中进行顺序排列,以此完成实验要求 2.二叉树采用动态数组 3.二叉树运用9个函数,主要有主函数、构建空二叉树函数、建立二叉树函数、访问节点函数、销毁二叉树函数、先序函数、中序函数、后序函数、范例函数,关键在于访问节点 五、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typedef struct TNode//结构体定义 {

int data; //数据域 struct TNode *lchild,*rchild; // 指针域包括左右孩子指针 }TNode,*Tree; void CreateT(Tree *T)//创建二叉树按,依次输入二叉树中结点的值 { int a; scanf("%d",&a); if(a==00) // 结点的值为空 *T=NULL; else // 结点的值不为空 { *T=(Tree)malloc(sizeof(TNode)); if(!T) { printf("分配空间失败!!TAT"); exit(ERROR); } (*T)->data=a; CreateT(&((*T)->lchild)); // 递归调用函数,构造左子树 CreateT(&((*T)->rchild)); // 递归调用函数,构造右子树 } } void InitT(Tree *T)//构建空二叉树 { T=NULL; } void DestroyT(Tree *T)//销毁二叉树 { if(*T) // 二叉树非空 { DestroyT(&((*T)->lchild)); // 递归调用函数,销毁左子树 DestroyT(&((*T)->rchild)); // 递归调用函数,销毁右子树 free(T); T=NULL; } } void visit(int e)//访问结点 { printf("%d ",e);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代码

线性表 代码一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 #define LISTINCREMENT 10 typedef struct { int * elem; int length; int listsize; }SqList; int InitList_Sq(SqList *L) { L->elem = (int*)malloc(LIST_INIT_SIZE*sizeof(int)); if (!L->elem) return ERROR; L->length = 0; L->listsize = LIST_INIT_SIZE; return OK; } int ListInsert_Sq(SqList *L, int i,int e) { int *p,*newbase,*q; if (i < 1 || i > L->length+1) return ERROR; if (L->length >= L->listsize) { newbase = (int *)realloc(L->elem,(L->listsize+LISTINCREMENT)*sizeof (int)); if (!newbase) return ERROR; L->elem = newbase; L->listsize += LISTINCREMENT; } q = &(L->elem[i-1]); //插入后元素后移for(p=&(L->elem[L->length-1]);p>=q;p--) *(p+1)=*p; *q=e; L->length++; return OK; } int ListDelete_Sq(SqList *L, int i, int *e) {

数据结构——二叉树的操作(遍历及树形输出)

/*实验三:二叉树遍历操作验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int LeafNum;//叶子结点个数 //定义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BiTNode{ char data; //存放值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左右孩子 }BiTNode,*BiTree; //先序输入二叉树结点的值,空格表示空树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 { char ch; //输入结点时用 scanf("%c",&ch); if(ch==' ') //若输入空格,该值为空,且没有左右孩子 { T=NULL; }else{ T=(BiTNode *)malloc(sizeof(BiTNode)); //分配结点空间 if(!T) //分配失败 { exit(OVERFLOW); } T->data=ch; //生成根结点 createBiTree(T->lchild); //构造左子树 createBiTree(T->rchild); //构造右子树 } } //递归方法先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若非空 { if(T->data) { //输出 printf("%c",T->data); }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 } //递归方法中序遍历二叉树 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若非空 {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if(T->data) { //输出 printf("%c",T->data); }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 } //递归方法后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若非空 {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if(T->data) { //输出 printf("%c",T->data); } } } //层序遍历二叉树 void LevelTraverse(BiTree T) { queue q;//建队 q.push(T);//根节点入队

数据结构实验一的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key;//密码 int num;//编号 struct Node *next;//指向下一个节点 } Node, *Link; void InitList(Link &L) //创建一个空的链表{ L = (Node *)malloc(sizeof(Node)); if (!L) exit(1); L->key = 0; L->num = 0; L->next = L; } void Creatlinklist(int n, Link &L) //初始化链表{ Link p, q; q = L; for (int i = 1; i <= n; i++) { p = (Node *)malloc(sizeof(Node)); if (!p) exit(1); scanf("%d", &p->key); p->num = i; L->next = p; L = p; } L->next = q->next; free(q); } Link Locate_m(Link &p, int m)//找到第m个 { Link q; for (int j = 1; jnext; q = p->next; m = q->key;

return q; } void Delete_m(Link &L, Link p, Link q)//删除第m个{ p->next = q->next; free(q); } void main() { Link L, p, q; int n, m; L = NULL; InitList(L);//构造出一个只有头结点的空链表 printf("请输入初始密码人数每个人的密码:\n"); scanf("%d", &m);//初始密码为m scanf("%d", &n);// Creatlinklist(n, L);//构建 p = L; for (int i = 1; i <= n; i++) { q = Locate_m(p, m);//找到第m个 printf("%d", q->num); Delete_m(L, p, q);//删除第m个 } system("pause"); }

北邮数据结构实验3哈夫曼编码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3——哈夫曼编码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2013年11月24日 1.实验要求 利用二叉树结构实现赫夫曼编/解码器。 基本要求: 1、初始化(Init):能够对输入的任意长度的字符串s进行统计,统计每个 字符的频度,并建立赫夫曼树 2、建立编码表(CreateTable):利用已经建好的赫夫曼树进行编码,并将每 个字符的编码输出。 3、编码(Encoding):根据编码表对输入的字符串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 字符串输出。 4、译码(Decoding):利用已经建好的赫夫曼树对编码后的字符串进行译 码,并输出译码结果。 5、打印(Print):以直观的方式打印赫夫曼树(选作) 6、计算输入的字符串编码前和编码后的长度,并进行分析,讨论赫夫曼 编码的压缩效果。 2. 程序分析 2.1存储结构: struct HNode { char c;//存字符内容 int weight; int lchild, rchild, parent; }; struct HCode

{ char data; char code[100]; }; //字符及其编码结构 class Huffman { private: HNode* huffTree; //Huffman树 HCode* HCodeTable; //Huffman编码表 public: Huffman(void); void CreateHTree(int a[], int n); //创建huffman树 void CreateCodeTable(char b[], int n); //创建编码表 void Encode(char *s, string *d); //编码 void Decode(char *s, char *d); //解码 void differ(char *,int n); char str2[100];//数组中不同的字符组成的串 int dif;//str2[]的大小 ~Huffman(void); }; 结点结构为如下所示: 三叉树的节点结构: struct HNode//哈夫曼树结点的结构体 { int weight;//结点权值 int parent;//双亲指针 int lchild;//左孩子指针 int rchild;//右孩子指针 char data;//字符 }; 示意图为: int weight int parent int lchild int rchild Char c 编码表节点结构: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叉树的实现与遍历

《数据结构》第六次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内容 1) 采用二叉树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完成二叉树的建立,先序、中序和后序 以及按层次遍历的操作,求所有叶子及结点总数的操作。 2) 输出树的深度,最大元,最小元。 二、需求分析 遍历二叉树首先有三种方法,即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递归方法比较简单,首先获得结点指针如果指针不为空,且有左子,从左子递归到下一层,如果没有左子,从右子递归到下一层,如果指针为空,则结束一层递归调用。直到递归全部结束。 下面重点来讲述非递归方法: 首先介绍先序遍历: 先序遍历的顺序是根左右,也就是说先访问根结点然后访问其左子再然后访问其右子。具体算法实现如下:如果结点的指针不为空,结点指针入栈,输出相应结点的数据,同时指针指向其左子,如果结点的指针为空,表示左子树访问结束,栈顶结点指针出栈,指针指向其右子,对其右子树进行访问,如此循环,直至结点指针和栈均为空时,遍历结束。 再次介绍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的顺序是左根右,中序遍历和先序遍历思想差不多,只是打印顺序稍有变化。具体实现算法如下:如果结点指针不为空,结点入栈,指针指向其左子,如果指针为空,表示左子树访问完成,则栈顶结点指针出栈,并输出相应结点的数据,同时指针指向其右子,对其右子树进行访问。如此循环直至结点指针和栈均为空,遍历结束。 最后介绍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右根,后序遍历是比较难的一种,首先需要建立两个栈,一个用来存放结点的指针,另一个存放标志位,也是首先访问根结点,如果结点的指针不为空,根结点入栈,与之对应的标志位也随之入标志位栈,并赋值0,表示该结点的右子还没有访问,指针指向该结点的左子,如果结点指针为空,表示左子访问完成,父结点出栈,与之对应的标志位也随之出栈,如果相应的标志位值为0,表示右子树还没有访问,指针指向其右子,父结点再次入栈,与之对应的标志位也入栈,但要给标志位赋值为1,表示右子访问过。如果相应的标志位值为1,表示右子树已经访问完成,此时要输出相应结点的数据,同时将结点指针赋值为空,如此循环直至结点指针和栈均为空,遍历结束。 三、详细设计 源代码:

数据结构实验程序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datatype; #define maxsize 1024 #define NULL -1 typedef struct { datatype *data; int last; }sequenlist; void SETNULL(sequenlist &L) { L.data=new datatype[maxsize]; for(int i=0;i>https://www.360docs.net/doc/085105949.html,st; cout<<"请输入"<>L.data[i]; } int LENGTH(sequenlist &L) { int i=0; while(L.data[i]!=NULL) i++; return i; } datatype GET(sequenlist &L,int i) { if(i<1||i>https://www.360docs.net/doc/085105949.html,st) { cout<<"error1"<

int j=0; while(L.data[j]!=x) j++; if(j==https://www.360docs.net/doc/085105949.html,st) { cout<<"所查找值不存在!"<=maxsize-1) { cout<<"overflow"; return NULL; } else if(i<1||(i>https://www.360docs.net/doc/085105949.html,st)) { cout<<"error2"<=i-1;j--) L.data[j+1]=L.data[j]; L.data[i-1]=x; https://www.360docs.net/doc/085105949.html,st++; } return 1; } int DELETE(sequenlist &L,int i) { int j; if((i<1)||(i>https://www.360docs.net/doc/085105949.html,st+1)) { cout<<"error3"<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实验

实验三二叉树的基本运算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二叉树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2、熟练掌握二叉树的各种遍历算法。 二、实验内容 [问题描述] 建立一棵二叉树,试编程实现二叉树的如下基本操作: 1. 按先序序列构造一棵二叉链表表示的二叉树T; 2. 对这棵二叉树进行遍历:先序、中序、后序以及层次遍历,分别输出结点的遍历序列; 3. 求二叉树的深度/结点数目/叶结点数目;(选做) 4. 将二叉树每个结点的左右子树交换位置。(选做) [基本要求] 从键盘接受输入(先序),以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建立二叉树(以先序来建立), [测试数据] 如输入:ABCффDEфGффFффф(其中ф表示空格字符) 则输出结果为 先序:ABCDEGF 中序:CBEGDFA 后序:CGEFDBA 层序:ABCDEFG [选作内容] 采用非递归算法实现二叉树遍历。 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掌握树的逻辑结构。 2、掌握二叉树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3、掌握二叉树的各种遍历算法的实现。 一实验分析 本次试验是关于二叉树的常见操作,主要是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二叉树的遍历有多种方法,本次试验我采用递归法,递归法比较简单。 二概要设计 功能实现

1.int CreatBiTree(BiTree &T) 用递归的方法先序建立二叉树, 并用链表储存该二叉树 2.int PreTravel(BiTree &T) 前序遍历 3. int MidTravel(BiTree &T) 中序遍历 4.int PostTravel(BiTree &T) 后序遍历 5.int Depth(BiTree &T) //计算树的深度 6.int howmuch(BiTree T,int h) 采用树节点指针数组,用于存放遍历到的元素地址,如果有左孩子,存入地址,j加一,否则没操作,通过访问数组输出层次遍历的结果。k计算叶子数,j为总节点。 7. int exchang(BiTree &T) 交换左右子树,利用递归,当有左右孩子时才交换 三详细设计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数据结构实验-二叉树的操作

******************************* 实验题目:二叉树的操作 实验者信息:班级13007102,姓名庞文正,学号1300710226 实验完成的时间3:00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叉树链表的结构和二叉树的建立过程。 2,掌握队列的先进先出的运算原则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进一步掌握指针变量、指针数组、动态变量的含义。 4,掌握递归程序设计的特点和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已知以二叉链表作存储结构,试编写按层次遍历二叉树的算法。(所谓层次遍历,是指从二叉树的根结点开始从上到下逐层遍历二叉树,在同一层次中从左到右依次访问各个节点。)调试程序并对相应的输出作出分析;修改输入数据,预期输出并验证输出的结果。加深对算法的理解。 三、算法设计与编码 1.本实验用到的理论知识 总结本实验用到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尽量简明扼要,并与本次实验密切相关,最好能加上自己的解释。 本算法要采用一个循环队列que,先将二叉树根结点入队列,然后退队列,输出该结点;若它有左子树,便将左子树根结点入队列;若它有右子树,便将右子树根结点入队列,直到队列空为止。因为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先出,从而达到按层次顺序遍历二叉的目的。2.算法概要设计 给出实验的数据结构描述,程序模块、功能及调用关系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 100 typedef struct node //二叉链表节点结构 {int data; //数据域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左孩子右孩子链 }bitree; bitree *que[M]; //定义一个指针数组,说明队列中的元素bitree 指针类型 int front=0, rear=0; //初始化循环列队 bitree *creat() //建立二叉树的递归算法 {bitree *t; int x; scanf("%d",&x); if(x==0) t=NULL; //以x=0 表示输入结束 else {t=malloc(sizeof(bitree)); //动态生成节点t,分别给节点t 的数据域,t->data=x; //左右孩子域赋值,给左右孩子赋值时用到 t->lchild=creat(); // 了递归思想 t->rchild=creat();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全集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全集 实验一线性表基本操作和简单程序 1.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Visual C++ 上机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插入、删除、取数据元素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上的程序设计方法。 2.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和本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 (2)认真阅读和掌握本章相关内容的程序。 (3)上机运行程序。 (4)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5)按照你对线性表的操作需要,重新改写主程序并运行,打印出文件清单和运行结果 实验代码: 1)头文件模块 #include >验目的 掌握顺序栈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栈、判栈空否、入栈、出栈、取栈顶数据元素等运算以及程序实现方法。 2.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和本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 (2)分析问题的要求,编写和调试完成程序。 (3)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分析程序的运行结果。 3.实验内容 利用栈的基本操作实现一个判断算术表达式中包含圆括号、方括号是否正确配对的程序。具体完成如下:

(1)定义栈的顺序存取结构。 (2)分别定义顺序栈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栈、判栈空否、入栈、出栈等)。 (3)定义一个函数用来判断算术表达式中包含圆括号、方括号是否正确配对。其中,括号配对共有四种情况:左右括号配对次序不正确;右括号多于左括号;左括号多于右括号;左右括号匹配正确。 (4)设计一个测试主函数进行测试。 (5)对程序的运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代码: #include < >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struct { ??? int data[MaxSize]; ??? int top; }SqStack; void InitStack(SqStack *st) 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指针变量的用途和程序设计方法。 (2)掌握二叉树的结构特征,以及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及程序设计方法。 (3)掌握构造二叉树的基本方法。 (4)掌握二叉树遍历算法的设计方法。 3.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和本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 (2)掌握一个实际二叉树的创建方法。 (3)掌握二叉链存储结构下二叉树操作的设计方法和遍历操作设计方法。 4.实验内容 (1)定义二叉链存储结构。

北邮数据结构实验四-链表排序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四——链表的排序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 1.实验要求 [内容要求] 使用链表实现下面各种排序算法,并进行比较。 排序算法: 1、插入排序 2、冒泡排序 3、快速排序 4、简单选择排序 5、其他 要求: 1、测试数据分成三类:正序、逆序、随机数据 2、对于这三类数据,比较上述排序算法中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其 中关键字交换计为3次移动)。 3、对于这三类数据,比较上述排序算法中不同算法的执行时间,精确到微秒 (选作) 4、对2和3的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上述各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编写测试main()函数测试线性表的正确性 代码要求 1、必须要有异常处理,比如删除空链表时需要抛出异常; 2、保持良好的编程的风格: 代码段与段之间要有空行和缩近 标识符名称应该与其代表的意义一致 函数名之前应该添加注释说明该函数的功能 关键代码应说明其功能 3、递归程序注意调用的过程,防止栈溢出

2. 程序分析 2.1 存储结构 [内容要求] 存储结构:双链表 2.2 关键算法分析 [内容要求] 定义类: template class LinkList { public: LinkList(){front = new Node ;front->next=rear;front->prior=NULL;rear=new Node;rear->next=NULL;rear->prior=front;} LinkList(T a[],int n); void BackLinkList(T a[]);//恢复原链表 ~LinkList();//析构函数 void PrintList();//打印数列 void InsertSort();//插入排序 void BubbleSort();//冒泡排序 Node * Partion(Node *i,Node *j);//快速排序中寻找轴值的函数 void Qsort(Node *i,Node *j);//快速排序 void SelectSort();//选择排序 Node*front; Node*rear; }; 成员函数包括:构造函数:单链表,打印单链表,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析构函数 公有成员:头指针和尾指针 1、构造函数: LinkList::LinkList(T a[],int n) { front=new Node; rear=new Node; front->prior=NULL;front->next=rear; rear->next=NULL;rear->prior=front; Node *s; for (int i=n-1;i>=0;i--) {

二叉树及其操作的实现

班级:数媒1101 学号:0305110125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 实验名称:二叉树及其操作的实现 实验内容和目的: 内容:1. 创建二叉树; 2. 用递归方法实现二叉树的各种遍历。 目的:1.掌握二叉树的定义和存储表示,学会建立一棵特定二叉树的方法; 2.掌握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算法)的思想,并学会遍 历算法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 实验步骤: 1.首先定义二叉树的存储形式; 2.用CreateBiTree( )构造二叉链表表示的二叉树T; 3. 用PreOrder ( bitree *t )、InOrder ( bitree *t)、PostOrder ( bitree * t )这三个函数 对二叉树依次进行先序、中序、后序遍历,并输出遍历序列。 实验代码/文件描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maxsize 64 #define null 0 typedef char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 lchild, * rchild; } bitree; bitree * bitr; bitree *Q[maxsize];

bitree *CREATREE( ) { char ch ; int front , rear ; bitree *root , *s ; root = null ; front = 1 ; rear = 0 ; ch = getchar( ) ; while ( ch != '#' ) { s = null ; if ( ch != '@' ) { s =(bitree*) malloc(sizeof(bitree)); s->data = ch ; s->lchild = null ;s->rchild =null; } rear ++; Q[rear] = s ; if (rear == 1 ) root = s ; else { if ( s && Q[front] ) if (rear%2==0 ) Q[front]->lchild = s ; else Q[front]->rchild = s ; if ( rear%2==1 ) front ++; } ch = getchar ( ) ; } return root ; } void PreOrder ( bitree *t ) { if ( t != null ) { printf("\t%c\n",t->data); PreOrder ( t->lchild ); PreOrder ( t->rchild ); } } void InOrder ( bitree *t) { if ( t != NULL ) { InOrder ( t->lchild ); printf("\t%c\n", t->data); InOrder ( t->rchild ); }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之树与二叉树

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软通学院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 专业班级:软件142 班 姓名:邹洁蒙 学号: 0143990

学生实验报告 (二) 一、实验综述 1、实验目的及要求 目的:1)掌握树与二叉树的基本概念; 2)掌握二叉树的顺序存储,二叉链表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算法; 3)掌握树的双亲表示法。 要求:1)编程: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实现; 2)编程:二叉链表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实现; 3)编程:树的双亲表示法实现。 2、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设备:PC 软件:VC6 二、实验过程(编程,调试,运行;请写上源码,要求要有注释) 1.编程: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实现 代码: BiTree::BiTree()//建立存储空间 { data = new int[MAXSIZE]; count = 0; } void BiTree::AddNode(int e)//加结点 { int temp = 0; data[count] = e; count++;//从编号0开始保存 }

运行截图: 2.编程:二叉链表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实现代码: 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Head)//中序遍历 { if (Head) { InOrderTraverse(Head->LeftChild); cout << Head->data<<" "; InOrderTraverse(Head->RightChild); } }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Head)//先序遍历 { if (Head) { cout << Head->data << " "; PreOrderTraverse(Head->LeftChild); PreOrderTraverse(Head->RightChild); } }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Head)//后序遍历 { if (Head) { PostOrderTraverse(Head->LeftChild); PostOrderTraverse(Head->RightChild); cout << Head->data << " "; } } 运行截图: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线性表单链表源代码

#include template class LinearList { public: virtual bool IsEmpty()const=0; virtual int Length()const=0; virtual bool Find(int i,T& x)const=0; virtual int Search(T x)const=0; virtual bool Insert(int i,T x)=0; virtual bool Update(int i,T x)=0; virtual bool Delete(int i)=0; virtual void Output(ostream& out)const=0; protected: int n; }; #include "linearlist" template class SeqList:public LinearLisr { public: SeqList(int mSize); ~SeqList(){delete [] elements;} bool IsEmpty()const; bool Find(int i,T& x)const; int Length()const; int Search(T x)const; bool Insert(int i,T x); bool Update(int i,T x); bool Delete(int i); void Output(ostream& out)const; private: int maxLength; T *elements; }; template SeqList::SeqList(int mSize) { maxLength=mSize;

北邮信通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三哈夫曼编码器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三树——哈夫曼编/解码器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2014年12月11日 1.实验要求 利用二叉树结构实现赫夫曼编/解码器。 基本要求: 1、初始化(Init):能够对输入的任意长度的字符串s进行统计,统计每个 字符的频度,并建立赫夫曼树 2、建立编码表(CreateTable):利用已经建好的赫夫曼树进行编码,并将每 个字符的编码输出。 3、编码(Encoding):根据编码表对输入的字符串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 字符串输出。 4、译码(Decoding):利用已经建好的赫夫曼树对编码后的字符串进行译 码,并输出译码结果。 5、打印(Print):以直观的方式打印赫夫曼树(选作) 6、计算输入的字符串编码前和编码后的长度,并进行分析,讨论赫夫曼 编码的压缩效果。 测试数据: I love data Structure, I love Computer。I will try my best to study data Structure. 提示: 1、用户界面可以设计为“菜单”方式:能够进行交互。 2、根据输入的字符串中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统计频度,对没有出现的 字符一律不用编码。

2. 程序分析 2.1 存储结构 Huffman树 给定一组具有确定权值的叶子结点,可以构造出不同的二叉树,其中带权路径长度最小的二叉树称为Huffman树,也叫做最优二叉树。 weight lchild rchild parent

2-1-1-1 5-1-1-1 6-1-1-1 7-1-1-1 9-1-1-1 weight lchild rchild parent 2-1-15 5-1-15 6-1-16 7-1-16 9-1-17 7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